老年人做事留余地更易长寿
老年人做事留余地更易长寿
饮食八分饱
吃的过饱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对于消化功能衰退的老人尤应如此。因此,饭吃八分饱是老人要谨记的准则。
以下做法可帮老人达到这个目标:一是饭前最好喝碗汤,可让饭量自动减少1/3。二是每顿饭至少要吃20分钟。因为大脑要20分钟之后才能接到吃饱的信号,吃得过快,大脑还来不及反应就已吃撑了。三是一定要细嚼慢咽。
社交别太频繁
退休之后有更多的空余时间,与亲朋好友交往的机会更多。但如果社交活动过于频繁,也容易感到日子过得很累。成功的退休后生活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追求个人兴趣爱好。社交等活动时间可占80%,个人爱好及放松活动可占20%。
旅游慢节奏
如果不限时间游玩一个国际大都市,老年游客没有必要马不停蹄地游览景点。应该放慢旅游节奏,选择最想去的几个景点看看。留足时间,在当地小餐馆坐坐,在景点椅子上坐下歇脚,在酒店附近散散步,与当地人唠唠嗑,悠然自得地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退休工作别满负荷
一些老人退休之后仍然继续工作,觉得很有意义也获得满足感。然而,对大多数退休老人而言,理想的退休后工作安排并非满负荷工作。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以退休前的80%左右较为合理。
健身强度八分是上限
退休后不能再像20多岁时那样在健身过程中100%全力以赴。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应以80%为上限,尽量避免在健身过程中受伤。
长寿老人必备的六种心态
1、宽以待人
长寿老人大多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当自己吃亏时,能为国家、集体和他人着想,做出一些让步和牺牲,平时能多看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具有这种良好心理和精神境界,心理上自然容易保持平衡,有益于延年益寿。
2、乐观豁达
长寿老人大都胸襟开阔,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热情,乐于工作,善于助人,遇事不怒。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轻松大方,没有压力。事实证明“心胸窄,忧患多;心胸宽,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
3、兴趣广泛
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业余爱好,兴趣比较广泛。如种花养鱼、吹拉弹唱、书法绘画、集邮写作、河边垂钓等。生活充实,才能“乐以忘忧”,并且使大脑和全身各器官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4、热爱生活
长寿老人多数有“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显得精力充沛,生气勃勃。这主要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他们每天读书看报,能与时代共前进,每天有事干,精神有寄托。而且他们具有比较科学的生活方式,起居有规律,睡眠有保证,能顺应自然。基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这些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
5、知足常乐
研究表明,一个人有过多的奢求,必然会经常失望,心理出现不平衡,影响健康长寿。而长寿老人则多具备知足而乐的心态。因为他们知道,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
所以,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对自己和他人从不苛求。这种和善、平静、知足的心理,使他们的身心与环境长期处于平衡而有规律的状态,为健康长寿铺平道路。
6、节哀制怒
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甚至灾难等,这些自然会让人气愤。而长寿老人遇到这种情形,都能尽量做到制怒,顺其自然,想得通、看得远,在逆境中自强自立,努力走出困境。
过年吃什么好
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长面,也叫长寿面,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除夕一桌丰盛的团年饭桌上,自然少不了鸡。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在许多地方开席时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鸡,因为寓意吉利。年菜必须有一只鸡在餐桌上,因为“吃鸡起家”。广州本地客家人拜神还要用鸡鹅做“头生”,都会选“走地鸡”,喻求生生猛猛。
因为中国传统有年年有余(鱼)的说法,所以鱼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鲤鱼,鲤同“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鲫鱼,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鲢鱼,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连年有余。
中国长寿老人为何多在农村
环境好,污染少。新疆莎车122岁老寿星图如普·艾麦提生活在叶尔羌河边,每天都饮河水,水源来自昆仑山冰雪融水,水质很好;甘肃平凉的杜继儒和陈根娥夫妇,两人年龄相加高达209岁,他们生活在海拔1270米的一个带状塬面上(高山顶上的平坦区域),周围群山连绵起伏;河南封丘的百岁夫妻李清宪和郭秀荣,住在黄河畔,当地是农业大乡,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对此,中国老年学学会副秘书长王峰指出,百岁老人大多居住在饮用水质好、土壤质量好、农业资源丰富、工业污染少的地区。一般来说,农村自然环境往往优于城镇。
吃粗粮,花样多。百岁老人们都经历过生活艰苦的岁月,年轻时很少吃精白米面,如今即使生活条件改善了,喜欢吃粗粮的习惯没有变。杜继儒和陈根娥吃了一辈子粗粮,如今还会想着法地做粗粮吃,比如用小米做粥或稀饭,把玉米磨成面做粗粮饼;生活在河南淮阳的百岁夫妻高德贤和曹虎英,一生没吃腻粗粮,如今老两口都已106岁,即使牙口不如从前,仍喜欢把玉米面熬成糊糊来喝。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适当多吃粗粮有诸多健康益处,利于长寿,比如粗粮中富含维生素B1等多种维生素,钾、镁等矿物质,还有膳食纤维,可有效预防肥胖,平衡身体激素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防癌症。
自种菜,不打药。记者采访发现,多数百岁老人家庭都是随四季变化吃自家种的应季蔬菜,几乎不买菜。比如图如普家吃的恰玛古(又称芜菁)、黄萝卜等蔬菜就是自家种的。高德贤和曹虎英家种啥吃啥,家里自产豆角、茄子、南瓜、冬瓜等,老两口的儿子告诉记者,自种的蔬菜很少打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表示,生活中,虽然蔬果农药残留问题不像我们想得那么严重,所含农药量不足以对健康构成损伤,但这些物质终究还要通过肝、肾代谢,摄入越多,身体负担越重,因此尽量减少农药摄入利于长寿。
爱劳动,不闲着。老寿星们多以务农为生,年轻时养成的劳作习惯根深蒂固,即使老了也不愿闲着。122岁的图如普如今还去地里喂羊、除草,做简单的农活,他坚持把自己的口粮种出来。105岁的杜继儒隔三差五就给花坛除草、修鞋钉鞋、编笼子,充分发挥余热。生活在河南禹州的中国最长寿夫妻平木虎和张新妞,虽然腿脚不好,也不闲着,晚辈刚从地里拿回家的蔬菜,老两口不一会就给择好了,整齐地摆成一堆,做饭时,还主动帮忙烧柴。王峰表示,老人坚持适当劳作可促进血液循环,助人头脑清醒、反应灵活、思维敏捷,还能锻炼肌肉和筋骨,使关节灵活、身子硬朗,改善呼吸、消化系统功能,为长寿打下良好基础。
有规律,睡眠好。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河南封丘百岁夫妻李清宪和郭秀荣,每天晚上8点睡觉,早上5点至6点起床,中午还睡一两个小时午觉;平木虎和张新妞不管春夏秋冬,晚上七八点钟就睡了,第二天早上5点多便起床,即使偶尔睡不着,也喜欢躺在床上聊天。多项研究证实,早睡早起有诸多益处,比如让情绪更积极、精力更旺盛、做事更认真等,规律的生物钟能延年益寿。早起后,李清宪和郭秀荣夫妇喜欢抱着收音机听戏,有时还会哼唱几嗓子,而谢云峰要练两小时鹤翔庄(一种气功),一招一式的规范和要点他都讲得头头是道。王峰说,常年坚持这些好习惯同样利于长寿。
广告不计较,平常心。百岁老人的生活态度都很乐观,凡事不会太计较,即使命运坎坷,仍笑对人生。新疆疏勒128岁的阿丽米罕,虽然年事已高,却打扮得像小姑娘一样时髦,虽头发稀少却在脑后精致地编成小辫,心里不痛快时,老人喜欢唱歌跳舞,让自己快乐起来。现年106岁的高德贤二十多年前因白内障做了手术,但一只眼睛几乎看不清东西,六七年前又不慎摔倒,摔断胯骨,如今不得不依靠拐杖出行。面对疾病和意外老人想得很开,“都是小毛病,不碍事!”王峰表示,心眼、爱生气是长寿的大忌,可导致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每天多与身边的人交流,学会换位思考和包容,生活中多一点幽默,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内心的满足,利于长寿。
家庭和,儿女孝。“家和万事兴,老人的长寿离不开晚辈的细心照顾,家庭和睦对长寿至关重要。”王峰说。李清宪和郭秀荣老两口的儿女就特别孝顺,生活在身边的儿女,每人10天,轮流到父母家里值班,给老人洗衣做饭。晚上,老人睡里屋,儿女睡外屋,方便照顾。平木虎和张新妞想去哪个儿女家住都行,住多久没固定时间,住腻了再换一家,做饭前,晚辈还会先让老两口点菜,想吃啥就做啥。俗话说“舌头和牙齿也有打架的时候”,阿丽米罕是家里的“老管家”,每当晚辈发生摩擦争吵时,她只要生气地喊一句,大家就会住嘴,晚辈们对她特别敬爱。
为人善,邻里赞。16位老寿星无一不是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杜继儒于1956年入党,已是村里最老的党员,当年镇上不管何处修路,他都会带头义务参加,从不推辞,而他的妻子陈根娥也很厚道,不管亲戚还是邻居,谁有困难她都帮助,即使自己过得也很困难。平木虎和张新妞从小就教育孩子“不管和谁打交道,必须吃点亏”,老两口对人对事特别宽厚。对于老人的长寿,很多邻居和村民都说,长寿是因为积了不少恩德。
老年人长寿应做到六不想
一、不想年龄。年龄逐年增长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一个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存在的,而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是受心理、精神状态影响的。人常说“人不思老则老将不至”,而经常思老,一心怕老的消极心态是健康长寿的大敌。
二、不想怨恨。宽容待人,做事不斤斤计较,不怨恨、不记仇、心胸大度、心态平和有益健康。
三、不想气愤。中医认为血瘀气滞就是病,“气是万病之源”。想得开放得下,不生气,不找气,不发火,不急躁,调和气血,阴阳平衡,舒肝,血畅气顺乃长寿之道。
四、不想忧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忧伤脾,气伤肝,心态平和保平安,多愁善感不易健康,何谈长寿。
五、不想疾病。正确对待疾病,减轻精神压力是战胜疾病的精神良方,疾病似弹簧,你弱它就强,一个人精神压力较重,整日胡思乱想,日久天长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抗御疾病的能力减弱,疾病就会加重,身体有了病,及时去看医生,精神调理也不可忽视。
六、不想名利。生财必有道,名利不刻意追求,尤其老年人更应忘掉名利,知足常乐,安度晚年才能实现益寿延年。
怨恨让人心境不宁,忧愁让人精神不安,做到以上六不想,有助于老年人晚年幸福又安康。
老年人想长寿这些小事要做到
注意饮食的节律性:
每天定点吃饭,不要有上顿没下顿的吃,这样肠胃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工作什么时候该休息,肠胃的运动也就更具有节律性,食物才能更好的消化。
少食多餐:
每顿吃的量少一些,半饱即可,等到饿的时候再吃,不过不是吃饭点,补充的食物要容易消化,量控制的要更少,否则会影响到消化系统的节律性,等到你真正吃饭的时候它就不消化了。
多补充水分:
饭菜准备每天至少一个烫菜,这可以帮助老年人补充水分,还可以促进消化。但是饭后两个小时内要少喝水,否则会稀释消化液,造成消化不良。
饭后多运动:
饭后不要立刻躺下睡觉,或者坐着工作,而是要先保持身体站立,走走路,还是那句老话,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不过,饭后不能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使消化系统停止工作,反而造成消化不好。
切忌暴饮暴食: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禁不起暴饮暴食这样的折腾,连续的暴饮暴食会造成肠胃疾病。防止自己暴饮暴食的好方法就是细嚼慢咽,延长自己的吃饭的时间,这样你的消化系统没有吃进多少东西就会感觉饱了。
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什么食物容易消化,一般来说容易消化的食物具有这么几个特点:软的、熟的、松散的、清淡的、多水的。比如炒熟的黄光要比生黄瓜好消化,老年人尽量吃熟食就是这个道理。
注意营养比例:
米、面这类食物经常被我们称为干粮,他们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所以容易造成身体肥胖,老人过胖有三高的风险,所以一般我们说老来瘦是福气。少吃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吃菜叶类这种多膳食纤维的食物,多补充蛋白质类食物。有一个标准就是老年人一天要补充100g瘦肉即可满足蛋白质的需求,当然不是说老人要每天吃肉,很多食物可以补充蛋白质,比如牛奶。
衰老并非是坏事 智力可不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要面对衰老问题。比如40岁后视力可能变得越来越模糊;50岁后消化吸收功能明显下降;60岁后也许出现耳鸣、耳背等听力障碍……这些老化迹象或多或少地都让人不愿接受。其实,衰老并非全是弊端,世界多项研究发现,年龄增长会给老人带来一些心理上的优势,让他们活得更平和、更洒脱。
人们常说“姜还是老的辣”,日前,刊登在美国《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句话。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两位研究者针对所有年龄段人群,分析了大量认知测试数据指出,年轻人的“液态智力”(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依赖于先天秉赋)更高,并在20多岁达到峰值,随后降低;而年长者的“晶态智力”(一个人通过后天所学得到的经验和能力)更高,直到七八十岁才出现减退。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智力随年老而降低,因为晶态智力的增长可弥补液态智力的损失。另外,研究人员称,年长者更擅长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情绪,从而游刃有余地处理人际关系,应付棘手的局面。
此外,老人在心理上还有诸多优势。
心态更平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不断增加,再也不像年轻时那么冲动,一点就着。上了年纪后,很多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平和、客观地看待周围事物。
情绪更积极。多项研究证实,进入老年阶段后,由于认识到剩余时间有限,很多老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忽略那些可能带来负面情绪的事物,而自然地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倾向。
个性更本真。年轻时,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重什么,却由于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得不束缚自己。退出职场后,离功名利禄越来越远,此时,更容易回归天然的个性,大胆地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感召力更强。所谓“仁者寿”,一些长寿老人往往具有仁爱的品德。他们不仅自己的心态较平和,还像一缕阳光将温暖带给周围的人。
长寿老人主要的心理特征
(1)乐观豁达。长寿老人大都胸襟开阔,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热情,乐于工作,善于助人,遇事不怒。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轻松大方,没有压力。事实证明“心胸窄,忧患多;心胸宽,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
(2)兴趣广泛。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业余爱好,兴趣比较广泛。如种花养鱼、吹拉弹唱、书法绘画、集邮写作、河边垂钓等。生活充实,才能“乐以忘忧”,并且使大脑和全身各器官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3)热爱生活。长寿老人多数有“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显得精力充沛,生气勃勃。这主要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他们每天读书看报,能与时代共前进,每天有事干,精神有寄托。而且他们具有比较科学的生活方式,起居有规律,睡眠有保证,能顺应自然。基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这些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
(4)知足常乐。研究表明,一个人有过多的奢求,必然会经常失望,心理出现不平衡,影响健康长寿。而长寿老人则多具备知足而乐的心态。因为他们知道,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所以,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对自己和他人从不苛求。这种和善、平静、知足的心理,使他们的身心与环境长期处于平衡而有规律的状态,为健康长寿铺平道路。
(5)节哀制怒。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甚至灾难等,这些自然会让人气愤。而长寿老人遇到这种情形,都能尽量做到制怒,顺其自然,想得通、看得远,在逆境中自强自立,努力走出困境。
(6)宽以待人。长寿老人大多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当自己吃亏时,能为国家、集体和他人着想,做出一些让步和牺牲,平时能多看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具有这种良好心理和精神境界,心理上自然容易保持平衡,有益于延年益寿。(1)乐观豁达。长寿老人大都胸襟开阔,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热情,乐于工作,善于助人,遇事不怒。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轻松大方,没有压力。事实证明“心胸窄,忧患多;心胸宽,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2)兴趣广泛。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业余爱好,兴趣比较广泛。如种花养鱼、吹拉弹唱、书法绘画、集邮写作、河边垂钓等。生活充实,才能“乐以忘忧”,并且使大脑和全身各器官得到锻炼,延缓衰老。(3)热爱生活。长寿老人多数有“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显得精力充沛,生气勃勃。这主要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他们每天读书看报,能与时代共前进,每天有事干,精神有寄托。而且他们具有比较科学的生活方式,起居有规律,睡眠有保证,能顺应自然。基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这些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4)知足常乐。研究表明,一个人有过多的奢求,必然会经常失望,心理出现不平衡,影响健康长寿。而长寿老人则多具备知足而乐的心态。因为他们知道,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所以,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对自己和他人从不苛求。这种和善、平静、知足的心理,使他们的身心与环境长期处于平衡而有规律的状态,为健康长寿铺平道路。(5)节哀制怒。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甚至灾难等,这些自然会让人气愤。而长寿老人遇到这种情形,都能尽量做到制怒,顺其自然,想得通、看得远,在逆境中自强自立,努力走出困境。(6)宽以待人。长寿老人大多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当自己吃亏时,能为国家、集体和他人着想,做出一些让步和牺牲,平时能多看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具有这种良好心理和精神境界,心理上自然容易保持平衡,有益于延年益寿。
孤寡老人晚年怎样生活
1、经济来源有保障
中国有句俗语,养儿防老,儿子曾经是中国老一辈养老的唯一依靠。如今社会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有了另外的保障,那就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养老保险可以为老人的老年生活提供经济来源,经济独立可以让老年人生活得更自由、更快乐。养老保险可以帮助减轻子女的负担,让老年人不再是子女的拖累,老年人可以挺直腰板靠自己的养老金生活。如果自己有闲钱,就看美景、享美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充分享受社会回馈给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弥补年轻时的缺失,找回失去的自我。
2、教养子孙
退休后在家带孙子孙女是绝大多数老人的生活状态,回归家庭也因此成为大多数中国老人退休后的首选。这样既可以解决子女上班孙辈没有人带的问题,还可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退休后则可以更好地关爱家人。都说抱孙不抱子,老年人可以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担负起教养孙辈的重任,为子女分忧解难。这样子有利于家庭的和谐欢乐,维持幸福的家庭环境。
3、发展才能和培养兴趣
老年人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以帮组老年人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享受生活的乐趣。比如钓鱼、书法、种花、跳舞、唱歌等等,只要是老年人感兴趣的,都可以尝试一下。根据个人的特点,老年人可以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创造条件,开辟工作的新天地。有烦恼的人对事情往往没有兴趣,但是,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做喜欢做的事情,提高技能,使自己胜任社会工作,从而体验快乐。
4、参加志愿者活动
许多老年人退休在家后无所事事,容易胡思乱想,其实老年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相关的志愿者活动,不仅给他人带去温暖,也发挥了余热。美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刊登的研究表示,无私从事志愿工作的人比不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因此,如果老人身体力行,平时喜好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流,都可以义务发挥余热,充当社区、居委会管理员,或者其他志愿者活动。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和人际关系,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
老人要保持什么性格才能长寿
其实老人要是想长寿的话,光靠一个好的身体或者是完全不够的,因为,老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所以说心情好才会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自然就能够长寿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下,老人要保持哪种性格才能够长寿吧,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们都可以看看,毕竟有一个好的心情,周遭的环境,人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注意一下。
小编看了一些研究,发现有的资料上写着,如果要长寿的话,最终的是要有认真的性格,因为认真的人一般生活都很规律,做事很有条理,所以生活也很满意,生活环境也很满意,就很容易长寿了。但是小编建议认真虽然好但是不要太专注了。
小编自己认为如果想要身体健康,长寿的话一定要保持有一个健康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心情很好,很愉快,所以小编认为可以多出去走走,享受一下生活,心情愉快了,就很容易保持健康的身体了,自然就长寿了。
还有就是小编认为,老年人一定要有对新鲜事物的新鲜感,多接触一些新事物,比如说咱们的网络,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这些新事物还有新科技都可以锻炼老人的大脑的。还可以在网上交友之类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安全问题。
注意事项
小编认为i老人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而且要坦然的接受自己的衰老,毕竟每个人都会老去,都会死去,但是,乐观的人总是比悲观的人长寿,而且身体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