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中暑的方法
中医治中暑的方法
针灸治疗中暑的记载,多见于明清的一些针灸书籍,以《针灸大成》、《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逢源》、《神灸经纶》等为多。
据病情进退,可辨为轻重二型。轻证中暑:症见头昏头痛、胸闷呕恶、高热汗闭、烦躁不安、脉洪数、舌苔黄腻。重证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为暑热蒙心,尚见神昏喘促、转筋抽搐;如属气阴两伤,则现面色苍白、汗出气短、四肢厥冷、猝然昏迷、脉象虚细、质淡白等证候。治疗也可按以上两型分而治之。
(一)轻证中暑
1.治则:清泄暑热。
2.处方:内庭、曲池、内关、太阳。
3.方义:内庭为足阳明之荥,“荥主身热”(《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内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膈,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
4.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善,留针期间亦须间断运针。
(二)重证中暑
暑热蒙心
1.治则:清热开窍止搐。
2.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
3.方义: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之功。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息风镇惊之效。
4.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尖向上,施以泻法。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
气阴两脱
1.治则:补气滋阴。
2.处方:气海、百会、太渊、复溜。
3.方义:气海为元气之海,灸之可大补元气;百会为诸阳之会,更能升阳固脱;太渊乃手太阴肺经原穴,本型为中暑之危重阶段,汗出脉绝,取此以滋肺阴固卫阳;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可补肾阴振肾气。四穴合用,内补肺肾之阴液,外固欲脱之卫阳。
4.治法:气海、百会施艾条雀啄法灸,持续下断,直至神志清醒。余穴用针刺,采用补法留针,其间须反复运针刺激。
此型病情危重,宜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
中暑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1.中医定义:暑厥是指在长夏季节,感受暑热之邪,伤津耗气而骤然发生的以高热、汗出、烦渴、乏力或神昏、抽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热病。
2.西医定义:中暑(heatstroke)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急诊医学》(姜良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盛夏酷暑季节,高温作业环境而突然发病,有明确感受暑热的病史。 2.症状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二)分类诊断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热射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 40℃以上。
(2)中暑衰竭(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3)中暑痉挛(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 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三)证候诊断
1.阳暑: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全身疲软,汗多,发热,面红,舌红,苔黄,脉浮数。
2.暑厥:昏倒,不省人事,手足痉挛,高热无汗,体若燔炭,烦躁不安,胸闷气促,或小便失禁,舌红,苔燥无津,脉细促。
3.暑风:高热神昏,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皮肤干燥,唇甲青紫,舌红绛,脉细弦紧或脉伏欲绝。 三、治疗方案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一)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医如何防中暑治中暑
防中暑:泡中药凉茶当饮料服用,有一定防中暑的作用。可参考以下配方:金银花8克、白菊花8克、淡竹叶5克、白参10克、藿香4克、豆卷10 克、用1200-1500毫升开水浸泡约1小时,冷后适当饮用,但阳虚之体(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拉稀等)的人应少用或不用。出汗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 盐分,一般1000毫升冷开水中加0.9克食盐饮用。
治中暑:轻、中度中暑,中医称为暑湿伤表感冒,以身热、汗出、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等为主要症状。可用清暑祛湿解表 法,药用香薷5克、扁豆15克、厚朴5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鲜荷叶20克、鲜芦根15克加减煎水服。暑热偏盛者可加黄连、山栀,湿热盛者可加豆卷、藿香。此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也有一定作用。重度中暑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天气炎热,中暑是很普遍的,但是中暑之后人会特别难受,所以还是提前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比较好。小编提醒您:一定要注意防晒、饮食要多加注意,勤洗澡、勤换洗衣服。
中医治中风针药都有效
放血疗法适用部分病人
放血疗法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临床上主要是采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刺破穴位局部皮肤,挤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如运用得当,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剧中女医在病人耳垂、手指尖(十宣穴)、人中穴、脚趾尖(气端穴)放血,使病情缓解,确有依据。
十宣穴、气端穴均为经外奇穴。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的尖端,而气端穴位于十个脚趾的尖端,具有疏通经络、醒神开窍的作用。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中上1/3的交界处,属督脉,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急救穴位之一。对于中风病,在上述穴位放血,有时确可起到启闭苏厥、醒神开窍的作用。但是,放血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其有严格的操作方法和适应证、禁忌证。
导致中风的因素有很多,如风、火、瘀、痰、气虚和阴虚阳亢等,其中因气虚和阴虚阳亢导致的中风便不能使用放血疗法。放血会耗伤阳气,气虚和阴虚阳亢而中风的患者,本来就很虚弱,使用放血疗法会让其虚上加虚,尤其是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或出血量较大的脑出血,放血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对于中风病人是否可做穴位放血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来判断、操作,不能盲目效仿。需要指出的是,针灸治疗中风有优势,越早介入治疗越好,中风康复阶段针灸治疗更有优势。
用药需辨别阴闭阳闭
对于中风病的辨证治疗,中医认为应首先辨别是中脏腑还是中经络,对于中脏腑则应辨闭证和脱证,闭证又可分为阳闭和阴闭。阳闭主要表现为瘀热痰火之象,如面红身热、气促鼻鼾、痰声如扯锯,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舌质绛干、脉弦滑而数;阴闭主要表现为寒湿痰浊之象,如面色发白,口唇青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从剧情展现的徐母症状,似乎应该是阴闭之证。
然而中医辨证远非如此简单,仅凭剧情的展示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徐母的病情。抛开徐母病情不说,女医所开药方主要为凉血镇肝熄风又兼养阴的作用,可用于中风阳闭之证。苏合香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行气温中、芳香开窍的作用;涤痰汤则出自《证治准绳》,具有涤痰开窍的作用,二方可用于中风阴闭之证。
关冲的意思是什么 关冲配伍疗法
关冲穴配内关穴、人中穴:治中暑、昏厥。
关冲穴配少商、少泽:有泄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关冲穴配人中、劳宫:有泄热开窍的作用,主治中暑。
关冲穴配风池、商阳:有退热解表的作用,主治热病无汗。
产褥中暑中医辨证
产褥中暑(puerperal heat stroke)是指在产褥期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及体质虚弱的条件下,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性急性疾病。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产后郁冒”范畴。产妇亡血多汗,血虚津伤,阳气独盛于上,复因感受寒邪,气机壅塞,上焦不通,胃气失和,津液不足,因而见有脉弱,呕吐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以及舌有苔、身无汗等症者,治以发汗散邪、调和阴阳,以使汗出则邪去,阳弱而后与阴相和。所谓损阳而就阴也。对严重胞胎既下,气血俱去,忽而眼黑头眩、神昏口噤、昏不知人者,当急投益气固脱,辛香逐血等剂。
中医如何防中暑治中暑
防中暑
泡中药凉茶当饮料服用,有一定防中暑的作用。可参考以下配方:金银花8克、白菊花8克、淡竹叶5克、白参10克、藿香4克、豆卷10克、用1200-1500毫升开水浸泡约1小时,冷后适当饮用,但阳虚之体(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拉稀等)的人应少用或不用。出汗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一般1000毫升冷开水中加0.9克食盐饮用。
治中暑
轻、中度中暑,中医称为暑湿伤表感冒,以身热、汗出、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等为主要症状。可用清暑祛湿解表法,药用香薷5克、扁豆15克、厚朴5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鲜荷叶20克、鲜芦根15克加减煎水服。暑热偏盛者可加黄连、山栀,湿热盛者可加豆卷、藿香。此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也有一定作用。重度中暑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天气炎热,中暑是很普遍的,但是中暑之后人会特别难受,所以还是提前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比较好。
中暑的治疗
1.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3.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4.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5.如果30分钟内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寻求医学救助。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并给予适当处置。
6.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1000~2000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7.必要时,需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8.加强监测和对症治疗。
鼻咽癌病人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1.放射医治 放疗是鼻咽癌医治的首选办法,钴60放射医治优于深部X线照耀,亦可并用腔内镭疗。放疗对癌细胞有较为直接的杀灭效果,可是不良反应比较大,会对正常细胞形成损害。
2.联合化疗 化疗可用于合作放射医治,或用于晚期有远处搬运或放射医治后复发患者的姑息医治。常用药物有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博来霉素、5-氟尿嘧啶等。效果比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为好。
3.手术医治 因为鼻咽癌的特色,外科手术不能作为医治的首选办法。但在放疗后复发时,外科手术作为抢救性医治办法仍是有利的。
4.中医中药医治 中医中药在医治晚期鼻咽癌起到了重要的效果。不光能够削减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效果,并且在晚期鼻咽癌的医治中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中暑的生活小偏方
新鲜薄荷方
【原料】 新鲜薄荷30克,大米60克,冰糖20克。
【制法】 先将薄荷加水煎汤,待其冷却,再用大米煮粥,快熟时加入冰糖、薄荷汤,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 每日两次。 【主治】中暑。 鲜竹叶方
【原料】 鲜竹叶lO克,鲜薄荷叶2克,绿茶5克。
【制法】 将鲜竹叶、鲜薄荷叶、绿茶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用法】 量随意。 【主治】 中暑。 苦瓜方
【原料】 苦瓜1个,绿茶适量。
【制法】 将苦瓜上端切开,去瓤,装入绿茶,把苦瓜挂予通风处阴于。取下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服10克,以沸水冲沏,代茶频饮。 【用法】 每El一次。
【主治】 中暑发热、IZl渴烦躁、小便不利等症。 青竹叶方
【原料】 青竹叶1把,鲜藿香叶30克,茶叶10克,青蒿15克。
【制法l 先将竹叶、藿香、青蒿三味加水煎汤,取汁冲沏茶叶,代茶饮用: 【用法1】 每日一剂o
【主治】 中暑高热、汗出、口渴、烦闷、恶心、呕吐等症。
怎么治中暑呢
①盐开水: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易中暑,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
②茶水:钾容易随汗水排出,而茶叶含钾较多。
③陈醋:夏季人们食欲减退,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帮助消化.
④绿豆汤:消暑清热。
⑤苦瓜:夏食苦瓜正相宜。
1.喝水: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2.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3.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4.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5.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6.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7.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湿疣用药
尖锐湿疣的药物医治,尖锐湿疣在药物的挑选的方面,一般用中医的办法来进行医治,中医利用的是祛除湿热邪毒来医治疾病,也能够调理全身气血,来增加身体的免疫功能;在药物医治中,人们还会挑选西药的医治,该法具体疗效见效较迅速。
手术医治是医治尖锐湿疣的另一种办法,非常多的得了尖锐湿疣的人不适合做手术,对一些带蒂的较大、孤立的疣体人们能够考虑手术的办法来切除。
激光疗法也是医治尖锐湿疣的一种常见办法,这是一种见效迅速的医治方式,医治以后疣体就会脱落,但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疣体较大,就不适合用激光的办法来医治,并且还容易反复发作。常见的激光医治有二氧化碳激光医治、铒激光、和钕激光三种,各有利弊。
中成药能治中暑
1、六一散
有清暑利湿之功。适用于中暑、胸闷、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呕吐腹泻者。外用还可以治疗暑痱,阴囊湿疹及小儿脓疱疮。
2、藿香正气类
藿香正气类包括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等,有清暑利湿、理气和中之功。适用于热伤风、中暑、胃寒腹痛、急性胃肠炎等。
3、仁丹
有祛风健胃、舒气生津、清暑醒神、避秽化浊之功。适用于夏令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胸中烦闷、口渴多饮、头昏脑涨、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
4、十滴水
有清热祛暑、通窍利湿之功。适用于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孕妇忌用。
5、风油精
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之功。适用症及用法同清凉油。风油精用途很多,除防治中暑外,对其他夏日常见病也有防治作用,但孕妇不宜选用。
6、清凉油
有提神醒脑、解毒避秽之功。外搽太阳穴或患处可防治中暑头痛、头昏、伤风感冒、关节疼痛,并可治疗蚊虫叮咬。
7、西瓜霜类
西瓜霜类包括西瓜霜片剂、喷剂等,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生津润肺之功。适用于中暑口渴、咽喉干燥、疼痛等。
8、避瘟散
有清热解暑、避秽化瘟之功。适用于小儿夏令暑热、伤风头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晕车晕船等。可取少许鼻闻或搽太阳穴处,内服遵医嘱或按说明书选用。
中暑能喝藿香正气水吗 正确理解中医中的“中暑”
在了解中暑能否喝藿香正气水之前,首先要清楚中医中的“中暑”和西医中的“中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医通过辨证把中暑按辨证分为三大类,西医所说的“中暑”,只是中医辨证的一个方面。
阴暑是因为暑天受寒引起的,类似于经常进出空调间而出现中暑症状的情况。
阳暑基本与西医所指的中暑是一致的,是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曝哂而发病的伤暑证。是由于动而得之,故名“阳暑”。主要病状有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黄干,脉洪数等。
湿暑是湿热天气中出现的类似中暑症状,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