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鲦鱼的原形态

鲦鱼的原形态

体细长,侧扁,背部几成直线,腹部略凸。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明显的腹棱。体长约15厘米左右,头尖,略呈三角形。口端位,口裂向上倾斜。眼位于头的前部。鳃耙15~18。下咽齿3行,圆锥形,末端尖而带钩形,侧线鳞45~57,侧线在胸鳍基部的后上方突然向下弯折,成一明显的角度。

背鳍Ⅲ7,具有光滑的硬刺,长约为头长的2/3,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后上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肛门。臀鳍Ⅲ11~14。尾鳍分叉深,下叶较上叶略长。体背部淡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尾鳍边缘灰黑色,其它鳍均为浅黄色。

生活于河流、湖泊中,从春至秋常喜群集于沿岸水面游泳,行动迅速。食物主要为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甲壳动物及昆虫等。产卵期约在5~7月间。冬季潜居于深水层。

鲦鱼的做法

红烧鲦鱼的做法:

用料:鲦鱼(裸鱼)500g、调料姜20g、料酒适量、生抽适量、柿子椒50g、红椒1个、蒜苔50g

做法:

1、鱼处理干净,菜洗净。

2、姜切片,青红椒切丝,蒜切段。

3、热锅下少量油,用姜片滑锅,下鱼两面煎一下。

4、另起锅,将青红椒和蒜段炒至断生。

5、加入煎过的鱼,调入适量料酒、生抽、盐稍煮一下,调入味精,撒上蒜叶。

煎鲦鱼

用料:鲦鱼500克、鸡蛋2个、生粉适量、色拉油1汤匙、食盐5克、黄酒5克、植物油20克

做法:

1.准备的材料:鲦鱼一斤,黄酒、盐、色拉油,将小白条的鱼鳍剪掉,去鳞片

2.去内脏,将鲦鱼放在一只碗中,倒入黄酒,适量的盐,腌制10分钟

3.生粉+鸡蛋,搅拌均匀,将鱼放入鸡蛋生粉液中上浆,放入热植物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

烹饪技巧:

1、油温一定7、8成热,转小火,煎鱼;

2、煎鱼的时候可要专心,及时翻面;

3、生粉+鸡蛋的时候,可以适量的放一些清水,容易搅拌。

白条鱼吃什么多

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特别喜食河中的小虾类,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 白条鱼中文别称:条、鲦、子、白鲦、白鱎、蓝刀鱼、游刁子、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条、餐子。台湾别称:白鲦、餐条、苦槽仔、海鲢仔、奇力仔。俗名:白翎子(雌)/红翎子(雄)、苦槽仔、海鲢仔、奇力仔、白条、白鱎、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子、餐鱼。初级淡水鱼。对水质要求较高,繁衍速度较快,嘴馋鱼类,此种鱼与马口,翘嘴外形相似,营养价值较高,高蛋白,高营养。在阳光灿烂,较暖的天气里最为捕捉,喜腥类面食。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栖息深度:0至10米。

鲦鱼的群体如何整齐划一的游泳

《当代生物学》上报道称鲦鱼的两组基因决定着鲦鱼的动向。一组基因控制着鱼加入较大群体的习性,另一组基因决定一条鱼在鱼群编队里的“泳技”有多好。行为习惯和身体能力结合在一起,产生了鱼群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队列变换,帮助它们躲避或防御掠食者。“通过集结在一起,鱼群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世界,”[1]

鲦鱼效应

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提出: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因此得到启示: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鲫鱼、白条鱼和鲮鱼有什么不同

鲮鱼,鲤形目、鲤科。身体延长,腹部圆,头短小,吻圆钝。口下位,上下颌的前方具角质化边缘,适于刮取水底附着物。在天然水体中,鲮鱼会舐刮水底岩石等物体上的附着生物(如着生绿藻、硅藻、丝状藻类等),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白条鱼,条、鲦、子、白鲦、白鱎、篮刀鱼、游刁子、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条、餐子;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鱼纲辐鳍鱼亚纲;目:鲤形目;科:鲤科鲌亚科;属:鲹属。

1:鲫鱼鱼鳞比较大,不容易脱落,相比白条的磷比较小,比较容易脱落。

2:鲫鱼整体要比白条宽很多,而白条比较修长。

3:鲫鱼脊背和鱼腹的色泽依鱼身中间为界限,上半部鲫鱼有青黑色或者黄色,下半部鱼腹明显白色。白条鱼脊背和鱼腹颜色分界线偏上,也就是靠近脊背的位置开始分。

4:鱼鳍,鲫鱼的背鳍和尾鳍偏黑色,腹鳍偏白色。而白条整体偏黄色。

5:如果同样长度的鲫鱼与白条相比,鲫鱼要比白条的身宽大约2-2.3倍。

鲦鱼的营养价值 保护心血管

平常多吃些鲦鱼,对于神经、血管、大脑有所帮助,由于其中汉语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清理和软化血管,预防血脂氧化沉降,增强血管壁弹性,预防血栓、增强血管壁对高血压的耐受性,因此,吃鲦鱼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

白条鱼的介绍

白条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鲤科䱗属的一种鱼类。中文别称:条、鲦、子、白鲦、白鱎、蓝刀鱼、游刁子、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条、餐子、川条子。台湾别称:白鲦、餐条、苦槽仔、海鲢仔、奇力仔。俗名:白翎子(雌)/红翎子(雄)、苦槽仔、海鲢仔、奇力仔、白条、白鱎、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子、餐鱼。

初级淡水鱼。对水质要求较高,繁衍速度较快,嘴馋鱼类,此种鱼与马口,翘嘴外形相似,营养价值较高,高蛋白,高营养。在阳光灿烂,较暖的天气里最为捕捉,喜腥类面食。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栖息深度:0至10米。

甘蓝的原形态

甘蓝 二年生草本。一年生茎肉质,无分枝;基生叶多数,纸质而柔嫩,叶片长圆状倒卵形或近圆形,层层包裹,成球状体、心状体或扁圆形,重可达2-2.5kg,外层叶片淡蓝绿色,被白粉,肉质叶片乳白色,长和宽达30cm,基部骤窄。

二年生茎有分枝,具茎生叶,基生叶蓝绿色,具白粉,质厚,叶片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缘或边缘具浅锯齿,基部具浅耳;茎上部叶有明显锯齿,基部抱茎;最上部叶线形。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大;萼片4,黄绿色,光滑无毛,基部成囊状;花瓣4,乳黄色,瓣片为宽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8-19mm,先端钝圆,基部具细长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蓝长10-11mm,短雄蕊长9-10m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略细,柱头膨大,具喙。长角果圆柱形,长6-9cm,具短喙。种子圆球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马乳的原形态

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沉香原形态

①沉香常绿乔木,高达30米。幼枝被绢状毛。叶互生,稍带革质,椭圆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5~9厘米,先端渐尖,全缘,下面叶脉有时被亚绢状毛;具短柄,长约3毫米。伞形花序;无梗,或有短的总花梗,被绢状毛;花白色,与小花梗等长或较短;花被钟形,5裂,裂片卵形,长0.7~1厘米,喉部密被白色绒毛的鳞片10枚,外被绢状毛,内密被长柔毛,花冠管与花被裂片略等长;雄蕊10,着生于花被管上,其中有5枚较长;子房上位,长卵形,密被柔毛,2室,花柱极短,柱头大,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4.6~5.2厘米,密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有略为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通常1枚,卵圆形,基部具有角状附属物,长约为种子的2倍。花期3~4月。果期5~6月。野生或栽培于热带地区。我国台湾、广东、广西有栽培;国外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 ②白木香(《南越笔记》),又名:土沉香(《桂海虞衡志》),女儿香(《纲目拾遗》),牙香树、莞香、六麻树。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小枝和花序被柔毛。叶互生,革质,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而钝,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疏毛,后渐脱落,光滑而亮;叶柄长约5毫米,被柔毛。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总花梗被灰白色绒毛,小花梗长0.5~1.2厘米,被灰白色绒毛;花黄绿色,被绒毛;花被钟形,5裂,矩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钝圆,花被管喉部有鳞片10枚,密被白色绒毛,长约5毫米,基部连合成一环;雄蕊 10,花丝粗壮;子房卵形,密被绒毛。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2.5~3厘米,密被灰白色毛,基部具稍带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棕黑色,卵形,长约1 厘米,先端渐尖,种子基部延长为角状附属物,红棕色,长达2厘米,上部扩大。花期3~5月。果期5~6月。生于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台湾。

慈菇的原形态

1.慈姑,多年生直立水生草本。有纤匐枝,枝端膨大成球茎。叶具长柄,长20-40cm;叶形变化极大,通常为戟形,宽大,连基部裂片长5-40cm,宽0.4-13cm,先端圆钝,基部裂片短,与叶片等长或较长,多少向两侧开展。花葶同圆锥花序长20-60cm;花3-5朵为1轮,单性,下部3-4轮为雌花,具短梗,上部多轮为雄花,具细长花梗;苞片披针形;外轮花被片3,萼片状,卵形,先端钝;内轮花被片3,花瓣状,白色,基部常有紫斑;雄蕊多枚;心皮多数,密集成球形。瘦果斜倒卵形,直径4-5mm,背腹两面有翅;种子褐色,具小凸起。花期8-10月。

2.野慈姑,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茎横生,末端膨大或否。叶柄基部渐宽,鞘状,边缘膜质;挺水叶箭形,叶片长短、宽窄变异很大,通常顶裂片短于侧裂片,比值为1:1.2-1:1.5,有时侧裂片更长,顶裂片与侧裂片之间缢缩,或否。花葶直立,挺水,高(15-)20-70cm。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长5-20cm,分枝1-2枚,具花多轮,每轮2-3花,苞片3枚;花单性;花被片反折,外轮花被片椭圆形或广卵形,内轮花被片白色或淡黄色;雌花1-3轮,心皮多数,两侧压扁;雄花多轮,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一,通常外轮短,向里渐长。瘦果倒卵形,具翅,背翅多少不整齐。种子褐色。花、果期5-10月。

白贝的原形态

1.货贝,贝壳略呈卵圆形,质坚固,一般壳长24-28mm,宽20mm左右,高10-14mm。壳背部中央隆起,两侧坚厚而低平,在壳后方相当于壳长1/3处,两侧突然扩张,形成瘤状突起。壳表被光泽的珐琅质,呈淡黄色、鲜黄色或稍带灰绿色,两侧缘色较淡,背部有2-3条灰绿色横带及不太明显的橘黄色细环纹。螺层完全被珐琅质所遮盖,无任何肋纹。壳基部平,黄白色。壳基部平,黄白色。壳口狭长,附近白色。两唇缘的齿各12-13枚,较疏,白色。无厣。壳内面紫色,体柔软,可全部缩入壳内。外套膜自两侧伸展向背面卷转包住贝壳,上有许多分枝触手。头宽,吻短,触角长而尖,眼突出,位于触角的外侧,足部发达。

2.环纹货贝,贝壳卵圆形,质坚固,一般壳长25-28mm,宽19mm左右,高13mm左右。壳背部中央隆起, 周围比较低平。壳背部周围有一明显的橘黄色的环纹,环纹内通常为淡灰蓝色或淡褐色;环纹外常为灰白色或略灰褐色。基部白色。壳口狭长,几与壳等长,壳内面紫色。前端稍宽,前、后沟短,两唇缘的齿粗壮,稀疏,延伸到基部,齿数各12枚左右。

鲦鱼钓法

鲦鱼是一种条状灰白色的小型鱼,生活在淡水中,一般只有几十克左右,分布广泛,数量多,而且繁殖很快。很多钓友都不屑于钓鲦鱼,因为鲦鱼太小了,钓起来比较麻烦,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很难有较好的成绩的。再说,鲦鱼钓回家后的清洗工作也很麻烦,吃法也比较奇怪。

其实钓鲦鱼是有很多的好处的。首先钓鲦鱼不需要起早贪黑。鲦鱼觅食主要靠视觉,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正是鲦鱼觅食的时候,所以钓鲦鱼不需要去得太早。其次鲦鱼在水库中的数量也很多,吃食也猛,要钓多少条就能钓多少条。钓鲦鱼不会变成钓“白条”。

钓鲦鱼的时候也不会误了钓其他鱼。上午光线不太好时,可钓鲫鱼、鲤鱼、草鱼、鱼白鱼、鲳鱼等,中午,下午光线好时则可钓鲦鱼。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钓获。用饵也很简单,只需要带些米糠、麦麸,加上一些香精和面粉作钓饵就可以了。蚯蚓和小虾也是钓鲦鱼的好诱饵。

鲦鱼离岸远,嘴小,喜欢在水面觅食,所以钓鲦鱼的鱼竿应选择长一点,轻一点的,长度在5米左右最好。轻的竿长时间握在手中不容易造成疲劳。竿尖细有弹力可以使竿甩得远远的,过足钓鱼瘾。浮漂宜小,坠宜轻,能带动鱼线飞出去就可以了。

每年的4月到10月都可以钓鲦鱼,尤其是在春季。5月份鲦鱼吃食最猛,到秋末初冬以后就不容易钓到鲦鱼了,因为这个季节水色清澈,气温较低,鲦鱼多游到水深的地方过冬。

参鱼的外形特征

鲦鱼:【拼音】tiáo yú

【异名】鮂、

黑鰦(《尔雅》),白鲦(《毛诗笺》),参鱼、肉条鱼(《尔雅翼》),鰺鱼(《纲目》),白漂子(《全国大部分河流均有该鱼类》),鰺鲦(《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

【来源】为鲤科动物鲦鱼的肉。

下咽齿3行,圆锥形,末端尖而带钩形,侧线鳞45~57,侧线在胸鳍基部 的后上方突然向下弯折,成一明显的角度。

背鳍Ⅲ7,具有光滑的硬刺,长约为头长的2/3,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后上方。

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肛门。

臀鳍Ⅲ11~14。

尾鳍分叉深,下叶较上叶略长。

体背部淡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尾鳍边缘灰黑色,

鲦鱼(2张)

其它鳍均为浅黄色。

鲦鱼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补充钙质

鲦鱼含有不少矿物质,尤其是丰富的钙和磷元素,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营养成分,而磷会与钙起到协同作用,共同帮助身体补充钙元素,强化骨骼,有利于促进身体生长发育,预防骨质疏松,很是合适一些需要补钙的青少年、老年群体食用。

增强记忆力

鲦鱼含有不少蛋白质、DHA,而DHA是一种有益于身体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是大脑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食用可以提高记忆力、思考能力。另外,鲦鱼脂肪中含有的卵磷脂还可以减少细胞的死亡率,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大脑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

补充蛋白质

综上所述,鲦鱼富含蛋白质,并且所含蛋白质与人体所需蛋白质结构较为接近,食用之后可以迅速被机体吸收,转化为能量,是最佳的蛋白质补充来源之一,日常适量食用有利于为身体补充所需蛋白质。

保护心血管

平常多吃些鲦鱼,对于神经、血管、大脑有所帮助,由于其中汉语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清理和软化血管,预防血脂氧化沉降,增强血管壁弹性,预防血栓、增强血管壁对高血压的耐受性,因此,吃鲦鱼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

相关推荐

白菖的原形态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 白菖蒲 的 根茎 。全年可采,但以8~9月采挖者为良。挖得后,洗净,除去须根,晒干。亦有在新鲜时切成0.5~1厘米的小段晒干者。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肥厚,白色带紫。叶根生,长剑形,长50~80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叶脉平行,中脉显着。花茎扁平,佛焰苞叶状,极延长,长约与叶等;肉穗花序柱状,无柄,长约4~7厘米,宽约1厘米,淡黄绿色,密生细花;花两性,花被6,广线形,膜质透明,先端淡褐色,长约2毫米;雄蕊6,与花被片等长,花药黄色,花丝白色,扁线形;雌蕊1,

羊肺的原形态

山羊 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绵羊 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 羊肺 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

牛肝的原形态

a、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b、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工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

地瓜的原形态

一年生草质藤本。块根肉质,肥大,圆锥形或纺锤形,直径达10厘米,外皮淡黄色,富于纤维性,易剥去,肉白色,味甜多汁。茎缠绕状,长达3~7米。复叶,互生;小叶3枚,顶端小叶菱形,长3.5~16厘米,宽5.5~18厘米,两侧小叶,卵形或菱形,长3.5~14厘米,宽3~13.5厘米,边缘有齿,或掌状分裂,少有全缘。 花浅蓝色、堇紫色或白色,长15~20毫米,成簇集生成总状花序,簇的基部有关节;翼瓣和旗瓣等长,旗瓣基部有耳,龙骨瓣钝而内弯,与翼瓣等长或过之;花柱与柱头内弯。荚果长7.5~13厘米,宽12~15毫米,

苍术的原形态

①南苍术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粗大不整齐。茎单一,圆而有纵棱,上部稍有分枝。叶互生,革质而厚;茎下部的叶多为3裂,裂片先端尖,顶端1裂片较大,卵形,基部楔形,无柄而略抱茎;茎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约4厘米,宽1~1.5厘米,无柄,叶缘均有刺状齿。 上面深绿,下面稍带白粉状。头状花序顶生,直径约2厘米;总花托无梗,基郎有叶状及细羽裂多刺苞片;总苞片6~8层,披针形,膜质,背面绿色,边缘带紫色,并有细乘毛;花托平坦,花多数,两性花与单性花多异株;两性花有多数羽毛状长冠毛;花冠管状,白色,有

杏树皮原形态

1.杏 落叶小乔木,高4-10cm;树皮暗红棕色,纵裂。单叶互生;叶片圆卵形或宽卵形,长 5-9cm,宽4-8cm。春季先叶开花,花单生枝端,着生较密,稍似总状;花几无梗,花萼基部成筒状,外面被短柔毛,上部5裂;花瓣5,白色或浅粉红色,圆形至宽倒卵形;雄蕊多数,着生萼筒边缘;雌蕊单心皮,着生萼筒基部。核果圆形,稀倒卵形,直径2.5cm以上。种子1,心状卵形,浅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2.野杏 本变种的主要特征为 叶片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花常2朵簇生,淡红色;果实近球形,红色;核卵球形,离肉,表面

蛤蚧的原形态

形如壁虎而大,全长20余厘米。头部较大,呈三角形;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眼大,突出;口中有许多小齿。全身生密鳞,上唇鳞12~14,第1片达鼻孔;吻鳞宽,其后缘有3片较大的鳞,头及背面鳞细小,成多角形;尾鳞不甚规则,近长方形,排成环状;大而突起的鳞片成行的镶嵌在小鳞片中,行距间约有3排小鳞,分布在躯干部的有10~12纵行左右;在尾部的有6行; 尾侧有3对隆起的鳞;胸腹部鳞较大,均匀排列成覆瓦状。指、趾间具蹼;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褶襞皮瓣,除第1指、趾外,末端均具小爪。雄性有股孔20余枚,左右

地笋的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7m。具多节的圆柱状地下横走根茎,其节上有鳞片和须根。茎直立,不分枝,四棱形,节上多呈紫红色,无毛或在节上有毛丛。叶交互对生,具极短柄或无柄;茎下部叶多脱落,上部叶椭圆形,狭长圆形或呈披针形,长5-10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枯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锐锯齿,表面暗绿色,无毛,略有光泽,下面具凹陷的腺点,无毛工脉上疏生白以柔毛。轮伞花序多花,腋生;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刺尖,较花萼短或近等长,被柔毛;花萼钟形,长约4mm,两面无毛,4-6裂,裂片狭三角形,先端芒刺状;

白术的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粗大,略呈拳状。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具不明显纵槽。单叶互生;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3深裂,偶为5深裂,中间裂片较大,椭圆形或卵状彼针形,两侧裂片较小,通常为卵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茎上部叶的叶柄较短,叶片不分裂,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下延成柄状,叶缘均有刺状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凸起显着。 头状花序顶生,直径2~4厘米;总苞钟状,总苞片7~8列,膜质,覆瓦状排列;基部叶状苞1轮,羽状深裂,包围总苞;花多数,

常春藤的原形态

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长3-20m。茎灰棕色功黑棕色,光滑,有气生根,幼枝被鳞片状柔毛,鳞片通常有10-20条辐射肋。 单叶互生;叶柄长2-9cm,有鳞片;无托叶;叶二型;不能枝上的叶为三角状卵形或戟形,长5-12cm,宽3-10cm,全缘或三裂;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条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稀卵形或圆卵形,全缘;先端长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宽圆形、心形;叶上表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或淡黄绿色,无毛或疏生鳞片;侧脉和网脉两面均明显。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7个总状排列或伞房状排列成圆锥花序,直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