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膂俞的功能主治及作用 中膂俞穴位层次解剖

中膂俞的功能主治及作用 中膂俞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骶结节韧带。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深层布有臀上,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及臀下神经的属支。

女性膀胱经不通的危害 膀胱经有哪些穴位

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谷穴、至阴穴。

小儿发烧腹泻能艾灸吗

1、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2、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3、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

中膂俞是什么意思 中膂俞的治疗用法

1、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2、针刺方法:中膂俞穴,直刺1—1.5寸。

3、艾灸方法:中膂俞穴,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肾俞的作用 肾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第2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此层筋膜为腰背部的深筋膜,在腰部特别发达增厚,位于竖脊肌浅面,也是背阔肌的起始腱膜。此层筋膜易受劳损,常成为腰腿痛原因之一,该筋膜由背阔肌的支配神经(见前)和相应的腰神经后支分布。

此层筋膜深面有由第1,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构成的臀上皮神经通过,若刺及该神经丛,可产生向臀部及大腿前内侧放射的 触电感,腹腔内对应的器官为肾。

中膂俞的准确位置图 中膂俞保健按摩方法

用中指指腹按揉本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养护腰部,温补肾气,还可治疗不孕症。

中膂俞的准确位置图

中膂俞穴的位置: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后孔。

中膂俞的功能是什么

中膂俞定位:在骶部,横平第3骶后孔,骶正中脊旁开1.5寸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坐位,从骨盆后面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可触及一高骨突起,与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处即第1骶椎棘突,向下数2椎体即第3骶椎棘突,再旁开1.5寸处,按压有痛感。

中膂俞的功能主治及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温阳理气。

主治病症:

1.下焦湿热之痢疾,疝气诸病症。

2.风湿阻络,经气不利之腰肌强痛诸症。

中膂俞怎么读 中膂俞穴位解剖

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3,第4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第5腰神经后支。

中膂俞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脊旁1.5寸,平第3骶后孔。

简易取穴: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与脊柱交点处下缘,往下推4个腰椎骨,旁开2横指处即是。

中膂俞怎么读 中膂俞常用配伍穴位

肠道病可配大肠俞,天枢;疝气可配归来,维道,肾俞,阳陵泉;消渴可配肾俞,关元俞,太溪,胰俞;腰脊强痛可配肾俞,委中。

中膂俞的功能主治及作用 中膂俞常用配伍

1.配足三里,天枢,曲池,合谷,针刺泻法,清热利湿,调理肠腑,主治湿热泄泻,赤白痢疾。

2.配肾俞,太溪,照海,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清热,治疗肾虚消渴及多尿症。

3.配关元,归来,足三里,三角灸,针刺补法,灸关元,三角灸,益气举陷,治疗气虚下陷之狐疝。

4.配腰阳关,肾俞,委中,阳陵泉,昆仑,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壮腰止痛,治疗风湿痹阻之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等。

中膂俞的准确位置图片 中膂俞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俯卧位,先摸髂后上嵴内缘,其与背脊正中线之间为第1骶后孔,平该孔的椎体为第1骶椎,向下循摸2椎,为第3骶椎,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主治:温阳理气,清热散寒,主治疝气,腰骶痛,痢疾,消渴,腰肌劳损,腰骶神经根炎。

中膂俞的功能主治及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温阳理气。

主治病症:

1.下焦湿热之痢疾,疝气诸病症。

2.风湿阻络,经气不利之腰肌强痛诸症。

相关推荐

膀胱经的其他介绍

1.循行部位: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上过额部,交于督脉直至巅顶(百会穴)。 2.分支 巅顶部的分支:从头顶(百会穴)分出至耳上角。 巅顶向后直行分支:从头顶下行(至脑户穴)入颅内络脑,复返出来下行项后(天柱穴)。 下分为两支: 其一.沿肩胛内侧(大杼穴始),夹脊旁,沿背中线旁一寸五分,下行至腰部,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下属膀胱,再从腰中分出下行,夹脊旁,通于臀部,经大腿后面,进入胭窝中。 其二.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沿背中线旁三寸下行,过臀部,经过髋关节部(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

大肠俞的按摩手法 大肠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4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支配。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胸腰筋膜浅层:该筋膜在此处比较强厚。 4.骶脊肌:针在该肌的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穿过,它由脊神经后支的肌支支配。

胃俞的作用与功效 胃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和下后锯肌腱膜:胸腰筋膜浅层为腰背部的深筋膜,在腰部特别发达增厚,位于竖脊肌前面,也是背阔肌的起始肌膜,此层筋膜易受劳损,常成为腰腿痛的原因之一,该筋膜由背阔肌的支配神经(见前)和相应的腰神经后支分布。

针灸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三焦俞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浅层布有第2,3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2.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专治坐骨神经痛方法是什么

一、刺血 取穴:分两组。甲组:环跳、腰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下髎;乙组:承扶、殷门、委中、委阳、阳交、绝骨、跗阳、丘墟、昆仑。 操作:甲组偏重于治根性坐骨神经痛,每次取1~2穴。乙组偏重于治干性患者,每次取2~4穴。以16号三棱针消毒后,于所选穴位或穴周静脉血管点刺出血,深约1~3分,环跳3~6分。血止拔罐,约2~3分钟去罐。首次治疗出血量可在40~60毫升左右,第二、三次可略少,约10~30毫升。隔2~3天治第二次,之后一般应间隔7~10天。 二、休针 取穴:主穴:环跳(或秩边)、阳陵泉。配穴

针灸大肠俞有什么作用 大肠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4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支配。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胸腰筋膜浅层:该筋膜在此处比较强厚。 4.骶髂及:针在该肌的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穿过,它由脊神经后支的肌支支配。

立秋后腹泻不妨试试艾灸

如在生活中出现轻度腹泻的症状,不要自行盲目禁食,而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补充水分和营养。很多人都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聪明地禁食,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因为禁食只会加重体内脱水程度。因此,腹泻时更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牛奶、肉汤之类。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治肠道传染病。 大家出现腹泻的情况时,不要盲目使用收敛药。因为感染性腹泻是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助于病原体和毒素的排出。症状较轻者可以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来调理,症状

腹泻针灸按摩改善

治疗腹泻的拔罐疗法: 1、患者取仰卧位,用口径6cm的中型火罐于肚脐窝处(相当于以神阙穴为中心,包括两侧天枢穴的部位)拔一罐,一般隔一天或隔四天一次,往往1-3次即可减轻或者痊愈。适用于大便溏薄、次数多,或为清冷之灰白色稀便,或为完谷不化之稀便。 2、取穴:①天枢、关元、足三里、上巨虚;②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下巨虚。按俞穴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取上述两组腧穴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进行拔罐治疗。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泄泻。 拔罐法需注意,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

足太阳膀胱经的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分布

从目内眦(睛明)开始,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交会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从头顶分出耳上角(会曲鬓,率谷,浮白等)。直行主干从头顶入络脑(络却,玉枕),回出项后(天柱)分开下行三条支脉: 1.沿肩胛内侧,夹脊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 2.从腰中分出,夹脊旁,过臀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进入腘窝中(殷门,委中)。 3.

膀胱经的循行路线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