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如何培养 学会骄傲
自信心如何培养 学会骄傲
都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过分的谦虚和骄傲都不好,但适当的谦虚和骄傲都是可以的,一味的谦虚,会令人产生自卑心理,当做成功一件事时,心里要有适当的骄傲感,这种骄傲感能让自己更加相信自己,继而增强自信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一,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你真棒”。
比如让4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不要说:“你现在自己穿上衣服,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只需说:“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长大了,就会在此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自信心大增。
成人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幼儿时期,成人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成人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
因此,成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第二,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自信心 。
给他一些他一定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摆碗、盛饭、给爷爷拿眼镜、到信箱拿报纸等,他做到了就表扬。有时也帮他做一些比较困难的事,如洗手绢、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会做了更要大为表扬,树立她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要让他自己穿脱衣服,锻炼独立性。
需知自信心和独立性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是抽象的。因此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的缺点和优点,正确把握,创设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去尝试和发现,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并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进步,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第三,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好象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没有鼓励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但我们往往轻视对孩子的鼓励,往往忘记鼓励。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不断地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
当孩子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我们应避免用语言、用行动向他证明他的失败。我们应该把事和人分开,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一旦技巧掌握,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采取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就不象掌握技巧那样简单了。孩子可能永远做不成这件事情。对成人而言,我们自己首先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
想要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要讽刺他,使他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时刻顾及到这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第四,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
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像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那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
此外,我们还可心帮助孩子,发扬优点,以已之长,克已之短的方法来培养、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
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当孩子困惑时
每个孩子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困惑,在这些时候,他们往往特别渴望别人的理解和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此刻也正是家长教育他们的最佳时机。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到困惑时,家长抓住孩子渴望学习经验的心理,及时帮孩子进行必要的疏理,不失为教育的最佳策略。因为此刻,无论家长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孩子都会很容易地接受,从而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
生活中,孩子总会取得一定成绩,如在学校中考得了好名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或在某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奖励等。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都会比较高昂,自信心也会比平常强,家长要善于抓住这个时机,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给孩子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孩子乘势而上,把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动力。
当然,家长也不要忽视孩子因取得成绩而引发的骄傲自满情绪。骄傲是成功的大敌,做家长的千万马虎不得。许多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大起大落,其原因就是骄傲自满。因此,家长在表扬孩子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及时让孩子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另外,当孩子做了好事的时候,如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关心班集体等,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做好事常常是无意识的,家长要善于把这种无意识引导到有意识,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当孩子犯错时
综观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许许多多的名人或成功之士,在他们成功成名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经典的故事——那就是他们在犯错时,他们的父母在当时的情景下处理这些事情的方式方法,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激励着他们一生的成长。无数事实证明: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犯错改错的过程,而犯错的过程就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因为只有在犯下错误的同时,孩子才更有可能深刻地去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时候,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去分析错误,引导孩子面对错误,最终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做客时
有很多孩子在家很听话,但是到了客人家,就容易“人来疯”,放任骄蛮,让大人很没面子。这时,如果家长当着客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不但不听,甚至会故意大哭大闹,弄得大家都很尴尬。因此,要使孩子在别人面前变得听话、懂礼貌,家长就必须在做客前和做客中对孩子做一些相应的指导,并且在做客后及时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此时,无论是表扬还是惩罚,都将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怎样正确的教育孩子
1.常说类似"爸爸、妈妈很爱你,你是个好孩子"的话
孩子不能缺少爱,特别是来自家长的爱。常说这句话,可以让孩子时刻感觉到来自家长的爱,家长就象一座大山一样给他们力量,使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和幸福感。
2.常说类似"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的话
可以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打上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的烙印,让孩子建立起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的认知,促使孩子自觉的去寻找到学习的快乐,学中乐,乐中学。
3.常说类似"我相信你一定能独立完成"的话
鼓励、坚定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做事的能力和责任心。
4.常说类似"你做的很好,你行,继续保持,我相信你"的话
鼓励、强化正面认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
5.常说类似"你很聪明,我为你高兴"的话
如何从小培养宝宝的自信力
1、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父母往往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子女在学习、工作中是否比别人强。其实,这个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家长应该看的是孩子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经验、能够承担责任、掌握知识和技能。
如果孩子的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是这次教训却让孩子和父母看到了薄弱环节在哪里,不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吗?父母的这种态度会传递和影响孩子,对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2、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
孩子感到过大的压力,往往是来源于父母的过高的期望。在父母的心中,总有一个对孩子的期望目标。
孩子也会给自己定一个前进的目标。父母的责任就是怀有一颗期待之心,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每一阶段的适合的目标。
那么这个目标一定不能定得太高,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失败感,丧失信心。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孩子完成得轻而易举,就会变得轻率和骄傲。
3、肯定孩子的成功
当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做了好事,很好地完成了布置的任务时,一定要给孩子表扬和肯定。
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称赞和肯定,孩子也不例外。对孩子的表扬和肯定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
4、让孩子迎接挑战
对困难的成功跨越,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都会增加一份自信。克服困难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并不是只有面对惊涛骇浪,才有挑战的意味。对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是挑战。比如说洗衣物、倒垃圾、下棋、打篮球……都是挑战。
鼓励孩子多参加类似的活动,成就与胜利自然会增加孩子的自信。
5、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难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自信力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够充满希望地看待未来,充满自信,孩子也会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
孩子的抗压能力如何提高
方法一:给孩子下任务,让孩子吃点苦
给孩子的任务并不一定要是他们完全没法完成或者胜任的任务,而是在孩子能力范围里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有所创造和突破的任务,比如说规定孩子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让孩子策划一个旅行,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等。让孩子懂得,要想得到一个东西或达到一个目标必须学会自己去争取、去努力、谋算。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孩子如果自私、怕苦、任性将无法完成自己的计划,鼓励孩子讲出对执行过程的感受,及时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让孩子相信在家庭里父母对他的信任是永恒的,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或理由的。
家长应注意,不要主动打击孩子、抹杀孩子的自信心,这不是在培养抗压能力。家很脏应该和孩子一起面对,逐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面对。
方法二、教孩子学会等待,提升自信
面对逆境最好的抗压武器是坦然面对、静心等待。著名的“延时”试验就用漫长的时间证明了能够等待的哈子未来必将是不一样的。因此,抗压的一大能力就是学会等待。家长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学会等待,,比如孩子要喝奶时要等奶凉了才不会被烫到,要等到圣诞节才能看到圣诞礼物。
孩子有期盼但能够等待,这个过程也带动了自信心的上升,有足够的自信才会确定自己的等待是有价值的,等待后的收获能大大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关键是要信任和放手,就算孩子失败了,做错了家长也是积极的帮助、鼓励,用平静的心态面对,告诉孩子失败不算什么,过程最重要,和孩子一起不断总结失败的过程就一定能最终成功,孩子潜移默化的就拥有十足的自信。
孩子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
我女儿21个半月大,在家里很活泼,什么都会说,当她完成一件事就自己给自己鼓掌,还夸自己“太棒了”。我担心她太骄傲会影响她上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相处。
答:你的孩子很活泼,看来思维和语言发育也不错,我应该祝贺你。1岁多的孩子处在“自我中心化”阶段,一切思维从“我”出发,思维是简单的、表面的、绝对的和直观形象的,不可能把问题想得更全面和更深层次。当孩子完成一件事给自己鼓掌,还夸自己“太棒了”时,不可能从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而且孩子处在“自我中心化语言”阶段,孩子说话并不一定要别人去听或作出反应。也不会从听者角度来考虑如何讲述。因此,你不用担心孩子这是“骄傲”。你的孩子用词准确,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肯定和自信是一种积极情绪和情感的反映,是值得你高兴的事情,如果孩子没有了自信,怎么还有学习的动力呢!孩子有这个举动,可能也与你们家人的教导有方相关:当孩子完成某件事情时,你们曾经这样夸奖过她,鼓励过她,让孩子树立了自信心。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因此当孩子有了类似的经历,做出这种举动也是模仿的结果。当然,让孩子学会从别人角度上考虑问题,理解别人的感受,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做的,需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
三招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
第一、给孩子定任务、让孩子吃点苦。
给孩子定任务并不是说给孩子定一些他们完全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胜任的任务,而是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很好,或者有所创造与突破。比如做作业,能够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比如一个旅行,全程交给他来策划;比如一个习惯的养成,让他自己历经磨练学会去坚持。
还要让孩子懂得,想要得到一个东西或者目标,要学会自己去争取、去谋算、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的任性、自私、怕苦、怕累都无法完成自己的计划。但要鼓励孩子勇敢讲出自己的对事情经过的感受,及时帮助孩子梳理自己;让他们相信,在一个家庭中,爱与信任是永恒的,是没有任何理由和附加条件的。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不是要主动去打击孩子,抹杀他们的信心;而是家长在和他们一起面对的过程中,渐渐放手可以放心看着他们独立去面对。
第二、教孩子学会等待、拥有自信心。
坦然面对、静心等待是在逆境的最佳抗压武器。一个著名的“延时”实验,用漫长的时间证明了能够等待的孩子,必将有不一样的未来。所以学会等待,是抗压的一大能力;学习等待,要从小开始培养。小宝宝喝奶的时候,只有等待奶凉了才可以不被烫;一年也只有一个圣诞节才可以看到圣诞老人……
孩子有所期盼,但能够等待,这个过程中对于自信心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有足够的自信,才会确定自己的所有等待是值得的,而经过等待后的收获,更能够树立孩子的自信!
而在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上来讲,信任与放手是关键条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是前期的辅助条件。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充分给予孩子信任,即便是孩子做坏了或者失败了,及时鼓励、积极帮助,并且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失败不算什么,过程很重要,不断总结失败的过程,就一定能够最终成功。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潜移默化的拥有充分的自信。
第三、帮孩子懂得原谅、正确面对失败。
原谅,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之一。懂得原谅别人,就是豁达与大气;懂得原谅自己,就可以不钻牛角尖;懂得原谅,就可以拥有一个巨大的潜在能量!孩子一贯是至纯至真的,也是最容不下沙子的,所以他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扩大别人的缺点,甚至有些孩子也会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缺点。这个时候,懂得原谅、可以放过至关重要!只有大度的人,才能够拥有智慧的一生。
失败,同样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事情之一。所以对于失败的理解很重要,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挫折都不是失败。能够完全打败自己,让自己感受到真正失败的,恰恰是自己。当孩子钻牛角尖的时候,家长要帮助、鼓励他们寻找真正的原因,让孩子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生就是要不断地面临挑战的。胜不骄败不馁是基本的态度,当然庆祝胜利与总结失败也是很好的做法,不怕面对失败的心态和快乐迎接成功的心理同等重要的。
孩子抗压能力的培养中,最最要不得的是父母因为疼爱孩子(精准的说法应该是溺爱孩子)而事事包办。这样只会束缚孩子自身潜能的发挥,孩子在过分的保护或者干涉下,始终无法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终将选择逃避问题!
怎么预防产后抑郁症 学会自我调适
学会自我调适是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主要控制手段,要树立克服生活困难的信心,培养适应新生活状态的能力,学会自我分析出现情绪低落,悲伤,紧张,烦躁的原因,进行自我安慰和调节,平时多出去走动,多与外界交流,与家人沟通。
嫉妒心理如何克服 重视协作
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首先需要我们改掉和别人比较的习惯。如果你喜欢和别人比较,当你看到别人比你优秀时,你会嫉妒;当你看到别人不如你时,你会骄傲。这样你就很难真正地对别人感兴趣。如果你能做到不和别人比较,用心地去学会对别人感兴趣,你就能真地和别人互助合作。当你学会了真正地欣赏别人,你就能有更多的朋友,也就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三招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
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给孩子定任务、让孩子吃点苦。
给孩子定任务并不是说给孩子定一些他们完全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胜任的任务,而是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很好,或者有所创造与突破。比如做作业,能够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比如一个旅行,全程交给他来策划;比如一个习惯的养成,让他自己历经磨练学会去坚持。
还要让孩子懂得,想要得到一个东西或者目标,要学会自己去争取、去谋算、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的任性、自私、怕苦、怕累都无法完成自己的计划。但要鼓励孩子勇敢讲出自己的对事情经过的感受,及时帮助孩子梳理自己;让他们相信,在一个家庭中,爱与信任是永恒的,是没有任何理由和附加条件的。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不是要主动去打击孩子,抹杀他们的信心;而是家长在和他们一起面对的过程中,渐渐放手可以放心看着他们独立去面对。
第二、教孩子学会等待、拥有自信心。
坦然面对、静心等待是在逆境的最佳抗压武器。一个著名的“延时”实验,用漫长的时间证明了能够等待的孩子,必将有不一样的未来。所以学会等待,是抗压的一大能力;学习等待,要从小开始培养。小宝宝喝奶的时候,只有等待奶凉了才可以不被烫;一年也只有一个圣诞节才可以看到圣诞老人……
孩子有所期盼,但能够等待,这个过程中对于自信心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有足够的自信,才会确定自己的所有等待是值得的,而经过等待后的收获,更能够树立孩子的自信!
而在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上来讲,信任与放手是关键条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是前期的辅助条件。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充分给予孩子信任,即便是孩子做坏了或者失败了,及时鼓励、积极帮助,并且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失败不算什么,过程很重要,不断总结失败的过程,就一定能够最终成功。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潜移默化的拥有充分的自信。
第三、帮孩子懂得原谅、正确面对失败。
原谅,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之一。懂得原谅别人,就是豁达与大气;懂得原谅自己,就可以不钻牛角尖;懂得原谅,就可以拥有一个巨大的潜在能量!孩子一贯是至纯至真的,也是最容不下沙子的,所以他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扩大别人的缺点,甚至有些孩子也会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缺点。这个时候,懂得原谅、可以放过至关重要!只有大度的人,才能够拥有智慧的一生。
失败,同样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事情之一。所以对于失败的理解很重要,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挫折都不是失败。能够完全打败自己,让自己感受到真正失败的,恰恰是自己。当孩子钻牛角尖的时候,家长要帮助、鼓励他们寻找真正的原因,让孩子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生就是要不断地面临挑战的。胜不骄败不馁是基本的态度,当然庆祝胜利与总结失败也是很好的做法,不怕面对失败的心态和快乐迎接成功的心理同等重要的。
孩子抗压能力的培养中,最最要不得的是父母因为疼爱孩子(精准的说法应该是溺爱孩子)而事事包办。这样只会束缚孩子自身潜能的发挥,孩子在过分的保护或者干涉下,始终无法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终将选择逃避问题!
为什么不自信 没有表达真实的自我
从心理层面讲,我们不自信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表达出真实的自我。
在中国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要怎样做,才能让妈妈开心?让亲人感到骄傲?只有考试考高分,活成妈妈期望我们活成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想活成的样子。而这种情感,会让我们一直活在他人认可的世界,会造成不自信。
怎样培养孩子自信心
近日,李湘晒出一组和女儿王诗龄Angela一起参加米兰时装周的照片。王诗龄身穿粉色连衣裙,头戴小花,十分可爱。王诗龄现场还接受了外媒采访,表情认真,态度也落落大方。看到照片的网友也纷纷点赞,称“可爱的小公主”、“女儿该富养,多带她见见世面”。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看到王诗龄小小年纪就能展现如此自信,相信很多妈妈都很羡慕,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这样一份自信。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应该如何去培养一个自信的宝宝?儿童保健专家表示,培养孩子自信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父母给孩子树立自信的榜样
小孩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不仅能模仿身边成人的语言、表情,而且也会模仿成人的心理感受,所以,与宝宝密切相处者的自信与自卑心态也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感受到,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因此,父母应该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自信、大方、得体的榜样。
2.创造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比如,父母平时可以多点与孩子沟通、多点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要动不动就摆出家长的权威资格,在与孩子交谈时,多用“你怎么看呢?”“你认为这样行吗?”,这些细节都会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和尊重,对培养孩子的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父母在家里应该是相亲相爱的,家庭的气氛是轻松愉快的。
3.为孩子建立安全的心理感受
小宝宝在缺乏安全的环境中,就会变得焦虑起来,这将可能影响和阻碍他的语言、行为和思维,让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因此,为宝宝建立安全的心理感受是让孩子摆脱自卑、建立自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要多点考虑到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安全、被保护、被呵护。
4.尽早发现挖掘宝宝的优点
每一个正常发育的宝宝,到他长到一岁半到两岁半左右的时候,都会开始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将他的优势尽早挖掘出来,并根据宝宝的优势点发展规律,为宝宝建立科学、系统的培养方案,创造各种机会让宝宝参加各种适合他们的活动,鼓励其动手完成各种事情,那么宝宝的自信心将得到最佳的发展。
但是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有些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让孩子做过多的完全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情,其实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如果孩子总是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总是受到失败和挫折,慢慢地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家长在让孩子做一件事之前,不要让宝宝马上去行动,而是先根据他的实际能力水平,为宝宝先做一些必要的事前准备,这样才能让宝宝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并慢慢积累自信。
5.多给予宝宝语言等方面的鼓励
每个宝宝最初对自己的评价都是建立在成人的评价之上的,一个经常得不到成人称赞的宝宝,他自己也是不会欣赏自己的。但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某些方面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标准时,就把孩子骂一顿,其实这样只会让他变得胆小、懦弱,甚至封闭自己,用一种退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受伤的幼小心灵。
3岁前是宝宝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成人对他的称赞和肯定不够,他可能就会变得自卑和依赖,对自己慢慢失去信心,进而选择逃避,不肯去尝试。
所以,爸爸妈妈都要多点鼓励孩子动手完成各项事情,尤其是鼓励他们多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当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后,家长要不吝啬地称赞一下孩子,让他感受到被人赏识后的那种自豪感,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包括给予孩子拥抱,这种最简单但是最有效的情感反应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感受,对孩子成人以后的心理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6.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
结交朋友是孩子开始融入社会的一种表现,家长一开始可以多点带孩子在小区转转,看到熟识的人时,要教宝宝主动跟人打招呼,看到小区有其他小朋友在玩耍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加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把熟悉的小朋友带回自己家里或者到熟悉孩子家里玩乐。上学后,要鼓励孩子多点主动去交朋友,多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这些都提醒父母,孩子的世界是很精彩的,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孩子学会认识各种事物和各种事情,让孩子在内心的成长的同时适应外界的境况。
如何摆脱自己的嫉妒心
1、不要和别人比较,和自己比较。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和别人比较的习惯,大多是从小养成的。在我们小时候,常常会听到父母提到“隔壁家的谁谁谁”,这个“隔壁家的谁谁谁”成了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但也让我们养成了喜欢和别人比较的习惯。
其实,更正确的激励我们前进的方式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和自己比较。如果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明天的我又比今天的我好了,我们就应该感到快乐,因为我们正在向着自我实现的路上不断前进。
2.让自己拥有恰当的自信
自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是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心理的表现。其实无需给它加上修饰词“恰当”,自信本身就是种恰到好处的表现。如果自我感觉过分地好,是自负;当对自己严重缺乏信心,则是自卑。只有当我们拥有恰当的自信时,才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对人也才能不卑不亢。如果太自负,会爱炫耀,总是看不惯别人。如果太自卑,会懦弱胆小,并且容易嫉妒。要想消除嫉妒,就要学会自信。
3.学会感恩
人有时候就是很奇怪。当我们嫉妒时,我们不在自己的所有中寻求快乐,却在别人的所有中寻求痛苦。而且,当你嫉妒的对象还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时,你因嫉妒而产生的痛苦感可能更强烈。那么,我们又何必庸人自扰呢?想想我们自己拥有的吧。当然,你不用去找你拥有而他没有的。你就关注于自己所拥有的并且让你自己感到幸福的元素(我相信一定会有的),然后真诚地感激和珍惜这些你所拥有的,你就会感到很幸福,然后自嘲地笑笑“我以前怎么那么傻”。
4.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
这是Alfred Adler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提到的核心观点。很多品质都是相互关联,有因果关系的。要做到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首先需要我们改掉和别人比较的习惯。如果你喜欢和别人比较,当你看到别人比你优秀时,你会嫉妒;当你看到别人不如你时,你会骄傲。这样你就很难真正地对别人感兴趣。如果你能做到不和别人比较,用心地去学会对别人感兴趣,你就能真地和别人互助合作。当你学会了真正地欣赏别人,你就能有更多的朋友,也就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5、克服私心,加强修养。嫉妒是私有制的产物,嫉妒(症)的发生归根结底是心理结构中的“我”的位置过于膨胀。因此要铲除嫉妒心理,必须祛除杂念,拓宽心胸。通常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只有一点,我认为自己的能力更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不如他人。也是一种不服输的表现。既然如此,何不提升自己的价值,包容他人继而完善自己。
正确表扬孩子的诀窍
1.表扬要具体
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父母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2.表扬要及时
对应表扬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3.表扬要适度
过分的表扬易使孩子骄傲自满,过少的表扬也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鼓励和爱抚。
有一个小男孩儿不管有没有病都向妈妈要药吃,原来这位妈妈平时不经常表扬孩子,只有当孩子有病吃药时才说上一句“能干”,致使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吃了药才算能干,这不能不说是这位母亲在育儿中的一个失误。
4.表扬要有针对性
有些父母和教师常对孩子许愿:“你做了这件事我就表扬你。”“你考试达到90分我就奖励你。”这容易使孩子为得到表扬鼓励而做某件事,哪怕这件事是他应该做的,没有表扬鼓励他就不做,这将有悖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
5.表扬要兼看结果和过程
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刷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
这时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父母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他家务。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哪种方式最恰当最适合你的孩子,就靠你去用心选择了。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在父母适当的表扬声中学会自信、进取、探索和自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