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期的形成与退化
黄体期的形成与退化
黄体期的形成
1、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由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2、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在LH(黄体生成素)排卵峰的作用下进一步黄素化,分别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和卵泡膜黄体细胞。这两种黄体细胞内都含有胡萝卜素,该色素含量的多少决定了黄体颜色的深浅。
3、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22天左右),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1-2㎝,外观黄色。正常黄体功能的建立需要理想的排卵前卵泡发育、FSH(卵泡刺激素)刺激和一定水平的持续性LH(黄体生成素)维持。
黄体期的退化
1、如果排出的卵子受精,黄体在胚胎滋养细胞分泌的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增大,转变为妊娠黄体,到妊娠3个月末时才退化。此后胎盘形成并分泌甾体激素维持妊娠。
2、如果卵子没有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天。黄体退化时黄体细胞逐渐萎缩变小,周围的结缔组织以及成纤维细胞侵入黄体,逐渐由结缔组织所代替,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白体。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月经周期。
女性功血有哪些症状
高峰,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下降,使卵泡不成熟,无排卵。但仍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各型增生及萎缩改变,终至发生无排卵功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
一、无排卵型功血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二、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排卵型月经失调
1、排卵型月经稀发: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并月经过少,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2、排卵型月经频发: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二)黄体功能障碍
1、黄体不健: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或分泌化不完全。
2、黄体萎缩不全: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三、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常伴排卵痛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
卵泡发育缓慢的原因 哪些疾病会导致卵泡发育慢
卵泡期促性腺激素不足,颗粒细胞缺陷,雌激素对内膜启动不足;黄体期LH峰异常,黄体退化加快;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周围组织炎、卵巢纤维化、卵泡未破裂综合征等均可导致黄体功能不全从而导致卵泡发育缓慢。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
1、无排卵型功血
(1)青春期功血:
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
其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
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
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频发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2、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
(1)排卵型月经失调
排卵型月经稀发:
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周期≥40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少)并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规律,仅经量减少者),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排卵型月经频发:
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2)黄体功能障碍
黄体不健:
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或分泌化不完全。
黄体萎缩不全:
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经期延长,出血量多,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指经量过多和/或伴经期延长之有规律周期性子宫出血)。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3、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指两次正常规律月经之间少量子宫出血,常伴排卵痛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
由于功能性子宫出血频繁,流血时间长,流血量多,患者常常因为失血而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眼睑,口唇,爪甲苍白,自觉乏力、头晕、耳鸣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功能性子宫出血有什么表现
一、临床表现:
1、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
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
其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
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
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频发(polymenorrhea) 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2、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排卵型月经失调
排卵型月经稀发:
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周期≥40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少)并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规律,仅经量减少者),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排卵型月经频发:
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2)黄体功能障碍
黄体不健:
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irregular ripening)或分泌化不完全(imcomplete secretion)。
黄体萎缩不全:
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irregular shedding)。经期延长,出血量多,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指经量过多和/或伴经期延长之有规律周期性子宫出血)。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3、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指两次正常规律月经之间少量子宫出血,常伴排卵痛(intermenstrual pain or mittelschmerz)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pseadopolymenorrhea)。
二、相关检查:
可行阴道分泌物、宫腔镜检查。
三、诊断:
根据异常子宫出血而确定。也可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相关检查的出诊断。
黄体素不足什么症状
1黄体期缩短,正常黄体寿命为14天左右,如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10天,则引发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期出血、经期延长、月经过多、不孕、习惯性流产。子宫内膜呈现不规则性成熟和分泌化不全变化。
2黄体萎缩不全,生育期妇女正常黄体化完全退化时间为3~5天,如退化时间≥7天,可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形脱落。临床表现为经前期出血、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淋漓不止和贫血。黄体期缩短和萎缩不全,可单才独发生或同时出现。
3排卵期出血,也称为月经中期出血,常伴有排卵痛。排卵期出血是因月经中期雌二醇高峰突然下降引起子宫内膜突破性出血所致。排卵期出血较少,持续1~2天,伴有轻度下腹痛。个别病人出血较多,呈淋漓状持续到月经来潮,形成假性频发月经。
中药育宫 培麟丸适用于由于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的不孕、月经不调、子宫发育不良及各类不孕症。
功血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一)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二)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排卵型月经失调
1.排卵型月经稀发: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并月经过少,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排卵型月经频发
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二)黄体功能障碍
1.黄体不健: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irregular ripening)或分泌化不完全(imcomplete secretion)。
2.黄体萎缩不全: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irregular shedding)。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常伴排卵痛(intermenstrual pain or mittelschmerz)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
月经第几天监测卵泡呢
卵泡是排卵时释放出的发育完全的卵子,而此时的卵子与精子结合才能形成受精卵。卵子并不是每天都在排,一般是在排卵期,会排出卵子。那排卵期是什么时候?月经第几天有卵泡?
月经第几天有卵泡每个人排卵的时间不是一样的,每个人卵泡的发育情况也不一样,与每个人自身的内分泌激素有关.通常情况下是月经周期的第十天开始B超监测卵泡(从月经来的第一天开始计算日期)。
卵泡是女性生殖生物学的基本单位,生长于卵巢之中的它们是一个个圆球状的细胞聚合体。每个卵泡之中都会有一个卵母细胞(也就是卵子的原形)。这些结构在经过周期性的生长和发育之后,最终在排卵时释放出一个发育完全的卵子。
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这段时期叫黄体期,是黄体发育及退化的时期,一般来说月经周期的长短主要是由卵泡期的长短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卵泡期的长短变化比较大,黄体期则相对比较固定,黄体期一般多固定在14大左右。黄体期前即排卵期,所以,排卵期大多数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
月经的形成原因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在月经周期中的月经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很低,从而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除,导致下丘脑对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加,继而导致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多。此时,雌激素又刺激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黄体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导致排卵。
此期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均升高。这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加强的作用,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导致黄体退化,进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失去这二种激素的支持而剥落、出血,即发生月经。此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减少,又开始了下一个月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