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
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
1、肢体疼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主要就诊原因。如患者有髂腰部或股三角区胀痛,则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小腿静脉血栓形成仅有小腿轻度胀痛,常被忽略,往往延误诊断和治疗;若发生股青肿、股白肿时,患肢呈剧烈疼痛。
2、下肢肿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另一常见症状,患肢肿胀的范围与血栓部位有关。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仅有小腿肿胀和压痛。
3、浅静脉改变----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则下肢广泛性肿胀,同时伴有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或曲张。股青肿时患肢更为严重且广泛。
4、血栓后遗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期,患者在长久站立或行走后肢体产生沉重、坠胀、易疲劳感,在平卧休息或将患肢抬高后,症状缓解或消失。患肢长期处于瘀血状态,可发生下肢皮肤营养障碍改变,如皮肤弹性差、失去光泽、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等,甚至小腿皮肤溃烂经久不愈。
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
1、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表现有疼痛和压痛:
深静脉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胀痛,直立时疼痛加重。压痛主要局限在静脉血栓产生炎症反应的部位,如股静脉行径或小腿处。小腿腓肠肌压痛又称Homans征阳性。由于挤压小腿有使血栓脱落的危险,故检查时用力不宜过大。
2、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表现有患肢肿胀:
这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的症状,患肢组织张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
3、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表现有股青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广泛累及肌肉内静脉丛时,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阻塞,组织张力极度增高,致使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甚至坏死。
4、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表现有股白肿:
当下肢深静脉血栓时,下肢水肿在数小时内达到最高程度,肿胀呈可凹性及高张力,阻塞主要发生在股静脉系统内。
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鉴别诊断
皮下静脉呈网状怒张:是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症状之一。本病是以静脉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和管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静脉疾病。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及血管内膜损伤是其主要病因。临床上分为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类。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疾病,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并发症多,预后不良,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肿瘤晚期、肿瘤放化疗期间、下腔静脉血栓滤器植入后合并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增多,已经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
静脉回流障碍:体循环静脉管输送血液流回右心房的过程。体循环静脉系统的血容量很大,占血液总量的一半以上。静脉易扩张,又能收缩,因此起着血液贮存库存的作用。静脉的收缩和舒张可有效地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使循环机能能够适应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时的需要。静脉回流的基本力量是小静脉(又称外周静脉)与腔静脉或右心房(又称中心静脉)之间的压力差。小静脉压力的升高或腔静脉压力的降低都有利于静脉回流。由于静脉管壁薄,静脉压低,所以静脉回流还受到外力如肌肉收缩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重力作用等等的影响。当上述因素阻碍静脉回流时,机体会出现种种表现。继发炎症,白细胞可升高。
得了深静脉血栓会出现哪些症状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深静脉血栓病人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深静脉血栓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包括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深静脉血栓发展最严重的临床特征和体征即是肺栓塞,死亡率高达9%~50%,绝大多数死亡病例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死亡的。有症状和体征的深静脉血栓多见于术后、外伤、晚期癌症、昏迷和长期卧床的病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任何部位。临床常见的有两类: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前者位于末稍,称为周围型;后者位于中心,称为中央型。无论周围或中央型,均可通过顺行繁衍或逆行扩展,而累及整个肢体者,称为混合型,临床最为常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无全身不适,初期局部体征也不明显,随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自觉小腿肌肉疼痛,下肢肿胀。如果髂、股静脉内形成血栓,则整个下肢严肿水肿,皮肤发白或发绀,局部有压痛,浅静脉常有代偿性扩张。血管造影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
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方法有哪些
1.产后由于怕痛或对疼痛相关的认识而不敢活动下肢,长期卧床影响血液循环,致使血液成分滞留血管壁,形成血栓。产后产妇易发生便秘、排便时用力加大了腹压,下蹲时间过长,造成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增加下肢静脉血滞留,形成静脉血栓,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2.对于产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石家庄平安医院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避免西药的副作用给产妇带来不适。
上述的文章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人们一定都掌握了这个问题了,静脉血栓疾病危害是严重的,一定要高度重视,希望人们多了解一些关于这个疾病的知识,能够很好的在平时生活中来预防这个疾病,因为只有做好了预防,才能够减低疾病的危害发生。
深静脉血栓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会导致并发症对身体产生极大的伤害,而且是在五脏六腑相同的情况下并发的各种疾病,这回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期,也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指深静脉血栓形成再通后。静脉瓣膜破坏。静脉血液发生逆流,引起远端静脉高压和瘀血等临床症状。患肢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沉重疲累感,活动后加重和朝轻暮重,下肢浅静脉曲张,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慢性溃疡等。
一是血栓形成局部的血管炎症反应和堵塞静脉管腔造成的相应肢体静脉回流障碍,这是患者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危害,因为在急性期病人常常会表现出患病的下肢疼痛、肿胀、体表的浅静脉扩张,而在几个月后患者进入后遗症期这些症状会略有改善,但随之会出现下肢浅静脉的曲张、下肢皮肤的色素沉着,以及站立时间稍长后会出现下肢的肿胀,这些症状是因为血栓部分再通后回流仍然有一些困难,同时由于血栓对静脉瓣膜的破坏使患者在站立时出现严重的静脉倒流。
二是危害则是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存在脱落的危险,一旦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栓子会随着静脉血流回流到右心房,又随之进入肺动脉,造成肺动脉栓塞,这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致命的危害,因为如果栓子比较小,只栓塞肺动脉的一个小分支,患者会出现胸痛、咳嗽等症状,但在栓子比较大,栓塞肺动脉的主干时,会造成肺动脉高压,右心栓塞,同时肺的通气和血流不匹配造成呼吸困难,可能导致患者在十几分钟内死亡。
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方法有哪些
得了静脉血栓这种疾病,即使治疗期间也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注意,静脉血栓单单靠药物治疗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选择多种治疗方案,针对自己的病情对症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
1.产后由于怕痛或对疼痛相关的认识而不敢活动下肢,长期卧床影响血液循环,致使血液成分滞留血管壁,形成血栓。产后产妇易发生便秘、排便时用力加大了腹压,下蹲时间过长,造成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增加下肢静脉血滞留,形成静脉血栓,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2.对于产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石家庄平安医院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避免西药的副作用给产妇带来不适。
上述的文章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人们一定都掌握了这个问题了,静脉血栓疾病危害是严重的,一定要高度重视,希望人们多了解一些关于这个疾病的知识,能够很好的在平时生活中来预防这个疾病,因为只有做好了预防,才能够减低疾病的危害发生。
深静脉血栓与浅静脉血栓有什么不同
1、浅静脉血栓是指发生血栓的地方在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极其周边的部位。主要的发病特征从外观上看是皮肤血管附近发红发肿。血管看起来有点突出,摸起来有点热,按着会疼。一般不会引起肺动脉栓塞。
2、深静脉血栓则是发生在人体主要的主干静脉部分。相比浅静脉血栓,可能会引发静脉周围炎或动脉痉挛。相比浅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还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当血栓向上扩延至下腔静脉时,可导致行动不便。
3、正常情况下,血液在静脉中流通,而静脉血栓是血液在静脉中凝结,不能正常流通。阻塞了静脉管腔,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相比浅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静脉血栓以及血栓脱落后导致的的肺栓塞是西方国家致死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一类常见病。在我国,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生肺栓塞的人数也在增加。但因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很容易漏诊、误诊,并因而失去了早期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其中,致死性肺栓塞临床表现常被误诊为急性心梗,死亡率极高。但如果能早期发现静脉血栓,并给予积极、正确的治疗,就可以阻止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主要有三大要素: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其中静脉壁损伤可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血栓形成。长期卧床、制动、妊娠后期以及左髂总静脉被夹 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的解剖因素等均可造成血流淤滞。外伤、术后、肿瘤以及一些遗传或获得性因素均可致高凝状态。因此,处于以上几种状况的人属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特别注意预防血栓的发生。西安唐都医院介入科郭卫平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上肢或下肢,多发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这和左髂总静脉特殊的解剖结构有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按照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图示下肢静脉解剖)
周围型:指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仅表现为膝以下小腿肿痛;
中央型:指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肿痛往往先从大腿开始自上而下延伸;
混合型:指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整条腿肿痛。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种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周围型和中央型如果不能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往往可以发展成混合型。当静脉血栓引起的下肢肿胀压迫并影响到与深静脉伴行的动脉血流时,下肢还会并发因缺血导致的坏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症状: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图示下肢肿)
下肢肿胀:我们常可根据肿胀平面初步估计静脉血栓的上界,
?静脉----小腿以下;股浅静脉--膝以下;股静脉----大腿中部以下;
髂总静脉?臀部以下;下腔静脉--双下肢以下
疼痛:多为坠痛或钝痛。
浅静脉曲张:多为慢性期侧支循环建立的表现。
遗传性与获得性易患因素:
1、 年龄与性别: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年龄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尸检资料证实,儿童患病率约为3%,60岁以上者可达20%,50-65岁年龄组最多见,90%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发生在50岁以上。20-39岁年龄组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比同龄男性高10倍。患者的男女性别比值为1.24。
2、 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在我国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曲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原因。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是静脉瓣和静脉窦,特别是深静脉,如腓静脉、?静脉、髂静脉、股静脉、盆腔静脉等。血栓部位与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之间有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累及腓静脉、股静脉和盆腔静脉的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别为46%、67%和77%,大部分严重的肺血栓栓塞症栓子来自近端血栓,但通常血栓是起源于腓静脉并在肺血栓栓塞症发生前逐步发展至近端静脉。静脉血栓脱落的原因可能与静脉压急剧升高或静脉血流突然增多有关,如用力大便,长期卧床后突然活动等。活动期的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比较松软,易于脱落,脱落的血栓迅速通过大静脉、右心到达肺动脉,发生肺血栓栓塞症。也有沿中心静脉导管形成血栓达右心房、室,直接延伸到肺动脉引起堵塞。约10-20%的病例,其栓子来源于上腔静脉区域,70-90%的病例栓子来源于下腔静脉血流区域。
3、 心肺脑血管疾病:慢性心肺脑血管疾病是主要易患因素之一,25-50%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同时有基础心肺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拌心房颤动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有下肢瘫痪)分别是12%、5-35%和30-60%。
4、 创伤:尸检发现胫骨骨折45-60%、髋骨骨折50-75%、脊髓损伤50-100%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创伤患者约15%并发肺血栓栓塞症。骨盆骨折25%、脊柱骨折14%的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大面积烧伤和软组织创伤也可并发肺血栓栓塞症,可能与受伤组织释放某些物质影响了肺血管内皮凝血-纤溶过程有关。
5、 肿瘤;肺血栓栓塞症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已逐渐被认识。今期研究表明,10%所谓特发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后发生恶性肿瘤。根据尸检资料,胰腺癌患者35%、肺癌20%、泌尿道癌19%、结肠癌15%、胃癌16%、乳腺癌15%合并肺血栓栓塞症。
6、 制动: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当的长期卧床,肢体固定姿势不活动,包括长途乘车、乘飞机、手术后等,肢体活动减少,丧失肌肉的按摩动作,降低静脉血流的驱动力,血流轴向运动减慢,血液停滞,连续卧床7天,血流速度减慢到最低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与卧床时间相关。有报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中为47.1%,疝修补术后5%,腹部大手术后15-30%。大约3/4的术后肺血栓栓塞症发生在出院前,1/4发生于出院后。
7、 妊娠和避孕药:孕妇血栓栓塞的发病率比同龄未孕妇女多7倍,易发生于妊娠的头3个月和围产期,75%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于分娩前,66%的肺血栓栓塞症发生于分娩后。服避孕药的妇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不服药者高4-7倍。最新研究结果强有力提示:第三代口服避孕药使用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至每年1/10 000-2/10 000。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使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三倍。
8、 遗传因素:对小于40岁出现原因不明的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以及反复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和肺血栓栓塞症及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应认真考虑先天性易患因素的可能性。已被确定的最常见的基因缺陷是:对激活的蛋白C不敏感(90%的病例中由于Ⅴ因子突变所致)、因子Ⅱ20210A突变,高半胱氨酸血症、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和蛋白S的缺乏。
9、 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的肥胖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增加。
10.解剖结构:左髂总静脉受右髂总动脉的压迫,影响左下肢静脉回流,易在受压处或其远侧发生血栓形成。有些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腔静脉分叉处异常,呈局限性纤维素带。
11、化学性损伤:静脉输液中含抗生素、高渗葡萄糖、有机碘溶液等可不同程度损伤血管内皮。
12、机械性损伤:反复静脉穿刺、注射针或塑料输液导管留置在静脉腔内等均可并发静脉血栓形成。
上肢静脉血栓严重吗
上肢深静脉血栓同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样都是很严重的,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的是上肢深静脉系统、颈内静脉、头臂干和上腔静脉的血栓形成,上肢深静脉血栓占所有深静脉血栓的1%—4%,危险因素包括:中心静脉插管,过度上肢运动或解剖异常导致的静脉压迫。获得性血小板增多以及时液局凝状态,如:妊娠,口服避孕药和肿瘤等等,上肢深静脉血栓会导致患者头颈部和上肢水肿,皮肤颜色改变和触痛,静脉怒张。头臂干血栓患者,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头胀痛、视物模糊等颅高压症状。由于上肢深静脉血栓常无临床症状除非并发症出现时,因此对患者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者,应高度怀疑。
传统的医学认为,上肢深静脉血栓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很少导致肺栓塞的发生,但近期的文献报道有所增多,其导致肺栓塞的发生率可达36%,在过去的20年里,整个上肢深静脉的发病率从1975年至1987年由7.6%上升至34.9%。但发生肺栓塞的几率却明显的下降。肺动脉栓塞相栓塞后综合征是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减少发病率、并发症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总的说来,上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类型,它可能会导致许多并发症产生,还有可能夺去患者的宝贵生命,患者千万不能对该疾病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必须马上进行正规的科学的治疗,否则,最终可能因此而失去性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
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虽然小腿深静脉是术后最易发生血栓的部位,但有时常被漏诊。常见的症状有小腿部疼痛及压痛,小腿部轻度肿胀或肿胀不明显,homans征可阳性,浅静脉压常属正常。
股静脉血栓形成
绝大多数股静脉血栓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少数股静脉血栓也可单独存在。体征为在内收肌管部位、腘窝部和小腿深部均有压痛。患侧小腿及踝部常出现轻度水肿,患肢静脉压较健侧升高2~3倍。homans征阳性或阴性。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绝大多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有时原发于髂股静脉或髂静脉。产后妇女、骨盆骨折、盆腔手术和晚期癌肿病人易发生。病变发生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较右侧多2~3倍。这可能是由于左侧髂总静脉的行径较长,部分左髂部总静脉腔受右髂总动脉压迫的缘故。偶尔也可能由于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交界处存在先天性网状畸形。
本病发病急骤,数小时内整个患肢出现疼痛、压痛及明显肿胀。股上部及同侧下腹壁浅静脉曲张。沿股三角区及股内收肌管部位有明显压痛。在股静脉部位可摸到索条物,并压痛。严重者,患肢皮色呈青紫,称"股青肿"(phlegmasiaceruleadolens),提示患肢深浅静脉广泛性血栓形成,伴有动脉痉挛,有时可导致肢体静脉型坏疽。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体温上升不超过39℃,可有轻度心动过速和急倦不适等症状"股青肿"较罕见。
深静脉血栓预防更重要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病例逐年增多。此病是一种较常见的下肢静脉阻塞性疾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甚至导致截肢和肺栓塞(PE)。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外科手术和创伤。另外,还与年龄、妊娠、下肢受寒、久站久蹲、劳累等因素有关。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线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症状。许多病人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客观依据。约64%的初发病人没有临床症状,特别是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有时只有轻度的患肢肿胀和腓肠肌压痛,加上损伤后的疼痛等原因,很容易被症状掩盖,从而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
预防深静脉血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纠正贫血。
·疾病或外伤、手术后需长期卧床时,注意采用足高头低体位,有利于下肢血液的回流。
·鼓励患者早期下肢活动和下肢按摩,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止血药物。
·提高医护人员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识,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讲解。
目前治疗静脉血栓有药物溶栓、手术取栓、介入治疗等,其中微创介入治疗由于疗效理想、创伤小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脑血栓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在我国脑血栓疾病的发生率很高,由于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不少人成为了脑血栓疾病的高风险人群,稍有不当很容易发生脑血栓疾病,目前我国脑血栓疾病领域呈现出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这‘四高’特征,患者总人数已达一千万以上。
无论冠心病还是中风,脑血栓疾病大多为突发,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始料不及,而由疾病突然引发的致死致残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持久而不可挽回的伤害,大家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对付脑血栓的知识,以便及时做好保健,尽量避免脑血栓疾病的发生。
在特殊情况下,如血管有硬化、狭窄等损伤,天气寒冷、出汗过多、血压过低、缺乏饮水等情况下,会使血流缓慢、血液浓缩粘稠、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时,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
脑血栓形成,多数患者发病时会出现严重症状,如脑梗塞的偏瘫失语;心肌梗塞的剧烈心前区绞痛肺梗塞引起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如下肢形成血栓则会引发两腿疼痛,或出现冰凉感和间歇性跛行等。极严重的心、脑梗塞和肺梗塞还可引发猝死。但有时也可无明显症状,如常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仅有小腿酸胀不适,很多患者以为是劳累或着凉,不以为然,因而容易错过较佳治疗时机。尤为遗憾的是,很多医生对此也容易误诊,待到出现典型的下肢水肿时,不仅会给治疗带来困难,也容易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