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庭的作用 中庭刺灸操作手法

中庭的作用 中庭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缘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腹侧面向北侧吗直刺,与腹前臂成90°。

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向胸部两侧。

功能主治:宽胸理气,降逆止呕,主治胸胁胀满,饮食不化,呕吐反胃,小儿吐乳。

上髎的位置图 上髎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俯卧,第1骶椎水平,背中线外侧1.1寸(第1骶后孔位首)。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与背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20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周围。

功能:补益下焦,清热利湿。

主治:腰骶疼,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尿,尿潴留,痔疮,外阴湿疹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

中庭的作用 中庭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肋辐状韧带和肋剑突韧带-胸剑结合部。布有第6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

仆参的功效与作用 仆参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正坐或仰卧位。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消肿止痛,醒神清脑。

主治:眩晕,头痛,腰骶痛,外髁肿痛,足跟痛,腿痛转筋。

配伍:配太溪,昆仑,治疗头痛,眩晕;配申脉治疗足跟痛。

陶道位置怎么找 陶道刺灸操作手法

取俯伏或俯卧位,微斜向上直刺0.5-1寸,局部可有酸胀感,可向下或两肩扩散,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注意:本穴不宜深刺,有针感即可。针若刺过弓间韧带后,有针尖阻力突然消失的空松感,此时应立即停止进针,否则针可先后穿过硬脊膜,脊蛛网膜,软脊膜而伤及脊髓。脊髓被刺中后,病人有强烈的触电感,并有神志惊恐,惊跳现象,应立即退针,并注意观察病人变化,切勿再做提插捻转,同时忌用粗针。

箕门的作用 箕门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大腿内侧,血海上6寸,绷腿时,股内肌的尾端取穴。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通利下焦,主治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京骨准确位置 京骨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于足跗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

进针方向:从外侧刺向内,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痛,向周围。

功能:清热散风,宁心安神。

主治:癫痫,头痛,项强,腰腿疼。

天泉的作用与功效 天泉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仰卧垂臂仰掌,在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肌腹中取穴。

深度:针0.5-0.7寸,留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效:宽胸理气,活络舒筋。

主治:心痛,痹痛,胸胁支满。

中医璇玑位置 璇玑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仰卧位,或仰靠坐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缘与胸骨角连线的中点。

进针深度:平刺,针尖由上向下刺入,针0.3-0.5寸,在局部可有酸胀感,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主治:宽胸理气,止咳平喘。主治咽喉肿痛,胸痛,咳嗽,气喘。

配穴:配紫宫,华盖治疗胸痛;配天突治疗咳嗽,气喘;配扶突治疗咽喉肿痛。

注意:由于本穴深部为胸骨柄,故不能直刺。

上髎疼痛怎么回事

上髎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补益肾气,调经止带,强筋健骨之功。多用于治疗肾气亏虚,肾精不足之月经不调,阴挺,赤白带下,小便不利诸症;以及肝肾亏虚之腰脊痛诸症。上髎穴位处有疼痛感的时候,多有可能是受凉或劳损导致骶神经受到刺激,引起上述症状,具体原因应咨询医生,确切病因之后进行调理治疗。

上髎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俯卧,第1骶椎水平,背中线外侧1.1寸(第1骶后孔位首)。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与背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20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周围。

功能:补益下焦,清热利湿。

主治:腰骶疼,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尿,尿潴留,痔疮,外阴湿疹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

支正的作用 支正刺灸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祛邪舒筋。主治颈项强痛,肘臂疼痛,手指挛痛,热病,癫病。

配穴:配曲池治疗肘臂痛;配天髎,天柱治疗颈项强痛;配间使治疗癫病。

中庭是什么意思 中庭的配伍疗法

1、中庭穴配中府穴:主治噎嗝,停食,食反,胸闷,有宽胸利膈,行气消积作用。

2、中庭穴配俞府穴、意舍穴:主治呕吐,食不化有降气化食的作用。

中庭是什么部位 中庭的治疗用法

1、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针灸疗法:直刺中庭穴0.2—0.3寸,向下斜刺;或沿皮刺中庭穴0.3—0.5寸。

3、艾灸疗法:可灸,艾炷灸中庭穴3—5壮;或艾条灸中庭穴5—10分钟。

4、按摩手法:用拇指或者两掌重叠,放在中庭穴,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陷谷准确位置作用 陷谷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足背,第2,3趾缝纹端直上2横指(中指及第4指),约1.5寸处,当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是穴。

进针深度:直刺0.3寸,斜刺0.5寸。可灸。

功能:清热解表,理气和胃。

主治:腹痛肠鸣,足背痛,面目浮肿,目赤肿痛,热病。

相关推荐

中庭是哪个位置 中庭作用

中庭为任脉经穴,喻穴居心位,心居中而处尊,犹如至中之殿庭,故名中庭。本穴内应心,膈膜,具有舒调心气,宽胸快膈,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之功,以降气为主,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胸闷,噎膈,呕吐,心痛,梅核气,咽炎,扁桃体炎,小儿吐乳等症。

前谷的位置图片 前谷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仰掌,握拳,第5掌指关节前,有一皮肤褶皱突起,其尖端即是本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清心明目,聪耳理气。 主治:耳聋,耳鸣,咽肿,热病,产后无乳,手指麻木,腮腺炎。

上星的位置图和作用 上星穴刺灸操作手法

在头部正中线,平刺0.5-0.8寸,局部有胀感。对阳证,实证可用三棱针放血,本穴位于头部肌肉浅薄处,宜用挟持进针法。进行平刺或斜刺时,深浅要适当,过浅沿表皮横刺进针,或过深沿骨膜横刺进针,均会产生剧痛;如进针时疼痛,可能刺伤血管,应停止进针或捻针,缓慢提出几分,转变方向另行刺入,出针时,应以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胃仓痛是什么症状 胃仓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和胃理气,长中化湿。 主治:腹痛,腹胀,胃痛,脊背痛,小儿食积。

偏历的定位和主治 偏历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两手虎口垂直交叉,当中指端所指处有一凹陷,该处即是本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清调肺气,疏利水道。 主治:手臂酸痛,目赤,鼻衄,口眼歪斜,牙痛,咳嗽,喉痛。

上巨虚的命名由来 上巨虚刺灸操作手法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肌-胫骨后肌,浅布有绯肠外侧皮神经等结构,深层有胫前动,静脉和腓深神经,如深刺可能刺中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 取穴法:坐位或仰位,足三里下3寸,胫骨前肌外侧缘,犊鼻穴向下,直量两次4横指处,当胫,腓骨之间取穴。 进针方向:从腹侧面向背侧面,与小腿前面成90°。 深度:针0.6-1.2寸,留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至足背。 功能主治:和胃健脾,疏经调气。主治肠痈,胃痛,腹胀肠鸣,便秘,泄泻,下肢不遂。

意舍疼怎么回事 意舍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进针0.2-0.3寸 ,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健运脾阳,疏泄湿热。 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兑端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兑端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取穴。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3-5分钟。 功能:清热散风,开窍醒神。 主治:口喎,鼻衄,齿龈肿痛,癫病,鼻炎,面神经麻痹,晕厥。

悬枢的准确位置图片 悬枢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强腰益肾,涩肠固脱。 主治:腰脊强痛,腹痛,泄泻,脱肛,腰肌劳损,脊柱炎,肠炎,消化不良的治疗。

中庭穴是哪个位置

中庭位置 科学定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即胸剑结合部。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先取两乳头连线之中点膻中,向下量1.6寸处。 2.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胸骨体与胸剑结合点部可触及一凹陷,平第5肋间。 3.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胸剑结合部中点处,平第5肋间。 中庭作用 中庭为任脉经穴,喻穴居心位,心居中而处尊,犹如至中之殿庭,故名中庭。本穴内应心,膈膜,具有舒调心气,宽胸快膈,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之功,以降气为主,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胸闷,噎膈,呕吐,心痛,梅核气,咽炎,扁桃体炎,小儿吐乳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