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白内障的诊断方法
解读白内障的诊断方法
1、裂隙灯检查法:以裂隙灯作光学切面检查,从前至后,可见许多明暗相间的层次结构,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晶状体核,各层次透明度不完全一致,其中以前囊,成人核前表面及胚胎后表面较为清晰。
2、检眼镜彻照法:将光线投入瞳孔区内,正常时可见均匀之红影,如晶体或屈光间质混浊,则可见红影中有黑点或黑块,检查时可令患者转动眼球,看黑影移动与否,以了解混浊之部位。
3、焦点照明检查法:用灯光直接照射,看晶体有无混浊及脱位。
4、虹膜投影法:以细光呈45度自瞳孔缘斜行投射至晶体,如晶体混浊位于核心部,在混浊区与瞳孔缘之间有一新月状透明区,混浊越重阴影越窄。如晶体全部混浊则新月状阴影完全消失。
白内障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1.先天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渐形成,多为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与外生性两类,内生性者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外生性者是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所致。先天性白内障分为前极白内障、后极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及全白内障。凡影响视力发育的白内障,均需行手术治疗,防治弱视。
2.后天性白内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又分为6种: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最常见,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病因与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根据初发混浊的位置可分为核性与皮质性两大类,视力障碍与混浊所在的部位及密度有关,后皮质及核混浊较早地影响视力,治疗以手术为主。②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③外伤性白内障。④代谢性白内障(因内分泌功能不全所致,如糖尿病性白内障)。⑤辐射性白内障(与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有关)。⑥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白内障若不及时治疗,晶状体中的灰白色混浊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完全变成白色混浊,晶状体核解体,不仅可使视力完全丧失,而且可以继发青光眼,甚至眼球萎缩。所以,有白内障手术指征时,建议白内障摘除,同时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包括单焦点和多焦点人工晶体。也可白内障摘除术后佩戴眼镜或接触镜(一般不提倡)。
当青光眼遇到白内障时该怎么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光眼和白内障可以同时发生。除了年龄因素外,青光眼和白内障在发展过程中也会相互影响。
当白内障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晶状体的体积和厚度也会不断膨大加厚,将周边虹膜向前推,使前房角变窄,导致房水流出受阻。膨胀变大的晶状体与虹膜接触面积增大,增加了瞳孔区房水流出的阻力,使后面压力增高,进一步前移周边虹膜,前房角因此变得更窄甚至关闭,导致眼压升高,产生青光眼。
如果白内障到了该手术的时候,过熟期白内障皮质成分容易溶解,随着房水流动阻塞在小梁网,即使房角开放仍可引起眼压升高。另外,青光眼患者长期应用缩瞳剂,也可能加重晶状体浑浊。所以说,青光眼和白内障这两个病是相互关联的。
目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来说,联合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其优点在于:联合手术改变了以往分次的、间隔一定时间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对于合适的青光眼患者,一次手术可同时解决青光眼、白内障两个问题,还可提高术后视力,减少多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联合手术可以解决多种导致与白内障相关的青光眼致病因素,使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节省了医疗费用。
需要联合手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青光眼和白内障诊断都已明确,且两者均达到手术治疗的程度;第二种是青光眼诊断明确且需要手术,白内障虽然已诊断但未达到手术阶段,但考虑单独进行青光眼手术后会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大者;第三种为有明确的青光眼和白内障诊断,尽管青光眼可以采取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控制眼压,但白内障浑浊明显需要手术者。
目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房角分离手术,第二种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滤过手术。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需要考虑到青光眼类型、青光眼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术前眼压控制情况、晶状体大小、前房深度等因素,由青光眼专科医生决定。
老年性白内障如何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临床检查体征可以明确诊断,在有关白内障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由于诊断标准不同,研究结果将有很大差异,各研究资料之间难于进行相互比较,因此必须制定出明确的诊断标准和规范的调查方法,目前,我国采用的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参照如下3个标准来进行。
1.世界卫生组织(WHO)盲与低视力标准 矫正视力<0.05为盲;≥0.05~<0.3为低视力;
2.WH0与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诊断标准 1982年WHO与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提出,视力<0.7,晶状体混浊,而无其他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病作为白内障诊断标准。
3.特定年龄段标准 专为调查某一年龄段的白内障患病情况而制定的标准,如年龄≥50岁,晶状体混浊,而无其他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病等,采用这种方法调查的结果仅说明特定年龄段白内障患病状况。
除了以上所述流行病学调查标准以外,在临床上还有其他几种有关白内障的诊断标准,比如Chylack等的晶状体混浊分级记录方法,即LOCS系统(1ens opac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LOCS),这一系统是将晶状体混浊的部位,范围,颜色,密度同标准照片进行比较,划分不同等级,以确定晶状体混浊的程度,此种诊断标准操作比较复杂,大多用于白内障的实验研究,不适于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
鉴别诊断
与并发性白内障的鉴别点在于后者是由全身或眼局部病变引起的,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人群年龄普遍较大。
白内障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体上的一种疾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白内障的诊断标准。那么白内障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1、白内障的发病原因很多、最常见的为老年性白内障、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其年龄增长而发病比例增加,60岁以上的人群更为明显。
2、白内障也可以由其它因素引起、年轻人、婴幼儿也可患病。出生后即已存在或幼年时发生的白内障称为先天性白内障;眼睛受外伤引起晶体破裂导致混浊称之为外伤性白内障。
3、另外糖尿病、眼内炎症、出血性疾病也可导致白内障。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4、白内障最主要的症状是视物模糊,可有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甚至复视(双影)及看物体变形等症状。
白内障有时伴有眼科其它方面的疾病、同时可能会引起其它并发症、所以必须由眼科医生为你诊治。一旦被确诊为白内障、就必须定期检查,随时注意白内障的进展。
以上就是白内障的诊断标准的全部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眼睛,眼睛明亮我们才能看见更美好的世界。
白内障如何诊断
斜照法检查:斜照法检查是通过采用聚焦手电筒斜向45度从侧方距眼约2cm处投照于晶体,可以正面观察有无白内障形成,并估计老年性白内障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结果比较粗略,往往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裂隙灯检查。
虹膜投影法:虹膜投影法是必要的一种白内障的检查方法,专家指出:这种检查方法以细光呈45度自瞳孔缘斜行投射至晶体,如晶体混浊位于核心部,在混浊区与瞳孔缘之间有一新月状透明区,混浊越重阴影越窄。如晶体全部混浊则新月状阴影完全消失。
检眼镜彻照:检眼镜彻照的检查原理是通过将光线投入白内障患者瞳孔区内,正常时可见均匀之红影,如晶体或屈光间质混浊,则可见红影中有黑点或黑块,检查时可令患者转动眼球,看黑影移动与否,以了解混浊之部位。
焦点照明检查法:用灯光直接照射白内障患者眼睛,看晶体有无混浊及脱位。
裂隙灯检查法:以裂隙灯作光学切面检查,从前至后,可见许多明暗相间的层次结构,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晶状体核,各层次透明度不完全一致,其中以前囊,白内障成人核前表面及胚胎后表面较为清晰。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
白内障多发生在老年人,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引起白内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白内障的表现症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才归入白内障诊断范围。
发病症状
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有时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点。由于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变化,可有多视、单眼、复视,近视度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cortical cataract)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nuclear cataract):晶体混浊多从胚胎核开始,逐渐扩展至成人核,早期呈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因混浊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白内障的情况,白内障患者应当对这种疾病重视起来,了解自己的病情,到医院向医生咨询,及早治疗。
白内障的危害具体有什么
凡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都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阻挡无法投射到视网膜上,使人不能清晰看见物体。世界卫生组织从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才纳入白内障诊断范围。对于矫正视力在0.3及以下者,建议手术治疗。
白内障最常见的类型是老年性白内障,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发展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晶状体所含水分逐渐减少,中央核心部渐趋硬化,加上晶状体蛋白的代谢产物增加,致使晶状体看上去呈淡黄色,透明性欠佳,这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也称晶状体老化,它并不影响视力。鉴别白内障和晶状体老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检查视力,只要最佳矫正视力正常,则首先考虑晶状体生理性老化。
白内障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无痛性视力逐渐下降。也就是说,白内障自视力下降到最后失明,整个发展过程呈缓慢进展且大多数无痛。我们也应该认识一种特殊情况,在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医学上称为膨胀期,由于晶状体内较多水分积聚,使其急剧肿胀,体积增大,使得前房变浅,少数患者可引起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发作。此时患者出现眼红、眼痛伴头痛等,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去光感,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对视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即使再行白内障手术也无法挽救视力。
患白内障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白内障的诊断及处理。
二、诊断原则有明确的化学、物理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要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和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测定及辐射剂量的测量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因素所致眼晶状体改变,方可诊断。
三、观察对象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a)彻照法检查,晶状体周边或后极部有点状暗影;b)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状体周边或后极部有点状混浊,皮质尚透明;或晶状体后极出现水疤样改变。一般无视力障碍。
简单的解读白内障的诊断
一般来说,初步诊断白内障是根据白内障患者的症状表现来判断的,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视物模糊。当然因为白内障发生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对视力的影响也不同,一般的,若是白内障长在晶状体的周边部,则视力可以不受影响。
若是混浊位于晶状体的中央,轻者视力减退,重者视力可能只看见手动或光感。而且,多数的白内障的患者眼睛没有红痛等症状,老年性白内障从初起到完全成熟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为2~5年,少则数月,长者可达十数年,临床上也有停止在某一个阶段、静止不变的病例出现。
总的来说,白内障的诊断并不困难,若是朋友们发现自己有上述体征和症状,再通过医生散瞳检查基本就可以确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白内障有时伴有眼科其它方面的疾病、同时可能会引起其它并发症、所以必须由眼科医生诊治,而一旦被确诊为白内障、就必须定期检查,随时注意白内障的进展。
老年白内障有哪些认识误区
1.该病的概念
老年性白内障,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导致的晶状体的混浊和透明性的下降,又被叫做“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部分患者在中年出现白内障而非老年,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定义晶状体的改变更贴切。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人,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 1982年WHO提出,白内障的诊断标准为:视力<0.7、晶状体混浊,而无其它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病。< p="">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白内障与晶状体疾病学科杨晋
2.该病的发生机制
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仍未完全明了。它是晶状体老化后的退行性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职业、性别、吸烟、饮酒、紫外线辐射、糖尿病、高血压、阳性家族史和营养状况等。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不是七老八十了才会长白内障
(2)老年性白内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及解读
(1)到底多大年龄会得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机体老化的一个表现,它是慢慢发展的一个过程。50岁开始就可能发生老年性白内障,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大约在50%,8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00%。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程度会逐步加重。
(2)我爸/妈有白内障,我是不是也会有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主要还是和年龄相关。不管家里人有没有有白内障,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白内障。
(3)我又不抽烟又不喝酒,出门还戴太阳眼镜,为什么60岁了就得白内障了?
老年性白内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年龄、职业、性别、吸烟、饮酒、紫外线辐射、糖尿病、高血压、阳性家族史和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有时没办法解释其到底是哪个因素起主要作用。
3.该病贻误治疗的常见原因
老年性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但也有一些表现为近视、散光、复视或近视度数的不断加深。有相关症状时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看近的视力突然变好,要警惕白内障的发生
(2)眼睛看不清并不一定是老花
(3)近视度数不断加深也有可能是白内障
(4)一只眼睛已经做过白内障手术,能看见了,另外一只眼睛就不治疗了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我以前老花眼,需要戴老花镜看书。这几年奇怪了,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书上的小字。
老年人获得的近视是白内障发生的一个前兆,晶体核的硬化导致晶状体屈光指数的增加,从而造成老年性假性近视。因此当你的看近视力突然变好的话,最好去医院眼科就诊。
(2)年纪大了眼睛总归要老花了,当然看不清楚了。
看不清楚并不一定是老花,老花是可以通过配老花镜来矫正获得最佳视力的,而如果得了白内障,即使戴眼镜视力也无法提高。
(3)我原来只有轻度近视,怎么现在年纪大了,度数还年年在加深,变成深度近视了
这也是白内障的一个表现,近视患者容易发生“核性白内障”,随着核性白内障的不断加重,近视度数越来越深,可能从原来的轻度近视变成高度甚至超高度近视。最后严重到一定程度,即使配再深的眼镜,眼睛也看不清楚了。
(4)我的一只眼睛已经做过白内障手术,能看见了,另外一只眼睛就不管他了。
白内障严重到一定程度会恶化,过熟期的白内障很容易并发“皮质溶解性青光眼”,引起眼球剧烈红痛,眼压急剧升高,严重者甚至视神经萎缩。到那时,即使再做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视力已经无法恢复了。
4.疾病的表现
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严重者可造成白内障盲。视力下降程度与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及位置有关。远离中心的晶状体周边部混浊对视力无明显影响;而晶状体后极部的微小混浊也可严重影响视力。皮质性老年性白内障,混浊一般从周边部开始,逐渐向中心部发展,如中心皮质混浊区域之间留有透明部分,患者仍可有接近正常的视力;而核性白内障,由于混浊发生在中央区,即使白内障早期也可发生明显的视力下降。
皮质性老年障也可表现为固定的黑影,在视野某一方向出现点状或片状固定性黑影,尤其在强光背景下特别明显。老年性白内障还可表现为单眼重影、复视或多视。患者常主诉看东西一个灯变成2个或多个灯。另外,还可表现为近视。白内障患者近视的出现与晶状体核硬化有关。核硬化导致晶状体屈光指数明显增加,因而产生近视。其近视程度可以比较轻,并随白内障发展而变化,往往导致已有老视的患者看书反而不用戴老花镜。但当晶状体核进一步硬化,近视程度超过老花程度时,患者近视力又明显减退。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白内障一般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全白的白内障才能看到瞳孔中央有白点
(2)白内障和玻璃体混浊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我眼白上长了块肉,是不是得白内障了
从眼白上往黑眼珠上长的肉叫“翼状胬肉”,和白内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白内障一般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当然,非常严重的白内障也可以在瞳孔中央看到白点。
(2)我眼睛前面有好多黑影在飘,是不是长白内障了
眼前有黑影飘来飘去叫“玻璃体混浊”,它多数是由于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造成的,也可能是玻璃体腔内的出血,还有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先兆,要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需要到医院做眼底的检查。但是它和白内障不是一回事。白内障造成的眼前黑影一般是固定的,不会飘来飘去。
5.该病的诊断
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裂隙灯及视力检查。怀疑有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应到医院眼科就诊,通过眼科医生的检查获知自己是否得了白内障,白内障严重到什么程度,除了白内障是否还合并其他眼部病变。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白内障术前必须经过全面的身体和眼部检查
(2)老年性患者往往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的同时还合并其他退行性疾病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开个白内障怎么要做这么多检查?
白内障术前的检查包括:抽血化验(空腹)、心电图、血压、眼压、泪道冲洗、人工晶体度数测量和计算、角膜内皮计数、角膜地形图、眼部B超、黄斑OCT。根据每个病人情况不同,可能还需补充一些其它检查。上述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患者是否能够耐受白内障手术,排除手术禁忌症,并对术后效果做出评估。
(2)老年人视力不好不一定只是老年性白内障,还可能合并其他老年性退行性病变。
老年患者尤其是70岁以上的患者,导致其视力不好的原因有多种:如老年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闭角性青光眼等。视力不好了不一定就是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如因此不去医院就医,很可能耽误其他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6.该病的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既往认为“白内障成熟期”为手术最佳时期,随着近年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视力<0.4即可手术。此外,根据手术条件及患者主观要求,这一标准可作相应调整。< p="">
目前主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技术将白内障手术切口缩小到3mm以下,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不用缝合、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等优点,并可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
人工晶状体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使用的大多都是折叠式(软性)的人工晶状体,可折叠后通过小切口甚至微切口植入眼内。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人工晶状体,比如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的人工晶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等。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白内障目前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2)白内障手术不是越晚越好,符合手术适应症即可手术
(3)特殊情况下人工晶状体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再植入
(4)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恢复需要一段时间
(5)白内障术后仍然需要配眼镜
(6)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具有个性化、多样化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白内障点点药水、吃吃药就能好了。
至今药物治疗尚不能有效阻止或逆转晶状体混浊,因此手术仍是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可以通过避免一些高危因素来延缓白内障的发展和发生,如多食用抗氧化作用的食物、避免高强度紫外线的照射、少抽烟和饮酒。
(2)白内障要完全看不见了才能手术。
过去白内障的手术方式主要是“晶体囊外摘除术”,即手工将整个晶体核娩出眼外,晶体核硬一点(即白内障成熟期)对手术来说更方便。而当前的主流手术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即通过超声将整个晶体核乳化成碎片再通过很小的切口抽吸出眼外。晶体核越硬,所需要的乳化时间越长,能量越大,从而增加手术的组织创伤和手术难度,术后恢复也更慢。
(3)做了白内障手术,但没植入人工晶状体,是不是手术失败了?
某些特殊情况下人工晶状体需要二次手术再植入。例如由于高龄或眼部其它疾病造成患者的晶体悬韧带比较松弛,或术中发现存在晶体半脱位,晶体囊膜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此时暂不植入人工晶状体,待二期手术是最好的选择。
(4)术后第一天检查还是看不清,医生说角膜水肿,是不是手术出问题了?
术后早期角膜水肿是超声乳化术后的常见现象,主要原因是手术时所用的粉碎白内障的超声能量同时会对角膜产生一定损伤。严重的硬核性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少的病人易发生角膜水肿。经过药物治疗,一般术后3天至1周左右就能恢复正常。
(5)虽然术后视力很好,但是眼睛总觉得不舒服,异物感很厉害。
术后异物感也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症状,很多患者术后就诊时和医生抱怨不适感。术后异物感多由于眼睛干燥造成。很多老年人术前就存在干眼症,手术切口对角膜缘干细胞的损伤及术后眼药水的使用加重了这一症状。治疗上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来缓解症状,多数患者1月后干眼症状缓解或消失。
(6)术后看远很清楚,看近还是看不清
人工晶状体的最大缺陷在于无法像我们透明晶状体那样进行自如地看近看近的调焦,如果设计术后让患者看远清楚,看近要戴老花镜;如术后设计保留近视,让患者看近清楚,看远就要戴近视眼镜。因此,白内障术后一月需要正确的验光配镜。
当然,目前也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供选择,可以看远看近都清楚,但价格是正常人工晶状体的三倍,同时也有一定的适应征和局限性。如果有这样的需求也可以跟医生商讨是否能选择植入这样的人工晶状体,进行个性化选择。此外对于术前有角膜源性散光的患者我们还可以选择植入带散光的TORIC人工晶状体,术后可以获得更好的视力。
7.该病的预后
白内障术后视力能达到多少主要取决于每位患者的眼部情况尤其是黄斑和视神经功能。如眼底黄斑功能好,是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可以获得很好的视力效果。而如果同时合并眼底病变或视神经病变,术后视力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术后视力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不是说做了白内障手术,视力一定好。
(2)术后远期可能会再发生视力下降,这是因为发生了“后囊膜混浊”,需要YAG激光切开后囊膜混浊区。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做了白内障手术,视力总会提高的
白内障手术就像给照相机换了一个透明的镜头,能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主要取决于底片好不好。镜头再高级,底片坏了也拍不出好照片。底片就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如果视网膜发生问题,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视网膜劈裂等,白内障术后的视力提高就会非常有限,甚至部分患者术前检查发现有上述严重病变的话,医生会建议放弃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白内障手术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到眼底,从而术后更便利更好地治疗眼底疾病。
(2)既然我眼底不好,为什么医生还给我做了白内障手术,结果开了白内障还是看不见。
部分患者术前由于白内障的阻挡(特别是严重的核型白内障或全白白内障),术前并不能全面的检查到眼底黄斑和视神经的功能,黄斑区OCT检查也没法做。虽然术前会做眼B超检查,但是只能看出有没有视网膜脱离这类比较严重的眼底疾病,有些眼底病B超是做不出来的,只能在白内障术后通过眼底检查才能发现。所以合并眼底病变的患者更不要等到完全看不见,再去就医,这样会影响医生对术后效果的判断,同时增加手术难度。
(3)白内障开了也没用,以后还会长出来的,就又看不见了
白内障术后约50%的人会发生后囊膜混浊,从而导致视力下降。通俗理解,就是放人工晶状体的支架发生了混浊了,并不是说“开掉的白内障又长出来了”。对于后囊膜混浊。只要进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视力就又能恢复了。激光过程快捷无痛苦,门诊治疗,不用住院。
8.复诊与转诊
白内障术后一般在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术后两周和术后一月时进行复诊。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白内障术后需要定期复查
(2)如果合并其它眼部疾病,白内障术后要进一步治疗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我开好刀看得很清楚,就不用复查了
术后早期复查非常重要,医生需要注意手术眼是否有感染及其它一些异常情况,有时感染刚开始患者并没有什么异样感觉。如果眼睛发生了红、痛,视力下降,需要及时就诊治疗,警惕术后眼内感染的发生。
(2)白内障手术做完了,为什么医生说我还要进行其他治疗?
对于合并其他眼病的患者,如术前还有青光眼,那术后需要经常随访眼压,看是否需要同时使用抗青光眼的滴眼液;有的患者术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要及时扩瞳检查眼底情况,必要时进行激光治疗。
9.患者与医生
老年性白内障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类疾病,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白内障的手术普及率逐年升高。医生和患者应为同一阵线,目的都是为了把病看好。开好刀看得清楚了,病人高兴,医生也很开心。对于一些眼部情况比较复杂的患者,术后视力可能提高有限,患者要能理解,当然医生也要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共同争取获得最佳的术后视力。
白内障的诊断误区
1、看东西模糊就是患了白内障。
视物模糊的原因很多,眼的屈光系统由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质视觉中枢,任何一个地方有异常都会导致视物模糊。
2、白内障手术要等到成熟期之后才能做。
一直以来,人们的观点是认为白内障要等到成熟后再做手术。过去的白内障手术方法,采用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手术要求在白内障成熟期或近成熟期为宜(近视手术原理)。
3、夏季手术不安全。
目前,白内障手术采用的是国际上非常成熟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创口小、时间短、康复快等特点。一般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会提高视力,康复后视力稳定。
4、单眼患白内障可不做手术。
一眼白内障成熟已失明,另一眼还有一点视力的病人应及时进行手术,否则等双眼都失明后再手术,将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双眼不能视物,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压力,也增加了手术难度。
5、年龄太大,没有必要治疗了。
有些人认为年龄太大没有必要受这个手术的痛苦了或者手术危险性大,不能做手术。其实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已经基本突破了年龄上的限制,上至百岁老人,下到仅3个月的孩子,都可以进行手术并且有成功的经验。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手术时基本无痛苦,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手术,所以没必要让老人在黑暗中度日如年,不仅晚年的生活没有了质量而且给其家人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6、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全身疾病者不能做手术。
部分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的老年人,只要经内科治疗将血糖、血压、心功能等控制在相对正常范围内,完全可以耐受手术。目前很多医院开展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通过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同时术中采用心电监护、吸氧等保护措施,因此手术十分安全。
治疗白内障不可不知的常识
白内障——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才归入白内障诊断范围。
白内障的药物治疗
白内障的药物治疗主要有两条途径:利用药物溶解白内障或利用药物控制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近年来白内障药物防治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例如醛糖还原抑制剂能阻断晶体内葡萄糖、半乳糖转化为多元醇,为防治糖性白内障提供了新的途径。
目前国内外在临床上应用的抗白内障药物有多种,从理论上出发试图防止晶体蛋白变性而达到治疗目的,但迄今未见有严格的临床对照研究报导,其疗效尚未得到认可。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手术基本方式是摘除混浊的晶体。
白内障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增视;消除因白内障诱发的病变如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晶体溶解性青光眼;为治疗其他眼病如眼底病提供清晰的屈光介质。
白内障手术的术前检查和适应症
白内障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眼部情况和技术,设备条件而定。术前要做全身检查。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应先控制病情后再作手术;有条件时可在术中心电监护,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对有糖尿病的病人,应先控制血糖,术前应用抗菌素以防感染。在全身或局部有急慢性炎症病变时应先予治疗。对于同时有眼部疾患者应慎重决定手术时机。方式或次序。例如,有慢性泪囊炎者应先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或泪囊摘除术,对于有青光眼者可考虑作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术前眼部检查应包括视功能(光觉。光定位。色觉)。眼的常规裂隙灯检查。眼压测定。对可疑有眼底病变,可作视电生理检查、眼的B超检查、黄斑功能检查等。对于曾做过眼手术者根据需要可做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测定。
术前可根据以上检查,大致评价待手术眼的条件,估计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并为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危险因素做好准备。
白内障手术时机没有特别的规定。以往认为白内障成熟后方可手术,但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未成熟白内障亦可手术治疗。对于那些视力要求高的核性白内障病人,视力在0。3或0。5以上也可安排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