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常用药都有什么
骨质疏松常用药都有什么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内在物质基础与调节机体内分泌、免疫、微量元素等系统有关,应标本同治,通过对机体全身性的调节作用,纠正激素失衡和维持钙平衡。
①肾阳虚型:治疗多以温补肾阳为主,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②肾阴虚型:滋阴补肾,多以知柏地黄丸、左归丸为主(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版)。
③脾肾气虚型:温肾健脾益气,有人用金匮肾气汤加味(附片、熟地、山药、山茱萸、肉桂、丹皮、茯苓、泽泻、骨碎补、黑固脂)主之。
④气滞血淤型:活血化淤兼补气血之方,如桃红四物汤,活络丹(当归、黄芪、桃仁、红花、阿胶、赤芍、丹参、乳香、没药等)。
骨质疏松症还有其他复杂的因素,跟种族、生活型态、性别、遗传、药物使用以及性腺功能不足的人,这些危险因子越多者,越应该去作骨质密度测试,以确诊骨质疏松症。一般人建议适度运动、晒太阳,维持正常体重,避免缺乏维生素D。
骨质疏松常有哪些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5、骨密度测量。
骨质疏松疼痛的分类
据相关人士的介绍,每年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越来越多。人们对其也愈加重视。可是还有一些患者会认为骨质疏松只有一种病种,只要患有骨质疏松我们就采用一种方法来治疗。基于以上情况的了解。专家为骨质疏松的分类做了介绍。
骨质疏松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类:
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1、老年性骨质疏松常伴有疼痛,患者也会身高缩短,驼背。躲在疼痛后出现。
2、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是绝经后发病,多在绝经5-10年内。患者会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
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4、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二、根据发生的范围骨质疏松的分类又可有以下两种: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3、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4、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5、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综上所述就是专家为您介绍的骨质疏松的分类。同时也衷心的希望大家在阅读此篇文章后能够引起您的重视,让我们一起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吧!
防治骨质疏松常见误区
误区1:老年人才会有骨质疏松
通常大家都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骨质疏松,才需要服用钙片,其实不然。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3类。
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期后的骨质疏松,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多发,与年轻人无关。
而继发性骨质疏松则继发于多种因素,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期饮酒,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骨髓瘤、慢性肾病、长期卧床等等,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就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层人群,不止老年人。
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症、青壮年骨质疏松症、成人骨质疏松症、妊娠期及哺乳期骨质疏松症,这一类型以年轻人多见。
误区2:骨质疏松是衰老的现象,不需要治疗
有些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自然衰老的过程,不需要用药物干预治疗。其实临床上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症状还是很多的,往往需要治疗。
骨质疏松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有周身疼痛,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受限等,其中周身疼痛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症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高,骨吸收增加,在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等均会引起全身骨痛,以腰背痛最为多见,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
患有骨质疏松的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轻微动作常常不被感知(即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但可以引起骨折,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这些轻微的骨折可以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者可缩短寿命。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股骨近端、桡骨远端、肱骨近端、踝关节等。
有些老人会说老了缩了,比之前矮多了,变矮其实就是骨质疏松惹的祸,在无声无息中身高缩短,因此骨质疏松症常被称为“静悄悄的疾病”。
这些症状、体征都告诉我们骨质疏松需要治疗,需要早期检查、及时通过药物及生活方式改变来预防周身疼痛、骨折等后果的产生。
误区3:血钙正常,即使有骨质疏松也无需补钙
临床上很多患者会关注自己的血钙水品,认为血钙正常就不用补钙了。其实血钙正常不等于骨骼中的钙正常。
血液中的钙含量需要通过多种激素的调节,使其维持在狭小的正常范围内,这些激素是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
当钙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导致机体缺钙时,会通过激素调节破骨细胞重吸收骨质而使骨髂这一巨大的钙储备库中的钙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钙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骨中的钙发生流失。当膳食中钙摄入增加时,则通过成骨细胞重新形成骨质而重建钙的储备,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会引发骨质疏松。
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即使发生严重的骨折,其血钙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补钙不能简单地只根据血钙水平而定。
误区4:骨质疏松吃钙片就可以了
临床中,很多患者在查出有骨质疏松后会说:“我已经在吃钙片预防了啊,怎么还会有骨质疏松?”或者“为什么我吃着钙片骨质疏松还在加重呢?”这两句话反映出了很多患者的心声。认为补钙就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的患者一般是认为骨钙的流失导致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其实骨钙的流失仅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一个方面,其他因素如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过度饮咖啡和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等等均可以导致骨质疏松。
因此,单纯的补钙不能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还要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其他危险因素。
其次,钙在摄入人体后,需要维生素D的辅助才能被转运和吸收。骨质疏松的患者单纯补充钙片的话,能被吸收的量很少,不能完全补偿人体流失的钙,所以出现了补充钙片的同时还有骨质疏松的加重的现象。
因此,在临床中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补钙的同时要加用维生素D的制剂。目前市面上维生素D制剂有阿法骨化醇和骨化三醇两种,两种都是活性维生素D成分,不过前者需要经过肾脏进一步转化后才能起作用,后者能直接发挥作用。因此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可直接选用骨化三醇联合钙片防治骨质疏松。
误区5:喝骨头汤能预防骨质疏松
其实这是一个饮食的误区。大多数人都知道,钙在体内主要以骨骼形式存在,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用骨头熬汤,就能将骨头中含有的钙熬进汤中,通过喝汤就能够达到补钙的效果。其实骨头里面的钙是不会轻易溶解出来的,一般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实际上与水中钙含量接近,其数值并不高。
实验证明,在高压锅蒸煮2 h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纷纷浮出水面,但汤里面的钙仍是微乎其微。如果想用骨头汤补钙,可以考虑煮汤的时候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炖上一两个小时,因为醋可以有效地帮助骨钙溶出。
其实,补钙效果最好的食物是牛奶,平均每100 g牛奶中含有的钙质有104 mg,成人每日适宜的钙摄入量为800~1000 mg,因此每天喝500 ml牛奶就能补充一大半量的钙。此外酸奶、豆制品、海鲜等含钙质也较多,可均衡选择食用。
误区6:有骨质增生不能补钙
老年人退行性骨关节病中常常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并存,有些人认为有骨质增生(即骨刺)就不能补钙了。
其实骨质增生形成的根本在于缺钙,是骨质疏松后机体的代偿过程中发生钙异位沉积所致。补钙可以纠正机体缺钙状态,从而部分纠正这一异常过程,减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经形成的“骨刺”变小。因此有骨质增生的患者仍需要补钙治疗。
骨质疏松常见四类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 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据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BMD每减少1.0DS,脊椎骨折发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老年人多数有没程度肺气肿,肺功能随着增龄而下降,若再加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用好三类药
中重度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人,普遍存在腰酸、背疼、弯腰、驼背等现象,具有很大的早发性骨折风险。所以,中重度骨质疏松症不仅需要日常生活的调理,还必须进行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促进骨矿化合物吸收的药物,包括各种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较好促进骨矿化。第二类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包括二磷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具有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和降低骨折发生率的积极作用。第三类是促进骨形成药物,包括重组人甲状旁腺素、氟化物、生长激素等,能够阻止骨吸收,刺激骨形成,降低骨折发生率。
上述三类药物中,为人们所熟悉的是钙剂和维生素D。一般来说,钙剂和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预防效果,但又是治疗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用药。重组人甲状旁腺素、氟化物、生长激素等促进骨形成药物虽然显示出良好治疗作用,但这类药物用药时间较短,尚需进一步观察疗效,还不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眼下只用于重症及自发性骨折的治疗。二磷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抑制骨吸收药物,才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
二磷酸盐。二磷酸盐适用于各类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为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的首选治疗药物,常用药为阿伦磷酸盐和利塞磷酸盐。用药方法是:阿伦磷酸盐每日1次10毫克,利塞磷酸盐每日1次30毫克,空腹一大杯水送服药物,服药后至少30分钟不卧床、不进食,持续用药2个月为一个疗程。但食管炎、食管溃疡及吞咽困难患者禁用二磷酸盐。
降钙素。降钙素适用于伴有明显骨痛的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用药方法是: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50-100单位或隔日100单位, 连续用药2个月为一个疗程。降钙素用药前需要进行皮肤试验。另外,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液生化和肾脏功能。
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适用于绝经后女性,特别是呈现快速骨质丢失的绝经后女性。常用药物为雷洛昔芬,用药方法是:每日60 毫克,分2次给药,连续用药2个月为一个疗程。凡有静脉栓塞、肺部栓塞、心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慎用该类药物。
骨质疏松常见的治疗方法
1.应尽早着手治疗 理由是完全和部分消失的骨单位不能再生,但是变细的骨单位,经过治疗可以恢复原状。因此,逆转已经消失的骨单位(形成骨质疏松症)是不可能的,而早期干预能够预防大多数人的骨质疏松症。女性的围绝经期(45岁)就应该开始治疗。男性往往可以迟10年。
2.不应该忽略存在特定病因的治疗,尤其不应该忽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叠存在。
3.缓解疼痛的治疗措施应合理选择 椎体压缩骨折的急性期,缓解疼痛的方法有: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热疗、按摩和休息。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畸形所致痛苦,可以经特殊设计的体育治疗而得到缓解,某些病人可以穿戴保护性胸衣或背部支架。锻炼腹肌和背肌的运动对于多数病人有益。止痛药有引起老年人胃出血的可能。因此,尽可能选择多适应人群药品。
4.应重视基础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如运动、饮牛奶、晒太阳,小心预防跌倒。
5.钙剂、维生素D和骨吸收抑制药等3大类药,已经被批准后全世界广泛应用。对于比较严重的病例,不应该忽略这3种药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钙剂提供骨形成的原料,维生素D促进肠道钙的吸收和抑制骨钙的流失,骨吸收抑制药能够抑制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过快的骨吸收速度。三者联合应用时作用相互协调,比喻为“海陆空联合作战”。
6.不宜联合应用2种或更多种骨吸收抑制药 骨吸收抑制药包括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磷酸盐、降钙素等4类,常常单独或轮流应用;但是联合2种或多种,而且足量应用时,尽管骨密度的增加更加有效,但是尚不了解对于“骨微结构”、“骨脆性”、“骨折发病率”的影响。
骨质疏松常见的8大误区
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要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2.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
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3.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才有的现象
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5.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6.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
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
7.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8.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
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跟缺钙有关系吗 骨质疏松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有三点:
第一点、疼痛,这种疼痛可以表现为局部疼痛,也可以表现为全身性。
第二点、脊柱变形,这个比较多见的是脊柱的前屈,就是驼背。脊柱的变短,其他还有脊柱侧弯。
第三点、脆性骨折,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常有的症状,就是往往一个比较轻微的外力就能造成骨折。例如病人跌倒了,手遇阻力手也能骨折,病人跌倒了手没阻力,结果髋部骨折了。或者病人跌倒了坐在地上,胸腰段骨折都叫脆性骨折。
算算你的骨质疏松风险
如果您自测下来为中高危人群,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骨密度检测或药物治疗。调查显示,骨质疏松引起髋部骨折,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达到20%,即使存活者也有将近一半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已经发生过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避免再次发生骨折。研究显示,60岁以上人群,如果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在第二次骨折后的5年内,死亡风险将较第一次骨折增加3~4倍。
另外,一说到骨质疏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补钙,需要强调的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体内骨质流失速度超过骨质形成重建的速度,单纯的补钙,对他们来说效果极其有限。专家推荐应同时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和补充维生素D。需要强调的是,骨质疏松是慢性病,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期用药有助于重建骨骼框架、降低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常见四类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
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 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据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BMD每减少1.0DS,脊椎骨折发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老年人多数有没程度肺气肿,肺功能随着增龄而下降,若再加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颈椎病饮食注意事项 适当补钙
因为骨质增生可导致颈椎病,骨质增生的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常由缺钙引起;同时,缺钙还会导致肌肉痉挛、关节痛、四肢发麻等症状,所以颈椎病患者应当适当补钙,钙质可以使紧缩的肌肉放松,对颈椎病颈肩部肌肉僵硬疼痛,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绿叫蔬菜、海带、虾皮、燕麦、蘑菇等。
骨质疏松的分类有哪些呢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1、老年性骨质疏松常伴有疼痛,患者也会身高缩短,驼背。躲在疼痛后出现。
2、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是绝经后发病,多在绝经5-10年内。患者会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发生的范围骨质疏松的分类又可有以下两种: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