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鉴别
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鉴别
一、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组织学检查,可做出诊断,组织学诊断取材的方法有子宫内膜组织刮取活检,扩宫刮宫术及负压吸宫术,由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时表现为散在及单个灶性病变,有时又与子宫内膜腺癌并存,刮宫或取内膜诊断内膜不典型增生而行子宫切除者,发现35%~50%患者,其子宫内尚有子宫内膜腺癌,所以必须取得整个宫腔表面的内膜组织进行诊断。
刮宫术与内膜活检比较,所刮取的组织更为全面;但刮齿未到之处仍有可能遗漏某些部位,特别是双宫角及宫底处,负压吸引有负压吸引作用使内膜脱落较完全,诊断将更全面可靠,因此,三种诊断方法中以负压吸宫的准确率最高,也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作具体选择。
二、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其他两类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须予以鉴别,同时尚需注意与早期子宫内膜腺癌相鉴别。
1.病理形态的鉴别
根据刮宫所取子宫内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或癌变确存在一定困难,易于混淆诊断者多在以下几点,包括对于细胞异型性的诊断各作者所取标准不一致,用以鉴别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间质浸润不易确定,内膜间质肌纤维母细胞或平滑肌的化生易误诊为癌的肌层浸润,息肉样腺肌瘤(Polypoid adenomyoma)也易误诊为间质浸润。
2.临床特点的鉴别
当组织学鉴别诊断遇到困难时,可结合临床特点综合考虑。根据分析,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内膜腺癌的鉴别,以下两点有参考价值。
(1)年龄:年龄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内膜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40岁者非常少见,挪威癌瘤登记中心收集的1566例子宫内膜样癌中,平均年龄62岁(36~91岁),其中0.6%<40岁,8.4%<50岁,所以,对于年轻的妇女,特别是切盼生育的妇女,如果刮宫材料不能肯定见到间质浸润的特点,虽有腺体明显增生及细胞异型性,仍应倾向于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但是,这种年龄的规律是对子宫内膜样癌而言,那些较少见的其他组织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即非雌激素依赖性的Ⅱ型内膜癌,包括浆液性乳头状癌及透明细胞癌等,并不具备年龄轻的特点,有学者曾报道5例较年轻的非雌激素依赖性内膜癌的患者,其年龄分别为28,34,37,41,43岁,因此,在鉴别诊断时,首先要根据组织病理学提示的组织学类型,仅仅在不能鉴别分化好的内膜样癌与不典型增生时,可以年龄作为鉴别的参考因素。
(2)药物治疗的反应: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有助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前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敏感,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其内膜即有明显逆转,而且用药剂量也可偏小,一旦停药亦有很快复发的特点,所以药物治疗的反应可作鉴别诊断的参考。
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1.治疗原则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不典型增生的原因,是否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上述任何情况者应作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即可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年龄,内膜增生的类型,对生育的要求等而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1)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考虑:
①年轻切盼生育者,要防止过分诊断,过分处理,内膜增生这一组病变的过分诊断为腺癌以至过分处理并非罕见,诊断未能肯定即切除其子宫将是非常错误的,在临床实践中,这种错误却不乏其例,如果病理医师并不知道患者有生育要求,临床医师也未加强调,则误诊误治的情况可能在所难免,所以,对于年轻未育妇女内膜活检的诊断,如发现有可疑,应有多位专家会诊,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明确内膜增生或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
②围绝经或已绝经妇女,要警惕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合并癌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应多考虑子宫切除,注意不要过分保守,在没有排除癌存在的可能时,不要仅作内膜切割术而造成不良后果,因内膜不典型增生而切除子宫时,应在手术台上将切下的子宫检查是否有同时存在的癌,并注意有无癌肌层浸润的情况而选择恰当的手术范围。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方法有哪些的问题,大家相信对于这些内容已经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我们不要有太沉重的心里压力,出现了疾病就尽快接受治疗,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恢复是非常有帮助的。
小的子宫肌瘤怎么办呢
治疗
1.治疗原则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不典型增生的原因,是否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上述任何情况者应作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即可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年龄,内膜增生的类型,对生育的要求等而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1)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考虑:
①年轻切盼生育者,要防止过分诊断,过分处理,内膜增生这一组病变的过分诊断为腺癌以至过分处理并非罕见,诊断未能肯定即切除其子宫将是非常错误的,在临床实践中,这种错误却不乏其例,如果病理医师并不知道患者有生育要求,临床医师也未加强调,则误诊误治的情况可能在所难免,所以,对于年轻未育妇女内膜活检的诊断,如发现有可疑,应有多位专家会诊,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明确内膜增生或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
②围绝经或已绝经妇女,要警惕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合并癌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应多考虑子宫切除,注意不要过分保守,在没有排除癌存在的可能时,不要仅作内膜切割术而造成不良后果,因内膜不典型增生而切除子宫时,应在手术台上将切下的子宫检查是否有同时存在的癌,并注意有无癌肌层浸润的情况而选择恰当的手术范围。
子宫内膜增厚的检查
子宫内膜增厚的检查包括B超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诊断性刮宫刮宫检查、宫腔镜检查等。
病理形态的诊断:
1、年龄鉴别:内膜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40岁者非常少见。所以对于年轻的女性,特别是切盼生育的妇女,如果刮宫材料不能肯定见到间质浸润的特点,虽有腺体明显增生及细胞异型性,仍不倾向于子宫内膜增厚的诊断。
2、药物治疗的反应: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有助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前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敏感,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其内膜即有明显逆转,而且用药剂量也可偏小。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所用孕激素剂量须要增加并且须不间断的连续应用3~6个月。停药后,虽然可能复发,但多数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缓解后才会复发。而内膜腺癌患者一般对药物治疗反应慢,并需要更大剂量才能使内膜有转化反应。一旦停药亦有很快复发的特点。所以药物治疗的反应可作鉴别诊断的参考。
检查项目:
1、宫腔镜检
利用宫腔镜观察宫内膜的外观看到内膜情况,且可在直视下进行刮宫术或负压吸引。
2、血清激素测定
B超检查或腹腔镜检查,以了解有无多囊卵巢。
3、X线或CT检查
垂体蝶鞍及眼底视野的检查,以便除外脑垂体瘤。
4、基础体温测定
可以了解有无排卵/根据体温上升的弧度以及上升后维持时间的长短了解黄体的功能是否健全。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其他两类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须予以鉴别。同时尚需注意与早期子宫内膜腺癌相鉴别。
子宫内膜增生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组织学检查,可做出诊断,组织学诊断取材的方法有子宫内膜组织刮取活检,扩宫刮宫术及负压吸宫术,由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时表现为散在及单个灶性病变,有时又与子宫内膜腺癌并存,刮宫或取内膜诊断内膜不典型增生而行子宫切除者,发现35%~50%患者,其子宫内尚有子宫内膜腺癌(Hunter,1994;Widra,1995;吕卫国,2001),所以必须取得整个宫腔表面的内膜组织进行诊断。
刮宫术与内膜活检比较,所刮取的组织更为全面;但刮齿未到之处仍有可能遗漏某些部位,特别是双宫角及宫底处,负压吸引有负压吸引作用使内膜脱落较完全,诊断将更全面可靠,因此,三种诊断方法中以负压吸宫的准确率最高,也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作具体选择。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其他两类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须予以鉴别,同时尚需注意与早期子宫内膜腺癌相鉴别。
1.病理形态的鉴别
自从ISGP(国际妇科病理协会)对内膜增生的分类标准被广泛采纳后,原来内膜增生与癌的诊断中存在的混乱现象有了不少改进,但是,内膜增生及其癌变被过分诊断的情况仍时有报道,虽然都是经过病理专家诊断,原来诊断癌者,经复核诊断,其中有一些病例并非癌,而是各种类型的增生性病变,不符合率少者8.8%,多者50%,多属于过分诊断,不同专家阅片,其诊断结果互不相同,重复性差,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阅片,其结果也可能有出入,不符合率10%~50%。
根据刮宫所取子宫内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或癌变确存在一定困难,故而妇科病理专家Silverberg(2000)指出子宫内膜标本增生性病变是外检病理诊断中最常被过分诊断的一种病变,易于混淆诊断者多在以下几点:①对于细胞异型性的诊断各作者所取标准不一致,②用以鉴别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间质浸润不易确定,③内膜间质肌纤维母细胞或平滑肌的化生易误诊为癌的肌层浸润,④息肉样腺肌瘤(Polypoid adenomyoma)也易误诊为间质浸润。
诊断的困难可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对诊断标准的继续完善,再加上分子生物学基因方面的发展,使诊断准确性提高,作为临床医师应对内膜增生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所面临的困难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遇到诊断问题,应与病理医师密切配合,供给详细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诊断的参考,必要时,与病理医师协同商讨诊断问题,现在,有不少医院已形成常规,即接受任何转院会诊治疗的患者,其刮宫内膜的诊断必须经过复核审定,以避免误诊,特别要防止过分诊断,过分处理。
2.临床特点的鉴别
当组织学鉴别诊断遇到困难时,可结合临床特点综合考虑,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资料与病理材料相结合的分析,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内膜腺癌的鉴别,以下两点有参考价值。
(1)年龄:年龄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内膜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40岁者非常少见,挪威癌瘤登记中心收集的1566例子宫内膜样癌中,平均年龄62岁(36~91岁),其中0.6%<40岁,8.4%<50岁,所以,对于年轻的妇女,特别是切盼生育的妇女,如果刮宫材料不能肯定见到间质浸润的特点,虽有腺体明显增生及细胞异型性,仍应倾向于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但是,这种年龄的规律是对子宫内膜样癌而言,那些较少见的其他组织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即非雌激素依赖性的Ⅱ型内膜癌,包括浆液性乳头状癌及透明细胞癌等,并不具备年龄轻的特点,有学者曾报道5例较年轻的非雌激素依赖性内膜癌的患者,其年龄分别为28,34,37,41,43岁,因此,在鉴别诊断时,首先要根据组织病理学提示的组织学类型,仅仅在不能鉴别分化好的内膜样癌与不典型增生时,可以年龄作为鉴别的参考因素。
(2)药物治疗的反应: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有助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前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敏感,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其内膜即有明显逆转,而且用药剂量也可偏小,北京协和医院的病例中,轻度不典型增生者,如果用小剂量孕激素周期性治疗(每个周期用药8~10天),一般在3个月内显出疗效,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所用孕激素剂量须要增加并且须不间断的连续应用3~6个月,停药后,虽然可能复发,但多数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缓解后才会复发,而内膜腺癌患者一般对药物治疗反应慢,并需要更大剂量才能使内膜有转化反应,一旦停药亦有很快复发的特点,所以药物治疗的反应可作鉴别诊断的参考。
子宫内膜增生应怎么检查
1.病理形态的鉴别
自从ISGP(国际妇科病理协会)对内膜增生的分类标准被广泛采纳后,原来内膜增生与癌的诊断中存在的混乱现象有了不少改进。但是,内膜增生及其癌变被过分诊断的情况仍时有报道。虽然都是经过病理专家诊断,原来诊断癌者,经复核诊断,其中有一些病例并非癌,而是各种类型的增生性病变。不符合率少者 8.8%,多者50%,多属于过分诊断。不同专家阅片,其诊断结果互不相同,重复性差。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阅片,其结果也可能有出入,不符合率 10%~50%。
2.临床特点的鉴别
当组织学鉴别诊断遇到困难时,可结合临床特点综合考虑。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资料与病理材料相结合的分析,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内膜腺癌的鉴别,以下两点有参考价值。
(1)年龄:年龄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内膜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40 岁者非常少见。挪威癌瘤登记中心收集的1566 例子宫内膜样癌中,平均年龄62 岁(36~91岁),其中0.6%<40 岁,8.4%<50 岁。所以,对于年轻的妇女,特别是切盼生育的妇女,如果刮宫材料不能肯定见到间质浸润的特点,虽有腺体明显增生及细胞异型性,仍应倾向于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但是,这种年龄的规律是对子宫内膜样癌而言。那些较少见的其他组织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即非雌激素依赖性的Ⅱ型内膜癌,包括浆液性乳头状癌及透明细胞癌等,并不具备年龄轻的特点。有学者曾报道5 例较年轻的非雌激素依赖性内膜癌的患者,其年龄分别为28、34、37、41、43 岁。
(2)药物治疗的反应: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有助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前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敏感,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其内膜即有明显逆转,而且用药剂量也可偏小。北京协和医院的病例中,轻度不典型增生者,如果用小剂量孕激素周期性治疗(每个周期用药8~10 天),一般在3 个月内显出疗效。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所用孕激素剂量须要增加并且须不间断的连续应用3~6 个月。停药后,虽然可能复发,但多数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缓解后才会复发。而内膜腺癌患者一般对药物治疗反应慢,并需要更大剂量才能使内膜有转化反应。一旦停药亦有很快复发的特点。所以药物治疗的反应可作鉴别诊断的参考。
子宫内膜增生应与什么疾病相鉴别
子宫内膜增生与其他两类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须予以鉴别,同时尚需注意与早期子宫内膜腺癌相鉴别。
病理形态的鉴别:原来内膜增生与癌的诊断中存在的混乱现象有了不少改进,但是,内膜增生及其癌变被过分诊断的情况仍时有报道,虽然都是经过病理专家诊断,原来诊断癌者,经复核诊断,其中有一些病例并非癌,而是各种类型的增生性病变,不符合率少者8.8%,多者50%,多属于过分诊断,不同专家阅片,其诊断结果互不相同,重复性差,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阅片,其结果也可能有出入,不符合率10%~50%。根据刮宫所取子宫内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或癌变确存在一定困难,故而妇科病理专家Silverberg(2000)指出子宫内膜标本增生性病变是外检病理诊断中最常被过分诊断的一种病变,易于混淆诊断者多在以下几点,对于细胞异型性的诊断各作者所取标准不一致,用以鉴别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间质浸润不易确定,内膜间质肌纤维母细胞或平滑肌的化生易误诊为癌的肌层浸润,息肉样腺肌瘤(Polypoid adenomyoma)也易误诊为间质浸润。
临床特点的鉴别:当组织学鉴别诊断遇到困难时,可结合临床特点综合考虑,根据临床资料与病理材料相结合的分析,对于子宫内膜增生与内膜腺癌的鉴别,以下两点有参考价值。
如何对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1、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及复杂增生:
(1)年轻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多为不排卵性功血,应测基础体温,确为单相不排卵者,可采用促排卵治疗。
(2)生殖期:一般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刮宫一次即可控制出血,如刮宫后仍有出血,应行宫腔镜检及B超以除外黏膜下肌瘤或其他器质性病变,生殖期也可能有不育并临床表现为不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则按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
(3)绝经过渡期:常属不排卵功血,若刮宫止血后月经稀发且血量多或流血时间长,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则每两个月周期性孕酮治疗,共3个周期后随诊观察。
(4)绝经后期:应询问是否用单纯雌激素替代疗法,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刮宫后可暂停替代疗法或加用孕激素。
2、内膜不典型增生:
(1)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期:子宫切除,既然年龄是子宫内膜增生恶变的主要高危因素,对于这一组年龄患者以切除子宫为宜。
(2)年轻或生殖期盼生育者:药物治疗,不典型增生是潜在恶性的癌前病变,如果不治疗,20%将发展癌,但癌发生在年轻患者较为少见,而且,对年轻及生殖期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故可选择药物治疗,以保留生育机能。
年轻切盼生育者,要防止过分诊断,过分处理,子宫内膜增生这一组病变的过分诊断为腺癌以至过分处理并非罕见,诊断未能肯定即切除其子宫将是非常错误的,在临床实践中,这种错误却不乏其例,如果病理医师并不知道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有生育要求,临床医师也未加强调,则误诊误治的情况可能在所难免,所以,对于年轻未育妇女内膜活检的诊断,如发现有可疑,应有多位专家会诊,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明确子宫内膜增生或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增生检查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组织学检查,可做出诊断。组织学诊断取材的方法有子宫内膜组织刮取活检、扩宫刮宫术及负压吸宫术。由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时表现为散在及单个灶性病变,有时又与子宫内膜腺癌并存,刮宫或取内膜诊断内膜不典型增生而行子宫切除者,发现35%~50%患者,其子宫内尚有子宫内膜腺癌。所以必须取得整个宫腔表面的内膜组织进行诊断。
刮宫术与内膜活检比较,所刮取的组织更为全面;但刮齿未到之处仍有可能遗漏某些部位,特别是双宫角及宫底处。负压吸引有负压吸引作用使内膜脱落较完全,诊断将更全面可靠。因此,三种诊断方法中以负压吸宫的准确率最高。也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作具体选择。
实验室检查:宫腔镜检,利用宫腔镜不但可以从宫内膜的外观看到内膜情况,且可在直视下进行刮宫术或负压吸引,其检查诊断更为细致全面。
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或CT 检查 垂体蝶鞍及眼底视野的检查,以便除外脑垂体瘤。
2、血清激素测定 B 超检查或腹腔镜检查,以了解有无多囊卵巢。
3、基础体温测定 可以了解有无排卵,即或体温为双相型也可根据体温上升的弧度以及上升后维持时间的长短了解黄体的功能是否健全。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其他两类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须予以鉴别。同时尚需注意与早期子宫内膜腺癌相鉴别。
1、病理形态的鉴别 自从ISGP(国际妇科病理协会)对内膜增生的分类标准被广泛采纳后,原来内膜增生与癌的诊断中存在的混乱现象有了不少改进。但是,内膜增生及其癌变被过分诊断的情况仍时有报道。虽然都是经过病理专家诊断,原来诊断癌者,经复核诊断,其中有一些病例并非癌,而是各种类型的增生性病变。不符合率少者8.8%,多者50%,多属于过分诊断。不同专家阅片,其诊断结果互不相同,重复性差。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阅片,其结果也可能有出入,不符合率10%~50%。易于混淆诊断者多在以下几点:①对于细胞异型性的诊断各作者所取标准不一致。②用以鉴别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间质浸润不易确定。③内膜间质肌纤维母细胞或平滑肌的化生易误诊为癌的肌层浸润。④息肉样腺肌瘤(Polypoid adenomyoma)也易误诊为间质浸润。
诊断的困难可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对诊断标准的继续完善、再加上分子生物学基因方面的发展,使诊断准确性提高。作为临床医师应对内膜增生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所面临的困难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遇到诊断问题,应与病理医师密切配合,供给详细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诊断的参考。必要时,与病理医师协同商讨诊断问题。现在,有不少医院已形成常规,即接受任何转院会诊治疗的患者,其刮宫内膜的诊断必须经过复核审定,以避免误诊,特别要防止过分诊断,过分处理。
2、临床特点的鉴别 当组织学鉴别诊断遇到困难时,可结合临床特点综合考虑。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资料与病理材料相结合的分析,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内膜腺癌的鉴别,以下两点有参考价值。
(1)年龄:年龄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内膜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40 岁者非常少见。挪威癌瘤登记中心收集的1566 例子宫内膜样癌中,平均年龄62 岁(36~91岁),其中0.6%<40 岁,8.4%<50 岁。所以,对于年轻的妇女,特别是切盼生育的妇女,如果刮宫材料不能肯定见到间质浸润的特点,虽有腺体明显增生及细胞异型性,仍应倾向于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但是,这种年龄的规律是对子宫内膜样癌而言。那些较少见的其他组织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即非雌激素依赖性的Ⅱ型内膜癌,包括浆液性乳头状癌及透明细胞癌等,并不具备年龄轻的特点。有学者曾报道5 例较年轻的非雌激素依赖性内膜癌的患者,其年龄分别为28、34、37、41、43 岁。
(2)药物治疗的反应: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有助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前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敏感,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其内膜即有明显逆转,而且用药剂量也可偏小。北京协和医院的病例中,轻度不典型增生者,如果用小剂量孕激素周期性治疗(每个周期用药8~10 天),一般在3 个月内显出疗效。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所用孕激素剂量须要增加并且须不间断的连续应用3~6 个月。停药后,虽然可能复发,但多数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缓解后才会复发。而内膜腺癌患者一般对药物治疗反应慢,并需要更大剂量才能使内膜有转化反应。一旦停药亦有很快复发的特点。所以药物治疗的反应可作鉴别诊断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