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压增高怎样办
颅压增高怎样办
您是不是最近在为确诊为颅压增高而头疼,因为一来这个病症听起来不怎么好理解也见的不是很多,二来您可能也有一些比如经济、时间等的原因不能去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您就要为身处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而庆幸了,因为网络会帮您解决很多令您头疼的问题就比如现在的颅压增高的治疗,而且网络上的观点会经过很多的更正和经验修改最终都是很有用的,您今天来本站来了解颅压增高的治疗算是来对地方了,下面我们就看看网民们整理的内容。
减少脑脊液量主要适用于慢性颅高压患者。
1.乙酰唑胺(diamox):是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能使脑脊液的形成减少而降低颅内压,成人剂量每次口服250mg,每日3次;儿童每次5mg/kg。
2.脑脊液外引流:为直接降低颅高压的有效措施,目前应用控制性闭式脑室引流,既可避免颅内动力平衡紊乱,又能减少感染机会。
对症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梗阻,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缺氧。
2.冬眠降温:控制高热,实验证明持续高热40℃两小时,可使脑水肿加重40%;当体温降至30℃时,脑的耗氧量为正常的50%~55%,因此,冬眠降温可减少脑水肿和耗氧量,以达到治疗目的。
3.镇静:抽搐或烦躁不安,可使颅内压增高,以以镇静药物控制,不能用捆绑、按压等对抗的办法来制止。
4. 脱水剂的应用:
a.高渗性脱水剂:甘露醇,人体白蛋白、冻干血浆等。
b.利尿剂:双氢克尿塞,氨苯喋啶。
5. 激素治疗:首选地塞米松,每日10~20mg,加甘露醇或葡萄糖中分两次静滴,最好同时应用。
6. 抗胃酸药,抗菌素,以预防胃出血及感染。
7. 高压氧治疗。
看来网络上的资料还真的不错,一来很细致,二来在数值等问题上也都比较精确。是的,现在大家泡在网络上的时间都比较的多,虽然面对面的交流会很少,但人类喜欢交流和分享的习惯依旧还在,有过经验的人们大都喜欢将自己的经验贴出来,希望对后来的人有益处。不仅此类病症,很多其它的问题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答案,而您也应该将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共享,互相受益。
颅内压的正常值是多少
颅内压,即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正常为100-150毫米水柱,10-15毫米汞柱。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min,随呼吸波动在10毫米水柱之内,儿童压力为0.4~1.0kpa(40~100毫米水柱)。不同位置有有些偏差。当颅脑疾病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缺氧,颅内炎症及颅内肿瘤及或中毒性也可以导致颅压增高,颅压增高就会出现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治疗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和降低颅压减轻症状。
慢性颅内压增高
良性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良性颅内压增高有两种类型,即弥漫性良性颅内压增高和先局部性良性颅内压增高,再通过扩散波及全脑。弥漫性良性颅内压增高通常预后良好,能耐受的压力限度较高,可以通过生理调节而得到缓冲,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而局部性良性颅内压增高调节功能较差,可耐受的压力限度较低,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慢。
颅腔容纳着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种内容物,当儿童颅缝闭合后或成人,颅腔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约为1400—1500ml。颅腔内的上述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由于颅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一般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颅内压力,通过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脑室穿刺测量来获得该压力数值,成人的正常颅内压为0.7-2.0kPa (70-200mmH2O),儿童的正常颅内压为0.5-1.0kPa (50-100mmH20)。临床上颅内压还可以通过采用颅内压监护装置,进行持续地动态观察。
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
颅内压可有小范围的波动,它与血压和呼吸关系密切,收缩期颅内压略有增高,舒张期颅内压稍下降;呼气时压力略增,吸气时压力稍降。颅内压的调节除部分依靠颅内的静脉血被排挤到颅外血液循环外,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当颅内压低于0.7kPa(70mmH20)时,脑脊液的分泌则增加,而吸收减少,使颅内脑脊液量增多,以维持正常颅内压不变。相反,当颅内压高于0.7kPa (70mmH2O)时,脑脊液的分泌较前减少而吸收增多,使颅内脑脊液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以代偿增加的颅内压。另外,当颅内压增高时,有一部分脑脊液被挤人脊髓蛛网膜下腔,也起到一定的调节颅内压的作用。脑脊液的总量占颅腔总容积的10%,血液则依据血流量的不同约占总容积的2%-11%,一般而言允许颅内增加的临界容积约为5%,超过此范围,颅内压开始增高。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或颅腔容量缩减超过颅腔容积的8%-10%,则会产生严重的颅内压增高。
颅狭症的症状 尖头畸形
颅狭症患者表现为矢状缝、冠状缝、人字缝均过早闭合,使头颅生长智能向上发展,形成塔状。颅底受压下陷,眼眶变迁,眼球突出,副鼻窦发育不良。颅压增高症状明显。
颅压增高的危害
概 述
根据网上的资料显示正常成人如果超过1.96kPa(200mmH2O)就是颅内压增高,所以一直以这个来评定颅内是否出现增高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只是了解了它的定义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它所带来的危害,所以我们对这种危害要仔细的了解,并且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一些或大或小的伤害,那么到底颅内增高有什么样的危害呢?如果能够及时了解的话对病情也是有好处的。
步骤/方法:
1首先导致的是脑血流量的降低,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效,脑血流量随之急剧下降,就会造成脑缺血,甚至出现脑死亡,所以这个危害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有可能危害到性命。
2除此之外还有脑移位和脑疝的危害,而且颅内压增高可直接影响脑的代谢和血流量从而产生脑水肿,使脑的体积增大,进而加重颅内压增高。所以这些跟脑有关的,都是比较敏感的,要非常重视起来的。
3当然还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部分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首先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的紊乱,并且出现呕吐、溃疡和穿孔等比较严重的症状,当然这些症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判断,毕竟个人体质不同。
注意事项:
所以了解了以上的危害以后,要时刻关注着是否出现颅内增高的现象,而且我们不能小瞧这个病,一定要进行及早的治疗,不然就会危害到生命。
脑瘤会引起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1、产生毒素
产生毒素是脑肿瘤带来的危害之一,专家指出:脑肿瘤不断产生很多毒素,从而引起机体水肿,导致颅压增高。细胞外间隙液体贮留,因损伤、血脑脊液屏障发生障碍,大量的液体从毛细血管内,渗出到细胞外间隙,白质水肿更明显。
2、肿瘤出血
肿瘤出血也是脑肿瘤会出现的严重后果之一,一般来说,如果出血量少者可无症状或症状很轻。量多者表现有高颅压症状、偏瘫、失语,重者意识丧失,发生脑疝甚至突然死亡。
3、精神变态
我们都知道,脑肿瘤不及时的治疗就会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引起,也可以是脑实质遭受肿瘤的压迫和破坏的结果,随着颅内压的不断增高精神症状也更加明显,如痴呆、意识朦胧,性格及行为的改变等。
脑出血头痛持续多久
脑出血头痛,其主要跟颅内压增高和一个血压增高有关系,经过降颅压之后,头痛会缓解,基本上5-7天左右,基本上可以缓解。最好一个就是控制好血压,监测颅内压的情况,基本上颅内压下降,血压恢复,头痛基本上是能缓解的。
颅狭症的症状 三角头畸形
颅骨骨缝早期骨化致前额狭窄,从头上观呈三角形状。在额中部可触及骨脊。患儿智力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其它类型,多无颅压增高表现。
病毒性脑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1.意识障碍,甚至去皮质状态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
2.颅压增高症状,若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或瞳孔不等大,要考虑颅内高压并发脑疝可能性。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颅内压增高。
3.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能发育迟缓等后遗症。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临床上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此三期是结核性脑膜炎在治疗前自然发展的临床表现。前驱期(早期)一般见于起病的1-2周,临床表现主要是结核中毒症状,患儿可有发热、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烦躁好哭或精神呆滞、不喜游戏,年长儿可述头疼,一般多轻微。脑膜刺激期(中期)1-2周,头疼持续并加重,伴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感觉过敏,易激惹,烦躁或嗜睡交替出现,可有惊厥发作,但发作后意识尚清,可以出现颉神经麻痹、颅压增高和脑积水以及偏瘫症状。脑脊液呈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变化。昏迷期(晚期)1-3周,以上症状逐渐加重,神志由意识蒙胧、半昏迷而进入昏迷,阵挛性或强直性痉挛发作频繁,颅压增高及脑积水症状更加明显,可呈角弓反张,去脑或去皮层强直,患儿最终可因伴呼吸心血管运动中枢麻痹死亡。
脑肿瘤会引起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脑肿瘤会引起什么后果
1、产生毒素
产生毒素是脑肿瘤带来的危害之一,专家指出:脑肿瘤不断产生很多毒素,从而引起机体水肿,导致颅压增高。细胞外间隙液体贮留,因损伤、血脑脊液屏障发生障碍,大量的液体从毛细血管内,渗出到细胞外间隙,白质水肿更明显。
2、肿瘤出血
肿瘤出血也是脑肿瘤会出现的严重后果之一,一般来说,如果出血量少者可无症状或症状很轻。量多者表现有高颅压症状、偏瘫、失语,重者意识丧失,发生脑疝甚至突然死亡。
3、精神变态
我们都知道,脑肿瘤不及时的治疗就会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引起,也可以是脑实质遭受肿瘤的压迫和破坏的结果,随着颅内压的不断增高精神症状也更加明显,如痴呆、意识朦胧,性格及行为的改变等。
缺氧缺血性脑病怎么办
1.支持疗法
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有青紫、呼吸困难者吸氧,有代谢性酸中毒用碳酸氢钠,有报道增加血流量可达20%左右。维持心率、血压、血糖等在正常范围。
2.对症处理
对症治疗可防止已经形成的病理生理改变对受损神经细胞的进一步损害,可缩短新生儿期病程,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对惊厥、脑水肿和脑干症状的处理应积极和及时,一旦出现,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控制或消除。
(1)降低颅内压??HIE的颅压增高,最早在生后4小时便可出现,一般在第2天最明显。生后3天内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由于窒息儿多有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和肾功损害。尿量常偏少,生后第一天有颅压增高可先用速尿,地塞米松,静脉注射,4~6小时后重复应用,连用2~3次激素不至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第2天后颅压仍高,可用甘露醇,静脉注射,连用2~3次,间隔4~6小时,力争在生后48~72小时内使颅压明显下降,很少需用到72小时后,若颅压增高迟迟不降,应作CT或B超检查有无脑实质大面积缺氧缺血性损害。新生儿期对使用高渗药物应慎重,每次用量宜小,以免脑组织过度脱水,反而诱发颅内出血。
(2)控制惊厥??HIE患儿常在生后12小时内产生惊厥,在除外低血糖、低血钙后,首选苯巴比妥控制惊厥,该药可降低脑代谢率,对HIE引起的惊厥更为合适。也可加用短效镇静药如水化氯醛肛注;或安定静脉注射,用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为止。
颅狭症的临床表现 眼部症状
眼眶顶部在发育过程中受头颅畸形影响,眼眶变迁,狭窄而引起眼球突出,眼球移向外侧可出现麻痹性斜视。颅压增高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致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严重者失明。
颅内高压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颅内高压综合征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颅内高压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包括颅内压增高本身所致的临床表现,以及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所致的神经系统缺陷。
常见症状与体征:
1.头痛 部位不定,进行性加重。
2.呕吐 可为喷射性呕吐。
3.视盘水肿 可伴火焰状出血与渗出。
4.展神经麻痹伴复视 因展神经在颅底走行最长,高颅压时易受压迫而产生单侧或双侧麻痹及复视,无定位意义。
5.癫痫样发作 高颅压后期及昏迷时可出现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
6.生命体征变化
(1)脉搏:急性高颅压时可产生缓脉,颅内压增高愈快,缓脉愈明显。
(2)呼吸:急性高颅压时,最初呼吸深而慢,至延髓衰竭时,转为呼吸浅、慢而不规则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最后可突然停止。
(3)血压:高颅压增高愈快,反射性地引起血压上升愈高,至晚期延髓衰竭时血压下降,出现脑性休克。
(4)意识:因高颅压和脑水肿,使大脑皮质及脑干网状结构缺血、缺氧,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慢性高颅压可先出现躁动不安,再出现嗜睡至昏迷。高颅压与意识障碍不一定成正比,视部位而定,如丘脑下部肿瘤或脑干挫伤意识障碍可很重,颅内压不一定很高。
(5)瞳孔:早期忽大忽小或缩小,如一侧散大,光反应消失说明形成了颞叶钩回疝。
7.耳鸣、眩晕 高颅压可使迷路、前庭受刺激,以及内耳充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和眩晕。
主要临床表现为“三主征”:头痛;恶心呕吐;眼底视盘水肿。其他常见表现为意识障碍、视力减退、复视、抽搐及去皮质强直。有些可表现为情绪不稳、易于激怒或哭泣,或情绪淡漠、反应迟钝、动作和思维缓慢等精神症状。
在婴幼儿患者,头痛症状常不明显,常出现头皮静脉怒张、头颅增大、囟门扩大、骨缝分开、前囟张力增高或隆起。头部叩诊呈“破壶音”(Macewn征)。
对慢性颅内高压综合征,头颅X线平片可发现蝶鞍,尤其是鞍背及前、后床突骨质破坏或吸收;颅骨弥漫性稀疏变薄;脑回压迹增多和加深;15岁以前的儿童可见颅缝增宽和分离,年龄越小越多见。因颅内占位引起者,还可见松果体等正常钙化点移位,病理性钙化,颅骨局部增生或破坏,内耳道及其他脑神经孔的异常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