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

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

首先应对老人所患疾病分析轻重缓急,权衡利弊关系,能不用药者尽可能不用或少用。许多疾病可以通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改善来治愈。如高脂血症患者,首先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而不是马上服药。

对于诊断明确、必须用药的老人,选用的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的药物,即能缓解症状,纠正病理过程或消除病因,而且剂量要小,种类少,最好不超过3-4种,有相同作用或相同副作用的药物避免合用。常见的副作用例如:

1. 镇定药、抗抑郁药、血管扩张药、降压药和利尿药均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反应;

2. 利血平可引起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抑郁,甚至因此而自杀,大剂量可引起震颤麻痹。含有利血平的复方制剂包括: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平(北京降压0号)、降压灵等。

3. 青霉素由肾小管分泌排泄,老年人分泌功能衰退,排泄减慢,易出现中枢神经的毒性反应,可诱发癫痫及昏迷;

4. 铁制剂 可因胃酸分泌减少致吸收量不足,疗效差。宜同服稀盐酸、维生素C或增加剂量;

5. 吩噻嗪类 永久性震颤性麻痹在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尽可能避免长期应用。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降压灵等复方制剂均含少量噻嗪类。

老年饮食的基本原则 老年人该怎么吃

女性在绝经期后骨质疏松会加剧,除了避免吸烟、激素治疗等预防手段,也提醒年轻人要注意健康的饮食,增加骨量,特别是青春期的时候要摄入充足的钙以及进行合理的锻炼,预防未来的骨质疏松!

1.热量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瘦体组织(肌肉)会逐渐减少,基础代谢率会下降,这时候如果能量供给仍然像过去那样高,有可能会造成脂肪的囤积,进而增加诸多慢性病的患病风险!

2.微量营养素

老年人随着免疫功能的下降,疾病可能会频发!消化系统功能下降会导致营养需求的改变,比如常见的维生素B12不足的风险会增加。认知功能以及视力的退化情况,也会让他们难以正常摄入各种食物,这时补充一些相关的微量营养素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很有意义。如果饮食摄入量比较少或者是食物种类比较单一的老年人有必要服用相应的膳食补充剂。

从疾病角度来说,脂肪过多摄入可能会增加结直肠癌、胰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的风险,饮食也很容易影响到血脂、葡萄糖水平与血压,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一定要重视跟心脑血管疾病关联性大的指标情况,何况血压、血脂等指标只要有一点点的改善就能大大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的风险。

针对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一般先建议严格控制饮食的方案,如果效果不佳再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在日常饮食上,具体的对策包括像限制饱和脂肪和盐的摄入,同时增加新鲜蔬果的食用。

对身体有益的健康饮食模式中,基本的原则都是多摄入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脱脂乳制品、各种瘦畜肉、禽类、鱼类、鸡蛋、坚果等等,以及限制反式脂肪、盐和添加糖。

1.蔬菜和水果

先来说蔬菜,首先保证不同颜色的蔬菜,其中绿色的绿叶菜营养价值非常高,包括西兰花这些都很不错;橙色的蔬菜比如胡萝卜、南瓜、红薯这些也可多吃。

水果不要经过烹调,让其营养素能保留得比较充足,一般每天200-350克较为适当。即便是糖尿病患者,只要是血糖控制平稳也是可以适量食用少糖水果的。

2.蛋白质

蛋白质类的食物,这是一定要保证的。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肌肉流失可能会更加严重。因此,可以增加鱼类、豆类等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量。

3.谷物

至少每天吃三两左右的谷物,其中以全谷为主是最好的。有的人会关心是不是要每天吃粗粮。其实,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可能会比较弱,不要求一定要吃多少粗粮,但是吃到一半的粗粮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可以选择把粗粮进行精细加工。只要它的比例仍然保持和加工前的原料一致,其营养价值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4.乳制品

老年人应当增加乳制品的摄入,最好选择低脂和脱脂的乳制品,列入酸奶或者普通的纯牛奶,甚至也可以吃一些奶酪,这对于骨骼健康有帮助。

老年人的日常运动提醒

一般我们建议老年人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锻炼,如果实在是觉得比较累或者是没有时间,也可以拆分成三次,每次进行十分钟的锻炼,至少保证不低于10分钟的运动时间才可以有效地锻炼到心肺功能。

如果目前没有锻炼习惯,一定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多走路之类的慢速运动做起,有些人会觉得骨关节有问题,不方便走路,可以考虑在泳池里水中慢走。

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抽筋、跌倒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老年人用药须注意六大原则

■用药个体化原则

由于老年人衰老的程度不同,患病史和药物治疗史不同,治疗的原则也有所差异,应当根据每位老年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例如:激素类药物可的松,必须在肝脏代谢为氢化可的松才能发挥疗效,所以患有肝脏疾病的老人不应使用可的松,而应当直接使用氢化可的松。

■优先治疗原则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为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当突发急症时应当确定优先治疗的原则。例如患有感冒发烧或急性胃肠炎时,应优先治疗这些急症,暂停使用降血脂或软化血管等药物;又如突发心脑血管急症时,暂停慢性胃炎或前列腺肥大的治疗。

■用药简单原则

老年人用药要少而精,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一般应控制在四种以内,减少合并使用类型、作用、不良反应相似的药物,适合使用长效制剂,以减少用药次数。药物治疗要适可而止,不必苛求痊愈,例如:偶发室性早搏患者,控制在2-3次/分钟以内即可。

■用药减量原则

由于药物在老年人体内过程的改变,使老年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耐受力降低、安全范围缩小;所以除使用抗生素外,用药剂量一般要减少,特别是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麻醉药等。60岁至80岁的老人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3/4-4/5,80岁以上的老人应为成年人的1/2,部分特殊药品例如强心苷类药品,仅为成年人的1/4-1/2。

■饮食调节原则

多数老年人体内蛋白质比例降低,加之疾病、消瘦、贫血等原因均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应当重视食物的营养选择与搭配。例如:控制饮酒以避免老年人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老年性糖尿病人注意调节饮食以保证降血糖药物的疗效。

■人文关怀原则

关怀老年人,特别是关爱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对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至关重要。例如:老年人容易漏服药,可以准备21个小瓶,并标注清楚一周七天早、中、晚的时间,将一周需用的药物预先分放好,便于老人服用,也可建立服用药品的日程表或备忘卡。还应向老年人广泛宣传必要的用药小常识,例如:服药最好用白开水,肠溶片和缓释片不可掰碎了服等。

老年人用药四忌

1、忌滥用解热镇痛药,易患腰腿痛、背痛、关节痛、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去痛片、消炎痛等已成习惯

实际上,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害多利少,不宜提倡。如老年人使用解热镇痛药用量大或用药时间间隔过短。病人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去痛片则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害、血红蛋白变性和严重过敏反应。消炎痛有时可引起胃肠出血及锥体外系病变等毒副反应,必须引起注意。

2、忌大量服泻药

较少粗纤维,进食进水减少,生理上肠蠕动缓慢、直肠肌肉萎缩、张力减退,或因精神紧张、疾病等因素致使粪便在肠道内产生硬结、停留时间较长,从而较易发生便秘。老年人长期服用泻药,如液体石蜡等,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影响钙磷的吸收,造成相关缺乏症。为此,老年人便秘,不宜长期服用泻药,宜调整膳食,加强锻炼,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可应用开塞露等药物治疗,以减轻病人痛苦。

3、忌随便服用安眠药,熟睡时间缩短,极易早醒

这是老年人正常生理现象,不必焦虑。但因各种原因,如精神紧张、气候变化、疾病因素等影响睡眠时,则可服用安眠药进行必要的治疗。老年人因对安眠药的分解排泄变慢,长期应用可形成依赖性,所以不可滥用,只可偶尔短期应用,且宜减少用量,必须长期应用时,宜不断更换用药品种,以减少形成药物依赖性。

4、忌滥用抗生素

个别抗生素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及真菌有效。抗生素一般对病毒感染无效。即使是细菌性感染,也不是所有抗生素均对之效,故不可滥用。加之老年人身体各系统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即使是常用抗生素,如用药不当,亦可造成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类药物,常用者有青霉素G钠盐及青霉素G钾盐两种。老年人大量应用青霉素G钠盐,会因肾功能减退,而加重心脏负担,促进或加重心力衰竭;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大量应用青霉素G钾盐,则会引起高血钾症,严重时可致心脏骤停。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老年人应用容易发生蓄积中毒,产生肾毒性及耳毒性损害。老年人常用红霉素容易出现肝脏损害。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明显增高。

提醒: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必须特别小心谨慎。

老年人服药需要注意些什么

但老年人用药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重视。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用药有所不同:

下面专家来告诉您老年人用药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①用药品种多而杂,易发生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②因所患多为慢性疾病,故用药时间长,易导致药物体内蓄积而中毒,并损害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所以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根据病情遵照医嘱调整药物和剂量。

③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比较适合自己的剂量。

老年人用药原则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

温馨提示: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

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及原则

1、优先治疗原则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为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当突发急症时,应当确定优先治疗的原则。例如:患有感冒发烧或急性胃肠炎时,应优先治疗这些急症,暂停使用降血脂或软化血管等药物。又如突如其来的心脑血管急症时,暂停慢性胃炎或前列腺肥大的治疗。

2、用药简单原则

老年人用药要少而精,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一般应控制在四种以内,减少合并使用类型、作用,不良反应相似的药物,适合使用长效制剂,以减少用药次数。药物治疗要适可而止,不必苛求痊愈。例如:偶发室性早搏患者,控制在2—3次/分钟以内即可。

3、用药减量原则

由于药物在老年人体内过程的改变,使老年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感性增加,耐受力降低,安全范围缩小,所以除使用抗生素外,用药剂量一般要减少,特别是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麻醉药等。60岁至80岁的老年人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3/4~4/5,80岁以上的老人应为成年人的1/2,部分特殊药品例如强心苷类药品,仅为成年人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4、饮食调节原则

多数老年人体内蛋白质比例降低,加之疾病,消瘦,贫血等原因均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应当重视食物的营养选择与搭配。例如:控制饮酒以避免老年人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老年性糖尿病人注意调节饮食以保证降血糖药物的治疗。

5、用药个体化原则

由于老年人衰老的程度不同,患病史和治疗史不同,治疗的原则也有所差异,应当根据每位老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例如:激素类药物可的松,必须在肝脏代谢为氢化可的松才能发挥疗效,所以患有肝脏疾病的老人不应使用可的松,而应当直接使用氢化可的松。

6、人文关怀原则

关怀老年人,特别是关爱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对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至关重要,例如:老年人容易漏服药,可以准备21个小瓶,并标注清楚一周七天早、中、晚的时间,将一周需用的药物预先分放好,便于老年人服用,也可建立服用药品的日程表或备忘卡。还应向老年人广泛宣传必要的用药小常识,例如:服药最好用白开水,肠溶片和缓释片不可掰碎了服等。

老年人用药需注意的原则

1.避免盲目用药。有些老年人遇到许多与疾病无关问题而导致情绪紧张或者愁闷时,他们就想用药治疗,其实大可不必。老年人有许多不适可以通过生活调理来消除,而且还有许多疾病可以通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改善来治愈,而不必求助于药物。一般来说,用药不能盲目,能不用时尽量避免用药。

2.掌握适应症。用药要掌握适应症,只有明确诊断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只根据一些表面现象下结论而导致错误用药,只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失败。而且用药还要因人而异,一般说来,体质单薄、瘦弱、贫血、气虚的老人,切忌大寒、大凉、发散、峻泻之药;体质肥胖、壮实或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老人,应慎用大温、大热、升提、滋补之药。

3.选择合适剂型。一些老年人体弱多病,一次性用药较多,而且有些老年人吞药有困难,这样便不宜用片剂、胶囊,可选用液体剂型。老年人胃肠道功能不稳定,不宜服用缓慢释放的药物制剂,否则会因胃肠蠕动加速而释放不充分,反之则使释放和吸收量增加而产生毒性。

4.注意给药方法。老年人患慢性病,若能口服给药的人,就不必通过静脉点滴和肌肉注射方法给药。但如患急性病时还是需要静脉途径给药。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肌肉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较差,注射后疼痛较为显著且容易形成硬结,因此,应尽量减少注射给药。

5.减少用药种类。用药多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在同一时间内用药种类越多,发生副作用的机会就越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据统计用一种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M~T^02,而同时用六种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增至27#M~T^02,所以老年人特别是患慢性器质性疾病的老人用药种类应尽量少。

6.选择合适剂量。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肾脏的排泄也较慢,所以,老年人用药剂量比青壮年应有所减少,一般认为:60岁~80岁为成人量的4/5;80岁以上为成人量的1/2。

7.考虑用药后的副作用。老年人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某些异常症状,应及时停药。对从未用过的药更要特别注意。已引起过副作用,特别是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决不能再使用。此外还应避免长期用药,以免产生蓄积中毒。老年人患慢性病,一般宜采用临时或短期用药。最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有:利尿药、中枢神经抑制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高血压药、抗生素、抗酸药、强心甙类药物、抗凝血药、甾体化合物等。

8.用药时间的选择。用药时间的长短应由病情决定,通常应当按“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尤其是对毒性较大的药物更是如此。但是,一些不能突然停用的药物如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类、降糖类等药物除外。

9.不要滥用补药。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乱吃补药,会带来不少危害。例如,长期大量服用营养补益药,会诱发体内多处骨质增生。作为治疗的辅助措施,适当用一些补剂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按医嘱服用。

老年人秋季用药原则

秋季是各种疾病频发的季节,也是老年朋友养病安生的重要季节。老年人用药时一定要慎重,日常用药应坚持“四不要”原则:

一、不要自行用药。有人以为“久病自成医”,凭感觉自行增减药量或种类,这容易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先就医,遵医嘱用药。

二、不要多头用药。老年人通常同时服用治疗各种慢性病的药物,在就医时告诉医生正在治疗的疾病和已在服用的药物,减少重复用药,降低药物毒副反应。

三、不要长时间、大剂量用药。老年人肾脏的排泄功能降低,肝脏对药物代谢速度减慢,长时间、大剂量用药,容易引起蓄积中毒和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成瘾性。用药时间宜短、剂量应小。

四、不要剧烈用药。老年人气虚体弱,对于剧烈的药物如有些特效药,会抗不住而发生虚脱、休克等危险。因此,老年人用药,应以药性温和为主,适宜用中药调养,西药急救。

孕期用药的基本原则

● 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选择对胎儿无损害,而又对孕妇所患疾病最有效的药物。

● 尽量避免联合用药;避免使用尚未确定对胎儿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药物剂量尽可能为最小量;能局部用药时尽量避免全身用药,如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的孕妇,选择甲硝唑阴道用药比全身用药更安全。

● 孕妇出现紧急情况必须用药时,尽量选用确经临床多年验证、无导致畸胎作用的药物。有可能对胎儿产生损害的药物只有在没有其他药可选,且母亲病重急需用药时才选用。但需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方可使用。对于未经动物实验以及未经临床资料证实有无危害的药物尽量不用。

● 根据孕周大小(即胎儿所属发育时期)考虑用药。如孕期3个月以内是胎儿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用药要特别慎重,可以推迟治疗的,尽量推迟到这个时期以后。

● 不是只有药物会导致畸形发生,还要注意其他各种致畸的可能因素,在和医生咨询时不要忘了让医生给予详细的解释。

● 用药前注意说明书中有无对孕妇血清药浓度以及对胚胎或胎儿毒性的说明。

● 根据药物对胎儿影响的程度不同,选择从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用起。

● 孕期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包括保健品。

● 为防止药物诱发胎儿畸形,在妊娠前3个月,不宜使用已明确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在妊娠后期使用一般无害的药物时也需权衡利弊。

● 一般情况下,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危险的药物在孕期禁止使用。

● 分娩前数小时,避免使用可通过胎盘作用的药物,如镇静剂、安定等。

● 几乎能通过胎盘的药物均能通过乳腺进入乳汁,因此孕期不适宜用的药物哺乳期及新生儿期也不宜使用。

● 服用中药时,要根据说明书进行选择,如标明孕妇禁用或慎用的尽量避免使用。

药物影响与胎龄的关系:用药时胎龄与对胎儿伤害有密切关系,胚胎发育各阶段对药物的影响作用有不同的敏感期。

→ 受精后两周内: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有以下两种结局,一是药物毒性大导致胎儿死亡、流产;二是对胎儿发育影响不大,妊娠继续。据统计,约有50%的胚胎在这个时期被各种因素致死,因此这个时期又称最大毒性期。

→ 受精后3~8周(停经5~10周):是胚胎主要器官系统形成的时期,对药物的致畸作用最敏感,称为药物致畸敏感期。

→ 受精后9周至足月(停经11~40周):胎儿器官发育逐渐完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及牙齿仍在继续分化。特别是神经系统在妊娠期及新生儿期继续发育,在此期间受药物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可表现为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和功能性行为异常。

小儿用药基本原则有哪些呢

一 、药物种类:尽量简单化。一是“能用一种药就不用两种”,以免药物作用叠加,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高;二是单一成分的药物更安全。药名带“复方”两字的要慎用,如复方甘草片,虽止咳效果好,但3岁以下儿童不宜用。

二、用药时机:先物理治疗。应该先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应该先弄清原因,儿童体温较成人高,体温低于38.5℃时,不必用退烧药,可以先用酒精擦身,或用冰袋物理降温。

三、剂型剂量:首选儿童装。在造成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中,用药过量超过40%。正确的做法是尽量买“儿童装”,如针对发烧、腹泻等儿童常见病症,药店里基本都有儿童剂型;若买不到,也切忌自己拿成人药调配,应尽快去医院就诊,请医生根据体重、体表面积折算等方法指导用药。

四、给药方式:首选口服药。儿童科学用药的顺序为口服、肌注、静脉输液。原则上能口服就不要挂点滴。婴幼儿输液本就比成人难,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高。用口服药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例如用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可以减少用药次数。

上述就是对孩子用药的基本原则的介绍,现在应该有所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孩子用药的基本原则。

老人用药应遵循五个原则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老年人已成为药品市场的最大消费人群。据统计,老年人消费的处方药品占23%~40%,非处方药品占40%~50%。

但老年人用药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重视。有文献报道,超过60岁的老年人因为药物治疗而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是一般成人的2.5倍。专家指出,由于老年人用药和成年人有所不同,在剂量和用法上都应加以注意。

老年人用药有特殊性

现在,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用药的剂量问题,很多人呼吁药厂生产一些专门针对儿童的小剂量药品。其实大家都忽视了老年人用药也不同于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用药有所不同:

①用药品种多而杂,易发生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②因所患多为慢性疾病,故用药时间长,易导致药物体内蓄积而中毒,并损害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所以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根据病情遵照医嘱调整药物和剂量。

③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比较适合自己的剂量。

老年人用药五原则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 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p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使用a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 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5.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子女必看 老年人用药忌四项

第一,忌忘少而小的原则。用药的所谓“少”字,即不宜或忌同时用药太多;治病用药应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非联合应用不可,一般用药为3~4种,不宜或忌超过这个数字。但是,有一些老年患者认为,用药种类越多越好。殊不知,相同类型或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混在一起应用,更易产生不良反应,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不利。所谓“小”是指必须用的药,只要有效剂量即可。并非剂量越大越好,超过一定的剂量(安全量)不但疗效下降,而且不良反应会急剧增加。

第二,忌忘从小递增的原则。冬季老年人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老年人用药的有效剂量是成年人的1/2~3/4。如能在用药前先查肝、肾功能更好,这样用药更加让人放心。

第三,忌忘简单方便的原则。因为老年人记忆力差,常忘记服药甚至服错药,所以治疗方案应力求简单。如睡前一次,晨起一次,尽量不要间歇服药;各种药物要标记清楚,药瓶要容易打开;家属要帮助老人细心检查、核对药物存量与消耗量是否相符,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第四,忌忘避免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应尽量避免使用老年人特别敏感的药物,如用于安眠镇静的巴比妥类、利尿剂中的双氢克尿噻以及链霉素等。

​老人合理用药5个注意事项

1.注意选药

由于老年人的疾病产生原因比较复杂,相同的症状可能由不同的疾病及病因所引起,因此选用药物也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例如咳嗽,有可能是感冒,也有可能是支气管炎引起,还有可能是肺炎甚至是肺部肿瘤等引起,都必须根据症状与体征寻找病因、选准药物、足量足疗程用药。

2.注意不良反应

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的药物治疗不仅要有明确的适应证,而且要确保病人用药受益和安全。尽可能选择疗效确切而不良反应少、无副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密切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3.注意剂量

老年人用药剂量方面有3种情况:1.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用药剂量比成年人小,其所用剂量低于成年人常用剂量,尤其是肝素、华法林、阿米替林、地高辛、庆大霉素等药物。2.与成年人用药剂量相同的药物,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消化酶类药物。3.比成年人用药剂量大的药物,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也是存在的,如美乐托宁的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总之,对于60~70岁的老年人,如果健康状况良好,可用成人药量或适当减量。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无论健康状况如何,都必须减量使用。对于非肾脏排泄药物,可根据体重、基础代谢率和肝胆功能状况来考虑,药物毒副作用小时,老年人可用成人剂量下限的3/4,必要时增加到成人剂量上限的3/4。若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强时,老年人应用成年人剂量的1/5~1/4才安全。

4.注意密切观察

在老年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变化,一旦发生任何新的症状或体征,包括身体、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变化,要考虑到药物反应及病情变化,必要时暂停正在服用的药物。若停药后症状好转或消失,说明是药物不良反应。多数药物不良反应在停药后数天至3周内消失。

5.注意联合用药

老年人往往因多种疾病共存,常出现服用多种药物同时治疗的情况。

研究表明,同时应用2种药物时,潜在的相互作用为6%;若5种药物同用时,潜在的相互作用为50%;若8种药物同时应用时,相互作用达90%~100%。因此认为,同时用药品种不能超过5种。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用药种类增加而增高。对老年人用药要仔细、具体地分析现阶段的病情,抓住主要矛盾,选用主要药物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值得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自行买药吃,也不能随便服用家里保存的药物,更不能自行服用多种药物,否则易产生不良后果。

俗话说,“用药如用兵”。对老年人用药更要慎之又慎,既要达到治疗目的,又不影响老年人的其他器官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重要的原则。

老年人用药需注意的十个原则

老年人用药有特殊性

现在,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用药的剂量问题,很多人呼吁药厂生产一些专门针对儿童的小剂量药品。其实大家都忽视了老年人用药也不同于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用药有所不同:

①用药品种多而杂,易发生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②因所患多为慢性疾病,故用药时间长,易导致药物体内蓄积而中毒,并损害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所以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根据病情遵照医嘱调整药物和剂量。

③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比较适合自己的剂量。

老年人用药五原则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p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使用a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 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5.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老年人用药≠成人用药

现在,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用药的剂量问题,很多人呼吁药厂生产一些专门针对儿童的小剂量药品。其实大家都忽视了老年人用药也不同于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用药有所不同。

老年人用药有特殊性

①用药品种多而杂,易发生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②因所患多为慢性疾病,故用药时间长,易导致药物体内蓄积而中毒,并损害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所以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根据病情遵照医嘱调整药物和剂量。

③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比较适合自己的剂量。

老年人用药五原则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p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使用a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 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5.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

老人安全用药的九大禁忌

1、不可不遵医嘱 有些老人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经验”,不经确诊就随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尤为危险。 2、品种不可过多 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治疗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一齐治的现象。 3、不可任意滥用 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 4、不可乱用秘方、偏方、验方 老年人得病,长期、慢性是其

老年人用药有什么禁忌

1、老人用药禁忌之用药种类不宜多 老年人觉得药量多就能很好的控制住疾病,其实恰恰相反,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药物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志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品种宜少不宜多有些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有些存在对抗作用。老年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如消炎类药物与激素类药品同用可诱发溃疡病大出血。老年人用药应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用药品种最好不超过4种。 2、老人用药禁忌之抗生素等西药不要滥用 老年人用药忌滥用西药抗生素、激素和维生

老人长期服药有什么危害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用药剂量。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能给予成人量的1/2。 老年人由于耐受性下降,易致不良反应或中毒,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药,年龄大、体重轻、身体情况差的老年人更应酌情减量用药。另外,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在用药时,应先服用治疗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兼顾其他病症的治疗而服用其他药物,不要多种药物一起用。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专家表示,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

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

1.药物是治疗老年疾病的最主要措施之一,治疗上要做到正确、安全和有效,以达药物疗效最大而毒副反应最小之目的。 对老年人用药标准应严格掌握适应性,由主管医师根据病情作出决定,做到对症下药,对病下药,切不可药石乱投。 有些病症偶尔一时性出现,医生认为可用或不必用药物治疗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药。切忌道听途说,轻信广告宣传,自作主张,滥用新药。即使亲友推荐,也要从实际出发,弄清楚各自的病情和特点,同医生慎重研究和仔细咨询后再酌情取舍。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比青壮年高,新药的科学资料和临床经验尚不丰富的情况下,更不宜

老年人用药 别陷入误区

一是四五种药一起吃,注意分开吃,注意一些用药的方法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服药的种类也不少。但在同一时间内用药种类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大。因此,开药时一定要问清医生,容易“打架”的药好在服用时间上尽量间隔开。 二是偏听偏信 注意疾病的护理,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许多老年人患病初期,都抱有希望尽早治愈的急切心理,一旦短期内达不到预期疗效,便更换医院、更换药品,或者偏听偏信,根据别人用药经验进行治疗,甚至听信小广告的虚假宣传,滥用“祖传秘方”“灵丹妙药”。殊不知,很多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有根

老年人用药有什么规律性

在临床用药上最忌讳的就是乱投医,乱用药,所以用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既然如此,老年人用药有什么规律性 老年人用药的规律性一般是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投药。其次,选择高效低毒、安全性大的药物。再有就是老年人最好不要用新出现的药,这些药物疗效不确切,安全程度也很难估计。 一般来说,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老年人往往身患一种以上疾病,有些老年人还服用一些保健品,所以老年人用药要特别慎重,不要选用不良反应多的药品,适当降低用药剂量,避免长期用药,还要尽量避免不良药物的相互作用

老人用药有什么禁忌

一忌任意滥用。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二忌种类过多。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药物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志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三忌用药过量。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可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四忌时间过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及时停药或减

老年人的基本定义

不同的文化圈对于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由于生命的周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壮年到老年的分界线往往是很模糊的。有些人认为做了祖父祖母就是进入了老年,有的人认为退休是进入老年的一个标志。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划分。 一般来讲进入老年的人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头发、眉毛、胡须变得花白也是老年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部分老年人会出现老年斑的症状,偶见记忆力减退。

老年人肺炎的治疗用药

1.注意选药 由于老年人的疾病产生原因比较复杂,相同的症状可能由不同的疾病及病因所引起,因此在肺炎的治疗用药上也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2.注意不良反应 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的药物治疗不仅要有明确的适应证,而且要确保病人用药受益和安全。尽可能选择疗效确切而不良反应少、无副作用的药物进行肺炎的治疗,并且密切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3.注意剂量 老年人肺炎的治疗用药剂量方面有3种情况:1.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用药剂量比成年人小,其所用剂量低于成年人常用剂量

老年人如何合理用药

1、老年人用药要对症和得法 需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也就是对症下药,决不可乱投药物。要选择针对性强、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用药尽量简单,品种要少,一种药物能解决问题决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这样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慢性病者尽量用口服制剂 (如片剂、胶囊剂或溶液剂),老年人尽量不用缓释片,因释放慢, 吸收量增加,易产生毒性。急性病者可选用注射用药(如静注、静滴、肌内或皮下注射),但一般老年人尽量少用肌内或皮下注射。 2、老年人用药要注意剂量 药物经口服后,经胃肠道分解和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