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巧克力可令女性骨质疏松

巧克力可令女性骨质疏松

妇女原本就因为巧克力可能会使她们肥胖而对吃巧克力有所顾忌。现在,坏消息陆续传来──经常吃巧克力有可能会导致弱骨和骨质疏松。

妇女原本就因为巧克力可能会使她们肥胖而对吃巧克力有所顾忌。现在,坏消息陆续传来──经常吃巧克力有可能会导致弱骨和骨质疏松。而这意味着增加骨折的机会。澳洲西澳大学学者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报告,他们观察了一千多名70至85岁女性在进食巧克力数星期后的骨质情况后发现,每天吃巧克力的妇女,其骨密度不如每周吃不足一次的妇女。

可可粉和巧克力被宣传对心血管功能有很多好处。但实际上,吃巧克力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却没人研究过。”他补充说:“这项研究对防止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可能有深远意义。”经调查发现,每天吃巧克力的妇女髋骨、颈骨、胫骨和脚后跟骨的骨密度较低。研究者相信,原因可能是巧克力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会减少钙的吸纳量,糖则与钙的代谢有关。而钙又会对维持健康的骨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普通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有什么区别

原发性的骨质疏松,主要就是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还有更年期的妇女在绝经以后容易得的骨质疏松,这是单纯的骨质疏松。而继发性,就是像糖尿病这样伴随发生的骨质疏松,这样的治疗防治等与原发性骨质疏松方法都不一样。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一般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发病机制的不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和糖尿病的代谢紊乱有关系,而大多数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是因为机体老化,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造成骨生成减少的原因。一般的更年期女性得骨质疏松是因为在绝经之后,身体的激素分泌变化太大,雌性激素水平急速下降,造成骨吸收的变化。

治疗方法不相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首先得治疗糖尿病,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再治疗骨质疏松,可以用药物来改善骨质疏松。而原发性的骨质疏松主要治疗是激素代替疗法,在这之上再用维生素D制剂和钙制剂等。

治疗效果表现也不同:糖尿病如果能够控制好,那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而原发性的骨质疏松,治疗的过程很长,起效很慢,效果通常不是很明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和原发性骨质疏松之间也有一些共通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患者有年纪增加、运动较少、激素水平下降和遗传等,这些也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一些诱因,在临床上,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患者有很多也有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并不好判断。

不管是哪种骨质疏松,增加营养加强锻炼这是相同的,运动能够增强骨骼的强度,对治疗骨质疏松很有效果。希望广大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能够坚持做运动。

骨质疏松的分类

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该型又分2型,Ι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见于绝经不久的妇女。Π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后发生。占发病总数的85%~90%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只 占发病总数的10%~15%。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占少数。

为何摔倒的多是老太太

现在的大部分的老人都是患有轻微的或者是比较重的骨质疏松,并且还有绝经后女性也开始成为骨质疏松症高发人群了。

因为女性更年期时,随着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骨的吸收和重建失去平衡,骨质逐渐变脆。

女性绝经后,骨量大量流失,使骨质密度下降加快,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这也是为什么摔倒的大多是老太太而不是老大爷。

在我国,60~70岁的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1/3,80岁或80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2/3。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相比女性要低得多。

近有一个来自上海市的相关人士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一般在60岁以上男性患有骨松发的概率是14.6%,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在80岁以后才开始出现这个疾病的。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对于这个“隐形杀手”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比如:常见的弯腰驼背,被大部分人视为伴随年老的自然现象。其实,驼背恰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典型症状。

患者任由骨量流失,无法承受身体自身重量,后容易演变成连咳嗽喷嚏、提拎重物、睡觉翻身等都会突发骨折的“骨脆脆”状态。

骨松就诊宜早不宜迟,万一骨折应与骨科医生配合,手术是骨松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应积极地进行抗骨松药物治疗。

因为手术只解决了骨折的问题没有解决骨质疏松的问题,多数患者一旦发生骨折后,再发骨折的风险非常高。如果发生过1次椎体骨折,相比正常人群再发骨折的风险将高出6~12倍。

如何防摔倒后引发严重的骨折?应奇峰认为:骨折前或是一次骨折后,光补充钙和维生素D不够,还要进行抗骨吸收治疗和促骨形成的双向治疗。

这好比是除了抗骨吸收会“省钱”,还要能促骨形成能“挣钱”,这样骨髂才有强度与韧性的“积余”。

因为骨骼康复需要运动刺激,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慢跑、打太极拳、快走等运动,这些运动对骨骼产生压力,可增强骨密度。

骨质疏松疼痛的分类

据相关人士的介绍,每年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越来越多。人们对其也愈加重视。可是还有一些患者会认为骨质疏松只有一种病种,只要患有骨质疏松我们就采用一种方法来治疗。基于以上情况的了解。专家为骨质疏松的分类做了介绍。

骨质疏松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类:

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1、老年性骨质疏松常伴有疼痛,患者也会身高缩短,驼背。躲在疼痛后出现。

2、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是绝经后发病,多在绝经5-10年内。患者会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

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4、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二、根据发生的范围骨质疏松的分类又可有以下两种: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3、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4、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5、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综上所述就是专家为您介绍的骨质疏松的分类。同时也衷心的希望大家在阅读此篇文章后能够引起您的重视,让我们一起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吧!

巧克力可令女性骨质疏松

妇女原本就因为巧克力可能会使她们肥胖而对吃巧克力有所顾忌。现在,坏消息陆续传来──经常吃巧克力有可能会导致弱骨和骨质疏松。

妇女原本就因为巧克力可能会使她们肥胖而对吃巧克力有所顾忌。现在,坏消息陆续传来──经常吃巧克力有可能会导致弱骨和骨质疏松。而这意味着增加骨折的机会。澳洲西澳大学学者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报告,他们观察了一千多名70至85岁女性在进食巧克力数星期后的骨质情况后发现,每天吃巧克力的妇女,其骨密度不如每周吃不足一次的妇女。

“可可粉和巧克力被宣传对心血管功能有很多好处。但实际上,吃巧克力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却没人研究过。”这项研究对防止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可能有深远意义。”经调查发现,每天吃巧克力的妇女髋骨、颈骨、胫骨和脚后跟骨的骨密度较低。研究者相信,原因可能是巧克力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会减少钙的吸纳量,糖则与钙的代谢有关。而钙又会对维持健康的骨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骨质疏松的分类有哪些呢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1、老年性骨质疏松常伴有疼痛,患者也会身高缩短,驼背。躲在疼痛后出现。

2、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是绝经后发病,多在绝经5-10年内。患者会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发生的范围骨质疏松的分类又可有以下两种: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骨质疏松症的详细分类

骨质疏松症(有时也简称为骨质疏松)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更年期骨质疏松怎么办 骨架和骨质量比女性大

骨质疏松更加“青睐”女性,与女性绝经后快速丢失相比,男性骨量丢失过程缓慢。又因男性的骨架和骨质量比女性大,横截面积也比女性大25%-30%左右,所以,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及发生骨折的几率低于女性。但是,男性骨质疏松的危害性一点也不比女性低。

骨质疏松疼痛的分类

骨质疏松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类:

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1、老年性骨质疏松常伴有疼痛,患者也会身高缩短,驼背。躲在疼痛后出现。

2、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是绝经后发病,多在绝经5-10年内。患者会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

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4、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二、根据发生的范围骨质疏松的分类又可有以下两种: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3、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4、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5、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综是所述就是专家为您介绍的骨质疏松的分类。同时也衷心的希望大家在阅读此篇文章后能够引起您的重视,让我们一起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吧!

中年人补钙的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

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

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不辨病因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

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巧克力可令女性骨质疏松

妇女原本就因为巧克力可能会使她们肥胖而对吃巧克力有所顾忌。现在,坏消息陆续传来──经常吃巧克力有可能会导致弱骨和骨质疏松。

妇女原本就因为巧克力可能会使她们肥胖而对吃巧克力有所顾忌。现在,坏消息陆续传来──经常吃巧克力有可能会导致弱骨和骨质疏松。而这意味着增加骨折的机会。澳洲西澳大学学者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报告,他们观察了一千多名70至85岁女性在进食巧克力数星期后的骨质情况后发现,每天吃巧克力的妇女,其骨密度不如每周吃不足一次的妇女。

研究负责人乔纳森.霍德格森说:“可可粉和巧克力被宣传对心血管功能有很多好处。但实际上,吃巧克力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却没人研究过。”他补充说:“这项研究对防止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可能有深远意义。”经调查发现,每天吃巧克力的妇女髋骨、颈骨、胫骨和脚后跟骨的骨密度较低。研究者相信,原因可能是巧克力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会减少钙的吸纳量,糖则与钙的代谢有关。而钙又会对维持健康的骨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骨质疏松有什么发病特点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之一是骨骼疼痛,有时是周身疼痛,更突出的是腰骨痛;症状之二是腰弯、背驼,身材缩短;症状之三是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实际上身材缩短就是多次发生脊椎椎体骨折的结果。虽然大多数骨折并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却有很高的致残性,特别是髋部骨折。

老年人骨密度分布以髋部变化最显著

研究人员介绍,我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已达9000多万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趋势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已有研究天津、上海、长沙、成都、青岛等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水平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点,但尚无确切的全国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尤其是广州地区同类研究不多,中老年人群的研究少见。

研究人员对广州地区1024例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骨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腰椎骨密度没有随增龄持续降低,但髋部骨密度随着增龄逐渐降低;而女性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都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而且,从60岁开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髋部的骨密度都显著低于腰椎。“这说明老年人骨密度分布以髋部变化最显著。”

研究人员提醒,对中老年人骨密度测量有诊断意义的部位应该首选髋部。

广州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53.7%

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的中老年人骨量减少症总患病率约为33.1%,其中男性为43.7%,女性为24.5%。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总患病率为53.7%,男性为39.1%,女性为65.6%。而10年前的一份根据1160例40岁以上广州市内及郊区乡村居住20年以上的男女性人群的调查显示,广州地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5.9%,女性为19.6%。因此,目前,广州地区中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了3.3成和4.6成。

研究人员提醒,老年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防治骨质疏松症与骨折的发生是整个社会必须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中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80.8%

数据显示,中老年女性总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65.6%,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则高达80.8%,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在50~59岁组骨密度值开始下降明显,60~69岁组骨密度值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改变,而此时正为女性绝经后5~10年阶段,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直接关系。

女性进入老年初期的累积骨丢失量约占终生骨量丢失的72%,女性50岁以上大多数已绝经。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骨转换增高,骨量丢失加速,结果导致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研究人员还发现,骨量减少在女性40~49岁和50~59岁年龄组较高,分别为41.4%和37.5%,随着年龄增长迅速下降,骨质疏松患病率迅速增高,因此,女性应注意早期进行50岁绝经前后女性骨密度测定筛查工作,积极防治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可以有效地减少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

研究人员提醒,绝经后及老年女性,应注重早期骨密度筛查,防治骨质疏松症与骨折的发生。

中老年男性

骨折后致残率死亡率高女性4倍多

同时,报告指出,广州地区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9.1%,骨量减少症患病率为43.7%,在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人群中占一定比例。

报告指出,大多数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在骨量低的人群。从50岁开始,男性骨量减少症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且,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后的致残率、死亡率高于女性4倍多。

研究还表明,男性在70~79岁组髋部骨密度值出现明显下降,表现为骨质疏松改变。其可能原因与性激素水平下降、体力活动缺乏、日照时间减少,饮食中钙、维生素D缺乏等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也是重要的患病因素。

研究人员提醒,男性骨质疏松往往被人忽视,中老年男性骨量减少症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不低,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高,因此,中老年男性应从50岁开始重视骨质疏松症预防。

骨质疏松症患者如何进行分类

骨质疏松症(有时也简称为骨质疏松)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骨质疏松症如何进行分类呢,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很简单的骨质加快丢失的表现,骨质易脆而增加老人的的风险,关于女人而言,更年期的女人荷尔蒙削减是加快骨质丢失的原凶,而关于男性而言,雄性激素相同具有保持骨质密度的功用。

相关推荐

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的区别 病因的不同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致使骨的强度减低,脆性增高,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它包括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雌激素水平骤降有关)及老年性骨质疏松(与老年性退化、器官功能衰退相关) 2.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许多后天因素引起,比如内分泌等多种疾病,长期使用某种药物、酗酒,长期卧床或制动等。 骨质疏松也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骨质增生是由于骨与关节长期、反复、轻微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微小骨折、微量出血等刺激,使局部新骨形成或韧带

骨质疏松症缘何偏爱女性

骨质疏松症是种静悄悄的流行病,它的发生是缓慢无声的,在造成骨折或其他不良后果前往往不被人意识到。而女性则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目前我国妇女因骨质疏松性骨折致死的死亡率已高于乳腺癌、心肌梗死、脑卒中(脑中风)死亡率的总和,骨质疏松症正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 女性天生不如男性“骨头硬” 为什么骨质疏松更“青睐”女性呢?这主要是由女性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所引起。 先天因素之一:女性骨质总量及密度相对偏小 由于女性青春期发育及骨垢线闭合均早于男性,而且身形和体重也比男性小,加上肌肉比重低,对骨骼的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症状

临床类型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前者为多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2个亚型。 Ⅰ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绝经后至70岁。主要见于女性,女∶男为6∶1。骨质疏松以骨松质为主,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以椎体和远端桡骨多见。主要发病因素为雌激素缺乏。 Ⅱ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女∶男为

男人为什么会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目前正是秋冬季,人们的身体比较虚弱,所以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对男人来说,骨骼也是“事故多发地”。传统意义上,骨质疏松是人们眼中的‘妇科病’,其实,男人一样会得骨质疏松,而且导致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甚至高于女性。与女性相比,男性骨质疏松发生较早,速度更快。加之酗酒、性腺功能减退、使用皮质激素和吸烟成为男性骨质疏松四大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最容易导致的是骨折,如腕骨、锁骨、髋骨、脊椎骨骨折,50%的人会终生残疾。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

女性更应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数据显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65.6%,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则高达80.8%,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在50~59岁组骨密度值开始下降明显,60~69岁组骨密度值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改变,而此时正为女性绝经后5~10年阶段,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直接关系。 女性进入老年初期的累积骨丢失量约占终生骨量丢失的72%,女性50岁以上大多数已绝经。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骨转换增高,骨量丢失加速,结果导致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 研究人员还发现,骨量减少在女性40~4

老年人补钙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能治愈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补钙注意事项

一:补钙不一定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能治愈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前者为多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2个亚型。 Ⅰ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绝经后至70岁,主要见于女性,女∶男为6∶1,骨质疏松以骨松质为主,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以椎体和远端桡骨多见,主要发病因素为雌激素缺乏。 Ⅱ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女∶男为2∶1,松质骨与皮质骨同样疏松,骨折部位多见

中老年女性勿忽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衰老的表现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属祖国医学“骨痿”、“骨痹”的范畴。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为先天之本,肾精的盛衰与骨骼的生长代谢有密切关系。骨质疏松与肝、肾、脾等多个脏腑相关连,以肾虚为主。肾虚精髓不充、骨失所养为其主要病机。骨质疏松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久病失治、老年衰变、用药失当引发。 骨质疏松是衰老的一种表现,如果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明显腰背痛或神经症状,应视为一种疾病。骨质疏松多发生在中老年

老年人补钙常犯的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事实上,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至10年,男性在65至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30至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 因此,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能治愈骨质疏松。而要想老来骨头硬朗,35岁之前就要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 误区二:钙补得越多越好 不少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对身体就越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