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出生14天补充什么 补充光照

宝宝出生14天补充什么 补充光照

多数宝宝在出生后都可能患有新生儿黄疸,而使黄疸尽早消退的手段则是多晒太阳,补充光照,因此宝宝如果有过黄疸或正在黄疸治疗期间的,要多补充光照时间,多晒太阳。另外多晒太阳还能促进宝宝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

最佳晒太阳的时间是早上9:00—9:30,下午4:00—4:30,每次时间20分钟,这段时间太阳相对温和,不会伤害宝宝皮肤。

宝宝出生14天能吃多少 混合喂养:根据宝宝的习惯决定

混合喂养的宝宝一般是先吃饱母乳再添加奶粉,家长们可根据宝宝平时的喝奶习惯量来确定,通常宝宝出生14天的话,奶量基本已经固定,最好是一次泡奶适当多泡一些,宁可剩余,也不要让宝宝饿着肚子,注意一顿喝不完的奶水不要留到下一顿,容易滋生细菌,让宝宝引起腹泻。

哪些宝宝是最需要补钙的

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较多,每个家庭都非常关注宝宝的健康。而给宝宝补钙是很常见的事情。

1、冬季出生的宝宝

补钙建议:宝宝出生14天后,就要开始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出生3个月后适量补充钙剂。

2、早产儿

补钙建议:早产儿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用量还要增加到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早产儿肝肾功能不好,所以在钙质、维生素D的剂型选择和用量方面,还要请儿科医生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而定,家长切不可擅自做主。

3、妈妈在孕期、哺乳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

补钙建议:准妈妈在孕期就应该注意补钙,保证每天喝500毫升奶,并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哺乳期也应该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鱼、虾、海带等。

六类宝宝需要补钙

婴幼儿生长发育旺盛,需要大量钙。缺乏维生素D也会使钙元素的吸收减少,不仅使乳牙萌出迟缓,还会导致骨骼畸形。父母要特别注意,3岁以前的宝宝是否缺乏维生素D和钙。尤其是以下6类宝宝,更应重视补充。

1.冬季出生的宝宝。冬季天气寒冷,婴儿户外活动少,宝宝接受日照不足,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容易维生素D缺乏,进而影响体内钙的吸收和代谢。补充建议:宝宝出生14天后,就要开始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出生3个月后适量补充钙剂。

2.早产儿。妊娠中晚期是钙贮存和骨骼发育的关键期,早产儿由于提前降生,体内的骨钙量比健康的新生儿少。而且他们在出生之后还要经历一个追赶性生长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比健康婴儿高很多,如果不增加补充,很容易影响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补充建议:早产儿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用量还要增加到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早产儿肝肾功能不好,所以在钙质、维生素D的剂型选择和用量方面,还要请儿科医生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而定,家长切不可擅自做主。

3.妈妈在孕期、哺乳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胎儿的营养完全来源于母亲,若孕期妈妈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宝宝出生之后则容易维生素D和钙的储备不足。同样,母乳是婴儿的主要食物来源,若妈妈日常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足,也将直接导致宝宝摄入量不足。补充建议:准妈妈在孕期就应该注意补钙,保证每天喝500毫升奶,并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哺乳期也应该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鱼、虾、海带等。

4.双胞胎。双胞胎大多有低体重和早产的情况,出生时维生素D和钙的储备大多不足,出生后要追赶生长,需要的维生素D和钙比普通足月儿多,出生后应及时给予补充。补充建议: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并适量补充钙剂。

5.生长发育较快的宝宝。2岁前是宝宝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期,本来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就大,如果宝宝生长发育再明显比同龄婴幼儿快,需求量就更大。父母需格外留意宝宝有没有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表现,必要时适当补充。补充建议:1岁前每天的奶量要大于600毫升,1~2岁之间每天奶量要大于500毫升,并注意添加豆腐和鱼虾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确实存在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状况,应适当补充。

6.经常腹泻的宝宝。长期腹泻影响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也会导致缺乏。补充建议:及时治疗腹泻,改用水溶性维生素D口服或肌肉注射剂型补充维生素D,同时口服适量钙剂。

宝宝出生14天补充什么 宝宝出生14天不要大补特补

宝宝出生已经14天,虽说正处于长体重、长身高的飞速时期,但一般宝宝不会缺少什么,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更不会缺少某些营养物质,通常大部分的营养物质都可以通过妈妈的乳汁和配方奶粉中获得,若过量的给宝宝大补特补一些营养物质,反而会导致宝宝营养过剩,影响宝宝身体发育健康。

宝宝出生14天老是吐奶 宝宝出生14天老是吐奶正常吗

宝宝出生14天老是吐奶属于正常现象。

由于新生宝宝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再加上宝宝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宝宝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当宝宝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这是新生宝宝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可不必担心,一般宝宝吐奶之后就没事了。

但要是宝宝吐奶之后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家长应该带宝宝看医生。

宝宝出生14天还有黄疸 宝宝出生14天还有黄疸怎么回事

虽然说宝宝生理性的黄疸在出生后的2周左右基本就会消失,但这多是出现在足月宝宝身上,如果宝宝是早产儿的话,那么即使是生理性黄疸,也可能持续14天,甚至20天,一个月宝宝黄疸都不消退。

足月的宝宝一般在出生后的2周黄疸还没消退的话,很有可能是患有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通常需要就医针对病因治疗才会消退。

如果宝宝患有的是母乳性黄疸,那么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会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这时宝宝14天了还有黄疸是正常现象。

另外宝宝出生14天了还有黄疸也有可能是宝宝被病毒或细菌感染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致使肝脏不能很好的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排出体外,导致宝宝黄疸迟迟不消退。

要考虑补充钙的六类宝宝

宝宝补钙是很多妈妈都关注的问题,这关系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不过,宝宝补钙不能盲从,妈妈在给宝宝补钙之前很重要的一点事要弄清楚宝宝是否缺钙、哪种宝宝需要补钙、怎么给宝宝补钙以及补多少钙等问题。

一般来讲,6个月以上的婴儿每日摄入奶总量应达到600毫升以上(包括母乳或其它奶制品),可满足钙的需要。

1—3岁的幼儿,膳食从以奶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谷类为主,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钙的主要来源,以每日饮奶达到400毫升为宜。

孩子正常饮食并且有充足的奶及奶制品的摄入,能够达到或接近钙的推荐摄入量,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但是,妈咪们要注意了,有6类宝宝是需要额外补充钙的。如果你家的宝贝也属于这6类中的一类的话,就要注意适当地为宝宝补一些钙啦。

1、冬季出生的宝宝

冬季天气寒冷,婴儿户外活动少,宝宝接受日照不足,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容易维生素D缺乏,进而影响体内钙的吸收和代谢。补充建议:宝宝出生14天后,就要开始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出生3个月后适量补充钙剂。

2、早产儿

妊娠中晚期是钙贮存和骨骼发育的关键期,早产儿由于提前降生,体内的骨钙量比健康的新生儿少。而且他们在出生之后还要经历一个追赶性生长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比健康婴儿高很多,如果不增加补充,很容易影响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补充建议:早产儿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用量还要增加到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早产儿肝肾功能不好,所以在钙质、维生素D的剂型选择和用量方面,还要请儿科医生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而定,家长切不可擅自做主。

3、妈妈在孕期、哺乳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

胎儿的营养完全来源于母亲,若孕期妈妈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宝宝出生之后则容易维生素D和钙的储备不足。同样,母乳是婴儿的主要食物来源,若妈妈日常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足,也将直接导致宝宝摄入量不足。补充建议:准妈妈在孕期就应该注意补钙,保证每天喝500毫升奶,并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哺乳期也应该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鱼、虾、海带等。

4、双胞胎

双胞胎大多有低体重和早产的情况,出生时维生素D和钙的储备大多不足,出生后要追赶生长,需要的维生素D和钙比普通足月儿多,出生后应及时给予补充。补充建议: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并适量补充钙剂。

5、生长发育较快的宝宝

2岁前是宝宝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期,本来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就大,如果宝宝生长发育再明显比同龄婴幼儿快,需求量就更大。父母需格外留意宝宝有没有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表现,必要时适当补充。补充建议:1岁前每天的奶量要大于600毫升,1-2岁之间每天奶量要大于500毫升,并注意添加豆腐和鱼虾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确实存在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状况,应适在咨询了医生的建议之后适当补充。

6、经常腹泻的宝宝

长期腹泻影响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也会导致缺乏。补充建议:及时治疗腹泻,改用水溶性维生素D口服或肌肉注射剂型补充维生素D,同时口服适量钙剂。

哪些宝宝是最需要补钙的

1、冬季出生的宝宝

补钙建议:宝宝出生14天后,就要开始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出生3个月后适量补充钙剂。

2、早产儿

补钙建议:早产儿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用量还要增加到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早产儿肝肾功能不好,所以在钙质、维生素D的剂型选择和用量方面,还要请儿科医生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而定,家长切不可擅自做主。

3、妈妈在孕期、哺乳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

补钙建议:准妈妈在孕期就应该注意补钙,保证每天喝500毫升奶,并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哺乳期也应该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鱼、虾、海带等。

4、双胞胎

补钙建议: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并适量补充钙剂。

5、生长发育较快的宝宝

补钙建议:1岁前每天的奶量要大于600毫升,1~2岁之间每天奶量要大于500毫升,并注意添加豆腐和鱼虾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确实存在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状况,应适当补充。

6、经常腹泻的宝宝

补钙建议:及时治疗腹泻,改用水溶性维生素D口服或肌肉注射剂型补充维生素D,同时口服适量钙剂。

宝宝出生15天补充什么 宝宝营养补充攻略

一般来讲,宝宝出生后,从母亲体内带来的钙会慢慢减少,0—5个月的宝宝若有足够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钙的吸收基本可满足宝宝发育的需求。而在宝宝6个月后,随着活动量和食量的增加,骨骼发育更快,对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所以,为了宝宝的正常发育建议在6个月以后应及时补钙。

注意:0—5个月的宝宝过量或不当的补钙易造成肾结石。

吃母乳的新生宝宝每天所需的DHA全部来源于妈妈,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那么宝宝所需的DHA则来自含DHA的配方奶,一般不需要额外的补充DHA。而6个月—2岁是宝宝生长发育最迅速的年龄段,DHA可以产生大量促使大脑发育的激素,以满足宝宝的发育需要。这时给宝宝摄入适量的DHA,可以促使他的手眼协调能力更好,在2岁时作用最为明显。所以,给宝宝补充DHA要抓紧在宝宝6个月到2岁这一黄金时期。

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一般是在宝宝出生后的15天后就要添加,这时给宝宝添加鱼肝油,可预防宝宝缺少维生素A和维生素D引起缺钙和得佝偻病。

钙+维生素D

钙与维生素D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了充足的钙元素,搭配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还需要用阳光。这样的搭配才不会使钙流失,高效吸收,真正达到补充钙质的目的。

铁+维生素C

维生素C在肠道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而促进铁的吸收。近年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铁加维生素C有显著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保健和治疗功能,所以两者同时补充效果更佳。

锌+维生素A

科学研究表明,锌与维生素A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动物缺锌,其体内血清中的维生素会A偏低,补充锌后,血清维生素A可升至正常水平,所以锌与维生素A同时补充效果更好。

鱼油+DHA

DHA营养补充品分藻油DHA和鱼油DHA。鱼油和DHA产品主要功效成分都是DHA,作用类同,不应同时补充。

鱼肝油+AD滴剂

鱼肝油和AD滴剂主要成分都是维生素A、D,因此鱼肝油和AD滴剂只能两者选其一,不能同时补充。

钙+铁+锌

锌与钙都是阳离子,吸收时会互相干扰;铁对胃有一定刺激性,同补会影响胃肠对钙、锌的吸收。

天然食物中就含有宝宝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素,通过日常饮食是获取宝宝生长所需营养素的最主要,最安全的途径,保证宝宝合理的膳食结构,防止宝宝偏食、厌食。对于部分易缺乏的营养素如:钙、维生素A、D等,可通过额外添加营养品的辅助形式来满足宝宝生长的需求。

宝宝营养缺乏或者过量都会影响宝宝健康,所以宝宝的营养补充家长们切不可盲目滥补,最好遵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科学的营养补充。

宝宝出生14天补充什么 补充维生素ad

宝宝出生14天补充维生素ad可以预防和治疗新生宝宝佝偻病、夜盲症、小儿手足抽搐症等维生素AD缺乏症。

1、母乳喂养: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家长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是服用鱼肝油还是单一的维生素D剂。

2、奶粉喂养:如果配方奶粉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不足,则需要另外补充。

3、混合喂养:在妈妈母乳少或是断母乳期间,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ad。

一般每天一滴,但最多不超过5滴,最好是饭后吃。若是早产儿、双胎儿以及患消化道疾病的新生儿,则应遵照医生的嘱咐,一般会提前添加,每天最多不超过5—7滴,一个月后改为每天3—5滴。

宝宝出生15天补充什么 补充鱼肝油

鱼肝油即是用来补充宝宝的维生素AD,通常是在宝宝出生后的15天后这个新生期内开始添加,一般每天一滴,但最多不超过5滴,最好是饭后吃。若是早产儿、双胎儿以及患消化道疾病的新生儿,则应遵照医生的嘱咐,一般会提前添加,每天最多不超过5~7滴,一个月后改为每天3~5滴。

宝宝出生15天补充什么 补充光照

大多数宝宝在出生后都可能患有黄疸,而使黄疸尽早消退的手段则是多晒太阳,补充光照,因此宝宝如果有过黄疸或正在黄疸治疗期间的,要多补充光照时间,多晒太阳。另外多晒太阳还能促进宝宝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

宝宝出生14天老是吐奶 宝宝出生14天老是吐奶怎么回事

生理吐奶期多数是在婴儿出生后半个月发生,在宝宝1—2个月是吐奶最严重的时期,到第3个月时就很轻了,到4个月时就不会出现了。家长可不用担心。偶尔也有出生后2个月时发生的,吐奶最严重的时间有1周左右,所以在这一时期孩子会消瘦一些。

怎么办

家长给宝宝喂奶之后,要将婴儿上身直立,用手给宝宝拍嗝,让他打嗝。在吃奶10—15分钟后,宝宝睡着了,妈妈最好也要陪在宝宝身边,防止宝宝睡觉时吐奶进入气管导致发生窒息,通常将宝宝身体侧卧着睡觉,是比较安全的。

出生才14的宝宝由于肠胃发育还不健全,胃容量相对较小,肌肉松弛。妈妈们在喂养时很容易因为喂奶姿势不当或者喂奶后给宝宝大幅度的变换体位,造成宝宝肠胃逆蠕动,引起宝宝吐奶厉害的情况发生。

怎么办

妈妈们要把握以下正确的喂奶姿势:

(1)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前最好是用消毒过的热毛巾热敷一下乳房,保证奶水畅通,哺乳时婴儿应处于斜坐位,以利于乳汁的下咽及空气的呃出。乳母除最初几天处于半卧位外,宜坐在有扶手的矮椅子上,哺乳一侧的脚稍搁高。抱婴儿于斜坐位,让婴儿头肩枕在母亲哺乳侧的肘弯,用另一手食、中指夹乳晕两旁,手掌扶着乳房,使婴儿含住乳晕及乳头而能自由用鼻呼吸。注意一定让宝宝同时含住乳头和乳晕,以免只含乳头而吃进空气。

(2)人工喂养

在用奶瓶给宝宝喂奶之前,须先洗净双手,取出消毒好的奶瓶、奶嘴,注意奶嘴不要随意放置,应竖直向上,一定不要弄脏奶嘴。将调好的奶倒入奶瓶,拧紧瓶盖。将奶瓶倾斜,滴几滴奶液在手背上,试试温度,感觉不烫即可。奶液滴落的速度以不急不慢为宜。坐稳后,一只手把宝宝抱在怀中,让宝宝上身靠在你肘弯里,你的手臂托住宝宝的臀部,宝宝整个身体约呈45度倾斜;另一只手拿奶瓶,用奶嘴轻触宝宝口唇。

宝宝出生才15天,他的胃还是呈水平状的,入口比较松弛,关闭不紧,并且胃容量小。而宝宝又喜欢吮吸,有时候就算吃饱了也不会放开,因此很容易因为喝奶太多导致奶水喷口而出,出现吐奶严重的现象。

怎么办

过度喂奶导致的宝宝严重吐奶建议妈妈每次让宝宝少吃点,采取多次喂养,一次喂八分饱为宜。

15天的宝宝在哭闹的时候喂奶或者奶嘴的奶水流速过快,都可能使宝宝吸入过多的空气,当宝宝吸入较多的空气之后就很可能诱发吐奶厉害的现象。

怎么办

吸入太多的空气导致宝宝吐奶建议在宝宝在安静的情况下使用小口径防胀气的奶瓶喂奶即可避免吐奶厉害的问题。

如果出生15天的宝宝消化不良,则会导致胃贲门部位不稳定,让贲门不能很好的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容易引起宝宝吐奶厉害。这时吐出的奶一般会有酸腐味、并伴随奶块。还可能伴随腹痛腹胀的现象。

怎么办

因消化不良导致的吐奶可以采取按摩、改变喂奶方式来改善。

(1)按摩

宝宝喝完奶后一个小时可以让宝宝仰躺在床上,妈妈们用右手掌根部紧贴宝宝腹部,自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方向边柔边推,按此方向反复进行,手法不宜太重,每次持续约十分钟,每日按摩2—3次,可有效改善宝宝消化不良引起的吐奶现象。

(2)改变喂奶姿势

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这样胃里的奶液会自然流入小肠,会比躺着喂奶更容易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如果宝宝是人工喂养的,那么也有可能是因为宝宝对某种品牌的奶粉过敏导致的吐奶厉害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宝宝刚开始尝试一种新奶粉之后,宝宝除了伴有呕吐厉害以外还会出现腹泻、腹痛、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等现象。

怎么办

(1)坚持母乳喂养

预防过敏的最好方法是喂母乳,且最好持续到一岁甚至一岁以上,通常情况下母乳是不会产生过敏现象。

(2)换奶粉

对普通的配方奶粉过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成防过敏奶粉。若经证实为牛奶蛋白过敏者,可以使用“抗过敏配方”或“黄豆蛋白配方”来改善。

出生14天的宝宝如果患有以下疾病也会导致宝宝吐奶厉害,这种情况下家长要重视。

(1)幽门狭窄

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宝宝,开始为溢奶,逐渐加重呈喷射状呕吐,几乎每次喂奶后半小时内即吐,自口鼻涌出,吐出物为带凝块的奶汁,不含胆汁,少数可含咖啡样物或带血。需要及时就与处理。

(2)肠闭锁

天性肠道闭锁的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可出现频繁发作的呕吐,喂奶后也会马上吐出,还会有上腹长的现象。

(3)肛门闭锁

肛门直肠闭锁的患儿,往往在出生后24—36小时无排便,有腹胀,且吐奶严重的现象,除了吐奶还可能吐出粪渣和胆汁样物。

(4)颅内疾病

颅内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脑损伤、颅内出血时,亦可诱发出现吐奶严重的症状,除了有吐奶现象外,通常还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腹泻、惊悸、发热、抽搐等。

(5)其他疾病

如宝宝患有感冒、细菌感染、便秘、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都会造成宝宝异常吐奶。

怎么办

以上疾病引起宝宝的吐奶厉害问题,一般情况下除了吐奶还会伴随其它症状,这时候需要妈妈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然后针对病因及时进行救治。

相关推荐

每日补充是否会引起维生素AD过量或中毒

宝宝补充鱼肝油最佳的时间是在出生后半月到二周岁之间,如果宝宝没有明显的缺钙征象,就不要额外补充钙剂了,只要每天吃鱼肝油400IU-800IU至二岁,北方地区可延长至三岁,这是预防量,因为母乳和奶粉中含钙量很高,而维生素D的含量很少,钙剂可以满足宝宝现在身体的需求,鱼肝油是促进钙剂吸收的,所以必须额外补充鱼肝油,另外阳光照射皮肤也是钙剂吸收最好的方法,如果在夏季,可以让宝宝多晒晒太阳,每天二小时,但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直射,这样可以2-3天补充一次鱼肝油,鱼肝油可以选择伊可新,吸收效果好,每天一次即可,也可以

宝宝出生15天补充什么 宝宝出生15天不要大补特补

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刚出生15天左右,并不需要补充什么,因为大部分的营养,宝宝均可以通过妈妈的乳汁进行获得,如果在这个时候,过量的给宝宝补充各种营养品,反而容易出现营养过剩,影响宝宝健康发育。

婴幼儿吃鱼肝油有什么好处 宝宝一天吃多少鱼肝油

宝宝补充鱼肝油最佳的时间是在出生后半月到2-3周岁之间,如果宝宝没有明显的缺钙征象,就不要额外补充钙剂了,只要每天吃鱼肝油400IU至2岁,这是预防量。 因为母乳和奶粉中含钙量很高,而维生素D的含量较少,钙剂可以满足宝宝现在身体的需求,鱼肝油是促进钙剂吸收的,所以必须额外补充鱼肝油,另外阳光照射皮肤也是钙剂吸收最好的方法,如果是夏季,可以让宝宝多晒晒太阳,每天2小时,但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直晒。

宝宝补钙要补多久

宝宝补钙到2岁为佳。 孩子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建议从宝宝出生后两周起,就应该开始补充足量的钙。6个月以下孩子每天补钙100毫克。7—12个月后,宝宝每天补钙量为133—150毫克,1—2岁为每天200毫克。2岁后,如果孩子发育正常,就可以停止补充了。因为2岁后,宝宝的生长速度减慢,且他们的室外活动增加,晒太阳多了,体内会自行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再者,2岁之后孩子的食物开始多样化,一般很少出现缺钙现象。

怎么给宝宝补充dha 宝宝DHA补充剂怎么选

常见的 DHA 补充剂有两种,来自于鱼油的 DHA 和藻油的 DHA。一般来说鱼油中含有 EPA,一种具有扩张血管、抑制凝血作用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相对来说,不含EPA的的藻油是更适合婴儿的 DHA 来源。

宝宝补钙什么时间吃最好 宝宝补钙到2岁为佳

孩子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建议从宝宝出生后两周起,就应该补充鱼肝油,促进钙吸收;同时为了满足宝宝每天钙的需要量,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一些钙剂。6个月以下孩子每天补钙100毫克。7—12个月后,宝宝每天补钙量为133—150毫克,1—2岁为每天200毫克。2岁后,如果孩子发育正常,就可以停止补充了,此时孩子可以通过食物摄取钙元素。

宝宝补钙一般补多久 宝宝补钙到几岁

2岁。 孩子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建议从宝宝出生后两周起,就应该补充鱼肝油,促进钙吸收;同时为了满足宝宝每天钙的需要量,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一些钙剂。6个月以下孩子每天补钙100毫克。7—12个月后,宝宝每天补钙量为133—150毫克,1—2岁为每天200毫克。2岁后,如果孩子发育正常,就可以停止补充了,此时孩子可以通过食物摄取钙元素。

宝宝出生10天拉肚子怎么办 补充水分

出生10天的宝宝拉肚子,要防止宝宝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家长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最好在每次便后和喂奶之后用奶瓶喂少量温水给宝宝喝。

新生儿必须吃鱼肝油吗

新生儿期宝宝吃鱼肝油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在宝宝出生后的15天左右要补充鱼肝油,因为胎儿在出生前的一个月是从母体吸收营养储存在体内的一个月,胎儿会在出生前在身体里储存一些钙和铁,其中还要储存一些维生素D,以解决出生后的营养消耗。但到出生后半个月左右,宝宝身体内储存的维生素D基本上就消耗完了,所以在此时要及时添加鱼肝油来补充所需的维生素D。 2.有些孕妇营养不足或在孕期就缺乏维生素D的话,那么宝宝在母体中能储存到的维生素D就不足了,所以有的宝宝出生后不久就会很快表现出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发生的缺钙症状。新生

宝宝出生6天拉肚子怎么办 补充水分

出生6天的宝宝拉肚子,要防止宝宝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家长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最好在每次便后和喂奶之后用奶瓶喂少量温水给宝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