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对于母婴交流的妙用
触觉对于母婴交流的妙用
敏感的触觉
多数时候,我们对触感都有些无意识。一个杯子拿在手里就是拿在手里,并不会细想它握在掌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粗糙的?光滑的?玻璃与不锈钢之间的质感又有何区别?……
不过等你哪天有空了,可以慢慢去品味一番,或许会发现,原来在那些细微的触感中,竟有那么多以前从未察觉的东西。而且倘若你多试几次,便会发现生活变得有些不一样了……而这些几乎快被成人遗忘的触感,却是小宝贝们的最爱。
在五种感官中,触觉器官所占面积最大,即使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他的全身皮肤也早已布满了灵敏的触觉。所以,别看小家伙身形娇小,但是他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痛的触觉感受能力可是一点也不少。
抚摸宝宝爸爸的手不能少
眼下的天气,正是给婴儿做抚触的好时候。宝宝抚触简单地说就是家人与婴儿皮肤的密切接触,通过抚触,使孩子最初认识自己的父母,是感情交流的最好方式。
婴儿期的抚爱对孩子来说,就像维生素和蛋白质一样重要,抚触时,父母通过对婴儿皮肤温和的刺激,把爱意传递给孩子,使之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安全,稳定孩子的情绪,增强自信。而且,抚触还能使孩子减轻腹胀和便秘、提高免疫力。抚触还能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提高智商,使孩子变得更聪明。
新手老爸在帮宝宝做抚触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给婴儿抚触,一天两次左右,一次15分钟为宜。最好是在沐浴前后、午睡及晚上睡觉前或两次进食之间,选择孩子不疲倦、不饥饿、不烦躁并且清醒的时候。
对于爸爸们来说,为宝宝做抚触时一定要掌握好力度,以宝宝不疼不痒为准。爸爸们的工作通常比较忙,可以利用零星时间给宝宝“分部分”抚触。
父亲可以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小脚,摩挲宝宝的背部等。抚触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而是亲子间充满爱的情感交流。抚触最重要的就是传达爱意,父亲要微笑地看着宝宝,轻轻地和宝宝说话,让宝宝感受到爸爸的爱。
二个月婴儿语言发育和训练方法
(1)逗引发音,妈妈与婴儿面对面用丰富的表情和亲切的语言逗引他“宝宝”,“宝宝真漂亮”!使婴儿有时发出单个韵母Q(啊)、o(喔)、u(呜)、e(呢),或应答发音。
(2)最佳语言环境:
妈妈利用每次与婴儿接触的机会与婴儿说话、“宝宝饿了”、“宝宝吃好了”、“宝宝洗澡了”!看到婴儿微笑时,及时回应,并以触摸表示鼓励。
评估:面对婴儿用语言逗引他,婴儿会发出a、o、e等音,能发出“咯咯”笑声。
注意:
①接触婴儿的成人最好保持说一种语言或普通话,尽量避免几种语言(方言)同时与婴儿交流。如果成人用多种方言与婴儿交流,会影响婴儿正常的声母与韵母的音准。
②建立单纯的语言环境,对婴儿生活环境的单纯与清静程度非常重要,家长不要让婴儿房间内外的声音嘈杂,更不要让婴儿房间听到刺耳的噪音,如流行音乐等。
③家长不要以传统观念认为1~2个月的婴儿是个“小瞌睡虫”,实际他是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婴儿发音时要及时应答,特别要对婴儿的表情不要有不耐烦的情绪或者不闻不理。
宝宝爱看电视妈妈3招应对
宝宝长时间看电视的危害
2岁以下的婴幼儿看电视的时间越长,语言表达能力越弱。每天看电视超过4个小时的婴幼儿,其语言发育程度和表达能力要大大低于不看电视的婴幼儿。即使婴幼儿不直接看电视,家庭成员特别是母亲看电视也同样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发育。婴幼儿是在同父母的情感交流中感受语言,学习语言的,家长看电视的时间过长,就会减少同孩子的直接交流和接触,影响他们的语言发育。
宝宝爱看电视怎么办
1.和宝宝一起阅读绘本
1岁左右的婴儿正在发育视觉和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所以他们格外喜欢电视里的丰富的颜色和声音;另外,广告的语言和音乐以及画面的节奏感都很快很强,让宝宝们感到非常兴奋,所以他们很喜欢看电视。可如果形成看电视的习惯,对宝宝的健康发育可是不利的。
建议妈妈们给宝宝养成睡觉前听故事的习惯,在充分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的同时,宝宝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有更巧妙的方法,比如宝宝很喜欢看《天线宝宝》时,可以把相关内容的图画书拿来给他翻看,这样宝宝看电视的次数就会明显减少。另外妈妈可以买来一些小玩具小玩偶,把动画片里的故事活生生地演绎在宝宝面前,并且不时加上一些新的内容,这样就能锻炼宝宝全部的感知觉动作发展和表现力了!
2.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
一般性格内向的宝宝由于不喜欢和外界接触,他们喜欢静静地呆着,电视从而就成为了他的“好伙伴”。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多陪宝宝做些家务、手工游戏和室外活动。父母别因为无暇陪伴,就把宝宝丢给电视。相反的,可请孩子来分担一些家务,比如帮妈妈剥豆子、收拾碗筷、一起准备晚餐、收收拾玩具等,也可以和宝宝玩一些身体活动游戏如藏猫猫等。
3.定好看电视的时间
对于孩子来说,事先定好规则是必要的。先说好规则,可减少争执和赖皮的机会。比如说,周末就和孩子讨论下周可看哪些节目,还包括看的时间和次数。比如,约好吃饭时不能看电视,要什么节目看到几点,都要事先跟宝宝说好。一旦到了时间,妈妈就提醒宝宝该关电视了,提醒没有结果时,直接由妈妈关掉电视,如果宝宝失望大哭,妈妈事后可以简单安慰一下,然后让他自己安静下来。
宝宝爱看电视,最主要的原因是电视里面有很多自己没有见识过的东西,有时候是因为亲子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如果你家的宝宝喜欢看电视,那就要注意是不是家庭之间的交流太少了。平时放假的时候,最好带着宝宝出门玩一玩。
如何正确的进行母婴交流
1.眼睛——注视
刚出生的宝宝是有视力的,只不过看见的距离比较近而已,大约40cm左右。所以喂奶的时候妈妈可以和宝宝进行视觉交流,可以安抚宝宝。宝宝大多数时间闭眼的是因为他之前在妈妈肚子里没有使用过眼睛,但是宝宝出生后会就会掌握这项技能。
处在这个阶段的妈妈,应该经常贴近宝宝,用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有意识的锻炼宝宝的神经发展,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比如:宝宝不睡觉的时候,妈妈可以贴近宝宝,宝宝注意到妈妈的面孔会很专心地看妈妈。妈妈可以一边温柔和小朋友说话,一边慢慢的移动,引领着他的目光跟着妈妈一起走,这样可以促进脑部发育。
2.耳朵——听觉
宝宝在哭闹时,妈妈的声音对宝宝有种安抚的魔力。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待了十个月,最熟悉妈妈的声音。
确实宝宝不会说话,但这并不意味这家长就无需和他说话,忽略和宝宝的交流。实际上,爸爸妈妈和宝宝说话是一种语言上的交流,会对宝宝懵懂的大脑产生刺激,这种刺激开始的越早,宝宝大脑发育的就越早。
妈妈应该在平时抓住每一个和宝宝交流的好机会,经常和宝宝进行对话。比如可以时不时的逗弄宝宝:“这是谁家宝宝?这么漂亮呀~”宝宝一般都能够听得懂并且回以笑容。
3.皮肤——触摸
温柔的抚摸对宝宝来说可以满足心理上的安慰,尤其是妈妈对宝宝进行抚摸时,宝宝那些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都会随着妈妈的抚摸而消失的一干二净。
经常抚摸宝宝,能使得宝宝开心,还能促进宝宝的大脑发展。
建议妈妈在宝宝不睡觉时候多和他玩游戏,增加一些肢体接触,给宝宝喂奶的时候轻轻抚摸或者拍拍宝宝。
4.面部——表情
宝宝天生是超强的模仿家,当人们做出许多夸张的表情,宝宝就会直直的盯着这些不同的表情看,并且不自觉地把自己面部表情调整成大人的样子。但是经过数据统计,宝宝最喜欢的是妈妈的微笑,说明他知道这是幸福的象征。
和宝宝玩耍的时候,多做一些夸张的表情,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从而模仿。
5.鼻子——嗅觉
宝宝可以通过鼻子嗅出妈妈的味道,在妈妈肚子待了十个月的宝宝,对妈妈的味道还是很敏感的。妈妈的味道可以安抚烦躁的宝宝。在用奶瓶喂奶的初期,宝宝很有可能拒绝奶瓶,可以用妈妈穿过的衣服包裹住奶瓶,宝宝闻到了熟悉的气味,自然就吃奶了。
妈妈一定要记得不要用味道很大的化妆品,宝宝嗅觉比较脆弱,味道过大的化妆品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妈妈不要使用有味道的化妆品,尽量不用香水,保持自己身上有宝宝熟悉的味道。小朋友有时会抵触人工喂奶,可以用妈妈常穿的衣服把奶瓶包裹起来,让他闻到熟悉的味道,促使宝宝吃奶,安抚宝宝的情绪。在喂奶前,建议妈妈不要换衣服,否则会让小朋友感到不安,不肯喝奶入睡。
6.语言——哭
哭声是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唯一会的语言,所以宝宝不论干什么事情都会用哭声来代替。宝宝的哭往往代表着宝宝不同的期望,因此,要学会分辨宝宝各种哭声之间的区别,才能更好的和宝宝进行交流。
婴儿抚触好处多
1、抚触促进婴儿智能发育
首先,抚触可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并且开始的月龄越早效果就越为显著。 其次,抚触可改善婴儿睡眠。 同时,抚触能够增加婴儿对于噪音的承受能力并能够使自己安静下来;婴儿的免疫系统明显增强,感染减少;而婴儿的脾气也会变得更好,更容易抚慰。
2、抚触增强亲子情感交流
抚触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能够增加亲人和宝宝的情感交流,它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身体和智力上的发育,也满足了婴儿肌肤渴望亲人爱抚、心理渴望亲人安慰的需求。而这一特点也就要求新爸爸新妈妈在给孩子进行抚触的时候一定要饱含感情,要不停地和孩子说话,给孩子亲吻,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皮肤接触、声音和视觉、动觉、平衡觉综合传递给孩子,增加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3、宝宝性格更好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过婴幼儿期抚触经历的人在成长中较少出现攻击行为,喜爱助人、合群。
4、放松心情
抚触可以刺激大脑产生后叶催产素,帮助婴儿及其父母得到平和安静的感觉。
新手父母如何和新生儿交流
对于刚出世的婴儿,父母的感情是复杂的,充满喜悦、满怀希望,但又多少有点思虑,要将宝宝培养成为聪明可爱的孩子,新生儿期该怎么开始?
家长首先要学会和宝宝交流。新生儿天生有看、听、触觉、味觉、嗅觉、运动和模仿能力,所以新生儿生后就有了交流能力。在觉醒状态,和新生儿眼对眼的互相注视是相互交流的开始,但母亲需要花一周多的时间才真正感觉到在和宝宝交流。
新生儿不会说话,和父母交流的最重要方式是哭。正常新生儿哭声响亮婉转,使人听了悦耳;有病的新生儿哭声高尖、短促、沙哑或微弱,如遇到这些情况应尽快找医生。新生儿哭有很多原因,如饥饿、口渴、尿布湿等,还有睡前或刚睡醒时不明原因的哭闹,细心的父母逐渐会分辨不同哭声代表小儿不同的要求。有研究发现,抱起出生后2-3天正哭着的新生儿,并把他(她)靠在肩上,婴儿不仅可以停止哭闹而且会睁开眼睛。
过去有人认为小婴儿哭不用抱起来,以免养成坏习惯;其实这是错误的,这么做不利于孩子智力发育,但也不能整天抱着小儿。正确的方法是:细心理解小儿哭的原因,对小儿需求给予满足。在孩子觉醒时,积极和他交往,使其逐渐能辨别不同的人声、语意辨认不同人脸、不同表情,这是促进智力发育非常重要的方法。
母婴交流也有关键期
婴儿的关键期在哪个阶段?准妈妈与婴儿的关键期应该是在婴儿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内。
关键期内多接触的宝宝智商高他们进行了试验:两组刚出生的婴儿,一组与母亲接触时间短,一组与母亲接触时间长。结果,在关键期内长时间接触婴儿的母亲对孩子关心较多,抱孩子的时间和次数更多,她们时常抚摸孩子,并与之交流目光,较少把孩子留给他人照料。在关键期内与母亲接触较多的孩子,在5岁时表现的智商也较接触少的孩子高。
关键期理论是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茨提出来的。有一阵,劳伦茨身后老是寸步不离地跟着一队摇摇摆摆的小鸭子,因为这群小鸭子在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就是劳伦茨。别小看这群鸭子,它们使劳伦茨获得了诺贝尔奖--分据此提出了关键期理论,即小鸭子的这种先天学习(他称之为“印刻”现象)只在其出生后一个短暂的关键期内发生,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并形成永久性依恋。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就不再出现这么好的学习时机。
过来妈妈谈母婴交流关键期我为自己能住进这个妇产科医院感到庆幸,因为它实行母婴同房,这对母婴关键期内的接触很重要,既能够帮助我加深对宝宝的感情和了解,又能帮助宝宝形成对母亲的依恋。刚刚从妈妈“宫殿”中来到人世的宝宝,一出生就被放到我温暖的胸怀中,这不仅能帮助她更好地应付全新的环境:温度的变化、自由的呼吸、与母体的脱离等,在那里,她还能一如既往地听到妈妈熟悉的心跳,她感到安全。有些不知所措的女儿就这样渐渐安静下来,香甜地吸吮着乳汁。
在这关键的几小时内,我克服了产后的种种不适,尽量和宝宝多渠道沟通:多抱她,睡觉时也让她躺在我身边,以让她熟悉我的气味--后来我发现,如果把我穿过的衣服放在她的枕边,会让她睡得更踏实。用手轻轻触摸她,既给她皮肤以刺激,也让她适应我的抚摸;在她醒来时,对她说说悄悄话,这种亲切的“交谈”,能促使她尽快辨认出我的声音。其实,这种沟通的受益者不光是女儿,还有我自己--正是这个过程,让我越来越多地了解她,并从心理上完成了从孕妇到母亲的过渡。我开始学着用女儿喜欢的方式来照顾她。
同产房一位产妇在和我谈到这个问题时很担心:“我的宝宝一出生就因宫内窘迫而被送去抢救,会不会对母婴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劝慰她:尽管劳伦茨当初认为关键期一旦错过即无可弥补,但后来也有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即使错过关键期,只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和代价,也可以达到部分弥补的效果。
小编提醒准妈妈们,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小时后,准妈妈和宝宝去沟通交流,可以增加彼此的感情哟!
胎教真的对宝宝有好处吗
一、胎教对婴儿影响如何
现代妇科医学研究证明,生活在母亲子宫里的胎儿是个能听、能看、能动、能感觉到外部刺激的小生命,母亲对外界事物的感受都能通过某种手段巧妙地传递给胎儿,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近年来,胎教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受过胎教的婴儿,智商高于未受过胎教的婴儿。经过胎教训练的婴儿朦胧期短,智力发育快,语言能力强,动作协调敏捷。一般来说,应从胎龄5个月开始对胎儿实施定期定时的声音和触摸刺激。声音包括胎教音乐和父亲的语言、爱抚讲话。触摸包括孕妇本人或丈夫用手轻轻抚摸胎儿或拍打胎儿。这种刺激被胎儿感受后可促进胎儿的感觉神经和大脑皮层中枢更快发育。用相同的声音刺激胎儿,可以引起胎儿大脑中初浅记忆,这样坚持几个月,孩子出生后听觉比一般孩子灵敏,记忆力比一般孩子强。给胎儿听的胎教音乐要选择经过医学、音乐学设计和声波学规定的胎教音乐,不宜用迪斯科、摇滚乐,避免噪声不良刺激。胎儿在母体里面最早的接触是声音,如母亲的心跳、脉搏等,利用先进仪器让胎儿在腹中欣赏音乐,有助于他的身心健康成长。妇女在怀孕之后,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将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激动减至最低限度。多看美丽的风景、图画,多接触美好的事物,避开令自己情绪激动的东西,不要阅读恐怖、悲伤的书籍或看恐怖电影,如此使母体心境平和舒坦,让胎儿在母体内轻松成长。实验显示,将扩音器放在孕妇隆起的腹部,经常让胎儿聆听美妙的音乐,到胎儿出生后约1周,就会选择他所熟悉的声音。专家的研究证实,大多数的婴儿会选择母亲的心跳声以及在母亲腹中时听过的音乐,由此可知,胎儿是有记忆能力的。从统计学上也发现,怀孕过程顺利,生理、心理及情绪较佳的孕妇所生的婴儿,比条件较差的孕妇所生的婴儿在发育上理想得多。
二、对胎儿最有吸引力的是什么
胎儿是由母体孕育的,母体是胎儿赖以生存的内部环境,也是胎教的主体。母亲的身体素质、营养状况和生活方式都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母亲的文化水平、保健常识又直接关系到胎教艺术的高低。在实施胎教方面,对胎儿最有吸引力的是妈妈的声音。胎儿会在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里去耐心地听妈妈的声音,识别妈妈与别人的谈话内容和方式。通常情况下,从发现自己的腹内已经萌发出一个小生命起,多数未来的母亲便意识到保护和培养这一幼小生命的责任感,她应该努力捕捉来自子宫内的任何一点细小的信号,自然而然地开始和小生命对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与胎儿对话交流时,要求孕妇每日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过劳,保证睡眠时间,每日要有适宜的活动;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去空气潮湿的环境,避免精神刺激和外界环境干扰,保持心情舒畅。在孕母身心健康及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下,使胎儿能够健康发育。孕妇要加强保健知识的学习,经常到医院妇科检查,向医生求教有关胎教方面的知识,增强对加强胎教的认识,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注爱心;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增强体质,加强修养,睡好觉,保持充沛的精力,为孩子的超早期教育做好准备。
婴儿抚触护理作用
抚触促进婴儿智能发育
婴儿抚触其是经过科学指导,对婴儿的身体、头部、四肢等部位进行有技巧的抚触,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摩,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并产生生理效应,促进婴儿的健康发展、促进婴儿体重的增长及免疫能力提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从2000年开始,历时5年,对抚触给婴儿智能发育带来的影响作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这次系统的研究数据表明,抚触能够促进婴儿身心全面发展。
首先,抚触可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并且开始的月龄越早效果就越为显著。因为人脑细胞增殖期从妊娠3个月到1岁之间,脑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可塑性,年龄越小,脑细胞的增殖和网络化发育越快,但必须有脑发育关键期内良好适度的外环境刺激,而抚触通过皮肤这一最大的感觉器官给婴儿的发育以正向的刺激促进脑部的发育。
其次,抚触可改善婴儿睡眠。它对于入睡困难、易惊醒、睡眠方式多变等睡眠障碍的孩子有良好帮助,能够促进婴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再次,抚触可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正常儿从新生儿期开始进行抚触,其体重和胸围增长都明显快于没有接受抚触的婴儿。
同时,儿科专家还认为,抚触能够增加婴儿对于噪音的承受能力并能够使自己安静下来;婴儿的免疫系统明显增强,感染减少;而婴儿的脾气也会变得更好,更容易抚慰。
抚触增强亲子情感交流
抚触能增强亲子感情交流。研究发现,每天接受抚触的宝宝会变得更安稳,容易入睡,体重增加也较快。因此,有条件的家长应掌握婴儿抚触的时机和手法,最好每天或隔天给宝宝进行抚触,增进亲子感情。
父母应能够较好地掌握抚触时机和手法,而不仅是依靠医院的护士对孩子进行抚触。因为抚触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能够增加亲人和宝宝的情感交流,它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身体和智力上的发育,也满足了婴儿肌肤渴望亲人爱抚、心理渴望亲人安慰的需求。只有亲自给宝宝做抚触,才能达到交流感情的效果。
爸爸妈妈在给宝宝进行抚触的时候一定要饱含感情,要不停地和宝宝说话,不时亲吻宝宝,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皮肤接触、声音和视觉、动觉、平衡觉综合传递给宝宝,增加和宝宝之间的情感交流。
常帮宝宝按摩能促进其触觉发育
父母可以找专业人士指导,按照一定的步骤给宝宝按摩,做抚触操。或者经常轻柔地捏捏挠挠宝宝的小脚小手小耳朵小脸,摸摸宝宝的身体,根据宝宝的大小以适当的力度将宝宝抱在胸前,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促进宝宝触觉发育的方式。
早期教育从母婴交流开始
触觉交流:母婴间的触觉交流,最常见的是母亲为婴儿授乳。因为,授乳已不单是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而且为婴儿大脑的触觉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婴儿以其最为敏感的口角、唇边和脸蛋,依偎着母亲温暖的乳房,能在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这对其智力发育起催化作用。母亲经常抚摸、拥抱压儿所产生的肌肤接触,也会获得同样的效果。高桥的研究发现,一生下来就失去上述交流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表情冷淡,发育迟缓,性格孤僻而难与同龄儿和睦相处。
视觉交流:婴儿出生一月左右,视网膜已经形成,但中心凹尚未发育成熟,故其可见距离不会超过40厘米,可见区限于45度,几乎只能见到眼睛正前方。不过,此时他们对于人脸,特别是人眼已有识别能力。母亲在授乳时,总会发现婴儿边吃边用眼睛直视着自己的眼睛,这是婴儿情感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需要。因此,婴儿可在吃奶速度和进奶量上,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失去这种交流,其吃乳时会频繁转身摇头,甚至烦躁不安。当然,除授乳以外,平时多与婴儿作对视交流,大多会得到晏儿甜蜜的微笑,从而有益于其心理健康发育。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母亲在使用奶瓶授乳时,更应有这种视觉交流。
嗅觉交流:生物学研究证实,人类在视觉相当发达后,嗅觉便开始退化了。但是,婴儿的嗅觉却相当灵敏。刚出生几天的婴儿,便能闻出气味的好坏。在试验中,如果把浸过母乳的布片靠近婴儿异端,婴儿会顿时止哭而做出寻乳的姿态。由于婴儿能嗅出是不是母亲,故日本学者高桥提出,婴儿期由母亲陪睡可产生良性刺激,有利于其智力发育。他指出,那种不停更换陪睡者的婴儿,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睡眠时间和质量均大幅度下降。这对其心身发育不利,严重者可导致婴儿发育迟缓和幼儿期心理障碍。
听觉交流:研究表明,婴儿出生一周后,即能分辨出人声或物声。这是因为,婴儿自出生起,便有声响需求,并能从各种声响中产生诱发效应,从而很快以声音辨别是不是母亲。可别小看母亲与婴儿间毫无意义的对话,细心的母亲会发现,在对婴儿说话时,他会动手动足,一副满足的模样。更重要的是,多与婴儿对话,可使大脑正处在急剧发育中的婴儿,很快牙牙学语,为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上,缺乏母婴语言交流的婴儿,发语均迟于有母婴语言交流的同龄儿,且发语不清,表情不活泼。
母婴交流也有关键期
关键期内多接触的宝宝智商高他们进行了试验:两组刚出生的婴儿,一组与母亲接触时间短,一组与母亲接触时间长。结果,在关键期内长时间接触婴儿的母亲对孩子关心较多,抱孩子的时间和次数更多,她们时常抚摸孩子,并与之交流目光,较少把孩子留给他人照料。在关键期内与母亲接触较多的孩子,在5岁时表现的智商也较接触少的孩子高。
关键期理论是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茨提出来的。有一阵,劳伦茨身后老是寸步不离地跟着一队摇摇摆摆的小鸭子,因为这群小鸭子在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就是劳伦茨。别小看这群鸭子,它们使劳伦茨获得了诺贝尔奖--分据此提出了关键期理论,即小鸭子的这种先天学习(他称之为“印刻”现象)只在其出生后一个短暂的关键期内发生,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并形成永久性依恋。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就不再出现这么好的学习时机。
过来妈妈谈母婴交流关键期我为自己能住进这个妇产科医院感到庆幸,因为它实行母婴同房,这对母婴关键期内的接触很重要,既能够帮助我加深对宝宝的感情和了解,又能帮助宝宝形成对母亲的依恋。刚刚从妈妈“宫殿”中来到人世的宝宝,一出生就被放到我温暖的胸怀中,这不仅能帮助她更好地应付全新的环境:温度的变化、自由的呼吸、与母体的脱离等,在那里,她还能一如既往地听到妈妈熟悉的心跳,她感到安全。有些不知所措的女儿就这样渐渐安静下来,香甜地吸吮着乳汁。
宝宝与妈妈有哪些交流方法
很多妈妈,生下孩子后,因为生活压力大,所以只能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养着,自己出去打工挣钱抚养孩子。其实殊不知,妈妈的教育对于宝宝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
别以为初生的婴儿不会看,不懂听,无法与之进行情感交流。其实,婴儿出生后不久便具有“对话”能力,但如果不及时发展这种能力,它就会逐渐弱化甚至丧失。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对幼猴进行试验。他把出生不久的幼猴放在有两个假母猴的环境里,一个是钢丝做的,手里拿着奶瓶,叫“钢丝妈妈”;另一个是用毛皮和棉花做的,可以给幼猴温暖,称“绒布妈妈”。幼猴平时总喜欢依偎在柔软、温暖的“绒布妈妈”怀里,只有肚子饿的时候才去找冰冷的“钢丝妈妈”。长期无法与“真”妈妈对话的幼猴长大以后,性格孤僻、呆板,适应能力极差,甚至生产后不会照顾自己的后代。
因此,要让今天的婴儿不再沉默,让明天的孩子聪明健康,早期的母婴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千万不可图一时之轻松而疏忽。专家认为,有益于婴儿发育的母婴交流方式主要有:
嗅觉交流:婴儿的嗅觉相当敏感。把浸有母乳的布片靠近婴儿鼻端,婴儿可很快止哭,并做出寻乳姿势。因此,母亲应多抱抱婴儿,头几个月尽量和他睡在一起,让孩子熟悉母亲的体味。
听觉交流:婴儿出生一周后,就对声音有强烈的需求,而且还能分辨出人声。所以,别小看母婴之间毫无意义的“对话”,这种交流可使大脑正处于急剧发育中的婴儿很快牙牙学语,并丰富其情感体验。
视觉交流:婴儿出生一个月,可见距离一般不超过40厘米,几乎只能见到眼睛正前方,但对人脸却具有天生的识别能力。母亲在哺乳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婴儿常常边吃奶边用眼睛直视自己,这是婴儿情感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需要。所以母亲应经常对婴儿微笑,与婴儿对视,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触觉交流:母婴之间的触觉交流,最直接体现为母亲授乳。授乳不单能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更为其最初触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婴儿最敏感的部位是口角、唇边和脸蛋,依偎在妈妈温暖的乳房边,能在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对其智力发育可起到催化作用。此外,母亲经常抚摸、拥抱婴儿所产生的肌肤接触,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