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多大会说话

婴儿多大会说话

孩子多大会说话是爸爸妈妈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年轻父母,对于孩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都满含着期待和憧憬。宝宝到底多大才能会说话?多大会说话才算正常呢?

事实上,刚生下来的初生儿就会“说话”,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哭就是他们所说的话,他们借由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感受等,只是他们的这种语言只有经常照顾他们的的人才能理解,而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

· 出生1-3个月

婴儿只能发出“啊”、“呀”、“呜”等单音节字,而且大多为类似语气的声响。

· 出生4-5个月

宝宝会偶尔发出听起来像“爸爸”、“妈妈”等叠音来,但是这时候这些类似于“爸爸”、“妈妈”的发音对于他们其实是不具有特定意义的,也许这只是他们碰巧发出的而已。

· 出生6-9个月

婴幼儿会说的话逐渐多了起来。这时候婴幼儿的咿呀学语听起来更像是在“说话”了,好像他们的发音也具有了更多的意义,但事实上,这是因为他们咿呀学语的语调和语气类似于你的语调和语气了。这一阶段,父母要多给宝宝读书、讲故事,多跟他们讲话,从而给他们更多的语言刺激来促进语言的发展。

· 1岁到1岁半

宝宝能够说出一两个词语了,而且这时候他们是知道这些词语的意义的,个别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幼儿甚至可以说一些语法上并不完整、规范的短句,比如说“糖吃”等。而且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会根据情境有语调的变化,比如当表达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提高自己的语调,比如说他在因想吃糖果而渴望征得妈妈同意时会说“糖糖?”

· 1岁半到2岁

宝宝的词汇量已经能够达到两百多个了,但是据研究这些词汇之中绝大部分是名词,还有少量的动词和形容词。这一时期的幼儿学习语言的速度很快,甚至可以达到每天十个或者更多,所以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宝宝多大会说话

4-5个月:宝宝可能偶尔会蹦出第一声“妈妈”或“爸爸”来。这可不代表宝宝会说话了,爸爸妈妈先别激动,这时宝宝还没有真正把这些词和你们联系起来。要到宝宝1岁左右才能明白“爸爸妈妈”的真正意义。

6-9个月:宝宝的会说的话更多了。当他喃喃自语或发音时,妈妈在一旁听着觉得很有趣,其实这是宝宝在模仿类似大人的语气和声调,也是学习说话的一种方式。妈妈可以给宝宝读书来鼓励他的牙牙学语,也可以多对宝宝说话,让宝宝多模仿,锻炼语言能力。

12-17个月:这时宝宝已经能明白一些词语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词语。宝宝甚至会练习变换声调,在提问题时,把语调升高,提出一个正确的疑问句式。这时候宝宝渐渐地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在表达他的需要方面具备的强大力量。

1岁半-2岁:宝宝词汇量可能已经多达200个了,其中大多是名词。宝宝还不能理解第一人称的使用方法,他会喊出自己的名字,提出要求。在18-20个月之间,宝宝学习词汇的速度为每天10个或更多。有的宝宝每一个半小时就能学会一个新词,妈妈可以给宝宝看一些新奇的东西并告诉宝宝物品的名字,宝宝很快就可以学会。

2岁半:宝宝开始会会开始使用“我”和“你”了,尽管意识不强,他还是习惯用自己的小名来称呼自己。在两三岁之间,宝宝的词汇量会增加到300个词。他能把名词和动词连在一起,造出虽然简单但也完整的句子了,他使用祈使句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3岁:宝宝将能够持续地谈话,并根据谈话对象来调整语调、说话模式、用词等。宝宝能听妈妈给他讲故事,还能提出一些可爱的问题呢!

婴儿多久会翻身 宝宝多大会翻身

翻身动作是宝宝第一个学会的大运动,老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其实就概括了宝宝会翻身、会坐、会爬的大致时间。但实际上宝宝会翻身的时间并不一定就是3个月的时候,具体翻身时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宝宝可能到了5个月的时候才会翻身。

如何教宝宝尽早说话

小儿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规律的过程。先学发音,例如2~3个月的婴儿,当大人“啊”、“哦”地和他说话时,就会咿呀学语,逗他时会大笑。进而是理解语言阶段,如7~8个月的婴儿,已能理解简单的语言,如问他灯在哪儿呢,婴儿就会指灯或看灯。常常听到1岁左右孩子的妈妈说:“这孩子什么都懂就是不会说”,这是因为婴儿仍处于理解语言阶段。

2岁左右的幼儿语言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时已会说3~4个字组成的词,知道常见物品的名称,很喜欢和成人学说话。 怎样才算语言发育得好呢?在咿呀学语阶段,能情绪愉快,积极发音;在理解语言阶段,能理解得多,理解得对;在会说话时,语言清楚,内容丰富。这完全不是自发的,而是正确教育的结果。语言的获得和发展对婴儿的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婴儿期就开始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施加有效的影响。 有的妈妈认为刚出生的婴儿不了解语言,就不用跟他说话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即使婴儿不会说话,不了解语言,但是母亲所说的话,却会不断地灌入婴儿的头脑里,虽然从表面看不出来,但其刺激却是会对婴儿的脑细胞产生惊人的影响。尤其在婴儿出生的6个月以内,是脑细胞爆发性成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接受丰富的语言刺激,那么,在婴儿的头脑里就会有优秀的语言回路打开,因而能够培育出脑细胞发达的宝宝。

最新语言心理学理论认为:婴儿最初所掌握的语言主要就是通过对周围语言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所以,您一定要多和自己的孩子交谈。父母若能在照顾、逗弄婴儿时多与婴儿说话,会更多地刺激婴儿调动各种感官感知父母的语言,积极地模仿成人的语言。要创造一个能促使婴儿不断咿呀学语的愉快环境,以提高婴儿的发音质量。妈妈的爱抚、语言和笑声,最能鼓励婴儿做出咿呀反应。同时,父母充满温情的话语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形成了婴儿对父母情感上的无限依恋,密切了亲子关系,父母成为婴儿安心学习语言的重要语言基地。 婴儿语言的发展也受到父母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的极大影响,建立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是保证孩子生理、心理各方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如果充满爱心、关怀、细心地照顾婴儿,婴儿在今后的发展中与父母间往往有丰富的语言和情感交流。温情和体贴的教养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婴儿语言的发展。家庭成员之间亲切的语言交流等等,都能引起婴儿感知语言的兴趣。

对孤儿院婴儿研究后发现,在孤儿院成长的婴儿因缺少父母充满爱子之情的精心照料,婴儿多有语言发展迟滞或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问题。同样,冷淡、拒绝、虐待婴儿的养育态度和方式都对婴儿语言及其它方面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孩子的语言发展离不开父母良好教养态度和方式。 生理需要的满足是婴儿能够安心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物质保证”。婴儿只有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稳定的情绪状态,不会哭闹不休。如果年轻的父母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能敏感地觉察、辨别出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就会使婴儿的情绪稳定下来,婴儿会不断地向父母咿咿呀呀,似乎在表达他们的愉快和对父母耐心、周到照顾的感激。

培养婴幼儿理解语言,要和小儿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就是干什么,说什么,帮他理解什么。比如吃饼干时,就告诉孩子:“等着妈妈给你拿饼干去”,拿着饼干时,妈妈还可强化一下,对婴儿说:“这是饼干,多好吃啊”。说话时也要本着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教幼儿说话。如吃饭时教小儿说:“牛奶”、“白菜”、“张大嘴”等。睡觉时教小儿说:“上床了”、“躺下”、“闭上眼”等。教小儿说话要趣味化、游戏化。在玩时教给小儿玩具的名称、玩的方法,如“把皮球滚过来”。这样联系小儿的生活学说话,既形象又具体,由于重复多,每日每时都可起到对语言的强化作用。

总之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接受知识的工具,要按顺序和规律培养教育。当婴儿想表示某种意思时,请母亲先保持沉默去观察,婴儿必定拼命地表达,而借着这样不断地努力,婴儿也就学会了传达自己意思的语言和方法了。大人应该鼓励孩子多说话,不要急着代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有更多的交流语言的机会,使小儿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小孩子到底多大开始会说话

8-18个月是语言积累期——重模仿

孩子在8-18个月应该说是在一个语言积累期,可不要低估了孩子在这一阶段的语言储备,他们会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观察、模仿、实践。

此时的孩子一般都是在有意识地运用语言,他们会很多的语言片段,就好像是双手攥满了珍珠,却不知道如何将它们串起来自如运用。此时,家长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更多更规范的示范,碰到表述错误的时候,及时纠正,不管当下他们懂不懂,都是一种积累和储备。

18-36个月是语言爆发期——主动表述

18—36个月是孩子的语言爆发期,很多孩子会在这一阶段一下子讲很长的句子,而且是有意识的,很主动的表述。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语言学习方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特别会模仿,另一个特点是他们一般都很难分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影响到了他们的表述。

因为年龄太小的原因,孩子还不能分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前后关系,会犯一些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的毛病,但家长们对此也不用太心急,有些毛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行纠正。

3岁以后是语言规范期——运用语言

3岁之后,就进入了语言规范期,很多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口语发音会在一夜之间突飞猛进,他们的语言表述条理较清晰,语音标准,与大人交流一般的生活话题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这个阶段主要是训练孩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只要有机会,就让他在人前去说,去表达,去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这一阶段的孩子如果有条件多带他到外面走一走,学会观察大自然,进一步学会思考,可以偿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口头小作文,这对于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以后的作文启蒙都是很有帮助的。

宝宝多大会说话

宝宝多大会说话

其实宝宝出生时的哇哇大哭,代表他第一次进入开始“说话”表达清晰了。开始,他是用舌头、嘴唇、上颚和任何新长的牙齿来发出声音,头一两个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

4—5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可能偶尔会蹦出第一声“妈妈”或“爸爸”来,虽然肯定会让你无比激动,但他还没有真正把这些词和你们联系起来。这要到他大约1岁左右才能做到。

6—9个月宝宝的会说的话更多了。当他喃喃自语或发音时,听上去好像有意义了。这是因为他在使用跟你说话时类似的语调和语气了。给宝宝读书来鼓励他的牙牙学语。

12—17个月宝宝可以使用一两个词了,而且知道它们的含义。他甚至会练习变换声调,在提问题时,把语调升高,比如宝宝想要人抱的时候说:‘抱不?’。他渐渐地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在表达他的需要方面具备的强大力量。

1岁半—2岁的宝宝词汇量可能已经多达200个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词。在18—20个月之间,宝宝学习词汇的速度为每天10个或更多。有的宝宝每一个半小时就能学会一个新词,所以你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

2岁半的宝宝开始会会开始使用“我”和“你”了。在两三岁之间,宝宝的词汇量会增加到300个词。他能把名词和动词连在一起,造出虽然简单但也完整的句子了。

到了3岁时,宝宝将能够持续地谈话,并根据谈话对象来调整语调、说话模式、用词等

宝宝一岁半了还不会说话怎么办 宝宝一般多大会说话

1.宝宝在0-8个月时,已经会发出辅音以及出现重复的连续音节,如ma-ma、pa-pa等,这是前言语阶段的发音现象。

2.在宝宝9-12个月时,会发更多的声音和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变换音调,还能模仿成人和学习新的发音,有时可以对着物品发出正确的读音。

3.12-17个月的宝宝,通常已经能够开始吐字了,并且能够知道它们的含义,他甚至会练习变换声调,在提问题时,把语调升高,比如宝宝想要人抱的时候说:‘抱不?’。他渐渐地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在表达他的需要方面具备的强大力量。

4.一岁半到两岁的宝宝,词汇增加的速度会变快,他们可以理解几百个词汇,也可以听懂一些复杂句子的意思,他们还会将一些会说的词汇加以组合。

5.两岁半的宝宝开始会会开始使用“我”和“你”了。在两三岁之间,宝宝的词汇量会增加到300个词。他能把名词和动词连在一起,造出虽然简单但也完整的句子了。

6.到宝宝三岁时,宝宝将能够持续地谈话,并根据谈话对象来调整语调、说话模式、用词等。

宝宝多大,还不会说话就算晚!

宝宝从出生以后对抚养人有意识的互换或人的语言就有了更明确的回应,1个月以内就可以一些喉音,之后慢慢出现简单的辅音、元音,到8个月左右就能很好的发出唇音,如爸爸、妈妈、哒哒等,1岁左右会出现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10个月到1岁2个月之间会出现较多语音的句子但成人不能听懂,常常以自言自语的方式出现;1岁半左右语量开始明显增多,2岁左右可出现300个词,2岁半左右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说话晚】

1、婴儿时期的宝宝,不会咕咕地发声,或是不能自言自语地嘟囔。

2、宝宝到了12个月,还不能注视说话的人。

3、一岁左右的宝宝,不能根据指示做出动作。比如当你说出“指指你的脚”,他仍没有反应。

4、18个月的宝宝掌握的词汇不到50。

5、2岁的宝宝不能使用两个连续的词,或是三岁的宝宝不能说断句。

6、4岁的时候,不能理解你说的话。

如果遇到上面的问题,最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男孩子都比女孩子开口晚吗】

心理学研究证实了这个说法。从整体上说,女孩子说话是早于男孩子,学说复杂结构语言的时间也早于男孩子。然而,这仅是一种倾向,不意味着每个男孩子说话都比女孩子晚,更多地还是取决于孩子的自身情况。

【宝宝说话晚是大器晚成吗】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晚是“大器晚成”,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其实,这是没影的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专家表示,小宝宝到了1岁左右就开始牙牙学语,说几个简单的词句,如果到了两三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医学上就称为言语发育迟缓。言语迟缓的原因很多,通常影响孩子说话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家庭原因。

从生理上讲,如果孩子的听力本身有问题或发音器官不正常,会导致无法正常发音,比如,孩子若出现舌系带过短、唇裂、腭裂等异常,就会出现发声气流走向失常和发声协调困难,影响发音;如果孩子有听力障碍,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如果孩子得了孤独症,或者是智力低下,也可能不会说话。

不过,大多数孩子不肯说话是由家庭环境造成的。有些父母经常把孩子不会说的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听,就不愿开口了;也有极少数家长,强迫孩子说话或把孩子发音不准当笑料,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于是变得不肯开口。

另外,孩子出生后一直听着方言长大,孩子周围的成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孩子学普通话可能会有发音不准的现象。

【说话晚、内向就是自闭症吗】

专家朱晓林:只要正确引导孩子就不会有问题的。第一,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引导他多去说,这样孩子有了锻炼的机会慢慢就会好起来的。第二,平时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玩,让他多接触一些同龄的小朋友,给孩子创造一个和别人交流的机会,孩子的社交能力才能够得到发展。

【孩子说话晚与智力发展有关吗】

孩子由于个体的差异,表现在语言能力方面也是开口有早有晚、表达清晰不清晰的区别。妈妈们只看到孩子说话晚的结果,却没有思考可能造成孩子开口晚的原因,着急地给孩子扣上智力有问题的标签,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宝宝2岁了还不会说话是什么原因 正常孩子多大会说话

一般9~12月是孩子的学话阶段:这时宝宝开始模仿大人发音,开始把词和对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开始对词义产生理解。12—17个月宝宝可以使用一两个词了,比如宝宝可能会用“帽帽”来表示“我要戴帽子”。1岁半-2岁,宝宝的词汇量明显增加,已经多达200个了,词类范围明显扩大,可以说多个词组成的句子。

婴儿多大可以坐

1、婴儿多大可以坐

6个月。周岁以内小儿大动作的发育可大致概括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九扶立、周会走。6个月的宝宝可以坐了。

2、拉坐练习是训练宝宝坐的方法之一

4个月时可开始训练小儿拉坐。婴儿仰卧位,成人双手的大拇指插入婴儿手中,让他握着,其他手指则轻轻抓着婴儿的手腕,使小儿双手伸直前举,手掌向内相对,两手距同肩宽,然后轻轻向前拉起婴儿双手,使小儿头、肩膀离开床面抬起。此时婴儿会试图屈肘用力坐起来,保持此姿势5~6秒,再轻轻让小儿躺下,再重复2~3次。应注意:拉坐练习是让小儿借助家长的轻轻帮助自己用力坐起。如果小儿被成人拉坐起来时,手无力屈肘,头部低垂,表示还不宜做这个动作,必须先进行俯卧练习,强化颈背肌肉及上肢肌肉力量,过些的时候再进行练习。

3、靠坐练习是训练宝宝坐的方法之二

5个月左右训练小儿靠坐。将小儿放在有扶手的沙发上或有靠背的小椅子上或在小儿身后放些枕头、棉被让练习靠坐,以后逐渐减少小儿靠垫的东西,每日1~2次,每次2~3分钟。

4、宝宝会坐有什么好处

4.1、利于保持身体平衡。宝宝能够坐起来是很重要的,不仅有利于宝宝的脊柱开始形成第二个生理弯曲,即胸椎前突,对保持身体平衡有重要作用。

4.2、对感觉知觉的发育很重要。还可以接触到许多过去想够又够不到的东西,对感觉知觉的发育都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宝宝会坐是天大的喜事,如果坐得稳的话,表示其骨骼发育神经系统、肌肉协调能力等发育渐渐趋于成熟。当然,此时宝宝的劲部发育也慢慢稳定了。

宝宝多大才会说话 宝宝会说话了

宝宝开始说话,就意味着他们不再总是发出没有意义的身影而是会用一些简单的词语来指代身边的某个具体的事物,或者比词语本身更宽泛的一组相关的东西。

相关推荐

婴儿多大可以吃蛋清

宝宝一般是六个月之后就可以开始吃鸡蛋黄了,刚开始吃鸡蛋黄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过敏反应,各位准妈妈们不能过于担心,只要我们食用四分之一的蛋黄就可以了,不能吃太多,以免消化不了。以6个月前的宝宝为例,他们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鸡蛋中的白蛋白经过肠壁直接进入到血液中,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引发湿疹、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不良反应。另外,过多吃鸡蛋会增加消化道负担,使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引起血氨升高,同时加重肾负担,容易引起蛋白质中毒综合征,发生腹部胀闷、四肢无力等不适。营养专家认为,1岁至1岁半的宝贝最好只

新生儿多大会笑 刚出生的婴儿为什么会笑

婴儿在刚生下后,特别是在睡着的时候都会产生微笑。这是一种心情舒服、身体内部感到心满意足的表现。 婴儿的笑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发生的笑,即使身边无人也会时时显露笑的表情。此外,睡着的时候也会呈现出默默微笑的面容。还有一种笑和前一种笑略有不同。母亲在婴儿的身边努力制造快乐的气氛,当眼睛和眼睛之间的视线对合的时候,婴儿对此产生反应而引起的笑。这种微笑在婴儿出生后一两个月左右的期间里常常可见。

婴儿多大才能理发

婴儿第一次理胎发的最佳时期为出生1-3个月内。 新生儿的肌肤比较细嫩、敏感,容易感染真菌、湿疹等皮肤病,而胎毛本身并不会生长,随着时间的增长会慢慢的变黄和脱落,给宝宝理胎发不仅可以刺激毛囊生长,还可以使宝宝再长出的头发更浓密。所以自古以来“满月理胎毛”是符合现代科学婴儿护理常识的。 婴儿理发是一门专业的技术,直接关系到宝宝的健康。刚出生的宝宝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自身免疫力差,调节汉腺功能弱,头发每时每刻的生长,将会消耗大量的营养成分及各种维生素,所以要及时为宝宝修理胎发。 怎样给婴儿理发? 现在大部分

婴儿多大可以把尿

婴儿把尿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建议6个月以后再开始进行把尿训练。因为,6个月后,宝宝大脑皮质才会对排尿起管辖作用;另外,婴儿的颈椎、背部肌肉已经有力了,可以自主抬头,这时候进行把尿,宝宝头部也不会耷拉下来弄伤颈椎。

儿童自闭症的症状

发现和诊断儿童自闭症的一个主要症状便是语言功能的发育延迟。患该病的儿童往往开始说话的年龄要比正常小孩晚一些。此外,还有一些症状出现在婴儿会说话以前,而这些恰恰正是经常被父母所忽略的东西。 一些早期症状可以在婴儿1周岁的时候被我们发现,其中包括: (1)无法跟父母进行眼神交流,眼睛无法跟父母对视。 (2)当父母呼唤其名字时,婴儿无法产生反应和应答的表现。 (3)无法识别父母的手势,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 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包括: (1)12个月大的时候,婴儿还没有喃喃自语或一些表达情感的动作。 (2)

婴儿几岁开始学说话呢

第一,1—3个月:能够发出简单的单音节,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生理现象; 第二,4—6个月:如果有人和他说话,会咿咿呀呀地回应,能够发出笑声; 第三,6—9个月:听到声音会寻找,听到自己的名字有反应,会试着模仿大人的声音,发出一串的呀呀学语声; 第四,1岁:出现有意义的语汇,如:爸爸、妈妈,知道挥手表示再见,能够模仿简单的声音,能够指认常见物; 第五,1岁半:会话的语汇增多,可以使用简单词语与人交流、表达意思,明白别人给予的简单指令,会跟着大人学说单字,如:车、喝、饭等; 第六2岁:能够使用简单词汇说出不完整

婴儿多大可以出门

婴儿多大可以出门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许多父母都不敢带很小的婴儿出门到室外去。通常妈妈和新生宝宝都要禁足一个月,甚至更久。 事实上,并没有医学原因要求不可把健康婴儿带出门,相反,带婴儿出门换换新鲜空气和视野,对所有年龄的人都有好处,包括婴儿。 带宝宝出门的好处 1、出门多晒太阳有助钙的吸收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晒太阳而获得。肌肤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维生素D3,身体再把维生素D3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这种类型的维生素有助于倡导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形成,而维生素D也因此被称为“

婴儿多大可以出门

婴儿太小的时候,父母们总会担心宝宝太小,免疫力弱,带着出门容易感冒或被传染疾病等,所以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不会带小宝宝出门的。 那么婴儿多大才可以出门呢?这是很多家长们急切想要知道的问题,毕竟总不能把宝宝留在家中,这样时间一长,大人都会生病,何况宝宝呢。其实,就医学上来说,并没有要求健康婴儿必须长时间呆在家里,相反常常带婴儿出门可以让婴儿多呼吸新鲜空气,对婴儿身体健康有好处,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特别对于其脑力智力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 一般而言,在宝宝满月的时候,就可带其出门了。但是极端的天气情况是你需

婴儿肥多大会消失

婴儿肥多出现在14-20岁之间,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婴儿肥就消失了,而有些人到了三四十岁还有婴儿肥。如果成年后婴儿肥还在,一般不会自己消失了,要通过脸部按摩或者其他瘦脸方法才能瘦下来。

婴儿多大长牙齿呢

幼儿什么时候长牙,乳牙几岁长齐 幼儿出生时虽然口腔内没有牙齿,但在颧骨内已经有了牙胚。到了一定的时间,从牙龈表面就长出牙了。牙齿从颌骨内长出来的过程,医学上叫做牙齿的“萌出”,也就是俗说的长牙。 牙齿萌出有一定的顺序,有个大约的时间。如出生后6-8个月,乳牙下切牙开始荫出, 到两岁至两岁半,20个乳牙就可长齐。由于每个幼儿的发育情况不同,有的可能早些,有的可能晚些。如果超过一周岁还不见牙齿荫出,就应当请医生检查究竟有什么障。如幼儿患佝偻病、重度营养不良、先天骨骼发育障碍等,影响牙齿的钙化,萌出时间就就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