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正确的急救方法
心脏正确的急救方法
1、心脏正确的急救方法之叩击心前区
施术者将左手掌覆于病人心前区,右手握拳,连续用力捶击左手背。心脏停搏1.5分钟内有效。
2、心脏正确的急救方法之头部后仰气道通畅
患者一旦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或咳嗽复律,捶击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2次后,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如患者意识并未丧失,仍处清醒状态,可嘱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抢救者可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部后仰,另手托起患者下巴,使头颈部后伸,保持下颌尖、耳垂与地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
3、心脏正确的急救方法之人工呼吸反复进行
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应迅速做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好。抢救者以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患者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
4、心脏正确的急救方法之挤压心脏重建循环
以剑突为定位标志,将食、中两指横放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抢救者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放大在前一手背上垂直用力按压,每分钟80-100次,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肋骨与胸骨骨折。
5、心脏正确的急救方法之胸外心脏按摩
给停跳心脏施压,藉外力使其收缩,排出血液,压力解除后,心脏舒张,使血液又重新充盈心脏,从而暂时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病人仰卧硬板上或地面上,双下肢稍抬高。急救人员位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略偏左,另一手重迭于前一手背上,向下挤压,使该胸肋部下陷3-4公分为度。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每分钟60-70次的节律反复进行。
淹溺的分类
干性淹溺是指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
湿性淹溺根据淹溺时水的成分可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但无论是哪种成分的水,被溺水者吸入体内后,都可能通过一定的作用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淹溺,都会引起全身缺氧,可导致脑水肿。
呼吸道吸入污水可发生肺部感染。病情恶化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所以,溺水发生时的正确急救对挽救溺水者的生命十分重要。
心脏病急救方法
医学专家强调,因心脏血管堵塞而突发心脏病的患者必须在1小时内打通堵塞的动脉,才不致造成心肌的永久性伤害。因此,患者及照顾他们的人必须高度警觉,掌握抢救时间,及时送患者到医院治疗。
心脏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有胸前压迫样疼痛并可能放射到双臂颈及下颌;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焦虑恐惧;眩晕;恶心呕吐;大汗;口唇甲床苍白或紫绀;皮肤苍白青紫及意识丧失等。
当抢救者确认病人是心脏病发作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采取急救措施。
1.检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果患者没有呼吸脉搏及心跳,应开始为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
2.保持患者镇静、舒适,解开贴身衣扣。如果病人神志丧失,应把他摆成恢复性体位(支撑患者的头部,并让病人处于腹卧位,将靠近抢救者一侧的上臂及膝关节屈曲,轻轻将头部后仰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保持患者温暖。用凉的湿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上。千万不要摇晃病人或用冰水泼病人以试图弄醒他,不要让他进食或喝水。
3.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及脉搏,必要时开始心肺复苏。
4.有不少心脏病患者会随身自备急救药品,抢救者可在病人意识清楚时及时给病人服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服用硝酸甘油片时,要让病人舌下含服,并坐在沙发或靠背椅上,直立服药可能产生晕厥而跌倒。
鼻出血的正确急救方法
1、发生了鼻出血,要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同时安慰病人,使他避免过分紧张,尽量保持镇静。因为精神紧张,常会使血压增高而加剧出血;对高血压引起鼻出血的病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2、局部处理主要是压迫止血,处理步骤取决于出血部位和程度。让病人用拇指及食指紧捏两侧鼻翼,5~10分钟可使出血停止。如出血不止,可将干净的棉球,明胶海绵、软布等塞入其鼻腔,压迫止血。
3、全身处理主要是对可能发生休克的处理。如用上述方法鼻出血仍不止,以致出现休克时,则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侧向健侧,以防止血液流入咽部,引起恶心,加重出血。同时用针刺或手指按压其人中、涌泉穴抢救。并及时送附近医院救治。
心脏病急救方法
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的不同场合,因此开展群众性的心脏复苏知识与技术普及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格外重要。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抢救者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迅速采取十大抢救措施:
1、头部后仰气道通畅
患者一旦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或咳嗽复律,捶击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2次后,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如患者意识并未丧失,仍处清醒状态,可嘱患者用力咳嗽,提高胸内压,同时还要注意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抢救者可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部后仰,另手托起患者下巴,使头颈部后伸,保持下颌尖、耳垂与地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
2、人工呼吸反复进行
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应迅速做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好。抢救者以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患者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
3、挤压心脏重建循环
以剑突为定位标志,将食、中两指横放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抢救者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放在前一手背上垂直用力按压,每分钟80~100次,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肋骨与胸骨骨折。
4、抢救药物及时应用
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溴苄胺、硫酸镁、普鲁卡因胺、碳酸氢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应用。
5、心电监护不可或缺
心电监护仪的监测要贯穿于抢救全过程,即使复苏成功也要继续监护,应将患者送入监护病房,连续监护至少48~72小时。
6、治疗“室颤”迅速妥当
迅速恢复窦性心率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旦心电监测确定为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应即刻用200焦耳能量进行直流电除颤。
7、血气尿量动态观察
在抢救的全过程中,要动态观察生命体征、血尿常规、水电酸碱以及各项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等数据变化,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8、减低代谢要降体温
心脏骤停后脑组织急性缺氧,必然导致缺氧性脑损伤,甚至出现脑水肿。此时应积极降温,可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提高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水肿。降温应及早进行并以头部降温为主,一般降至32℃为宜,可用冰帽、冰袋物理降温,必要时可加用冬眠药物。
9、集中治疗纠正异常
心脏复苏成功后,仍不能松懈,应进一步强化治疗,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防治脑水肿及急性肾衰与继发感染等。
10、保护脑肾预防猝死
心脑肾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脑复苏是心脏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部分患者虽心肺复苏成功,但终因不可逆转的脑损害而致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因此,抢救措施除降温外,还包括应用脱水剂甘露醇、高压氧疗以及防治抽搐(常用安定静脉注射)。
心脏病急救方法
心脏病急救方法
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的不同场合,因此开展群众性的心脏复苏知识与技术普及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格外重要。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抢救者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迅速采取十大抢救措施:
1、头部后仰气道通畅
患者一旦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或咳嗽复律,捶击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2次后,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如患者意识并未丧失,仍处清醒状态,可嘱患者用力咳嗽,提高胸内压,同时还要注意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抢救者可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部后仰,另手托起患者下巴,使头颈部后伸,保持下颌尖、耳垂与地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
2、人工呼吸反复进行
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应迅速做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好。抢救者以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患者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
3、挤压心脏重建循环
以剑突为定位标志,将食、中两指横放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抢救者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放在前一手背上垂直用力按压,每分钟80~100次,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肋骨与胸骨骨折。
4、抢救药物及时应用
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溴苄胺、硫酸镁、普鲁卡因胺、碳酸氢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应用。
5、心电监护不可或缺
心电监护仪的监测要贯穿于抢救全过程,即使复苏成功也要继续监护,应将患者送入监护病房,连续监护至少48~72小时。
6、治疗“室颤”迅速妥当
迅速恢复窦性心率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旦心电监测确定为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应即刻用200焦耳能量进行直流电除颤。
7、血气尿量动态观察
在抢救的全过程中,要动态观察生命体征、血尿常规、水电酸碱以及各项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等数据变化,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8、减低代谢要降体温
心脏骤停后脑组织急性缺氧,必然导致缺氧性脑损伤,甚至出现脑水肿。此时应积极降温,可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提高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水肿。降温应及早进行并以头部降温为主,一般降至32℃为宜,可用冰帽、冰袋物理降温,必要时可加用冬眠药物。
9、集中治疗纠正异常
心脏复苏成功后,仍不能松懈,应进一步强化治疗,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防治脑水肿及急性肾衰与继发感染等。
10、保护脑肾预防猝死
心脑肾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脑复苏是心脏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部分患者虽心肺复苏成功,但终因不可逆转的脑损害而致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因此,抢救措施除降温外,还包括应用脱水剂甘露醇、高压氧疗以及防治抽搐(常用安定静脉注射)。
脑中风如何正确急救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抓紧一切抢救时间,用时间“赢”回大脑。
2、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果有假牙也应取出。可不放枕头或将枕头垫在肩膀后面,使下颌略微仰起。
4、做一些简单的检查。例如用手电筒观察病人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有可能应测量血压,如高压超过150毫米汞柱,可以给病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10毫克。
5、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是:2-3个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病人的头部和肩部,使头部不要受到震动或过分扭曲,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背部和臀部,如果还有一人,则要托起病人的腰部和腿部,三人一起用力,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床或担架上。
6、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尽量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呼唤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7、记住:切勿抱、托、背、扛病人。
8、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做主给病人用止血剂、安宫牛黄或其他药物。
9、在出现脑中风先兆时,找家人商量是否去医院?或者以为过一会可能就没事了,或者认为现在不太稳定,等好一点再去等拖延时间的想法,都是不正确的,要尽早医治并进行快速让医生救治。
晕倒急救的误区
突然晕倒可能是贫血、血糖低,也可能是脑出血、心脏不适。这时,热心人在情况不明的时候不要随意摇晃、扶起、搬动病人。
正确急救方法:观察患者的面色,查看脉搏和呼吸,同时大声呼叫患者名字,看是否有反应。如有反应,则是浅昏迷,可试试掐人中;如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应在病人两乳头之间连续用力快速按压,可不做口对口吹气,同时请人拨打120。昏迷病人忌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注意别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当然,我们还是提倡迅速找到专业人员进行施救,否则可能会因错误的处置方法而事与愿违,造成二次伤害。
老年人忽然晕倒怎么办
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的,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心绞痛病人,应让其服下急救药,送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即打急救电话;见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回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搬动病人时,要一个托头、胸部,一个托腰、臀部,一个托腿、脚,动作宜缓慢平稳。
老年人常见的摔倒原因:
1.中风因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常发生昏迷、偏瘫等;
2.眩晕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等引起,一般无意识障碍;
3.晕厥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
4.心绞痛急性发作;
5.不慎摔跤骨折及癫痫发作等等。
平常在生活中如果出现老人忽然晕倒的情况之后,首先要观察老人在昏倒之后有什么症状,如果老人有不停抽搐等行为的话首先要避免老人自己伤到自己。如果自己不能掌握好正确急救方式的话,要及时的拨打120,等待急救人员。
跌倒扭伤如何正确急救
一、跌倒扭伤,如何正确急救
有些人在摔伤后会自行涂抹红花油或类似膏药,这样做反而会加剧疼痛。因为刚受伤以后,人体软组织会发生肿胀,会有微细血管出血和软组织液渗出。这个时候随意的按摩或涂抹外用药物,可能会刺激血液循坏,加剧肿胀程度,引起更加疼痛。跌伤后该如何紧急应对?
老年人跌倒扭伤后要这样做:
如是老年人跌倒,由于他们年纪大了,骨质疏松、骨关节不灵活、耐受能力差等原因,跌倒后易造成骨折,或者因剧痛引发心脏病等其他急性病,应及时送往医院检查,缓解症状。
年轻人跌倒扭伤后要这样做:
若是年轻人,除了一些高处坠落等特殊情况的严重损伤需要及时送医院外,因他们身体健壮,反应灵敏,一般摔倒、跌伤都不会出现太过严重的情况,且年轻人耐受能力好,也不易引起其他的全身性并发症,可选择自行处理。如出现伤口流血,要第一时间清洗处理,消炎止痛,防止伤口感染。如果没有伤口,单纯的只是局部肿胀、疼痛,瘀青,伤者可以去药店购买跌打损伤的中成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内服药作用于全身,通经活血;外敷药可针对伤处,消肿止痛,内外合用见效快。
当然,现在药店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繁多,该选择哪种?中医专家建议伤者应根据不同病症表现,合理选择用药,才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二、跌倒扭伤后,如何选药
1、急性期,如何迅速缓解疼痛
患者在刚刚摔伤的急性期,建议及时服用伤科跌打丸,有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是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的对症药。再配合金龙伤湿止痛膏贴于伤处,效果更好。金龙伤湿止痛膏适用于外伤初期的软组织损伤和肌肉疼痛,同样具有活血化瘀和消肿止痛的作用。丸药、膏药合用,能迅速缓解伤者急性期的疼痛情况。
经过急性期的治疗,虽然患者伤处的肿胀、疼痛有了明显好转,也不能因此大意,停止用药。软组织损伤在疼痛缓解期也需正确用药调理,才能尽快康复,防止留下旧患。
2、缓解期,选对药能更快康复
不同于急性期,缓解期需要结合个人体质与症状,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不同体质的人群症状表现不同,因此根据体质类型对症下药,治疗效果会事半功倍。
有些伤者局部软组织肿胀、疼痛,且多表现为怕冷,尤其遇到阴雨天气症状明显加重,全身都冷,脸色柔白,口唇颜色较淡,这类患者多半是阳虚体质。阳虚质软组织损伤患者在治疗时可内服冯了性风湿跌打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以白酒为主要原料,配合由丁公藤、桂枝、泽泻、香附、厚朴等27种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2-3次,可起到温通经脉,活血止痛的效果,正适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所导致的局部气血不通。
若患者感觉伤处的疼痛多为刺痛,并留有青色瘀斑;且面色、嘴唇颜色偏暗,舌下静脉有瘀紫的现象,甚至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出现皮肤瘀青疼痛,基本可以判断其为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跌打损伤患者在缓解期可内服梁财性跌打丸,能有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治疗轻微跌打损伤,积瘀肿痛,扭伤。同时使用少林跌打止痛膏贴于患处,内服外治相结合,损伤处能恢复的更快更好。
在日常活动中,应当先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避免突然激烈运动造成摔倒、跌伤。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在活动中出现跌倒、扭伤的情况,局部疼痛和肿胀,千万不能忽视不管,应当及时进行治疗,合理选择用药,以免留下伤痛的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