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隐白针灸怎么下针

隐白针灸怎么下针

进针方向:从足背向足底直刺与足背面成90°。

针刺深度:正坐垂足或仰卧,沿拇趾爪甲根及爪甲内侧缘所作直线交点处,斜刺,向上,进针0.1-0.2寸,或点刺出血,留针15分钟;温和灸5-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微痛放射到附近。

崩漏能喝益母草吗 崩漏带下怎么治疗

崩漏带下是一个中医名词,治疗方式以中医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崩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中医认为崩漏的整体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崩漏的急性期当以止血为主,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辩证施治,内服中药以止血。

针灸治疗崩漏的原则为:血热内扰、气滞血瘀者清热凉血、行气化瘀,只针不灸;肾阳亏虚、气血不足者温肾助阳、补气摄血,针灸并用,采用补法,以足太阳经腧穴为主,常见针灸穴位有关元,三阴交,血海、隐白、膈俞等,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配伍其他穴位施治。

女性私密处的三种拔罐疗法

治疗方法一

肾俞、白环俞、次髎、带脉、归来。湿热型配阴陵泉、三阴交、行间;寒湿型配关元、足三里、气海、阳陵泉。

方法:湿热型用刺络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寒湿型用单纯拔罐法,或留针拔罐法、姜汁罐法,罐后加温灸。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方法二

带脉、三阴交。白带配关元、阴陵泉、隐白、丘骨;黄带配阴谷、隐白、大赫、气海;赤白带配气海、关元、上髎。

方法:除隐白外,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针刺(白带用补法,黄带用泻法,赤白带用平补平泻法),刺后拔罐15-20分钟。如为白带,罐后加灸。隐白只针刺不拔罐。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方法三

小肠俞、次髎、带脉、关元。湿热型配三阴交、阴陵泉;寒湿型配肾俞、命门;阴痒配蠡沟。

方法:采用留针拔罐法,留罐20分钟。寒湿型者罐后加温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针灸隐白留针多久 隐白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趾背神经分布。足背内侧皮神经属绯浅神经在足背的分支之一,到该穴皮肤的神经来自第1骶神经。

2.皮下组织: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众多的小隔,脂肪组织位于小隔内,并分布有上述皮神经丰富的末梢分支及趾背动,静脉。由于上述解剖特点,所以针刺此穴时,疼痛感明显。

3.甲根:位于甲廓的深面。针如遇硬性阻力,即刺到甲根。

隐白针灸怎么下针 针灸隐白注意事项

1.孕妇忌针刺隐白,本穴针感强烈,孕妇针刺该穴易因针感太强引动胎气。

2.禁用直接灸,瘢痕灸隐白穴。因本穴下肌肉浅薄,感觉敏感,故不宜使用艾灸,尤其是化脓灸和艾炷直接灸,以防艾火灼伤。

针灸眼罩的注意事项

1、戴眼罩时请先将眼睛闭上,戴上眼罩后可睁眼;取眼罩时亦请先闭眼,取下眼罩后再睁眼。注意保护眼球结膜勿受到隐形针灸芯的接触刺激。

2、隐形针灸芯贴到眼周穴位上1-2分钟,可产生穴位感应效应,皮肤有刺激感,产生灼热、针刺感、皮肤发红、穴位周围红晕,此种反应强度因人而异,属于正常治疗反应,不会对皮肤有伤害。取下眼罩结束治疗后可逐渐消退恢复如常。敏感者使用时可能感觉穴位刺激强烈,可缩短使用时间,效果不受影响。

3、进行眼病康复治疗,要求结合眼球运动处方做眼球运动以巩固疗效。

4、针灸眼罩为外用器械,请勿入口;请置于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请勿用触摸过隐形针灸芯的手直接揉眼睛。如不小揉眼,有眼睛不适感,亦勿紧张,用清水冲洗一下,即可缓解恢复。

5、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勿受潮湿,隐形针灸芯勿用水洗或用其他有机溶液擦洗。

6、偶有患者使用过程有不适感,停用后自动消失,其后仍可继续使用。

隐白针灸怎么下针 针刺隐白的作用主治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处,为井木穴,水为木之母,本穴又为子穴。具有扶脾益胃,温阳救逆,调和气血,启闭开窍,急救苏厥,清心定志,镇静安神,升举下陷,收敛止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惊风,失眠,梦魇,腹胀,气喘,热病鼻衄,胸中烦热,呕吐,不欲饮食,尿血,便血,崩漏症。

针灸眼罩治近视神奇疗效

揭秘千年中医文化现代创新,提起中医,几乎所有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甚至中医被作为中国的标签之一名扬海外。然而中医究竟是什么?估计又大多数中国人是讲不明白的,老外更是浅显地把中医直接等同于中药来看待。中医是不是就只是表面哪些看似玄乎的旁门左道?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针灸疗法神奇,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

提到中医的治疗手段,不得不提一下针灸。针灸曾经以其神奇的减轻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产后肥胖、青少年近视等多方面卓越功效,引起了世界各地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中医是一项神奇的治疗手段,能几乎完全没有任何副作用,却医好各种疑难杂症。甚至WHO 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其中就包含针灸,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但有医学专家表示,虽然针灸疗法神奇,但神奇功效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更多在于施行针灸医师的个人专业水准,如果经验及专业水平不到位,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是因为人类的需求在改变,是因为人们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医特别是针灸潜在的安全隐患,是亟需现代科技彻底改进的,这不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医文化现代传承的重要因素。在多位中医专家和科学家的联合攻关下,终于研制出了隐形针灸技术,在千年中医文化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创新,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最为成功的就是针灸眼罩,为广大家长带去福音,为千千万万因为用眼过度,长期用眼习惯错误的近视孩子带去了福音。

隐形针灸是什么技术原理?

那隐形针灸究竟是什么原理,以致能帮助摆脱针灸因为医师专业经验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呢?为此,北京医科大眼科教授表示,隐形针灸是模拟传统针灸治疗手法,但又突破传统针灸疗法局限,以炙片形式给药,不用针扎,简单方便。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隐形针灸的效果,还独创了远红外线生成器、负离子场生成器、微丝血管修复器、隐形康复理疗器,结合于隐形针灸于一身,还能释放“光子流”、“微电流”、“离子流”,理气止痛、醒神开窍、活血化淤、益气扶正、调和气血、疏经通络,平衡阴阳,更科学,针对性更强,同时疗效更快,治疗更彻底,却又能完全摆脱穴位不准、卫生等传统针灸安全隐患。

在2007年加拿大的世界中医研讨会上,隐形针灸以其卓越的现代创新技术,被推举为最先进最有效最科学的现代针灸技法。美国知名医学专家路易斯更是直接推崇隐形针灸为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文化的最完美结合,是全世界人民的福音。

针灸眼罩根治近视,千万家长千万学子的梦想

在掌握隐形针灸技术后,国内一批科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隐形针灸技术如何与现实生活中需求相结合。最终发现近视特别是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国人的最大困扰之一,而由于西医仅从表象出发,不能根治近视,甚至由于误导近视不可治,造成一大批人士从青少年时期的轻微近视,到现在的高度近视,离开眼镜就无法正常生活工作。中医传统的按摩、针灸虽然有一定效果,却由于耗时耗力,并且无法完全保证安全卫生问题,被很多家长放弃。

从近视的原因来分析看,近视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造成眼睛疲劳,大量调用眼调节,导致眼球前伸,眼轴变长,形成近视;同时,固定距离用眼,造成睫状肌(就像照相机镜头的伸缩功能一样,负责眼睛焦距变化以适应看远看近能力的眼部肌肉)僵硬痉挛,失去对眼球的调解能力。长时间前伸的眼球拉不回来,导致眼轴固定并变长,形成近视。所以治疗近视的关键在于有效恢复睫状肌的功能,以适应眼睛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的焦距变化。

为了结合隐形针灸技术来治疗近视,十多位中医学家耗时近半年,在针灸手法、隐形针灸技术上发明研制出了针灸眼罩,纯生物芯片、物理疗法、绿色康复,一个中医划时代的产品。功能跟传统针灸一样,通过刺激穴位,活化细胞,放松肌肉,疏通经络,激活身体功能。不同的是,它是隐形针灸,没有传统针灸的样子,不用刺入皮肤,不会交叉感染、不会伤害眼睛,不会造成治疗后患。针灸眼罩用22根能源源不断发出能量的隐形针灸柱,瞄准眼睛周围22个穴位的全息点和脑后中枢全息点,激活眼部细胞,恢复睫状肌对眼球的调节功能,让眼睛的对焦能力恢复,看近清楚看远也清楚,达到提高视力,治疗近视的目的。同时由于青少年的眼球是在不断发育的,眼轴也在继续变长,如果不能控制眼球的横向发育,则会面临眼球发育增长和近视导致眼轴变长的双重增长,因此,在变长的眼轴无法缩短的情况下,抑制眼球的横向发育是治疗真性近视的有效手段。针灸眼罩通过压迫眼球,抑制青少年眼球的横向增长,近视增长的眼轴代替了正常眼球发育的长度,让眼球的发育重新回到健康正常的比例上来,也就实现了治疗真性近视的目的。

拔罐疗法配合针灸可有效治疗带下

带下症,古有五色带之名,尤以白带为多见。 多因脾虚湿热,或寒湿困脾而致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所致。 临床表现以阴道分泌物量多为主,带下色白、质稀、味腥,或色黄、质稠如涕如脓,且连绵不断。

治疗方法一

肾俞、白环俞、次髎、带脉、归来。湿热型配阴陵泉、三阴交、行间;寒湿型配关元、足三里、气海、阳陵泉。

方法:湿热型用刺络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寒湿型用单纯拔罐法,或留针拔罐法、姜汁罐法,罐后加温灸。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方法二

带脉、三阴交。白带配关元、阴陵泉、隐白、丘骨;黄带配阴谷、隐白、大赫、气海;赤白带配气海、关元、上髎。

方法:除隐白外,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针刺(白带用补法,黄带用泻法,赤白带用平补平泻法),刺后拔罐15-20分钟。如为白带,罐后加灸。隐白只针刺不拔罐。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方法三

小肠俞、次髎、带脉、关元。湿热型配三阴交、阴陵泉;寒湿型配肾俞、命门;阴痒配蠡沟。

方法:采用留针拔罐法,留罐20分钟。寒湿型者罐后加温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针灸如何才能对崩漏有效

治疗崩漏,采取体针疗法:取中极、三阴交、隐白。脾虚加脾俞、关元;肾虚加气海、关元、命门;血热加合谷、曲池;肝郁加大冲、大敦;湿热加阴陵泉、合谷;阴虚加太溪、大冲、照海;瘀血加血海、膈俞。

常用断红穴(二、三掌骨之间,指端下1寸),先针后灸,留针20分钟,有减少血量作用。神阙、隐白,艾灸20分钟后,可减少出血。

可以用一些滋补药,饭前服用更有利于滋补作用,利于吸收,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不过,患者最好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眶上神经痛针灸治疗方法

眶上神经痛为经常间断性一侧或双侧球周、眶周不明原因灼痛或隐痛,眶上神经痛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1、普通针刺疗法。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您。眶上神经痛针灸治疗方法知道了吗?祝您健康。

月经不调防治方法

针灸的功效是非常多的,适合人群也比较广,对于女性来说,针灸还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了解下针灸如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吧。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这三种月经不调的情况,针灸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女性们不要担心,如果自己有以上三种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下针灸治疗的选择,对您的身体肯定有所帮助的,不要觉得是常见现在就不去管,女性月经不调会导致很多情况的发生,一定要重视。

针刺隐白穴怎么操作正确

隐白针灸操作手法

进针方向:从足背向足底直刺与足背面成90°。

针刺深度:正坐垂足或仰卧,沿拇趾爪甲根及爪甲内侧缘所作直线交点处,斜刺,向上,进针0.1-0.2寸,或点刺出血,留针15分钟;温和灸5-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微痛放射到附近。

作用主治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处,为井木穴,水为木之母,本穴又为子穴。具有扶脾益胃,温阳救逆,调和气血,启闭开窍,急救苏厥,清心定志,镇静安神,升举下陷,收敛止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惊风,失眠,梦魇,腹胀,气喘,热病鼻衄,胸中烦热,呕吐,不欲饮食,尿血,便血,崩漏症。

注意事项

1.孕妇忌针刺隐白,本穴针感强烈,孕妇针刺该穴易因针感太强引动胎气。

2.禁用直接灸,瘢痕灸隐白穴。因本穴下肌肉浅薄,感觉敏感,故不宜使用艾灸,尤其是化脓灸和艾炷直接灸,以防艾火灼伤。

针灸减肥有隐患

针灸减肥备受都市白领青睐,殊不知小小银针却暗藏隐患,针灸针重复使用的情况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针灸疗法对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时下也作为一种减肥疗法在不少医疗机构中开展。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医院的银针都是重复使用的。“一针重复使用隐患很大。”

针灸使用的银针可能传染疾病

医学专家指出,“针灸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手段,重复使用会造成病菌传播、引起交叉感染,消毒过程并不能100%确保安全。尽管目前国内缺乏因针灸传播疾病的统计资料,但国外的一些相关数据表明,乙肝、丙肝、艾滋病、性病等都能通过针灸传播。”

据悉,针灸针的使用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三类管理,即要求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但尚未强制推行。获悉,沪上已有医疗机构让患者自费购买针灸针接受治疗。但是,针灸针重复使用的问题尚未引起普遍重视,市民的了解程度也不够,不少人以为只需酒精消毒就能杀灭所有病菌,一些美容机构甚至非法开展针灸治疗,而市民也缺乏维权意识。

日前,卫生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广一次性针灸针势在必行,上海将作为全国试点城市率先推广,相关规定即将出台,预计最晚在年底前,沪上医院将全部用上一次性针灸针。

痛经的艾灸疗法

技术一

艾灸穴位:次髎、关元、地机、至阴、血海(双)、中极、足三里(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悬起灸10~15分钟,或实按灸7~10次。每日或隔日1次,3~5次为一个疗程。②艾炷隔姜灸,每穴每次灸治7~10壮,艾炷如枣核大小。每日1次3~5次为一个疗程。③温针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

主治:经行不畅,少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血块,经后胀痛缓解。

技术二

艾灸穴位:次髎(双)、关元、神阙、至阴、子宫、脾俞(双)、肾俞(双)、命门(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悬起灸10~15分钟,或实按灸7~10次。每日或隔日1次,3~5次为一个疗秆。②艾炷隔姜灸:每穴每次灸治7~10壮,艾炷如枣核大小。每日1次,3~5次为一个疗程。③艾炷隔附子灸:取适量生附子,切成约0.3cm厚的薄片,放罝于中极穴或关元穴上,上放置枣核大的艾炷施灸,艾炷燃尽再换新灶,灸至皮肤红晕直待5cm以上为止,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数小时后即起疱,直径可以达到1~2cm。局部起疱者,按常规处理,此法宜在月经来潮前5~7天使用。④温针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

主治: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而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

技术三

艾灸穴位:关元、气海、中极、水道(双)、地机(双)。

操作规程:①温针泻法:中极、水道可用2~2.5寸毫针,行呼吸补泻之泻法(吸进呼出,一进三退深入浅出),后再将艾条一寸置于毫针针柄上,点着后急吹速燃,烧完后待针凉,再行开合泻法出针。②隔物灸:以姜片或附子饼均可,或将温灸器置于穴上,艾炷隔物灸,每穴10壮,体壮脉实若可酌情加3~5壮。③艾条悬灸:以雷火神针灸条为佳,可以崔啄悬灸法,逐穴施用,直至痛止。

主治: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暗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暗,苔白,脉沉紧。

技术四

艾灸穴位:次髎(双)、地机(双)、阴陵泉(双)。

操作规程:①毫针刺泻法:次髎穴以2.5寸针为宜,找准第2对骶骨孔,顺其解剖部位其孔道外斜方向进针令针感传至会阴,腰骶为佳。此穴准确施治,可立见止痛的功效。阴陵泉、地机采用2寸毫针行迎随泻法,重刺激,以利湿热蕴毒尽快从下窍而除。②艾条悬灸:以雀啄泻法施于穴上,或在针刺后稍行温通,或云热者禁忌。

主治: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最多,黄稠臭移,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相关推荐

针灸丰隆的作用与好处 丰隆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肺俞,太渊,列缺,合谷,脾俞,太白,针补肺俞,脾俞,余穴针刺泻法,健脾化湿,化痰止咳,治疗痰湿浸肺之咳嗽痰多。 2.配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中府,风门,尺泽,足三里,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余穴针刺泻法,清热祛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壅肺之哮喘,咳嗽痰多。 3.配列缺,尺泽,风门,肺俞,阴陵泉,针刺泻法,针刺加灸,温肺化饮,治疗寒饮伏肺咳喘。 4.配中脘,内关,足三里,灵道,神门,厉兑,隐白,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治疗痰热内扰之心悸,失眠,多梦。 5.配百会,脾俞,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化痰熄风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子宫穴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子宫穴的按摩手法】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妇女不孕、阴挺、盆腔炎、阑尾炎等; 2、按摩子宫穴的功效: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针刺子宫穴的方法】 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孕妇禁针);可灸。(对受针者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艾灸子宫穴的方法】 子宫穴艾条灸5-15分钟,子宫穴艾炷

男人壮阳用针灸

1壮真阳调冲任方穴 肾俞、命门、太溪、会阴 针灸方法:肾俞、命门、太溪三穴,各以30号1。5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肾俞、命门并温针灸3壮。太溪在行针得气感应上守气,同时指针会阴,拇指扪法,中、重度,约3~5分钟。若不用刺法,可予肾俞、命门隔姜片灸,半枣核大艾柱5~7壮。太溪指针,捏法,有酸胀感为宜,男左女右,约3~5分钟,并同时指针会阴,或扪法,指力中、重度。 功效:四穴共为一方,益肾气,壮督阳,强腰除酸。指针会阴,配行太溪,长于调冲任,通督脉,壮阳起萎。常用于阳萎不育,不孕,精神疲软,腰脊虚坠,不耐劳累,

月经不调针灸哪里最好

气虚型月经不调 证候:经行超前,量多色淡质稀,气短神疲,纳差便溏,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调经固冲。 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关元八阵,隐白,血海,足三里。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本证主要由中虚不摄,冲任失固所致,治宜补气固冲,摄血调经,故取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以调补肝肾,固冲摄血;隐白为足太阴脾经井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又冲脉于阳明,其别于大趾间,故取隐白,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摄血固冲;“冲脉起于关元”。

针灸减肥可以洗澡吗 什么人不适合针灸减肥

刚刚生完还在的年轻妈妈因为生产影响身材十分介意,因此按捺不住想去试试针灸减肥,这是很不明智的。 有部分女性朋友本身非常瘦了,但是仍然对身体某些部位的削瘦程度不满足,继续减肥。在这里,我要呼吁这类女人,不要再减肥了,瘦骨嶙峋男人也不爱看的。这部分人如果再进行针灸减肥不仅对健康不利,也有可能为以后的生育埋下隐患,有职业精神的针灸医师也应该拒绝她们的减肥要求。 大姨妈期间,体内其实是有伤口的,免疫力比较弱,自身修复功能欠缺,需要滋补。而针灸减肥会对身体造成小创口,在这期间进行针灸减肥创口愈合慢,容易引起炎症。此

照海怎么针刺

照海的针刺方法 取穴:仰卧,内踝下方,舟骨结节后,载距突下凹陷肉,即黑白内交界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跗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进针方向:从内测向外刺,与内测面成90°。 深度:针0.3-05寸,留30分钟;艾炷灸3-7分钟,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麻向小腿及足部。 注意:针尖不宜偏向后侧,以免刺破胫后动,静脉。 照海的作用与好处 照海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刺激照海穴,可以利用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使肾经经水在此大

针灸减肥有哪些禁忌

哺乳期女性不宜针灸减肥 刚刚生完还在的年轻妈妈因为生产影响身材十分介意,因此按捺不住想去试试针灸减肥,这是很不明智的。刚坐完月子的妈妈体内内分泌水平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如果用针灸减肥来调节内分泌效果的确比较明显,但是针灸减肥还需要配合饮食搭配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还在哺乳期的妈妈因为要给孩子喂奶,要多吃产奶的食物,这些食物一般不利于减肥,吃减肥食谱又无法保证奶水的营养,对孩子成长不利。因此建议女性在产后不要立即进行针灸减肥,而应该在孩子断奶以后再减肥。 低体重的人不能针灸减肥 有部分女性朋友本身非常瘦了,

子宫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置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在腹内、外斜肌处;有腹壁浅动、静脉;布有腹下神经。 子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子宫穴主治病症 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阴挺,崩漏。 【刺灸法】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可灸,艾炷炙5~7壮,或艾条炙10~15分钟(对受针着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配伍

便血的针灸治疗法

1 凡治便血,首当分外感、内伤,其外感者,当先解散,外邪既去,然后随其虚实寒热而治之;其内伤者,多属虚寒,以补为宜。 2 凡大便下血,久而不愈,失血过多者,必致隐血大亏,故急应养血滋阴。 辨证论治: 1 肠风 症状:大便下血,血色鲜红而清,肛无肿痛,多为近血,舌红苔黄,脉象浮弦。 针灸:主穴,曲池、上巨虚、承山。配穴,合谷、长强。 2 脏毒 症状:大便下血,血色紫暗而浊,肛门肿痛,舌苔白腻或微黄,脉象濡滑。 针灸:主穴,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承山。配穴,血海、阴陵泉。 3 脾虚便血 症状:面色少华,头晕目

太白怎么针灸

位置: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趾跖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操作方法:伸足,在第1跖骨小头后下方1寸处取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