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形态
附子的形态
块根倒圆锥形,长2-4厘米,粗1-1.6厘米。茎高60-150(-20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离生叶,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有长柄;叶片薄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长6-11厘米,宽9-15厘米,基部浅心形三裂达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有时倒卵状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时短渐尖近羽状分裂,二回裂片约2对,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齿,间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常只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厘米,疏被短柔毛。
顶生总状花序长6-10(-25)厘米;轴及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狭卵形至披针形;花梗长1.5-3(-5.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长3-5(10)毫米,宽0.5-0.8(-2)毫米;萼片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自基部至喙长1.7-2.2厘米,下缘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长1.5-2厘米;花瓣无毛,瓣片长约1.1厘米,唇长约6毫米,微凹,距长(1-)2-2.5毫米,通常拳卷;雄蕊无毛或疏被短毛,花丝有2小齿或全缘;心皮3-5,子房疏或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蓇葖长1.5-1.8厘米种子长3-3.2毫米,三棱形,只在二面密生横膜翅。9-10月开花。[1]
多年生草本,高0.6-1.5m。块根常2个并连,纺锤形或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侧根甚肥大,径达5厘米。茎直立或稍倾斜,圆柱形,表面青绿色,上部为短茸毛或散生少数贴伏柔毛,下部老茎多带紫色,茎下部光滑无毛。叶互生,革质,五角形,长6-11厘米,宽9-15厘米,掌状3全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急尖,近羽状分裂,侧裂片不等2裂,各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
总状花序狭长,密生反曲柔毛;萼片5,宽约2厘米,蓝紫色,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侧萼片长1.5-2厘米;花瓣2,无毛,有长爪,距长1-2.5毫米;雄蕊多数;心皮3-5,离生。瞢菱果长约2厘米。花期9-10月份,果期10-11月份。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省东部,南至广西省北部。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多为人工栽培。
瓦楞子形态特征
.魁蚶,贝壳斜卵圆形,坚厚,一般壳长80-104mm,高62-85mm,大者长可达122mm,高102mm。两壳合抱,左壳比右壳稍大,极膨胀,壳顶突出,向内弯曲,稍超过韧带面。韧带梭形,具黑褐色角质厚皮。背部两侧略呈钝角,壳前缘及肤缘均呈圆形;后缘延伸呈截形。放射肋宽,平滑整齐,无明显结节,约42-48条,以43-44条较多见,生长轮脉明显,壳面白色。壳内面白色,铰合部直,铰合齿60-70枚,中间者细小直立,两端渐大而外斜。闭壳肌良明显,前痕小,卵形;后痕大呈梨形,外套痕明显,鳃黄赤色。壳边缘厚,有与放射肋沟相应的齿状突起。
2.泥蚶,贝壳卵圆形,极坚厚,壳长43mm左右,高36mm左右,两壳相当膨胀,宽度略小于高度。两壳顶间的距离较远,壳表放射肋发达,共18-21条,肋上具有极显着的断续颗粒状结节,此结节在壳边缘部分不甚明显,壳内面灰白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铰合部直,铰合齿约40个。前闭壳肌痕较小,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近方形。
3.毛蚶,贝壳长卵圆形,质坚厚,壳长54mm左右,高46mm左右,两壳极膨胀,宽为高的3/4-4/5,右壳比左壳稍小,背侧两端略有棱角,壳顶稍偏前方,两壳顶间的距离中等。壳表放射肋30-35条,肋凸较密,呈方形小结节,左壳上较明显。壳表面被有棕褐色绒毛状壳皮,外皮常易磨损脱落,使壳面常有白色。壳内面白色或灰黄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齿和沟。铰合部直,铰合齿约50个,中间小而密;两侧大而疏。前闭壳肌痕小略呈马蹄形,后闭壳肌痕为卵圆形。
海瓜子的生态形态
海瓜子属于双壳纲的1科。世界性分布。代表属蚬属动物壳小型到中型。壳厚而坚,外形圆形或近三角形。壳面光泽,具同心圆的轮脉,黄褐色或棕褐色,壳内面白色或青紫色。铰合部有3枚主齿,左壳前、后侧齿各1枚,右壳有前、后侧齿各 2枚,侧齿上端呈锯齿状。足大,呈舌状。雌雄异体或同体。成熟的卵子或精子排入水中受精,发育成幼蚬后沉入水底,营底栖生活。约3个月可发育成熟。亦有卵胎生的种类。栖息于咸淡水和淡水水域内。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可供食用,也是鱼类、水禽的天然饲料。又为中药药材,有通乳、明目、利小便和去湿毒等功效。贝壳可锻烧石灰。蚬是棘口类吸虫的第 2中间宿主。中国习见的河蚬壳长约40毫米,高30毫米。壳质厚而坚硬,外形略呈正三角形,两侧略等称。壳面呈黄绿色、黑褐色和黑色,有光泽,壳内面呈淡紫色、鲜紫色和瓷状光泽。栖息于江河、湖泊内。可食用,亦为鱼类、禽类的饵料,并可做为农田肥料。
什么导致精子畸形
畸形精子过多症,是指异常形态的精子比例过多的一种病症。畸形精子不具备正常的活动能力和受孕能力,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精液内,除正常精子外,还含有一定比例的畸形精子,在最新的WHO手册中规定人类精子正常形态的参考范围最低限是4%,然而相关来自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的资料表明,如果正常形态精子低于15%,体外受精率低。
在常规精液分析中,精子形态学测定对预测精子受精能力最有价值,但精子形态学评估则是较不容易做准确和稳定的,因为人类精子本身存在着形态多样性的情况存在,且形态学检测受检测者的主观影响偏倚较大。畸形精子的检测和计数应当按WHO的标准中推荐的染色方法和计数方法进行,并且要严格掌握正常精子形态的标准以及畸形精子的分类标准。
橘子 形态特征
橘子树分枝较多,枝扩展或略下垂,刺较少。
叶片
单身复叶.翼叶通常狭窄, 或仅有痕迹,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
花
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曹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柑橘的花是混合花,萌发后具有枝、叶和花等器官,花有单花和花序两种:红桔、温州蜜柑等为单花,甜橙、柠檬、葡萄柚等除单花外还有花序,柚以花序为主。柑橘通常需授粉受精后才结果,但温州蜜柑、脐橙等不受精也能结果,此为单性结果,也称单性结实。
果实
果形种种,通常扁圆形至近圆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黄色、朱红色或深红色,甚易或稍易剥离,橘络甚多或较少,呈网状,易分离,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实,飘囊7-14瓣。稀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颇韧,果肉酸或甜,或另有特异气味,种子或多或少数。通常卵形,顶部狭尖,基部浑圆,子叶深绿、淡绿或间有近于乳白色,多胚,少有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马钱子形态特征
马钱子-药材性状幼时被微毛,老枝被毛脱落。叶片纸质,近圆形、宽椭圆形至卵形,长5-18厘米,宽4-13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有时浅心形,上面无毛;基出脉3-5条,具网状横脉;叶柄长5-12毫米。
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长3-6厘米;花序梗和花梗被微毛;苞片小,被短柔毛;花5数;花萼裂片卵形,外面密被短柔毛;花冠绿白色,后变白色,长13毫米,花冠管比花冠裂片长,外面无毛,内面仅花冠管内壁基部被长柔毛,花冠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药椭圆形,长1.7毫米,伸出花冠管喉部之外,花丝极短;雌蕊长9.5-12毫米,子房卵形,无毛,花柱圆柱形,长达11毫米,无毛,柱头头状。
浆果圆球状,直径2-4厘米,成熟时桔黄色,内有种子1-4颗;种子扁圆盘状,宽2-4厘米,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绒毛。花期春夏两季,果期8月至翌年1月。
香附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匍匐根状茎细长,部分肥厚成纺锤形有时数个相连。茎直立,三棱形。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上,叶片窄线形,长20~60cm,宽 2~5mm,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质硬;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基部有叶片状的总苞2~4片,与花序几等长或长于花序;小穗宽线形,略扁平,长1~3cm,宽约1.5mm;颖2列,排列紧密,卵形至长圆卵形,长约3mm,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每颗着生1花,雄蕊 3,药线形;柱头3,呈丝状。小坚果长圆倒卵形,三棱状。花期6~8月。果期7~11月。
精子形态不好怎么办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正常精液标准,判断精液是否正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精液量:正常≥2ml。大于7ml时为过多,不但精子密度降低,而且易从阴道中流出,以致精子总数降低,常见于精囊炎;小于2ml为精液量过少,但通常以1ml以下为过少。此时精液与女性生殖道接触面积小,或因粘稠不利于精子进入女方宫颈口而导致不育,常见于严重的副性腺炎症、睾酮水平低下、射精管梗阻、逆行射精等。
(2)颜色:正常是灰白色或略带黄色。乳白色或黄绿色提示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炎症;粉色、红色、显微镜下见红细胞者为血性精液,常见于副性腺、后尿道的炎症,偶可见于结核或肿瘤。
(3)酸碱度:精液正常的pH值为7 2~7 8。小于7 2见于射精管梗阻或受尿液污染;大于 7 8见于精囊炎症或标本陈旧。
精子异常将导致男性不育
在不育症精液常规检查中,时常可以见到一些病人的精子有半数以上是畸形的,如圆锥形头、双头、双尾、尾卷曲等,这就叫畸形精子症。精子畸形率的增高,往往间接反映了睾丸生精功能的障碍,也必然影响到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据统计,当精子畸形率超过20%时,不育率增加。精子形态异常往往与少精或活力差同时存在,但有时也单独存在。
对精子形态的评价要针对整个精子:即包括头、中段和尾。
精子形态大小的正常范围是:
①头部:头长3.5-5.0微米,宽2.0-3.0微米;精子头呈规则椭圆形。当精子头长宽分别超过5和3微米时称为大头;分别小于3和2微米时称为小头;对大小判断不明确或形态接近椭圆形都应按正常计数,因为从实际中发现只要精子其他形态参数正常,精子头大小不是重要因素。具有临床意义的精子头部异常包括:圆锥形(长宽分别小于5和2微米,或长超过5微米,宽小于3微米)、不规则形、双头和“梨形”。其中“梨形”头与牛的不育关系密切,而其对人类生育的影响尚无更多介绍,一般计在不规则形或圆锥形名下,若判断不明确仍按正常计算。
②中段:中段长5.0-7.0微米,宽1.0微米。宽超过2微米多反映胞浆小滴未完全退化,其对不育的影响尚不明确。如果胞浆小滴大于精子头的一半,意味着精子不成熟,属异常,若小于或等于头的一半应属正常。中段断裂也属异常。
③尾部:尾长45微米。尾部异常的意义尚不清楚,常见为断裂、双尾或卷曲(不包括弯曲或不对称附着)。卷曲可能与锌元素含量有关。其他缺陷可能与无症状生殖系统感染有关,因此,如果存在这一表现应作精液细菌学检查。
如果形态异常的精子超过70%,特别是妻子有习惯性流产时,就应该考虑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男方很可能具有染色体异常,需要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异常精子少于70%,那么,也许是精索静脉曲张、职业或环境接触毒物、放射线、微波、服用药物、感染及应激等因素影响了睾丸生精过程。应该分析和寻找这些具有毒性作用的因素,如果存在这些因素,则应对症治疗或尽量改变这种状况,去除不利影响。至于附性腺感染时,精子形态在光学显微镜下多无特殊改变。有人研究过前列腺炎患者后发现,已有子女而因性功能问题来就诊者的精子形态正常,因不育来就诊者的精子形态与其他无炎症者也无显著区别。
精子形态异常时,因为头过大或其他形态异常不利于穿透宫颈粘液所形成的微小通道。宫颈粘液中常可见到头特别小的精子,多数因为无顶体存在。
精子形态如何评价
精子形态复杂多样,已描述过的精子形态至少有70余种,但在实际工作中可将所见到的精子细胞分为正常型、未成熟型、小型、大型、无定形以及楔形等几种。
正常精子也存在小头、大头、圆头、尖头等生理变异,正常精子还包括幼稚型和衰老型精子。幼稚精子有小头、头部有附加帽或体部有附加物等表现,衰老型精子头部的胞浆内出现黑点,头部全部着色,头部不着色等表现。一些研究表明,任何个体的精子形态图谱是相当恒定的。精子形态学特征的任何变异都反映了睾丸受损害,如病毒感染,温度过高,辐射作用和化学药物作用等。精液中未成熟精子如超过2%-3%则提示睾丸受损害,这些不成熟精子在睾丸受损害,特别是病毒感染后的2-3周内即可出现在精液中。不成熟精子常伴有无定形精子和楔形精子出现。Snerin等认为,精液的细胞形态学分析是预测男性生育力的一个较为稳定可靠的指标。
(1)正常精子:头部为卵圆形,头长3-5μm,宽2-3μm,体长7-8μm,尾长45μm。HE染色时头部呈紫色,尾部呈灰色或紫色。
(2)大卵圆头精子:精子头比正常略大,头长超过5μm,宽超过μm,体尾与正常精子相同。
(3)小卵圆头精子:精子头略小于正常,头长3μm,宽约2μm。
(4)尖头精子:精子头长宽比例加大。头呈锥形,长超过7μm,宽约3μm。
(5)梨形头精子:精子头在中段,上端呈水珠状,似梨形,体尾部外形正常。
(6)无定形精子:精子头奇形怪状,难于归类,如可为哑铃状,子弹头形等。
(7)双头精子:两个精子头,一个体和尾。
(8)精子体部异常:精子尾呈卷曲状,半截尾或双尾等。
(9)含胞浆小滴的异常精子:胞浆小滴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残余体,其胞浆小滴至少有头部一半大小,并与头部中段或尾部相连。
椰子的形态
植株高大,乔木状,高15-30米,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羽状全裂,长3-4米;裂片多数,外向折叠,革质,线状披针形,长65-100厘米或更长,宽3-4厘米,顶端渐尖;叶柄粗壮,长达1米以上。
花序腋生,长1.5-2米,多分枝;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厘米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片,鳞片状,长3-4毫米,花瓣3枚,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雄蕊6枚,花丝长1毫米,花药长3毫米;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厘米,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
果卵球状或近球形,顶端微具三棱,长约15-25厘米,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基部有3孔,其中的1孔与胚相对,萌发时即由此孔穿出,其余2孔坚实,果腔含有胚乳(即“果肉”或种仁),胚和汁液(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提子的形态
茎粗壮,植株无毛或幼枝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5cm,向上逐渐变短;叶片纸质,心状卵形或心形,长与 宽约3.5-8cm,先端渐尖,基部近心形或平截,边缘具小尖头的圆齿, 不分裂或不明显3浅裂,上面无毛,下面浅绿色,脉上稍被短柔毛;基出脉3条,侧生的一对常分歧,如5基出脉。
花两性,二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通常比叶短,总花梗长2.5-3.5cm;花萼5,稍开裂;花瓣5,分离,长圆形,先端内弯,花开时逐渐脱落;雄蕊5;花盘明显,与子房合生;子房2室,花柱短细,圆柱状。
浆果小,球形,直径约5mm,熟时紫蓝色。花期4-8月,果期7-11月。
五倍子形态特征
1.盐肤子: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及叶柄常有翅;小叶5-13,小叶无柄;小叶纸质,多形,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锯,叶面暗绿色,叶背粉绿色,被白粉,叶面沿中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圆锥花序宽大,顶生,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cm,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花小,杂性,黄白色;雄花花萼裂片长卵形,长约1mm,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mm,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花药卵形;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花盘无毛;子房卵形,长约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略压扁,径约4-5mm,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mm。花期8-9月,果期10月。
2.青麸杨: 落叶乔木,高5-8m。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圆筒形,有时在上部的小叶间有狭翅;小叶7-11,具短柄;小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多少偏斜,近圆形,全缘,两面沿中脉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被微柔毛;苞片钻形,长约1mm,被微柔毛;花白色,径2.5-3mm;花梗长约1mm、被微柔毛;花萼外面被微柔毛,裂片卵形,长约1mm,两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细睫毛,开花时先端外卷;花丝线形,长约2mm,在雌花中较短,花药卵形;花盘厚,无毛;子房球形,径约0.7mm,密被白色柔毛。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直径3-4mm,密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内含种子1颗。
3.红麸杨: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4-15m。树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上部有狭翅;具小叶7-13,无柄或近无柄,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5-12cm,宽2-4.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下面沿脉有细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20cm,密被微绒毛;花小,杂性,白色;花暮裂片狭三角形;花瓣长圆形,开花时先端外卷;花丝线形;花药卵形;花盘厚,紫红色,无毛;子房球形,径约1mm,1室,花往3。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略压扁,径约4mm,成熟时暗紫红色,被具节柔毛和腺毛。种子小。花期5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