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经期常碰这处少说折寿5年

经期常碰这处少说折寿5年

一、经期常碰哪处危害健康

经期中的保健方法对女性健康产生重要的作用,如果方法得当则能很好的维护女性健康。而若不恰当的方法则会扰乱正常的身体机能,造成诸多不适!

1、少碰腰部

很多女性面临经期的时候,身体都会出现诸多不适的症状。其中腰部酸痛则是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之一。然而多数女性缓解腰痛都会选择捶打的方式。

殊不知,这种捶打腰部的方法不仅不能很好的缓解腰部不适的症状,同时还会严重危害女性健康,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经期中出现腰部酸痛主要是由于盆腔充血而引起的,如果此时对腰部进行捶打按摩会造成盆腔中充血更加严重,使得腰部酸胀的感觉加剧。

同时,经期中通过腰部捶打的方法来缓解腰酸还不利于子宫内膜剥落之后创面的修复和愈合,还会使得经血量增多,从而延长经期。

经期腰部捶打不利于子宫内膜剥落之后创面的修复

不仅如此,当子宫内膜上的创面未愈合时,还常受到外部的捶打刺激,还易造成细菌感染,导致妇科疾病的产生。

其实,经期中出现腰部酸痛属于正常的表现,我们只需要多休息,等经期症状稳定之后便会自动消失。因此,希望女性在经期中不要随便对腰部进行捶打按摩,以免造成诸多不良后果。

高龄老人要预防跌倒

但从高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调查发现,高龄老人死亡率比较高,特别是百岁老人死亡率达到了40%。这些死亡的老人中除疾病或自然死亡以外,有70%以上都是由于意外跌伤造成死亡的。东台的“寿星之王”108岁的丁国英老人,也是由于一年前不慎跌伤卧床一年多而去世的。所以说,老年人防跌,特别是高龄老人防跌,应引起子女及护理人员的重视。

高龄老人跌伤后,难以愈合恢复健康,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人老后,体内钙质、蛋白质减少,新骨的生成降低,骨细胞的活性也降低,而骨内死亡细胞显著增生,从而致使老人容易骨质疏松。老人如果不注意而跌伤后,造成骨折就会难以愈合。实际上,骨质疏松是人骨老化的表现,是人体内钙代谢紊乱造成的。钙代谢受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女性绝经期后,男性50岁以后,性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钙的吸收及钙在骨中沉积减少。此外,高龄老人又多有消化功能低下,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吸收不足的现象;加之高龄老人大多数卧床不起,户外体力活动少,对骨骼的机械应力减少,骨质弹性、韧性减弱,骨质变脆,所以在碰撞或跌倒时,易发生骨折。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对65岁以上老年人做过一次调查,发现男性有21%,女性有65.8%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所以,高龄老人防跌尤其要引起重视。

防止跌伤和骨质疏松的办法是:一要加强锻炼。子女及护理人员要经常搀扶老人到户外去,多活动,多晒晒太阳,促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保证钙的吸收,防止老年性骨折的发生。二要调理饮食,平衡营养结构。要从瘦肉、蛋类、鱼类、大豆、水果、蔬菜中吸收和补充蛋白质或维生素,特别是骨头汤、鱼汤等,既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骨密度,也可以减缓衰老。同时,也可适当食用高钙挂面、面包、果汁,加钙核桃粉,加钙芝麻糊等,老年人一般每天从膳食中摄入钙量在1000毫克左右,但不能过量。三是不要偏食、过饱。偏食会造成老年人体内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过饱会增加胃肠负担,久而久之会引起肥胖或其他疾病,容易造成跌伤。每日三餐要定时,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少食多餐。四要采取防跌措施。提倡老年人穿布鞋,室内装潢要选防滑的地板或地面砖,住楼房的老年人上下楼梯一定要依柱扶栏或拐杖,以防滑倒而造成骨折。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保障高龄老人健康长寿。

骨癌的原因是什么

1.骨折治疗不彻底

自发性骨折时骨癌的早期症状之一,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年轻气盛,很容易发生打架斗殴,可能导致不同程度骨折,若长期发生或每次发生时没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很影响青少年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健康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可能经常发生骨折,难以治愈,为骨癌的发生埋下隐患。

2.关节疼痛易被忽视

青少年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活动范围和活动量比较大,难免发生磕磕碰碰,所以当孩子嚷着腿痛、胳膊疼时,很多家长朋友可能不以为然;然而骨关节胀痛是骨癌发展的重要症状,所以当孩子出现腿酸不适时家长也不可忽视,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3.各种辐射损害

物理、化学性辐射是诱发骨癌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青少年处于骨骼的快速发育时期,若长期接触物理、化学性辐射如手机、电脑、放射线等,骨骼很容易造成损伤,为骨癌的发生埋下隐患。

老人每天运动30分钟可延寿5年

研究表明,70岁人群每天进行30分钟或激烈或温和的体育锻炼,可延长寿命5年。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挪威研究人员对1.6万名在1923年至1932年间出生的老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70来岁的老年人每周进行6天运动,运动强度不管是温和、中等或者激烈,都可以平均减小40%的死亡率。

为了得到这一研究结果,有关科学家们分别在1972年和1973年对其中6000名志愿者进行了研究与访问。之后在2000年,科学家们又重新访问这批志愿者,并对其进行跟踪研究直到2011年。

这项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对于经常久坐不动的70来岁的老人来说,每周至少进行3小时的运动可以延长5年寿命。

挪威奥斯陆体育科学学院运动科学专业的两名科学家英加尔?霍姆斯(Ingar Holme)和西格蒙德?阿尔弗雷德?安德森(Sigmund Alfred Anderssen)表示,坚持体育锻炼与停止吸烟一样有益于降低死亡率。

如何计算安全期

1、时间法:月经周期是从此次月经的第一天起至下一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止,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以28天为一个周期计算,排卵期应为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从理论上来说,在排卵期的前后两三天里容易受孕,其余时间都算安全期。

2、体温法:排卵后的一到两天里体温开始升高,约比排卵前升高0.2~0.4℃,因此每天早晨醒后未起床前测量体温也有助于推算安全期。

3、比林斯法:一般成年女性当出现大量、润滑的黏液时则接近于排卵期,这时的阴道分泌物较清亮,可以拉出细丝而不容易断。处于安全期时的阴道分泌物少而稠厚,拉丝时易断裂。

新发现挑战安全期

由此可见,只有月经周期十分规则的女性才较适合使用安全期,月经不准或常有变化的女性因为难以准确计算安全期,建议少用或不用。

安全期的确太变化多端,最新的研究还发现女性每月排卵不止一次,甚至有研究发现女性在月经期也可排卵,虽然都未得到最终证实,但至少说明我们自己的身体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复杂得多。

微微两性保健专家提示:所以,再也别问这样的傻问题了:“明明是在安全期,怎么还是怀上了呢?”怎么用安全期,自己多掂量掂量吧。我们可以再来看看这篇文章:安全期碰上额外排卵,还能安全吗

经期女性千万别碰5种药

一、性激素类药物

女性的性激素合成及代谢平衡与月经周期密切有关,因此,不可在经期使用性激素类药物,以免造成月经紊乱。如雄激素能导致月经减少、停经、周期不规律等,黄体酮(孕激素)能导致乳房胀痛或阴道不规则出血。

二、治疗妇科感染的阴道局部用药

治疗阴道炎症的洗液、栓剂、泡腾片等应暂停使用。因为在月经期间,子宫黏膜充血,宫颈口松弛,加上阴道里有积血,非常适于细菌生长繁殖,若此时进行阴道局部用药,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细菌逆行侵犯子宫腔及子宫内膜。

三、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可引起月经过多,甚至大出血,经期应避免使用,如香豆素、肝素、溶栓剂等。

四、减肥药

减肥药中多含有抑制食欲的成分,如果在经期应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多尿或排尿困难,或出现心慌、焦虑等,更有甚者会出现闭经。

五、活血化瘀的中药

此类药物不仅有抗凝、抗栓的作用,还能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因此会造成月经量过多,如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蒲黄等。

骨质疏松信号老年人频繁骨折

年龄不断增大,很多早已为人父母的中老年已经渐渐被各种疾病缠身,骨质疏松就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据骨科医生介绍,更年期妇女更容易患骨质疏松,如果自己的母亲有腿酸软乏力、腰背疼痛等症状,最好去医院早检查早治疗。

雌激素水平下降是骨质疏松的诱因

绝经后的妇女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主要因素是内分泌失衡,特别是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首先引起维生素D 的生成与活性降低,从而干扰肠道内的钙吸收。骨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后,甲状旁腺素的促骨骼排钙作用相对增强,人体大量骨钙从尿中排出,加重女性骨质疏松。

专家提醒,骨质疏松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骨量在无声无息中丢失,只有当骨量丢失12%以上时,才会出现胸部和下腰段疼痛,并伴有关节酸痛、四肢酸麻、两膝酸软无力等症状,因此骨质疏松极易被忽视。

频繁骨折是骨质疏松信号

很多更年期女性一般认为骨折是摔伤所致,其实跌倒只是诱因,骨质疏松才是真正频繁骨折的原因。骨质疏松后由于骨质变脆,轻微的碰撞都可导致骨折,且骨折难以愈合,常以 腰椎和股骨骨折多见。如果患者因剧烈咳嗽或汽车的颠簸而发生骨折,严重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轻轻一碰、一扭就发生骨折,则说明骨质疏松的病情较重,甚至可能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瘫痪。如果患者已经出现频繁骨折的症状,则说明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间。医生建议,如果有腰肌酸软、全身骨骼疼痛,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患者要引起重视,最好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坚持每年一次的骨密度检测

由于更年期妇女骨丢失量加速进行,建议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如果检测出来的T值在 -2.5以下,并有脆性骨折症状,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对于更年期的女性,即使骨密度T值未在-2.5以下,也应该要做好预防措施,如补钙,多晒太阳,坚持运动锻炼等。

​教老人多长寿30年的小妙招

老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长寿的老人平时在生活上也要注意,那么老人如何长寿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人长寿小妙招。更高的社会地位对长寿至关重要。在英国,社会地位最高层和最底层人的平均寿命能相差9岁!

英国《独立报》援引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报道说,未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平均少活9.3年。

肥胖使人平均折寿9年,体重超标则会平均减寿3年。

年长者对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就可平均多活7.5年。

研究还发现,好的性格可以为长寿再添9年,尤其当你交了一大堆朋友。

研究表明,宠物至少可以为主人增寿几个月。

此外,一段美满的婚姻也能为你增寿5年。

折耳根可以生吃吗 折耳根可以多吃吗

并不建议过多食用。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折耳根是一种性寒的药材,并不建议过多食用,以免增加体内寒凉之气,导致寒气过甚而出现腹泻、腹痛、手脚冰凉等不适情况,对自身健康不利,一般来说,折耳根一次食用15-30克即可,若是用来治疗特殊疾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另外,脾胃虚寒者、过敏体质者都需避免食用。

日常小动作让男人长寿更年轻

常打高尔夫球,增寿5年

《斯堪的纳维亚运动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高尔夫球手死亡率比同龄人低40%,原因是每次打球时在户外数小时,行走4英里,而且社交机会增加,有益减轻压力,因而可增寿5年。

7小时<睡眠<8小时,寿命最长

一项为期22年,涉及21268名成年人的新研究发现,男人每晚睡眠少于7小时,早亡危险增加26%,但超过8小时,也会使早亡危险增加24%。

身体胖,老10年

2007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研究发现,男人身体质量指数(BMI)每增加5个点(相当于体重增加13.5公斤左右),其睾丸激素水平就会下降到“衰老10年”的水平。

老人每天运动30分钟可延寿5年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挪威研究人员对1.6万名在1923年至1932年间出生的老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70来岁的老年人每周进行6天运动,运动强度不管是温和、中等或者激烈,都可以平均减小40%的死亡率。

为了得到这一研究结果,有关科学家们分别在1972年和1973年对其中6000名志愿者进行了研究与访问。之后在2000年,科学家们又重新访问这批志愿者,并对其进行跟踪研究直到2011年。

这项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对于经常久坐不动的70来岁的老人来说,每周至少进行3小时的运动可以延长5年寿命。

挪威奥斯陆体育科学学院运动科学专业的两名科学家英加尔?霍姆斯(Ingar Holme)和西格蒙德?阿尔弗雷德?安德森(Sigmund Alfred Anderssen)表示,坚持体育锻炼与停止吸烟一样有益于降低死亡率。

教老人多长寿30年的小妙招

更高的社会地位对长寿至关重要。在英国,社会地位最高层和最底层人的平均寿命能相差9岁!

英国《独立报》援引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报道说,未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平均少活9.3年。

肥胖使人平均折寿9年,体重超标则会平均减寿3年。

年长者对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就可平均多活7.5年。

研究还发现,好的性格可以为长寿再添9年,尤其当你交了一大堆朋友。

研究表明,宠物至少可以为主人增寿几个月。

此外,一段美满的婚姻也能为你增寿5年。

易患骨癌的原因是什么呢

预防骨癌的方法是很多的,对于很多健康的女性朋友来说,首先就是要了解一下关于引起骨癌的原因,才能有效的避免骨癌。

1.骨折治疗不彻底

自发性骨折时骨癌的早期症状之一,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年轻气盛,很容易发生打架斗殴,可能导致不同程度骨折,若长期发生或每次发生时没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很影响青少年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健康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可能经常发生骨折,难以治愈,为骨癌的发生埋下隐患。

2.关节疼痛易被忽视

青少年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活动范围和活动量比较大,难免发生磕磕碰碰,所以当孩子嚷着腿痛、胳膊疼时,很多家长朋友可能不以为然;然而骨关节胀痛是骨癌发展的重要症状,所以当孩子出现腿酸不适时家长也不可忽视,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3.各种辐射损害

物理、化学性辐射是诱发骨癌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青少年处于骨骼的快速发育时期,若长期接触物理、化学性辐射如手机、电脑、放射线等,骨骼很容易造成损伤,为骨癌的发生埋下隐患。

相关推荐

影响人寿命的十大因素

1、疾病控制的因素 人类整个进化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与疾病战斗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病治愈了就好,其实,很多病毒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由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彻底消灭它们的灵药,因此病毒已成为吞噬人体健康的头号杀手。一个人每患一次病毒性疾病,就可能在体内埋下一次“折寿”的慢性毒药。 2、职业工作的因素 近来,一个叫“职业枯竭”的词常见于报端,其指的是由于职业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导致身心不堪重负所造成的身心枯竭状态。有职业枯竭倾向的人常常表现为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效率降低,自我评价下降,时常感到

经期绝对不能的5种水果

柿子 柿子性寒,具有刺激宫缩的作用,因而建议经期最好不要食用柿子。 香蕉 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镁、钾等微量元素,应该说平时适量食用的话对促进身体健康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建议经期的女性最好都不要食用香蕉。因为香蕉也是属于寒凉的食物。 如果在经期吃香蕉的话,则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很容易造成血块,加大痛经的症状,所以大家在经期千万不能吃香蕉。 西瓜 女性在经期是绝对不能吃西瓜的。虽然说西瓜中含有各种对机体健康有好处的营养物质,但是由于西瓜属寒凉食物,因此建议经期最好不要食用。如果经期食用很有可能引起痛经、月经

青春期男女需牢记4个要点

1、充分利用大脑黄金期,避免早恋 青春期的大脑记忆力是人生记忆力的巅峰时期,要充分利用好此时的大脑状态去学习科学知识来强化自身修养。切忌早恋浪费精力耽误了学业。 2、女生切忌经期凉水 经期凉水会造成宫寒,使得血液没有及时排放出去滞留在体内导致妇科疾病的缠身。严重者还会终身不孕。 3、正确对待身体的发育 不使用束身衣,导致乳房血液循环不畅引起乳房增生等疾病。不穿高跟鞋,紧身裤等,都是对身体正常发育不利的。不少女生为了追求美观,喜欢学习画浓妆,青春期的毛孔排泄是一个加速阶段,此时若是让浓妆堵塞了肌肤毛孔,

为什么会造成骨折

一个5岁的孩子,长得聪明伶俐,饮食也极为丰富,就是爱骨折。一年至少骨折2-3次。有几次和小朋友玩,轻轻着地就发生了胳膊和腿两处骨折。还有一次伸手取写字台上的东西,小肋骨硌折2根。父母怕体重增加,容易摔跤,所以每天不得不控制他的饮食。英国有个名叫基狄的婴儿,一年至少要骨折20多次。 我国广州有位姑娘和基狄得了一样的病,有时在床上翻一下身就会骨折。他们不是缺钙引起的,是一种“先天性骨形成不全症”。其真正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机体缺少一种酶,而钙化不良。还有一种类型是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老年妇女易骨折。女性是

烤瓷牙好吗

烤瓷牙制作成功后确实十分美观,但是真的好吗? 人们经常做的烤瓷牙是金属烤瓷,它分4层,最内层为金属层,向外依次为遮色层、牙本质瓷层、牙釉质瓷层。遮色层和牙本质瓷层偏黄色,牙釉质瓷层呈半透明。 烤瓷牙本身是不变色的,但由于色素沉积、长期的磨耗或过多的调磨,都会暴露牙本质瓷而呈现黄色。不过这种变化需要很长时间,通常在术后5年以后。 对于烤瓷牙的寿命时,有的牙医会说20年或者30年,有的会说5-10年。其实都不准确。烤瓷牙本身可能可以用几十年,但烤瓷牙所包绕的天然牙是会坏掉的,时间一般在5-10年。因此,烤瓷牙

哺乳期乳头上有个白点很痛是怎么回事 乳腺增生

哺乳期乳房有白色小点可能是乳腺增生引起的,乳腺增生的患者常常表现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通常出现白色小点。

中老年人全身疼痛探因和治疗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的事实。 首先,所有人,从25岁左右到终老,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的程度会加重。因此几乎所有老年人都存在骨质疏松,但不是每个老年人又都有周身疼痛或某处难以忍受的疼痛。 其次,同一个老人,骨质疏松始终存在,其疼痛也不是始终存在。而是一段时间出现,一段时间消失。或者疼痛持续存在,时轻时重。同等程度骨质疏松的老人,有的有疼痛,有的没有。 因此,可以说,骨质疏松与老年人的疼痛几乎没有关系。为什么留个“几乎”?是因为骨质疏松的人,骨质脆,在外力下容易骨折。骨折虽然是疼

警惕女人缺钙的后果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将近一亿的中年妇女和约6500万的老年妇女。妇女的平均寿命已超过75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也就是说,女性生命的1/3是在绝经后度过的。 雌激素缺乏不仅影响妇女的生活,更可能引发两种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的疾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骨质疏松造成妇女在一生中发生髋骨骨折的危险性高于其患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和卵巢癌危险的总和。据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率高达40%,而且随年龄段增加,比例也在上升。在骨质疏松的人群中,有30%的妇女会遭受骨折的痛苦。这些骨折包括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会引起骨折吗

很多人都会忽视骨质疏松和骨折之间的关系,据调查显示,1/5骨质疏松患者会发生骨折,以我国为例,60岁以上的群体中,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6%,而骨质疏松患者有2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骨折。 此外,髋部骨折存在"妈妈效应",妈妈曾骨折受伤,女儿年老时发生的机会比其他人群更高。专家呼吁,预防骨质疏松骨折,要从35岁前做起。 骨质疏松骨折 髋部最致命 中老年出现骨质疏松后,由于骨头强度受到破坏,容易骨折。与年轻人的骨折不同,骨质疏松骨折往往是在不经意摔倒的瞬间,骨头就断了。"有时骨折没有原因,突然间人变矮了,

11类人易早亡

1.长期单身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两性比例失调的环境中,弱势性别群体的寿命更短。另一项研究发现,单身女性比已婚女性少活7~15年,死亡风险增加23%,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寿命短8~17年,死亡风险高出32%,相当于折寿10年,而30~39岁是风险最高的年龄段。近几年,我国崇尚单身的人越来越多,男女比例也出现明显失衡。工作忙、没车房、要求高、圈子小成为主要原因,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指出,大龄单身男女应该以知足的心态面对生活,从内心出发,不要盲目攀比,多创造与他人沟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