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慢性胃炎的偏方 胃阴亏虚型

治慢性胃炎的偏方 胃阴亏虚型

药膳名称:沙参玉竹炖老鸭

材料:沙参30至50克,玉竹30至50克,老鸭1只,调料适量。

做法:沙参、玉竹洗净;老鸭去毛、内脏,洗净;入瓦锅用文火焖煮1小时以上,待鸭肉熟时,加适当调味即可。

中医治疗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

治疗该疾病的中医偏方:

(1)鸡内金10g,香橼皮10g。共研细末,每服1~2g。治慢性胃炎之食积胃脘疼痛。

(2)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 5g。治慢性胃炎之食积胃痛。

(3)金香消胀散:郁金6g,广木香6g,香附6g,干姜6g。共为细末,日服1~2次,每次3~6 g,米汤送下。可治慢性胃炎之两胁攻撑作痛、胀满、食欲不振、嗳气者。

(4)苡仁30g,制附子15g。研末贮存,每服1 5g。治胃寒痛。

(5)荔枝核,烧焦,每3g加木香0.5g。共为细末,热汤调下。治慢性胃炎之胃寒气滞疼痛。

(6)香附6g,高良姜3g,水煎服。适用于胃脘痛之泛酸明显者。

(7)百合30g,乌药9g,元胡9g。水煎服。治虚热胃痛。

(8)姜黄18g,炒香附15g。共研末,每服2~3g。治慢性胃炎之气滞胃痛。

(9)黑香附12g,砂仁3g,甘草3g。共为细末,每服2~3g,治气痛。

(10)五灵脂(烧烟尽),研细末,每服6至9g,开水送下。可治慢性胃炎之胃痛。

(11)三七粉3g,白及粉4.5g,大黄粉1.5g。混合均匀,每日3g。适用于胃脘痛瘀血证,呕血黑便者。

(12)旋覆花(包)、苏梗各10g,清炙杷叶(去毛)12g,水煎温服。可治慢性胃炎之嗳气不止。

(13)诃子6g,藿香6g,白豆蔻6g。共研末,每服3g,姜汤送下。治慢性胃炎之恶心吐酸。

(14)番石榴30g,焙干研细末,过筛。日3次,每服9g,饭前半小时服。治慢性胃炎之胃酸过多,嘈杂

以上就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偏方。患者一定要更具病情来用偏方治疗。

看了以上的中医治疗浅表性胃炎的方法,相信大家学到了不少知识,希望大家好好学习爱惜自己的身体。对抗胃炎,让自己更加健康。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好好实践,保护好自己的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扁桃体四款食疗来帮您

1、枸杞炖猪肉。组成:枸杞30克,猪肉500克。用法:萝卜二味加入调料炖汤,佐餐食用。功效:滋阴降火,清利咽喉。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肾阴虚损型,咽喉干掀不适,微痛,喉核及喉核前后潮红,喉核上或有黄白色脓点。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虚烦失眠。

2、五汁饮。组成:雪梨100克,甘蔗100克,荸荠100克,藕100克,新鲜芦根100克。用法:将上五味榨汁混合,每日饮用,10天为1疗程。功效:滋阴降火,清利咽喉。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肾阴虚损型,咽喉干掀不适,微痛,哽哽不利,口干不喜多饮,喉核及喉核前后潮红,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虚烦失眠。

3、百合炖香蕉。组成:百合15克,去皮香蕉2个,冰糖适量。用法:上三味加水同炖,服食之。功效:养阴清肺,生津润燥。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肺阴亏虚型,咽部干掀不适,微痛,微痒,于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哽哽不利,喉核肥大,或有黄白色脓点。午后颧红,手足心热,讲话乏力。

4、百合羹。组成:百合20克,桑叶9克。用法:百合去衣,加桑叶所煎出的汁,合煮为羹,每日食1小碗。功效:养阴清肺,生津润燥。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肺阴亏虚型,咽部于掀不适,微痛,微痒,喉核肥大,潮红,连及周围,喉核上或有黄白色脓点。一般以午后症状明显,舌质红或干少苔。

中医治胃炎

一、益阴养胃汤

方药组成: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5g,生地12g,白芍15g,甘草10g,石斛12g,川楝子10g,半夏3g.口渴甚加花粉;胃脘灼热加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15g;低酸者酌加乌梅10g、木瓜12g、山楂12g;大便艰涩加栝楼15g,决明子12g;便秘加郁李仁12g,麻仁12g;食少加谷芽15g、绿梅花10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嘈杂烧灼,知饥少纳,口干引饮,舌光剥或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或弦细;或胃酸缺乏,胃镜检查见胃黏膜轻度充血,分泌物偏少,或见腺体萎缩。中医辨证属肝脾阴伤,胃阴亏虚者。

二、清热和胃汤

方药组成:黄芩10g,连翘12g,败酱草20g,黄连6g,白花蛇舌草15g,白芍15g,蒲公英30g.吞酸加吴茱萸3g、海螵蛸12g、锻瓦楞子12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口苦且干,嘈杂易饥或泛吐酸水苦水,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胃镜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等。中医辨证属中焦郁热,邪热犯胃者。

三、疏肝安胃汤

方药组成:柴明12g,白芍15g,香附12g,元胡12g,川楝子12g,乌药12g,苏梗10g,炙甘草10g.痛甚加九香虫10g、元胡12g;胀剧加枳壳12g、佛手12g;嗳气加旋覆花10g、佛手12g;吞酸加左金丸。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或隐痛,痛引两胁,或攻撑作痛,舌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辨证属肝失疏泄,木郁犯胃者。

四、化瘀理胃汤

方药组成:丹参30g,檀香10g,砂仁6g,五灵脂10g,蒲黄10g,香附12g,元胡12g,川楝子12g,台乌10g.若挟郁热加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30g;若兼气虚加党参20g,白术12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或刺痛、锐痛,痛处固定,舌质暗红或暗紫瘀斑,舌底络脉多粗乱而长色青,脉涩滞不畅。胃镜多见腺体萎缩或伴肠腺化生、异型增生。中医辨证属肝脾气滞血瘀。气滞易致瘀,血瘀多夹气,临症要区分气滞与血瘀的主次,灵活用药,要注意气中血药、血中气药的选用。

五、苦辛调胃汤

方药组成:半夏10g,黄连6g,黄芩10g,吴茱萸6g,干姜10g,党参12g,甘草10g.偏寒者加良姜12g、川椒6g;偏热盛者加山栀10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食后为甚,或隐痛绵绵,便溏,兼见烧心泛酸,口苦而黏,以烧心而不喜凉饮食为突出表现,舌质淡红苔腻,或黄腻或淡黄腻,脉细弱。中医辨证属虚实寒热并见者。本证大多是在久病脾胃气虚的基础上,或情志化火,或服食辛辣煎煿,郁而化火,或虚火内灼而引起,因此在用药上要掌握寒与热、虚与实的主次进行调治。

六、化湿醒胃汤

方药组成:藿香12g,佩兰12g,薏苡仁30g,白蔻仁10g,苍术12g,厚朴10g,茯苓12g,菖蒲12g.偏寒湿加半夏10g、陈皮10g、干姜10g;偏湿热加黄芩10g、黄连6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胸脘痞闷,纳呆少食,口淡无味,渴而少饮,肠鸣漉漉,大便稀溏,身倦困重,苔腻(黄腻多湿热,白腻多寒湿),脉濡细或缓等症。中医辨证属湿阻中焦,困遏脾胃者。

七、消食开胃汤

方药组成:苍术12g,厚朴10g,山楂12g,神曲10g,麦芽15g,半夏10g,茯苓12g,陈皮10g,生姜10g.食阻气滞作胀加鸡内金12g、砂仁6g;甚则大便不通,腹痛胀满者加枳实10g、大黄10g;呕恶痞满者加藿香10g、木香6g;油腻肉积所伤者,重用焦山楂;米食所伤者以神曲、麦芽为主;面食伤者以莱菔子为主。

主治:慢性胃炎复加积滞中阻,症见胃脘饱胀痞痛,嗳腐吞酸,恶闻食臭,粪便异臭,舌苔厚腻,脉滑。中医辨证属饮食积滞者。

八、益气温胃汤

方药组成:党参12g,黄芪30g,白术12g,山药15g,扁豆10g,白芍15g,陈皮10g,茯苓12g,砂仁5g,干姜10g,炙甘草10g.寒象明显加良姜12g、肉桂6g,甚者加附片10g、吴茱萸10g、川椒6g;泛酸加海螵蛸12g、煅瓦楞子12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不舒,隐隐作痛,脘部如坠,空腹为甚,食入稍减,喜热喜按,遇寒加重,便溏不实,神疲乏力,少食纳呆,舌淡胖大,苔薄白或白滑,或边有齿印,脉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呈淡红色或苍白色,黏膜粗乱,或见散在斑片状充血。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胃阳不足,脾胃虚寒者。

处暑养生食谱 沙参粥

食材:沙参15~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沙参捣碎,加水煎取药汁后去渣,然后将药汁与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养胃、祛痰止咳。适宜肺阴亏虚所致的虚热燥咳、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咽喉干痛;胃阴亏虚所致的津少口渴、胃脘灼热隐痛、舌干少苔、大便干结、干呕呃逆,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等而属阴虚者。

肝炎偏方有哪些?

肝炎偏方有哪些?治疗肝炎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应的中药偏方进行治疗,这里介绍下中医治疗肝炎的5大偏方:

肝炎偏方1.配方:南沙参、全当归、杭麦冬、甘构杞、熟地黄、杭白芍、制鳖甲、鸡内金、霍山石斛、北五味、广郁金、青陈皮。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滋阴养肝,可用以主治慢性肝炎,肝肾阴虚型。

肝炎偏方2.配方:黄芪、党参、薏苡仁、蚤休、白芍、丹参、贯众、茵陈、女贞子、蚕砂、白术、川楝子、柴胡、枳实、生草、菟丝子。

服用方法:水煎服,30日为1疗程。3~4个疗程有效。

功效:益气补中,疏肝活血。

肝炎偏方3.配方:柏子仁、酸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生地黄、党参、玄参、丹参、远志、茯苓、橘梗。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养心安神,治阴柔肝,对慢性迁延性肝炎有效。

肝炎偏方4.配方:金钱草、车前子(包)、泽泻、薏苡仁、草决明、山楂、丹皮、丹参、白花蛇舌草、草河车、桑枝、大黄炭、生地、桃仁、黄精、生黄芪、何首乌。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除里邪,扶正补虚,调理气血。

肝炎偏方5.配方:柴胡、茵陈、板蓝根、当归、丹参、莪术、党参、炒白术、黄芪、女贞子、五味子、茯苓。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功能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清解祛邪,培补脾肾,可主治慢性、病毒性肝炎。

以上为肝炎偏方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能帮到您。

喝什么茶滋阴补肾 川楝子当归茶

材料:川楝子3克,北沙参,当归身,麦冬各6克,生地,枸杞各12克。

做法:将生地切成小段,而后将其他五味药材一同研碎,装入纱布袋中,再放入暖瓶内,冲入800毫升沸水,盖上瓶盖闷泡30分钟。

用法:每日一剂,分多次饮用。

功效:北沙参滋阴润肺,益胃生津,麦冬滋阴生津,润肺健胃,清心通脉,当归补血行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生地凉血清热,滋阴生津,枸杞补肾生津,润肺益气,川楝子柔肝理气,还能帮其他药物充分发挥养肝益肾,润肺理气的作用。所有药材配伍用,有很好的滋阴润肺,柔肝益肾功效。

适应症:肝肾阴气亏虚所致的津液耗损,血热,气滞,咽喉干燥,胁肋疼痛,脘腹饱胀,脉象细弱,舌红,舌苔光燥;肝气郁结,胃阴亏虚,脾胃不和,肺阴亏虚,肺火旺盛所致干咳症;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肺结核,肝硬化初期,胃溃疡等症。

注意事项:体内实火旺盛,脾气虚弱,湿气过盛,大便稀薄之人不宜饮用。

治疗胃痛小偏方 胃阴亏虚疼痛

症状表现:胃脘隐隐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呈灼痛感,饥不欲食。

1、百合30克,南沙参15克,白芍、甘草各10克,用水煎煮2吃,将两侧药液和均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分2次rerun,每日1剂,用于胃阴亏虚型疼痛。

2、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各10克,加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兑入适量冰糖代茶饮用,可用于缓解胃阴不足所引起的胃痛。

治慢性胃炎的偏方 脾胃虚寒型

药膳名称:姜桂归参炖母鸡

材料:母鸡(乌骨鸡尤佳)1只,干姜、肉桂各10克,当归、党参15克。

做法:当归、党参、葱、姜、黄酒、盐放入干净鸡腹内,缝合后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烧开后文火炖熟透,加其他适量调料即可。

慢性扁桃体炎病人的饮食保健

慢性扁桃体炎食疗谱,可口美味,还能保健身体:

(1)肺阴亏虚型,症见咽部干掀不适、微痛、微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哽哽不利,喉核肥大、潮红,连及周围,喉核上或有黄白色脓点。一般以午后症状明显,并可有午后颧红,精神疲乏,手足心热,讲话乏力,舌质红或干、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宜养阴清肺,生津润燥。

(2)肾阴虚损型,症见咽喉干掀不适,微痛,哽哽不利,口干不喜多饮,喉核及喉核前后潮红,喉核上或有黄白色脓点。全身并有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治宜滋阴降火,清利咽喉。

百合炖香蕉

组成:百合15克,去皮香蕉2个,冰糖适量。

用法:上三味加水同炖,服食之。

功效:养阴清肺,生津润燥。

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肺阴亏虚型,咽部干掀不适,微痛,微痒,于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哽哽不利,喉核肥大,或有黄白色脓点。午后颧红,手足心热,讲话乏力。

百合羹

组成:百合20克,桑叶9克。

用法:百合去衣,加桑叶所煎出的汁,合煮为羹,每日食1小碗。

功效:养阴清肺,生津润燥。

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肺阴亏虚型,咽部于掀不适,微痛,微痒,喉核肥大,潮红,连及周围,喉核上或有黄白色脓点。一般以午后症状明显,舌质红或干少苔。

枸杞炖猪肉

组成:枸杞30克,猪肉500克。

用法:萝卜二味加入调料炖汤,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降火,清利咽喉。

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肾阴虚损型,咽喉干掀不适,微痛,喉核及喉核前后潮红,喉核上或有黄白色脓点。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虚烦失眠。

五汁饮

组成:雪梨100克,甘蔗100克,荸荠100克,藕100克,新鲜芦根100克。

用法:将上五味榨汁混合,每日饮用,10天为1疗程。

功效:滋阴降火,清利咽喉。

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肾阴虚损型,咽喉干掀不适,微痛,哽哽不利,口干不喜多饮,喉核及喉核前后潮红,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虚烦失眠。

胃炎患者如何正确选择护胃药

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年轻白领患上胃病,主要是由于不注意规律饮食,凑合填饱肚子等引起的胃痛,让很多人痛苦不已。对于胃炎的治疗方法,当然是首选药物治疗,治疗各型胃炎的药物,不外乎两类,一类为胃粘膜保护剂,如乐得胃,胃速乐,胃必治,三九胃泰等。另一类为胃粘膜攻击因子抑制剂。具体治疗药物介绍如下,希望胃炎患者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用药,遵照医嘱用药。

1、温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2、阴虚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功用: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3、养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用: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4、虚寒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

功用:温胃止痛,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

5、三九胃泰

药物组成: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

功用: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6、猴菇菌片

药物组成:猴头菌。

功用:消炎止痛,扶助正气。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等。

7、胃乃安胶囊

药物组成: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

功用: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8、胃康灵胶囊

药物组成: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药物组成。

功用: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

主治:适用于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出血等症。

9、养胃冲剂

药物组成:黄芪、白芍、淮山药、香附、党参、甘草、陈皮等。

功用:养胃健脾,理气和中。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10、复方胃乐舒口服液

药物组成:猴头菌浓缩液、蜂王浆、蜂蜜等。

功用:利五脏,助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主治: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脾胃虚弱证和胃肠病恢复期的调治。

胃窦炎的偏方

胃窦炎偏方

〖 组 方 〗 生甘草6克,红花8克,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

〖 用 法 〗 每日一〖 制作方法 〗 水煎服。

剂,日服二次。

〖 功 效 〗 安胃,宁痛、散结。

中医把胃窦炎分成虚寒型、气滞型和阴虚型三种。虚寒型者发病常与冷暖有关,遇冷或进冷食时发作,遇暖或进暖食时缓解。

偏方二:

白术9克、香附:9克、陈皮6克、砂仁1.5克、吴茱英1.5克。

〖 制作方法 〗 水煎服。

功效:虚寒型胃窦炎有很好疗效

偏方三:

白芍9克、柴胡9克、香附9克、郁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9克、枳壳9克

〖 制作方法 〗 水煎服。

功效:气滞型胃窦炎有很好疗效

阴虚型指久病体虚,常伴明显厌食等,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者。应用滋补胃阴的药物,如党参9克、北沙参9克、玉竹9克、麦冬9克、天花粉9克、知母6克、乌梅6克、石斛9克等。缺酸者可酌加用五味子、木瓜、生白芍等。

对于治疗胃窦炎的偏方只能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在选择偏方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停止服药。具体偏方对胃窦炎的治疗效果不同,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的,但是提醒患者还是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不要过度的依赖偏方

慢性扁桃体炎食疗方法

1、枸杞炖猪肉

组成:枸杞30克,猪肉500克。用法:萝卜二味加入调料炖汤,佐餐食用。功效:滋阴降火,清利咽喉。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肾阴虚损型,咽喉干掀不适,微痛,喉核及喉核前后潮红,喉核上或有黄白色脓点。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虚烦失眠。

2、五汁饮。组成:雪梨100克,甘蔗100克,荸荠100克,藕100克,新鲜芦根100克。用法:将上五味榨汁混合,每日饮用,10天为1疗程。功效:滋阴降火,清利咽喉。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肾阴虚损型,咽喉干掀不适,微痛,哽哽不利,口干不喜多饮,喉核及喉核前后潮红,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虚烦失眠。

3、百合炖香蕉。组成:百合15克,去皮香蕉2个,冰糖适量。用法:上三味加水同炖,服食之。功效:养阴清肺,生津润燥。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肺阴亏虚型,咽部干掀不适,微痛,微痒,于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哽哽不利,喉核肥大,或有黄白色脓点。午后颧红,手足心热,讲话乏力。

4、百合羹。组成:百合20克,桑叶9克。用法:百合去衣,加桑叶所煎出的汁,合煮为羹,每日食1小碗。功效:养阴清肺,生津润燥。主治:慢性扁桃体炎,属肺阴亏虚型,咽部于掀不适,微痛,微痒,喉核肥大,潮红,连及周围,喉核上或有黄白色脓点。一般以午后症状明显,舌质红或干少苔。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疾病,那就是慢性扁桃体炎了,我们知道慢性扁桃体炎会给患者带来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病症,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慢性扁桃体炎的食疗方法,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吧。

相关推荐

单方疗慢性肾炎

单方慢性胃炎方法简单易行,选材普通,,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今天百灵鸟为大家分享如何用单方慢性胃炎,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下面介绍慢性胃炎的常用单方,从处方,用法和主三方面进行疗介绍。 处方一。处方;鲜紫苏叶20克,生姜3片,大枣6颗。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其纸,早晚服用2次,每次100毫升。连服一个月。 主;慢性胃炎腹感寒邪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 处方二。处方;台乌草15克。紫苏、陈皮各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其汁,分早晚2次,连服3天。 主;慢性胃炎气滞之脘腹胀满疼痛。嗳气,

呃逆怎么处理 胃阴亏虚呃逆艾灸

症壮:呃声急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躁不安,舌红干或有裂纹,脉细数。 施灸方法:1.艾条温灸,用艾条火头在穴位上方直接熏烤,皮肤产生灼痛感时即换其他穴位施灸,可每日灸1-2次,10天左右为1疗程。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柱,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施灸穴位:艾灸天突,足三里加三阴交,太溪。

胃不舒服可以刮痧吗 胃阴亏虚胃病刮痧

临床表现:胃脘隐隐作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则:养阴益胃,柔润止痛。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血海,三阴交。 刮痧方法:用刮痧法配指揉压法。先刮脾俞,胃俞,再刮脊柱两侧(自颈椎至第10胸椎),自上到下刮三行(正中线及旁开0.5寸),刮至皮肤微红为度,再刮中脘,章门,从内到外,至痧痕出现,点揉血海,三阴交,每穴3-5分钟,以得气感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烧心的病因

1.进食过快或过多,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刺激性食物、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或胃酸分泌增多。 2.精神因素也是影响产生烧心症状的重要因子,主要包括忧郁多虑、性格内向、敏感、焦虑、失眠、意外不幸以及长期情绪紧张状态。 3.临床上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如患有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均可出现烧心症状。 4.中医一般可把烧心的病因分为热、气、虚三种。胃为阳土,易为热化,郁热伤阴,胃阴亏虚,则胃阳无所归附,消灼水谷而为酸,郁热上冲则烧心。

用中医方法慢性胃炎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根据症状不同,中医把慢性胃炎分为8种类,即食滞伤胃、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热邪犯胃、肝郁犯胃、瘀滞 伤胃、肝火犯胃、湿困脾胃。根据各种类对症疗。 1、食滞伤胃患者 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食积胃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食滞伤胃、腑气不通,宜健脾和中、 消食开胃。药用白术、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

胃病的疗方法

胃病西医疗 1.一般疗 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给予清淡饮食,必要时禁食,多饮水,腹泻较重时可饮糖盐水。 2.对症疗 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疗。 (1)腹痛者可行局部热敷,疼痛剧烈者给予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复方颠茄片、山莨菪碱等。 (2)剧烈呕吐时可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3)必要时给予口服H2受体拮抗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减少胃酸分泌,以减轻黏膜炎症;也可应用铝碳酸镁或硫糖铝等抗酸药或黏膜保护药。 3.抗感染疗 一般不需要抗感染疗,但由细菌引起尤其伴腹泻

患有胃炎应该吃什么药

疗胃炎的中药:脾胃虚寒胃炎患者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宜补中益气,健脾温胃。药用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克,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胃阴亏虚胃炎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嘈杂不适,虽饥而纳差,口干口渴,大便艰涩,舌质红有裂纹,舌苔光剥或少苔,脉象弦细数。证属肝脾不和、

扁桃体发炎吃什么水果

酸梅青果汤 酸梅6克,青果(橄榄)25克,白糖适量。将酸梅及青果放入砂锅内浸泡半天,然后煎煮,服时加白糖调味。 百合炖香蕉 组成:百合15克,去皮香蕉2个,冰糖适量。 用法:上三味加水同炖,服食之。 功效:养阴清肺,生津润燥。 主:慢性扁桃体发炎,属肺阴亏虚,咽部干掀不适,微痛,微痒,于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哽哽不利,喉核肥大,或有黄白色脓点。午后颧红,手足心热,讲话乏力。 来源:朱义国,等.食疗药膳.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17。 五汁饮 组成:雪梨100克,甘蔗100克,荸荠100克,藕10

中医小偏方疗萎缩性胃窦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半生理”性的疾病,一般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但是中医的一些偏方可以缓解这些常见的胃部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 镜发现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 中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偏方偏方(一) 「方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方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是个漫长的过程,是很常见的慢性胃炎。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该如何疗呢?中医给大家介绍几种疗方子,一起来看看有哪些。 (1)胃炎冲剂:铁树叶、蒲公英、苏梗、白芍、甘草、制香附,水煎浓缩,制成冲剂。疗浅表性胃炎。 (2)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5g。慢性胃炎之食积胃痛。 (3)胃炎煎剂:党参、白术、茯苓、丹参、香附、高良姜、甘草、青黛。水煎服,日1剂。疗浅表性胃炎。 (4)苡仁30g,制附子15g。研末贮存,每服1.5g。胃寒痛。 (5)荔枝核,烧焦,每3g加木香0.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