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见的三种痔疮
临床上常见的三种痔疮
临床上常见的三种痔疮:
1、内痔:肛垫移位及病理性肥大,包括血管丛扩张,纤维支持结构松弛、断裂。
2、外痔:指血管性外痔,即肛周皮下血管丛扩张,表现为隆起的软团块。
3、混合痔: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融合。
肛门出血时的快速止血方法:
1、出血时,如果还继续用力排便,出血则不会停止,此时,要暂时终止排便,稍适休息。如果是痔疮引起的出血,原本容易止血,只要静卧,出血很快会停止。出血时,如果用脱脂棉球按住肛门,止血效果会更好。
2、在俯卧休息时,还可以把坐垫或靠背垫垫到下腹部,抬高臀部,这样可以尽快止血,还有助于消除引起痔核的肛门部位的淤血。
3、出血时,如果用脱脂棉球按住肛门,止血效果会更好。如果是痔疮引起的出血,原本容易止血,只要静卧,出血很快会停止。
4、有止血效果的穴位指压法
梁丘是止血、止痛的有效穴。此穴位于骸骨外上缘上2寸,用拇指按压,可以迅速止血。伴随疼痛时,可以同时缓解疼痛。
痔疮会癌变么?
痔疮从其发病机理来看一般不会发生癌变,这是因为痔疮是直肠肛门部位管壁内静脉丛扩张、弯曲、隆起成团的一种静脉瘤,或称静脉血管团,是一种良性瘤。
而癌性肿物由于细胞分化不成熟、过度增生形成的。在病理及其临床表现上有本质的区别。临床上常见一些痔疮患者合并直肠癌或者结肠癌,但这多是由于患处肠管本身恶变所致,与痔疮无关。
即使有些时候,痔疮发生癌变,也多是由于痔疮粘膜糜烂,长期感染,特别是感染绿脓杆菌,反复发作,甚至肛门周围脓肿、肛瘘,久治不愈所致,应当属痔疮的并发症状。
由此可见,痔疮本身并不能诱发癌变。
患者不要谈到便血或者扪到肛门口小肉块,就大惊失色,谈癌色变,但也不要满不在乎,就当没有这回事,自认为就是痔疮,无关紧要,因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肛肠专科门诊进行诊治。
如何让直肠癌与痔疮不混淆
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需立即接受治疗,目前临床上以外科手术为主;而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直肠肛门疾病,大多数无症状痔疮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无多大影响。
由于直肠癌与痔疮的某些临床表现有相似的地方,如便血、大便性状改变等,患者很难确定是哪种病证,需到医院检查。医院的检查较容易区分两者,所花的费用也不高,肛门指检、乙状结肠镜、取活体组织送病检等,都是现临床上常采用的鉴别诊断手段。
痔疮的发病率之所以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喜食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等,上班族长期静坐,很少缺乏锻炼。张教授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警惕,尽量改变这些不好的习惯,减小痔疮或者直肠癌发生的风险。若发现有疑似直肠癌的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诊查,早诊断早治疗。
内痔可能会自愈吗
轻微的内痔是可能自愈的,但仅仅是对刚刚发生不久的轻度痔疮,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及时排便,不用力排便的习惯,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活动,不要长期保持坐姿或站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痔疮是可能自愈的,特别是内痔,不像外痔,容易受到摩擦和感染。但一定要经常观察,一旦病情严重,则应及时就医。
内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无痛性便血,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患有内痔的人群越来越多了,引起内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饮食不规律,食用的食物营养不均,多吃油腻肥厚刺激肠道的食物,不能按时吃饭还有就是不合理的排便行为导致的习惯性便秘的出现,又或者是久坐久站缺乏锻炼等,其实只要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在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治疗内痔。
痔疮分为三种类型,外痔内痔和混合痔,这三种痔疮的区别在于痔疮的发生部位与齿状线的相对位置关系,齿状线指的是肛管皮肤和直肠黏膜相连接的地方,是一条肉眼可见的环状白线。外痔是指位于齿状线以下的痔疮,内痔是指位于齿状线以上的痔疮,内痔和外痔同时发生就叫做混合痔。内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便时容易出血,而外痔的特点是大便的时候有剧烈的疼痛感。
临床常见舌病变
(1)干燥舌:轻度干燥不伴外形的改变;明显干燥见于鼻部疾患(可伴有张口呼吸、唾液缺乏)、大量吸烟、阿托品作用、放射治疗后等;严重的干燥舌可见舌体缩小,并有纵沟,见于严重脱水,可伴有皮肤弹性减退。
(2)舌体增大:暂时性肿大见于舌炎、口腔炎、舌的蜂窝组织炎、脓肿、血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长时间的增大见于黏液性水肿、呆小病和先天愚型(Down病)、舌肿瘤等。
(3)地图舌(graphic tongue):舌面上出现黄色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隆起部分,状如地图。舌面的上皮隆起部分边缘不规则,存在时间不长,数日即可剥脱恢复正常,如再形成新的黄色隆起部分,称移行性舌炎(migratoty glossitis),这种舌炎多不伴随其他病变,发生原因尚不明确,也可由核黄素缺乏引起。
(4)裂纹舌(wrikled tongtle):舌面上出现横向裂纹,见于Down病与核黄素缺乏,
后者有舌痛,纵向裂纹见于梅毒性舌炎。
(5)草莓舌(strawberry tongtle):舌乳头肿胀、发红类似草莓,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病人。
(6)牛肉舌(beefy tongue):舌面绛红如生牛肉状,见于糙皮病(菸酸缺乏)。
(7)镜面舌:亦称光滑舌(smoth tongue),舌头萎缩,舌体较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见于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8)毛舌:也称黑舌,舌面敷有黑色或黄褐色毛,故称毛舌(hairy tongue),此为丝状乳头缠绕了真菌丝以及其上皮细胞角化所形成。见于久病衰弱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真菌生长)的病人。
(9)舌的运动异常:震颤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偏斜见于舌下神经麻痹。
了解痔疮的病因和种类
痔疮临床上分内痔、外痔、混合痔
内痔发生在肛管齿状线以上,内痔一般不痛,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症状,严重时会喷血、痔核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还有大便困难、便后擦不干净、有坠胀感等。根据内痔病变程度和临床表现又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
无明显自觉症状,仅于排便时出现带血、滴血或喷血现象。肛门镜检查,在齿状线上可见粘膜呈结节状突起。。
第二期
排便时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喷血,内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第三期
大便时内痔脱出,或在劳累较甚、步行过久、咳嗽时脱出,内痔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必需用手托入,或卧床休息后方可还纳。
外痔位于齿线以下,以疼痛、肿块为主要症状,肛门周围长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皮赘。根据其病理特点不同,又可分四种。
①血栓性外痔
因肛门静脉丛发炎或排便时用力过猛,而致肛门静脉丛内有血栓形成,有皮下隆起疼痛者。
②静脉曲张性外痔
久蹲或作内痔吸引时,肛缘皮下肿胀,可见曲张的静脉团,不能立即消散者。
③结缔组织性外痔
因慢性炎症刺激,反复发作致肛缘局部皮肤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皮垂者,也称赘皮外痔。
④炎性外痔
肛缘皮肤操作或感染后,形成肛门皮肤皱襞突起,呈红肿疼痛的炎性现象者。其中以炎性外痔最多见,主要表现为肛缘皮肤皱襞突起,红肿热痛、水肿、充血明显,有压痛,排便时疼痛加重,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
混合痔兼有内外痔双重特征,临床以直肠粘膜及皮肤脱出、坠胀、疼痛、反复感染为主要症状。由齿状线上下同一方位的直肠和肛门静脉丛扩张屈曲,相互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上下形成一整体者。
痔疮治疗不但止血和消除看得见的痔核还要能清除体内痔毒,恢复痔静脉功能,更应避免痔疮反复发作。采用药物治疗使用联邦庤消,可以有效止血消除痔核,恢复痔静脉正常功能,防止复发,是目前非手术治疗痔疮的最佳选择。
痔疮临床分类
血管肿型
内痔表面粘膜粗糙且柔软,色暗红或朱红色,触之易出血 ,此型以出血为主要症状。
静脉曲张型
内痔表面较坚硬,带光泽,色暗红或青紫,痔体内为曲张的痔静脉和增生的结缔。
纤维化型
内痔表面坚硬,富有弹性,痔体表面略有白色纤维组织增生,易脱出,不易出血。
血栓外痔
主要发病特点为起病突然,疼痛剧烈,坠胀不适感明显, 偶有全身症状,局部检查可见肛旁隆起肿物,可触及皮下硬而滑的包块,触痛明显。
炎性外痔
常由肛缘皮肤损伤和感染引起,多有肛门疼痛,在排便时疼痛加重,便血,肛门部有少量分泌物,局部检查肛旁隆起的肿物、色红、 充血明显、有触痛、有时可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
静脉曲张型外痔
肛门缘隆起成椭圆形,触之柔软,不痛,在大便用力时可见暗紫色肿块,排便后或休息后体积可缩,是皮下静脉曲张引起,亦为晚期内痔发展而致,一般只感肿胀不适,排粪时加重,发炎时才有疼痛症状。
结缔组织型外痔或皮赘外痔
系肛门缘皮肤皱襞变大 结缔组织增生 形成许多大小不等 形状不一的皮赘
分期
根据痔疮的症状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同 可分为三期:
Ⅰ期
无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痒为主。
Ⅱ期
有便血,痔随排便脱垂,但能自行还纳。
Ⅲ期
(又称为晚期) 内痔脱垂于肛门口外,或每次排便脱出肛门口外,不能自行还纳,必须用手托回。
痔疮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影响健康, 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贫、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疮坏死、感染严重时,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 后果严重, 因此患了痔疮要积极应对。
痔疮和肠炎的区别
1、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多梦等症状。
2、痔疮即痔,在我国是一种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临床医学中,按痔疮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3、肠炎的症状和痔疮的症状差不多,都会出现便血,肚子有疼痛感,我们一般都会混为一谈,但其实不是的,就拿便血和肚子疼来说吧,痔疮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