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饮食营养中的误区
儿童饮食营养中的误区
误区1:“营养”越多越好
今天,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营养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在安排孩子的饮食生活中也特别讲究“营养”。但是许多家长对于什么是“营养”、如何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等问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认为鸡、鸭、鱼、肉很有“营养”,只要多吃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了;有的认为,“营养”越多越好、越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有的家长觉得,光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是不够的,因此,今天给孩子补点什么“灵”,明天喝点什么“液”。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不是瘦得像“豆芽菜”,就是胖得可以当“相扑”运动员。
少年儿童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例如铁缺乏时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从而影响少年儿童体格和智力的发育;钙缺乏时会影响骨骼的发育。人体对每种营养素需要的量也多少不等,从几十克到几毫克甚至微克,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量大的就重要,量少的就不重要了。
人体不能合成这些营养物质,只能从食物中来获取。在营养学上把食物分成谷类及薯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豆及豆制品、食用油等五大类。每类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素各有其特点,如动物性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而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但是没有一类食物能够提供人类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因此,要想获得充足的营养,就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并进行合理搭配。
有一家人听说胡萝卜有“营养”,于是在家里掀起了一次“胡萝卜热”――每天喝胡萝卜汁、吃胡萝卜……,几天后,全家人皮肤、眼睛都变黄了。原来,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但是,人体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能力是有限的,多余的胡萝卜素会沉积到皮肤、粘膜,引起皮肤、粘膜发黄。维生素A 可以促进人体生长、保护皮肤的健康、增强抗病能力,但是过量时同样会对健康有负作用,引起皮肤干燥、皮疹、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所以,“营养”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适量、均衡”。
误区2:快餐营养丰富、全面
最近一项在广州、上海等城市进行的调查发现,90%以上的少年儿童光顾过西式快餐店,多数的少年儿童和他们的家长认为快餐的营养搭配合理、营养价值高。
西式快餐的营养真的搭配合理吗?西式快餐的制作是以油炸为主,食物中含的热量多, 但其中所含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相对却很低,快餐中的饮料大多是含糖高的饮料,几乎不含什么营养素。因此,总体上讲,快餐是高热量、高脂肪和低纤维素的食物,经常吃快餐食品不符合均衡营养的饮食原则。经常吃快餐能量的摄入会超过身体的需要,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在体内贮存起来,从而引起肥胖。
吃什么、在什么地方吃,是每个人的自由,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饮食行为是和自己的健康有关系的。人们在享受快餐的快、洁、新的时候,应该知道经常吃快餐会对自己的健康有影响。
快餐能为人们带来享受和许多便利, 这是显而易见的; 而它对健康的影响是远期的,所以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经常吃快餐会对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但不是不让人们吃快餐, 而是要掌握一定的度。各种各样的食物有各自的营养特点,必须进行合理搭配才能达到营养均衡。应当记住: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
在吃快餐时也要注意均衡营养,做到以下几点:选择有益健康的饮料,如牛奶、鲜果汁;油炸的食物,如薯条、苹果排等含热量高,不宜多吃;选择有蔬菜的品种,如蔬菜沙拉,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果午餐吃的蔬菜不够,晚餐要多吃些蔬菜。
5个儿童营养误区
1、营养过剩影响健康
不少家长怕孩子营养不够,不是补钙就是补铁,这样乱补孩子的身体反而吃不消。专家指出,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后,看孩子体内缺什么,再适当进行补充。
2、吃大量低脂食品会造成营养不良
我们知道,如果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吃低脂肪食品,成年后得心脏病的危险会减少,因而低脂肪食品一度畅销不衰。然而,长期让少儿吃低脂肪食品,会使他们患“营养不良综合症”,严重妨碍少儿的生长、发育。据不久前的一项调查表明:吃低脂肪食物的儿童占我国儿童总数的1/10,他们缺乏足够的维生素B1、烟酸、核黄素等营养物质。在上海某中学,12%的学生患有营养不良综合症,其中大部分人是因为长期食用低脂肪食品的缘故。某市儿童医院统计表明,全市1万多名营养缺乏的儿童中,30%是长期吃低脂肪食品所致。
3、饿了才吃饭易得胃炎
有些孩子不是按时就餐,而是不饿不吃饭,这些做法易损害胃,也会削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因为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四五个小时左右,感到饥饿时胃内食物已排空,胃黏膜这时会被胃液进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道溃疡。
4、零食不限制影响食欲
大多数孩子都抵御不了零食的诱惑,吃过量零食会影响食欲,妨碍正餐的摄入量。提倡儿童食用自然食物,比如坚果类或五谷杂粮类的零食。不要给孩子多吃油炸食品、香精含量太多的零食。
5、用副食代替母乳易造成儿童腹泻
不少年轻的父母用牛乳、奶粉代替母乳,用鸡蛋代替午餐,用果汁代替水果等。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做法。中国营养学会的有关资料表明,用副食代替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6个月后,腹泻发病的死亡率比用母乳喂养的婴儿高15—25倍。而且,每年世界上有100多万婴儿因长期用副食喂养致使营养缺乏而夭折。
提醒家长:儿童吃零食也要讲学问。购买儿童食品应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不要购买街头路边小贩的东西;提倡儿童多食用自然食物,不提倡给孩子吃各种保健品;不提倡给孩子多吃油炸食品;色素、香精含量太多的零食不能多吃;提倡给孩子多吃一些坚果类的零食,多吃五谷杂粮;零食不能在饭前吃,否则易产生饱腹感,影响孩子吃饭。“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掌握吃零食的学问,给予孩子食品多样化的均衡膳食,不但不会让孩子形成偏食的习惯,而且还能让儿童更健康地成长。
儿童营养的补充误区
误区1:牛奶+鸡蛋的早餐方式实际上早餐如果没有谷类食品,如馒头、面条、稀饭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另外,孩子喝完牛奶后,最好喝少量水清洁口腔。
误区2:多给孩子吃钙片补钙专家认为,婴幼儿体内并不缺钙,而是缺乏促使钙被人体吸收的维生素D。与其花高价买钙片,倒不如进行食补,或是买少量鱼肝油滴剂直接滴入孩子口中。
误区3:宝宝营养全靠“汤”无论什么汤,汤中的营养都比不上肉类本身。汤虽味鲜,但只含少量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脂肪和很少的维生素、矿物质。
误区4:豆制品是蔬菜实际上,豆制品可看作荤菜,如果孩子光吃肉末豆腐,就会缺乏蔬菜类所含的营养。
误区5:大便干燥只需吃香蕉吃这些并不完全管用,最重要的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间要相对固定。
误区6:内脏等于肝脏动物内脏对孩子的发育大有裨益,很多家长拼命给孩子吃肝脏,以为这样就行了。实际上,动物内脏还包括心、肺、腰,而肝脏内经常存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因此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吃些其他动物内脏。
夏季儿童饮食5大原则
1、夏季儿童饮食需多补水。夏季气温高,孩子们易出汗,体内水分流失快,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等问题。因此,夏季儿童饮食补水是一大基本原则,可多食用水分充足的食物,例如:黄瓜、番茄、菜瓜、苦瓜、凉瓜、菱角、西兰花、西瓜、圣女果、梨子、杨桃等瓜果蔬菜。
2、夏季儿童饮食需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有维持皮肤弹性、水润、光泽的作用,另外维生素C更有晒后修复的强大功能,对预防儿童夏季防晒和皮肤修复作用很大。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有:西红柿、玉米、南瓜、大枣、猕猴桃、芥蓝、甜椒、大豆等等。
3、夏季儿童饮食需多增加食量。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较大,而孩子们在夏季消化酶分泌少,胃口低下、食欲低下的问题,因此,家长们要注意给孩子们适量增加食量,多吃一些开胃的食物,让孩子们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快快乐乐地度过夏季生活。
4、夏季儿童饮食需多变换花样和种类。夏季儿童饮食不能单一,需要多变换花样,增加儿童的食欲,提高儿童对营养的吸收率。例如:早餐可一天喝粥、一天吃包子馒头、一天吃面包等等,午餐和晚餐可荤素搭配、尽量每天变换菜式、做到全面营养。
5、夏季儿童饮食需少吃生冷食物。夏季气温炎热,小孩子都渴求降温,喜欢吃冰淇淋等生冷食物,实际上这些生冷食物对小孩生长发育极其不利,并且容易造成腹泻、肠胃炎等问题,夏季降温需理智,不能一味的食用生冷食物。
儿童饮食四项注意
目前肥胖儿童的数量与日俱增,儿童患病几率增长,儿童饮食问题成为焦点。虽然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一日三餐很用心,但是由于偏重于孩子的胃口,饮食上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下面总结了儿童日常饮食中应该避免的四个误区。
儿童早餐要健康全面
儿童早餐要健康全面
1.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
不少学生由于早起困难,经常不吃早餐。而有些孩子虽然早晨会吃一些东西,也只是用一些零食替代,致使早晨所需营养摄入不足。中国人早餐过于马虎的习惯仍存在于每个家庭中,早餐“胡吃乱吃甚至不吃”的行为损害着每个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2.食品选择存在问题
很多学生喜欢在校外饭馆用餐,这种饭馆多以烧烤、煎炸为主,长期吃这些食品,可导致肠道疾病,甚至感染多种肠道寄生虫。同时油脂的过量摄入是导致脂肪堆积的重要因素。并且烧烤食品大多含有一定量致癌物,无时无刻都在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
3.不健康饮食行为较为普遍
儿童的不健康饮食习惯主要包括:爱喝碳酸饮料、爱吃西式快餐、挑食偏食、爱吃零食、进食速度快、频繁过量食用麻辣食品、口味偏咸、进食偏烫等,家长应随时监督并使其加以改正。
4.膳食结构不合理
儿童饮食若营养摄入不均衡危害很大,食品种类单一可导致儿童单方面营养素过剩,多种营养素匮乏而引起疾病甚至导致身体发育迟缓。据统计大多数学生吃的食品以米面为主,淀粉摄入量过高,淀粉在人体内代谢后的物质就是糖,是导致脂肪堆积的重要因素。所以除了米面,应交替以五谷杂粮为主食。
温馨提示:以上四点儿童饮食误区在身边颇为常见,由于儿童自控能力差家长应合理控制儿童的饮食规律,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
月经初潮的年龄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下的提高,儿童饮食营养日渐提高,月经初潮也逐渐提前,最早可出现在9岁左右,最迟到18岁左右,也都属于正常。但如果8岁以前出现月经初潮,应警惕性早熟,如果18岁仍无月经初潮,应警惕发育迟缓。
儿童膳食营养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孩子那么小,吃一丁点就够了
孩子虽然体格小,但由于他们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都比较大。如果单纯按照孩子的体形来判断孩子饮食需要量的大小,以为孩子吃一丁点就够了,则极易导致孩子营养素供应不足。
误区二
孩子能坐了,能和大人一起吃饭了
孩子会坐了,能够自己在餐桌边吃饭了,许多父母因此就忽略了儿童的饮食特点,让孩子同成年人吃一样的饭菜,这无疑过高估计了儿童的消化能力,使孩子对营养素的吸收大打折扣。
误区三
把孩子看成小大人
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小大人,让孩子与大人一样只吃正餐(一日三餐),不注意给孩子补充奶制品和加餐小吃,长期下去,极易引起营养缺乏。
误区四
贵的食品才有营养价值
一些家长对食物的营养认识不够,盲目追求高价位的食物,认为贵就是有营养。例如,不吃普通米面而常吃精白米面;不吃新鲜蔬菜和鱼肉,常买罐头食品;轻视普通膳食,过多让孩子吃零食或盲目食用各种补品等。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缺乏一些基本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误区五
无病就是健康,就是营养好
人体由健康到产生疾病,经常会出现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状态。此时,人体处于既不属于健康,又难发现疾病的临界状态,有人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的铁缺乏、锌缺乏、钙缺乏和维生素A缺乏在我国是非常多见的。下表列出了几种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的体征,供大家参考:
体征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体重、身高低于正常范围:蛋白质、能量营养素(脂 正常范围 肪、糖类等)、锌
面色苍白:铁、维生素C、B族维生素
味觉异常,异食:锌
头发稀疏无光泽:维生素A、蛋白质
眼睛角膜结膜干燥:维生素A
口角炎、唇炎睑、缘炎、阴囊炎:维生素B2、锌
牙龈出血:维生素C
甲状腺肿大:碘
指甲舟状:铁、钙
皮肤炎症、毛囊角化、癞皮病:锌、维生素A
胸骨外翻、鸡胸、漏斗胸、罗圈腿:维生素D、钙
需注意的是,以上体征,可能是营养素缺乏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或是由两者共同引起的,因此,一定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如果是营养素摄入不足,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适量食用一些营养素补充剂或强化食品。
儿童饮食状况的好坏,父母营养观念正确与否,均能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或者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方式。因此,每位家长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避免营养误区,同时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儿童饮食误区
不吃或草草吃早餐 在城市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中,许多父母往往无暇顾及孩子的早餐。“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的生活方式。在忽视了儿童早餐的同时也忽视了儿童的健康。
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很难从午餐或晚餐中得到补充。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全天能量和多种营养素的摄入低于吃早餐的儿童,甚至营养缺乏,长期下去还会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
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佳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吃不吃早餐会影响儿童的短期记忆力和解题能力。不吃早餐的儿童,图形识别的错误率、反应能力和数学测试成绩都低于吃早餐的儿童。
不吃早餐还可能导致肥胖,因为不吃早餐,到中午的时候,会出现强烈的空腹感和饥饿感,吃起饭来狼吞虎咽,不知不觉之中可能就吃下去过多的食物,引起身体发胖。
经常不吃早餐,会影响胃酸的分泌、胆汁的排出,减弱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容易诱发胃炎、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一份营养良好的早餐应该包括谷类、肉类、奶类和蔬菜水果4类食物,各类食物的量可因人而宜。
过多光顾洋快餐 最近一项在广州、上海等城市进行的调查发现,90%以上的儿童光顾过西式快餐店。洋快餐尽量少吃,并注意:选择有益健康的饮料如牛奶、鲜果汁等;油炸的食物如薯条、苹果派等含能量高,不宜多吃;选择有蔬菜的品种如蔬菜沙拉、玉米,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果午餐吃的蔬菜不够,晚餐要多吃些蔬菜等。
额外补充维生素 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如果膳食安排得当,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目前,我国儿童以及成年人中维生素a和b2的摄入不足。不同的维生素来自不同的食物,在日常饮食中要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以获得充足的各种维生素。
维生素是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但它们不是灵丹妙药。在广告宣传中,维生素的作用往往被无限夸大。过多地服用维生素并不能使身体更强壮、更有活力。
能量比例失衡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提供能量的三大供能营养素。这三种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但却不能相互代替,在合理的膳食中应当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分配。如儿童1次吃1斤红薯,当时觉得很饱,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感到饿。碳水化物过多,脂肪太少的膳食还会增加b族维生素消耗,并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如膳食中脂肪含量过多,碳水化合物太少则易患冠心病、结肠癌、乳腺癌等病。蛋白质过少会影响生长发育及疾病的康复,过多则会增加肝、肾的代谢负担,而且也不经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提供的能量以分别占总能量的60%~70%、20%~25%和10%~15%为宜。
儿童糖尿病饮食护理有四个误区
儿童糖尿病饮食护理莫入四误区
饮食护理在儿童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儿童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些饮食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引发一些儿童糖尿病并发症,我们必须走出这些误区。
饮食误区一:糖尿病人不能吃甜食。专家表示,糖尿病人主要不能吃含蔗糖和葡萄糖的食物,对于用蛋白糖、木糖醇、阿巴斯甜等制作的食品是可以摄入的。
饮食误区二:细粮含糖高,粗粮含糖低,专家提醒说,粗、细粮的含糖量差不多,面粉是75%、大米是74%、小米是74%、玉米是76%,而提倡糖尿病人吃粗粮是因为粗粮含植物纤维丰富,而植物纤维可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
饮食误区三:再有,坚果类含糖量很低,吃了也没关系。这是糖尿病人容易出现的饮食误区,是错误的,瓜子、花生含糖低,但含脂肪高,100克花生所含的热量相当于200克馒头,而脂肪在体内可变成糖。
饮食误区四:最后,不吃主食也是不行的。这是很多糖尿病人都容易出现的饮食误区,糖尿病饮食首先是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素之间需保持一定的比例。若碳水化合物不按50%-60%的比例摄入,可能导致脂肪的过度分解,出现酮症,甚至发生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量一般不宜少于150-200克
儿童营养的补充误区
误区之一:牛奶+鸡蛋的早餐方式 。实际上如果早餐没有谷类食品,像馒头、面条、稀饭等,就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另外,牛奶对幼儿来说可以当水喝,家长可以在孩子喝完牛奶后,给孩子喝少量水清洁口腔。
误区之二:多给孩子吃钙片补钙。专家指出,婴幼儿体内并不缺钙,而是缺乏促使钙被人体吸收的维生素D。与其花高价买钙片,倒不如进行食补,或是买少量鱼肝油滴剂直接滴入孩子口中。
误区之三:孩子穿衣要比大人多。专家说,前两天温度高达近30℃,可她却在幼儿园看到一些孩子竟然还穿着毛裤。事实上孩子运动时热量经常比大人还多,家长只要让孩子穿得和自己一样多就行了。
误区之四:豆制品是蔬菜。实际上,豆制品可看作荤菜,如果孩子光吃肉末豆腐,就会缺乏蔬菜。而西红柿炒鸡蛋则荤蔬搭配适当。
误区之五:孩子大便干燥需吃香蕉、麻油等。吃这些并不管用,最重要的是养成孩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间要固定。
误区之六:孩子不能晒太阳。有些家长在孩子晒太阳时,给孩子蒙上纱巾、戴上帽子,还隔着玻璃晒。黄医师指出,这样晒并无效果。正确的方法是给孩子晒头后部、手腕、脚腕、屁股,防止生病。
误区之七:内脏等于肝脏。内脏对孩子的发育大有裨益,很多家长拼命给孩子吃肝脏,以为这样就行了。实际上,内脏还包括心、肺、腰,而肝脏内经常存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因此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吃些其它内脏。
误区之八:吃零食有害健康。专家认为,应该多给孩子吃些零食,补充体内营养成分。特别是身材瘦小的孩子,最好晚饭后就给他们吃零食,一直吃到睡觉前为止。上了小学的孩子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增强发育。
误区之九:蔬菜削皮吃有营养。其实蔬菜连皮煮汤很有营养,如带皮煮的萝卜汤、丝瓜汤。菜叶比菜梗有营养,比如煮青菜汤就很有营养。
误区之十:幼儿不喜欢吃肉。其实孩子不喜欢吃那种难以咀嚼的肉类,像鸡肉、牛肉、羊肉,孩子是喜欢吃那种易咀嚼的肉类,如牛蛙、虾仁、黄蟮。
糖尿病人能吃马铃薯吗
一、糖尿病人可以吃土豆吗?
由于土豆的淀粉含量高,长期以来土豆一直被很多糖尿病患者打入饮食禁忌菜单之列。有的患者自从得了糖尿病之后就没有再吃过土豆。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土豆和萝卜青菜一样,都是蔬菜,多吃一些没有关系。于是,他们土豆泥、土豆丝、土豆丁、土豆片、土豆块都不忌讳,吃了土豆也不减少主食的数量。这些患者餐后血糖往往控制不佳。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营养误区。每100克土豆可以提供83。4千卡的热量,相当于25克大米或25克面粉提供的热量。但是与米面等主食相比,土豆有它营养学上的优势,除了淀粉含量高可以提供热量之外,土豆还有低脂肪、高钾、高维生素C、高膳食纤维的优点。如果烹饪、食用方法得当,土豆也可堂而皇之地走上糖尿病患者的餐桌。但是,食用不当,也会影响血糖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