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多久能恢复 干眼症临床症状
干眼症多久能恢复 干眼症临床症状
干眼症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眼睛有干涩,灼痛感,眼屎较多;眼酸、眼痒、怕光和视力减退。其他症状还有头痛、烦燥、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
干眼症有哪些发病特点
生活中有不少的人患上干眼症并不知情,主要是由于大家对干眼症的症状表现了解太少,以至于自己什么时候患上干眼症都不知道,待到病情严重时才得以重视。因此,大家提前了解干眼症的症状表现是很重要的,那么,干眼症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呢?
一般,常见的干眼症的症状有:
干眼症的患者常常诉说自己的眼睛易于疲劳,使得读书和看电视发生困难。发生这些困难的原因是当工作需要注意力集中时,瞬目的频率明显减少。当瞬目的频率明显减少时,泪膜蒸发的时间将会明显延长。如果瞬目不足,角结膜暴露的时间将会超过,从而导致在角膜表面形成一个或多个干点。这些都是常见的干眼症的症状。
眼部干涩和异物感是最常见的干眼症的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红痛、视物模糊易普疲劳、粘丝状分泌物等干眼症的症状的个体差异很大。大多数病人抱怨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和一般的眼部不适。这些不适被描述为刮擦感,眼干,疼痛,沙粒感,刺痛感或烧灼感。
上述就是对干眼症症状表现的相关介绍,想必大家对干眼症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了。专家提醒,大家一旦发现有干眼症的症状表现,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避免遭受干眼症的伤害。另外,要想远离干眼症,就需要做好日常的预防措施。
总觉得眼睛干涩是怎么回事呢
干眼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干眼症的原因与电脑手机,电子书的广泛使用密切相关,空调,暖气会加重室内干燥,空气污染也会加重眼干。失眠,内分泌失调也是加重眼干的重要因素。办公室白领,北方人群,中年女性都是干眼症的高发人群。
干眼症与结膜炎可以互为因果
泪液是眼表的保护膜,反复眼表炎症可以减少泪液的数量和质量,导致干眼症产生。干眼症同样又削弱了泪膜的保护作用又可以加重眼表的炎症。临床上应该仔细辨别,全面考虑,标本兼治。通过裂隙灯判断睑板腺功能,观察眼表炎症情况;通过对泪液的数量,泪膜破裂的时间分析干眼的程度。
眼干需要补水,眼药水要选对
许多人感觉到眼干后就会到药房买些治疗眼疲劳和消炎的眼药水,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买什么眼药水还是有讲究的。很多眼药水里含有防腐剂,药物的毒性和防腐剂会加重眼干,即使没有干眼症,长时间使用含有防腐剂的眼药水也会导致干眼。所以,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指导用药。轻度干眼症可以使用人工泪液,中重度干眼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治疗。
如何预防干眼症
避免长时间盯着一个东西看,养成眨眼的习惯。适当休息眼睛是避免眼疲劳的最好办法。如果你是个眼镜族,那么配一个合适的眼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的姿势和距离也是很重要的,离电脑尽量保持60厘米的距离,并使视线向下15度,这可以使眼球表面暴露在空气里的面积减到最低。休息时给眼睛做个热敷也是缓解疲劳和干涩的好办法。如果中重度干眼,可以到医院做睑板腺的按摩和理疗。
白眼球充血小心干眼症
眼睛充血小心干眼症
很多人眼睛结膜充血,就以为是角膜炎感染,用了抗感染的眼药水,却久久不见好,经过有经验的眼科医生一看,却发现患者是干眼症,完全用错了药。随着电脑一族的增多,干眼症患者不断增多,其中不少人被误诊误治,专家提醒说,干眼症发展到重度后会令人“欲哭无泪”,最可怕的是重度干眼症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还可能让人失明!
专家说,电脑辐射、环境污染、气候干燥、药物等因素和干眼症有联系,譬如有些治疗某些慢性病长期服用的药物可能有抑制泪液的副作用、有时候药物过敏也可能引起泪腺组织损伤。近视、白内障手术之后出现一般性的干眼症,年龄增长带来的老年性干眼症,还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譬如干燥综合征的病人,他们有眼干和口干等反应。
据介绍,泪液量在15毫米以下的,称之为干眼症,当然干眼症也有轻中重度之分。小于5毫米的干眼症属于重度,非常严重的干眼症病人一滴眼泪也没有。干眼症不积极治疗处理有发展为失明的可能,早期出现疼痒症状时,可以通过泪纸试验判断泪液量多少来确诊是否属于干眼症,重度干眼症者由于干燥导致反复炎症,角膜遭到破坏,角膜透明度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失明。
专家说,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干眼症是可治的。重度干眼症的最新治疗方法是唾液腺移植或颔下腺移植,白领人群的轻中度干眼症往往有一些泪液,但是泪液量不足,需要采取减少泪液消耗的治疗方法,这方面最前沿的是泪道栓治疗,将流向鼻腔的泪管封闭,让泪液消耗减少,因干眼症而失明的病人治疗起来很复杂,这类病人除了要做唾液腺或颔下腺移植手术外,还得再做角膜移植手术;其次是要防止干眼症被误诊,干眼症是无菌性的疾病,不能因为结膜充血的症状当成感染性角膜炎或者结膜炎治疗,如果乱用抗生素眼药水,将会导致眼内菌群失调,长期会致眼睛抗感染能力减弱;还有要提醒的是,治疗干眼症不能只用点人工泪液,因为人工泪液只有润滑的作用,只用于缓解干燥症状,不能把干眼症治好,严格来说人工泪液应该终生使用,达到延缓角膜被破坏的时间从而保存视力的作用,轻中度干眼症患者还可以通过祖国传统医学针灸治疗,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干眼病易找上老年人
六旬老翁患干眼,拖延治疗险失明
近日,深圳市某三甲医院眼科主任黄大夫接诊了一位65岁的退休人员张大爷。就诊记录显示,张大爷双眼红肿,发干发痒,眼睛异物感强烈,眼睑充血,视物模糊。黄医生在询问过程中了解到,张大爷此前有过数次相似的病情表征,且从未进行过系统科学的治疗。考虑张大爷的具体情况,黄医生为他进行了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张大爷双眼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角膜上皮结膜化,考虑为重度干眼症且病情非常严重:“患者干眼症病发后,未有干预治疗导致反复炎症,角膜遭到破坏,如果继续恶化将导致失明。”
眼睛小小的病症,竟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医生的诊断让张大爷既后悔又疑惑,“干眼症一般都是‘小年轻’得的病,我一把年纪怎么也得这个病了?”而面对张大爷的疑问,黄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解释道:“我们临床观察,干眼症患病通常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水液分泌不足型、水液蒸发过强型、粘蛋白分泌不足型以及泪液各组分均不足型,还有一种类型是泪液动力学异常,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眼睛里的泪腺逐渐萎缩老化、功能降低,分泌的泪液减少,各种类型均可见到,特别是遇到干燥的气候,泪液很容易挥发掉,因此这个群体也是干眼症高发的对象。”
此外,部分老年人出于发生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原因的考量,不敢吃肉、蛋、奶等含脂肪的食物,而脂质是泪液的重要组分之一,饮食中缺乏了脂质,一些脂溶性的维生素也随之缺乏,如维生素A等。这些均可引起干眼的发生或是加重干眼的症状。
超三成老年人患干眼症,科学治疗是关键
前段时间,深圳都市报发起了“干眼调查问卷”关爱市民眼健康活动,为参与调查的市民免费进行干眼健康检查。结果统计显示,参与调查的市民中,55%有经常或持久性的眼睛酸痛、眼痒、干涩、沙粒感、灼痛感,其中45%这种症状经常或持久存在,而这部分人群中34.5%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不仅如此,根据国外一项针对干眼症的流行病学跟踪研究显示,与30-60岁的人群相比较,65岁以上人群患干眼症的机率高出近一倍。
干眼伤害大,但却并不是不可控制。干眼症的症状比较常见的是眼部干涩和异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红痛、视物模糊易疲劳、粘丝状分泌物等,老年人如有上述症状,应该提高警惕,及时使用润齐右旋糖酐70滴眼液等产品进行干预治疗。
润齐右旋糖酐70滴眼液是干眼症治疗领域较为知名的拟天然人工泪液,具有与生理泪液相近的离子浓度,以及良好的表面张力和稳定性,是目前最符合人体生理需求的人工泪液之一。润齐主要成分为右旋糖酐70、羟丙甲纤维素、氯化钾、氯化钠、依地酸二钠和PH调节剂(氢氧化钠),不含防腐剂及激素,可以减轻眼部干燥引起的灼热、刺激等不适症状,保护眼球免受刺激,温和修复干眼症造成的眼部伤害。
与普通的人工泪液相比,润齐不仅可以从表面上缓解干眼症的各类症状,还可以从根本上支持、促进角膜上皮生长,遏制干眼症发作。润齐含有的右旋糖酐70成分,是蔗糖经发酵后生成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具有高度亲膜性,与泪膜的粘蛋白相互作用,可在眼表滞留时间延长,稳定泪膜,促使角膜上皮细胞得以修复,通透性降至正常值,恢复正常机能,让患者摆脱干眼症的困扰。
干眼症患者会有怎样的症状表现
春天比较容易刮风,一刮风我们就会揉眼睛,我们就会感觉到非常难受,对于干眼症患者来说也是一样,严重困扰我们的正常的工作生活,因此就要及时做好治疗。
现在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可当我们的生活安逸了,就会有一些疾病来拜访,就拿干眼症来说,这种病一旦患上,就要即刻来接受治疗。
对于干眼症患者来说,要想尽快从病痛的折磨中走出来,就要做好治疗,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的护理,这样才能尽快恢复健康。
一、干眼症的症状包括球结膜血管扩张、球结膜失去光泽,增厚水肿、皱褶,泪河变窄或中断、有时在下穹隆见微黄色粘丝状分泌物,睑裂区角膜上皮不同 程度点状脱落,1%虎红染色阳性。角膜上皮缺损区荧光素着染。干眼病早期轻度影响视力,病情发展后,可出现丝状角膜炎,症状演变为不能忍受,晚期出现角膜 溃疡、角膜变薄、穿孔、偶有继发细菌感染。角膜瘢痕形成后,严重影响视力。
二、干眼症早期结膜杯状细胞消失,上皮细胞呈玻璃样变性,有时可见色素沉着;后来上皮细胞变平增厚,细胞核消失,呈角化改变。干燥斑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上皮碎屑、脂肪等,或有干燥杆菌。
三、干眼症早期结膜表面暗淡无光,组织变厚并趋向角化,以致外观如干燥的皮肤样,虽有眼泪也不能使其湿润。皱缩、干燥、角化的结膜上皮造成难以忍受的干燥感和怕光等痛苦,在结膜变化的同时,角膜也受累,开始上皮层干燥、混浊、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
四、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除上述干眼症状外,可反复发生睑板腺囊肿,睑缘后唇出现自后向前的永久性血管扩张。睑板腺开口常有白色角质蛋白堵塞而凸 起变形。病变进展时睑板腺会有黄色的粘液样分泌物。睑板腺反复炎症发作后,腺体大部分萎缩,挤压后也亦无分泌物溢出。睑板腺萎缩可以通过红外线摄影观察。
五、因为“结膜炎”和“干眼症”症状相仿,但干眼症与结膜炎用药不同,治疗结膜炎的药物常含防腐剂,及抗病毒或抗细菌的药物,这对角膜有损伤的干眼症病人来说反而更受伤。因此,当被诊断为结膜炎而正常用药却越用越糟时,得质疑是否为干眼症的误诊。
以上就是干眼症对于我们的伤害介绍,大家都明白了吧。一旦患上干眼症,我们就要做好治疗,如果不是干眼症患者,我们还要做好干眼症的预防,最后祝愿所有的干眼症患者都能早日康复。
干眼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干眼症的症状类型分为:泪液缺乏型干眼,也就是眼泪分泌量减少,且蒸发过强,眼表面正常的泪膜加快干化而引发的干眼症。
干眼症的症状比较常见的是眼部干涩和异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红痛、视物模糊易普疲劳、粘丝状分泌物等。如有上述症状,则应仔细询问病史,寻找病因。
干眼症的症状有:干眼症患者有干涩感、异物感、疼痛、畏光烧灼感、痒感、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瘙痒、刺痛、干燥、不适宜、异物感、易视疲劳、眼睑变重、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严重干眼者,可引起视力明显下降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失明。
干眼症以上所表现的症状在高温、干燥的气候以及暴露于某些化学制苭、灰尘、烟和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等时都会加重。在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干眼症症状表现如下:眼睑边缘形成油腻的区域,有皮脂溢性睑炎或痂。将其去除就会表面渗血。泪膜厚度降低并有黏液性碎屑或纤维分泌物出现。结膜会变得无光泽、变厚、水肿、出血,有时会被分泌物包裹住,在较严重的病例中结膜可能出现角质化。用荧光素做角膜染色检测时,会出现点状汇集。
通常有助于诊断干眼症的临床指标有:泪腺破裂时间、泪腺分泌试验和诊断染色。
眼干和干眼不是一回事你了解吗
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人出现眼干的症状后就认为自己得了干眼症,这是不确切的。眼干是一种症状,原因有很多种,而干眼症作为一种疾病,是一种慢性综合征。
干眼症是指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主要症状是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眼红、痕痒或感到痛楚等。若眼干时间较短,经护理后获得改善的,并不算干眼症。近年来,随着电脑普及、空气污染加重及抗生素眼液的滥用,干眼症的发病率较以前明显增加。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又称角结膜干燥症。常见之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
如果把干眼症视为一般的眼干很容易耽误事,因为干眼症不仅是眼睛“干了”,而是已经出现病变,把眼药水当成“润眼剂”来补水是徒劳的,也是错误的。并且很多眼药水里含有防腐剂,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和药水里的防腐剂会造成或者加重干眼症。
因此,要在干眼症早期,让有经验的专业医生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相关检查全面分析后给予确诊。一旦确诊,不要自行治疗,应在眼科医生指导下系统地进行抗炎和免疫治疗,预防严重的角膜并发症。
干眼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关于干眼症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应从患者的病史着手,结合临床检查结果,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干眼症、以及干眼症病情的程度。
病史
由于干眼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因此仔细询问病史对于干眼症病因的诊断十分重要,特别是以下几项病史,尤为重要。
(1)以往是否有出现皮肤损害或结缔组织病变。多种皮肤损害的疾病可能会伴发干眼症,比如银屑病、干皮病、多形性红斑、天疤疮、红斑狠疮等。
(2)以往是否有应用药物史。应用抗焦虑药(地西伴)、抗胆碱能药(阿托品)、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氯丙嗉、R受体阻滞剂(噻吗心胺)及口服避孕药(孕激素)都有可能会引起泪膜异常而导致干眼症。
(3)以往眼部是否曾出现过感觉异常或不适。
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可以选择泪液分泌试验、泪液蕨类试验、乳铁蛋白检查等辅助诊断干眼症情况,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种试验:
1、泪液分泌试验:正常值为10~15mm,大于10mm为低分泌,小于5mm为干眼。
2、泪膜破裂时间: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试验: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其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泪液溶菌酶含量检查:含量<1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6、泪液渗透压检查: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 mOsm/L,可诊断干眼症。
7、乳铁蛋白检查:小于69岁的患者如低于1.04bg/ml,70岁以上的患者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8、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症尤其LTD(脂质缺乏性干眼症)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像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9、角膜地形图检查: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参数越高干眼就越重。
10、血清学检查:了解自身抗体的,干燥综合征患者长见A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阳性。此项有利于免疫性疾病所致干眼症的诊断。
另外还有荧光素染色检查、虎红染色检查、泪液清除率检查等可作辅助检查。
患了干眼症不妨用针灸
在生活工作中,如果发现自己的眼睛出现易于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痒感、或伴有刺痛感等症状时,就应该去看眼科医生了。如果诊断为干眼症,建议尽早应用针灸疗法。该疗法可以改善眼部血循环,促进腺体主动分泌泪液,能够有效缓解或治愈干眼症状,且没有任何毒副反应。自2004年我们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部开设干眼症专科门诊以来,经过临床的不断摸索,目前已经形成针刺配合拔罐疗法、耳穴贴压治疗干眼症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我们的临床经验提示,越早应用针灸疗法,疗效越好,疗程越短,治愈的可能性越大。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往往是把针灸疗法作为最后一种选择的方法,经常是在应用多种人工泪液、泪小点栓塞术等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时,求助于针灸疗法,这时患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给针灸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以扶正祛邪而起治疗作用的。发病之初,邪气侵袭机体尚浅,正气尚充,易于修复。若没有及时治疗,病情迁延日久不愈,正虚邪恋,针灸干预治疗虽有效,但往往恢复时间长,病情易于反复。因此,得了干眼症要做到早发现、早应用针灸干预。只要治疗得当、护眼得法,干眼症是可以治愈的。
干眼症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患上干眼症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干眼症的症状,但是人们常常因为不了解干眼症的症状而一直拖延干眼症的治疗,结果带来了更加严重的伤害。
一般,常见的干眼症的症状有:
干眼症的患者常常诉说自己的眼睛易于疲劳,使得读书和看电视发生困难。发生这些困难的原因是当工作需要注意力集中时,瞬目的频率明显减少。当瞬目的频率明显减少时,泪膜蒸发的时间将会明显延长。如果瞬目不足,角结膜暴露的时间将会超过,从而导致在角膜表面形成一个或多个干点。这些都是常见的干眼症的症状。
眼部干涩和异物感是最常见的干眼症的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红痛、视物模糊易普疲劳、粘丝状分泌物等干眼症的症状的个体差异很大。
大多数病人抱怨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和一般的眼部不适。这些不适被描述为刮擦感,眼干,疼痛,沙粒感,刺痛感或烧灼感。这些不适感往往是干眼症的证明,因为角膜的表面遍布感觉神经末梢。有相当比例的病人有畏光和间歇性模糊或其他的视力问题。
干眼症一般多久能好 干眼症多久能恢复
虽然干眼症不属于绝症,但治疗起来非常困难,治愈难度较大,所以干眼症具体能多久恢复要看治疗的难以程度以及症状的轻重。
干眼症的治疗时间轻者3-6个月,重者1年以上,甚至终身治疗。
干眼症检查
关于干眼症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应从患者的病史着手,结合临床检查结果,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干眼症、以及干眼症病情的程度。
1、病史
由于干眼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因此仔细询问病史对于干眼症病因的诊断十分重要,特别是以下几项病史,尤为重要。
(1)以往是否有出现皮肤损害或结缔组织病变。多种皮肤损害的疾病可能会伴发干眼症,比如银屑病、干皮病、多形性红斑、天疤疮、红斑狠疮等。
(2)以往是否有应用药物史。应用抗焦虑药(地西伴)、抗胆碱能药(阿托品)、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氯丙嗉、R受体阻滞剂(噻吗心胺)及口服避孕药(孕激素)都有可能会引起泪膜异常而导致干眼症。
(3)以往眼部是否曾出现过感觉异常或不适。
2、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可以选择泪液分泌试验、泪液蕨类试验、乳铁蛋白检查等辅助诊断干眼症情况,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种试验:
1、泪液分泌试验:正常值为10~15mm,大于10mm为低分泌,小于5mm为干眼。
2、泪膜破裂时间: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试验: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其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泪液溶菌酶含量检查:含量<1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6、泪液渗透压检查: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 mOsm/L,可诊断干眼症。
7、乳铁蛋白检查:小于69岁的患者如低于1.04bg/ml,70岁以上的患者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8、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症尤其LTD(脂质缺乏性干眼症)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像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9、角膜地形图检查: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参数越高干眼就越重。
10、血清学检查:了解自身抗体的,干燥综合征患者长见A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阳性。此项有利于免疫性疾病所致干眼症的诊断。
另外还有荧光素染色检查、虎红染色检查、泪液清除率检查等可作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