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生二胎大孩子欺负小孩子怎么办

生二胎大孩子欺负小孩子怎么办

“‘妈妈,哥哥又打我!’下班刚回来,小女儿就哭着跑过来告状。”这是一位二胎家庭的妈妈的留言。面对大孩子屡屡欺负小孩子的情况,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吗?

1、单独与大孩子沟通,不要过分苛责,耐心询问他之所以欺负小孩子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尝试走进孩子心里,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

2、安抚被欺负的小孩子的情绪,让小孩子的委屈感逐渐减少;

3、将大孩子和小孩子叫到一块儿,让大孩子向小孩子道歉,安抚小孩子原谅大孩子;

4、以后的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一视同仁的问题,不能让大孩子有父母偏心小孩子的感觉;

5、多进行家庭活动,多与孩子们沟通交流,让大小孩子彼此之间更佳融洽与和谐。

再孕后如何让大孩子告别独生

1、提前将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的消息告诉大孩子,让他在语言的世界里感知家庭即将发生的变化。

2、在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父母可能会因为照顾婴儿而忽略更大的那个孩子。如果你发现大孩子因此而情绪低落,告诉他因为弟弟妹妹太小了需要照顾,让他理解。

3、如果发现大孩子欺负小婴儿,一定要坚决制止他,因为任何伤害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对的。

4、在照顾小婴儿的同时,跟大孩子讲述他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也这样被照顾过,跟他们分享,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曾经这样被照顾。

胖孩子最易受欺负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研究发现,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胖孩子最容易受欺负。

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加拿大、冰岛和澳大利亚(这4个国家的儿童和成年人肥胖率相似,对身材的偏好也类似)的2866名成年人的观点。结果发现,孩子最容易被欺负的原因不是种族、宗教、身体残疾或者性取向,而是体重。当被问及他们认为导致儿童被欺负的最常见原因是什么时,约一半的受访者回答“肥胖”,只有不到21%的受访者认为是种族、民族或国籍,不到15%的受访者回答性取向,不到12%的受访者回答身体残疾,不到6%的受访者回答宗教或学习成绩。

在归纳了所有答案后,研究人员综合得出:70%以上的人认为,孩子因为超重或肥胖被欺侮的现象普遍存在,69%的人认为达到了“严重”甚至“非常严重”的程度。

落基山儿童医院首席医务官雷金纳德·华盛顿博士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一项报告中写道:近半数超重女孩称自己因为体重问题而被家人戏弄,肥胖少女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大学资助也要少于普通身材的女孩。

怎么解决孩子在学校被欺负

朋友的烦恼让我回忆起了曾经那个小小的自己:

我上学比较早,所以年纪和个子都比别人小,常被班里大孩子挑衅欺负。有一次,被打得鼻青脸肿,我哭着回家,要我妈帮我。我妈爱面子,不但没给老师打电话,反倒把我痛骂了一顿:“是不是你又惹事了?你不惹到别人,别人怎么会打你?!”

那年我八岁,对着窗户绝望的大哭,感觉整个世界都抛弃了我,幻想着一跃而下,当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至今想来都觉得后怕……

这些记忆让我明白当一个孩子向你哭诉他被欺负时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告诉朋友:“其实,孩子被欺负不是最糟糕的事,孩子向你哭诉却得不到保护、得不到安慰,才是最糟糕的事!”

当孩子向我们哭诉时,可千万别骂他怎么那么没用都不懂得还手,也别气急败坏的嚷着要带他找对方理论,更不应该不当回事的说避开就行,这样的态度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会让孩子不能得到共情,感到无人理解的孤独。

所以,第一时间我们应该这样做:什么都不说,抱着他,轻轻的抚慰,安静的等他慢慢停止哭泣。

……

此时此刻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你的理解和安慰,他需要你用行动传递给他明确的信息:宝贝,别怕,我永远都站在你这边,永远都是你的保护神。

把难受宣泄出来,孩子混乱的情绪才能渐渐平复,内心的痛楚慢慢减少,才有可能向你倾述事情的经过,寻求解决的办法。

安慰之后,当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这时候,我们又该对孩子说些什么呢?

朋友说:“我跟儿子说了,欺负人就是不对,你要学会反击,人家打你一拳,你就回他一拳!可是,你猜他怎么说?他居然说他不敢,真是气死我了!”

打回去,恐怕是好多父母都会说的一句话,可是,如果孩子不敢反击,怎么办呢?看来事情没有我们那么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敢’可是个综合性问题,曾经那个小小的我深有体会:

当年,我面对大孩子的欺负忍气吞声,结果有一天,连同桌的小男生也欺负我,叫我“矮冬瓜”(我那会个子矮,又有点儿胖),我咬咬牙没吭声。可是,对方发现我好欺负后变本加厉,竟跑到我身后,大声唱起来:“矮冬瓜,丑死了,矮冬瓜,丑死了……”然后哈哈大笑的看着我哭。

现在的我,真想把当年幼小的我搂在怀里,教她握紧拳头,告诉她:“你得反抗!!”为什么我除了哭就是哭,没有反抗?我一遍一遍的问记忆中那个小小的自己。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在被欺负时不想反抗。不知道反抗的孩子,不是不想反抗,而是不敢反抗,也不知道怎么反抗。

因为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做听话的乖孩子,被老师教育要做守规矩的好孩子。服从,是行动的主旋律,当遇到不听话欺负人的坏孩子时,顿时方寸大乱,即使内心深处在呐喊:你该反抗!即使自我意识已经愤怒的做出了判断,可……我不敢……

是的,曾经那个小小的我不只是畏惧欺负我的同学,更畏惧打架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已经逾越了父母和老师划定的界限!

于是,在纠结中,我丧失了自卫反击的信心。所以,孩子不敢反抗,折射出的更多是大人的问题!

我忍不住对朋友说:“在我看来,你是太想把孩子培养好了,为此投入了太多关注度在孩子身上:吃什么,穿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被你包办完了,这样看起来是让孩子不走弯路,最有效率,却没发现,孩子的自主权几乎没有了,你让一个平时事事都习惯了听话的乖孩子,去做反击这么逾矩的举动,对他来说,不是强人所难嘛?

且不说打得过打不过,就说打吧,按照惯例,他得等着你告诉他什么情况可以打,什么情况不可以打,往哪里打可以,哪里不能打,打到什么程度,等等,打的时候用什么姿势,让妈妈给你设定一下……你瞧,这些都需要你来做主,孩子哪敢贸然行动?

朋友气的笑了,说:“哪里有你说得那么夸张?”

一点都不夸张,就拿最近的例子说吧,朋友带着儿子和我一起吃饭,孩子忽然对餐桌附近的喷水壶产生了兴趣,忍不住拿来玩,哇,按下开关,细细密密的水雾洒到半空,好清凉,他开心得大叫:“下雨啦,下雨啦!”

朋友见状,二话不说就抢走了儿子手中的水壶,大声斥骂道:“你怎么乱碰别人东西!我有没有教过你,不能随便拿东西?!水洒到别人怎么办?你给人家弄坏了怎么办!”孩子吓得大哭,之后闷闷的乖乖吃饭,再也不碰那水壶了。

我想啊,下次遇到水壶,要没你命令,怕是他再也不敢碰了,除非你说可以玩了,你去旁边浇花吧,别洒到人,他才敢动起来。

所以,简单的对孩子说你要打回去是不够的,得找到孩子畏惧背后隐藏的根源,这时,我们需要做到:反省自己的过度保护和干涉对孩子自主意识的压抑。

该怎样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孩子,帮助孩子重塑信心,让孩子能够自己用行动保护自己呢?

我建议,在家中,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要相信孩子自己有纠错能力,你只有放权给他,让他的自主意识萌芽成长,他才能在受欺负这类突发情况面前不懵懂、不崩溃,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愤怒,能沉着机智的应对。

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参加户外运动,帮助孩子制定训练计划,给体能打下好基础,甚至可以配合孩子一起训练搏击,当他的身体有力量有技巧了,反击也就有了底气,畏惧的阴影才能消除。

这些都需要你先做出改变,然后才能带领孩子做出改变!

一段时间后,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很开心的告诉我:”自从我给了儿子更多自主权,陪他一起做体能训练后,感觉他的信心足了很多,至少没再闹着不上学了。面对欺负自己的人,也慢慢懂得反抗。可是,我儿子个子小,体质弱,虽然现在开始锻炼,但有个强健的体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别人对峙,我总是担心他吃亏。之前他是连反击的信心都没有,现在有点信心了,可我感觉好像还缺了点方法......”

是呢,在帮助孩子建立起反击信心之后,我们应该告诉他的就是有效反击的方式了。

接着,我和孩子开始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阿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老被同学欺负。刚开始,阿姨不敢反抗,后来发现别人会因为你的忍气吞声而变本加厉,才开始自己摸索方法。你想知道阿姨后来是怎么做的吗?”

小男孩听我说有相似的经历,眼睛顿时一亮。

我便继续说:“保护自己永远是第一要义。你得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制止对方的行为,将不良的苗头第一时间扑灭掉;如果对方置若罔闻,继续伤害你,为了保护自己,一定要反抗,不要怕,因为爸爸妈妈就是你坚强的后盾,保护自己是最正大光明的理由,一切规矩都应该为此让道。一味的妥协忍让只会让欺负你的人变本加厉,要让欺负你的人停止伤害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体会到和你一样的痛苦。”

孩子挨打该怎么办

有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受到欺负时能够积极反抗和自卫,以免养成懦弱的个性。也有些父母同时又理智地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还与我们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

·及时判断孩子是否受欺负

对于父母来说,最难过的事情之一就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其他人的欺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又能够对孩子说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美国的类似情形以及那里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如果怀疑孩子受到了欺负,首先要弄清事实真相——你的孩子是受欺负者吗?不幸的是,孩子们往往不愿意主动地向你透露这个情况。

“我的儿子放学回来时,衬衫被撕坏了,脸上带着擦痕。”鲍拉说。她有一个7岁的儿子泰勒,最近在学校受到了他人的欺负。“我不停地问他这是不是有人故意弄的,他却总说不是,要么告诉我是在学校跌了一跤,要么说衬衫是被路上的栅栏剐破的。整整1个月之后,我才弄清楚是一个大男孩儿每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跟着他,对他进行身体侵犯。”

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告诉父母或让父母牵扯进来有很多的原因。“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往往把一种羞耻感灌输到这些受到欺负的孩子心中。”凯特-葛恩波斯说(《应对欺负、挑衅与恶意》一书的作者)。“这些孩子或许认同了别人给他起的难听的绰号,或许认为他们应该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

此外,影响孩子们说实话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孩子们对父母可能作出的反应没把握。“如果孩子们担心父母得知事实后,可能会有过激的反应;或者认为父母已经有一大堆让他们难缠的问题了,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们往往就会保持缄默。”葛恩波斯说。

而每位父母对此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简妮特对于儿子受欺负一事就采取了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态度。“当我的儿子鲍尔上一年级时,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每天在上学的路上都能遇到他,并让鲍尔把自己的汉堡拱手让给他。”简妮特说。“我和鲍尔一直以来都乐于烹制美味可口的汉堡,所以那个家伙还真是很享受了一段白来的美味。直到两个多星期以后,鲍尔才告诉我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自己的午餐了。第二天早晨,我照常烹制了一个美味儿的意大利汉堡,但是在面包和火腿之间,我夹了一张3.50美元的收据,上面写着那个家伙的姓名和住址。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碰过鲍尔。”

但并不是每位父母都像简妮特这样幸运。作为父母,要能及时观察和判断孩子是否受到欺负,应当注意哪些潜在的征兆呢?

身体征兆

1、伤痕与淤紫

孩子们通常容易被划伤、擦伤或碰得淤紫,但如果你孩子身上的伤多于正常发生的数量,你可能就要探究一下原因了。你的孩子可能觉得承认自己受到欺负是一件十分难堪的事,但受到身体侵犯是不可容忍的,你需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2、撕坏的衣物

许多孩子都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衬衫撕去一块儿,或在牛仔裤的膝盖上扯一个口子以表现新潮。但是,如果这种现象多于正常追赶时髦的状况,那么这就有可能是孩子正受到身体侵犯的一种迹象。

3、头疼、肚子疼

经常抱怨头疼或肚子疼也是孩子可能受到欺负的一种迹象,尤其是发生在孩子就要去上学之前。这两种症状都有可能是孩子为逃避上学而寻找的借口,但是,这种生理上的反应也可能完全是真实的。吃饭没胃口也是受欺负的征兆之一。担心受欺负的思想压力往往会导致孩子出现真正的生理疾病。

社会性征兆

1、不愿意上幼儿园、学校

这是孩子可能正受到欺负的一种重要征兆。大部分欺侮、挑衅的行为是发生在操场上,而这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方方面面的不良影响。比如,学业成绩的下降,不愿参加幼儿园、学校的活动,或想中途放弃他们已经参加的活动。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少朋友,要弄清楚是为什么!孩子们往往试图呆在家中,以躲避欺负。

2、经常丢钱

孩子如果时常丢钱,也是受欺负的迹象之一。你一定看过不少电影,电影中时常有那些欺负人的家伙索要其他孩子午餐钱的镜头,而这在真实生活中是时常发生的!受欺负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变得非常易怒,而这种易怒的负面情绪很容易撒在身边的父母或兄妹身上。如果你注意到你的孩子总是处于一种愠怒、沮丧、侵犯的情绪之中,那这也是一种受到欺负的迹象。

父母应对要点

了解了各种可能出现的迹象,你就该想想应当如何解决了。具体的应对方法可以是——

1、把情况告知校方

家长有必要把发生的事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

2、保持冷静

发现孩子受到欺负会让你非常生气——有时甚至变得不理智。如果你保持冷静和理智,事情往往会解决得更好。

3、认识孩子的朋友

和孩子的朋友们交谈,告诉他们当你的孩子受到欺负时,你的感受。如果你孩子的朋友知道了你的感受,他们会更乐于前来告诉你幼儿园或学校发生的事情。

4、让孩子为自己而骄傲

让孩子明白,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5、联系侵犯者家长

如果这种欺负是身体上的,而且你已经和幼儿园、学校都谈过了,就可以联系这个侵犯者的家长。让他们知道发生的这些事情,并告诉他们你希望这一切立即停止。有些父母很可能丝毫不清楚自己孩子对别人都做了些什么。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

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给物品标名

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8、和团体在一起

告诉孩子活动的时候,尽量和团体在一起。你需要知道他在哪里,是和谁在一起。侵犯者很少愿意向团体中的一个人挑衅。

9、不予理会

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10、面对侵犯者

建议孩子去面对这个欺负人的家伙,但仅仅在这种欺负只表现在口头上时。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11、鼓励孩子敞开心扉

父母应鼓励孩子向成人,比如老师、咨询员、家庭成员、牧师或家庭的朋友等敞开心扉。尽管我们都希望孩子乐于与自己的父母交流、畅谈生活中发生的事,但有些孩子可能更愿意先向他人倾诉。这样,至少可以先把问题摆明,然后你就可以有机会和孩子讨论解决的办法。

·教会孩子一些技巧

如果孩子们担心父母得知事实后,可能会有过激的反应;或者认为父母已经有一大堆让他们难缠的问题了,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们往往就会保持缄默。

如果有别的小孩要打你:

问问他,是不是他真的要打你。

如果他不是存心的,告诉他拉你的头发很痛,以后不要拉了。

去学武术,在必要时,给他一点教训。

如果对方比你大,又经常欺负你,去告诉他最怕的人或者告诉他最喜欢的人。

学会大声呵斥:你这样不对!

学会用眼睛紧盯着他,并告诉他,自己的叔叔是警察。

·建议父母这样做

建议爸爸这样做:

让宝宝学会与同龄人交往,自己不受别人欺负,也不去欺负别人,是宝宝形成健全人格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此,建议爸爸们可以这样做:

同情接纳

用温和的语气把宝宝叫回来,握住宝宝的手,或抚摸宝宝的头,眼睛看着宝宝的眼睛,让他告诉你,刚才发生什么事了?这样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感,尽快平静下来,把刚才的委屈发作出来。但力量强大的爸爸这样做比妈妈的做法更能让宝宝感到自信。爸爸要明确告诉宝宝:只要你受欺负,爸爸是一定站在你这边的。

向宝宝示范宝宝应该怎么和小朋友分享

爸爸不可能保证自己的宝宝总不受欺负,但可以经常告诉他不能因为自己的错误受欺负,那样受了欺负别人就不会帮你说话了。其实,有时宝宝受欺负往往是因为别人对他礼貌地要求分享玩具,而宝宝一时不愿意给没有答应小朋友的要求造成的。

告诉宝宝受欺负不是他的错

宝宝很可能会因为受负而觉得自己很没用,害怕受到你的责备。所以你要让宝宝知道,他被别人欺负并不是他的过错。告诉他,无论是谁,欺负别人都是不对的。

不要让宝宝“以暴制暴”

冲着那些“坏小子”发火或者用拳头来解决问题都是不可取的,反而会让宝宝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

让宝宝提前做出反应

比如,告诉宝宝,当他一看到那些欺负他的宝宝,就要坚决地说:“我不喜欢你。”然后,宝宝可以马上走开,以避免进一步受到侮辱。如果宝宝害怕挨打,你可以告诉他这时应该马上找到大人或者老师,也可以走到那些会帮助他、给他支持的朋友身边。

·帮助孩子脱离被动挨打

案例:

敏敏小朋友是个老实乖巧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后经常说被××小朋友打了。家长我们听后非常难过说:“孩子在家都没挨过一个手指,反到幼儿园让别人打。”他爸爸告诉他,以后谁再打你,你就打他。做母亲的觉得这样教育也不对,应让孩子宽容点,但又怕他太懦弱,以后怎么办?

分析:

这样的问题在咨询中经常遇到。有的家长甚至含着眼泪叙述这些事。家长的心疼、气愤我们都能理解,但我们劝家长要把这事看开,一分为二地去分析。孩子挨打固然不是好事,但是引导得当,确能丰富孩子的人生经历和处事经验,让他学会与人相处解决矛盾的方法。

现代家庭孩子缺少同伴,习惯于全家都维护着他。可是来到群体中,由于每个孩子个性和家教影响的差异,使其行为表现各有不同。我们先分析一下孩子的特点及打人的原因:

1.小年龄和语言发展慢的孩子,由于语言发展滞后于行为,往往与人交往出现用肢体代替口头语言。如:想要他人玩具,话还没想说出口,就先去动手拿,正在玩玩具的孩子就不干了,你抢我的玩具不行,我也要动手还击,导致打人现象出现。

2.有些孩子用语言沟通无效时,就用打人来解决问题。这类孩子往往缺少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办法而使矛盾升级。

3.个别孩子属于攻击性强,经常用打人的方法解决问题或招惹他人。

建议:

了解上述情况后,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教育孩子。

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其学会用语言与人沟通。如想要别人的东西时,先要与人商量:你的玩具还玩吗?能不能给我玩玩。别人答应了再去拿。平日里,家长就要从这些小事上教孩子学会表达、交流。

引导孩子寻求解决矛盾冲突的最佳办法。家长可以结合孩子反映的情况,帮助他分析事情的起因,使其明辨是非,然后启发他从多角度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并进行比较、优选。

我在幼儿园曾见到孩子被打后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一是“我告诉老师(或家长),让他批评你。”二是“你别打我了,明天我给你带好吃的来。”三是“你打我,我就打你。”四是“你为什么不用嘴说,打人是错误的,你必须给我赔礼道歉。要不我就……”

以上方法可以启发孩子自己发现后说出,也可以由家长提供,然后帮孩子分析利弊。例如:“求助成人法”对小年龄的孩子发生冲突或大年龄孩子自行解决不了时适用,使用“赠物求和法”的孩子,说明他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但是一定让他明白,这样做会使对方贪图便宜,带来负面影响,对“以打还打者”,要让他明白:你知道他打你是错误的,你再去打他是知错犯错,双方都动手会越打越凶,容易出现伤害,而第四种方法即“据理力争”,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允许孩子自己尝试,之后要帮助他总结经验。为孩子提供多种方法后,要给孩子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的空间,即便孩子被挨打了,您也一定要冷静,不要急于包办代替他解决,但在事情发生后要与他一起总结经验。要相信孩子能在多次的交往冲突中长大、提高。

是家园共育。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反映孩子的情况,引起老师的关注,并向老师请教方法,特别是遇到攻击性强的孩子屡次打人时,您千万不要亲自出马对其训斥、恐吓,最好也不要直接找对方家长交涉,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此时应求得教师的协助,家园配合,三方合力进行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纠正家长的不当做法

不当之一 教宝宝以牙还牙

有的家长在家里总对孩子说:“他打你,你就打他!”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孩子以牙还牙,他会认为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最正确的,有可能也成为具有攻击性的宝宝。而且,对于那些生性比较软弱的宝宝,再怎么教也是教不会的。

不当之二 家长介入孩子的纠纷

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受欺负了,就去找打人的孩子,帮孩子出气,也有的家长找到对方家长,理论一番,这些做法都有一定的弊端。小孩子打架不记仇,一会儿就好。如果家长亲自出面,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

不当之三 教宝宝不和打人的宝宝玩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如果仅仅因为这个人不好惹,就不和他玩,这其实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变得懦弱。因为在发生争执的过程中,他们也是在经历、在尝试、在体验,孩子间会通过这些逐渐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

不当之四 直接找园长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受欺负,不与班里的老师沟通,而是直接找园长,让园长来解决。这将在带班老师和家长间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应当先找找带班老师,询问情况,看看带班老师的态度。如果孩子总是受欺负,经常身上带着伤回家,那可能是老师的责任心不够或是师生比例不合适,这时需要找园长解决。

生二胎两个孩子怎样相处

1、父母经常会不自觉对乖巧、成绩好的孩子偏心,而冷淡顽皮、成绩差的孩子。如果要避免偏心,父母一定要公平地对待两个孩子,不应该因为其他原因对子女厚此薄彼。

2、父母应该完整地接受自己的孩子,包括接受他们的优缺点。如果孩子在某方面表现不佳,不应该把孩子和其他孩子对比,更不能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和伤害,否则孩子敏感的内心是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偏心。

生二胎两个孩子经常吵架怎么办

因为抢一个玩具、抢一个零食而吵架甚至是打架的情况在很多二胎家庭都屡见不鲜。对此,各位宝爸宝妈也是闹心的很。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应对两个孩子经常吵架的小窍门!

1、孩子吵架后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吵架的原因;

2、接下来分别找两个孩子谈谈话,找出之所以整天拌嘴的根源,询问孩子们是否对对方有意见,旨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根据孩子说的原因进行总结,看看是不是自己教育的不到位,如果是的话一定要加强教育;

4、向两个孩子灌输:两个孩子同是家庭的一部分,都是父母的宝贝,要彼此相爱,好东西应该和家人一同分享,好玩的应该和兄弟姐妹一起玩,这才是好孩子。

生二胎大孩子欺负小孩子怎么办

‘妈妈,哥哥又打我!’下班刚回来,小女儿就哭着跑过来告状。”这是一位二胎家庭的妈妈在某论坛上的留言。面对大孩子屡屡欺负小孩子的情况,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吗?

1、单独与大孩子沟通,不要过分苛责,耐心询问他之所以欺负小孩子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尝试走进孩子心里,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

2、安抚被欺负的小孩子的情绪,让小孩子的委屈感逐渐减少;

3、将大孩子和小孩子叫到一块儿,让大孩子向小孩子道歉,安抚小孩子原谅大孩子;

4、以后的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一视同仁的问题,不能让大孩子有父母偏心小孩子的感觉;

5、多进行家庭活动,多与孩子们沟通交流,让大小孩子彼此之间更加融洽与和谐。

4个生育误区麻烦请绕开

误区一:女人屁股大能生

女人屁股大生儿子,会生的女人都屁股大。其实这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屁股大并不代表就着能生儿子,也不是说屁股大就能生。这一说法起源于屁股大骨盆就大的想法,虽然我们不否认屁股大和骨盆有一些关系,但生产时看的是骨盆宽度及斜度,所以屁股大能生这类的说法,只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误区。

误区二:头胎剖宫,二胎也剖宫

有些产妇认为,第一胎的时候是剖腹产,那么第二胎肯定要剖腹产,原因是怕自然产时子宫受到挤压造成原伤口撕破风险。其实只要是间隔两年以上,恢复正常,产妇身体健康是可以进行顺产的,只是一定要了解清楚上次剖宫产的原因。如果是因为骨盆窄小而无法顺产所至的剖腹产,那第二胎肯定不能进行顺产,如果是因胎位不正而其他特征正常的产妇是可以选择自然生产,当然要经过医生的评估后再进行生产。

误区三:头胎难生,二胎好生

许多有生产经验的女性都会跟没有生产经验的孕妇说,头胎难生,二胎就容易多了。也许有些产妇真的是如此,那是因为骨盆有过松动过后,生产会相对顺利一些。但并不是指所有产妇的情况都是一样的,有些产妇本生胎位就不正,加上一些生产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可能第二胎又年龄大等原因,第二胎的风险有可能还比第一胎大,所以无论是第一胎还是第二胎,都不能掉以轻心。

误区四:孩子体积大肯定很健康

孩子生下来白白胖胖,又大又重好多家长都开心得不得了;孩子生下来又小又黑,样子也不好看,家人心里就不高兴了。其实并不是胎儿越大就越健康,胎儿小就不健康。有些孩子本身父母身材就不高大,遗传父母的可能性也有,胎儿不大很正常。只要孩子各项器官发育良好,生理特征正常,胎儿大小是因为后期营养摄入所致,出生后随着营养的补充,孩子会很快长大,并不用担心孩子生下时体积小而不健康。

孩子老是被欺负怎么办

那孩子被欺负时,究竟该怎么办呢?说实话,我从来没教过仔仔当他被别人打时应该选择哪一种方式。孩子在那一瞬间能做出什么反应只有他自己能够判断,这个反应是靠本能、性情品格、认知能力、生活经验、表达能力、自控力等叠加在一起的综合反应。当孩子的能力不具备时,父母的逼迫对孩子来说除了加深他们的内疚感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好处。

仔仔2岁多时,有一次被阿姨带着下楼玩时,被一个邻居的小孩在脸上狠狠的抓了一道,那个指甲印到现在都还隐隐能看见。

阿姨支支吾吾的告诉我这件事时,我蹲下来,问他:“仔仔,疼吗?”

他点点头。

“小朋友打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害怕?”

他说“是的。”

我说:“嗯,别人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害怕,不知所措的!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

“我吓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嗯,妈妈知道了。好了,现在你回家了,你很安全。”我把仔仔搂在怀里。

过了几天,我帮他伤口擦药时,问他,“还疼吗?”

他点点头。

我告诉他:“下次小朋友再打你,你要学会保护自己哦,你可以选择跑开、还手或是告诉家长。重要的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对于妈妈来说,你安全才是最最重要的。”

当孩子被欺负时,要保护好自己不受伤是最最重要的。

处理方式上:

1、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孩子识别和表达出他的心情。

2、教孩子面对别人的欺负,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在这个大前提下,他采取任何方式都可以。他可以选择离开,还手或是告诉老师。

3、教孩子面对别人的伤害要勇敢的表达出来。要及时的告诉小朋友:“你这样做我不高兴。”如果对方还是不停挑衅,警告、告诉老师或家长、还击都可以。

4、无论孩子表现怎样,我都接纳。即使孩子受伤了,也接纳,他在当时的情况下,受制于自身能力,已经做出了选择,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接受。同时,我会告诉他经过这次,下次面对同样的情况,他可以尝试别的方法。

相关推荐

孩子被欺负该鼓励他还手吗

年轻爸妈很纠结很为难 如果你的孩子被同龄孩子打了一巴掌,你会不会让你的孩子打回去?对于这个问题,家住下关的袁女士很纠结。袁女士的女儿瑶瑶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因为担心瑶瑶在学校被别人欺负,孩子的奶奶教给孩子的“第一课”是:不主动动手打人,但被人打了,一定要打回去。 袁女士在育儿群里,与年轻的妈妈们讨论这个问题。“打人是不对,可看着孩子被欺负还打不还手,心里不是个滋味。我的孩子我自己都舍不得打,凭什么给别人打?”瑶瑶奶奶的观点,在育儿群里,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不能先动手打人。但无故被别人打了,一定要打回去!

二胎比一胎更容易教育吗

二胎宝宝了,以后家里就有两个小孩了,对于新出的宝宝要如何教育呢,是否可以直接复制一胎宝宝的教育方法呢? 每个孩子天性不一样,独一无二的。这个问题说大了,其实是儿童观,尊重每个孩子,需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天性不同,都要用心。 爸妈平时要通过点滴观察孩子的天性,顺应他的天性去培养。 有些爸妈发现对老大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不管用,就对老二采取专制,很容易矫枉过正。教育有经验是可以借鉴,尝试一下,有用就用,没用就一定要换,不是刻板COPY。 其实不管一胎二胎还是三胎四胎,当爸妈都要有意识,一直努力学习做更合格的

算算二胎的女人有多大损失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社会上又流行二胎一说,其实辣妹子认为二胎不但违反我国《计划育条例》之规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也给自己活带来重重困扰!作为产者----女人而言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不管你是因何原因想二胎,辣妹子得提醒姐妹们二胎的女人其实很傻很天真,还有那么一点点犯贱!不妨看看辣妹子为你总结的几点意见: 第一:二胎是对女人身心巨大的考验和摧残。 据科学资料表明一个女人育一个孩子身体钙的流失量是相当惊人的!因钙流失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高达30%---40%。如果二胎,那么意味着女性身体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回事呢

1、缺乏交往动机。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儿童游戏。当幼儿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幼儿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应以幼儿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幼儿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

忍让不是好孩子标准

晚上去幼儿园接4岁的儿子回家,他在路上告诉我幼儿园里的一个小朋友打了他,他没有还手,老师夸他是个好孩子。我听后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儿子受了委屈,老师还以是个“好孩子”作为鼓励,学会“忍让”。难道才是正确处理两个孩子打架的最好方法吗? 同样是在美国芝加哥,一个美丽开朗的女孩四岁时,常被社区里一个霸道无理的女孩欺负,因为那个女孩的父亲有些来头,她也很惧怕。有一次,她被那个女孩抢走了玩具后,哭着跑回家向母亲诉说原委,母亲告诉她:“哭,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家没有胆小鬼,唯有用自己的拳头还击回去,才能证明你是最棒的,以

关于学前教育时机的误区

孩子对于家长的需求,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家长的教育引导,而随着青春期的萌动,大约在10到12岁以后,孩子对家长的需求会越来越少,他们会更加趋向于“自我”的世界,形成独立的人格。 而在实际活中,很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的,因此在该教育的阶段没管孩子,在该放手的阶段一股脑的使劲儿管教,结果就是不但孩子没管理好,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南辕北辙。 有个家长曾经跟我谈起过她的教育理念,说孩子小时候不用管,尤其是上小学之前,就是我们说的学龄前,这个时候随便他玩儿吧

二胎后俩孩子如何相处

二胎后,俩孩子如何相处 要说明的是,大女儿这样的表现反映了她的智力发展水平。因为她已经能够区分别人家的“小哥哥”、“小姐姐”和自己家的“小弟弟”是不一样的。从现状看来,姐姐似乎对弟弟怀有很大的敌意,这种敌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心理是与俱来的,因为害怕父母对自己的爱被分割甚至失去。尤其对于第一个孩子,原来她占据优势地位,享有父母百分百的关注,但第二个孩子的降从客观上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姐姐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改变,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所以姐姐在适应期讨厌弟弟是正常的。 首先,父母要充分

二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一、二胎的优劣势有哪些 家中多一个孩子不仅是一个一加一的加法,更是一个让家庭变得更多笑声,孩子多一个伴,家长多一个子女,对未来父母年老来讲也会相对地减轻养老负担。但同时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也会增加相应的经济负担,包括孩子的,孩子的看护问题,以及未来孩子的教育和成家等方面的事情,尤其是男孩费用会更高。因此在大城市很多家庭因为经济负担而不再二胎,而在中小城市,则成为育的主力军。 二、二胎前的注意事项 有部分人回应二胎吗的疑问的表现就是将育进行到底,但在决定育时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进行

二胎的好处

二胎政策开放,二胎也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有的人建议二胎,让自己老了有更多的伴。有的不建议二胎,觉得自己的负担太重了。其实二胎也是存在很多好处的,现在就一起来看看二胎的好处吧。 1.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独子女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比较娇惯养的孩子,当然也存在非常具备独立性的独子女。然而有些当夫妻俩有了二胎之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多了一个伙伴,孩子就少了些许的孤独,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2.二胎更易分娩。女性在第一胎的时候,要是自己是自然产,第二胎想要进行自然产就更加方

让孩子不在受欺负的方法

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诱导、鼓励他们将学校发的事,遇到的困难说出来。一般来讲,倾听比为孩子想法更有效果。听孩子讲到底发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然后才是可以怎样做。而可以怎样做一定要在孩子情绪上彻底放松了之后说才会有效果。如果孩子情绪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后面的建议就可以先不说。倾听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永远与他在一起,支持、保护他,使他感受到,至少在家里,他是安全、受到关怀和爱护的。 留心听孩子的讲述,将其受到欺凌的事实记录下来,因为到学校与老师交流时,必须出具这些证据。如果孩子长期存在被欺负的事情,依靠他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