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方法可以避免视力受损
哪些方法可以避免视力受损
一、 避免长时间使用我们的眼晴
小朋友最常使用眼晴的状况包括阅读、看电视与使用电脑。一般小学每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以此做标准,幼儿连续用眼时间不能超过40分钟,每40分钟应该让眼晴休息10~20分钟。
休息时要离开座位活动一下筋骨,若有可能,最好能让眼睛观赏远方绿色景物,使眼内睫状肌能获得放松,让眼睛得到真正的休息。
二、避免近距离使用我们的眼晴
阅读时保持35公分的距离,看电视时应保持电视萤屏对角线6~8倍的距离,使用电脑时与终端机距离50~60公分。
三、避免不当使用我们的眼晴>>>吃什么对眼睛好 爱眼日五药膳护眼防近视
注意阅读的姿势,避免趴着或躺着看书,否则无法维持正确距离;选择合适高度的书桌椅,以免疲劳而形成姿势不良;阅读、看电视与使用电脑时,除了要打开书桌灯以外,房间灯也应打开,避免眼晴处于明暗变化太频繁的不良环境。
其他如避免在摇晃的车厢内看书;选择印刷字体大小适中、清楚的读物;电视放置的高度应稍低视线等,也是避免不当使用眼晴应注意的地方。
四、其他
营养的均衡;放假时多到郊外走走,多看看远方绿色景物,对于眼晴的放松与休息都有帮助。而为了避免太早产生近视,家长应尽量不让幼儿太早学习须使用眼力的课程。
血糖异常的症状 视力受损
与高血压一样,高血糖也会损害眼部感觉神经,严重威胁视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是成年人致盲的头号病因。糖友出现视力模糊、视觉斑点、漂浮物或闪光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看眼科医生。
怎么保护孩子视力 保护视力,预防胜于治疗
大脑的视觉系统在0~6岁之间是为渐进式发展,我们可以想像,如同从200万画素升级到1000万画素的数位相机,新生儿的视力连0.1都不到,他们眼前所见只有模糊的图像与微弱的光线;到了6个月大发展至0.1,对物体逐渐产生立体感与距离感;1岁时的视力发展约为0.2~0.3;3岁视力发展到0.5~0.6;4~5岁的视力约在0.7~0.8之间;6岁之后的视力可至1.0,已达成熟阶段。
当视力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同样也容易因为不当用眼而受到较严重的伤害,3~18岁发育阶段的度数加深速度较快,到了18岁之后视力趋于稳定,不易发生度数突然增加的情况,因此建议18岁之前的儿童及青少年,都应减少使用3C产品。
近距离观看3C产品屏幕,是造成视力受损的重要原因,现今流行的智慧型手机与平板电脑因为屏幕较小,使用时的距离相对拉近,比起看电视,使用智慧型手机与平板电脑是更为伤眼的行为。
有些家长认为购买大尺寸屏幕的3C产品,或者看电视时坐远一点,就能避免孩子的视力受损,事实上眼睛注视屏幕的时间越长,便会使眼球内负责调节水晶体厚度的睫状肌过度收缩,造成视力受损的机会相对越大。
怎样避免蚊香液弄到眼睛里 蚊香液弄到眼睛里会怎样
蚊香液弄到眼睛里会刺激眼膜,导致视力受损。
蚊香液中含有菊酯类成分、苯物质和乙醚等,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眼睛是人体非常脆弱的一个部位,蚊香液弄到眼睛里后,会对眼膜有所刺激,使人产生灼伤感,如果不尽快采取急救措施的话将会使视力受损。
听力受损的原因 听力受损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
听力受损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先天性往往是因为遗传基因、药物导致,或是早产儿在保温箱中,因为恢复的过程中使得听觉神经受到损伤;而后天性则有些是因为感染脑膜炎,病毒感染造成突发性听力损失,或是老年性退化型听力损失。
神经损伤有哪些
1、嗅神经损伤
常有筛骨骨折或额底脑挫伤表现,如脑脊液漏、一侧或双侧嗅觉部分或完全丧失。
2、视神经损伤
常伴有累及眶尖和视神经管的前、中颅窝骨折。病人伤后即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正常。若视交叉部受损,出现双眼视力受损,视野缺损。
3、面、听神经损伤
常有颞骨岩部及孔突部骨折,伤后不同时间出现面部瘫痪、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角膜炎、耳鸣、眩晕、神经性耳聋等表现。
4、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损伤
极少出现。常有枕骨骨折。表现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舌后1/3味觉丧失、声音嘶哑、肩下垂、伤侧舌肌萎缩、伸舌偏患侧。
儿童看电视的危害 可损害儿童的听力和视力
儿童如果长时间看电视会损害儿童的视力、听力。由于人的视力一般到25岁才定型,幼儿的身体各器官机能仍未发育成熟,,婴幼儿的视力很弱,电视所带来的强光会令孩子的视力受损;而且电视节目的声音强度常达90分贝,电视中歌曲的声音强度高达118分贝左右,学龄前儿童很难承受电视所带来的长时间的刺激。
怎么预防听力受损
戴耳机听音乐易损伤听力
“噪音性耳聋的发病人群现在有明显的变化,”耳鼻喉科专家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导致噪音性耳聋的主因都是机器轰鸣声,可随着视听设备的迅速发展,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地听音乐、看电影、看电视、打游戏,有的人还特别喜欢高分贝的音响效果。“那些过度暴露在放大的音乐环境中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取代制造业的工人,成为噪音性耳聋的主力。”
长时间听音乐会导致耳蜗毛细胞受损,若是再戴耳机听,对毛细胞的伤害更大。因为空气是声音传递的媒介,也是缓冲地带。用耳塞或耳罩听音乐,会使耳内空气变少,声音对鼓膜的刺激更直接更快速,在同样分贝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过年注意让耳朵多休息
过年是喧闹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在那几天忍受噪音,甚至也人为地创造噪音。可是,当你听着震天的锣鼓声、鞭炮声,当你把音响、电视调得邻居都听得到,当你和别人说话也提高几个语调时,你的耳朵其实已经受到了损伤。
噪音性耳聋的发病往往是慢悠悠的,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累才会造成听力丧失。但越是这样,越容易被人忽视,等到耳聋发生了,为时已晚。到目前为止,对受损耳蜗毛细胞的治疗仍然不成熟。所以,听力一旦受损将无法恢复,只有通过戴助听器才能弥补听力。
专家认为,噪音性耳聋重在日常的预防。譬如:听音乐要控制在中等音量以下,听音乐的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尽量不戴耳机听音乐。春节期间很多人会选择看家庭影院、唱卡拉OK、跳舞等娱乐方式,也要注意把音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如果要庆祝新年,不妨用烟花代替鞭炮,以免耳朵受冲击过大而致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