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警惕爆发性心肌炎
年轻人警惕爆发性心肌炎
突发性心力衰竭很常见
突发性心力衰竭,这种病其实很常见。它主要发生在有心血管毛病的人身上,比如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瓣膜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等等,在心血管病房里,心衰的人占了1/3,而一般正常人得这病的可能非常非常小。
由于得了高血压、冠心病,随着心室压力增高,心脏的后负荷增重,长时间下去,心肌变得肥厚肥大,进而心腔也会变大起来,最终导致心衰的产生。
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是怎么样的?心脏病患者如何避免得充血性心力衰竭?
突发性心衰临床表现主要为,早期阶段以活动后胸闷气促为主,症状加重的话,静息的状态也会胸闷气促;再严重的话就会夜间平卧困难,甚至要端坐呼吸。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必须要尽早治疗原发疾病,比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冠心病,改善心肌供血,如果有瓣膜病,或者先天性心脏病,尽早手术治疗,就能防止心脏病发展到心衰阶段。
年轻人会有心脏衰竭这种病吗?
除非得了心肌炎,或者有先天性心脏病才会有心衰的可能,一般来说没有基础性心脏病的是不会得心衰的。但年轻人最要当心爆发性心肌炎。因为它的危害实在是很大,严重的会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源性休克,更严重的会猝死;不过在发病前两到三周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者腹泻史,大部分主要是胸闷气促乏力,有的表现为浑身酸痛,出现这些状况了,一定要及时就医。
年轻人一定要重视心肌炎。对于年轻人来说,预防心肌炎,关键在于生活规律、适量运动,每周达到150分钟以上的运动锻炼,最好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以增强自身对于病毒的抵抗力。
爆发性心肌炎的症状及诊断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爆发性心肌炎的症状。该疾病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常。婴幼儿病情多较重,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一般这种疾病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悸,气短,体和肺循环瘀血征象、也可能会有心律失常的表现。
其次,在了解下疾病的诊断方法。毒素或毒物经皮肤粘膜,胃肠道或呼吸道等进入体内证据,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诊断。对于心肌炎可以做心电图检查,像ST-T段及QRS波的改变、心律不齐和传导阻滞,再做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灌注显像等,基本就可以确定了。
感冒发烧慎做剧烈运动
感冒后运动会猝死,给人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曼华告诉记者:“不少人认为运动出汗有利于感冒康复,其实这并不科学。高强度的运动虽然能让人大量出汗,但在感冒阶段,人体抵抗力较弱,反而可能引起心慌、胸闷、头痛等更为不适的症状,如果感冒已经引发病毒性心肌炎,剧烈运动只会加重病情。”
很多人的印象中,老人和儿童免疫力差,患感冒后容易发展为心肌炎。其实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很容易中招。一般来说,急性心肌炎多与感冒等感染因素有关,如果已经感染病毒并累及到心肌,在此情况下仍进行剧烈运动,容易使病毒性心肌炎加重或造成心肌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即使是一般的上呼吸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轻微感冒症状,建议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而人在发烧时,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跳每分钟就可能增加10至20次,使心脏血液的搏出量增多,从而加重心脏负荷;如果再剧烈运动,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如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还会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及致命性心律失常。
因此,感冒发烧后,需要充分地休息和治疗,以帮助身体战胜疾病。如果此时仍参加剧烈运动,无疑是雪上加霜。
陈曼华主任介绍,对于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而言,多数情况下身体会发出报警信号,如先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的情况,此时患者就应该十分警惕,及时就医。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虽然急性心肌炎多由感冒引起,但并不是每个人、每一次感冒都会发生心肌炎,这与感冒病毒类型和机体免疫力有关。一般多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感冒时不注意休息,过度劳累,机体抗病能力低下,病毒感染心脏而导致心肌炎的发生。因此,预防急性心肌炎一方面要预防病毒感染,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感冒期间多饮水。
感冒时运动会易诱发心肌炎
很多年轻人都不把感冒当回事儿,感冒后的剧烈运动很有可能诱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猝死。
门诊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在病毒感染后去游泳,诱发了重度心肌炎。有一个刚刚高考结束的18岁女孩,感冒发烧没太在意,跟着同学去游泳,回家后高烧严重,虽然立即被送到医院,但出现了心律失常等状况,最终没能挽留住女孩年轻的生命。
健康人不重视感冒也会致命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没有心脏方面的相关疾病史、身体完全健康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一次感冒或其他原因而导致心肌炎。
心肌炎分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又以柯萨奇B病毒最为常见。当出现感冒等上呼吸道病菌感染或腹泻等肠道病菌感染后,其诱发心肌炎的几率约为5%,但是,不注意休息、剧烈运动、过量饮酒、高油高脂饮食、夜班白班无规律地来回倒,这些都会加重病情,当病毒感染侵犯到心肌后,就会诱发心肌炎,不及时治疗甚至会转为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肌坏死、心衰,严重的可以致命。此外,心肌炎也可以是病毒无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这种情况以青少年更为多见。
感冒引起的心肌炎
感冒引起的心肌炎:感冒引起的心肌炎主要是年轻人经常出现的病症,主要是由于在感冒的时候,由于青年人的圣体免疫力较弱,引发了心肌炎的发生,那么对好预防心肌炎的准备工作呢?都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下面就让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感冒明明是上呼吸道的问题,为什么会引起心肌炎呢?李松解释,心肌炎是指某种感染原引起的心肌炎性疾病,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感染最多见,“感冒引起病毒心肌炎的机理,简单来说就是病毒在上呼吸道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如果患者的抵抗力弱的话,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炎。”
心肌炎多发于年轻患者,一旦心肌发生病毒感染,患者可能会在感冒后几天至两星期内发玻多数病人在发病前都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感冒症状,继而出现胸闷、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后期的这些症状是由心肌炎造成的心率失常和心力衰竭所引起的。而且,心肌炎没有特异性的心电图图标,也就是说,患者的心脏会时快时慢地跳动,没有规律可循。”
心脏收缩能力或终生受影响“去年我们医院收到一名16岁的病毒性心肌炎病人,上午才送院,下午就已经严重心衰,当天晚上就抢救无效去世了。”李松说,像这类发病迅猛的心肌炎被称为“暴发性心肌炎”,病情的发展往往出乎意料,难以控制。
不过,大多数患者在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后,病情都能在数周至数月内趋于稳定。但其中一些患者,由于心脏在受到致病因子的伤害后,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会在心肌上留下瘢痕,使该处组织僵硬,这样既会影响心脏的收缩能力,也会导致神经传导异常,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等后遗症,“这样的影响会陪伴患者终生,处理不好还会增加慢性心衰的风险。在专科门诊,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慢性心衰患者,看似病因不明,仔细询问之下原来都是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
感冒患者心悸气促应迅速就医由于流感不仅会引起上呼吸道的症状,更可能会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李松提醒市民,中医有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预防流感,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非常重要,“市民可以在家中利用抗病毒的中药材预防流感,例如用金银花、大青叶、虎杖等煲水饮用。如果出现咽喉不适,还可到医院开一些如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汤剂,这些中药汤剂可以预防流感,明显促进患者的痊愈。”
感冒引起的心肌炎:感冒患者一旦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应当及早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希望上述提供的感冒引起的心肌炎的相关常识有所了解,一旦出现了心肌炎的病症就应该进行及时的治疗。
警惕!硬扛感冒终成心肌炎
并非每一种感冒都会引发心肌炎,心肌炎在发病前都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通常病毒性感冒经过“年轻人”硬扛一阵,就会发展为重感冒并发其他感染性疾病,此时病毒在上呼吸道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如果患者抵抗力弱的话,就很有可能引起心肌炎。
心肌炎多发于年轻患者,一旦心肌发生病毒感染,早期症状与重感冒的症状很难区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严重心衰,无法救治。有些心肌炎发病迅猛,称为“暴发性心肌炎”,病情的发展往往出乎意料,难以控制。因此,感冒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需要我们合理对待,科学治疗。最好的方法还是及早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出现了心律失常会是心肌炎吗
心肌炎是一种好发于年轻人的心肌疾病,常见症状为心律失常、胸闷、胸痛、乏力等。许多年轻人出现心律失常时就会怀疑是否是患了心肌炎,其实心律失常可以由于多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导致,不仅仅是心肌炎,应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年轻人出现的心律失常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多数是由于紧张、焦虑、精神压力大、劳累、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浓咖啡而引起的,只有少部分是由于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疾病或其他疾病而引起的。患者不用过分担心、害怕,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就可以明确心律失常的病因。
临床上发现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对于心律失常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没有任何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这些因素可以引发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等。心肌炎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逸搏、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等多种类型心律失常。但除了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会引起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也会引起猝死
患有基础疾病易诱发猝死
猝死真的很可怕,它就潜伏在我们身边。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叶自力说,随着市民生活压力逐渐加大,有很多人加班加点地熬夜工作,有的人甚至带病上班,这些都极其容易诱发猝死。
“猝死一般是在基础疾病的情况下被诱发的,这基础疾病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另一类是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他说,这两大类疾病,在老年人当中,主要是因为有心血管病史,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而对年轻人来说,主要是血管畸形和肺动脉瘤。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肥胖者、患有“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等遗传疾病年轻人、熬夜或长期抽烟酗酒的年轻人更容易出现猝死。
心肌炎易诱发心律失常
他还提醒,现在正是交替的季节,冷热多变,特别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更容易引发猝死。
“病毒性感冒有可能引起心肌炎、颅内感染、肺炎、肾炎、急性心肌梗塞,导致猝死。”据介绍,心肌炎是常见病,感染性心肌炎常继发于病毒性感冒、腹泻之后,根源在于感染了病毒后,人会有发烧、喉咙痛、打喷嚏、咳嗽、拉肚子等感冒症状,慢慢地,憋气、胸闷等症状也可能出现,这就提示病毒已经影响心肌了。心肌炎严重时,就变成重症心肌炎,也就是暴发性心肌炎。若此时仍不重视,要么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而猝死,要么留下慢性扩张性心肌病或慢性心功能衰竭。
熬夜成为现代人习惯的生活方式。叶自力介绍,连续看体育赛事、熬夜打游戏或工作等透支体力后,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的情况并不罕见。他说,熬夜首先会使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诱发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等疾病。其次,长期熬夜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猝死。“心律失常晕倒的情况下,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急救,容易发生猝死。”
温馨提示
别把胸闷不当回事
“胸闷是猝死的一种明显提示。”叶自力说,出现猝死最主要的症状是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和窒息。如果身边有人不幸出现猝死的症状,应马上为他进行急救措施。“目前最好的急救方法是心肺按压进行复苏。”他提醒说,对于这类疾病最主要的还是防范于未然,如果身体出现了不适就要及时看医生。
硬扛感冒终成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症状一般有:乏力、多汗、苍白、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心前区痛,晕厥、惊厥等。由感冒引起的心肌炎,患者通常会感觉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轻微胸闷、憋气,心动过速或过缓,或心律不齐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只要通过有效治疗便可痊愈。如若忽视不治很有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猝死。
并非每一种感冒都会引发心肌炎,心肌炎在发病前都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通常病毒性感冒经过“年轻人”硬扛一阵,就会发展为重感冒并发其他感染性疾病,此时病毒在上呼吸道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如果患者抵抗力弱的话,就很有可能引起心肌炎。
心肌炎多发于年轻患者,一旦心肌发生病毒感染,早期症状与重感冒的症状很难区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严重心衰,无法救治。有些心肌炎发病迅猛,称为“暴发性心肌炎”,病情的发展往往出乎意料,难以控制。因此,感冒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需要我们合理对待,科学治疗。最好的方法还是及早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