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人群慎选感冒药
五类人群慎选感冒药
高血压患者别用伪麻黄碱。含伪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等解充血药的感冒药能减轻鼻塞。但这类药可能使部分人心率加快或出现震颤,还可能升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禁服。
胃病患者慎用阿司匹林。感冒、发热、肌肉酸痛时,还会用到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但要注意,如果平时因防治血栓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的疾病而使用上述药物时,在用于治疗感冒前,应征求医生的意见。胃酸反流或胃溃疡患者应慎用阿司匹林,因为它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肝不好别用对乙酰氯基酚。对乙酰氯基酚是复方感冒药中常用的解热镇痛成分,但过量饮酒或有肝炎、肝硬化等肝功能不良的人如果使用量过大,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便秘慎用可待因。止咳药的常见成分有右美沙芬和可待因。通常,可待因只推荐用于剧烈咳嗽。有便秘倾向及便秘者用后可能加重便秘风险,应当慎用。咳嗽较轻时可选择含右美沙芬的感冒药。
儿童感冒勿服成人药。不少家长将成人感冒药减半给孩子服用,“这种做法相当危险”。由于小儿的耐受性与成人不同,不但存在剂量上的差别,而且有的药还属小儿禁用。
感冒药竟是杀手
" target="_blank">哮喘 患有哮喘的李大爷感冒了,而且还有些发烧,于是他吃了两片阿司匹林。谁知半小时后他就出现了严重的哮喘,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被家人紧急送进了医院。 原来导致哮喘发作的罪魁祸首是阿司匹林。原因是阿司匹林抑制了人体前列腺素E的合成,而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引起哮喘发作。
感冒患者明显增多,这主要是因气候多变造成的,人们应注意防治。在应对春季感冒的措施上,许多市民会选择自行购买感冒药,但使用感冒药必须小心,不然感冒药会随时变成你身边的一大春季杀手。
用药不慎导致中风
王伯伯患高血压5年,最近不小心感冒了,就自己买了感冒药服用,可是服药第二天就出现了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随即一侧身体不听使唤,到医院检查确诊为中风。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伯伯服用的感冒药中含有盐酸伪麻黄碱,具有收缩血管、加快心率、升高血压的作用,对高血压合并心脏损伤的患者来说,容易导致心绞痛发作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所以,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感冒后,要谨慎选择含有盐酸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可通过药品说明书明确是否含有盐酸伪麻黄碱)
阿司匹林引发哮喘
患有哮喘的李大爷感冒了,而且还有些发烧,于是他吃了两片阿司匹林。谁知半小时后他就出现了严重的哮喘,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被家人紧急送进了医院。
原来导致哮喘发作的罪魁祸首是阿司匹林。原因是阿司匹林抑制了人体前列腺素E的合成,而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引起哮喘发作。
天天做海藻面膜为什么会脸红 海藻面膜的禁忌
1、敏感肌人群慎用:对于肌肤比较敏感的人群需要谨慎选择海藻面膜,其中的营养成分丰富,可能会影响肌肤,建议在使用前做一个过敏测试。
2、敷的时间不宜长:海藻面膜敷在脸上短时间内不会变干,虽然这样但是也不能长时间敷在面部,建议是敷15-20分钟左右即可。
3、产品的选择:市面上海藻面膜的种类很多,建议选择大品牌并且有安全保证的产品,不要使用三无产品。
秋冬怎么给孩子选感冒药
板蓝根冲剂
这一款药的闻名程度不亚于任何药品。生活中,板蓝根似乎成了“万能药”,不仅治疗腮腺炎、口炎等有一定的功效,还而且还能预防感冒。板蓝根的确是好东西,但好东西也要因人而异。
虽然从药理上来说,板蓝根的毒副作用很小,而且因为它是“解毒”药,所以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无毒的。但是如果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就会出现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而这种情况在儿童身上更为易见,原因是他们的肝脏功能不完善,解毒酶量不足,而且用药剂量不好掌握。板蓝根几乎属于成人药品,建议家长不要乱用。
仁和优卡丹
宋丹丹的“孩子感冒就用优卡丹”大家记忆深刻吧。据儿科医生说这款儿童专用感冒药临床效果很不错,是目前市面上专家推荐用药较多和深受家长欢迎的一款非处方儿童感冒药。仁和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不含水杨酸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药物。
优卡丹含有的金刚烷胺、乙酰氨基酚都可以很有效的抗病毒、退烧减轻发热症状。在剂量上也有针对性的准确衡量,使儿童用药更加安全有效。优卡丹还是复方制剂,退烧、止咳、抗过敏的成分都有,所以在服用优卡丹的时候就不用再使用其他药物。
白加黑感冒片
白加黑曾一度风靡。但是消费者普遍反映,白加黑的副作用不小,特别是黑片服用后嗜睡。原因是药品里面都含有扑热息痛。这种成分在成人感冒药里面一般都有。如果小儿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主要出现大脑损害、神经功能减退、陷入昏迷,还可能损害肝脏。
小儿护彤感冒颗粒
护彤也是知名的儿童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里面的主要成分对缓解儿童发烧有不错的功效,而对于感冒引起的一些症状个人觉得护彤需要配一些别的药品一起服用更佳。
感冒灵颗粒
喜欢感冒灵的不少,可能因为它是一款中成药副作用小。它的主要成分为三叉苦、岗梅、金盏银盘、薄荷油、野菊花、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但是如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对成人没问题,但是小孩的话用量就难掌握了。
如何减少小儿感冒药副作用
1.患者是风寒引起的感冒,无需选择镇静痛楚的感冒药。治疗感冒药记住一个原则:能吃一种药绝不吃两种。
2.通常感冒会在1、2周内自愈,不必胡乱服药以及抗生素。一定要谨遵医嘱以及说明书服用,切记滥用及长时间服用。
3.年幼、年长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禁用感冒通,禁止同服相同成分的两种及以上药物。
4.需要外出驾驶、高危工作的人群禁止服用药物中含有催眠嗜睡成分的药物,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5.肾功能不全者,三高人群以及机能不健全者慎用感冒药,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6.哺乳期患者慎用感冒药,防止对胎儿哺乳造成不利的影响应,尽可能避免服用。
老病号选感冒药有禁忌
如果患有活动性胃溃疡或是胃出血,就要禁用含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如:阿司匹林片、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这些药可直接影响凝血机制,致使胃肠出血形成溃疡,甚至穿孔。但因一般感冒药的用药时间比较短,如果胃病不是很严重,还是可以用这类感冒药的,只要注意使用方法就可以了,比如不要空腹服用,以免加重原有病情或诱发溃疡,甚至引起胃出血。另外,最好选在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肠黏膜刺激,必要时可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麦滋林等。一般来说,含有金银花、板蓝根等成分的中成药对胃肠刺激较小,胃病患者可改用这类感冒药。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含伪麻黄碱、麻黄碱的抗感冒药,如:新康泰克、酚麻美敏片(泰诺)等,因伪麻黄碱可引起血压升高等后果。
患有慢性肝炎的人慎用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等感冒药,因这些药物可明显加重肝脏的负担。
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患感冒应尽量少用康泰克、感冒通、感冒清这类药,这些药物可引起少尿、血尿及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系统病患者一旦感冒,应慎用感冒清、速效伤风胶囊,因为这些药会抑制血小板生成,导致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等症状。
伴哮喘的感冒患者用药时,用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时,可能使哮喘发作。
婴幼儿应用含咖啡因和伪麻黄碱药物,易兴奋中枢神经,发生惊厥等。儿童用阿司匹林,会引起雷氏综合征和肾脏损害,都应尽量避免。
凡驾驶机、车、船人员或其他机械操作者, 工作时间内禁用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的抗感冒药。可选用白加黑。
孕妇、哺乳期妇女最好不用抗感冒药。
感冒后如何选感冒药
感冒的罪魁祸首是病毒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感冒的病因缺乏了解,有70%的公众认为感冒是由细菌引起。
感冒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病毒。当人受到感冒病毒侵袭后,自身免疫力就开始与病毒进行“斗争”,如果免疫力下降,身体10-12小时后会出现各不相同的症状。而有人一出现症状就吃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只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对症用药最为关键
专家指出,不论什么类型的感冒,治疗的关键都在于“对症”
科学的治疗方案应当将感冒的常见症状和中重度症状区分对待,对症用药。流涕、流泪、喷嚏、鼻塞这些早期的、最常见的(90%以上)感冒症状,可称作一般感冒症状;而发烧和喉咙痛等则被称为中重度感冒症状。
在感冒药的选择上,应该区别用药,针对一般感冒,主要以抗组胺的扑尔敏等为主要成分;针对中重度感冒,则在前者成分保留的同时,添加能退烧的对乙酰氨基酚等和镇咳的右美沙芬等成分。例如,只是鼻塞的患者没有必要服用具有解热功能的感冒药物。对症用药将避免“小病大治”和“大病小治”的错误现象。
凭经验或广告选药不可取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感冒后用药随意性大、存在误区,与专家的指导大相径庭。
面对药店里琳琅满目的感冒药,有65%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没有或者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感冒用药习惯上,仍有75%的受访者表示会凭自己的经验或看广告选择药物。
感冒治疗的重点就在于细分各种不同的症状、对症用药。比如购买新康泰克,就需区分蓝色装与红色装,前者针对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等一般感冒症状,后者针对发烧、四肢酸痛、咽痛、咳嗽等重感冒症状,分别含有应对不同症状的成分。
怎样正确吃感冒药
针对许多人诚惶诚恐的心理,专家认为:感冒药可以吃,但要懂得正确吃法,才不至于产生副作用。
首先,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专家提醒,毕竟“是药三分毒”,如果年纪尚轻、平时身体也很好,一开始可以不用吃药,靠自己扛过去最好。不过也得注意要多休息、多喝水,才能更好地打好这一仗。“孩子则要特别注意。”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科主任曹玲认为,如果只是普通感冒,没有其他并发症,大多数孩子可以自愈,抗生素更是能不用就不用,除非孩子病情比较严重,如出现血常规异常,白细胞指标过高等,说明有细菌感染时再用。
其次,医生勿轻易开感冒药。
据悉,外国医生也不轻易给病人开感冒药,而是更多地会倚仗食物,比如在美国,热鸡汤被称为“液体青霉素”,北美印第安人习惯在喉咙不舒服时吃一点苦根,英国人感冒会喝姜茶,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热柠檬饮料加蜂蜜是治疗感冒的传统饮品。
再次,对症选用药物。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陈欣建议,除禁忌人群外,如果感冒症状较严重,就算平时身体健康的,也应该吃药,老年人更该早点用药,可以预防后期出现气管炎或是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对症用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千万不能滥用抗生素,否则不仅治不了病,而且还可能出现耐药。90%的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并缓解症状,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由于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而不是针对病毒,所以对于感冒病毒来讲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第二、吃西药时,以发热、头痛、咽喉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以解热镇痛药为主要成分的药物:以流涕、打喷嚏、鼻塞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成分的药物。
第三、至于中药,专家建议,如果是风寒感冒,可选感冒冲剂、十滴水、藿香正气软胶囊等;风热感冒则可选用银翘解毒片或双黄连口服液等。
最后,警惕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所有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感冒药也不例外。”一来,感冒药中的一些成分的确会加大心脏负担,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别吃;二来,有慢性病、过敏体质、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无论什么感冒药都只能短期服用,吃5-7天就足够了,更不能几种一起吃,否则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几率。”
自备自选感冒药注意3大误区
误区1:中药配西药 不等于好得快
感冒药品大致分为4类:含解热镇痛药的复方制剂,如感康、康泰克、泰诺、感冒通等;抗菌药物,如头孢类药物等;中药汤剂类;中成药,如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感冒自行服药的患者中,约有一半为了感冒能好得快有过西药配中药,西药配中成药,或者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等行为。事实上,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会加大药物剂量,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也成倍增加,长期大剂量的服用甚至会严重损害肝肾。
此外,其实一些中药抗感冒药中同时含有西药成分,如精制银翘解毒片、速感宁胶囊,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因此,最好尽量避免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感冒药,如果同时服用中西抗感冒药,一定要看清说明书,弄清药的成分是否一样。
误区2:高血压患者 慎用“麻黄碱”
有很多感冒患者就诊时反映,自己买了一些感冒药,吃了以后流鼻涕、鼻塞、咳嗽的症状没有好转,血压却“一路飙升”。专家表示,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慎用含麻黄碱的药物,服用麻黄碱会导致这类患者心率加快,血压短时间内上升,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此外,麻黄碱药物同样不适用于糖尿病、青光眼、甲亢等慢性疾病患者以及对麻黄碱敏感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