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中医治疗
非淋中医治疗
Ⅰ膀胱湿热型: 组成: 生地、木通、滑石、甘草、萆薢、黄柏、泽泻、栀子、路路通
主证: 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小便短赤而刺痛,排尿不利,尿道口红,灼热感,刺痛,刺痒,尿频、尿急、尿痛、会阴、肛门、下腹部不适
注意: 尿痛剧加“石苇、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伴有小腹痛者加“川楝子、乌药、白芍”等。
Ⅱ膀胱气滞型:组成:瞿麦、黄连、大黄、木通、桔梗、元胡、牵牛子、枳壳、羌活、麝干、腹皮、当归、肉桂
主证:舌苔薄而白,脉沉而弦,尿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会阴坠胀,小腹不适,附睾及前列腺部位,间断性的疼痛。
注意: 下腹痛甚者加“乌药、桔梗、川楝子”,伴腰痛者加“牛膝、川断、狗脊”。
Ⅲ膀胱寒湿型:组成: 山药、小茴香、当归、白芍、椒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主证:舌苔薄白,脉沉而缓,体质虚弱,怕冷,尿频,腰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尿痛、尿急、尿频已不明显,会阴坠胀,小腹不适等。
注意: 食欲差伴胸闷、恶心者加“苍术、陈皮、半夏”。
Ⅳ虚寒型脾、肾气虚型:
组成: 党参、黄花、白术、甘草、当归、柴胡、升麻、陈皮、泽泻、车前子、萆薢、乌药、石菖蒲、益智仁
主证:舌体胖、舌苔淡白而腻,脉虚而迟,附睾及前列腺不适痛,尿浊迁延,点滴而出,,鸟带余沥,尿微痛,会阴坠胀加重,下腹胀痛加重,腰酸腿困,四肢无力。
Ⅴ虚热肾阴虚型:组成: 阿胶、滑石、生地、土茯苓、蚤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知母、萆薢、猪苓、肉桂
主证:舌体裂纹,舌尖红,舌苔少或剥,脉细而数。尿道口红肿,小便刺痛,刺痒等时轻时重,会阴坠胀加重,输精管增粗,并发慢性前列腺炎及附睾丸,腰酸腿困,小腹胀坠,消瘦,手、足、心发热,口干,小便无力,尿频,大便干。
注意:疼痛甚者加:赤芍、元胡、桔梗、川楝子;输精管增粗者加:海浮石、茜草睾丸硬结者加:桔核、夏枯草、元参、泽兰、红花
Ⅵ气血双虚型 组成: 党参、黄花、莲肉、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怀中膝、地骨皮、茯苓、车前子、炙甘草
主证:舌体胖而少津,舌薄,脉细软迟弱,尿频,淋漓不尽,外阴灼热、痒,白带多,异味浓,下腹坠胀,腰酸,面无光泽,心神不宁,乏力,四肢酸痛,便秘或稀,而局部症状更加严重。
注意:迁延慢性者加:川断、牛膝、杜仲、生地,久病体弱者加:阿胶、黄芪、鹿角胶
淋巴炎中医治疗
淋巴炎中医治疗
1、风热痰结(颈痈)
【症状】多发于颈两侧,初起颈淋巴结处肿块,肿胀疼痛。经治疗如不消散,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重,按之软有波动感即已成脓。溃后脓出呈黄白稠厚状,则肿退痛减,渐至愈合。常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牛蒡于、荆芥、白芷、贝母、赤芍、瓜蒌、黄连。高热者,加生石膏30克、山栀、黄芩。肿块坚硬者,加丹参、皂刺、蒲公英。
2、热毒蕴结肝脉(腋痈)
【症状】多发于腋下淋巴结肿块,皮肤色不变,灼热疼痛,上肢活动不便,如疼痛加重,皮色转红,按之有波动感,寒热不退,则内已成脓。’一般为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常伴见恶寒发热,口干苦,纳呆,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黄芩、山栀、半夏、龙胆草、赤芍、金银花、连翘、夏枯草、枳壳。如脓成者,加皂角刺、炮甲片、生大黄。
3、湿热下注(胯腹痈、委中毒)
【症状】多发于腹股沟或胭窝部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皮色转红,灼热疼痛。若痛势不减,呈跳痛,则内已成脓,患肢伸屈及行走困难。溃破脓出,则逐渐愈合,常伴见发热恶寒,患肢沉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方药】牛膝、苍术、黄柏、地丁、金银花、车前子(包)、滑石(包)、赤芍、丹皮、通草、赤茯苓、萆薛。如脓成者,加丹参、皂角刺、炮甲片、蒲公英。
4、气营两饬(溃脓后收口期)
【症状】疮口脓水清稀,局部筋脉损伤,新肉难长,伴周身乏力,纳差,舌淡苔偏厚,脉细微数。
【治法】益气和营敛疮。
【方药】生黄芪、白术、太子参、当归、白芍、木香、陈皮、甘草、山萸肉、牛膝、防风、五味子、麦冬。
中医怎么治疗淋巴癌
1.大黄散
【组成】川大黄(锉碎微炒)30克,川芒硝、黑豆皮、枳壳(麸炒微黄)各1 5克,牛蒡子(微炒)、川芎、当归各7.5克,甘草(生,锉)1 5克。
【做法】将上数味药锉为散,加水200毫升,煎取100毫升,去渣备用。
【用法】每日服用3次,不拘时温服,以利为度。
【功效】活血解毒。用于淋巴瘤,肿硬疼痛,心腹烦闷,不得宣畅。
2.地黄煎
【组成】生地黄1 5克。
【做法】将生地黄洗净锉碎,以布绞去汁,入铜器内盛,重汤上煮,柳篦搅匀如糖,以瓷盒盛。
【用法】每日空腹取1丸如弹子大,温酒服下。
【功效L养血散结。用于恶性淋巴瘤坚硬不消。
3.雄黄散
【组成】雄黄(细研)、川大黄(生用)、磁石(捣碎细研)、白矾(烧令汁尽)、细辛各1 5克。
【做法】将上药研为细散备用。
【用法】用鸡子白和生蜜调涂之,干则易之。
【功效L祛风化痰,解毒散结。用于恶性淋巴瘤,风毒初结,如核坚痛者。
4.升麻汤
【组成】升麻、连翘、大青叶、人参各30克,生地黄(焙)、大黄(锉,炒)各60克,败酱草、络石苷、白蔹各1 5克。
【做法】将上药研为粗末,用水225毫升,煎取180毫升,再加入芒硝末3.7克,去渣备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服用1 5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用于恶性淋巴瘤,皮色紫赤,恶寒壮热,1~2日未成脓者。
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
治疗原则
1、及时诊断和治疗。
2、以口服抗生素治疗为主。
3、治疗后要复查。
4、注意是否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
治疗药物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治疗很重要,临床上也多采用药物治疗该疾病。那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有哪些?下面就来看下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
西医: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
1、目前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已有不少菌株产生耐药。新一代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不但对衣原体、支原体有效,对淋球菌也高度敏感。
2、磺胺、利福平对衣原体有效,对支原体无效。
3、庆大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对衣原体无效。
4、链霉素、壮观霉素对衣原体无效,对支原体有效。
5、四环素0.5g,4/d,共用7d,改0.25g,4/d,共用14d。
6、强力霉素0.1g,2/d,共用7d。
7、红霉素硬脂酸盐0.5g,4/d,共有7d。
8、红霉素琥珀酸乙酯0.8g,4/d,共用7d。
9、美满霉素0.2g即刻,0.1g,2/d,共用14d。
中医: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
针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因、病机,中药治疗药物应该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为主,辅以补肾固本,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力为组方之法,如选用道地优质中草药精制而成的银花泌炎灵片等。[2]
中医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效果怎么样
1、膀胱湿热型非淋菌性尿道炎:
萆薢、黄柏、泽泻、栀子、路路通、生地、木通、滑石、甘草。用于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小便短赤而刺痛,排尿不利,尿道口红,灼热感,刺痛,刺痒,尿频、尿急、尿痛、会阴、肛门、下腹部不适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注意尿痛剧加“石苇、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伴有小腹痛者加“川楝子、乌药、白芍”等。
2、膀胱气滞型非淋菌性尿道炎:
瞿麦、黄连、大黄、木通、桔梗、元胡、牵牛子、枳壳、羌活、麝干、腹皮、当归、肉桂。用于舌苔薄而白,脉沉而弦,尿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会阴坠胀,小腹不适,附睾及前列腺部位,间断性疼痛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注意下腹痛甚者加“乌药、桔梗、川楝子”,伴腰痛者加“牛膝、川断、狗脊”。
3、膀胱寒湿型非淋菌性尿道炎:
舌苔薄白,脉沉而缓,体质虚弱,怕冷,尿频,腰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尿痛、尿急、尿频已不明显,会阴坠胀,小腹不适等。注意食欲差伴胸闷、恶心者加“苍术、陈皮、半夏”。用山药、小茴香、当归、白芍、椒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4、虚寒型脾、肾气虚型非淋菌性尿道炎:
舌体胖、舌苔淡白而腻,脉虚而迟,附睾及前列腺不适痛,尿浊迁延,点滴而出,白带余沥,尿微痛,会阴坠胀加重,下腹胀痛加重,腰酸腿困,四肢无力。用党参、黄花、白术、甘草、当归、柴胡、升麻、陈皮、泽泻、车前子、萆薢、乌药、石菖蒲、益智仁。
5、虚热肾阴虚型非淋菌性尿道炎:
舌体裂纹,舌尖红,舌苔少或剥,脉细而数。尿道口红肿,小便刺痛,刺痒等时轻时重,会阴坠胀加重,输精管增粗,并发慢性前列腺炎及附睾丸,腰酸腿困,小腹胀坠,消瘦,手、足、心发热,口干,小便无力,尿频,大便干。用阿胶、滑石、生地、土茯苓、蚤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知母、萆薢、猪苓、肉桂。注意非淋菌性尿道炎疼痛甚者加赤芍、元胡、桔梗、川楝子;输精管增粗者加:海浮石、茜草;睾丸硬结者加桔核、夏枯草、元参、泽兰、红花。
6、气血双虚型非淋菌性尿道炎:
舌体胖而少津,舌薄,脉细软迟弱,尿频,淋漓不尽,外阴灼热、痒,白带多,异味浓,下腹坠胀,腰酸,面无光泽,心神不宁,乏力,四肢酸痛,便秘或稀,而局部症状更加严重。用党参、黄花、莲肉、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怀中膝、地骨皮、茯苓、车前子、炙甘草。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误区
非淋菌性尿道炎误区之一:非淋菌性尿道炎都是支原体造成的。
在生活中不少患者都把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归类于支原体引发造成的。其实这种观念是片面的。目前导致患者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病菌主要有支原体和衣原体两种病菌引发的,因此并不能把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致病原因都归于支原体造成的。
非淋菌性尿道炎误区之二:衣原体和支原体都会引发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
“衣原体和支原体都会引发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不是所有的衣原体、支原体都会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出现,只有衣原体中变异的生物细菌才会引起尿道炎症状,才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的。
非淋菌性尿道炎误区之三:非淋菌性尿道炎没淋病严重,不治疗也没事。
不少患者在得知非淋菌性尿道炎没有淋病那么严重,就感觉不是病,于是就感觉可治可不治疗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这几年的发病率还是较高的,其中因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不及时、不当而出现尖锐湿you的人群也一直处于增长趋势。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要重视对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杜绝病情恶化而给健康造成巨大压力。中医治疗非淋性尿道炎服用利尿消炎药丸就很好。
中医治疗淋巴瘤
1.寒痰凝滞型
主证:此证初起,颈项耳上肿核,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伴发热,形寒怕冷,神倦乏力,面苍少华。脉沉细,苔白。
辨证:寒痰凝滞,毒结肿核。
治则:温化寒凝,化痰解毒。
汤药:阳和汤加减:熟地20g,麻黄10g,白芥子10g,肉桂4g,炮姜5g,生甘草10g,鹿角胶10g,皂角刺9g,天南星9g,夏枯草12g,另加小金丹内服。
按语:阴疽之寒痰凝滞,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论及“患之不通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故以麻黄温开腠理;肉桂、炮姜温化寒凝;熟地、鹿角胶温养精血;白芥子、皂角刺、天南星温化寒痰;夏枯草佐以散结消肿。
2.气郁痰结型
主证: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结瘤,颈腋及腹股沟等处结核累累,皮下硬结,神疲乏力。脉沉弦或弦滑,舌质淡红苔白,或舌有瘀点。
辨证:气郁痰结,石疽恶核。
治则:舒肝解郁,化痰散结。
汤药:舒肝溃坚汤加减:夏枯草12g,僵蚕12g,香附9g,石决明9g,当归6g,白芍6g,青皮6g,柴胡6 g,川芎6g,红花3g,姜黄3g,穿山甲6g,生甘草3g。灯心为引,水煎服。可加海藻、贝母、黄药子、猫爪草。
按语:香附、青皮、柴胡、姜黄舒肝解郁;夏枯草、石决明平肝软坚;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红花活血化瘀;僵蚕、穿山甲软坚散结;生甘草调和诸药。
3.血燥风热型
主证:口干烦躁,发热,恶热,皮肤瘙痒,血虚内燥,毒热内盛,大便燥结,尿黄量少,皮肤红斑、硬结。脉沉细而数或细弦,舌质红,苔白黄。
辨证:血虚内燥,风热瘀毒。
治则:养血润燥,疏风解毒。
汤药:清肝芦荟丸加减:生地15g,当归15g,白芍10g,川芎10g,黄连5g,青皮6g,蛤粉15g,昆布10g,牙皂6g,芦荟10g,天花粉15g,沙参20g,女贞子15g,丹皮10g,牛蒡子10g,干蟾皮10g。
按语: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补血;天花粉、沙参、女贞子生津润燥;蛤粉、昆布、牙皂、干蟾皮化痰散结;青皮、芦荟、丹皮清肝凉血;黄连、牛蒡子清热解毒。
4.肝肾阴虚,气血双亏型
主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纳少胃呆、形体消瘦,多处淋巴结肿大。脉细数而弱,舌质红或淡红,薄白苔。
辨证:气血耗伤,肝肾阴虚。
治则:补气养血,滋补肝肾。
汤药:和荣散加减: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香附、桔梗、陈皮各6g,人参、炙甘草、海蛤粉、昆布、贝母各30g,升麻、红花各9g。以夏枯草500g煎汤,加蜜200g收膏,合上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9g,白汤送下。滋补肝肾的药。可加黄精、枸杞子、鳖甲。
按语: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物补血;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君子益气;香附、陈皮理气;红花活血;蛤粉、昆布、贝母、夏枯草化痰散结;桔梗、升麻升阳。
随证加减:发热:低热加白薇、青蒿、地骨皮、银柴胡;高热:用寒水石及紫雪散、牛黄清热散等。盗汗:煅龙骨、牡蛎、浮小麦、山茱萸、五倍子、六味地黄丸等。皮痒:秦艽、白藓皮、地肤子、苦参、丹参、赤芍、乌梢蛇、干蟾皮、全蝎等。肝脾肿大:用鳖甲煎丸、大黄蟅虫丸、三棱、莪术等。贫血:加何首乌、生黄芪、阿胶、鹿角胶、紫河车、枸杞子、大枣等。
(以上为本人治疗淋巴瘤经验,在治疗中还需配以处方药品。但病因人而异,中医讲求辨证论治,因此,上述药方仅供参考与讨论,服用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淋巴瘤的中医治疗
整体的中治疗疗淋巴瘤非常重要整体论。肿瘤虽然只成长在身体的某一有些,但实际上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许多的病例实际标明,有些的癌肿,可在全身各系统发作广泛的影响,并有各种表现表现。对大都的肿瘤患者,有些治疗是不能解决底子疑问的。而中治疗疗淋巴瘤由于从整体观念启航,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有些治疗,又采用了扶正固本的方法,因此,关于改善患者的有些表现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效果。
中西医参半边天论。中、西医这两个学科都是为人类健康效力的,它们各有千秋,在医学领域各尽所能。从肿瘤治疗角度而言,诊察时间最佳选用西医确诊,即西医辨病,再辅以中医辨证论治;这样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既去掉西医只诊察疾病及器官,而不诊察患者的矮处,又去掉中医抽象没有量化的缺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西医相联络,各起半边天效果,互相协同。另外,西医通过手术可以把肿瘤去掉,而中医可在贯穿手术前后整体治疗,控制肿瘤不再复发。总结中西医联络治疗肿瘤,西医恰似割草,中医恰似除根。信赖中西医完全联络起来,会对肿瘤的治疗有帮忙。
中医治疗淋巴瘤的优势一般来说,前期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以放化疗为主,可辅以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中晚期恶性淋巴瘤的治疗现状较不志向,临床上,中晚期恶性淋巴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上述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在选择时应联络患者病理状况、性别、年岁等概括考虑。中晚期恶性淋巴瘤的化疗多选用联合化疗。要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药物有必要足量并按规矩时间给予。放射治疗也是中晚期恶性淋巴瘤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对癌肿有较为直接的杀灭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延伸生计期,改善生计质量。
鉴于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效果,在中晚期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可吞并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关于转移规划广,身体机能弱,现已难以耐受化疗的中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可用中医药进行保留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计质量,延伸生计期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中医药作为民族医药在中国的医学史上起着无关宏旨的效果,为民族医学的展开奠定着殷实的基础,沿袭历代医学的展开,中医药逐渐展开,遵从着优良传统,吸收着现代科学的抢先知识。在癌症方面,中药可以减轻癌症患者的表现和痛苦,前进生计质量,延伸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为人类的接连愈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非淋菌性尿道炎怎么治疗呢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目前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40%一50%由沙眼衣原体引起,20%一30%由解脲支原体引起,针对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种类,西医治疗上多采用抗生素。随着广谱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也越来越普遍,非淋菌性尿道反复发病日趋上升,不少患者的病情顽固不愈,这也给后期治疗增加难度。
中医里面并没有尿道炎这一病名,但是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多属于中医里面的“淋浊”范畴,在患者体弱精疲的时候,湿热秽浊之气入侵,与体内气血博结,阻滞与膀胱或肝经,导致气血不畅,湿热蕴结而生出本病。因此治疗上应该“活血化瘀散结、清热解毒除湿、利尿通淋排毒”,中医中利尿消炎药丸就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注意事项
避免进食辛辣食物,在平时也应该注意避免进食辛辣的食物,如辣椒、姜、葱、蒜等,以免滋生燥热,致使内脏热毒蕴结而加重病情。
中医治疗淋巴水肿
1、淋巴水肿的中医治疗,其分为寒湿阻络型、湿热下注型、痰凝血瘀型,具有活血化淤、溶栓通络、祛腐生肌、消肿止痛的功效。严重的淋巴水肿特别是已经发生象皮腿的患者,肢体功能会受不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时一般会采取手术治疗。
2、对于这一症状,中医疗效确定,而针灸和中药的内服、外用都有一定的效果。如果能综合应用,效果叠加,疗效令人满意。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肿瘤进展所致的淋巴结转移,除了治疗淋巴水肿,还要同时兼顾对肿瘤的治疗,如有必要也不要排斥化疗等西医手段。总体说来,中西医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都是以治疗疾病,恢复健康为目的,而两者各有所长。如果能够将二者均为我所用,疗效自然有提高。个人认为,在不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对任何一种治疗方法盲目的抵触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3、淋巴水肿的中医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将淋巴水肿分为寒湿阻络型、湿热下注型、痰凝血瘀型,具有活血化淤、溶栓通络、祛腐生肌、消肿止痛的功效,另外配合韩国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使肢体肿胀完全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严重的淋巴水肿特别是已经发生象皮腿的患者,肢体功能会受不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
治疗药物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治疗很重要,临床上也多采用药物治疗该疾病。那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有哪些?下面就来看下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
西医: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
1、目前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已有不少菌株产生耐药。新一代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不但对衣原体、支原体有效,对淋球菌也高度敏感。
2、磺胺、利福平对衣原体有效,对支原体无效。
3、庆大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对衣原体无效。
4、链霉素、壮观霉素对衣原体无效,对支原体有效。
5、四环素0.5g,4/d,共用7d,改0.25g,4/d,共用14d。
6、强力霉素0.1g,2/d,共用7d。
7、红霉素硬脂酸盐0.5g,4/d,共有7d。
8、红霉素琥珀酸乙酯0.8g,4/d,共用7d。
9、美满霉素0.2g即刻,0.1g,2/d,共用14d。
中医: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
针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因、病机,中药治疗药物应该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为主,辅以补肾固本,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力为组方之法,如选用道地优质中草药精制而成的银花泌炎灵片等。
淋巴结核中医治疗
淋巴结核患者的饮食:芋艿
能健脾益胃、消疬散结,治疗瘰疬,无论已溃未溃,均宜食用,是传统医学中治疗瘰疬(淋巴结肿大)的要药。《岭南采药录》云:以此煮粥,研末和粥食之,能治小儿连珠疬及虚疬。成年人用此法效亦同。民间还常用生芋艿切薄片,晒干后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温水服下,每次5~10克,每天2~3次,亦颇有益。
慈姑
有行血作用,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促进生长,增强抵抗力。《本草求真》说它专泻热消结解毒,还说对瘰疬结核之症,以此内服,亦可调治,认为这是解毒散结之方。适宜瘰疬坚硬肿痛者,以及肺肾阴虚所致的瘰疬之人食用。
荸荠
性寒,味甘,能生津、清热、消痰,还有清胃火,泻肾热作用,瘰疬之人属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尤为适宜。近人报道用荸荠40个,海蜇头120克,洗净后用水4大碗,煎服,分4天服完,对淋巴结核颇有效验。
马铃薯
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很丰富,它能补气、健脾胃,若瘰疬病人见有脾胃虚弱之象者,宜常食之。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非淋菌性尿道炎西医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非淋菌性尿道炎确诊后,采用广谱抗生素疗法,并且强调要连续不间断用药,要规则、定量、彻底治疗。治疗后10-20天复查再次均为阴性,并用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本病治疗时所需的疗程较长。
西药治疗:
1、目前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已有不少菌株产生耐药。新一代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不但对衣原体、支原体有效,对淋球菌也高度敏感。
(1)氟哌酸200mg,3/d 共用14d。
(2)氟嗪酸200mg,2/d共用14d。
(3)环丙氟哌酸250mg,2/d,共用14d。
2、磺胺、利福平对衣原体有效,对支原体无效。
3、庆大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对衣原体无效。
4、链霉素、壮观霉素对衣原体无效,对支原体有效。
5、四环素0.5g,4/d,共用7d,改0.25g,4/d,共用14d。
6、强力霉素0.1g,2/d,共用7d。
7、红霉素硬脂酸盐0.5g,4/d,共有7d。
8、红霉素琥珀酸乙酯0.8g,4/d,共用7d。
9、美满霉素0.2g,0.1g,2/d,共用14d。
非淋菌性尿道炎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1、膀胱湿热型:
组成: 生地、木通、滑石、甘草、萆?、黄柏、泽泻、栀子、路路通。
主证: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小便短赤而刺痛,排尿不利,尿道口红,灼热感,刺痛,刺痒,尿频、尿急、尿痛、会阴、肛门、下腹部不适。
注意:尿痛剧加“石苇、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伴有小腹痛者加“川楝子、乌药、白芍”等。
2、膀胱气滞型:
组成:瞿麦、黄连、大黄、木通、桔梗、元胡、牵牛子、枳壳、羌活、麝干、腹皮、当归、肉桂。
主证:舌苔薄而白,脉沉而弦,尿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会阴坠胀,小腹不适,附睾及前列腺部位,间断性的疼痛。
注意:下腹痛甚者加“乌药、桔梗、川楝子”,伴腰痛者加“牛膝、川断、狗脊”。
3、膀胱寒湿型:
组成:山药、小茴香、当归、白芍、椒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主证:舌苔薄白,脉沉而缓,体质虚弱,怕冷,尿频,腰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尿痛、尿急、尿频已不明显,会阴坠胀,小腹不适等。
注意:食欲差伴胸闷、恶心者加“苍术、陈皮、半夏”。
4、虚寒型脾、肾气虚型:
组成:党参、黄花、白术、甘草、当归、柴胡、升麻、陈皮、泽泻、车前子、萆?、乌药、石菖蒲、益智仁。
主证:舌体胖、舌苔淡白而腻,脉虚而迟,附睾及前列腺不适痛,尿浊迁延,点滴而出,白带余沥,尿微痛,会阴坠胀加重,下腹胀痛加重,腰酸腿困,四肢无力。
5、虚热肾阴虚型:
组成:阿胶、滑石、生地、土茯苓、蚤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知母、猪苓、肉桂。
主证:舌体裂纹,舌尖红,舌苔少或剥,脉细而数。尿道口红肿,小便刺痛,刺痒等时轻时重,会阴坠胀加重,输精管增粗,并发慢性前列腺炎及附睾丸,腰酸腿困,小腹胀坠,消瘦,手、足、心发热,口干,小便无力,尿频,大便干。
注意:疼痛甚者加:赤芍、元胡、桔梗、川楝子;输精管增粗者加:海浮石、茜草;睾丸硬结者加:桔核、夏枯草、元参、泽兰、红花。
6、气血双虚型
组成:党参、黄花、莲肉、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怀中膝、地骨皮、茯苓、车前子、炙甘草。
主证:舌体胖而少津,舌薄,脉细软迟弱,尿频,淋漓不尽,外阴灼热、痒,白带多,异味浓,下腹坠胀,腰酸,面无光泽,心神不宁,乏力,四肢酸痛,便秘或稀,而局部症状更加严重。
中医治疗非淋茵性尿道炎方法
虚热肾阴虚型
组成:阿胶、滑石、生地、土茯苓、蚤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知母、萆薢、猪苓、肉桂
主证:舌体裂纹,舌尖红,舌苔少或剥,脉细而数。尿道口红肿,小便刺痛,刺痒等时轻时重,会阴坠胀加重,输精管增粗,并发慢性前列腺炎及附睾丸,腰酸腿困,小腹胀坠,消瘦,手、足、心发热,口干,小便无力,尿频,大便干。
注意:疼痛甚者加:赤芍、元胡、桔梗、川楝子;输精管增粗者加:海浮石、茜草;睾丸硬结者加:桔核、夏枯草、元参、泽兰、红花。
湿热型
组成: 生地、木通、滑石、甘草、萆薢、黄柏、泽泻、栀子、路路通
主证: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小便短赤而刺痛,排尿不利,尿道口红,灼热感,刺痛,刺痒,尿频、尿急、尿痛、会阴、肛门、下腹部不适
注意:尿痛剧加“石苇、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伴有小腹痛者加“川楝子、乌药、白芍”等。
寒湿型
组成:山药、小茴香、当归、白芍、椒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主证:舌苔薄白,脉沉而缓,体质虚弱,怕冷,尿频,腰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尿痛、尿急、尿频已不明显,会阴坠胀,小腹不适等。
注意:食欲差伴胸闷、恶心者加“苍术、陈皮、半夏”。
中医治疗淋巴癌
淋巴癌中医中药治疗:淋巴癌中医中药症状分型1. 痰热蕴结 证候: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见脘腹痞块,发热较甚,常有盗汗,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心烦失眠,或见皮肤瘙痒,或身目发黄,大便干结或见便血,小便短少,舌质红,苔黄燥或红绛无苔,脉细数或细滑。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主方:连翘消毒饮加减 药物:玄参、连翘、葛根、天花粉、夏枯草、猫爪草、蚤休、黄芩、赤芍、栀子、山豆根、甘草等。
淋巴癌中医中药症状分型2.气血两虚 证候:多见于晚期或多程放、化疗后,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大或小,或见脘腹痞块,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治则:益气养血 软坚散结 主方:八珍汤加减 药物:党参、熟地、鸡血藤,猫爪草、夏枯草,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炙甘草。气虚明显可以加黄芪;纳呆便溏可加神曲、扁豆;兼阳虚可加熟附子,肉桂。肿块较大可加三棱、莪术。
淋巴癌中医中药症状分型3.肝肾阴虚(含阴虚火旺) 证候:多见于晚期或素体阴虚,或多程放疗后,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大或小,或见脘腹痞块,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眩,舌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沉细。 治则:滋补肝肾 软坚散积 主方: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药物:生地、生牡蛎、山萸肉、淮山药、女贞子、旱莲草、昆布,茯苓、泽泻、牡丹皮、知母、黄柏。发热盗汗较甚,可加白薇、地骨皮;口干便秘可加玉竹、玄参;两胁胀可加川楝子,延胡索;纳呆腹胀加山楂,鸡金;肿块较大加三棱、莪术。
淋巴癌中医中药症状分型4.气郁痰结(含气滞痰结) 证候: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痞块,颈项,腋下或腹股间等处作核累累,皮色不变,或局部肿胀,或伴低热盗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细弦。 治法:疏肝解郁 化痰散结 主方:柴胡疏肝散合消瘰丸加减 药物:生牡蛎、玄参、夏枯草、猫爪草、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郁金、浙贝母、炙甘草。腹部痞块坚硬或巨大者,可加三棱、莪术;颈项等处作核累累可加露蜂房,土鳖虫;痰郁化热者,可加天花粉,蚤休;低热,盗汗可加地骨皮,银柴胡;兼脾虚加党参,茯苓。
淋巴癌中医中药症状分型5.脾虚痰湿 证候:全身乏力,面色晄白或微黄,唇色淡白,颈部或腹股间或腹腔内淋巴肿大,纳差,大便细或烂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白,脉细弱。此型常见于化疗后。 治法:健脾补气 化湿祛痰 主方:六君子汤加减 药物: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猫爪草、露蜂房。舌苔白腻者加藿香、佩兰、苍术、厚朴。肿大淋巴坚硬加三棱、莪术、络石藤等。
【辨病用药】 霍奇金病中的肉芽肿、副肉芽肿、肉瘤三种,一般可用健脾化痰,祛风活血通络方法。药物可加用莪术、夏枯草。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高度恶性的免疫母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性、小无裂细胞性,以扶正祛邪、益气解毒方法。单味可加用黄药脂、青黛。 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纵隔淋巴,胸腺肿大,以中气下陷、痰湿凝聚为主。单味可加用青黛。
【对症加减】 1、 发热:可酌加葛根、青蒿、柴胡、连翘。
2、 盗汗:可酌加白薇、碧桃干、地骨皮、银柴胡、牡蛎。
3、 皮肤瘙痒:可酌加黄芩、山栀、赤芍、浮萍、络石藤等。
【特殊兼症治疗】 结节坚硬,加三棱、莪术,或络石藤,体虚明显可酌加露蜂房,以祛风解毒、散结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