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体功能不全的症状 基础体温异常

黄体功能不全的症状 基础体温异常

正常女性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14天。然而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则会出现体温上升的比较缓慢,或者上升的幅度比较偏低,通常会小于0.5℃的现象,而且体温升高的时间仅持续到9天左右。

黄体功能不全测量基础体温

黄体功能不全是一种不很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女性患者在医院做检查时常常会被要求测量基础体温。那什么是基础体温?怎么测量基础体温?相信这是很多女性患者都想了解的。下面分开说明一下。

基础体温的含义:基础体温又称静息体温,是指人体经过6-8小时的安静睡眠后,早晨从熟睡中醒来,整个人处于安静平和状态,体温尚未受到运动饮食或情绪变化影响时所测出的体温。基础体温正常值通常是人体一昼夜中的最低体温。

测量基础体温的方法:

①购买一支基础体温计。基础体温计与一般体温计结构不很相同。基础体温计的刻度较密集,通常以摄氏36.7°C(此时刻度指示数值24)为高低体温的分界线。(另外,36°C时候显示刻度值为10;38°C时候显示刻度为50)。

②将基础体温计在睡前置于枕边可随手够到之处,测试者次日早晨睡醒,身心保持安静平和,尚未进食饮水、起床活动时,放在舌下测量三分钟,并将测试的结果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应该如何护理

黄体不全(LPD)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由于排卵前LH分泌的高峰及其月经不同时期,脉冲节律性释放,调控着卵泡排卵和颗粒细胞黄素化。

同时基础体温之测量,亦可证明这一点,黄体功能不全者,基础体温双相曲线均不典型,月经后期呈阶梯形上升,升亦不稳。

因黄体产生之黄体酮,是一种致热源,可使体温升高,排卵后期基础体温上升,即源于此。

黄体功能不全则黄体酮分泌不足,以致基础体温后期低于正常水平,而影响受孕。即或受孕亦有堕胎之虞,甚且屡孕屡堕。

故中西学说虽所论各异,然其机 理亦有相通处。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提示黄体期是在肾阴充 盛的基础上,转化为阳,治疗应取气血双补,补肾通络法。

因此,育肾温胞、养血通络法,客观上似已分别起到了促排卵,健黄体的作用。

卵巢黄体破裂临床表现

卵巢黄体破裂黄体功能不全症状

症状一:不孕、流产、不孕是女性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之一,而患有黄体功能不全的女性即便在怀孕后也会出现流产的情况。

症状二:月经不调、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为黄体功能不全对卵子卵泡的功能的影响使得女性月经频繁的到来还有月经缩小的情况产生。

症状三:基础体温的变化、女性在排卵时期通常的情况下体温在排卵后会有上升的情况,黄体功能正常的女性体温变化在十二到十六天但是黄体弓异常的患者大约只有九到十天。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如何诊断鉴别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诊断鉴别

自我诊断要点

1. 月经不调,常常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

2. 多次自然流产史。

鉴别诊断

1.测量基础体温: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测量体温,通过2个月的连续测试,正常的基础体温:上升幅度不小于0.3摄氏度,体温升高不少于12天。

2.诊刮术:在月经周期的第二十六天进行诊刮,取子宫内膜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分泌期子宫内膜是否形成,与月经周期数是否符合。如果子宫内膜分泌不良或者落后于刮诊日2天以上的内膜,则考虑黄体功能不全。

3.在月经第十八到二十六天测血液内孕激素,其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则提示黄体功能不全。

4.超声监测排卵,从排卵后到来月经的时间应该是14天左右,如果少于12天可以诊断黄体不足。

排卵期的体温变化规律有哪些

第一,排卵期的体温变化规律有哪些?正常排卵,低温期与高温期明显。女性没有怀孕,周期正常,首先是低温期。排卵后,受.孕酮影响,温度升高。黄体期后,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孕酮减少,不再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恢复到低温期。在此同时,月经也到来了。

第二,无排卵,持续低温。女性卵巢功能异常,发育不良,无排卵,也没黄体形成,也就没有孕酮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基础体温不会升高,体温持续低温。

第三,黄体素浓度不够,体温上升过慢。若基础体温缓慢上升,超过3天,还没有达到36.9度以上,多属于“爬坡式”基础体温,也是因为黄体功能产生的缓慢、及黄体不足的表现。黄体不足,高温持续时间不足。在高温期间体温高低不平,悬殊比较大,多是“马鞍式”体温,也是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黄体功能不良,体温缓慢下降。高温不足12天,多是黄体功能维持时间不足,往往是黄体功能低下的表现之一。

黄体功能不足如何检查 注意事项

黄体功能不全的检查主要有测基础体温、经前刮诊、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涂片、B超等。内分泌激素水平中检测孕酮是检测黄体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内分泌激素水平正常则说明黄体功能正常,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黄体功能不良有什么症状

很多女性在做妇科检查时,发现自己黄体功能不足,她们很困惑,不孕不育专家表示,该现象的女性很难怀孕,而且就算成功受孕,也很容易出现流产的现象,因此一定要重视起该病,了解黄体功能不足的症状,可以用育宫培麟丸治疗,那么它有哪些症状呢?黄体功能不足可引起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孕卵不易着床,或虽着床而早期流产,黄体功能不足约占不孕病因的3%-8%。黄体功能不足的病因,一般认为可能是来自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功能欠佳,或者是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分泌的时间与协调不适当,也可能是因为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增殖作用准备不足或内膜对黄体激素反应欠缺,部分原因可由高催乳素血症引起。那么黄体功能不足的症状是什么呢?月经周期等方面的改变是它典型的症状。黄体功能不足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往往不足28天,因此,月经的次数相对增加。黄体功能不足,常常导致不孕,即使怀孕,也很容易发生流产或者胚胎停止发育,其特点是流产发生在怀孕的早期。其次,基础体温的改变也是黄体功能不足的症状,黄体功能不足者基础体温曲线高温短,往往在12天之内;基础体温由低到高上升缓慢,往往需要五天以上;体温上升后高低不平,或者根本达不到高温的标准。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应该如何护理

黄体不全(LPD)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由于排卵前LH分泌的高峰及其月经不同时期,脉冲节律性释放,调控着卵泡排卵和颗粒细胞黄素化。

同时基础体温之测量,亦可证明这一点,黄体功能不全者,基础体温双相曲线均不典型,月经后期呈阶梯形上升,升亦不稳。

因黄体产生之黄体酮,是一种致热源,可使体温升高,排卵后期基础体温上升,即源于此。

黄体功能不全则黄体酮分泌不足,以致基础体温后期低于正常水平,而影响受孕。

即或受孕亦有堕胎之虞,甚且屡孕屡堕。

故中西学说虽所论各异,然其机 理亦有相通处。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提示黄体期是在肾阴充 盛的基础上,转化为阳,治疗应取气血双补,补肾通络法。

因此,育肾温胞、养血通络法,客观上似已分别起到了促排卵,健黄体的作用。

黄体分泌不足会导致什么

1 、不孕:因黄体不能按期萎缩退化或不完全退化持续分泌少量孕激素,使得子宫内膜不能按正常的时间剥落,经前的子宫内膜仍停留在早期分泌阶段,而且分泌反应欠佳线体上有轻度弯曲,使得难受孕。

2 、月经失调:有些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会出现月经失调症状,如月经周期缩短、月经过多、月经频发、经期延长(可达9-10天甚至更长)等症状。

3 、流产:由于黄体功能不全不能分泌足够的孕激素,因此,即便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正常受孕后,也很难维持受孕,从而导致流产、习惯性流产的现象。

4、基础的体温上升:在排卵之后体温会慢慢上升,上升的幅度很低,通常会小于0.5℃,升高的时间会持续在9到10天之内。

如果是黄体功能不全,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激素作补充治疗,即缺少什么激素就补充什么,另一种是用药物来刺激黄体疗法。这些药物有女性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克罗米芬、调经促孕丸等。此外,对于血中催乳激素太高引起的黄体功能不全则需要用降低催乳激素的药物如溴隐亭等。

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是:一般可有月经周期过短,经前淋漓出血,生育期妇女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判断是否黄体功能不足,一般需测基础体温,如黄体期体温短于12天。或体温上升较慢,下降较早,上升幅度小于0。5℃。或黄体期体温波动较大,均为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

黄体分泌不足是会导致滑胎的,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多注意这个问题,尤其是一些还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然等到要孩子的时候就会很麻烦,而且很容易滑胎,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

黄体功能不全的症状 基础体温呈双向型

基础体温呈双向型,上升缓慢,上升幅度≤0.3℃,黄体期体温上下波动较大,或下降较早,黄体期缩短,一般少于10天。

不孕不育有什么原因 女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

输卵管阻塞常发人群:有人流史,自然流产史,安放节育环,盆腹腔疾病与手术史,以及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人群。

输卵管因素是女性不孕中最常见的因素,输卵管因上述原因发生炎症,继而管壁增厚,管腔内眼线渗出积水,或发生管壁粘连而阻塞,完全阻塞前因管壁肌肉蠕动减弱,管壁内纤毛功能减退而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也会使其功能大受影响,而一旦发生输卵管积水,伞端阻塞则使输卵管功能完全丧失;输卵管结核可使输卵管变得十分僵硬,扭曲变形而失去功能。

排卵障碍常见人群:体型太胖或太瘦,患多囊卵巢综合症人群。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人群体型偏胖,体毛多而密,月经稀少,2到3个月行经一次,甚至于更长时间才来月经,测定基础体温常为单相,即没有月经中期基础体温升高,而月经前半期基础体温偏低,后半期高的双相基础体温,也没有月经中期因宫颈粘液增多而阴道分泌物增多现象。排卵障碍多见于原发性不孕妇女中。

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不孕较为少见,在高泌乳素血症以及影响高泌乳素血症病例中,黄体功能不全发生比例很高,这组病例常有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全及较高的流产率,临床上表现为月经周期短,基础体温高温期短,高低波动明显,检查中常见子宫内膜薄,黄体中期测定孕酮含量低,临床多次发生流产,表现为习惯性流产。

女性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病因有哪些

黄体功能不全者往往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不孕或流产,而流产主要发生在孕早期,其基础体温曲线高温相短于周天或高低温差过小。黄体功能不全指黄体发育不全、过早退化、萎缩不全、孕激素分泌不足和子宫内膜分泌化不良引起的月经失调和生育功能缺陷综合征。生育期妇女中黄体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5%,不孕症妇女中为3.5%—10%,早期妊娠流产中为35%,习惯性流产中为20%—60%。那么,女性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病因有哪些?接下来由不孕不育专家来为大家作分析解释。

不孕不育专家介绍女性黄体功能不全的病因包括有以下几点:

① 遗传性因素;

② GnRH—Gn分泌异常;

③ 状腺疾病;

④ 子宫发育异常;

⑤ 低胆固醇血症;

⑥ 前列腺素分泌异常;

⑦ 子宫内膜异位症;

⑧ 高催乳素血症;

⑨ 高雄激素血症;

⑩ 医源性因素等。

卵巢黄体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

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中会因为体内内分泌开始紊乱从而导致雌激素的分泌,那么又会让女性体内的黄体不能正常的发育,所以又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出现排卵性功血,且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黄体功能不全的病人平时无不适症状。若出现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不孕或流产,而流产主要发生在孕早期。

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可以根据基础体温、血孕酮测定和内膜活检。这类患者的基础体温是双相的,但是上升和下降缓慢,上升幅度小于0.3℃,持续时间仅9~10天,有时卵泡期延长。基础体温上升第8天,血孕酮低于10毫微克/毫升。以往一般以月经第21~22天作内膜活检,内膜时相少于正常2天以上为诊断标准,现在发现部分临床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经腹腔镜检查为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因此本病的确诊还应该结合B超和腹腔镜检查。

女性如果黄体功能不全了的话危害是非常大的,比较常见的会抑制女性体内性激素的分泌,让女性的卵泡不能够正常的发育,另外也会引起其它的一些并发症,比如说子宫内膜异位等,严重的还会造成女性不孕,所以黄体功能不全患者要尽早的治疗。

相关推荐

孕妇内分泌异常致流产做何检查

(1)基础体温测定:黄体正常寿命为12~16日,一般为14日,双相体温的黄体期持续时间至少12日。体温上升迅速,幅度至少在0.3℃以上,如体温上升缓慢(超过2日以上)或基础体温上升少于12日者提示黄体功能不全基础体温是指于休息6~8小时后,尚未起床、进食或谈话前所测得的体温,它可以间接反映妇女卵巢的功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人体温度的平衡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控制全身代谢活动所维持的,基础体温是机体在静息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温度,故亦称为静息体温。 成年妇女卵巢排卵后黄体产生孕酮,有致热作用。其作用于丘脑的体

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及诊断

黄体不足的诊断 检查黄体功能不足的方法,最简便有效的是基础体温测定,从黄体期的长短,体温上升的幅度以及下降的时间可以推测黄体功能。黄体期的计算从排卵期体温下降后第1天上升开始算起,正常黄体期的天数为12-16天,如果黄体期不足12天为黄体不足的表现之一。另外,若黄体期体温虽有上升,但上升的幅度足0.3摄氏度或体温上升较慢,下降较早或黄体期体温波动较大都是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 诊断黄体功能不足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在月经来潮的12小时内取了宫肌膜检查,若病理检查表现为分泌不良,亦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正确认识黄体功

月经失调的表现多样

一种是无排卵的月经失调,可表现为闭经、月经稀发,或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频发(≤20天就来一次月经)等,经期也随之变长或变短。一种是有排卵的月经失调,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健、黄体萎缩不全。 正常来月经之前,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都降低,子宫内膜不能维持就脱落了,就是月经。正常双相型基础体温表现为:在排卵之前,体温稍下降,继而很快上升至比原来体温高0.4℃左右,通常维持14天。 黄体功能不健。比较常见,表现为黄体期缩短,少于11天,整个月经周期也随之缩短,有时只有21天。这可以通过基础体温监测和b超监测排卵来进行

不孕测量基础体温

女性不育测量基础体温,据科学显示,女性在不孕时,基础体温会发生变化,不同于平常体温,所以专家说,女性不孕测量基础体温。 女性不孕测量基础体温基础体温(简称BTT)指经较长时间(6~8小时)睡眠,醒后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得的体温。可以反映静息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在正常情况下,生育年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于排卵后因孕激素能刺激体温中枢,使之略有上升,高于卵泡期约0 3℃~0 5℃,至月经前1~2天或月经第一天下降。因此,正常月经周期每天基础体温的联线呈双相曲线,而无排卵性月经周期缺乏孕激素作用,基础体温

功血检查诊断

一、诊断性刮宫:诊断性刮宫可了解子宫内膜反应,除外宫腔内病变及达到止血的目的。青春期患器质性病变或恶性疾患者罕见,一般不需采用诊断性刮宫来协助诊断。欲监测排卵应于月经前1~2天或行经头6小时内诊刮。欲确定功血类型,则应于行经第五天后诊刮。诊刮兼有诊疗双重意义,故必须彻底全面,尤应注意两侧宫角部,刮出物全部送检。除未婚少女外,诊刮是功血诊疗必行步骤。 二、排卵和黄体功能监测 1、基础本温(BBT):双相型曲线提示有排卵,高温相缩短(

内分泌失调与黄体功能不全性不育

黄体是随着卵巢的周期变化即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而形成和退化的。黄体的形成和退化:排卵后卵泡上的裂口闭合,由于卵泡膜上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溢入空腹凝成血块形成白体(早期黄体)。而卵泡壁的破口很快被纤维蛋白封闭遗留下来的卵泡壁上的颗粒细胞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迅速的增生肥大,这时泡浆内出现黄色颗粒称为颗粒黄体细胞,一部分卵泡内膜细胞亦黄体化故称卵泡膜黄体细胞,随后卵泡周围的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增生并且伸入黄体中心的血块形成间隔使黄体外观呈花彩状,这时没有排卵的卵泡开始萎缩,排卵后8-9天黄体发育成熟,直径可达

孕妇不要轻易用黄体酮保胎

先兆流产 不一定是缺少黄体酮 杭州市一医院妇产科主任王志华说,引起流产的原因非常多,如染色体异常、胎盘异常、子宫异常、性激素不平衡、感染、慢性疾病等,其中染色体异常所占的比重最大。 “不是所有的先兆流产都是孕酮低导致的,因此必须要科学地检查后再进行确定。” 王志华说,如果是染色体异常,那么“种子”就有问题,怎么还可能长成“树木”?流产就是大自然安排的优胜劣汰机制,还是顺其自然最好。而大多数自然流产,正是由这类“种子”问题导致的。 记者询问了几位专家,她们都表示,真正的黄体功能不全引起孕激素水平缺乏导致的流

黄体功能不足能怀孕吗

1、什么是黄体酮?黄体不足的原因是?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的影响,是维持妊娠所必需的。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黄体分泌孕酮不足,而引起的月经失调、早期流产、不孕等症。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由于多种雌激素分泌失调导致。 2、缺少黄体酮会有何症状? 黄体功能不全表现为:月经失调、流产和不孕等。黄体功能不足可以导致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 3、怎样判断黄体功能是否正常? 检查黄体功能不足,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基础体温测定,从黄体期的长

功血的检查有哪几种

一、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可了解子宫内膜反应,除外宫腔内病变及达到止血的目的。青春期患器质性病变或恶性疾患者罕见,一般不需采用诊断性刮宫来协助诊断。欲监测排卵应于月经前1~2天或行经头6小时内诊刮。欲确定功血类型,则应于行经第五天后诊刮。诊刮兼有诊疗双重意义,故必须彻底全面,尤应注意两侧宫角部,刮出物全部送检。除未婚少女外,诊刮是功血诊疗必行步骤。 二、排卵和黄体功能监测 1.基础本温(BBT):双相型曲线提示有排卵,高温相缩短(

排卵期体温图是怎样的

排卵期体温图1:正常排卵,低温期与高温期明显。 正常排卵的话,低温期和高温期是很明显的。在没有怀孕的正常周期中,首先是低温期,排卵后受黄体分泌的孕酮(黄体激素)影响,温度升高。正常的14天左右黄体期后,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黄体激素),孕酮减少到一定量以下后不再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恢复到低温期。同时月经来潮。 排卵期体温图2:无排卵,持续低温。 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也就没有孕酮(黄体激素)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基础体温不会升高,体温将持续低温。 排卵期体温图3:黄体素浓度不够,体温上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