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和补钙有关吗
肾结石和补钙有关吗
对于晚上吃钙片增加患结石风险的说法,专家表示,这存在一个量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据了解,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调查就曾否定了这一说法。研究人员对将近4.6万名40―75岁的男性医务人员进行了历时4年的专题研究。结果发现,钙摄入含量最高者与最低者相比,前者患肾结石的几率反而比后者少34%。研究人员认为,蔬菜中含有的草酸是产生尿路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和补钙量多少、时间无关。所以要预防尿路结石,应该是减少草酸食物的摄取,而不是限制钙的摄入。
糖分摄入过多也能引发肾结石
糖会干扰钙的吸收利用,这一点早就为人们所知。甜饮料促进肾结石,也有很多研究证据。美国是肾结石高发大国,甚至儿童也有肾结石患者,有研究者认为与甜饮料摄入过多有关。不仅调查证明甜饮料摄入与肾结石的风险相关,人体试验也发现了直接的证据。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喝可乐之后会提高与草酸钙型肾结石相关的生化指标“Tiseliusindex”,扫描电镜观察也发现摄入可乐之后所收集的尿样本中更易出现草酸钙结晶。
喝含维生素C的甜饮料时尤其要注意,有研究提示摄入1-2克的维生素C会导致尿中草酸排出量显著增加,Tiseliusindex升高,从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肾结石还有什么原因?
1、吃钙太少。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在2013年发现,与低钙饮食的人相比,从饮食中摄入较多钙的人反而不太可能患上肾结石。“关键在于平衡。如果饮食中缺钙,草酸盐就会与尿液中的钙结合,引发结石的形成。”
2、痴迷蔬菜沙拉。草酸盐存在于菠菜、苋菜、甜菜等绿叶蔬菜中。一般情况下,这些草酸盐会与肠道中的钙相结合,通过尿路排出身体。但当草酸盐含量过高时,会在尿液中浓缩结晶,形成结石。可以选择食用草酸盐含量较低的蔬菜,如紫甘蓝和花椰菜等。
3、吃得太咸。当人们对钠的摄入量增加时,就会引发肾脏对钙的排泄量增加,从而增加肾结石形成的风险。
4、柑橘类水果摄入不够。它们含有一种名为柠檬酸盐的化合物,能降低患肾结石的风险。
5、肉吃太多。2014年发表在《营养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与每天吃100克肉的人相比,吃素和吃鱼肉的人患肾结石的可能性要低30%~50%。
6、居住在炎热地区。炎热和干旱的气候会让人通过出汗和脱水失去更多的体液。饮水不足时,尿液中矿物质的含量就会升高,从而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7、喝太多红茶。红茶也是草酸盐的一个主要来源,它会在尿液中聚集起来,形成肾结石。每天喝红茶的量尽量不要超过227克。
8、含糖汽水。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每天只喝一罐含糖汽水,也会让患上肾结石的几率增加23%。
9、遗传。如果你父母的一方患有肾结石,那么你的风险也会上升。除了遗传因素肾结石和家庭的整体饮食方案也有关。
10、炎症性肠病。2013年发表在《肾脏病及肾血管疾病国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上肾结石的风险会上升。这些炎症性肠病通常伴随着腹泻,它会增加脱水的风险,使尿液中引发肾结石的化学物质数量增加。
11、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并不是所有的结石都会引起疼痛,有些结石会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排出人体。但在有些情况下,肾结石会停留在尿路中,阻断尿液的流动,这就会导致尿路感染。
12、服用了太多的缓泻药。过量服用缓泻药会干扰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和药物的能力,也会引起电解质失衡,而它与肾结石有关。这是因为服用了过多的缓泻药会造成脱水,从而引发结石。
最佳补钙时间是什么时间?
喝牛奶可以补钙(资料图)
日前,产后休息两个月的李嘉欣出席某活动时,自爆怀孕期间补钙吸收太多而患了肾结石。由于当时怀孕八个月,不能打麻药照X光,只能驳导管,直到产后做了两次手术才彻底清除结石。补钙补出肾结石?不禁让孕期的妈妈们紧张起来:怀孕期间究竟应该怎么补钙?自己平时补钙的方法正确吗?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围产期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沁强调,孕妇补钙是不会补出肾结石的,因为结石跟遗传因素、水质和饮食方式有关系。即使没补钙,水质高钙、高矿物质地区结石率居高不下,所以,任何人都不必担心补钙会产生肾结石。
一注意:最佳补钙时间是临睡前
多数人吃钙片总是按照钙片说明书上的指示“饭后服用”。陈沁说,饭后补钙并不理想。说明书上所谓的“饭后服用”是为了避免钙片对胃黏膜的刺激。饭后服用钙片,钙质跟油类结合形成皂钙,会导致便秘;跟菜类结合形成草酸钙,容易形成结石,都不利于钙质的吸收。那么应该什么时候吃钙片呢?陈沁介绍,最佳补钙时间是在临睡前。血钙水平一般在白天较高,夜间较低。夜间特别是半夜和凌晨,低血钙水平可刺激甲状旁腺腺素分泌,使骨钙分解加快,产生脱钙,引发低钙血症,严重者会使人体抽搐。临睡前补钙可以为夜间的钙调节提供钙源,阻断体内动用骨钙。并且钙与植物神经的稳定有关,具有镇静作用,有助于睡眠。
二注意:不该光喝汤喝奶补钙
很多孕妇都不知道补钙应该吃多少量。人类营养学上明确规定,孕早期每天需补钙800毫克,孕中期1000-1200毫克,而孕晚期则需要1200-1500毫克,最大量2000毫克。每天的饭菜只能提供不到400毫克的钙质,一杯250ml牛奶含钙约300毫克。有孕妇问能否每天喝两杯牛奶,陈沁摇头说:“还是一杯牛奶最好,奶有大量的乳糖,喝两杯奶(500毫升),总热量摄入270千卡,超过孕妇所需的每天增加200千卡,孕妇会发胖,而且所需钙质仍然不够。”
一般人认为骨头汤最补钙,故而光喝汤不吃肉。陈沁特别提醒:喝汤补钙远远不够!“骨钙质基本不溶于汤水,1公斤的骨头煲3-4个小时,1公斤的骨头汤里只含有20-50毫克的钙,光喝汤远远不能补充钙质。”这意味着单纯靠饭菜、汤、奶远远不足认补充钙的需求,临床发现骨软化、骨量流失非常普遍,70%-80%的妈妈有或轻或重缺钙的表现(睡眠易醒、肌肉抽搐等),通过科学补钙这些症状消失。
陈沁建议,除了每天的饭菜和一杯牛奶之外,孕中期的孕妇每天可吃每片含钙量200-300毫克的钙片或者含钙100-200毫克的多维片,怀孕28周以后的孕妇则可以选择含钙量500-600毫克的钙片。
三注意:不该拒绝晒太阳
夏季来临,紫外线越来越强,很多准妈妈往往躲在家里避暑,不愿出门晒太阳。专家表示,夏季太阳并非不可晒,孕妇适当晒太阳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便于钙质吸收,但不能在正午时分晒太阳,要避免暴晒。推荐最佳晒太阳时间是早上10点之前和下午4点以后。每天可晒两次,每次时长半小时左右,或者每天晒到手的10倍以上面积晒100分钟。(余燕红、龚凌春子)
吃什么容易患尿结石
01
长期吃素食的人容易患尿结石,蔬菜中的一种叫草酸的物质比较的丰富,如果长期的大量吃入,草酸就会从尿液中析出,而形成尿路结石,或者是跟豆制品中的钙结合也会出现尿结石。在平时的生活在饮食应该全面。
02
喝水少的人也是比较容易患尿结石的,喝水少,体液就会减少,尿液也会相应的减少,但是尿液里的沉淀物质不会减少,这样就会使尿液极度的浓缩,尿盐增高,尿沉淀增加,长期的积累就会出现尿结石。所以要多喝水。
03
补钙量超标,也会出现尿结石,因为补入的钙量超过了人体的正常吸收量,就会出现多余的钙在尿道沉积,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尿结石。补钙的时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血钙值决定补钙的多少。
肾结石的日常保健很重要
肾结石的保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对病情的恢复也有帮助。那么肾结石的保健措施有哪些?下面是相关专家做出的详细解答。
1、肾结石的饮食应多白开水,多饮水使尿液得到稀释,钙离子和草酸根的浓度就会降低,形成不了草酸钙结石。研究表明,增加50%的尿量,可使肾结石发病率下降86%。
2、合理补钙,尤其肾结石的饮食上需补钙,肾结石患者往往“谈钙色变”,错误地认为肾结石的元凶是钙,其实不然,肾结石患者也需要补钙。目前医学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肾结石患者为什么要补钙。同时提醒大家尽量避免静脉补钙,这样血钙浓度增加会导致肾脏排泄钙的增加,加重肾结石。
3、限量摄入糖类,高糖食品的摄入,可以使患肾结石的机会增加,因此,肾结石的饮食要注意少甜食。这是肾结石的保健措施之一。
中年人应该怎样补钙呢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有关专家指出,现在有不少中老年人,把补钙剂当做抗衰老的营养品服用,结果反而造成骨折、异位钙化等病,甚至一些肾结石、动脉硬化等病的发生也与过度补钙有关。
在鼓动人们补钙的广告铺天盖地的情况下,宣传科学补钙知识已成了医生不能不做的工作。近年来,在众多生产补钙产品厂家的炒作下,补钙市场极度扩张,以前只局限在缺钙儿童中服用的钙制品。
如今已在各个年龄段消费者中盛行。而且,钙制品基本上都是在OTC药店中出售,消费者很容易不经过医生指点就自行服用。
据介绍,老年人的身体与青少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各方面的功能都发生了退化,体内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水平也不一样,尤其是对于成骨有很大作用的钙元素,能否对防治骨质疏松起到积极作用,完全取决于骨质状况。
中老年人一般骨质状况较差,有些人骨胶原、蛋白质缺失严重,钙元素已不可能沉积到骨骼上,这时如果仍一味地补钙,只会使大量难以沉积的钙在体内游走,并沉积在不该沉积的地方,导致异位钙化、肾结石等病的发生。
骨质疏松患者在摄入大量钙后如果不能正常吸收,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还会大幅上升。
老人补钙有什么好处
1、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大约有15%患有骨质疏松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此病发生的迟早及速度,与从食物中摄入的钙量多少有直接关系。
2、补钙有助于预防肠癌。可能是钙元素可限制胆汁酸通过肠道之故。另一项研究则证实钙能阻止结肠息肉增生。一般每天服用1200毫克钙即可达到目的。
3、补钙防止肾结石
多年来医生常提醒肾结石病人要限吃钙质,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减少肾结石的办法也许是增加钙的摄取量。
4、补钙降压
研究表明,对于某些人来说,不用药物而增加钙元素的摄取可能是有效的一招。
5、补钙延寿
钙元素可能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养分。缺钙乃是生命个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补钙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你活得更久一些。
防结石忌过量补钙
近日,问题奶粉中的三聚氢胺是导致宝宝肾结石的罪魁祸首,但人们也不能忽视过量补钙更容易导致尿路结石。
实验证明,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食品、相对高温的环境、活动及饮水不足都是形成尿路结石的相关因素;而服用钙剂过多,不仅会使宝宝食欲减退和大便干燥,尿路结石的危险性也会有所增长。
一般来说,只要孩子的饮食均衡,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的。在饮食中适当搭配豆制品、小鱼、虾皮、海带、绿色蔬菜等,就基本能够满足钙的需求。当宝宝出现枕部脱发等佝偻病早期症状而需要补钙时,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并注意多给宝宝饮水,以稀释尿液,防止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聚积成结石。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质经肠道吸收,减少经尿路排泄,以减少形成尿路结石的危险。
结石患者要合理补钙
肾结石患者能补钙吗?肾病专家提示,肾结石患者不应过量补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补钙。
肾病医院的专家介绍,现在很多肾结石患者往往“谈钙色变”,错误地认为肾结石的元凶是钙,其实肾结石患者也需要补钙。目前医学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肾结石患者为什么要补钙。
第一是补充钙能,减少了被肾脏排出体外的草酸,从而减少了肾结石的形成。第二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酸碱平衡学说”。合理补钙,这样才是最好的。
肾病医院的专家提示,肾结石患者补钙要分时间段,晚上最好不要大量食用含钙高的食物。比如睡前喝牛奶,这对于身体健康人群来说,睡前喝牛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是对于结石患者来说就很容易引发肾结石的复发。
这是因为睡眠后,尿量减少,然而饮牛奶后2~3小时,钙通过肾脏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多,容易形成结石。所以建议肾结石患者睡前尽量别喝牛奶。
肾病医院的专家介绍说,合理补钙不仅不会诱发肾结石症状而且还能有效降低肾结石的复发率,肾病医院的专家建议广大肾结石患者,如果要补充该物质,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掌握好补钙的量和度的问题。
老年人补钙重要性
1、老年人补钙的重要性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其发生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这种病在初期几乎没有症状,往往等到发生骨折时,才被发现患了严重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30%以上。
一般来说,钙的缺乏是骨质疏松被公认的因素。但成人通常36岁以后钙质就会慢慢流失了,而老年人即使有吃含钙的食物,但因其肠道吸收能力下降而不能吸收足够量的钙,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适当补充额外的钙剂才能满足人体对钙营养的需要。
老年人补钙重要性
每天摄入钙量足够,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力。钙能增强人的耐力,使人精力充沛,心理稳定。体内钙充足,才能有效预防脑溢血、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生,有利于健康长寿。
2、老年人补钙有什么好处
2.1、补钙延寿
钙元素可能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养分。实验表明,缺钙乃是生命个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补钙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你活得更久一些。
2.2、补钙防癌
补钙有助于预防肠癌。可能是钙元素可限制胆汁酸通过肠道之故。另一项研究则证实钙能阻止结肠息肉增生。一般每天服用1200毫克钙即可达到目的。资料显示,补钙者息肉再生的比率减低24%。
2.3、补钙防止肾结石
多年来医生常提醒肾结石病人要限吃钙质,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减少肾结石的办法也许是增加钙的摄取量。
补钙的最佳时间
睡前补钙效果较好
多数人吃钙片总是按照钙片说明书上的指示“饭后服用”。实际上,饭后补钙并不理想。说明书上所谓的“饭后服用”是为了避免钙片对胃黏膜的刺激。那么什么时候补钙效果最好呢?
专家表示,钙吸收和很多因素有关,夜晚是骨骼组织新陈代谢的高峰期,特别是半夜和凌晨,低血钙水平可刺激甲状旁腺腺素分泌,使骨钙分解加快,产生脱钙,引发低钙血症,严重者会使人体抽搐。临睡前补钙可以为夜间的钙调节提供钙源,阻断体内动用骨钙。有资料显示,一般情况下,补钙最佳时间是在晚饭后1小时内,以及睡前2小时左右这个时间段。同时,钙与植物神经的稳定有关,具有镇静作用,有助于睡眠。
补钙与肾结石无关
对于晚上吃钙片增加患结石风险的说法,专家表示,这存在一个量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据了解,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调查就曾否定了这一说法。研究人员对将近4.6万名40—75岁的男性医务人员进行了历时4年的专题研究。结果发现,钙摄入含量最高者与最低者相比,前者患肾结石的几率反而比后者少34%。研究人员认为,蔬菜中含有的草酸是产生尿路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和补钙量多少、时间无关。所以要预防尿路结石,应该是减少草酸食物的摄取,而不是限制钙的摄入。
另外应注意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钙是无法被人体吸收的。因此需要补钙人群可以通过晒太阳等方式获得维生素d,如果维生素d不够,可以服用少量补充剂,过多的话,会造成中毒。
中老年人如何补钙呢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有关专家指出,现在有不少中老年人,把补钙剂当做抗衰老的营养品服用,结果反而造成骨折、异位钙化等病,甚至一些肾结石、动脉硬化等病的发生也与过度补钙有关。
在鼓动人们补钙的广告铺天盖地的情况下,宣传科学补钙知识已成了医生不能不做的工作。近年来,在众多生产补钙产品厂家的炒作下,补钙市场极度扩张,以前只局限在缺钙儿童中服用的钙制品。
如今已在各个年龄段消费者中盛行。而且,钙制品基本上都是在otc药店中出售,消费者很容易不经过医生指点就自行服用。
据介绍,老年人的身体与青少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各方面的功能都发生了退化,体内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水平也不一样,尤其是对于成骨有很大作用的钙元素,能否对防治骨质疏松起到积极作用,完全取决于骨质状况。
中老年人一般骨质状况较差,有些人骨胶原、蛋白质缺失严重,钙元素已不可能沉积到骨骼上,这时如果仍一味地补钙,只会使大量难以沉积的钙在体内游走,并沉积在不该沉积的地方,导致异位钙化、肾结石等病的发生。
骨质疏松患者在摄入大量钙后如果不能正常吸收,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还会大幅上升。
补钙与肾结石
钙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补钙的必要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所需的钙摄入量为800~1000mg/d,孕妇则需额外补钙600mg/d左右,而人体对钙的最高摄入量大约为2000mg/d。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补钙呢,长期补钙是否会导致高尿钙从而使肾结石发病率升高呢?
肾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肾结石引起的肾绞痛、尿路梗阻、甚至肾功能不全让无数患者苦不堪言,几乎是谈“石”色变。一些传统的观念认为:日常的高钙食物会使尿液中钙质含量升高,从而增加草酸钙结石的风险,而钙补充剂更会加重这类风险。但近年来,大量学者通过研究否定了这样的观点,补钙与肾结石的形成并无直接联系。虽然肾结石大部分有草酸钙组成,但要形成结石,草酸和钙的结合比例更为重要。
正常尿液中钙与尿草酸浓度比为5:1,而形成结石的尿液二者浓度则为1:1。由此得出尿草酸是结石形成的主要诱因,适量的补钙可以稀释尿草酸盐的浓度,提高钙与尿草酸盐的比例,从而有效的预防草酸钙性肾结石。但要注意的是,过度的补钙(摄入量超过2000mg/d)可能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反之,过分限制钙的摄入会刺激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骨骼脱钙,增加尿钙的排泄,也会增加含钙结石形成的风险,这也说明了补钙在预防肾结石形成方面的必要性。
无论是要预防肾结石还是补钙,注意日常的饮食和适当钙补充剂的摄入都是不错的方法。例如:在膳食中增加含草酸的水果和蔬菜,像菠菜、可可、草莓、茶等等;或是在进食或进食后立即补钙,也可以使一部分钙与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随粪便排出,减少肾脏对草酸的吸收,降低肾结石的发病率。
老人补钙有什么好处
1、补钙延寿
钙元素可能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养分。实验表明,缺钙乃是生命个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补钙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你活得更久一些。
2、补钙防癌
补钙有助于预防肠癌。可能是钙元素可限制胆汁酸通过肠道之故。另一项研究则证实钙能阻止结肠息肉增生。一般每天服用1200毫克钙即可达到目的。资料显示,补钙者息肉再生的比率减低24%。
3、补钙防止肾结石
多年来医生常提醒肾结石病人要限吃钙质,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减少肾结石的办法也许是增加钙的摄取量。调查资料显示:三餐饮食中含钙量较多的人与摄钙量最少的人相比较,罹患结石病的危险性减少1/3。
4、补钙降压
高血压这一不动声色的“杀手”,令人害怕,主要是因为这种病多年不产生任何症状,在无声无息中损害人的动脉血管及身体的其他器官。研究表明,对于某些人来说,不用药物而增加钙元素的摄取可能是有效的一招。
肾结石自然疗法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或肾结石,肾结石可以说是人体结石中最常见的一种结石了,对于肾结石的患者,往往会有巨大的疼痛感,肾结石的治疗如今也有了非常有效的手段,那么,对于轻微的肾结石,有没有简单易行的简单疗法呢?
1、如果当地水质是硬水或者含钙高的水,结石绝对是高发的。如果患者平日有饮浓茶的习惯或者患者没有大量饮水的习惯,也易发结石。
2、结石的发生,也有可能与病人的其它疾病有关系,如有甲状旁腺亢进的患者肾结石发生的机会就高。
3、结石的发生还与职业有关,如炼钢工人,平日里出汗很多,就容易出现结石。
4、发生肾结石,与饮食关系密切,如吃菠菜、杨梅、番茄、可可、巧克力、胡椒、土豆、辣椒、豆腐等容易促使杂质在尿中沉积的食品。
5、如果单纯的补钙而不运动,也易生成结石。其实运动吸收钙最多,因为要成骨的话就需要运动的,所以运动员的骨骼是最粗壮的,运动可以帮助钙沉淀到骨头上,但是不运动,钙则会从骨头析出到血液里面,到尿液里去的。所以单纯补钙不运动则会增加结石的发生。
以上五点就是一些轻微肾结石的自然疗法,对于肾结石症状不明显,或结石较小的患者,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解决,这些自然疗法中,有些是通过食疗解决,也有些是通过运动,总之,都有利于肾结石的消除。
老年补钙的药有哪些
有关专家指出,现在有不少中老年人,把补钙剂当做抗衰老的营养品服用,结果反而造成骨折、异位钙化等病,甚至一些肾结石、动脉硬化等病的发生也与过度补钙有关。在鼓动人们补钙的广告铺天盖地的情况下,宣传科学补钙知识已成了医生不能不做的工作。近年来,在众多生产补钙产品厂家的炒作下,补钙市场极度扩张,以前只局限在缺钙儿童中服用的钙制品,如今已在各个年龄段消费者中盛行。而且,钙制品基本上都是在OTC药店中出售,消费者很容易不经过医生指点就自行服用。
据介绍,老年人的身体与青少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各方面的功能都发生了退化,体内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水平也不一样,尤其是对于成骨有很大作用的钙元素,能否对防治骨质疏松起到积极作用,完全取决于骨质状况。中老年人一般骨质状况较差,有些人骨胶原、蛋白质缺失严重,钙元素已不可能沉积到骨骼上,这时如果仍一味地补钙,只会使大量难以沉积的钙在体内游走,并沉积在不该沉积的地方,导致异位钙化、肾结石等病的发生。骨质疏松患者在摄入大量钙后如果不能正常吸收,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还会大幅上升。
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专家说过,其实比补钙更加重要的是补胶原蛋白,如果只是单纯的补钙的话,那么只会单纯的促成骨头的生成,却是不能保证人的骨骼的灵活性柔韧性等等,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除了补钙之外,骨骼需要的所有的营养也是需要补充的,只有每个营养成分都均衡,才会更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