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的水果
护心的水果
苹果--富含纤维物质
因为苹果富含纤维物质,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许多美国人把水果作为瘦身必备,每周节食一天,这一天只吃苹果,号称“苹果日”。
杏--降血压、降胆固醇
未熟果实中含类黄酮较多,类黄酮有预防心脏病和减少心肌梗死的作用。杏仁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成分,这种成分不但能够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显著降低心脏病和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性。杏仁富含的钾元素可以有效调节人体血压。
香蕉--富含钾元素
常吃香蕉可防止高血压,因为香蕉可提供较多的能降低血压的钾离子,有低制钠离子升压及损坏血管的作用。富含钾元素的含量很高,这对人的心脏和肌肉功能很有好处。
黑莓--富含纤维物质
黑莓也是很好的护心食物,让我们看一看吧。
同等重量黑莓中纤维物质的含量是其他水果的3倍多,毫无疑问对心脏健康有帮助。
蓝莓--帮助血管扩张
蓝莓中含有可帮助血管扩张的成分,进而降低血栓及心脏病危险。研究发现,每周吃5份以上蓝莓能降低心脏病危险。
甜瓜--富含铁、钾
现代医学研究,甜瓜瓤肉含丰富的蛋白质、大量的糖分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和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并且水分充沛,是夏令补充营养和水分的佳品。
樱桃--富含铁、蛋白质
樱桃可以说是好的护心食品,因为樱桃的功效有很多。
樱桃可以促进血液生成 樱桃含铁量高,位于各种水果之首。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大脑及神经功能、衰老过程等有着密切关系。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量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能帮助人保护心脏健康。
越橘--富含维生素
越橘果实含有丰富营养,包括花色苷、果胶、单宁、熊果苷、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其中生物活性成 分主要是花苷。其中视紫质是眼睛产生视觉的基本物质,可加强适应对黑暗弱光的敏感度,止泻痢。主痢疾;肠炎.
冬天吃水果冷 水果怎么煮营养成分流失少
有的人担心水果加热后所含的营养成分会受到耗损,比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其实这是不用担心的,水果加热食用,营养元素流失多少取决于烹调方式,一般来说,蒸水果和隔水炖水果营养流失会比较少一点,而且还可以在容器中保留水果流出来的汁液,同样可以食用;而且经过蒸煮之后,水果中的一些耐热蛋白,脂类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糖类都会相对保留下来,甚至有的水果还有特殊的食疗功效。
吃完牛油果可以吃虾吗
吃完牛油果可以吃虾。
虽然说吃了虾后不宜食用水果,主要是担心水果中的维生素C与虾中的砷元素反应,产生毒害作用,但是这种毒害作用是大剂量的摄入维生素C及虾才会出现的,而牛油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低,一般与虾一起食用不会产生不良发应,是可以一起食用的。
选购水果小心水果变脸中毒
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使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下降,容易诱发一些春季常见的疾病。因此,合理的调整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吃的营养、又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呢?
吃水果也要防中“毒”。目前一些水果商人将霉变的水果通过一系列“变脸”之后,变成“色泽鲜艳”的水果,贴上“进口标签”高价流入市场。也存在部分商贩不及时将变质水果挑出,夹杂在正常水果(水果食品)中,卖给消费者的情况,市民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可以及时向食品监督部门投诉。橙子等水果霉化变质后,细菌进入果体各部分,用水清洗,表面上霉菌是消失了,但是大量的细菌渗入果体,石蜡和色素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和重金属,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期影响。明矾因为含有铝,经水溶解后渗入果体,食用后,除了对健康(健康食品)产生长期危害外,如果是小孩子,则可能带来智力上的影响,导致智力水平下降。水果是每个家庭必备的食品,选购水果时怎样才能防止中招呢?省卫生监督所专家表示,市民在选购水果时,除了正常的看成色和触摸之外,有两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帮助鉴别。首先,橙子并不是越光滑越好,进口橙子往往表皮破孔较多,比较粗糙,而经过“美容(美容食品)”之后的橙子,则非常光滑,几乎没有破孔;其次,买之前,可以用白餐巾纸最好是湿纸巾在水果表面擦一擦,如果上了色素,一般都会在餐巾纸上留下颜色。
预防心脏病的生活小贴士
1、吃西瓜。研究发现,西瓜是最佳的“护心”水果,其中番茄红素含量比生西红柿高40%,西瓜中含有更多的水分,能帮助人体更有效地吸收番茄红素,每天吃一块西瓜就可以使心脏病危险降低30%。
2、戒烟。吸烟者会导致不吸烟一方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92%。因为二手烟同样会使人体内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减少,血栓危险加大,因而更容易导致心脏病。
3、每周4次30分钟运动,有研究发现,中年男性每周运动时间累计超过2小时,其患心脏病风险比不运动的人降低60%。
4、减重10-20磅,根据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心脏病患者比体重正常的发病年龄提前8.2年。
5、每天至少喝5杯水,1杯水为8盎司(约合227克)。研究发现,与每天喝水两杯以下的人相比,每天喝够5杯水的男性罹患致命心脏病的危险降低54%。原理是,补充水分可稀释血液,减少血液凝结的几率。
6、远离咖啡多喝茶,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三杯茶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一半,因为茶叶中的强效抗氧化剂类黄酮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
7、每周吃鱼两次以上,有研究人员表示,每周吃鱼两次以上,心脏病危险降低30%以上,鱼肉中保护心脏的神奇成分正是欧米伽-3脂肪酸。
8、遵医嘱服用维生素E和阿司匹林,同时服用两者可使男性动脉阻塞危险减少80%以上。
9、早餐吃1杯玉米片,玉米的叶酸含量在谷类中名列前茅。研究人员表示,每天摄取675微克叶酸,心血管疾病危险就可以降低13%。
10、从10数到1,紧张、生气时,不妨像拳击比赛中的读秒一样,数10下,有助于平静情绪。以愤怒方式对付压力的男性,其心脏病几率高3倍。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严格控制总热量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严格按热卡计算,一天中所有食物都应计入热卡,包括点心、水果和零食,科学计算,使摄入和消耗的热量达到平衡。
选购水果小心水果变脸中毒
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使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下降,容易诱发一些春季常见的疾病。因此,合理的调整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吃的营养、又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呢?
吃水果也要防中“毒”。目前一些水果商人将霉变的水果通过一系列“变脸”之后,变成“色泽鲜艳”的水果,贴上“进口标签”高价流入市场。也存在部分商贩不及时将变质水果挑出,夹杂在正常水果(水果食品)中,卖给消费者的情况,市民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可以及时向食品监督部门投诉。
橙子等水果霉化变质后,细菌进入果体各部分,用水清洗,表面上霉菌是消失了,但是大量的细菌渗入果体,石蜡和色素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和重金属,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期影响。明矾因为含有铝,经水溶解后渗入果体,食用后,除了对健康(健康食品)产生长期危害外,如果是小孩子,则可能带来智力上的影响,导致智力水平下降。
水果是每个家庭必备的食品,选购水果时怎样才能防止中招呢?省卫生监督所专家表示,市民在选购水果时,除了正常的看成色和触摸之外,有两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帮助鉴别。首先,橙子并不是越光滑越好,进口橙子往往表皮破孔较多,比较粗糙,而经过“美容(美容食品)”之后的橙子,则非常光滑,几乎没有破孔;其次,买之前,可以用白餐巾纸最好是湿纸巾在水果表面擦一擦,如果上了色素,一般都会在餐巾纸上留下颜色。
戴口罩能预防H7N9禽流感吗
正常活动时不需要戴口罩进行防 护。如果从事活禽加工、宰杀或到人群 密集的场所以及照顾护理发热病人时, 则需要戴口罩。
胡萝卜和什么蔬菜搭配 水果胡萝卜别生吃原因
这可能是一种错误认知,水果胡萝卜可以生吃,如果担心卫生问题,可以稍微清洗一下再吃。
水果胡萝卜是将帝王系水果胡萝卜经过清洗、切削、打磨、包装制成的,而且其富含水分,味道清甜,没有渣感,从包装袋中拿出来就可以直接生吃的,一口一个,方便又好吃。但时也有人担心水果胡萝卜不够干净,那么只需要稍微清洗一下就能吃了。
预防心脏病相关知识
1、说服配偶彻底戒烟。
否则会导致不吸烟一方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92%。原因是,二手烟同样会使人体内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减少,血栓危险加大,因而更容易导致心脏病。
2、每周4次“30分钟运动”。
研究发现,中年男性每周运动时间累计超过2小时,其患心脏病风险比不运动的人降低60%。
3、减重10到20磅。
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心脏病患者比体重正常的发病年龄提前8.2年。
4、每天喝5杯水。
1杯水为8盎司(约合227克)。研究发现,与每天喝水两杯以下的人相比,每天喝够5杯水的男性罹患致命心脏病的危险降低54%。原理是,补充水分可稀释血液,减少血液凝结的几率。
5、以茶取代咖啡。
预防心脏病的方法有哪些呢?相关专家介绍说,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三杯茶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一半。据了解,茶叶中的强效抗氧化剂类黄酮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
6、周六吃鲑鱼,周二吃金枪鱼。
研究人员表示,每周吃鱼两次以上,心脏病危险降低30%以上。鱼肉中保护心脏的神奇成分正是欧米伽-3脂肪酸。
7、遵医嘱服用维生素E和阿司匹林。
同时服用两者可使男性动脉阻塞危险减少80%以上。
8、早餐吃1杯玉米片。
玉米的叶酸含量在谷类中名列前茅。研究人员表示,每天摄取675微克叶酸,心血管疾病危险就可以降低13%。
9、从10数到1。
紧张、生气时,不妨像拳击比赛中的读秒一样,数10下,有助于平静情绪。以愤怒方式对付压力的男性,其心脏病几率高3倍。
10、吃西瓜。
研究发现,西瓜是最佳的“护心”水果。其中番茄红素含量比生西红柿高40%。西瓜中含有更多的水分,能帮助人体更有效地吸收番茄红素。所以在预防心脏病的方法有哪些中,每天吃一块西瓜就可以使心脏病危险降低30%。
入秋这样做能红润你的面色
秋分养生注意:“增、护、防”
从处暑到白露一阵秋风一阵雨,从秋分到霜降一阵寒风一场霜。随着秋天气温逐渐下降,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变化。一些老人和病人会感到难以适应。为了确保身体不出现大的变故,从养生保健方面应做到“增、护、防”。
所谓“增”是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所谓“护”是创造一个较好的生存小环境,所谓“防”是防止旧病复发。对于不同的人,身体素质不同,年龄不同,其免疫能力是有巨大差异的,但只要经常进行养生保健,适当的饮食起居、合理的锻炼,都可以使其免疫能力处于最佳状态。我国传统养生理念的四大要诀是“动触通经络,激用活脏腑,节度蓄丹精,静养调气神”。通过养生保健能使一个人经常保持经络通、脏腑活、丹精充、气神足,免疫能力就相对较佳,就可以少发生或不发生疾病。
季节变更,秋日来临,大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对小环境进行调节,以保护身体不因大环境的突变而受到损伤。增减衣服、调整居室的温度都是这种保护措施的具体体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的老化,人到中年以后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病痛。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候出现差异,有些疾病会减轻,有些疾病会加重。通常秋季易加重的疾病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风湿关节疾病等。原来有这类疾病者一定要注意预防。防止旧病复发,总的思路仍然是增强免疫力,改善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