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吃什么中药健脾胃 麦芽疏肝醒胃

吃什么中药健脾胃 麦芽疏肝醒胃

麦芽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含淀粉分解酶,脂肪,糊精,麦芽糖,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可疏肝醒胃,消食除满,和中下气。用麦芽煎液对胃蛋白酶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也可促进胃酸的分泌。

临床应用:

健胃:治疗一般性消化不良,对米,面食积和果积有化积开胃的作用,可视为助消化的滋养药,在疾病过程中如有胃口不佳,消化力弱,舌苔厚腻的,均可使用麦芽。

注意:生麦芽醒胃作用较好,食欲缺乏者可用之,小孩尤为合适,炒麦芽性较温和,食物消化不良,大便稀薄者用之较好,哺乳期妇女慎用。

脾虚中药汤剂调理方法

四君子汤加减方:

醒脾行气

调理的关键是:醒脾行气。对付小儿厌食,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罗鸿宇医生的经验是:用四君子汤加减方调理。罗鸿宇有个6岁大的女儿,作为一名中医,每当女儿厌食、挑食时,他就会用这个方子来给女儿调理。

四君子汤是中医治脾胃气虚的主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方子对于半岁以上的小儿都适用。人参益气补中,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渗湿健脾,甘草甘缓和中。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

但小儿不宜用人参,因为人参使用不当,会使小儿身体提前发育,因此以更温和的党参代替,可以减轻此方面的副作用。

中药验方

1、厌食用陈皮

对小儿由脾胃虚弱引起的厌食,可用四君子汤+陈皮,组配成异功散,来进行调理。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陈皮3克。陈皮归脾经,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功效。

2、不爱吃米饭用麦芽

当孩子出现挑食、厌食,尤其是不爱吃米饭或面食时,用四君子汤+麦芽来调理。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麦芽8克、谷芽8克调理。若孩子有舌苔白厚,则在上面基础上加砂仁(后下)5克。砂仁能醒脾行气。麦芽、谷芽都归脾经、胃经,有消食健胃之功。但前者偏于消食疏肝,而后者长于醒脾养胃。若在补脾方药中,稍微加点麦芽、谷芽,能醒脾健胃,有补而无滞,消而无伤之妙。

3、不爱吃肉用山楂

孩子若不爱吃肉,则用四君子汤+山楂。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山楂8克。山楂片含多种维生素、酸类物质等,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

4、伴有食滞用枳实

若孩子胃口不好,伴有大便硬结的现象,说明是食滞。食欲旺盛或消化系统弱,都会引起食滞。应用四君子汤+枳实或鸡内金。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枳实8克(或鸡内金5~8克),可有效改善症状。枳实归脾、胃经,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功效。鸡内金,归脾、胃、小肠经,有消食健胃功效。

炒麦芽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其实炒麦芽的功能主治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而炒麦芽在临床上的应用一般如下:

第一:用于米面薯蓣食滞证。炒麦芽能够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可与山楂、神曲、鸡内金等同用。若治小儿乳食停滞,单用炒麦芽煎服或者研末服有效。若治脾虚食少,食后饱胀,可与白术,陈皮等同用。

第二:炒麦芽用于断乳、乳房胀痛。单用生麦芽或炒麦芽120g(或生、炒麦芽各60g)煎服有效。

第三:炒麦芽用于脘腹、胸胁痛。本品兼能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胁痛、脘腹痛等,可与其他疏肝理气药同用。

而且炒麦芽的用法用量一般是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30-120g;或入丸、散。生麦芽功偏消食健胃,炒用多用于回乳消胀。

积食吃什么好

1、薏苡仁

《本草纲目》谓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对于小宝宝来说,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非常有利于宝宝较弱的肠胃吸收。

2、鸡内金

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3、山药

山药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山药含有可溶性纤维,能推迟胃内食物的排空,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4、白扁豆

一种农作物,可晒干,炒后可食用。白扁豆味甘,性微温,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

5、麦芽

麦芽功主要具备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功能。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

6、陈皮

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

生麦芽和炒麦芽有什么区别

生麦芽和炒麦芽的区别:生麦芽:1、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2、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到0.5cm时,干燥即可,为淡 黄色。炒麦芽:1、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2、将麦芽取适量放于锅中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麦芽:味甘、平。归脾、胃经。本品属禾本科植物。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闷,和肝脾不舒,嗳气少食等证,常与香橼、佛手等配伍,益增其疏肝和胃之效。

健胃消食的中药有哪些

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麦芽: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稻芽: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谷芽麦芽水

谷芽麦芽水

谷芽麦芽是一种不错的消化选择,它对治疗食积不消、脱腹胀满病症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有很多人都喜爱选择它吗,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对它在购买上,也都是比较多。

麦芽,味甘平,归睥,胃,肝经。

其功效能消食和胃,退乳。

麦芽能理脾和胃,助消化,适应于一切食积之症。

常配山楂,神曲,治食积不化,腹胀腹痛,嗳腐吞酸等症。

前人谓麦芽能补脾胃之虚,宽肠胃,但麦芽补益之力甚微。

若在补脾药中少加麦芽以理胃醒脾,则确有补而无滞,消而无伤之妙。

其次麦芽有回乳之功,可用生麦芽100克煎服,治产后乳汁溢出不止,欲断不能。

但传统认为麦芽少用则通乳,多用则退乳。

退乳宜生用,健胃宜炒用。

然麦芽不耐高温,过炒则破坏淀粉酶的活力,降低其原有功效。

麦芽有疏肝的作用,可以用于肝胃气滞,木土失调的症状,所以《本草求源》谓:“凡麦谷之发芽,皆得升生之气,达肝木以制脾土,故能消导。”

谷芽,味甘平,归脾胃经,其功效能消食和中,醒脾开胃。

谷芽麦芽水的作用与麦芽比较相似,但但是量比较的弱。谷芽能和中,益养胃气,消食而无伤中之弊,配合党参,白术等,治脾虚食少,纳谷不香,气短乏力之证,如《澹潦方》之谷神丸。

配山楂,扁豆,芡实等,治脾虚气弱,食谷不化之泄泻,如《麻疹集成》之健脾止泻汤。

麦芽,谷芽都有消食健胃之功。

但是麦芽偏向于消食疏肝,而谷芽长于醒脾养胃。

故《本经逢源》谓:“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制也”。

有助于回奶的药物

麦芽,性甘,平。归脾、胃经。功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功在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长于行气消食回乳,多用于妇女断乳;焦麦芽偏于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很多母亲在给婴儿断奶时都很困惑,怎样才能轻松回乳?方法有多种,但服中药大麦芽可谓最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方法。麦芽的回乳作用,关键在于用量。生麦芽 10―15克,小剂量开胃疏肝而通乳,60―120克大剂量则耗气散血而回乳。现代研究表明,大剂量麦芽对抑制乳母睡眠时催乳素释放高峰有显着效果。

使用麦芽回乳,既可单方服用,也可配伍后服。一般体壮、乳多者回乳可单用生麦芽60―120克,体弱、乳少者用量需稍少些,或选用炒麦芽,每日一剂,水煎服,一日二次。也可用生麦芽60克,配以蝉蜕12克水煎服;或配伍生枇杷叶(去毛)15克水煎服;或炒麦芽60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煎汤代茶饮,每日一剂。如果母亲因身体患病而断乳,应根据其具体病情,辨证选药,配合其他药物,组成复方,这样既可治病,也能回乳。如母体患病属虚证,可炒用,量偏少;母体患病属实证,可生用,量偏大些。

谷芽麦芽的由来

谷芽麦芽是一种不错的消化选择,它对治疗食积不消、脱腹胀满病症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有很多人都喜爱选择它吗,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对它在购买上,也都是比较多。

麦芽,味甘平,归睥,胃,肝经。其功效能消食和胃,退乳。

麦芽能理脾和胃,助消化,适应于一切食积之症。常配山楂,神曲,治食积不化,腹胀腹痛,嗳腐吞酸等症。前人谓麦芽能补脾胃之虚,宽肠胃,但麦芽补益之力甚微。若在补脾药中少加麦芽以理胃醒脾,则确有补而无滞,消而无伤之妙。

其次麦芽有回乳之功,可用生麦芽100克煎服,治产后乳汁溢出不止,欲断不能。但传统认为麦芽少用则通乳,多用则退乳。退乳宜生用,健胃宜炒用。然麦芽不耐高温,过炒则破坏淀粉酶的活力,降低其原有功效。

再者,麦芽有疏肝作用,可用于肝胃气滞,木土失调之证,故《本草求源》谓:“凡麦谷之发芽,皆得升生之气,达肝木以制脾土,故能消导。”

谷芽,味甘平,归脾胃经,其功效能消食和中,醒脾开胃。

本品作用类似麦芽,但力量较弱。谷芽能和中而益养胃气,消食而无伤中之弊,配党参,白术,砂仁等,治脾虚食少,纳谷不香,气短乏力之证,如《澹潦方》之谷神丸。配山楂,扁豆,芡实等,治脾虚气弱,食谷不化之泄泻,如《麻疹集成》之健脾止泻汤。

麦芽,谷芽都有消食健胃之功。但前者偏于消食疏肝,而后者长于醒脾养胃。故《本经逢源》谓:“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制也”。

谷芽麦芽还真是比较多,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疾病治疗不了,我们也都是可以选择它,它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改善身体体质,促进肠胃的蠕动,对治疗内部问题,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哦!

断奶后有助于回奶的药物

麦芽,性甘,平。归脾、胃经。功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功在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长于行气消食回乳,多用于妇女断乳;焦麦芽偏于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很多母亲在给婴儿断奶时都很困惑,怎样才能轻松回乳?方法有多种,但服中药大麦芽可谓最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方法。麦芽的回乳作用,关键在于用量。生麦芽10―15克,小剂量开胃疏肝而通乳,60―120克大剂量则耗气散血而回乳。现代研究表明,大剂量麦芽对抑制乳母睡眠时催乳素释放高峰有显着效果。

使用麦芽回乳,既可单方服用,也可配伍后服。一般体壮、乳多者回乳可单用生麦芽60―120克,体弱、乳少者用量需稍少些,或选用炒麦芽,每日一剂,水煎服,一日二次。也可用生麦芽60克,配以蝉蜕12克水煎服;或配伍生枇杷叶(去毛)15克水煎服;或炒麦芽60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煎汤代茶饮,每日一剂。如果母亲因身体患病而断乳,应根据其具体病情,辨证选药,配合其他药物,组成复方,这样既可治病,也能回乳。如母体患病属虚证,可炒用,量偏少;母体患病属实证,可生用,量偏大些。

生麦芽和炒麦芽有什么区别

生麦芽和炒麦芽的区别:

生麦芽:1、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2、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到0.5cm时,干燥即可,为淡 黄色。

炒麦芽:1、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2、将麦芽取适量放于锅中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麦芽:味甘、平。归脾、胃经。本品属禾本科植物。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闷,和肝脾不舒,嗳气少食等证,常与香橼、佛手等配伍,益增其疏肝和胃之效。

谷芽麦芽水有哪些功效

谷芽麦芽是一种不错的消化选择,它对治疗食积不消、脱腹胀满病症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有很多人都喜爱选择它吗,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对它在购买上,也都是比较多。

麦芽,味甘平,归睥,胃,肝经。

其功效能消食和胃,退乳。

麦芽能理脾和胃,助消化,适应于一切食积之症。

常配山楂,神曲,治食积不化,腹胀腹痛,嗳腐吞酸等症。

前人谓麦芽能补脾胃之虚,宽肠胃,但麦芽补益之力甚微。

若在补脾药中少加麦芽以理胃醒脾,则确有补而无滞,消而无伤之妙。

其次麦芽有回乳之功,可用生麦芽100克煎服,治产后乳汁溢出不止,欲断不能。

但传统认为麦芽少用则通乳,多用则退乳。

退乳宜生用,健胃宜炒用。

然麦芽不耐高温,过炒则破坏淀粉酶的活力,降低其原有功效。

麦芽有疏肝的作用,可以用于肝胃气滞,木土失调的症状,所以《本草求源》谓:“凡麦谷之发芽,皆得升生之气,达肝木以制脾土,故能消导。”

谷芽,味甘平,归脾胃经,其功效能消食和中,醒脾开胃。

谷芽麦芽水的作用与麦芽比较相似,但但是量比较的弱。谷芽能和中,益养胃气,消食而无伤中之弊,配合党参,白术等,治脾虚食少,纳谷不香,气短乏力之证,如《澹潦方》之谷神丸。

配山楂,扁豆,芡实等,治脾虚气弱,食谷不化之泄泻,如《麻疹集成》之健脾止泻汤。

麦芽,谷芽都有消食健胃之功。

但是麦芽偏向于消食疏肝,而谷芽长于醒脾养胃。

故《本经逢源》谓:“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制也”。

中医治疗肝病

疏肝宜柔

肝为刚脏,肝体宜柔,肝用宜疏。彭勃认为,慢性肝病多兼有气郁之证,治疗用药宜柔中兼疏,疏中兼柔,使气血调和。一要防止疏泄太过,以免有损肝体,一要避免养阴碍胃。同时彭勃还认为在一张处方中不宜用多味疏肝药,取药应轻疏柔和而不伤阴,常用者有郁金、合欢花、绿萼梅、生麦芽等。其中生麦芽甘咸微寒,既可疏肝又可健胃,药性平和,为常用之品。疏肝汤剂若久服,药方不宜过大,药量不宜过多,更须注意柴胡升散之性。

健脾宜早

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应注重调理中州,自始至终注意顾护脾胃。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肝病治疗应将顾护脾胃放在首位。彭勃一般选用党参、砂仁、山药、扁豆等益气升阳、醒脾健中。

中国自古就有对中药的研究,就是靠着中医的显着成果逐渐发展成今天的,中医治疗肝病具有西医不能达到的疗效,另外为了预防肝病的发展,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烟酒的摄入,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杜绝肝病的再次发生。

健脾胃食补原来要吃这些

一、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面色苍白,口唇没有一点光泽;过于消瘦,很,看似体格庞大,但一点都不结实;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未老先衰多是由于他们的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

二、脾胃生病的起因

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生气。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有关(过劳忧思)。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三、消食通腑、健脾益气宜山楂山药丸

山楂丸是助消化消食积的良方。具有消食、除积、助消化的功能;山楂善于消导肉食积滞。

山楂山药丸集“大山楂丸”与“八珍糕”功效,消食之余兼可强健脾胃。方中以山楂山药为君药,佐以陈皮、麦芽、茯苓等以行气健脾渗湿,共奏健脾益气,消食化积、疏肝行气之效。

1山楂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归属胃和肝经,适量食用,可以促进消化、活血化瘀,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除此之外,山楂还有平喘化痰、抑菌、治疗腹痛腹泻的神奇功效。

2山药

山楂山药丸和普通的大山楂丸共同点是都有炒麦芽和山楂,区别在于没有神曲,而是加入了健脾的山药、茯苓、陈皮,在消食的同时,强健脾胃。山楂、陈皮、麦芽兼有行气疏肝健脾之效。治疗小儿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等症,有健脾养胃、益气和效。后用于老年人保健,能养脾胃,久服轻身耐老。平时脾胃消化不好的人,胃旺脾虚,有胃口但消化不良有肚子的人都可以经常食用,孕妇不宜。

什么中药可以开胃 麦芽行气消食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30-120g,生麦芽功偏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用炒麦芽60g。

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相关推荐

不好怎么调理

一、雪梨菊花茶,有消食解腻清热润肺的作用。雪梨 、贡菊、冰糖,各适量,先把雪梨洗净,切成大块后和菊花一起入锅 ,加适量的清水煲煮,并放适量的冰糖,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糖焖半小时即可饮服,其中雪梨果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菊花清肝明目,是一款老少皆宜的饮品。 二、白术茯苓茶,可以舒缓肠不好引起的腹痛,对于肠不好者经常出现腹部闷痛、冷痛者适宜,可用白术、茯苓、小茴香4克、干姜各适量,一起加开水冲泡饮服即可,其中白术可以调和脾及止泻;茯苓则可起到健脾、利水除湿的作用,而小茴香暖、行气止痛;干姜也可

自制中医药丸解腹胀

腹胀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有些人在完饭就会觉得腹部特别的不舒服,要隔好久才能恢复,那么腹胀是什么原因呢?腹胀该怎么办?我们有该如何预防腹胀呢?中医在治疗腹胀方面有很多方法,我们一起去下文看看中医如何治疗腹胀的! 腹胀怎么办 中医教你如何自己治疗腹胀 中医认为,腹胀之病因以食积停滞、湿阻脾、肝气滞以及脾气虚较为多见。选用中成药治疗腹胀有独特的疗效。治疗腹胀的中成药主要有消食导滞、燥湿健脾、行气和以及补气健脾四类。 1.保和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制半夏、茯苓、连翘等组成。具有消食化

用五味消毒饮化裁如何治疗原发性肝癌

用五味消毒饮化裁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配方及用法:蒲公英、金银花各30克,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各15克。上药煎20~30分钟取汁约300毫升,分2次服。虚热加天花粉、生 地各20克,玄参15克,生津止渴,退虚热,佐解毒之功。脾失健运、气短声 微加党参20克,补中益气,和脾益;加苍术、厚朴各10克,麦芽50克,燥 湿健脾疏肝脾。面色萎黄(贫血)加熟地20克,当归30克,补血养血。 腹痛加白芍30克,甘草10克,缓急止痛3

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大麦的功效

大麦味甘、咸,性凉,归脾、经,具有健脾、清热除烦、益气止渴、利水通淋、回乳之功效,主治脾虚弱、消化不良、烦热口渴、小便不利等。大麦芽具有消食化滞、疏肝回乳之功效。

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

1、食滞伤型患者 饮食不节致使脾受损,食积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食滞伤、腑气不通,宜健脾和中、 消食开。药用白术、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各15克,木香、厚朴、半夏、陈皮、枳实、大黄(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 每日一剂,水煎服。 2、脾虚寒型患者 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 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

慢性炎有这八种症状

1、食滞伤型患者 饮食不节致使脾受损,食积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 证属食滞伤、腑气不通,宜健脾和中、 消食开。 药用白术、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各15克,木香、厚朴、半夏、陈皮、枳实、大黄(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 每日一剂,水煎服。 2、脾虚寒型患者 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 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

经期能麦芽

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久食消肾,不可多食;豆蔻、缩砂、木瓜、芍药、五味子、乌梅为之使;无积滞,脾虚者不宜用;妇有胎妊者不宜多服;凡痰火哮喘及孕妇,切不可用。 功效:1、用于米面薯蓣食滞证。麦芽能够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可与山楂、神曲、鸡内金等同用。若治小儿乳食停滞,单用本品煎服或者研末服有效。若治脾虚食少,食后饱胀,可与白术,陈皮等同用。2、用于断乳、乳房胀痛。单用生麦芽或炒麦芽120g(或生、炒麦芽各60g)煎服有效。3、用于脘腹、胸胁痛。本品兼能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滞或肝不和之胁痛、脘腹痛等,可与其

什么中药 麦芽消食健

麦芽来源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0.5cm时,干燥,以色黄,粒大饱满,芽完整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性味功效:甘,平,消食健,回乳消胀。煎服,9-15g,大剂量30-120g。 功用特点:本品消食健,善消淀粉性食物,又可回乳消胀,用于断乳或乳汁郁积引起的乳房胀痛,兼能疏肝解郁,生麦芽偏消食健,炒用多用于回乳消胀。 注意事项: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麦芽精的功效 补虚健脾

麦芽精是由大麦芽加工而成,而麦芽可以起到一定的补虚健脾疏肝理气的功效,能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闷,及肝脾不各,嗳气少食等证,常与香橼、佛手等配伍,以增其舒肝和之效。

腹胀什么中成药好

1.保和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制半夏、茯苓、连翘等组成。具有消食化积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腹部胀满,嗳气吐酸,中嘈杂不舒,不思饮食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沉香化滞丸:本品由神曲、麦芽、沉香、木香、香附、砂仁、陈皮、藿香、莪术等组成。具有消食开、行气消胀、和止呕的功能。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每次服6~9克,日服2次。 3.开胸顺气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木香、青皮、乌药、枳实、厚朴、大黄、槟榔、甘草等组成。具有消食、行气、泻下的功能。主治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