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者的5个保健点
结缔组织病者的5个保健点
由于结缔组织病发展缓慢,并且复发率高,病者痊愈后更需要细心呵护,日常生活中,混合型结缔组织病患者应多方面加强抵抗力,做好保健工作。
1、要加强营养。 高蛋白、高纤维化饮食,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有吞咽困难时,应经予流质饮食,且注意慢咽。
2、患者一定要注意生活起居,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做好口腔护理,注意自身机体防护,预防感染。
3、出现肾功能减退的结缔组织病患者,需定期对于血液进行透析,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此外,在血尿和蛋白尿期间,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
4、患有结缔组织病的患者,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大为降低,应注意每天的尿量,当有尿量减少浮肿时,限制水分的摄取量,并将详情告诉医师。在饮食上需食用一些低蛋白的食物。
5、结缔组织病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单靠一般保健调节不能抑制病情的发展,更不能根治疾病,关键是要早日到专科医院诊断治疗,通过“望闻问切”,制定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病施治、对症治疗等治疗方案
治疗结缔组织病期间需注意什么
1、结缔组织病患者需要适量增加维生素,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对人体维持正常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保护细胞。维生素C还参与多类生化反应,增进胆固醇代谢,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阻断某些物质的致癌作用。因此,多食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物,对身体有利,如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等。
2、结缔组织病患者需要增加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维持生命、增进机体健康的—种物质,最基本的单位是氨基酸,是所有的生命细胞与体液的重要组成成份,是组织修复更新的物质基础。
3、结缔组织病患者需要吃低脂低糖食物,结缔组织病患者大部分需要久服激素,容易引起高脂血,所以,要注意少吃高脂肪食物,如肥猪肉、猪油、动物内脏、带鱼、鳗鱼、油炸鸡腿等,可以吃一些黑木耳、萝卜、红萝卜、南瓜、山楂、燕麦等降血脂食物。低糖饮食,预防高血糖结缔组织病患者久服激素后,经常造成血糖升高,所以,要低糖饮食,以免造成血糖更高。
长期发热的症状诊断
结缔组织病长期发热的诊断
发热是内科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在各种疾病中,发热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持续高热、持续低热、间歇发热等。发热的原因则更为众多,常见的有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内分泌病、风湿性疾病等。遇见发热病人时,寻找引起发热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其原因之后才能给予有的放矢的治疗。凡是呈现发热的临床表现而原因不明时,应该想到结缔组织病的可能性。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发热是有些结缔组织病的常见症状。容易出现发热的结缔组织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成人型Still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血管炎、干燥综合征,以及以痛风为代表的结晶性关节炎等。这些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结晶性关节炎的发热可轻可重,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是结缔组织病的首发临床表现,亦可能是在病程中出现。当结缔组织病患者出现发热时,必须加以分析,从总体上说,有以下三种可能性:第一,发热是结缔组织病本身的一种临床表现,这类发热往往是结缔组织病的病情加重、疾病处于活动的一种征象,故需引起重视。第二,结缔组织病患者常常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机体的免疫机能低下,容易并发微生物感染,所以,不少患者的发热原因属于继发性感染。第三,少数病人也可能由于合并其它疾病而引起的发热。所以,对发热病因的鉴别是极其重要的,不同病因所引起的发热,必然要采取截然不同的治疗措施,否则,不仅治疗无效,还要耽误病情。
多数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这类患者由于一系列免疫异常反应而产生IL-1、IL-6、TNF-α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具有致热原性,可以引起发热。除发热外,还出现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等多种周身症状,以及周围血细胞减少。结缔组织病的发热表现比较复杂,其复杂性在于患同一种结缔组织病的病人所出现发热的机率并不相同,有的伴有发热,有的可能不发热。有发热的结缔组织病患者中,发热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各患者发热的时间长短和热度高低不一,有的间歇发热,间歇期长短也并不一样。对拟诊结缔组织病的患者,首先要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如有无关节痛、肌肉疼痛、口腔溃疡、脱发、皮疹等结缔组织病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在体格检查时,要观察有无皮疹、皮肤红斑、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关节红肿、肝脾增大、胸腔或腹腔积液等体征。实验室检查时须注意有无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尿蛋白或显微镜血尿、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蛋白电泳、血沉等。更需进行一些免疫学指标的测定,如抗核抗体及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补体含量等。
SLE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原型,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是其基本病理改变。在早期SLE患者中,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占60%左右。起病时可能仅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或者发热的同时伴有浆膜炎、肾炎、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因此,容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泌尿系感染、肾小球肾炎或类风湿关节炎。发热也常常是炎性肌病包括多发肌炎和皮肌炎的首发症状,且多呈持续性高热,有时伴有肌痛和肌无力,人们考虑肌痛或肌无力可能是由于发热所致,没有引起重视。其实,此时如果作有关肌酶谱检测和肌电图检查,或许会有异常发现,有助于炎性肌病的诊断。成人型Still病亦常常以发热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但同时多伴有外周血中白细胞增多、皮疹、关节炎等征象。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可以表现为低热,偶而亦可高热,这类病人在发热的同时,也会有关节炎或肌痛的症状。不少系统性血管炎,如大动脉炎初期常有发热,与此同时,病人伴有因相关的血管炎症而引起的血流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例如,大动脉炎患者的病变部位的动脉搏动减弱和呈现血管性杂音;颞动脉炎多发病于老年人,伴有颞部疼痛,咀嚼使颞部痛加重的特点。干燥综合征多呈慢性起病,有时可有发热,此病患者多有口干、眼干的症状,眼泪和唾液减少的临床表现,腮腺常常肿大。痛风病人因病变部位受到尿酸的化学性刺激,局部常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在急性发作时可以发热,此时须与丹毒相鉴别。
已经确诊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患者,在病程中可能由于治疗不当,或者由于诱发因素的影响而使病情加重,病变趋于活动,在病程中也会出现发热。此时的关键问题是需要辨别发热的原因是由于原发病变处于活动的结果,还是因为继发性感染或者合并其它疾病的缘故。由于原发的结缔组织病活动而出现发热的病人,在发热的同时必然会伴有原发病的其它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所见。对于有典型的病情活动临床表现的患者,诊断并不困难。有一些患者因为出现特殊的临床表现,例如,SLE并发胰腺炎而呈现急腹症时,多发性肌炎虽病情复发而肌痛和肌力减弱并不十分严重时,此时出现发热而鉴别诊断比较困难,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加以分析。结晶性关节炎在反复发作后,会有结晶沉积于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内而形成结节,病人除发热外,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反应,此时容易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容易有继发性感染,这是由于病人除了原有的自身免疫机能异常之外,因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它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低下而容易继发微生物的感染。目前,我国结核病较多见,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并发结核病者比较普遍,例如,有的病人原有肺部钙化灶或陈旧性肺结核,在强的松和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突然高热,经X线胸相检查,证实并发粟粒性肺结核。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还遇见过发热不退的结缔组织病患者,最后确诊为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另外,在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中,患者可以因糖代谢紊乱而出现糖尿病,继而并发细菌性感染,因此出现发热。结缔组织病是一类自身免疫异常性疾病,一例风湿病病人有时可以患另一种与自身免疫机能失调相关的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后者可以引起体温增高。
结缔组织病实验室检查
本病几乎所有病人都有高滴度的(常>1:1000) 荧光 抗核抗体,呈斑点型.用血 细胞凝集试验可检测 到可提取核抗原(ENA)的抗体滴度很高(>1:100000),因为ENA的组分是一种对核糖核酸酶(RNase) 敏感的细胞核糖核蛋白,故以RNase消化后即可消除ENA和血细胞凝集反应,免疫扩散法可以肯 定 抗RNP抗体的存在,而抗ENA的耐核糖核酸酶的Sm组分抗体一般不存在.通常抗RNP抗体持续 多年,但在长期缓解的病人,该抗体水平可显著下降或转阴. 本病不常见 抗DNA抗体及狼疮细胞.类风湿凝集素常为阳性,滴度常增高,血沉常增快,75%病人 有弥漫的高丙球蛋白血症,达2~5g/dl.只有约25%病人血清补体有轻度到中度减少.有活动性肌 炎时血清肌酸激酶和醛缩酶通常增高. 本病30%~40%病人有中度贫血与白细胞减少.有临床意义的Coombs试验阳性的 溶血性贫血与 血小板减少不常见.有肾小球肾炎时尿常规可查到 血尿,管型和蛋白.
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
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
1.皮肤黏膜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综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青紫、皮肤溃疡等。
2.雷诺氏征: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3、发热:是风湿免疾病的常见症状,可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4、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表现为肌原性损害等 ,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系统硬化症引发的其他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有多种,其他结缔组织病一般出现的情况较少,其他结缔组织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系统性硬化症就是一种其他结缔组织病,治疗这种症状的时候,需要根绝其特有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小动脉或微血管及广泛结缔组织硬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累及皮肤、滑膜及内脏,特别是胃肠道、肺、心和肾等组织。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硬化、雷诺现象等。有70%~97%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出现关节症状,有30%~65%的患者以关节损害作为本病的始发症状。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和晨僵。关节炎可限于单关节或几个关节,其他结缔组织病也可为多关节炎,以指、腕和距小腿关节多见,最终可累及全部关节。弓形指是具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性体征。
有学者将系其他结缔组织病变分为两大类:①关节痛:关节疼痛轻重不一,多为对称性,位于指关节和大关节,较少累及颞颌、骶髂、髋、脊柱及胸锁关节;②多关节炎:表现与RA相似,手指、腕和膝关节常见,也可累及其他关节。急性期关节疼痛,肿胀,伴有晨僵。关节滑膜有炎性细胞浸润,滑膜表面有纤维蛋白覆盖,后期炎症消退,滑膜明显纤维化,或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取代。关节活动时有皮革样摩擦音。关节腔变小,遗留屈曲畸形。关节X线表现一般无明显异常,部分累及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者可见关节附近骨质疏松,关节糜烂及关节间隙狭窄等。在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背见的关节糜烂和局部吸收,可考虑为系统性硬化症的原发性改变,可能与关节囊或韧带损伤有关。抗Scl-70抗体是系统性硬化症的血清标志性抗体。
结缔组织病多损害日常护理要重视
1、关节护理:
保护关节,减轻关节的疼痛不适,鼓励结缔组织病病人多休息,但应避免固定不动。平时应维持正确的姿势,每天应有适当的活动,以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冬天宜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若疼痛剧烈,则给予止痛与消炎剂。
2、皮肤护理:
观察结缔组织病皮肤损害的范围、皮肤弹性及皮肤颜色的变化;观察雷诺现象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以了解病情发展情况。要注意防寒保暖、戒烟、减少促进血管收缩的因素,保护肢端的血液运行通畅,减轻症状。
3、注意饮食:
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到内脏多种器官,最早表现在消化系统。患者有口干,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症状,需严格控制饮食,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结缔组织病患者需要忌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多餐,每次进食量不可过多,饭后勿平卧,以免引起胃—食管反流。
4、肌肉护理:
急性期结缔组织病应卧床休息,以避免肌肉的损伤。缓解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不宜做剧烈运动,从短距离散步开始,逐渐锻炼肌力。每天可进行温水浴,轻轻按摩肌肉,尽量料理个人的生活,以减慢肌力下降速度,提高协调能力,延缓肌肉萎缩的发生。同时,避免日光直射曝晒或受冻,以免增加肌肉、皮肤的损害。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要注意什么呢
1第一、饮食要每天的定时、定量、食物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不要硬也不要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定,不可以暴饮暴食,这样对脾胃不好还会影响消化系统。
2第二、结缔组织病患者可以服用任何食物,不需要忌口,但是在急性期或者发作的时候,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生冷的食物,病情稳定了,就可以适当的放宽下饮食。
3第三、结缔组织病患者因为长期身体不适,而且经常吃药,病发作的时候更没什么食欲了,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清淡些,这样对脾胃没什么损伤,也能保持比较好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