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经按哪个部位能止痛 痛经按承浆穴

痛经按哪个部位能止痛 痛经按承浆穴

承浆穴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承浆穴近于口,该穴有镇静镇痛作用。在痛经的时候可以,使用拇指按摩承浆穴5-10分钟,非常方便快捷。

痛经按摩哪个部位能止痛? 痛经按哪个穴位能止痛

八髎穴位于腰骶孔处,左右共八个,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骶后孔中,按摩该穴位有调理下焦,强腰利膝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男性阳萎,腰腿疼等症。

子宫穴是经外奇穴,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调经理气,具有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功效,临床应用上主治女性不孕,月经不调,阴挺,盆腔炎等症,配合中极,关元,气海,带脉,八髎穴按摩,可以有效治疗痛经。

水泉穴顾名思义,和水有关,一切与水液代谢失常有关的问题,如月经不调,痛经,男性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症,都可以通过按揉水泉穴来治疗,按揉这个穴位,使瘀滞的气血得到疏散,气血畅通,痛经自然就缓解了。

太冲穴位于脚大拇指和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度,1分钟后再换一侧按摩,可以起到疏肝止痛的功效,不但可以治疗痛经,还能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以有酸胀感为度,1分钟后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可以起到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功效,对于所有妇科疾病的疼痛症状皆有缓解作用。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把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顶端即是血海,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可以起到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功效,从而有效缓解痛经现象。

痛经按哪个部位能止痛 太冲穴

太冲穴在脚趾公与第二趾之间的脚背上,用拇指揉捻太冲穴,每次5分钟。

功效:按此穴位可疏肝止痛,减轻来经时的痛楚;此外,对于更年期症候群的不适亦有帮助。

承浆穴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承浆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或仰卧位,在面部口唇下0.5寸处,按压有痛感。

2.坐位,仰面,颏部正中线颏唇沟交界处,按压有痛感。

承浆属任脉,是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本穴正当饮食入口之下,有上承饮食,水浆之义,具有疏口齿面目风邪,调阴阳气机乘逆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口眼㖞斜,面肿,牙龈肿痛,流涎,癫狂,脐周疼痛,三叉神经痛,消渴,遗尿等症。

承浆的作用与功效 承浆穴对症配伍

1.承浆+后溪:承浆为任脉经腧穴,有祛风,通络,消肿之功,后溪宣通阳气,宁心安神,清利湿热,通络止痛。承浆以调阴和阳为主,后溪以通督脉为要。二穴配伍,疏调项背经气,调和气血,通络止痛,主治头项强痛,脐周疼痛。

2.承浆+风府:承浆能疏口齿面目风邪,调阴阳气机乘逆,风府为督脉腧穴,有祛风邪,利窍络,泄气火,清神志,醒脑开窍,安神定志之效,二穴配伍,一任一督, 一前一后,两面夹击,调和任督,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之功益彰。

痛经按哪个部位能止痛 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肚脐下4寸处左右。

按摩时用双指轻压5分钟,感到有点胀胀是正常反应。

功效:如名字一样,此穴位是最能影响子宫的地方,适当的按摩能调经雅气,医治子宫下垂、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等常见女性病。

痛经止痛穴位按摩

按摩方法:可以用用双手食指以及中指对两旁子宫穴进行按压,可以适当用力,缓缓的进行点揉,当酸胀是当时,连续5分钟,揉至腹有热产生。

气海位于关元穴与肚脐的中间,气海穴在妇科疾病治疗地位重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都可按摩气海穴。按摩手法与子宫穴类似。可以缓解疼痛。

除了对子宫穴位的按摩,也可对常见的足部穴位按摩进行缓解疼痛。主要穴位有以下。

太冲穴:位于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对太冲的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不仅可以治疗痛经,对其他妇科疾病也有功效。按摩时,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适当按揉后还手换手对穴位继续进行按揉。

另外一个重要的穴位是三阴交,顾名思义,三阴交穴分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经脉的交会。交会的穴位按摩会有更加的功效。对这个穴位的按摩可以缓解很多症状,利肾化血。可以缓解痛经等症状外,也对一些肾虚等男性病有益。

按摩手法为在每次月经前1周左右的时间点揉三阴交。方法是将拇指立起来,放在三阴交的穴位上,向胫骨内抠按,揉大约1分钟,停下来再揉1分钟,反复5~6次。

痛经不能根治,但是可以防御,在经期间,痛经、月经不调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且富有营养为主,注意补铁以及维生素C。这些微量元素可以促进生血机能。使你在经期间免受其他痛苦困扰。

下嘴唇中间是什么穴位

下嘴唇中间是什么穴位

1、下嘴唇中间是什么穴位

下嘴唇中间是承浆穴,承浆穴的位置: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承浆穴归属任脉,有缓解治疗口眼歪斜、面肿、龈肿、齿痛、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小便不禁、癫狂等作用。

2、下嘴唇的穴位为什么叫承浆穴

承浆。承,承受也。浆,水与土的混和物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湿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胃经地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以及任脉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地部经水的承托之地,故名。

3、下嘴唇承浆穴的作用

“金津玉液”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它就是我们的口水,这可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金津”和“玉液”是我们舌头下面的两个穴位,把舌头卷起来,大家会看到两根粗粗的静脉血管,这两个穴位就在舌系下两旁静脉上。由于这两个穴位里盛载的都是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的液体,所以古人才用“金津”和“玉液”来形容它们。“金津”“玉液”这两个穴位里的营养物质接下来会走到哪儿呢?就是输送到我前面讲的承浆穴里了。所以我说,承浆穴是个聚宝盆!

人体养生穴位有那些

明目醒脑穴:风池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补肾固元穴:关元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养护心脏穴:内关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怎样确认身体的穴位

穴位书上说的“寸”都是“同身寸”。比如说:三寸,就是四指并拢的宽度,拇指的宽度为1寸。一般情况下,如果找准了穴位,在穴位处用力按压,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即使穴位找不准,在穴位的周围按压揉,只要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也有效果,当然还是尽量找准穴位好,这需要一定的经验。有人主张:离穴不离经。就是穴位找不准没有关系,只要沿着经络运行的方向多敲打敲打,和按摩的效果几乎相等。针对一些比较深的穴位,敲打的作用比按摩还要好。

痛经按哪个部位能止痛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三阴交穴可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对于子宫和卵巢保养特别有效,每晚5-7时按这个位置,有效疏通心肾,令血液往下行,缓解所有妇科疾病疼痛。

相关推荐

下巴长痘按什么穴位

承浆穴是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每天不拘时按摩承浆穴5到6次,每次3到5分钟,坚持两个月左右,可以见到明显效果。按摩承浆穴之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原因有两个。其一,刺激承浆穴,可以刺激足阳明胃经。中医认为,脸上起痘痘,是胃火上炎的表现之一。清胃火,是改善痘痘的有效途径。因此,按摩刺激承浆穴,可以通过清胃火的办法,来实现对痘痘的治疗。

缓解痛经的穴位

缓解痛经的穴位 现在就结合自己平时的经验,给大家推荐几种简单快速缓解女性痛经的方法,供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下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是治疗痛经等妇科病的有效穴位,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气海穴在肚脐下约1.5寸。痛经的时候可以用两手拇指点按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家里的备用热水袋或电热宝进行热敷来缓解疼痛。 2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按起来会痛。取穴时一手拇指和其它四指并拢,在大拇指和食指掌背部肌肉隆起的部位

牙痛按什么穴位止痛

1、上齿痛按迎香穴 如果上齿牙痛,则应指压“迎香”穴道。“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左右两处,只手压就会有疼痛感。此穴位不仅对防止上齿牙痛有效,连鼻子不通也有效。另外,上齿痛还可以按摩人中、下关、足三里、内庭穴。 2、下齿痛按曲池穴 如果下齿牙痛,则左右手指相互交叉,用拇指放在上面的手的中指向桡骨延伸,寻找一压就有痛感之处。另外,下齿痛还可以按摩手三里、曲池穴。 这些穴位指压时,都应一边吐气一边按压10秒钟之久。如此反复20次,上下齿的疼痛会立即减轻,治疗下齿牙痛的指压穴道法,置于上方的拇指可以左右相互更换

缓解痛经的穴位

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1、点揉子宫(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

面痛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疼痛突然发生,呈阵发性电击样疼痛,如撕裂、针刺火灼一样,患者极难忍受,每次疼痛时间短,但反复发作,疼痛部位以面颊、上下颌部为多。 (二)治法 (1)选穴三叉神经第一支痛:阳白、攒竹、太阳、颊车、列缺。 三叉神经第二支痛:四白、巨髎、合谷。 三叉神经第三支痛:下关、颊车、大迎、承浆、合谷、侠溪。 (2)定位阳白: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攒竹: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太阳: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

治疗痛经的穴位

三阴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按揉三阴交功效: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太冲穴: 穴位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揉太冲功效: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痛经别常吃止痛药 这些穴位帮你缓解疼痛

自我按摩方法: 1、按摩小腹(增加小腹腔内脏血运,促进小腹内微循环,具有止痛调经的作用)。 位置:肚脐至外生殖器之间的小腹部,两侧以左右髂前上棘为界限。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紧压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频率进行,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共操作5分钟。 2、斜擦小腹两侧(具有疏肝理气,止痛调经的作用) 位置:两侧肋弓下缘至髂骨之间的侧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置于侧小腹,从后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不要往返擦动,要方向一致,以摩热为度。共操作5分钟。 3、点揉子宫(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

缓解痛经的穴位

很多女性都有痛经的烦恼,用药虽然达到止痛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副作用,如果按摩缓解痛经的穴位,那就在安全的前提下达到预防和缓解痛经的效果,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下。 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三阴交穴

痛经需经常按摩穴位

1.预备式,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 2.团摩下腹,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 3.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 4.揉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5.搓擦腰骶,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

牙痛按什么穴位止痛

1.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2.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3.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4.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