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碘缺乏危害的主要表现

碘缺乏危害的主要表现

碘缺乏病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一地区的水、土、粮食和蔬菜中缺碘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成。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症,早产儿、死产、先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

碘缺乏危害的主要表现:

严重碘缺乏会得“大脖子病”。在医学上叫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可引起吞咽困难、气促、声音嘶哑、精神不振。也可演变为甲状腺肿瘤,病人十分痛苦。甚至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孕妇缺碘不仅操作自身健康,而且容易造成死胎,自然流产和早产。缺碘的胎儿特别容易受碘缺乏的危害,不仅会造成体重儿、先天畸形、单纯性聋哑等,更重要的是引起不可恢复的大脑发育损害,重者呆傻、矮小、聋哑、瘫痪,轻者智力低下,影响学习。

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地方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特别是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为此,我国卫生部确定每年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年5月15日为第1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以通过全民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2009年5月15日第16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主题: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怎样判断我们体内是否缺碘

判断我们的体内是否缺碘,可在医院通过体检尿液中的碘或观察有无甲状腺肿大来确定。

1.看甲状腺肿:儿童体内碘缺乏持续3-4个月之后,甲状腺就会出现明显的肿大,表现出“粗脖根”或“大脖子”。

2.验尿:我们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反映身体内碘的水平。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中的碘就少。所以尿碘是判断我们吃碘多少的最敏感指标。如果多次验尿发现尿碘不足,就应该及时就医,否则,时间长了,有可能患碘缺乏病,给身体造成伤害。

科学食用食盐防治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碘的需要量并不多,成年人每天需要的碘量,相当于用一个极细极尖的铅笔在纸上轻轻擦过的痕迹,其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碘与人的躯体、精神发育关系极其密切,缺少了它会引起许多疾病。其中最严重的是引起无法恢复的智力损害。

碘缺乏病的表现和危害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产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

1.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等智力残疾。

2.碘缺乏可能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轻的没有自觉症状,但甲状腺肿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声音嘶哑等。

3.孕妇怀孕期间膳食中缺碘,可能导致早产、流产、死产,生下的孩子可能患有先天畸形、先天聋哑等病症。孕妇严重缺碘,会导致胎儿大脑发育障碍,孩子出生后会聋、哑、傻、矮小、肢体痉挛瘫痪、生长发育迟缓,呈现特殊丑陋面容,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医学上称之为地方性克汀病。在病区还普遍存在较多的智力低下儿童,他们的智商比非病区儿童平均低10~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碘缺乏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中智力损害是第一位的,妇女和儿童是主要的受害者。

特殊人群更需要补碘

党和政府对控制和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采取的基本防治措施是:在缺碘地区供应加碘食盐,对特需人群补用碘油丸。所谓特需人群指孕妇、婴幼儿以及新婚育龄妇女。为了制止非碘盐流入缺碘地区市场,1994年1月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发出《关于加强食盐市场管理,坚决杜绝非碘盐进入缺碘地区的通知》;同时,为了加强对待特需人群服用碘油的管理,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制订了《特需人群服用碘油要则》。

预防治疗碘缺乏病

治疗碘缺乏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使缺碘的人们能经常不断地补充到足够的碘。这些方法包括改变或调整缺碘地区人们的饮食,经常吃海鱼、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海产品。其次,改造饮用和灌溉用水,也就是将含碘量合格水引来取代原来含碘不足的水。第三种方法就是在某些日常食品中添加碘,以供应缺碘地区居民。

食用合格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而且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只要每天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即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就没有必要用其他补碘措施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炎患者等少数人群不宜食用碘盐。

选购保管碘盐有讲究

家庭食盐要到食盐专营的定点销售点购买,购买盐业公司专营经销,并有专门注册商标、“食用碘盐保护儿童智力”绿色图案、碘盐防伪标志的小包装含碘食用盐,也可按需选购多品种碘盐,千万不要随意购买私盐、劣质盐,更不能用工业盐、非碘盐充作食盐。

碘遇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醋等酸性物质容易挥发,所以要随吃随买、不要长期存放;要注意防热、防潮,用有盖的棕色玻璃瓶、瓷缸盛放碘盐或原包装袋系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

炒菜时,不要用碘盐爆锅。要等到菜、汤等熟了以后再加盐。

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地方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 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特别是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为此,我国卫生部确定每年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年5月15日为第1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以通过全民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2009年5月15日第16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主题: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怎样判断我们体内是否缺碘

判断我们的体内是否缺碘,可在医院通过体检尿液中的碘或观察有无甲状腺肿大来确定。

1.看甲状腺肿:儿童体内碘缺乏持续3-4个月之后,甲状腺就会出现明显的肿大,表现出“粗脖根”或“大脖子”。

2.验尿:我们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反映身体内碘的水平。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中的碘就少。所以尿碘是判断我们吃碘多少的最敏感指标。如果多次验尿发现尿碘不足,就应该及时就医,否则,时间长了,有可能患碘缺乏病,给身体造成伤害。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碘量多,因此儿童是碘缺乏最敏感的人群。我国将8-10岁的学龄儿童定为碘缺乏病监测的主要目标人群,通过定期检查这些儿童的甲状腺肿大情况,以及他们尿中含碘多少,就可以判断该地人群碘缺乏情况。

碘缺乏病的表现和危害

1、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

2、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3、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这主要是由于胎儿期及婴儿期严重缺碘,病人呆傻、矮小、聋哑、瘫痪呈现特殊丑陋面容。

4、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

5、缺碘严重时,虽未出现典型的克汀病的症状,但仍有智力低下或发育滞后,即所谓的亚克汀病。

6、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严重而多方面的,对社会尤其是对人口素质及经济发展的有害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实际上碘缺乏病对人类危害是全球性的。

碘缺乏症有哪些危害

(1)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这是碘缺乏最大的危害。

(2)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

(3)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

(4)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

(5)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碘缺乏病的危害

碘缺乏病的危害主要是对机体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大脑的发育所造成的损害。缺碘对人体的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与缺碘的严重程度、缺碘发生的时期、个体对缺碘的反应性三方面因素有关。

缺碘的严重程度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不同。人体碘元素主要来自于各种食物和饮用水。与人类食物有关的动物、植物所含的碘是从它们所生长和生活的土壤和水中直接获得的。如果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土壤和水缺碘,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就会造成人体缺碘。水中碘含量的多少,能基本反映出土壤中的碘水平。科学家们通过调查发现:一个地区居民的饮用水中碘含量应该在10微克/升浓度以上。如果一个地区饮用水碘含量小于5微克/升,人群中就会出现地甲肿;如果饮水碘含量低于2 微克/升,地甲肿发病率就会更高,并会有

地克病的发生。人体碘主要通过肾,从尿中排除,尿中碘含量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碘营养水平,当人的尿碘低于50微克/升时,就会出现地甲肿;低于20微克/升,则会有克汀病儿出生。

缺碘发生的时期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现任主席Hetzel教授认为,缺碘对各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有影响,这一观点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1)胎儿期缺碘:孕妇早产、流产或死胎的发病率增高;先天畸形或异常的发病率增高;围产期和婴儿期的死亡率增高;神经型克汀病:智力缺陷、聋哑、痉挛性瘫痪和斜视;粘肿型克汀病:智力缺陷、身材矮小、神经运动障碍。(2)新生儿期缺碘:新生儿甲肿、新生儿甲低。(3)儿童和青少年期缺碘:甲肿、亚临床克汀病、青少年甲低、智力缺陷、体格发育落后、单纯聋哑。(4)成人期缺碘:甲肿及其并发症、甲低、智力障碍。

个体对缺碘的反应性,主要表现为性别及年龄差异。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缺碘的影响。一方面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不同于男性,另一方面女性对碘的需求量大于男性。因此,处于同样缺碘环境,女性的甲肿率要高于男性。儿童和青春期少年儿童因生长发育较快,对碘的生理需要量大,特别是青春期的女孩表现得更突出,一旦缺碘,她们是最容易出现甲状腺肿的人群。孕妇因怀孕而使碘的需求量提高,如果碘摄入不足,不仅妇女本身会出现甲肿,而且其胎儿受威胁的可能性也显著增加,胎儿容易患有克汀病。此外,碘缺乏病还明显影响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力,影响肉、蛋、乳等的产量和质量。

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

1、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

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

3、导致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的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

4、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此外,碘缺乏病还明显影响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力,降低肉、蛋、乳等的产量和质量。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缺碘的影响。幼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体内需要的碘也就多。由于生理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和怀孕的妇女更是需要碘,因此,她们对碘缺乏非常敏感。

相关推荐

孕妇缺碘的危害

1、孕妇缺碘对自身的危害。 任何人缺碘都会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孕妇也不例外,孕妇缺碘,会使自己的记忆力下降,神经系统受到危害,甚至严重的话会出现甲状腺肿疾病和流产等。 2、孕妇缺碘对胎儿的危害。 如果孕妇缺碘,供给胎儿的碘也不足,胎儿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素,就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 胎儿大脑以至全身的生长发育,需要一种叫做甲状腺素的物质。在胚胎时期如果缺乏甲状腺素,就会严重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出生以后成为一个呆傻、聋哑、身材矮小的呆小病患者。胎儿需要的甲状腺素,一部分由母体供应,一部分靠胎儿

吃豆腐有什么危害 导致碘缺乏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病因

防治碘缺乏病的主要方法是食盐加碘图册1.自然地理 环境中碘的水平受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碘缺乏病的流行与自然地理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容易造成流行的自然地理因素,包括远离海洋、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植被稀少、降雨集中和水土流失等。[1] 2.水碘含量 人体需要的碘归根结底来自环境中的土壤和水。土壤中的碘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吸收,最后通过食物被人体摄入。水碘含量不仅反映了环境中碘的水平,而且反映了人体碘的摄入水平,水碘含量与碘缺乏病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3.协同作用 环境中广泛存在

碘缺乏的饮食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碘的摄入不足,将导致甲状腺肿大、聋、哑、瘫痪等疾病。其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缺碘引起的轻度智力低下十分普遍,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目前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受到碘缺乏病的威胁。 为尽快控制和消除碘缺乏危害,摸清现阶段小学生中碘缺乏病病情,主要是一些群众购买食盐时图便宜,购买的盐是未加碘的私盐、散装盐所致。此外,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市内各区,也发现患病儿童,其原因是家长不懂得正确的烹调方法,将食盐直接放入油锅内爆炒,造成碘挥发,致使儿童碘摄入不足。 食用

怎样科学补碘

采用食盐加碘是最为合理科学的补碘方法,也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佳方法。食盐加碘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人人受益。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居民,无论成年人、儿童、还是未出生的胎儿,可以人人受益。 2.可防可治。食盐加碘既可预防又可治疗因缺碘造成的各种损害。 3.安全无害。食盐中加入的碘量能够严格控制,是以营养素的方式补给,而不是以药物的有效剂量出现,不会带来任何医学上的危险。 4.方便经济。从经济上看,一个三口之家,每年增加1~2元的支出,完全可以被接受。

为防止碘缺乏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产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 1.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 2.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3.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这主要是由于胎儿期及婴儿期严重缺碘,病人呆傻、矮小、聋哑、瘫痪呈现特殊丑陋面容。 4.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 5.缺碘严重时,虽未出现典型的克汀病的症状,但仍有智力低下或发育滞后,即所谓的亚克汀病。 6.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严重而多方面的,对社会尤其是对

碘缺乏怎么办

1.去除病因 首先去除病因,由于膳食因素引起,应先调整饮食,如为药物引起,要停药或换另一种药物代替。 2.药物治疗 可通过碘化油的口服或注射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碘化油是一种长效、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防治药物。 需根据缺碘的程度和具体条件以补充,一般来说,推荐剂量是1ml,每6个月需重复一次口服剂量。如补碘后,甲状腺肿大仍不能控制,可采用甲状腺制剂治疗,以补充内源性甲状腺激素不足,可使甲状腺减小。 3.手术治疗 一般不采取手术治疗,但甲状腺肿大严重,引起压迫症状,且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碘缺乏原因

1、环境因素 宝宝碘缺乏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为山区坡度大,雨水冲刷,碘从土壤中丢失所致。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的三江平原缺碘可能因为历史上频繁的泛滥,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活跃造成。 2、水源因素 部分地区水中碘的含量较低,与碘缺乏病的发病率有关。在我国的西安、宝鸡、石泉及蓝田等地区,饮水中的碘含量较低,甲状腺肿的发病率也较高。 3、孕妇怀孕

大麦若叶青汁粉的禁忌 忌多喝

大麦若叶青汁粉是用生长期为20—30厘米的大麦嫩苗为原料,将其干燥磨粉制成的固体冲调饮料,其冲泡后的主要成分为水、食物纤维、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补充日常膳食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的缺乏,但不可多喝,否则反而会限制其他营养食物的摄入,导致营养缺乏,危害健康,而且还可能刺激肠胃,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碘缺乏碘缺乏病 一、碘缺乏病及其原因: 我们知道,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饲料的各种动物(如羊、牛、狗和兔等),也会碘营养不足。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儿童和妇女。虽然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只有部分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但实际上,这种“正常”是一种隐藏的病态。科学家把碘缺乏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