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由来
立夏的由来
“夏”原意“大”的意思。万物至此皆已直立长大,故名立夏也。习惯上人们将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此时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立夏节气的由来
立夏节气起源于古代时期的夏日祭。
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以“立”字开头的节气,都具有深刻的含义在其中,最早确立的时候,都会举行隆重的庆贺典礼,对此,《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
立春的由来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夏的风俗和由来 立夏的由来
由古代确立历法和时间的方式演变而来。
古时候有指时间的钟表,它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向时,就是立夏的时节,因为万物到了这个时候都会吸收太阳的精华和大地的营养因此是生长最佳时机,立夏代表的就是告别春天,迎接夏日的一个简单说法。
立夏为什么要吃豌豆饭
立夏为什么要吃豌豆饭?
在立夏这天,不少地方都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也保持着吃豌豆糯米饭的传统。最早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五种不同的豆子,加上白粳米一起煮,称为“五色饭”,后来改用嫩绿的豌豆,慢慢演变成了豌豆咸肉糯米饭。
立夏为什么要吃豌豆饭?据说与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有关。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为使他对蜀汉幼帝拜服,临终时便召他来,要求他每年至少去看望阿斗一次。当天正是立夏。由此每年立夏日,孟获都要往成都拜见蜀主刘禅。数年后,晋武帝灭蜀,把阿斗掳到洛阳,孟获不忘诸葛亮所嘱,每年立夏日仍前往洛阳看望阿斗。
此人唯恐阿斗被亏待,每次都要亲自用大秤称阿斗体重,一再告诉晋武帝,如有丝毫差池,他是决不答应的。武帝见他如此认真,便想出一个主意,知道阿斗喜食粘甜,每届立夏,便命人煮糯香可口的豌豆糯米饭给他吃,阿斗至少吃两大碗,等孟获来称人,都比上年重几斤。于是后来立夏就有了吃豌豆饭习俗。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南京的老人会让小孩在立夏这一天吃豌豆糕,因为据说吃了豌豆糕可以不疰夏,另外,豌豆形如眼睛,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另外,豌豆的养生功效也不错。每100克豌豆中含维生素B10.49毫克,是毛豆的3倍之多,而天热出汗会丢失一部分B族维生素,因此豌豆很适合夏天食用。豌豆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叶黄素,对保护视神经、改善视力非常有益。
对于清肠,豌豆可是很好的东西,它里面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立夏节气的由来 称人风俗
这个有趣的活动据说是起源于三国时代,阿斗被孙夫人抚养,她会在赵子龙面前给阿斗称体重,每一次的周期就是根据立夏来估定,然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情况,发展到现在,立夏称人有的是悬挂在大树上,而且很多情况下是给老人和小孩称。这是一种民间风俗,成为了人们游戏的一种。
立冬的由来
1、确立冬季
立,始建也,立冬节气有冬季确立的含义在里面,最早立冬节气的由来就是为了确立冬季,后来人们习惯了二十四节气,到了立冬节气,就知道冬季的正式到来了,虽然我国地域广阔,并非所有地区都进入到寒冷的天气中了,但是,从季节上秋天已经结束正式结束,进入冬天了。
2、占卜祭祀
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在古代很容易在冬天冻死人,因此,古代有立冬占卜祭祀的习俗,人们提前确立好立冬的具体日期,等到立冬节气到来之后就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民间称为:祭冬神。
3、农业需要
俗话说“秋收冬藏”,冬天是一个万物收敛收藏的季节,中国是农业大国,早些年间,农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为了更好的休养生息、调节农业,制定出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耕,立冬节气就是在提醒人们,冬天到了,可以开始休养生息了。
立夏节气的由来 立夏是公历什么时候
立夏节气在每年公历5月5或6或7日交节。
到了立夏节气,就表示从气候上开始告别春天,夏天正式开始,《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