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肾病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给很多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更是一个严重的疾病,因此,造成了“谈‘糖尿’色变”的局面,针对这种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那么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一)DKD一般治疗
限盐可减少肾脏损伤和排泄负荷,有助于血压控制。戒烟能降低疾病进展风险30%。控制体重,超重患者体重下降有助于稳定肾功能和减少蛋白尿。低 蛋白糖尿病饮食有效延缓DKD进展,建议有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体重,并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能有效减少蛋白 尿(减少45.5%)。要进行综合教育管理、适当运动和戒酒等。
(二)控制高血糖
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能使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下降39%、33%,因此尽早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6.5%。
糖尿病尤其2型糖尿病早期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增加体育运动来控制血糖。最终往往需要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
(三)控制血压
血压升高不仅是加速DKD进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决定患者心血管病预后的主要风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理想血压水平为130/80mmHg,;当 尿蛋白>1g/24h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严格控制高血压能明显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收缩压>140mmHg的患 者,其肾功能下降速度为每年13.5%,而收缩压<140mmHg者,肾功能下降速度为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噻嗪类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均列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但ACEI和ARB在控制高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的作用中为首选药物。
(四)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不仅直接参与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还可加重蛋白尿和肾脏纤维化的进展。当DKD患者出现肾病 综合症和肾功能不全,又会进步加重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血LDL>3.38mmol/L (130mg/dl),甘油三脂(TG)>2.26mmol/L(200mg/dl),应开始降脂治疗。治疗目标是LDL<2.6mmol /L, TG<1.7mmol/L(200mg/dl)。
(五)控制蛋白尿
蛋白尿是DKD的表现,也是促进肾功能恶化与心血管事件的标志,血压正常伴大量蛋白尿或伴微量白蛋白的患者都应接受ACEI和ARB治疗。
(六)肾脏替代治疗
DKD患者一旦出现肾功能不全,往往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和外周血管病变,因此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时机比非DKD早。建议在肾小 球滤过率(GRF)下降至20~25ml/min时,择期建立动静脉内瘘和做好准备,若GRF下降至15ml/min,就应开始肾脏替代治疗,肾脏替代治 疗可以选择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和肾移植。对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高度水肿、无尿少尿,或并发心衰、肺水肿、脑水肿患者;合并心包炎、神经系统症状 以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可急诊行透析疗法。
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有DKD一般治疗,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控制蛋白尿等。
糖尿病肾病能活几年
那么,糖尿病肾病能活几年呢?
糖尿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疾病,可以伴随患者终生,并且可以有很多的并发症,治疗起来难度较大,很难彻底根治。有的甚至病情复杂的情况下,还会威胁到生命,因此,很多人担心糖尿病肾病能活几年,这也是很正常的,关键还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当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蛋白尿、眼睑浮肿、眼底病变时,病人多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阶段。而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生,则将呈进行性的趋势恶化下去。伴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糖尿病病人还可能出现高血压、身体浮肿、低蛋白血症等情况。而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进展,糖尿病病人将最终发生糖尿病肾衰竭、尿毒症,因此及早的发现病情是关键。
由于肾脏病变呈慢性进行性损害,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一般出现尿蛋白时,病程多在10年以上,因此糖尿病肾病的预后多数不良。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隐匿时期,肾小球虽然已经有了病变,但是仍然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唯一改变了的就是尿微白蛋白增加。
在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了持续性的蛋白尿,说明该患者的肾脏功能正在不可遏止的呈现进行性下降。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顶定期的进行检查,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这样糖尿病肾病患者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在病情恶化进展的过程中,糖尿病、高血压的存在将加速病人肾损害的进程,反过来,肾病的进一步加重又将导致病人的高血压病情持续加重。如此,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病三者之间将相互促使恶化进程,这也导致糖尿病病人在实施临床治疗时的难度大大增。
糖尿病以及由糖尿病并发的肾病都是一个终身伴随性疾病,如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病情未能得以很好的控制,则伴随病人发生的肾性高血压也将持续存在,加重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治疗难度,也是威胁糖尿病病人远期生存的一大因素。
早期诊断、防治糖尿病肾病很重要。
早期诊断、防治糖尿病肾病,以及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常无临床症状,起病隐匿,容易被忽视,只有早期定期行特殊检查才能避免漏诊,以免延误治疗,而一旦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就需要及时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不单单控症血糖,还需要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这样才可以达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目的。
盘点糖尿病的各项检查项目都有什么作用
一、血液检查
(一)、血糖
1. 空腹血糖
过夜空腹早晨6-8点抽血检测。早期和轻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往往轻度升高或正常,对糖尿病的诊断敏感性低于餐后2小时血糖。因此,1999年WHO已把诊断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值从140mg/dL降到126mg/dL,表示患者的胰岛储备功能较差。
2.餐前血糖
午餐和晚餐前测定。主要用于治疗中病情监测。
3.餐后2小时血糖
从进食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如检查目的为确定有无糖耐量异常,应给予标准餐负荷,进食100克馒头或米饭;如目的为观察糖尿病治疗效果,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检查日
二、尿液检查
(一)、尿常规
观察有无大量蛋白尿(>0.5克/24h),有无泌尿系感染和其他肾病等。
(二)、尿酮体
糖尿病初诊时,血糖明显增高时(>20mmol/L),屡发低血糖时,怀疑Somogi反应时,应查尿酮体。
(三)、尿糖
分次尿糖(空腹、餐后2小时),段尿糖(分4段),24小时尿糖定量。尿糖测定结果受肾糖阈增高或降低的影响,应予注意。目前糖尿病控制标准已不用该指标。
(四)、尿白蛋白排出量(UAE)
有8小时、12小时、24小时时间段留尿方法,也可清晨留尿,测白蛋白/肌酐比值。如增高(>20ug/分),在6个月内重复2次。增高者作上述定量检查。有2次定量测定结果在20-200ug/分者为微量蛋白尿,临床上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对预测临床糖尿病肾病很有价值。>200ug/分为大量蛋白尿,属临床糖尿病肾病。
(五)、肾小管受损指标
测定的项目有:转铁蛋白,视黄醇蛋白、β微球蛋白、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这些指标在糖尿病时可增高。伴糖尿病肾病时更高。但这些指标能否预测临床糖尿病肾病尚有待长期观察。
糖尿病脚肿怎么办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和治疗脚肿,首先应该做的是控制血糖,保证血糖的正常和稳定。对于血糖的控制包括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和应用胰岛素。糖尿病肾病治疗原则当出现氮质血症时,要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种类。
糖尿病肾病的终极杀手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有相当一部分最后死于尿毒症,可以说尿毒症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终极杀手。
糖尿病和尿毒症这两种似乎不太相干的疾病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日前在京召开的有关肾脏保护研究最新进展研讨会上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每三个尿毒症病人中就有一人是由糖尿病肾病发展而来的,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尿毒症的首要因素。
据在会专家介绍,我国是亚洲糖尿病高发的国家之一,目前约有3000余万糖尿病患者,其中九成以上为2型糖尿病。由于2型糖尿病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喝得多,吃得多,小便多,体重少)症状,有多达67%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诊断。即便是被确诊的糖尿病人中,在治疗时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这一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与此同时,由于有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目前在选用降压药物时也极少关注对肾脏、心脏等靶器官的保护。
为此,有关专家呼吁医生必须尽快更新知识,在糖尿病治疗中首选能彻底阻断导致糖尿病肾病的罪魁祸首血管紧张素ii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肾病综合征继发是什么
肾病综合征继发介绍: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的症候群,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脂症。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虽然有共同的临床表现,但在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两者必须作进一步的鉴别诊断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比如系统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肾毒性物质、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妊娠毒血症以及肾移植慢性排斥等等。但临床上常见的只有少数几种,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为多见。
(1)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常见于年轻女性,往往表现为多器管损害,如关节疼痛、发热、面部蝶形红斑、肝脏及心血管系统病变等。血中可找到红斑狼疮细胞,血浆球蛋白明显升高。
(2)糖尿病肾病多发于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和肾脏损害相平行。
(3)肾淀粉样变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男、女、往往有慢性炎症或慢性化脓性疾病病灶。
(4)紫癜性肾炎多发于青少年、发病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冬季可多见,血尿是过敏性紫癜肾肾脏受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在对肾病综合征继发怎么回事认识后,治疗肾病综合征继发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这样疾病治疗时间比较长,而且治疗肾病综合征继发的时候,患者要注意一定不能有生气情况,否则对疾病治疗会产生阻碍。
糖尿病肾病一定会进展到尿毒症吗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可以导致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最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主要是由于糖尿病肾病所致。
目前我们国家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因糖尿病肾病所致者处于第二位,但每年进入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增加迅猛。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很低,还不到1%,近30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10倍以上,由于糖尿病肾病不是一天形成的,一般认为至少要在糖尿病患病后5年以上才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所以随着改革开放后新增如此多的糖尿病患者病程的进展,糖尿病肾病会出现一个爆发性增长的过程,必然会成为我国尿毒症患者的首要致病原因。
传统的观点认为,糖尿病肾病不可避免的会逐渐进展到尿毒症,治疗的目的是延缓患者发展到尿毒症的进程,这一观点使得患者和医生都非常失望。然而,随着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数量的增加,研究的深入和医生们临床经验的积累,这一传统观念可能会逐渐改变。
糖尿病肾病可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晚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现在有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一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到正常,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可长期停留在微量白蛋白尿阶段而不进展,仅有一少部分会逐渐进展到临床蛋白尿。
有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也不一定必然进展到尿毒症,一方面一些出现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不是单纯的糖尿病肾病所致,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比例与非糖尿病人群没有差异,对于这类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完全有可能使其蛋白尿转阴,在我的临床观察中,有许多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处于临床蛋白尿阶段的患者随诊近十年,肾功能仍然保持正常。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目前西医方面主要方案:
一是良好的控制血糖;
二是良好的控制血压特别是选择具有减低蛋白尿、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
以及在发生肾功能不全后限制饮食蛋白质摄入这三个措施。
但这些措施的疗效非常有限,所以全世界范围内都在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案,然而由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现在看来,从单一的所谓特异性机制研究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药物,常常是在动物试验中证明有效,但一旦在人体中进行临床试验都因为无效或者显著的毒副作用而失败。
国内有许多临床观察性报告发现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雷公藤多甙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我在临床中也应用了这种药物,大多数患者的蛋白尿可以明显减少,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无效,对其长期疗效如何以及为什么其对一些患者有效而对另一些患者无效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去研究。
中医药是我国的医学宝库,但由于其应用目前的现代生物学技术和理论尚无法完全解释其作用机制,也缺乏符合西方标准的验证其有效的临床研究方法(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而现代医学需要均一性、标准化),所以对于中医药是否能有效的防治糖尿病肾病,阻止其进展到尿毒症目前还处于激烈的争论中,但是许多动物实验和小型的临床观察(大多不符合现代医学要求的循证医学研究标准)提示许多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我的长期临床经验、以及我主持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实验研究结果告诉我,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一定有效。
我致力于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各取所长、补其所短,为探索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但是,我认为,在探索一种难治性疾病的过程中,其实还需要患者的参与,我一直认为,患者是医生的老师,所以我非常欢迎糖尿病肾病患者加入我们这个研究团队一起为攻克这一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共同战斗。
前几天我与我们的医生团队建立了一个"糖尿病肾病患者管理微信群",逐渐将我们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这个群中,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新病人加入,建立这个群的目的是通过我们医生为患者提供医疗帮助,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具体的医疗方案后可以长期随访,通过5年、10年、20年观察患者的情况,患者之间也可以互相进行交流,共同探索出一条符合每一个患者具体情况的最佳治疗方案。
中医调养糖尿病肾病的办法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其中,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要是再配合上西医的尿蛋白的治疗,那糖尿病肾病就不在可怕了。那么接下去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中医对糖尿病肾病都有哪些的调养的方法。
一、【脾肾气阳两虚型主证】:
神疲乏力,腰膝酸痛,面足水肿,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舌胖有齿印,脉细无力。治则:补益脾肾,益气活血。基本方:黄芪、党参、猪苓、茯苓、丹参、木瓜各30g,细生地20g,葛根、仙灵脾、泽泻、泽兰各15g,麦冬、当归各12g。
二、【兼挟证候兼有肝郁气滞】:
加柴胡、枳壳各10g,赤芍12g;兼有肺胃燥热,口渴明显,加生石膏30g,知母10g;兼下焦湿热尿频、尿急、尿热、尿痛,加土茯苓、石韦、生地榆各30g;兼血虚,面色苍白,口唇淡白无华,加生黄芪30g,当归、枸杞、熟地各10g;兼湿热中阻,恶心呕吐,苔厚腻,加陈皮、半夏、茯苓、竹茹等各 10g。
三、【肝肾气阴两虚型主证】: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咽干燥,大便偏干,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腰膝酸软,舌暗胖,脉弦细。治则: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基本方:生地30g,元参30g,山萸肉、太子参、葛根、麦冬各15g,丹参30g,花粉30g,牛膝12g。
四、【心肾气阳两虚型主证】:
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腰膝酸痛,尿少浮肿,畏寒肢冷,甚则喘不能平卧,舌胖暗有齿痕或舌质紫暗,脉沉细无力。治则:益气养心,通阳活血利水。基本方: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猪苓、茯苓、丹参、葶苈子各30g,桂枝6g,泽泻、泽兰各15g,桑白皮12g,车前子15g。
肾病专家表示,中医对糖尿病肾病治疗早期的治疗效果是很显著的,所以说对于糖尿病肾病应该要早发现糖尿病肾病的症状进行早治疗,不能耽误病情,这样不仅患者痛苦,病也会不好治疗了。祝您早日康复哦。
糖尿病肾病治疗
糖尿病肾病治疗依不同病期而异。临床上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
1.控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严格控制血糖可部分改善异常的肾血流动力学;至少在1型糖尿病可以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减少已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转变为明显临床蛋白尿。
2.控制血压糖尿病肾病中高血压不仅常见,同时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重要因素。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该类药物具有改善肾内血流动力学、减少尿蛋白排出,抑制系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改善滤过膜通透性等药理作用。即使全身血压正常的情况下也可产生肾脏保护功能,且不依赖于降压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ACEI的副作用主要有高钾血症、肾功能减退和干咳等。降压的靶目标在伴有蛋白尿者血压为130/80mmHg。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因其潜在的糖脂代谢紊乱作用不主张纳入一线用药,除非合并心动过速或明显水肿。钙通道阻滞剂(CCB)在糖尿病肾病病人中的肾脏保护功能尚不明确,但地尔硫卓类的作用似乎优于双氢吡啶类,后者不推荐单独用于糖尿病肾病病人。
3.饮食疗法高蛋白饮食加重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因此主张以优质蛋白为原则。蛋白质摄入应以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为主,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0.8g/(kg·d),对已有大量蛋白尿和肾衰竭的病人可降低至0.6g/(kg·d)。中晚期肾功能损伤病人,宜补充α-酮酸。另外,有人建议以鱼、鸡肉等部分代替红肉类(如牛肉、羊肉、猪肉),并加用多不饱和脂肪酸。此外也不必过分限制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的摄入。
4.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者可行肾脏替代治疗,但其预后较非糖尿病者为差。糖尿病肾病病人本身的糖尿病并发症多见,尿毒症症状出现较早,应适当放宽肾脏替代治疗的指征。一般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10~15ml/min或伴有明显胃肠道症状、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不易控制者即可进入维持性透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长期生存率相近,前者利于血糖控制、透析充分性较好,但动静脉内瘘难建立,透析过程中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后者常选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其优点在于短期内利于保护残存肾功能,因不必应用抗凝剂故在已有心脑血管意外的病人也可施行,但以葡萄糖作为渗透溶质使病人的血糖水平难以控制。
5.器官移植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病人,肾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美国约占肾移植病人的20%。近年来尸体肾移植的5年存活率为79%,活体肾移植为91%,而接受透析者其5年存活率仅43%。活体肾特别是亲属供肾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尸体肾移植。但糖尿病肾病病人移植肾存活率仍比非糖尿病病人低10%。单纯肾移植并不能防止糖尿病肾病再发生,也不能改善其他的糖尿病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