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消化不良怎么办
饭后消化不良怎么办
先吃主食
主食是种“天然消化药”。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宋新解释,米饭、面条等主食属于碳水化合物,易被消化,且容易让人有饱腹感。先吃主食可避免吃得太多,还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消化食物,进而刺激胃酸分泌,增强胃的消化能力。粗粮是主食首选,它富含纤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还能让多余的脂肪排出体外。
弯腰三次
每天饭后缓慢90度弯腰3次,每次1~2分钟,能使胃部前倾,让食物进入胃窦,促进排空,加速消化。需要提醒的是,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的人,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边散步边揉肚子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每天饭后散步20~30分钟,边散步边揉肚子,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对消化不良症状有很好缓解作用。
揉肚子时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圈,正反方向交替进行,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揉肚子时力度要适中,尽量穿着棉质无扣的上衣,以免纽扣阻碍按摩或产生静电。
消化不良病因
生理心理因素(25%):
心理和精神的不良应激的人群可导致该疾病。
饮食习惯因素(20%):
不良饮食习惯,包括刺激性食物(咖啡、浓茶、甜食、油腻、生冷等)和不良饮食习惯(包括空腹、频繁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及不规律进食或暴食暴饮等。
外界环境因素(25%):
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容易引起疾病发病。
其他疾病感染(15%):
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部分FD患者产生消化不良症状的主要病因之
消化不良症状
(1)腹泻:腹泻为主要症状,多数患者有经常腹泻或间歇发作,极少数无腹泻或有便秘。
(2)腹痛、腹胀:腹痛少见,多为胀痛,常在排便前发生,约半数有明 显胀气及恶心呕吐。
(3)体重减轻:约有50%~100%的病人发生,由于营养吸收不足和食欲不振造成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蛋白质、脂肪等营养吸收障碍,过多丢失所致。
(4)维生素缺乏:维生素D及钙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蛋白质不足可致骨质疏松、骨软化引起骨痛。
(5)生化改变:血清钾、钠、钙、镁均可不同程度下降;血浆蛋白、血脂及凝血酶原也降低 。
(6)脂肪吸收率小于90%,或粪脂排出量大于7克/天。
消化不良怎么办
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
4.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
5.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排除消化道及肝、胆、胰、脾、肾等器质性病变。
1.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生化常规、血沉等。
2.影像学检查
B超、X线、CT、MRI等。
3.内镜检查。
诊断:
罗马Ⅲ型诊断标准中FD分为2个亚型,即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依据罗马III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符合以下一点或一点以上: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灼烧感。
消化不良怎么办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病因:
1.进食后胃底容受舒张发生障碍,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协调紊乱及内脏高敏等因素与FD发病有关。
2.心理、环境及社会因素可影响、加重FD患者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FD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
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
4.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
5.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排除消化道及肝、胆、胰、脾、肾等器质性病变。
1.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生化常规、血沉等。
2.影像学检查
B超、X线、CT、MRI等。
3.内镜检查。
诊断:
罗马Ⅲ型诊断标准中FD分为2个亚型,即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依据罗马III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符合以下一点或一点以上: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灼烧感。
FD为一排除性诊断疾病,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既要求不漏诊器质性疾病,又不应无选择性地对每例患者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消化不良怎么办
1、多吃纤维
人的身体每天需要获得20-35克纤维。选择植物类食物,比如樱桃、葡萄、脆脆的彩椒、豆类、全谷类和坚果。这些食物不但能帮助消化、改善便秘,对心脏和血糖也有益处。它们会使你产生饱腹感,控制你的食量,从而帮你控制体重。
2、嚼口香糖改善胃酸
咀嚼会让你分泌唾液,来平衡造成烧心问题的酸。薄荷口味会产生刺激,所以建议选择其他口味的口香糖。如果咀嚼口香糖会使你吞下空气,造成打嗝或腹胀,那么这个方法就不适合你。
消化不良怎么办
消化不良可能是胃、小肠或大肠出毛病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其症状包括胀气、腹痛、胃灼热、打隔、恶心、呕吐、进食后有烧灼感。 食物过敏可能是造成原因,慢性胃病、生活压力、情绪紧张、缺乏消化酶等,均可能引起消化问题。如果你边吃边说话、狼吞虎咽、边吃饭边喝汤则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糖类食品含有细菌,是产生排气的主要来源。你需要找出自己无法消化的食物,进而避开这些食物。
消化不良症状
1、疡样消化不良型,它以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为特征,而又无溃疡的存在,新近研究发现常常面临应激的病人可出现应激反应,有胃酸排出的间歇性升高,加之动力障碍使胃酸对粘膜损害的作用延长和增加。因此,此型病人可因进食或服用H-受体拮抗剂而好转。
2、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型,它以胃储留症状为特征的临床表现为主,病人存在难以定位的上腹痛或不适,常由进食引起或餐后加重,同时有餐后上腹发胀、早饱、恶心或呕吐、食欲不佳等。
3、异性消化不良型,有FD症状,但不符合上述两组特征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器质性消化不良:经过检查可明确认定是由某器官病变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如肝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糖尿病等。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治疗的时候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辅助补充消化酶或者改善胃动力来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消化不良怎么办
绿茶什锦烩
原料:瘦猪肉数片,香菇(鲜品)2朵,洋菇4个,平菇3朵,鲍鱼菇2朵,胡萝卜1根,绿茶末1小匙,葱段5~6节,盐、芡粉适量。
制作方法
1.所有菇料和胡萝卜洗净切片备用;
2.肉片放入干淀粉拌和上浆,加入盐,入滚水中汆烫至变色即捞出。然后将菇料入沸水中焯至半成熟;
3.炒锅内放油适量,除肉片外,其他片料入锅翻炒,加绿茶末、肉片混拌均匀,倒入1杯开水或高汤烩出味,即下葱段,加盐,勾芡起锅。
作用:健脾开胃,调脂降压。
适用人群:血脂异常、神疲乏力、消化不良、高血压患者。
红茶山药粥
原料:山药50克,莲子15个,粳米100克,红茶2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山药去皮,放入塑料袋内拍碎,再倒出剁细。粳米淘洗干净;
2.用水将红茶、莲子煮沸,然后下粳米、山药,熬制成粥,放入冰糖即可。
作用:益气养阴,抗衰减肥。
适用人群:体弱乏力、肥胖患者。
乌龙鲜贝汤
原料:新鲜干贝数个,白萝卜半个,胡萝卜半根,西兰花3朵,乌龙茶2~3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
1.白萝卜、胡萝卜、西兰花洗净切成小块,备用;
2.干贝放入水中煮沸5分钟后,加入白萝卜、胡萝卜、西兰花和乌龙茶,滚沸后加盐,熬煮2分钟即可。
作用:消积化食,清热解毒。
适用人群: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
打嗝消化不良
1、消化不良
胃胀气多是消化不良,胃肠运动慢造成的,胃炎,胃溃疡的人常会胃胀气。进食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暴饮,暴食,饮用烈酒,浓咖啡等,导致胃粘膜炎xing病变。食物腐烂或不卫生,导致消化系统细菌感染。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残留,大鱼,大肉中的激素残留等,导致肠内菌群失调,产生消化不良。
2、胃脘撑胀
外观又有胀满的形态表现的一种病症,可同时伴有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临床表现。
3、腹部不适或疼痛
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到医院检查,除胃镜下能见到轻型胃炎外,其他检查如B超,X光造影及血液生化检查等,都不能检查出不正常的表现。
4、打嗝
每天早起或者饭前、后,均有打嗝现象,并伴随气体喷出,对身体损伤极大,吃不下饭、肉、鸡蛋、凉物、米(大米、小米)粥均不能下咽,身体消瘦,精神抑郁,神经性的头疼和胸闷,伴以乳房忽冷忽热。
5、无食欲
吃不下饭、肉、鸡蛋、凉物、米(大米、小米)粥均不能下咽,身体消瘦。
6、精神不佳
精神抑郁,神经性的头疼和胸闷。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
7、其他:乳房忽冷忽热。
胃胀气多与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出现胃胀气的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少吃甜品,多吃清淡的食物;积极锻炼身体,适量的运动有利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