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骂10大教育孩子法则
不打不骂10大教育孩子法则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专家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孩子犯错家长该怎么教育
心理学家:孩子犯错是学习的过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著名心理学家于东辉表示,孩子天生就是要从犯错误中慢慢成长的,孩子有犯错误的权利,而且他们会在犯错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成长,犯错就是学习的过程。
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而不是地想到怎么惩罚,更不能以打骂的方式来惩罚孩子。于东辉解释说,从心理学来讲,打骂对孩子是绝对没有好处的,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有研究表明,经常被打骂的孩子长大后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如果是在父母关爱下成长的孩子,则出问题的几率会小很多。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认为打骂孩子是为他好,打骂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
孩子犯错是教育的好时机
每一个孩子都会犯错,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大声呵斥,去阻止孩子犯错,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将其“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和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出“犯错”在什么地方,告诉他下次正确的做法,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反思,孩子会在自我修正的过程中逐渐成熟。
孩子犯错时家长应遵循7个一原则
1、避一避
批评孩子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孩子。
2、缓一缓
家长在气头上批评孩子,难免会言语和行动过激。此时,最好先尝试着让自己放松,心平气和后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
3、选一选
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来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融洽的氛围中,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批评,并认真思考、改正。
4、绕一绕
借助讲述寓言、故事、童话等加以引申、发挥,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冷一冷
有时候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能够使孩子感受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
6、激一激
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激励孩子,使之改正缺点。
您对孩子的管教是否过于严格了
事实上,通过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父母就可以判断自己的管教是否过于严格。本文给出孩子的7种行为:1.孩子不敢或极少对你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情绪;2.孩子对于轻微的批评都会表现得很敏感;3.事无巨细,孩子都要征询你的意见;4.孩子常说你不疼爱他,担心你不要他了;5.不懂为自己辩护,即使受委屈了都不敢说;6.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做不好;7.情绪不稳定,攻击性强,学习父母打骂的方式对同伴或玩具泄愤。如果孩子有以上3项,父母可能就要反思、调整自己的管教方式了。
尊重孩子。孩子不敢表达自己,说明他的话很少被重视。不要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想法、情绪。记住,别急着解释和否认,好好倾听,虚心接受,从中找到自己的教育误区。
发现孩子的优点。总被批评和否定,会使孩子变得敏感,缺乏自信。孩子都是需要赞美的,任何孩子都有值得称赞之处,父母要发现并肯定它。如果你觉得孩子“一无是处”,那么首先要反省自己,是怎么一步步把孩子变成这样的,而不是一味地惩罚孩子。很可能孩子就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家庭问题的受害者。
允许孩子犯点错、吃点亏。犯错吃亏本身就会给孩子教训,这其实是创造让孩子独立承担行为后果的环境。孩子犯点小错不要紧,父母可以告诉他错在哪里,下次如何避免。
耐心听完孩子的解释。孩子即使没做错也不敢辩护,因为他的解释容易被当作狡辩。当孩子闯祸或与别人争执时,要耐心了解整个过程再予以批评教育,不要假定就是自己孩子的错。恰当的批评会使孩子得到正确的引导,但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会让孩子变得遇事退缩或蛮不讲理。
戒打骂。打孩子是万不得已时采用的方式。如果每次都要打骂才能解决问题,那恰恰是父母缺乏权威的表现。家长要做的并不是逐渐增加打骂的频率和力度,而是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
家长的示范作用。身教高于言传,如果你希望孩子讲礼貌,那么自己先做到;如果你希望孩子改掉坏脾气,那家长先得对他有耐心。当然,家长还可以通过语言给孩子举自己的切身例子,帮助他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在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
温柔的权威。家长要求孩子去做一件事情时,发出指令后要看到他去执行了再离开。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但最终要确保让你的话落到实处。常见的错误做法是说完了就走,最终孩子没执行就反复催促甚至责骂,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拖延。
10个妙招应对家中的淘气宝宝
十个巧招 降服家里的淘气包
打骂孩子的常见原因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家长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其实当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这样去做,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
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担起,而不是孩子。正是因为家长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表现。
一般来说,家长之所以要打骂孩子,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1、传统教养观念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2、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
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3、熟悉的成长经验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
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
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父母打骂孩子的原因
传统教养观念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自我情绪管理不佳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熟悉的成长经验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
打骂教育会对孩子造成的危害
一、生理上的创伤
大人的力量是远远高于小孩的承受能力的。
有些家长生气时,抬手就向孩子打去,更甚者还会抓起身边的扫把、树枝、尺子等工具打孩子。如孩子认错态度良好则罢,如孩子“犯犟”,则很可能是越打越气,越气越打,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不少家庭悲剧就是这么造成的。大多打孩子的家长要理智一些,他们认为,孩子总归要打,但头打不得,打屁股没事,小屁股肉厚打不坏。事实上,屁股照样是可以“打坏”的——轻者,孩子皮下血肿,神经受损,重则,殃及内脏(如腰部的肾脏等)或由于广泛性出血而引起休克。要知道,孩子的小身体是非常娇嫩的,又怎能够经得起成人的掌心和拳头?
二、心理上的创伤
幼儿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及打骂恐吓,都会使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甚至引发心里障碍。
1、躯体不适: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现为躯体的不适。比如,孩子突然发热,患感冒(由于惊吓引起的更常见)。有的孩子会呕吐,诉说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2、遗弃感:一些父母在打骂恐吓孩子之时,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语言,别小看这不经意的气话,却可能给孩子心灵上留下较深的创伤。有个3岁的孩子见了奶奶后,紧依着不离开,奶奶问:“怎么了,干吗不让奶奶干事?”孩子哭兮兮地说:“奶奶,你要我吧,我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是捡来的。”奶奶说:“胡说!怎么是捡的?”孩子竟然说:“小红的妈妈不打小红,说她是亲宝宝,妈妈打我,说不要我了。”
3、恐惧感:一个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闹、精神紧张,常常紧抱大人不放,呼吸急促,面带恐惧表情。原来,他的父亲吓唬他说:“闹吧,天一黑就有妖怪,让妖怪把你带走吧!”开始孩子还闹,当父亲的竟装起了妖怪,把孩子吓得马上老实了。但自此,孩子便落下了明显的心理障碍。对3岁前的孩子而言,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恐吓或粗暴的态度都会使孩子出现夜惊、过度紧张及恐惧状态。
4、自暴自弃:别看是3岁前的孩子,经常被责骂或挨打,也会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他们本来可以将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干脆去搞破坏。这些孩子还可能表现出遇事冷漠,行事胆怯等。
5、逆反心理强:不难发现,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犟”,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拧才挨打,其实,挨打时,别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会不服的,这种不服而产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达出来。
6、暴力性: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会模仿家长打他那样去打别人,父母打他时表现得越粗暴,孩子对小朋友也就越粗暴。
7、说谎行为:孩子被打后,可能暂时被镇住了,但由于怕挨打,他们会渐渐不敢对父母说实话,或者找理由来摆脱挨打,久之,便会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
8、仇恨心理: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对父母的依恋性很强,一般不会产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打骂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
近日,有媒体报道,海口两名11岁的男孩,因怕被家长打而离家出走,好在最后被安全找到了。在中国,很多家长都奉行棍棒教育,孩子稍有不对就打骂伺候,心理专家表示,打骂其实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
6月11日晚,海口两名男孩离家出走,直到6月13日晚,两个孩子在失联2天2夜后才终于被找回。据其中一个孩子说,不敢回家,是因为怕被爸爸打。
现在,仍然有很多家长奉行棍棒教育,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但心理学家表示,打骂其实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
孩子天生会犯错
著名心理学家于东辉表示,孩子天生就是要从犯错误中慢慢成长的,孩子有犯错误的权利,而且他们会在犯错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成长,犯错就是学习的过程。如果孩子犯错了,家长不要惩罚,而应该对孩子进行指正和引导,千万不能用伤害孩子的方式来进行惩罚,打和骂更是失败的教育方式。
经常打骂易造成孩子心理阴影
孩子是有自尊心、自爱心的一个独立的人,粗暴的打骂只会使孩子从心理上远离父母,叛逆性增强,亲情减弱。经常打孩子,不仅使孩子受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体罚和责骂可以说是最糟糕的惩罚方法,它的特点是处罚立即见效,也许很多家长都应用过。其实这种惩罚会产生很多“后遗症”,如造成心理创伤或为孩子将来出现攻击行为提供榜样等;使孩子缺乏热情,也缺乏对热情的感受力;培养孩子怯懦、畏缩、胆小、怕事、孤独、自我否定等性格;使孩子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可以用武力解决问题;殴打孩子会掩盖过失的本质,让孩子失去了体验过失的心境,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
除了打骂 家长还应该做好这几点
打骂是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作为家长,要做的不是让孩子在暴力下屈服,而是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共同找到最适合的相处模式。
1.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情况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情况时,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引导。
2.有问题时先听孩子解释
在面对孩子违背父母的意愿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是打骂。此时,父母应先冷静下来,先听孩子的解释。当父母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初衷或动机上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自己的负面情绪。
3.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些父母常常拿“恨铁不成钢”来说事,表明自己的良苦用心。正式自己做不到才希望孩子做到更是无稽之谈。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有很多成长阶段的身心表现是十分正常的。父母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阶段,要求要量力而行,即便孩子犯错,也不要拿“放大镜”去看孩子的表现。
4.对孩子放下身段
传统意义上,中国的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纪来行事。对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建议,父母要对孩子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尽量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觉得孩子的需求是无理取闹,毫不理解大人工作打拼的艰辛。父母也有自己的好恶和情绪,因此如何对待自己,也要如何对待孩子。
父母有权打骂孩子吗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犯错就该打,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再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打骂,别人管不着。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我们国家,家庭成员之间,其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未成年子女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和监护人不得虐待和遗弃未成年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既然法律都倡导家长要循循善诱、耐心教导,那打骂教育还是不可取的。
家长打骂教育孩子的危害
孩子在3-6岁这个阶段最活泼好动,也经常会犯错,爱调皮捣蛋。很多人在发现处理孩子的事情上会控制不住打骂孩子,暂时可能孩子顺从了我们,但心灵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她家儿子我见过,有点内向孤僻。一有什么不如意,情绪波动很大。研究表示,打着长大的孩子,智商比其他的孩子要稍微差些,这与平时大脑神经刺激受损可能也有关系的。所以,光靠打去教育孩子并不是好办法。
家长一般打孩子,情绪都比较激动。面对小温馨的任性,调皮时,我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捏小温馨的耳朵,打她的小手。希望她能听话,不要和我唱反调。昨天晚上我生病,小温馨一直缠着我要陪她玩。可当时的我真的身心疲惫,好累好困,只想赶紧躺下睡一觉。我着急的让她出去自己玩,别打扰妈妈休息。她很固执,哪怕我躺下了她也陪我一起,还在一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当时的我已经快崩溃。
突然馨姥在外喊:“宝贝啊,来到客厅玩一会。妈妈生病 了得要休息,等她身体好了就会陪你玩了。我们要做个听话的孩子,好不好啊?”话音刚说完,小温馨看着我的脸蛋问:“妈妈,你是不是生病了?”我点了点头,无力地说:“是啊,妈妈头昏脑涨的,你听听,妈妈声音都变了呢。你还记得前些日子你也发烧生病了,在家睡了一整天后来是不是就好了啊?你先自己出去玩,妈妈睡一觉明天就可以陪你玩了。”小温馨很听话的关上门走开了,我听到她在外面对姥姥说:“我把门关起来了,这样就不会打扰她休息了。”
小温馨的这一举动让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因此我也明白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以为孩子小,太调皮,不懂事。可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耐心,缺少和孩子的沟通。打骂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会让他心里产生恐惧,甚至在日后的成长发育过程中留下阴影。而如果换一种孩子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去引导,效果会事半功倍。
有一天晚上,我和小温馨在小区里游玩,看到这样的一幕情景:一个妈妈拿着棍子追打她的孩子,边打边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赶快给我停下来,等我追上看我不打死你。”孩子太小,哪能跑得过妈妈呢,很快他就被妈妈给抓住狠狠揍了一顿。小温馨听着哥哥哭得撕心裂肺的看着我说:“妈妈,哥哥被她妈妈打哭了,他一定很疼。”我摸了摸她的头说:”是啊,可能是他不听妈妈的话,犯什么错了吧。“
但教育孩子还是要回家,在外尽量少动粗。孩子知道你要打他哪能不跑呢,虽说父母打孩子最多是警告一下,很少像个别的那样往死里打的。教育孩子首先要让他意识到自己犯错,多沟通多引导,而不是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屈服。分析打骂教育对孩子的六大危害:
1.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身边就有一个现成的案例,他从小被父亲打到大以至于封闭自己,不愿意和别人沟通。严重到有了抑郁症,最后还有自杀倾向。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千万不能光靠打。
2.会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
我小时候经常被我妈打,当时和她的感情很微妙,几乎有什么事都不会主动和她交流,甚至很害怕她。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暴打谩骂孩子都属于极端的做法,伤害孩子还让彼此之间有距离感。
3.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现在很多的孩子都缺乏自信,不爱交流,封闭自己。很有可能长期处于一个压抑的环境里,所以他不敢主动去和别人说话,看到别人靠近会有不适感。家长要言传身教,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
4.会造成孩子恐惧感
三岁内的孩子神经发育都为完善,家长过度恐吓和粗暴会让孩子过度紧张,产生恐惧感。看到家长离开会抱着不放,会突然焦虑不安,大哭大闹,精神紧张。希望家长纠正自己的言行举止,打孩子有害无利。
5.会让孩子有仇恨心理
幼小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打骂会加剧孩子的不良行为。长期施暴不仅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日后很有可能孩子会带着仇恨的心理成长,以至于报复别人,祸害社会。建议父母不要用权威压制孩子服从,采用适当的方法,循循善诱。
6.会让孩子养成说谎话的坏习惯
家长总希望靠打骂的手段能让孩子服软,认错,可其实孩子为了避免挨打,出于保护自己的心理很可能会违心的认错,长期以往会养成爱说谎的坏习惯。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吧。
家长在处罚孩子的时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其他人在场,谁都有自尊,不希望被当众责备。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犯错就该打,自己的孩子怎么管教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是这样吗?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尊严,有权利说不。打骂不是教育孩子最佳的方法,甚至会导致孩子敏感,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对待孩子犯错我们不要一味地埋怨压制,要讲明道理,让孩子真正信服。
打骂孩子的常见原因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家长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其实当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这样去做,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
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担起,而不是孩子。正是因为家长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表现。一般来说,家长之所以要打骂孩子,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1、传统教养观念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2、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3、熟悉的成长经验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专家提出的10个方法。
你为什么总是打骂孩子
打骂孩子的常见原因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家长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其实当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这样去做,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
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担起,而不是孩子。正是因为家长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表现。一般来说,家长之所以要打骂孩子,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1、传统教养观念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2、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3、熟悉的成长经验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专家提出的10个方法。
父母打骂教育孩子的原因
1、传统教养观念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2、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3、熟悉的成长经验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