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三阴交穴位其实很好找,在我们脚部内踝尖向上3寸的地方,胚骨后缘处。这个地方每天按摩20次左右,可以帮助减少女性长期存在的月经不调、经期过少或者是白带比较多的情况。长期脾虚的人士,也可以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健脾和胃、益气补血,并且还有助于安神助眠。
天枢穴在肚脐旁边左右2寸的地方,每天按摩30次左右,对女性来说,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对于老人和小孩来书,这个穴位可以有效的改善脾虚、腹痛腹泻腹胀等问题,有助于增加食欲、帮助消化。这个穴位每天按一按,有助于改善大肠、立即、便秘等问题。
太白穴在人的大脚趾节的第一个跖骨关节,也就是我们的大脚趾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的地方。每天按摩这个穴位大概20次左右,有很好的温中止痛、健脾益肾、涩肠止泻的功效。按摩这个穴位对于长期存在的玩腹胀满、小腹坠胀、拉肚子、大便不畅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脾胃虚按摩什么部位 按摩中脘穴调理脾胃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从剑胸结合部(胸骨下缘,胸骨和剑突结合部位)到肚脐是8寸,胸骨下缘和脐连线的中点就是本穴。
中脘属于任脉,且是小肠经,三焦经,胃经的交会穴,又是“八会穴”的“腑会”,脾胃化生气血,六腑皆禀气于胃,按揉中脘穴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理治疗所用,尤其对胃的各种疾病均有治疗效果。
连续打喷嚏是怎么回事 连续打喷嚏怎么办
首先打喷嚏是人体从鼻腔排出刺激的一种方式,打出来人才会觉得更舒适些,如果你用手捂鼻来抑制强忍不让喷嚏打出来,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大多时候打喷嚏的同时有清鼻涕流出,说明身体可能有些伤风感冒了,这是感冒前期,可以冲一碗红糖姜水用来驱寒,对于缓解宝宝受凉引起的打喷嚏症状很有帮助。
做法
准备适量红糖和姜,先把老姜切片,然后将老姜冷水下锅,慢慢熬,再加入几块红糖,喜欢甜的可以多放几块,等姜水熬的有点变黄了就放红糖。
水温比体温稍高,用干净的毛巾浸湿拧一下,不要拧干,适当不滴水就行了。然后用毛巾趁热轻轻捂住鼻子,用鼻孔呼吸,让热气可以充斥整个鼻腔,每次热敷约10分钟,一天建议2—3次。对连续打喷嚏或鼻塞都很有效果。
鼻腔受到外界或者是自身的刺激才会打喷嚏,如果一直打喷嚏就可以用温水化开一些食盐,用温热的淡盐水清洗鼻腔,以有效的防治继续打喷嚏。
(1)迎香穴
按摩位置:迎香穴位于鼻翼外侧,与鼻唇沟(鼻翼两旁各有一道沟纹)的中点。
按摩方法:以双手食指指尖,按压穴道5秒,再用双手食指指腹,向上、下推按鼻翼5秒,休息5秒钟,左右各5分钟,每日早丶晚各1次。
(2)鼻通穴
按摩位置:鼻通穴位于以食指指腹由迎香穴沿鼻唇沟,向着鼻翼的方向轻轻按摩,按摩尽处即鼻通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尖按到鼻通穴时约停留1秒放手,按到略有酸胀的感觉。每次按揉穴道10秒,休息5秒,按揉约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3)合谷穴
按摩位置:合谷穴位于两手手背虎口处。
按摩位置:按摩时可以另一手的大拇指尖按压,须注意因合谷穴的经络是通往对侧鼻翼,故左鼻塞要指压右合谷,右鼻塞要按压左合谷,就是中医所的左病治右,右病治左。按揉穴道10秒,休息5秒,按揉约5分,每日早、晚各1次。
进出人多丶空气不佳的场合要戴口罩,建议选择医疗级口罩,不要用棉布口罩,而在进出空调房温差大的地方,也可先戴口罩适应温度变化後再将口罩脱下。
如果是年龄较小的宝宝出现一直打喷嚏不能听止的情况,家长最好是用棉棒沾上淡盐水帮助宝宝清理鼻腔,然后再揉一揉宝宝的鼻翼两侧,可以帮助宝宝缓解持续喷嚏的状况。
脾虚按摩哪里最管用
位置:内踝尖上3寸,胚骨后缘处。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方法: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同前。
功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位置:脐旁开2寸处。
取穴方法: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
方法:两手放于腹部两侧,中指按压天枢穴,按揉30次。
功效:主治胃肠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位置:足大趾甲根部内侧。
取穴方法: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方法: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隐白穴,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隐白穴,同前。
功效: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位置:胫骨内铡下缘。
取穴方法: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方法:双手扶于双膝,用拇指按压阴陵泉穴旋转揉20次。
功效: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
方法: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左右旋转按压30次。
功效: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位置:足内侧,第一跟骨下缘。
方法: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的公孙穴,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公孙穴,同前。
功效: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脚气等。
脾胃虚按摩什么部位
肚脐为人体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神阙穴所在地,旁边分别还有关元,气海,中脘等穴。轻力揉按,对调整人体气海,改善体内脏腑功能都有作用,长期坚持按揉小腹,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增加肠胃蠕动。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从剑胸结合部(胸骨下缘,胸骨和剑突结合部位)到肚脐是8寸,胸骨下缘和脐连线的中点就是本穴。该穴位属于任脉,且是小肠经,三焦经,胃经的交会穴,又是“八会穴”的“腑会”,脾胃化生气血,六腑皆禀气于胃,按揉中脘穴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理治疗所用,尤其对胃的各种疾病均有治疗效果。
脾虚按摩哪里最管用 脾虚的症状
从消化道上来讲,脾虚引起的症状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无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脾虚一般会大便溏稀,不过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因为脾虚会导致肠胃缺少动力,导致脾胃不正常工作。
脾虚的人会出现全身乏力的情况,并且汗多、气短。另外会出现眼皮沉重或者是抬不起来的情况,且下肢容易水肿。身体太瘦,是因为脾虚,所以不能靠脾来运化水湿,又难以吸收。且肥胖是因为脾虚生湿,湿气难以运化,淤积在体内。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湿气重的人,湿气重的原因之一也是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
脾虚湿重也有可能引起妇科炎症。白带过多、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脾虚引起的。月经量过少是因为脾虚引起的气血不足,子宫内膜生长太薄;月经量过多是因为脾虚不能固摄经血。
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脾胃不分家),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春天如何养肝 春天养肝——按摩篇
按摩穴位: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
按摩方法:。每天按摩或艾灸它20分钟能养肝护肝;艾灸之前最好按揉太冲穴3分钟,如果脚每天有意识地用力重复抓握动作,也能起到补肝作用。
按摩位置:位于足背的上方,大脚趾和二脚趾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手指沿着两趾之间的夹缝往上移压,感到动脉跳动的位置。
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按摩公孙穴补脾安神
公孙穴位于脾经上,且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是八脉交会的要穴,具有补脾和胃,调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胃痛,痢疾等肠胃疾病,心烦,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补脾按摩手法:公孙穴通冲脉,对舒筋,引血,行瘀有重要作用,通过按压公孙穴消除血气阻滞的方法是,找准穴位,以大拇指稍用力按压,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度。
取穴:此穴位于人体脚内侧,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的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按摩公孙穴补脾安神
公孙穴位于脾经上,且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是八脉交会的要穴,具有补脾和胃,调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胃痛,痢疾等肠胃疾病,心烦,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补脾按摩手法:公孙穴通冲脉,对舒筋,引血,行瘀有重要作用,通过按压公孙穴消除血气阻滞的方法是,找准穴位,以大拇指稍用力按压,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度。
取穴:此穴位于人体脚内侧,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的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按摩三阴交除湿去虚胖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均在本穴交会,是可以经常按摩的保健穴,按摩此穴具有健脾和胃化湿,舒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效果,对肝,脾,肾2的疾病都有防治作用,
补脾按摩方法:取坐位,抬起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上,大拇指弯曲,指腹置于穴位上,用指尖垂直按压穴位,力度以出现较强的酸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孕妇禁按此穴。
取穴: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取穴。
按摩脾俞穴补脾利湿
脾俞穴为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脾脏的湿热之气借由此处向膀胱经疏散,故名脾俞穴,按揉该穴位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的作用,是脾脏最重要的保健穴之一。按揉脾俞穴能调和脾胃,解湿热之气,消除肢体乏力,背痛等虚劳症状,同时也是治疗肠胃疾病的要穴。
补脾按摩手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大拇指按在左右脾俞穴位上(其余四指附着在肋骨上),按揉约2分钟,或捏空拳揉搓穴位30-50次。
取穴:该穴位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开1.5寸处,取穴时常需取俯卧位。
按摩章门穴保养脾胃
章门穴归于足厥阴肝经,为脾的募穴,脏之会,是脾的经气结聚之处,具有健脾和胃,调中补虚,益气养血之功,主治神疲肢倦,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小儿疳积等。
补脾按摩手法:仰卧位或坐位,以双手的大拇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的章门穴,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点揉,点揉时力度要均匀,渗透,不可使用蛮力,以免引起损伤,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
取穴:仰卧或侧卧位,在腋中线,屈肘合腋时,当肘尖止处即为该穴。
脾虚按摩什么穴位能改善
脾虚按摩穴位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平时也要多吃一些补脾的食物,不能只靠按摩穴道。对脾虚有治疗作用的穴位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胫骨处,膝盖下三横指的位置,平时可以多按摩,按摩的时候要稍微用力感觉到胀痛,这个穴位是健脾的穴位。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这个穴位按摩有健脾的作用,可以调节脾虚。该穴位位于足内侧缘,赤白肉际凹陷处,如果找不准,多按摩足底也可以。
脾虚是中医的常见概念,导致脾虚的原因很多,对于男性朋友而言,更多的是肝气郁结导致的脾虚。由于肝火旺脾虚的症状是及时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肝火旺引起的脾虚,患者有消化功能减弱的症状,特别是食欲变差,而且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症状时就应引起重视。由于不同类型的脾虚的症状具有相似性,所以在出现有脾虚的症状时就应及时进行治疗,进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女人如何泡脚调理身体呢
1、玫瑰荆芥郁金浴
玫瑰荆芥郁金浴行气活血、解郁清心。
材料:玫瑰、荆芥、郁金各50克。
按摩位置:太冲穴——脚背大拇趾和第2趾间趾缝往后约3指宽处。可疏肝解郁。
按法:以指腹按5-10下为1回合、休息1-2分钟再按,回合不限。
养生功效:玫瑰中医调理养生可以疏理肝气、解郁,荆芥祛风解表、促循环,郁金行气活血、解郁清心。
2、茴香生地肉桂浴
温经通脉、活血暖体。
材料:小茴香50克、生地50克、肉桂10克。
按摩位置:太溪穴——脚踝骨内侧斜下约1公分凹陷处。可促循环、暖体。
按法:以指腹揉按带酸胀感,5-10下为1回合、休息1-2分钟再按,回合不限。
养生功效:小茴香中医调理养生可以理气散寒、温肾暖肝,生地养阴生津,肉桂温经通脉、活血暖体。
3、车前子生姜片浴
车前子生姜片浴散寒解表、促进血液循环。
材料:车前子50克,以及生姜3片。
按摩位置:三阴交穴——小腿内侧、足内踝骨往上约4指横幅处。可改善下肢浮肿、月经不顺。
按法:以指腹揉按带酸胀感,5-10下为1回合、休息1~2分钟再按,回合不限。
养生功效:车前子利尿排水、渗湿消肿,生姜助发汗、散寒解表、促进血液循环。
脾胃虚寒按摩哪些穴位
穴位按摩法: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穴位按摩法: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穴位按摩法: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穴位艾灸法: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穴位艾灸法: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