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家庭规则解决“熊孩子”问题
制定家庭规则解决“熊孩子”问题
1.帮助孩子了解家庭规则
你要让孩子明白在家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话来告诉孩子,同时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制宜。
2.全员共同参与
在制定家庭规则中,决策权不能一昧地交给家长手中,这样的通过的决策具有独裁性,孩子可能不愿遵守。所以除去关于孩子的安全问题必须让家长来制定外,其他的一些规则可以让孩子来共同参与,这样孩子拥有了参与权,他就有积极性去遵守家庭规则。
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家庭的规则也需要不断改动。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关于家庭规则的小册子,及时记录孩子遵守家庭规则的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奖惩。
3.监督孩子遵循
既然制定了家庭规则 ,只有严格遵守才能有效果。如果孩子违反了家庭规则,你要明确的告诉他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后果,采取事不过三原则。
第一次犯错家长进行警告,第二次犯错进行严重警告,第三次犯错则需要采取 必要的措施来让孩子知道不遵守家庭规则的后果。孩子年纪小,不能完全记住家庭规则,那么就需要家长在一旁提醒,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是不要采用强硬的语气,而是采取询问的语气:“这件事该做吗?”
同样的,如果孩子仔细认真的遵循家庭规则,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比如说带孩子去游乐场玩,买点孩子喜欢的食物玩具等。不要只是惩罚而不要奖励,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应该支持鼓励他,并刺激孩子继续遵循家庭规则的欲望。
总而言之,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来制定家庭规则,锻炼孩子的自控和自我约束能力,“熊孩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父母究竟能不能毁掉孩子
如果承认第一点,我想很多父母会更伤心。哈里斯在书中批判了许多流行的育儿理念,比如“有品质的陪伴”。哈里斯说,在传统社会里,人们甚至刻意地不让父母在孩子面前出现,而一旦孩子进入同龄人群体,他们肯定更愿意与同龄人一起游戏与交流,没有任何切实的证据表明父母在孩子人格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尝试把这个结论表述得温和一些吧。父母一定不要高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这样也就不会将孩子变成整个家庭的唯一中心。哈里斯说,别人总是问她:“你的意思是我怎样对待我的小孩都没有关系吗?”他们从来不问:“你的意思是我怎样对待我的丈夫或妻子都没有问题吗?”对此哈里斯回答道,她不指望如何对待丈夫,会决定丈夫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两人的相处会影响彼此在家庭生活中是否幸福。配偶与孩子是一样的,“你没有办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他,但是你有很大的权力决定他们在家里是否快乐”。
有人会说,配偶可以选择,孩子只能塑造。是的,在这一点上,家长的权力还是很大的,比如可以像孟母一样搬家,或是换一所不同的学校,就能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这听上去简直像在为学区房打广告,不过哈里斯并不反对家庭教学,只要孩子有机会参加社会组织的运动会或俱乐部,不完全与同辈隔离就行。
我认为哈里斯提出的第三个命题最有启发性。父母有权设定家庭传统、家庭氛围、亲子关系、教育方向等等。然而,当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幼儿园,学校,甚至是别人家,他们并不会将家里的习惯移置到新的环境中去,他们会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新规则——喂,你怎么解释熊孩子到哪儿都不管不顾地讨人嫌?我想熊孩子只是不恰当地将家庭环境延伸到了外界,一旦失去作为家庭环境象征的父母,熊孩子能熊多久?
反过来,不管孩子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什么成就,出息成什么高人,实现了多少小目标,他们一旦回归家庭,就会重新回到家庭情境中。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成熟、亲和、理性的成年人,却往往在原生家庭里显得手足无措、无能为力甚至判若两人。很多人能指挥千军万马,决定时代风云,面对自己的父母或子女,却莫可奈何。所以你不能说父母不起作用,但父母的作用往往只限于家庭内部,而且将持续一生。
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
在家庭中应创造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交往氛围,以父母为中心和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要让孩子敢说、爱说,有机会说话。家庭中的大小事,孩子能理解的,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参与成人的某些议论,有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敢于与成人交往。家庭中有关孩子的一些问题,更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看看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地只是家长说了才算。
二、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家长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让孩子到外面去串门,找小伙伴玩耍,也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邀请小伙子伴到家里来作客。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例如,家里买了新的玩具,家长可提醒孩子请邻居家的孩子来一起玩。别的小朋友上门来玩耍,家长要讲表示欢迎的话,消除他的恐惧心理,还要叫自己的孩子拿出好吃的东西招待他,拿出好玩的东西给他玩。这要,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和小朋友们一起交往,得到更多的交往机会,体验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
三、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
为了帮助孩子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在交往中得到快乐,家长应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
1、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学会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父母应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告诉孩子只有懂得礼貌的人,别人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也才肯把心爱的玩具给他玩。对孩子在活动中礼貌语言用得好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强化孩子的礼貌行为,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2、让孩子学会容忍与合作。在交往中,遇到与自己意愿相悖的事,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忍让,与同伴友好合作,暂时克制自己的愿望,服从多数人的意见。例如,几个孩子在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大家都说玩动物园,而自己却想玩娃娃家,此时,就要克制自己的愿望,和同伴们一起高高兴兴地玩动物园的游戏。这样才能使交往顺利进行。
3、学习遵守集体规则。孩子们在交往时,会自己制定一些规则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谁破坏了这些规则,谁就会受到集体的排斥。只有自觉遵守集体规则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也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和他一起玩。
4、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孩子们在交往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困难,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应支持孩子帮助其他的朋友克服困难,如朋友摔到了急忙扶起来,同伴的玩具不见了帮着去寻找等等。要让孩子知道乐于助人的人就会有很多的朋友。
4种亲子沟通方式不可取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另外,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
打岔啰唆型沟通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说得很热闹,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两个自言自语的人。
"妈妈。明天我们春游,老师说每人要交5元钱。""又要交钱了?从你上学到现在,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了。我们那个时候春游,就带上一瓶白开水、两块烧饼,自己走到郊外,根本不要买票。你看看现在,一个月光水电费就是好几十,春游要交钱,你肯定还要带点零用钱,钱不好挣噢……"一句话,引出那么多的话和事。
啰唆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立即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看是在处理别人的事,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纷乱的情绪。
打岔啰唆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
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
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往往是家长)在喋喋不休,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则陷入烦躁,焦虑,盼望着这种唠叨早点结束,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这种毫 无效能的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出现逆反和抵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
这时家长千万要明白,是您的唠叨使孩子在拒绝您说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话。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我要买活动铅笔。""为什么要买?""原来那个坏了。""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小孩 子要知道爱惜物品。"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超理智";一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 子,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 春期后爆发出来。一些孩子在整个中小学期间都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好学生",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可能出现种种适应障碍。而刻板、缺少热情、固 执、偏执、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
把握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
抓住关键期解决儿童心理问题
在王慧看来,儿童在校园生活中面临两大心理问题:一是学习问题;二是交往问题。而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在关键时间段内进行。“现在,妈妈们生育年龄普遍提高、剖腹产概率提高、母乳喂养概率减少、隔代教养的现象比较多。因为规则意识缺乏而引发的心理问题相对比较集中。”
王慧介绍,注意力缺陷的问题,是目前比较多存在的问题。占全国学生比例大概5%到6%,全国一共有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注意力缺陷的患儿,相当于平均每个班级就有一到两个孩子存在这样的问题。另外,由于家庭教养方式引发的心理疾病也不容忽视。就全国来说,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
在上海,由于生存压力大,父母忙于工作,隔代教养的问题就比较突出。孩子们在四到六岁的幼儿园时期,是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如果规则意识没有培养好,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会导致儿童在入学后无法很好适应,容易造成孩子的一些自私自利、情绪波动性大、攻击性强等一系列问题。
“二孩政策”之后要更关注大娃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对于很多独生子女儿童来说,可能会面临一个情感缺失。对此,徐静特别提醒家有二孩的家长们,对大娃的情绪问题尤其要加以关注。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在家庭中,小孩子也是处于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在零到六岁的成长过程中,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来练习怎么和同伴交往,到学校后,遇到同龄人就会存在交往困难。其实,二孩政策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但是从情绪上来看,有些孩子在成为哥哥、姐姐之后,可能会感觉父母的爱被弟弟、妹妹剥夺了,会有失落感。如果家长能够把孩子遇到的问题,做理性的教育思考,有多子女的家庭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成长。”
用游戏提高宝宝社交能力
1、全家猜猜猜
妈妈爸爸与孩子坐在一起相互提问题,例如:每天家里起得最早的人是谁?幼儿园里最喜欢小熊泰迪的小朋友是谁?一起猜测家里的亲戚、朋友以及孩子的小伙伴、幼儿园老师等,还可以扩展到家里的物品以及社区的设施,如医院、派出所等。
2、结识新朋友
让孩子说出自己想要交往的对象,和他一起制定交友计划,比如:一个月内认识几个朋友,采取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等等。与孩子一同设计各种漂亮可爱的便条,便条上有问候语、自我介绍、门牌号码或联系电话等等。让孩子随身携带便条,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对象时,亲手将便条交给他们,当然,选择对象时要注意安全性,最好将范围控制在下区内。
3、易子而教
为了克服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固有的局限性,有必要扩大孩子的生活环境,变更活动范围。假期里,两个家庭都外出旅游时,相互交换孩子;在隔壁邻居之间进行短期“易子”活动;有亲戚关系的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互换,到自己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体会不同的生活。
4、盒子里的秘密
参加人数4-5人,大家依次把一个小盒子往下传递。规则:音乐停止时,拿着盒子的人才可以拆开盒子看礼物;音乐再起时,拆开的盒子要被盖好继续传递。一轮传递结束后,遵守规则的人能够能得到盒子里的礼物作为奖励。
5、一日之际在于晨
利用晨练时光,充分调动孩子热情: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一起锻炼身体;识别不同类型、不同职业的人;了解社区内各种生活设施和服务项目,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这些服务。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多
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儿童的情绪状态产生什么影响?不久前有关单位进行的一项联合量化调查,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专家张一介绍,这项研究以哈市9所小学五、六年级1912名学生为对象,采用自编情商测量表,设计了情绪稳定程度、情绪紧张程度、恐惧情绪程度、敌意情绪程度、羞怯情绪程度等10个问卷项目;同时对被测学生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并将家庭结构分为正常小家庭、正常大家庭、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四个类型。
调查显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儿童情绪不稳定。这是因为前三类家庭的儿童从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们对儿童的需求呵护是发自内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儿童因为有了继父或继母,内心难以接受或难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当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时,表现为快乐、自由的情绪和行为;而在继父、继母面前,则表现出冷漠,拘谨的情绪和行为。
统计表明,再婚家庭中21.6%的儿童有较严重的情绪烦恼,18.9%的儿童精神紧张,有56.8%的儿童有较强的压抑心理,这些数据均高于其他家庭类型同类指标人数的百分比。这是因为再婚家庭儿童在新组建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或继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经济上的支配权,均与自己亲生父母生活在一 起时有一定的距离或差异,使其内心产生出忧虑、紧张、压抑、烦恼等不健康情绪。同样,单亲家庭儿童中有严重情绪忧虑的人数高达21.1%,这与他们经历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时受到的一定心理刺激有关。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儿童的身心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所以,再婚家庭应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这些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补偿式的爱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儿童 的情绪异常。”张一说。
不要轻易在乎别人的评价
张一告诉记者,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好坏自己不能够做主,决定权交到了其他人手里。有很多孩子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百般挑剔,如:个子矮小、身材肥胖、眼睛不大、头发太短、太稀等。有的甚至责怪自己为什么生在了农村,怨家里太穷等等,他们妄自菲薄,陷入无尽的痛苦烦恼和孤独之中。这是典型的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父母的一种情绪体验。长此以往,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给自己设下种种障碍,不仅堵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且会严 重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许多心理疾病来自暗示
可能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能使人的情感和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张一说。
据张一介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
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与神经类型是不同的,对暗示的感受程度和结果也 就不相同。人从气质上来分,有胆液质、神经质、多血质和黏液质4种,大多数人又同时具备这4种气质类型中的几种类型。胆液质型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而黏液质型的人对心理暗示的反应较慢。大多数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年人和儿童比青年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出人意料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心理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的作用。心理暗示虽然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为什么学前教育很重要
三岁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时候。这时教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做人及做事的原则、自理能力的培养。一旦孩子的性格形成,不去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隐患将随终生。
学前教育会为将来的课堂学习打基础。学前教育就是为了将来孩子九年义务教育做一个基础。让孩子有如课堂教育一些坐息时间及生活有规律及集体意识,这是单一的家庭教育所无法给予的。
学前教育包括交际、情感、求知诸多内容。有很多人会以成人的意识来看待学前教育。功利性很大,只看到表面,却没看到隐性的内容。学前教育不是以提升能力为主。而是以全面培养孩子性格及行为习惯为主的。有些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比如交往能力,人的成功是百分之七十的交往,百分之三十的知识。交往力是学前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
学前教育是每个家庭所要面临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家庭是421家庭。独二代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刻不容缓。但是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与通病。这个不得不去正视。
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功。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就要在学前教育中投入时间与精力。与幼儿园配合给孩子一个良好成长环境。
宝宝7个坏习惯一定要改掉
1、爱批评抱怨
父母如果经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常常批评家人小小的缺点、问题,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问题都是来自别人,来自环境,不是我的错”。
这会使孩子也变得爱批评抱怨,不能包容别人,也无法正确的面对自身的问题,形成缺乏自信又爱挑剔的性格。
2、用食物安抚情绪
家长在伤心或失望时用食物安慰自己,也会给孩子发出错误信号——食物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正确的做法是,通过与朋友交谈或者散步等更好的方式改善和提升情绪。
3、过多使用手机和电脑
研究发现,在屏幕前的时间太长会影响儿童睡眠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及体重增加等多种问题。然而,有些家长一边告诉孩子不要在吃饭时玩手机游戏,自己却在边吃饭边用手机刷微博。
言传不如身教,家长应制定手机电脑家庭使用规则,所有家庭成员必须严格遵守。
4、过分注重外表和物质
家长太注重外表和物质需求,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应设法培养孩子更多的健康习惯,比如散步、打球等,让孩子明白,身强体壮比穿着打扮更重要。家长赞美孩子漂亮的同时,应更多地表扬他们的聪明和善良。
5、借酒消愁
工作一天不顺心,回家就想喝一杯。这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酒是缓解压力的极佳方式。家长应该寻找更积极的解压方式,比如锻炼身体、冥想打坐、与家人聊天等。
6、总爱攀比
有些家长凡事总爱与人攀比,动辄就教育孩子“邻居家小孩如何”“你某某同学如何”等。此类攀比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起不到鼓励和鞭策作用,反而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有良好表现时,及时表扬。
7、爱争吵
如果夫妻间总爱争吵,孩子学到的是“争吵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父母吵架不但难以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压力。研究发现,这种压力还会增加儿童发胖的几率。
8、对别人说三道四
很多家长爱对别人的长相或行为说三道四。这其实是缺乏自信的一大表现。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学习这种行为,导致孩子的人际关系恶化。
上述的8种行为习惯,你有犯过吗?如果有的话,就要下意识去改正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让他们吃饱喝好之外,还要更加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