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期的9种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期的9种特殊生理现象

(1)“马牙”,出生不久宝宝口腔中的上腭和牙龈部位,会出现多少不一的黄白色小颗粒,俗称“马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的,数周后会自然消失,民间有个陋习,特别爱擦拭或挑破“马牙”,有害无益!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诱发鹅口疮,严重的会导致败血症。

(2)“螳螂嘴”,出生不久宝宝,两侧颊部会有轻微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利于宝宝吸吮乳汁,随着年龄增大,口腔吸吮能力增强,这个脂肪垫会慢慢消失,这不是感染导致的肿胀,不需要治疗,民间也会像对待“马牙”一样,主张擦拭,有可能导致局部感染甚至是败血症的危险。

(4)乳腺肿大,男宝宝和女宝宝都有可能在出生后3-7天内会出现乳腺肿大,多数是双侧同时肿大,但部分有不对称肿大,有蚕豆或核桃大小,有时还伴有一侧乳头轻微内陷,这是由于来自妈妈的雌激素中断造成的,2-4周后宝宝乳腺肿大自然消退,这期间切忌挤压乳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6)新生儿红斑,宝宝出生1-2天在头部、躯干和四肢会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红斑,称为新生儿红斑,有些严重的红斑中间的皮肤偏白,周围的边比较红,称为新生儿毒性红斑,有嗜酸粒细胞浸润,一般数天后自然消失,不需要做特殊处理,红斑持续超过一周,可以看医生排除其他皮肤疾病。

(8)生理性体重下降,宝宝出生后一周内适应环境能力差,进食和吸吮能力不强,进食母乳不够,排泄胎粪和尿液多,皮肤和呼吸道丢失水分等原因,会出现短暂的体重下降,这种生理性体重下降会在一周后逐渐恢复,一般来说体重变化低于10%,如果体重变化超过10% 需要看医生排除其他疾病。

(9)生理性黄疸,出生后出现的皮肤轻度黄染,但是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有重叠出现的情况,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黄疸的治疗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和程度来决定治疗的方案,我会另外整理一篇微博关于如何认识黄疸,之后和妈妈分享。

新生儿如何护理 新生儿护理方法有哪些

1.口腔清理

婴儿出生时,要迅速清理口腔,防止婴儿误吸羊水,导致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新生儿口腔皮肤娇嫩,以免误伤孩子。

2.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需细心护理,穿宽松衣物,随时保持干爽清洁。新生儿皮肤细嫩,不宜接触尖锐物体。

3.脐带护理

配合医生保持脐带的干燥清洁,如有发炎现象,要及时消炎。脐带剪开几日后会自行脱落,要小心护理。

4.睡眠护理

注意睡眠充足和睡姿。睡眠充足新生儿才有体力进食,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宝宝更好生长发育。

5.眼部清理

为了防止新生儿患上眼炎,及时为孩子清理眼角周围异物,保护孩子视力。

6.保持恒温

新生儿应在温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再抱到自然温度下,温室温度应该控制在25度,婴儿体温要保持在36.5度。

7.注意体位

要用正确的姿势护理新生儿,尽量不要让他人随意抱起,不正确的抱姿会对孩子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8.健康环境

新生儿应在通风且无噪音的房间内休息。通风保持空气清爽,无噪音让新生儿安心休息,心情平和。

9.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长“马牙”、女婴阴道分泌红色异物、婴儿生理性黄疸等都是正常现象,但若这些症状长时间未消失,则需立即就医。

新生儿几种特殊的生理现象

乳腺增大:新生儿出生后,其乳房有圆锥样增大,甚至还会分泌少量乳汁,一般2~3周消失。此属正常现象,并非病态。因为妈咪临产时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产素较多,这几种激素都是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的物质。胎儿会从母体接受一定量的激素,所以乳房肿大。婴儿出生后,激素来源中断,其体内激素逐渐消失,而生乳素则在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仍在体内维持相当的浓度,导致乳房增大现象出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延续一个月后会逐渐消失,大人们不可挤压及做任何处理。

黄疸 : 大约半数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5天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现象,在一周内达到高峰,10~12天逐渐消退,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约持续一个月。这是正常现象,称作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期间,只要能吃上母乳,很快会自然消退。但如果出现时间比生理性黄疸早、重,或消退时间过晚,都属于病理性黄疸。妈咪应在宝贝出生1~2周内密切观察黄疸的发展情况,如皮肤呈橘黄色,白眼球及眼泪都已发黄,尿呈深黄色且能染黄尿布,说明黄疸已超出正常的范围,应立即就医。

上皮珠 : 在出生不久的孩子口中,会看到牙龈或上腭上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的小球,俗称马牙,医学上称“上皮珠”。马牙不是真正的牙齿,也不是病,而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种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会自然脱落,不需做任何处理,更不能用针挑。

见红和白带 : 部分女婴因受母体里带来的雌激素的影响,在出生后几天里阴道会流出一些血样黏液或白色黏液,这是假月经和白带。医学上称假月经为见红。出现这些现象,无需治疗,数天后会自行消失。

打嗝 :多数婴儿常有打嗝的现象,这是正常的,是由于小宝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当婴儿受到轻微刺激如冷空气吸入、进食太快、吸奶时将空气吞入胃内等,都会引起打嗝。此时,只要将宝宝头抬高,拍打背部,将胃内的空气拍出或等胃内的食物往胃下端的肠道里排出一部分,嗝就可以止住了。随着宝宝的成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打嗝现象会自然好转。

色素斑 :色素斑常见于新生儿后背、骶尾部、臀部,为大片灰蓝色或紫色胎生青痣,不高出皮肤,是皮肤深层色素细胞堆积而成,不影响健康,一般在生后4~5年会自行消退,不需治疗。

大肚子 :新生儿肚子大,是因为腹肌发育不完善,腹壁比较松弛而受胃肠空盈的影响所造成的。有的妈咪常常把宝贝的腹部膨隆误认为是腹胀,其实它是正常现象。随着婴儿年月的增长和腹肌逐渐发育,腹部会渐渐平坦的。

新生儿的睡眠与一些特殊生理现象

不少妈妈发现,刚刚出生的宝宝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科学统计表明,新生儿几乎每天有有18到22个小时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只有他干扰时才醒来如饥饿,大小便,噪音等等。但也不排除有部分“短睡型婴儿”,睡眠时间比一般婴儿少,甚至不喜欢睡觉,新妈妈们不用担心。新生儿跟大人一样,有的爱睡觉,有的不爱睡觉。但是只要自己的宝宝在不睡眠的时候精力充沛、情绪稳定、食欲良好,睡觉时睡眠有一定的规律,且孩子的体重、头围、胸围、身长等均在正常的范围内,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增长,那么就说明孩子没有睡眠不足问题。

宝宝的睡眠时间也是因人而异,让一个睡不着觉的人硬躺在床上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新妈妈也不要要求睡眠少的孩子一定要睡觉,况且并不能单独以睡眠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是否正常。

也有很多新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刚出生不久就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比如 脱水热、乳房肿胀、 生理性黄疸、螳螂嘴、马牙、新生儿包茎、 生理性体重下降、四肢抽动、 阴道流血、红色尿等方面。对于这些生理现象,作为新生儿的父母首先不要过度紧张,这些生理现象都是新生儿常见的,应了解一下导致这些特殊状况的出现的原因,及时与医生沟通,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妥善的治疗与护理。

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乳房肿大

表现:男女足月新生儿均可发生,生后3-5天出现。乳房如蚕豆到鸽蛋大小,乳量自数滴至20毫升不等,乳汁成分和成人的初乳相仿。

原因:新生儿乳房涨大及泌乳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状况,由于胎儿自胎盘接受母体的内分泌,其中卵巢的孕酮可使乳房涨大,垂体的催乳素使乳房泌乳。

处理:1-2周后自然消失,但偶可延长至3月。不需特殊处理,如强烈挤压,可致继发感染。

黄疸患儿应该如何调理

一、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其特点是:

1、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

2、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偏高。

产生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体内产生胆红素过多,而肝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致使胆红素堆积于血中而发生黄疸。因系生理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可多饮葡萄糖水,促进利尿,排出胆红素。有些严重的黄疸可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引起永久性脑损害,所以一旦发现宝宝黄疸有所加重就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遗憾终生。

二、需要区别的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由疾病引起。其特点是: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1周后出现,或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

2、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时限。

3、黄疸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了生理性黄疸的数值。病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畸形、克汀病、头颅血肿等,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诊治,并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

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

表现:新生儿出生后的皮肤为粉红色,生后2-3天时,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小宝宝的皮肤发黄,有时眼睛的白眼球(巩膜)也会发黄;一般为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1-2周内消退。小宝宝除皮肤发黄外,全身状况良好,无其他伴随症状,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

原因:一方面是过多的红细胞破坏,血内胆红素量增高;另一方面肝脏功能不完善,影响胆红素正常代谢,致使血液内非结合胆红素的量增高,因而出现临床上的黄疽。

处理:这种生理性的黄疸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疽者,首先应考虑Rh溶血病;5天后出现的黄疸,或遇黄疸较深时,应做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皮肤发黄是病吗

答:正常足月的新生儿绝大多数在生后第2—3天皮肤和粘膜会发黄,第4—5天最为明显,第7—10天逐渐消退。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叫生理性黄疸,不必治疗。

早产儿一般在生后第3—5天出现黄疸,第6—8天达高峰,黄疸比足月儿来得重,第7—9天开始消退,三周退净,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胎儿期氧气比较缺乏,血液中需要有较多的红细胞来补偿。出生后新生儿能自己吸氧,使多余的红细胞自行破坏而产生过量的胆红质。同时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完全处理这些过多的胆红质,因而堆积在血液中,使皮肤和粘膜变成黄色。

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

1、溢乳:新生儿胃体呈水平位,胃容量小,胃入口处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出口处幽门肌肉却相对紧张,进入胃内的奶汁,不易通过紧张的幽门进入肠道,却容易通过松弛的贲门,返流回食道,溢入口中,并从小嘴巴里流出来。另外,新生儿消化道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这也是造成奶汁返流的原因。生理性溢乳不需要治疗,只要注意护理,一般随着月龄的增加,都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2、上皮珠、马牙和螳螂嘴:有的新生儿口腔硬腭上,可见一些白色小珠,医学上称为上皮珠。上皮珠是细胞脱落不完全所致,对宝宝没有任何影响,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不必处理。新生儿齿龈上也可能有白色小珠,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这种现象俗称“马牙”。新生儿口腔内两颊部,会堆积一小堆脂肪垫,俗称“螳螂嘴”。和上皮珠一样,马牙、螳螂嘴也不需要处理,它们会自行消失的。

3、乳房增大、乳头凹陷:不论男婴还是女婴,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触感上有蚕豆或山楂大小的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流出。新生儿乳房增大,是胎儿期母体雌激素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内即可自行消退。新生儿乳房肿胀,千万不要挤压,如果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造成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如果是女婴,挤压造成乳腺发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成年后会影响乳汁分泌。

4、黄疸:也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黄疸。这是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殊性引起的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2毫克/分升,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现暂时性黄疸,发生率为50%左右。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5毫克/分升,暂时性黄疸发生率在80%左右,出生7~10天后自然消退。

5、生理性体重降低(塌水膘):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新生儿的普遍现象。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睡眠时间长,吸吮力弱,吃奶时间和次数少,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分,大小便排泄量也相对多,再加上妈妈开始时乳汁分泌量少,所以新生儿在出生的头几天,体重不增加,反而下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俗称“塌水膘”,新手妈妈不必着急。在随后的日子里,新生儿体重会迅速增长。

新生儿黄疸治疗经验之谈

什么是黄疸?

新生儿黄疸较其他月龄更为常见,这主要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新生儿常见的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黄了,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是怎么回事呢?没关系,多半是由于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一、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其特点是:

1、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

2、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偏高。

产生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体内产生胆红素过多,而肝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致使胆红素堆积于血中而发生黄疸。因系生理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可多饮葡萄糖水,促进利尿,排出胆红素。有些严重的黄疸可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引起永久性脑损害,所以一旦发现宝宝黄疸有所加重就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遗憾终生。

二、需要区别的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由疾病引起。其特点是: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1周后出现,或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

2、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时限。

3、黄疸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了生理性黄疸的数值。病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畸形、克汀病、头颅血肿等,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诊治,并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

8个女性经期的特殊生理现象

1、食欲下降

研究显示,女性在月经期这周的食物摄取量会比平时少12%,而且由激素引起的食欲也会下降。

2、月经来前的一周,戒烟更成功

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月经前几天,体内雌激素水平会降至最低,成功戒烟的几率就会直线上升。

3、口齿不利

月经期间,由于黄体酮的影响,女性可能会口齿不流利,思路也会变得不连贯,这是正常现象。

不少女性还会出现便秘、腹胀等,此时要多喝水、多摄入粗纤维食物,以保持正常排便。

5、情绪传染

月经导致的情绪不稳定也会传染。男性在妻子来月经的那几天,也会变得脾气暴躁。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女性时高时低的雌激素水平,让男性的激素分泌也出现了“过山车”般的起伏。

6、一起生活工作的女性经期变得靠近

生活、工作在一起的女性,月经期会越来越接近。这一方面是因为女性受到彼此对生理期来临心理性紧张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身体中释放的紧张化学物质会传染。

7、部分女性会腹泻

月经期,体内会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刺激子宫收缩从而让经血顺利排出。这与刺激肠道收缩、引起腹泻的化学物质是一样的。所以,一旦腹部感到绞痛时,女性可以服用一些抗炎止痛药物来抑制收缩。

8、性欲最旺盛

此时压抑性欲的黄体酮分泌量最低,再加上不会怀孕,女性对此会更放松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介绍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病理现象。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新生宝宝的特殊生理现象

黄疸 :由于新生儿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这属于生理范畴的黄疸,一般7-10天会逐渐消退。 早产儿 可能到3-4周才会消退。这都是正常的。

提示:妈妈要给宝宝充足的奶量,让宝宝居住在光线充足的室内。如果黄疸迟迟不退,可能是疾病所致,家长要带宝宝就医。

体重下降 :在宝宝出生几天内,由于进奶量较少,排出胎粪,皮肤及呼吸时蒸发水分较多,在出生后2-4天体重不升反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提示:生理性体重下降到10天左右会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如果2周后仍未恢复,家长就要寻找原因,如喂养不足、胃肠道先天性疾病等。

吐奶 :新生宝宝的胃是呈水平位的,就像两头扎住的口袋,胃的上端是贲门,肌肉发育尚未成熟,比较松弛;胃的下端是幽门,肌肉比较紧张,容易痉挛。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很小, 呕吐 反射中枢控制能力弱,若吮奶过急、过多,就很容易吐奶。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

提示:妈妈给宝宝喂奶时注意量和速度,检查奶头孔的大小,同时避免空气吸入。当宝宝吃完奶后,要竖起轻拍背部10分钟,等到 打嗝 后再放回床上。一旦宝宝吐出奶,应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奶吸入气管内。

乳腺大 :有些新生宝宝在出生后3-5天会出现乳腺肿大,约有蚕豆到核桃大小,部分甚至还有乳汁分泌。这是由于母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胎盘进入宝宝体内所致,雌激素会使乳腺增大,孕激素使乳汁分泌,一般在2-3周后,逐渐消退。

提示:当宝宝乳腺肿大时,家长千万不要挤压,乳头可能被挤破,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

阴道流血 :少数女婴在出生后1周左右,阴道内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或灰白色粘液分泌物流出。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母体的激素影响,出生后激素影响中断,造成类似月经的出血,一般数天内可消失。

提示:家长不要惊慌,只要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就可以了。

鼻塞 :宝宝的鼻黏膜的毛细血管很丰富,且鼻腔很狭窄。当有分泌物时,鼻腔很容易被塞住,不一定是感冒。

提示:父母可用小棉签轻柔地将鼻腔分泌物取出。

尿色红 :出生后2-5天,由于宝宝尿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分泌增加,可使尿染成红色,并伴有排尿时啼哭,在 尿布 上也可呈红色,一般持续几天后消失。

提示:妈妈可在两次喂奶期间,加喂些温开水,促使尿排出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不同

宝宝从出生后结扎脐带至出生后28天就是新生儿期。新生宝宝各个器官还未发育成熟,所以会经常出现各种疾病,新生儿黄疸就是新生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今天小编来讲解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不同。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一种特殊生理现象,80%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但是要注意,如果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则应该高度重视,很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提示宝宝身体出现严重的疾病。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不同

1、出现时间不同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2-3天。宝宝皮肤呈现浅黄色,巩膜微带黄色,尿稍黄。宝宝精神没有不适情况,在第4-6天黄疸最明显。

病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12-24小时内。或者黄疸消退后又重复出现。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生理性黄疸时间。

2、黄疸出现的程度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面部、颈部,皮肤浅黄或者柠檬色,巩膜微黄,尿黄但是尿布不会染色。

病理性黄疸一般较重,呈金黄色,四肢、手心、脚心皮肤都很黄,尿布上也会出现明显染黄颜色。

3、黄疸消退时间

生理性黄疸消退一般不超过2周,足月宝宝大多在7-10天黄疸就会消退,早产宝宝可能要延长至出生后第3-4周才会消退。

若2周还没消退或者消退后又出现了黄疸,则是病理性黄疸。

4、宝宝精神状态

宝宝如果是生理性黄疸,精神佳,吃奶香,吃奶有力,哭声洪亮。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精神差,吃奶不香,吸奶无力,甚至抽风。

一般说来,生理性黄疸无须处理,只要让宝宝多吃母乳,多排尿,就可以排出胆红素,黄疸就会逐渐消退。若宝宝黄疸黄染程度发展很快,黄染范围大,扩展到四肢,甚至手脚心,就意味着病情严重,若延误治疗很可能会造成脑神经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出现这些异常情况家长要及早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相关推荐

新生儿几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C}1、{C}宝宝怎么“缩水”了? 悠悠是个大胖小子,出生体重7斤半,乐坏了悠爸和悠妈。可是生后第6天,一称体重,怎么只有7斤2两了?难道是秤坏了,还是悠悠生病了?可是悠悠看上去精神好得很,一点都不像生病的样子。其实,这是典型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掉水膘”,主要是由于宝宝生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摄入量少、胎脂脱落及胎便排出等原因造成的。一般来说生后一周左右宝宝体重会降至最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体重,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是,生理性体重下降也是有范围的,足月儿体重减轻一般不超过出生

了解小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特点 一、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其特点是: 1、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 2、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偏高。 产生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体内产生胆红素过多,而肝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致使胆红素堆积于血中而发生黄疸。因系生理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可多饮葡萄糖水,促进利尿,排出胆红素。有些严重的黄疸可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引起永

什么是新生儿红斑

早产儿则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可能宝宝得过新生儿红斑,但很多新妈妈却不知情,以为只是普通的皮肤小问题。因为大多宝宝得了新生儿红斑后仍然精神好,吃奶好,一般35天后就自然消退了。新生儿红斑又称新生儿过敏性红斑,以前亦称为新生儿中毒性红斑。目前对新生儿红斑的发生机理尚不是十分清楚。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新生儿经乳汁或者胎盘,并通过胃肠道吸收了某些致敏源,或是来自于母体的内分泌激素而致新生儿的过敏反应;二是新生儿皮肤娇嫩,皮下血管丰富,以及角质层发育不完善,这样,当胎儿从母体娩出,从羊水浸泡中来到干燥的环境中,同时

孩子为什么会流涎

孩子流涎原因: (1)生理性。由于婴儿的口腔浅,不会控制口腔的唾液。在新生儿期,唾液腺不发达,到第5个月以后,唾液分泌增加;6个月时,牙齿萌出,也会刺激唾液分泌增多,以致流涎稍多,这些均属生理现象。 (2)病理性。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儿不正常地流口水,常有口腔炎、面神经麻痹,伴有小嘴哨斜、智力下降等。

新生儿嗓子呼噜呼噜的怎么回事 情况一:正常生理现象

新生儿嗓子呼噜呼噜的首先考虑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新生儿的喉骨、上颚软骨发育还不完善,通常多数的新生儿在睡觉或者喝奶的时候都会有嗓子里呼噜呼噜的声音。在家长听起来,好像宝宝的嗓子里有痰,非常担心,但者其实是正常的的生理现象,许多的宝宝都这样,不用太过在意,通常在新生儿月份大一些的时候就好了。 要怎么判断新生儿嗓子呼噜呼噜的是不是正常生理现象呢?家长们可以在平常多观察新生儿,如果新生儿只在喝奶、喝水、睡觉的时候这样,只要不影响新生儿的吞咽和睡眠,则考虑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观察到新生儿在醒来的其他时间也是有

如何护理早产儿

胎龄越短,婴儿体重越小身长越短。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 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少数确恬早产儿而体重超过2,500g,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 1新生儿的护理 自母体娩出到出生后四周(28天)以内的小儿叫做新生儿。新生儿期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因此,要注意精心护理。 2注意居

如何鉴别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刚出生的宝宝,由于特殊的胆红素代谢特点,常会出现或轻或重的血清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黄染,即新生儿黄疸。这是一种生理现象,若黄疸程度不重,持续的时间不长,宝宝的一般情况好,则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即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只需让孩子好好吃好好排便,随着年龄增长,黄疸会逐渐消退的。但生理性黄疸是一个排除性诊断,即必须排除了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黄疸之后,才考虑为生理性黄疸。那怎样的情况需考虑病理性黄疸呢? 1.黄疸出现过早时。宝宝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这种情况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一、生理性黄疸 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现象呢?这是因为在胎儿期,胎儿靠胎盘供应血和氧气,但是体内为低氧环境,必须有更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出生后,新生儿必须用自己的肺呼吸直接获得氧气,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于是大量的红血球被破坏,分解产生胆红质。这时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把过多的胆红质处理后排出体外,只能堆积在血液中。这种胆红质象黄色的染料一样,随着血液的流动,把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出现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一般很轻微,如果宝宝

新生儿的三大皮肤生理现象

1、生理性脱皮现象 新生儿出生两周左右,出现脱皮现象。好好的宝宝,一夜之间稚嫩的皮肤开始爆皮,紧接着就开始脱皮,漂亮的宝宝好像涂了一层浆糊,干裂开来。这是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 出生时附着在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随着上皮细胞的脱落而脱落,这就形成了新生儿生理性脱皮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 2、皮肤变色 刚出生的宝宝,真可以称为“变色龙”:新生儿变动体位,皮肤颜色出现界线分明的不同变化,这就是医学上称的皮肤变色。 (1)上身肤色和下身不一样 有些婴儿一出生,你会发

早产儿黄疸的原因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 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