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些习惯其实不坏
宝宝这些习惯其实不坏
让宝宝尽情地咬
1岁以内的宝宝都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觉得很不卫生,通常都要把东西从宝宝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喝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宝宝。12个月以前,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
正确做法: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适当给点磨牙饼,宝宝会很开心的!
宝宝怕生很正常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6个月以前谁抱都高兴,可是六个月以后却越来越怕生。家里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怎么宝宝越大越没出息了呢?”事实上,“怕生”是一种成长现象。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开始会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宝宝在脑子里检索不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形象,就会感到不安:“这个家伙是谁?”
正确的做法:一开始,让陌生人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宝宝受到惊吓,然后让宝宝逐渐去适应。
“乐此不疲”搬运工
宝宝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不少爸爸妈妈开始头疼了:小家伙特喜欢搬东西,只要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其实,爸爸妈妈完全不必为此烦恼,当宝宝发现许多东西会因他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时,就会很有成就感。
正确的做法:要多鼓励宝宝,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孩子受伤的东西。
这些护理习惯会伤害宝宝
1、经常亲吻宝宝的嘴巴
害处:我们能理解父母喜爱宝宝的心情,但是宝贝们的免疫系统和抵抗力都还有待完善,这样的“亲密接触”很容易将大人身上的细菌传染给宝宝(如口腔中的微生菌就会通过这样的途径被传染到宝宝身上),导致宝宝生病。
改变方法:情感交流的方式个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给宝宝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用亲吻额头、小手代替亲吻嘴巴,更要避免让其他来探视的人随意亲吻宝宝的嘴巴和脸颊。
2、用嘴巴吸奶嘴尝试牛奶的温度
害处:用奶瓶喂奶时,有的父母因为无法把握温度,就直接吸一口来判定,实际上这样做会让大人口腔中的细菌依附到奶嘴上,然后再进入宝宝的身体。如有的家长有蛀牙,而宝宝也有蛀牙,就是这种不良习惯导致的。
改变方法:如果对牛奶的温度没有把握,可以将奶瓶倒过来,将牛奶滴几滴在手臂的内侧,如果感觉不烫也不凉,说明温度比较合适,可以给宝宝喝。
3、细小物品到处放
害处:有的家长本身喜欢随手乱丢东西,总忘记将物品归回原位,如硬币等比较小的物品随手乱放,一个不注意不是被好奇的宝宝给吞了下去,就是丢在地上的物品绊倒了还走不稳的宝宝。
改变方法:尽量做到将物品回归原处,硬币、药丸等容易让宝宝误吞误食的物品,一定要放在宝宝看不见的地方,地板、床上等宝宝经常活动的地方也要收拾干净。
4、家中乱拉线
害处:现在家中的电器很多,有电器就少不了电线、插座各类物品,家中风扇的电线、网线、洗衣机的电线横七竖八到处散落,对已经会走的宝宝是很大的威胁,一不小心就会绊倒,而且一旦什么都不懂的宝宝去触摸电线、插座,就十分危险。
改变方法:插座装在宝宝摸不到的高度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各种接线可以买一些线盒将电线绕起来固定住,既节省空间,让家中看起来清爽,也不会危害倒宝宝。
5、宝宝的内衣常常换新
害处:有些家长对此很不理解:“我爱宝宝才从里到外都给他买了许多新衣服,怎么也不对了?”宝宝的皮肤很娇嫩,而再合格的贴身衣服,也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且柔软度不够,既可能擦伤宝宝的皮肤,所含的化学成分也会危害宝宝的健康。
改变方法:贴身衣物选择时材质很重要,而且不要常常换新的,如果有亲友小孩穿过的也可以拿来用,因为里面所含的甲醛等化学成分,经过长期的洗涤已经基本不在了,而且更柔软舒适,虽然不是新的,可是对宝宝的成长更有利。
6、图方便只用一次性纸尿裤
害处:纸尿裤用完就扔,方便又省事。但纸尿裤主要由纤维素、聚丙烯酯高性能吸附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少量的弹性物质和黏胶组成,透气性并没有那么好,如果纸尿裤湿了又没有更换,会伤害到皮肤,让宝宝的小屁屁变得红红的,而摩擦时也会损伤宝宝的皮肤,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皮疹,也就是俗称的尿布疹。
改变方法:夜间可以给宝宝用纸尿裤,但白天最好还是给宝宝准备一些布尿裤,虽然麻烦点,但对宝宝好。如果用纸尿裤,也要随时注意更换。
7、大肆给孩子进补
害处:孩子还不会吃饭的时候,给孩子补钙、补铁、补锌……孩子会吃饭了又开始大鱼大肉的伺候,实际上,给孩子“多”的,不一定对孩子好。如过量补钙,孩子吸收、消化不了,反而会造成钙沉积,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出现肾结石、胆道或者泌尿系统结石,而大鱼大肉的结果是导致肥胖儿。可见,大量进补的副作用反而会害了孩子。
改变方法:对婴儿来说,母乳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会吃辅食的孩子来说,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才有利孩子成长。如果真的担心孩子缺少某些元素,也一定要经过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8、将孩子扔在床上不看管
害处:有些父母将不会走的孩子放在床上就走开了,以为宽大的床很安全,但实际上,却常常发生婴跌伤的。
改变方法:如果实在要离开一会,也尽量将孩子放在有栏杆的婴儿床或者手推车上,并且尽快回来,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太久。
9、生活没有规律
害处:有的父母习惯了当夜猫子,让孩子也和自己一样当夜猫子,如很晚喂奶、半夜还发出声响干扰宝宝休息……宝宝体内的生长激素大多在夜间10点~凌晨2点之间发挥最大的功效,晚睡或者睡眠质量不好会影响宝宝体质发育,如导致身材矮小;同时晚睡还会影响到宝宝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不利于宝宝情绪和行为的发展。
改变方法:家长自己最好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如果实在没办法调整,也要帮宝宝养成规律的作息,并给宝宝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
10、经常带宝宝逛街
害处:有些妈妈喜欢逛街,于是常带着宝宝一起逛街,但是人多的公共场所,病菌等各种危险存在的几率也更多,而且这些场合还往往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如汽车尾气等,对抵抗力尚不成熟的宝宝来说,完全就是危险地带,很容易让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改变方法:经常带宝宝出去走走、接受阳光的沐浴是好的,但是选择的地方不应该是商场等地,而是空气清新的公园等地。
11、饮食无节制、无禁忌
害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能吃是好事,所以对孩子吃多少都不节制,或者长期带着孩子吃垃圾食品。无节制的饮食容易早出肥胖宝宝,而长期吃外食不仅容易造成宝宝肠胃负担,营养也难以保证。高胆固醇、高血压等症状出现了低龄化,这就是饮食放纵的结果。
改变方法:适合的、适量的才是对宝宝好的,宝宝的饮食一定要合理化,因为这是他们发展最快也最重要的时期,就算不能做到天天给孩子制作食物,也一定要搭配合理。
12、家中电视、音响声音很大
害处:有些家长为了制造“气氛”和寻找“感觉”,常常将家中的电视、音响调到很高的分贝,过度的刺激会伤害孩子的耳膜,影响孩子听力的发展。
改变方法:和孩子相处的时候,电视、音响等的声音都不可过大,对孩子听力有影响的界限是80分贝,因此家中应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13、长期给孩子坐手推车、学步车
害处:有的父母比较喜欢偷懒,因此总是让孩子坐在学步车或者手推车里面,但是这会让孩子失去许多练习运动能力的机会,也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步车不仅限制孩子的自由,而且对孩子腿型的发展也不利,同时会伤害男宝宝的生殖器。而且学步车并不是百分百安全的,很容易出事故。
改变方法:让孩子有爬行、学走路的机会。虽然这样可能会花费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能让宝宝的人生之路更加完整。
14、忽视家中安全隐患
害处:家长总是从成人的观点出发,觉得家中一切安好,实际上,没有关好的浴室门、厨房门、阳台门,没有放好的药片,到处散落的物品,对眼明手快的大人是没什么影响,可对懵懂无知的孩子来说,这些都会威胁他们的安全。
改变方法:做到随手关门,收拾好家中的物品。家中不稳的家具禁止孩子攀爬,尖锐的物品远离孩子,告诉孩子家中哪些物品有危险不能碰。
15 抱着孩子入睡
害处:有些家长很爱孩子,或者冬天怕冻着孩子,睡觉的时候也紧紧搂着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呼吸不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婴儿猝死。大人熟睡的时候也会因为翻身等动作压到孩子,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而且这样的睡法会同时干扰家长和孩子的睡眠。
改变方法:尤其是冬天,婴儿猝死的很大原因就是不佳的睡眠方式造成的,因此家长可以在大床边按一张婴儿床,既方便照顾孩子,也不易出现意外。
16、危险物品随处摆放
害处:家长用完剪刀、水果刀不收起来放好,热汤、开水等放在宝宝能够到的地方,发生宝宝烫伤、划伤等意外都是因为这些因素。家长随手摆放这些危险物品,自然会给宝宝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改变方法:危险物品一定要远离宝宝,同时也要告诉宝宝,哪些物品是不能碰、不能摸的。
17、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害处:有的家长平时不太注意卫生,不良的卫生习惯一方面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染上不良的卫生习惯。
改变方法:家长平时除了自身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教孩子也学会,看见孩子出现不好的卫生习惯,也要及时制止和纠正。
这些坏习惯导致宝宝秋季易上火
坏习惯一:宝宝不爱吃水果蔬菜
大鱼大肉固然是帮宝宝强身健体的好食物,但是只吃这些却不吃水果蔬菜便会导致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C,上火症状就出现了:牙龈、粘膜出血最常见。
水果蔬菜营养丰富,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其重要性跟大鱼大肉有的比。如果宝宝不爱吃果树,妈妈们可以榨成果汁给宝宝喝或者将它们加入肉里面做成包饺子、包子的肉馅。
坏习惯二:刚出锅的食物趁热吃
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食物要给宝宝趁热吃好,然而,高温食物易致宝宝咽部粘膜充血,使得吞咽时有异物感、喉咙痛等,长此以往,宝宝就容易上火。
建议食物应该温热时再喂给宝宝,免得太烫,还要培养宝宝多喝水的习惯。
坏习惯三:宝宝不爱喝水
宝宝水分不充足容易导致神经中枢有渴感,产生要“冒火”的感觉。而且,宝宝不爱喝水就不利于体内废物拍出,长期积累的毒素容易导致宝宝上火。
建议妈妈从小就要培养宝宝爱喝水的习惯,让宝宝能及时补充身体水分还能帮助清理肠道、排除废物。宝宝如果不爱喝白开水,那可以加少量白糖或者果汁,但是这类糖水也不能喝多,会影响宝宝健康。
坏习惯四:吃太多甜食
有的宝宝爱吃蛋糕、冰激凌等甜食,这些东西吃太多会使上火症状加重,大量消耗体内维生素B,宝宝易出现口角炎、舌炎、眼痛等上火症状。而且,甜食对宝宝食欲影响也不好,会让人胃胀不想吃东西,妨碍其他营养素的摄取。
建议妈妈们一定要控制宝宝吃甜食的次数,像糖分高的水果也不宜多吃,如哈密瓜、荔枝等。绿豆汤作为传统的解暑圣品,倒是可以给宝宝多喝,不仅能快速补充水分矿物质还能补充B族维生素。
坏习惯五:吃太多烤坚果
像太干、太闲的烤瓜子、烤杏仁都容易导致宝宝口干舌燥、口腔肿痛、烦躁、腹胀等上火症状。所以妈妈们应尽量选择原味的坚果给宝宝吃,如果是妈妈们自己烹煮的坚果,可加一些甘草、菊花等一起烹制,有助降火。吃完坚果后记得给宝宝多喝水,降低上火风险。
坏习惯六:宝宝吃辣的食物
很多妈妈在煮菜的时候多少都会放点辣椒,因为辣椒对身体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吃辣椒容易导致宝宝上火,过量的辣椒会造成宝宝便秘、烦躁、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所以妈妈们要注意了。
辣椒营养丰富,但为了避免引起宝宝上火,建议妈妈们不要太常给宝宝吃辣椒,宝宝可以吃些许不辣的彩椒,这样可避免上火带来的烦恼,还能为宝宝身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
宝宝日常吃饭的坏习惯
坏习惯一:偏食
挑偏食现象好发于6个月-6岁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比例高达30%。常见问题包括吃得少而慢,对食物不感兴趣、不愿尝试新食物、强烈偏爱某些质地或某些类型的食物等。何少茹强调,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存在喂养过度关注、饭桌上逼哄骗的紧张气氛,孩子在压迫气氛当中进食心理负担沉重、更加厌恶反感其挑剔的食物。
对于偏食的小孩子,妈妈们不妨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缓解这种情况的发生,再让孩子慢慢爱上吃饭。
1、让宝宝体验饥饿,随后获得饱感。
2、限制两餐之间的热量卡路里,餐前一小时不喝饮料和吃点心。
3、进餐时间少于25分钟,每餐间隔3。5-4小时。
4、当孩子推开碗筷、哭闹、转头时,家长采取暂时隔离法,移开食品,把孩子放进餐椅不理他。
5、到菜场或超市,由孩子决定采购食品。
6、让孩子多次尝试新的或不喜欢的食物。
7、用趣味名称称呼食品。
8、营造快乐进食气氛。
坏习惯二:蹲食
在关中,吃饭的时候,村头树下,房前屋后,大人小孩都喜欢蹲着吃饭,这被称为八大怪之一。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这不仅会影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而且,还容易使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病从口入”。
蹲着吃饭,腹部受到挤压,除胃肠不能正常蠕动外,还会使胃肠中气体不能上下畅通,造成上腹部胀满,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蹲着时间长了,腹部和下肢受压迫,全身血液循环不畅通,下肢酸痛麻木,胃的蠕动量和张力增加,需要大量的血液,而蹲着血液对胃的供应受到影响,就会直接减弱胃的消化功能。
如果坐在高凳子上吃饭,腹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环不受阻,胃肠功能有规律地正常工作,对消化食物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蹲着吃饭,把碗碟放在地面上,人们走来走去或遇刮风时,都会把尘土扬起来落到饭菜上,尘土上的脏物及其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便会污染食物,极易引起疾病。
因此,从卫生保健角度来讲,蹲着吃饭这种不良习惯应该纠正。
哪些坏习惯不利于宝宝健康
宝宝有些小习惯,拽头发,晃脑袋,摸小鸡鸡。。。。。。看上去是不太雅观,但也挺可爱;虽然让人很担心,但宝宝说“我就喜欢”。妈妈该怎么办?
这个小家伙,竟然又在摸自己的小鸡鸡!左摸右摸都快十分钟了,看来兴趣挺高的。我早就发现宝宝有这个习惯,一直没有阻止他,是觉得他这样也挺可爱的。可有时候也会想“孩子长大了不会也这样吧,孩子的这种习惯该不该帮他改正呢?
这个问题很多妈妈都会提到,专家解释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些小习惯,这些习惯会随着孩子生长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消失,但又代表了这个孩子的特性。想要了解孩子的这些习惯,应该先了解它出现的原因。
不舒服的时候,我喜欢这样
抓摸生殖器
特征:宝宝经常会伸手触摸裆部或者在换尿布时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它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常见的习惯,但会随着宝宝长大而消失,不用担心他长大也这样。
宝宝的理由:通常在宝宝生殖器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会这样做。比如屁屁上长湿疹、包皮里有污垢觉得痒痒了。还有一些宝宝是因小鸡鸡伸手就可以摸到,所以当想要抓摸物品时,他往往会摸小鸡鸡。时间长了兴趣不断加深,这种行为变成了很自然的无意识的动作。
妈妈该怎么办:妈妈首先要检查宝宝的生殖器是否有异样,比如湿疹、包皮里有污垢等。最好咨询医生如何处理。问题解决了,他自然不会抓摸生殖器了。
如果宝宝一切正常,但又有这个习惯,说明他现在很无聊,需要你的关爱和陪伴,多和他在一起聊天、玩耍,他会把这个习惯慢慢淡忘。另外,即使宝宝经常摸自己的生殖器,也不会对性器官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妈妈不用过于担心。
摇晃或磨蹭头部
特征:宝宝摇晃脑袋的样子各种各样,有的喜欢左右摇摆,有的喜欢上下晃动。还有些宝宝还喜欢用布料摩擦头部或者用毛巾擦抚面部。
宝宝的理由:宝宝毫无原因的晃动头部,可能是他喜欢摇头时会看到的不同景象,或者是头部摇摆时可以感触到不同的物体。但有些宝宝晃头、蹭头是有原因的,比如宝宝头上长了湿疹、痱子或因为清洗不够出现头垢,在他痒得难受的时候摇一摇,蹭一蹭能让他舒服很多。如果宝宝在被褥上磨蹭头部,则说明他想要睡觉了。
妈妈该怎么办:赶快查查宝宝头上、脸上是不是出现问题,如果是湿疹、痱子最好听听医生的建议,再做处理。每天给宝宝洗一次头,保持干燥和清洁,也可以预防这些问题。
如果宝宝只是单纯的喜欢用头部感觉和了解周围的事物,那就给他这个机会,这是在宝宝发育过程中会经常看到的,很正常。一旦他学会用手触摸,摇头、蹭头这些落后的认知手段自然就不需要了。宝宝晃头的时候要保证宝宝的安全,不要让他在坚硬的物体旁边晃头、蹭头。妈妈大可放心这种摇头的习惯一般不会对宝宝的大脑产生什么损害的,也不会出现头晕目眩。
搔耳朵
特征:可怜的小耳朵被宝宝胖乎乎的小手时而抓抓,时而拽拽,时而挠挠。宝宝还会用一个手指在耳洞边不停的转,像是掏耳朵。通常宝宝搔耳朵时都会露出一幅满足的表情。
宝宝的理由:大多数宝宝有这个习惯,原因很简单:痒痒。宝宝的耳朵后面很容易出现疹子,耳道里的耳垢也会时不时的让宝宝痒一把。所以抓抓、挠挠能让宝宝感到舒服。
妈妈该怎么办:既然能让宝宝感到舒服,那就不需要制止他,让他一次挠个够吧。耳朵的清洁很重要,平时清洗时用湿毛巾把耳廓、耳后轻轻擦干净,还要保持宝宝耳道干燥。不要擅自给宝宝掏耳朵,最好交给医生处理。如果宝宝耳朵发出很难闻的气味,还一边搔耳朵一边哭,就可能是耳朵感染,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情绪激动的时候,我喜欢这样
拽头发
特征:有些宝宝喜欢抓住自己的头发往下拔,弄得头发越来越少。宝宝的个性不同,拽头发的动作也不同,有抓拽的、有拉扯的、有揉摸的、还有边抓边挠的。
宝宝的理由:宝宝有这样的行为,通常是在告诉你“我不高兴,很郁闷”。比如在他困倦时,就喜欢通过拉扯头发来稳定情绪。对于婴儿期的宝宝,这种习惯很正常,可以帮助宝宝发泄不满情绪,有些淘气的宝宝甚至觉得拽扯头发玩时的感觉非常好,所以尤为热衷。
如果这种习惯发生在“幼儿期”,就不太正常了。它可能表示宝宝正在承受精神压力,甚至会演变成“拔发症”的怪癖。
妈妈该怎么办:对小宝宝来说,这种习惯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为,随着宝宝长大会慢慢消失。所以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宝宝在拽头发后情绪能稳定下来,你完全可以随便他。
更不用怕宝宝把头发拽下来了,新头发很快会长出来的。但是为避免指甲划伤宝宝皮肤,要给他勤剪指甲。此外,要找到宝宝不高兴的原因,并及时满足他的需要,比如给他吃点东西或喝点水。他就不会再用抓头发来发泄了,也不用担心他会成为秃顶了。对大宝宝就需要耐心纠正,关键也是找到压力的来源,帮宝宝慢慢放松。
撞头
特征 :宝宝经常会用头撞向被褥、沙发、墙壁、地板,其中有些宝宝是因为高兴,而有些宝宝则相反,只有不高兴时才这样做。
宝宝的理由:对这种习惯的解释有很多,有些宝宝想通过撞头传达出某种信号或意愿。比如他做不出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或者得不到想要得到的东西等等。还有些宝宝只是想要听听碰撞时发出的咣咣声或者体会疼痛的感觉。大一点的宝宝可能为了缓解压力,而采取这种行为。
妈妈该怎么办:这种习惯往往妈妈们十分担心“头撞坏了怎么办?”。比如在他习惯撞头的地方垫上一个软垫,再找些有趣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听不到咣咣声,感觉不到疼痛,宝宝自然会放弃这个行为,转向更有趣的玩具。或是在他开始撞头前就满足他的需要,不给他撞头的机会。
对大一点的宝宝来说,这个习惯往往是有意的,不要要求孩子做一些他能力之外的事,在他紧张、烦躁时,可以带他到户外散散心,或做一些他喜欢的游戏,帮他放松。还要明确的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你不用害怕,也不用紧张”。
没有原因,我就喜欢!
扔东西
特征:只要宝宝伸手能够到的东西,都会不假思索的扔到地上,尤其1岁左右,还被称为“扔东西时期”。
宝宝的理由:大多数宝宝只是想证明他可以自己拿到想要的东西,并按自己的意愿“处决”它。当他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时,妈妈脸上怪异的表情也是支持宝宝坚持这个习惯的动力。
妈妈该怎办:对这种习惯妈妈不用干涉,只是宝宝成长的一个必经的过程。最好把贵重的、对宝宝有危险的东西收好,保证宝宝的安全。比如热水杯、尖锐的物品等。对他的这种习惯也不要表现得很惊讶,平静的帮他捡起来就可以。过一段时间宝宝玩腻了自然会放弃这个习惯。
睡觉时头总朝同一个方向
特征:有这种习惯的宝宝睡觉时头总是朝向同一个方向。即使帮他调整头的朝向,还是会把头扭回来。
宝宝的理由:有研究显示这是因为宝宝还是胎儿时,在妈妈腹中头就总朝着一个方向。
妈妈该怎么办:不用担心宝宝的头形因此会变偏,宝宝耳朵被压得变形。因为耳朵会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而不断长好。如果还是担心的话,可以在宝宝睡觉时经常调换把光源的方向改变,或婴儿床的位置,还可以给宝宝使用“定型枕”。
咬牙发狠
特征: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一边咬着牙,一边狠狠地发出“嗯、嗯”的声音。一幅要和谁火拼的架势。
宝宝的理由:这个习惯通常出现在宝宝长牙的时候,一方面咬牙可以缓解他出牙时不舒服的感觉,另一方面他有意向你显示“看到我的牙了吗!”
妈妈该怎么办:先要保证别被他吓到,也不用担心宝宝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他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舒服,你应该为有这么个聪明的宝宝感到高兴,所以就让他展示展示自己吧。
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牙胶,让他咬咬,但不要把手放在他嘴里,这样做很不卫生。而且很可能被宝宝咬到,如果让他感到咬着温暖的软软的手指很舒服,那下一步就是在你身上任何地方留下他可爱的牙印。
坏习惯伤宝宝
坏习惯1常常抱着宝宝
有些新手爸妈喜欢一有空就抱着宝宝玩,认为这是一种乐趣,还能培养和宝宝的感情。
其实把宝宝抱到室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对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有益的。但是,长时间地怀抱宝宝,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宝宝,那就不对了。因为婴儿幼小稚嫩,其骨骼的可塑性较大,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果老是把婴儿抱在怀里,就会影响婴儿的骨骼发育,以致造成肢体变形,甚至造成脊柱侧弯的严重后果。另外,婴儿需要足够的睡眠时间,常常抱着玩会影响其睡眠。还有,婴儿的胃还发育不健全,抱得过多,往往容易引起吐奶。
坏习惯2摇晃宝宝
不少新手妈妈为了使啼哭的宝宝安静下来,或者为了哄宝宝入睡,往往喜欢把宝宝抱在怀里或放在摇篮里摇一摇,晃一晃。新手妈妈们,可要注意了,这种办法虽然能让宝宝停止哭闹或很快进入梦乡,但是它潜在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对10个月内的小宝宝尤其危险。
这些坏习惯导致宝宝秋季易上火
一:宝宝不爱吃水果蔬菜
大鱼大肉固然是帮宝宝强身健体的好食物,但是只吃这些却不吃水果蔬菜便会导致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C,上火症状就出现了:牙龈、粘膜出血最常见。
水果蔬菜营养丰富,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其重要性跟大鱼大肉有的比。如果宝宝不爱吃果树,妈妈们可以榨成果汁给宝宝喝或者将它们加入肉里面做成包饺子、包子的肉馅。
坏习惯二:刚出锅的食物趁热吃
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食物要给宝宝趁热吃好,然而,高温食物易致宝宝咽部粘膜充血,使得吞咽时有异物感、喉咙痛等,长此以往,宝宝就容易上火。
建议食物应该温热时再喂给宝宝,免得太烫,还要培养宝宝多喝水的习惯。
坏习惯三:宝宝不爱喝水
宝宝水分不充足容易导致神经中枢有渴感,产生要“冒火”的感觉。而且,宝宝不爱喝水就不利于体内废物拍出,长期积累的毒素容易导致宝宝上火。
建议妈妈从小就要培养宝宝爱喝水的习惯,让宝宝能及时补充身体水分还能帮助清理肠道、排除废物。宝宝如果不爱喝白开水,那可以加少量白糖或者果汁,但是这类糖水也不能喝多,会影响宝宝健康。
坏习惯四:吃太多甜食
有的宝宝爱吃蛋糕、冰激凌等甜食,这些东西吃太多会使上火症状加重,大量消耗体内维生素B,宝宝易出现口角炎、舌炎、眼痛等上火症状。而且,甜食对宝宝食欲影响也不好,会让人胃胀不想吃东西,妨碍其他营养素的摄取。
建议妈妈们一定要控制宝宝吃甜食的次数,像糖分高的水果也不宜多吃,如哈密瓜、荔枝等。绿豆汤作为传统的解暑圣品,倒是可以给宝宝多喝,不仅能快速补充水分矿物质还能补充B族维生素。
坏习惯五:吃太多烤坚果
像太干、太闲的烤瓜子、烤杏仁都容易导致宝宝口干舌燥、口腔肿痛、烦躁、腹胀等上火症状。所以妈妈们应尽量选择原味的坚果给宝宝吃,如果是妈妈们自己烹煮的坚果,可加一些甘草、菊花等一起烹制,有助降火。吃完坚果后记得给宝宝多喝水,降低上火风险。
坏习惯六:宝宝吃辣的食物
很多妈妈在煮菜的时候多少都会放点辣椒,因为辣椒对身体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吃辣椒容易导致宝宝上火,过量的辣椒会造成宝宝便秘、烦躁、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所以妈妈们要注意了。
辣椒营养丰富,但为了避免引起宝宝上火,建议妈妈们不要太常给宝宝吃辣椒,宝宝可以吃些许不辣的彩椒,这样可避免上火带来的烦恼,还能为宝宝身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
宝宝坏习惯坑害小牙齿
乱舔舌头孩子在换牙期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常用舌头舔松动的乳牙或新长出的恒牙,从而形成吐舌头或是伸舌头的坏习惯。舌头常在上下牙之间会形成局部开合,牙齿之间会出现缝隙。
咬嘴唇6岁以后的孩子会在大人的影响下出现不良的唇习惯,最明显的就是咬嘴唇。如果经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突出,下颌后缩,上嘴唇会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
偏侧咀嚼孩子在乳牙发展的后期容易出现偏侧咀嚼习惯,由于乳牙脱落,他们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只能用另外一边吃饭。如果时间长了家长不予以矫正会造成面部左右发育的不对称。而不常咀嚼的一侧因为缺少食物的冲刷更容易堆积牙垢,出现龋齿和其他牙周疾病。
咬东西很多孩子喜欢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枕角及吮吸奶嘴等,因为在咬这些物体的时候一般总固定在牙齿的某一个部位,因而容易形成牙齿局部的小开合畸形。
不良睡眠习惯有的宝宝习惯在睡觉时把手肘、手掌、拳头等枕在一侧脸的下方,或是喜欢经常用手托着一边的腮帮子,这些习惯对于孩子幼嫩的骨骼来说,对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都有影响。
睡前吃糖糖是口腔中的乳酸菌赖以生存的养料。糖分在细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乳酸,腐蚀牙齿形成蛀洞。白天吃糖有很多唾液分泌,再加上吃完东西还要喝水,可以把附着在牙齿上的糖分冲洗掉,而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少喝水,人体各个器官大多也休息了,唾液分泌减少,睡前吃糖就很容易发生龋齿。
乱剔牙孩子的牙齿排列非常紧密,平时吃东西是不容易嵌进牙缝里的。如果形成了剔牙习惯,牙缝会慢慢变宽,食物容易嵌进牙缝里,这些食物的残渣发酵后会让牙龈发炎。另外,剔牙的牙签如果不卫生,在剔牙时牙龈的黏膜被剔破后细菌进入直接造成牙龈爱出血的问题。
怎样改掉宝宝的坏习惯
1、打断谈话
为何不容忽视
你的孩子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他打断你的谈话,却不会有助于教会孩子为他人着想,更不会让他学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如何自己打发时光。结果将会是他认为自己有权吸引别人的注意,并不能忍受任何挫败。
制止方法
下一次在你要打电话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诉孩子他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你。给他安排点活动或者让他玩一个他平时没玩过的玩具。如果你在谈话时,他缠着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让他安静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谈完。之后告诉他干扰别人并不会得到他想要的。
2、攻击行为
为何不容忽视
孩子和小伙伴有小冲突的时候,你可能不一定会去管教,但是你不该忽视那些小小的攻击行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如果你不管的话,孩子到了8岁左右,这种不良行为就会积习难改了。放任自流传递的信息是伤害别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制止方法
正面应对攻击行为。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样会伤了妹妹。如果他这样对你,你会怎样呢?”要告诉他任何伤害别人的举动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鲁霸道,帮他练习生气时该说些什么。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如果他再犯的话,不让他出去玩。
3、假装听不见你说话
为何不容忽视
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这时你不能忽视了。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
不要在房子的另一侧跟孩子说话,走到她面前,告诉他该做什么。谈话时,让他看着你,并且回答“好的,妈妈。”轻抚他的肩膀,呼唤她的名字,关掉电视都会有助于吸引他的注意。如果他不听话的话,告诉他后果是什么。当五岁的杰克开始“选择性听取”时,他的父母决定采取措施。他们告诉孩子,如果他非要父母反复要求他做事的话,比如说来吃饭或洗澡,那么那一天他只能看一个动画片,(通常他可以看两个)或者那一周他将损失一个外出游玩的机会。如果他们不得不提醒他两次的话,一个动画片也不让看了,或两天不能出去玩。妈妈们该努力做到不让步,否则的话,他会继续这种坏习惯的。
4、无视规则
为何不容忽视
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吃,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里看DVD。放任孩子不遵循规则做事情绝对不是好办法。如果你看着一个两岁的小孩子自己从柜台里拿饼干很好玩,那就等着瞧吧,看看他到了八岁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么办。
制止方法
制定几项家庭纪律,并经常和你的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比如,告诉孩子:“你得问问可不可以吃糖,因为这是规矩。”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的时候就打开电视,告诉他把电视关掉。并且大声清楚地陈述规则,这将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财富外汇返佣网当四岁的姗姗未经允许就拿了些图画笔玩并把她的一只胳膊整个都涂成了黄色,他的妈妈告诉她下午不能帮着画车库促销的广告牌了。虽然她哭了,但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她故伎重演。
5、使小性子
为何不容忽视
你或许以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会跟你翻白眼,或说话傲慢无理,但是傲慢的举止通常在儿童模仿大孩子以试探父母的反应时就开始了。一些家长以为这只是阶段性的,于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应对这一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大概上三年级的时候会没有朋友,并无法与老师和其他成人融洽相处。
制止方法
让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为。举个例子,告诉他:“你这样翻白眼,好像是不爱听我说的话。”这并不是要让孩子感觉难为情,而是让他明白这样做可能会失去朋友的友谊。如果他坚持不改的话,你可以不理他并走开。你可以这样说:“你如果这样和我说话的话,我听不见。当你准备好有礼貌地说话时,我才会听。”
6、夸大事实
为何不容忽视
也许一个还不会叠被子的孩子说自己整理了床铺,或是一个甚至还没坐过飞机的小孩告诉同伴他去过迪斯尼,这些夸海口的行为似乎无关紧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诚实。专家认为:“如果孩子了解到说谎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让他做那些他不爱做的事,让他摆脱闯祸的困境,撒谎就变成很自然的事了。”
制止方法
当孩子说点小谎时,坐在他身旁,直截了当告诉他:“去迪斯尼当然很有意思,说不定我们哪天就会去的,但现在还没去过,你不该告诉小妹妹说你去过。”告诉他,如果总是扯谎的话,人们就会不相信他的话了。看看他撒谎的动机是什么,别让他的小谎话不断得逞。
举个例子,如果他还没刷牙就说刷过了,要让他回去再刷。当5岁的潇潇开始撒谎时,她妈妈给她讲了“狼来了”的故事,撒谎的孩子在狼真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没人来帮她。讲故事可以有助于孩子正确看待问题,孩子会慢慢学会非常坦率。当你不相信他的某些话时,他会很坚决地维护自己。
7、挖鼻孔
为何不容忽视
尽管看着孩子的手指从鼻子游到嘴里很恶心,但是吃鼻涕并不会让孩子生病。但是挖鼻孔却是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
制止方法
转移注意力通常是很有效的。给他本书或玩具,任何能占着手的东西都行。向孩子解释挖鼻孔会传染病菌。随身携带纸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时立刻递给他。让鼻孔湿润会减轻瘙痒感。冬天在他的卧室里放个加湿器会有助于避免晚上睡觉鼻涕变干。
8、不良擦拭
为何不容忽视
孩子会自己用马桶时,你或许愿意让他自己来处理。但是如果没有擦拭妥当的话,他的手可能会弄得一团糟。对女孩子来说,不当擦拭可能会导致膀胱炎。
制止方法
要检查一下,看看他的内裤就知道了,孩子也许还会需要定期的指导。
9、不遮掩地咳嗽、打喷嚏
为何不容忽视
感冒病毒或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像肺炎、脑膜炎都是通过这些颗粒传播的。
制止方法
做个好榜样。如果你在咳嗽、打喷嚏时能自己挡住鼻子或嘴,孩子很可能会跟你学。不要怕唠叨,要经常提醒孩子。为防治病毒传染,教孩子朝胳膊肘,而不是手上打喷嚏。
10、抠疮痂
为何不容忽视
肮脏的手指会将感染性细菌带到伤口上。反复被揭开的伤口也会结疤。
制止方法
在伤口上敷抗病毒药膏,然后用创可贴包好以防小手碰到。让他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卡通创可贴,他就会不愿意把它揭掉了。
11、忘记洗手
为何不容忽视
经常不洗手的孩子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说寄生虫、病菌。
制止方法
经常,并温柔地提示。提醒孩子吃饭前,出去玩之后,更重要的是,上完厕所后一定要洗手。你不防在衣橱,或包里备些杀菌湿巾。
12、咬指甲
为何不容忽视
孩子的指尖可能会流血、感染。咬脏指甲也会传染细菌。
制止方法
大多数小孩子在无聊时咬指甲,此时不妨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用音乐,书或画笔和纸,等等。
宝宝要远离伤牙坏习惯
(1)吮指
儿科专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安全和温暖是婴儿所要求的。在婴儿的一定发育阶段,吮指是完全正常的,一般在2岁末会自动消失,1岁半以前可不必破除吮指习惯。3岁前有吮指习惯的儿童,其错合大多限制在牙弓的前段,而且是暂时的,只要不再继续吮指,畸形会自动消失。
吮指习惯超过3岁半,牙颌畸形的恒久性将明显增加。如果习惯延长到混合牙列时期(6~12岁),则可能发生永久性畸形。因此必须及时干预矫治。
(2)舔舌
一些宝宝习惯用舌舔未萌出牙的间隙或正萌出的牙及龋齿牙等,这些喜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需要进行相关干预和治疗。如果宝宝仅仅是因为好玩舔牙,就要经常提醒宝宝不要舔牙齿,并做些游戏分散宝宝注意力;必要时可以戴固定或活动的矫治器进行矫治。
(3)咬东西
6岁前的宝宝中,咬下唇或咬笔、咬被角的孩子比较多见。这种习惯可造成上牙前突,上下嘴唇闭不上,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开唇露齿,需要宝妈及时制止。
对学龄前儿童可以在下唇上涂不良味觉的食物,必要时可戴矫治器破除;大些的孩子可学习吹箫、笛等乐器,在加强了唇肌的张力后,此种习惯较易破除。
母婴小编温馨提示:宝宝要远离伤牙坏习惯。为了更好的保证宝宝口腔健康,我们要注意远离以上的伤牙坏习惯哦。
父母危害宝宝的坏习惯
1、给宝宝大量补钙
原因分析:除了喝牛奶,一些妈妈还买很多钙片、钙粉给宝宝补钙。钙太多,人体消化不了,还会有副作用。引起钙沉积,造成肾结石、胆道和泌尿系统结石。曾经有一个3岁小女孩说肚子疼,到医院做b超后,发现有胆石症。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她妈妈帮她补钙过量。
2、给宝宝进补,吃胎盘
原因分析:有的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想到给孩子吃胎盘。胎盘里富含雌激素,长期补食胎盘容易适得其反。曾经有一个5岁小女孩在经常食用胎盘后,出现性早熟的现象。
3、放纵宝宝饮食
原因分析:很多家长在吃的方面对孩子很放纵,听之任之,宝宝要吃巧克力就吃巧克力,爱吃荤菜就吃荤菜,蔬菜碰都不碰也不去管。这样就造成很多宝宝体重超标。高胆固醇、高血压等症状出现了低龄化。在亚洲一些国家,9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胆固醇升高,他们更不会注意到小孩子这方面的异常情况,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幼儿也患高胆固醇、高血脂和其他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4、给宝宝常穿新衣服、只用一次性纸尿裤
原因分析:很多父母喜欢给宝宝穿新衣服,其实新衣物还比不上其他小朋友穿过的旧衣物。首先,旧衣服反而会比较柔软舒适;其次,旧衣服经常洗涤,衣服上可能携带的甲醛等有害的化学物质已经被清除。没有清洗过就给宝宝穿的新衣服,有可能引起宝宝皮肤过敏。
一次性纸尿裤主要由以下几种材料组成:纤维素、聚丙烯酯高性能吸附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少量的弹性物质和黏胶。如果纸尿裤不及时更换,使宝宝的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时,皮肤的表面保护层受到破坏。当潮湿的皮肤受到纸尿裤摩擦时,它更易受到损伤。轻度的情况下皮肤会发红,严重时,孩子会喊疼痛。在腹部、生殖器的周围、大腿和臀部的皮肤褶皱里面常见到皮疹,出现尿布疹。医生认为,用一次性纸尿裤还不如用全棉制成的尿布透气,不会使宝宝得尿布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