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偏方
有效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偏方
治金疮浸酒方(破伤风)破伤风一病见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伤痉、金疮痉、金疮中风等,多因外伤金疮而中风邪所致。临床表现为在伤愈或未愈时,见发寒发热,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舌强口噤,继则角弓反张;后期说话、吞咽、呼吸均感困难,甚则窒息以致死亡。古代文献中记载,有以雀屎、鸡屎白、蒜、大豆、杏仁等制成药酒治疗本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普济方》
【配方】雀屎(炒研)半合。
【制法】以酒七合,煮五合,滤去渣。
【主治】金疮或击破等疮中风,口闭牙噤,身强欲死。
【用法】温顿服之,腹中转动当即愈。若不能开口,翰开灌之。
脐部护理不当当心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在宝宝出生1周时发病,故民间又称“四六风”或“七日风”。又因细菌是经脐部侵入且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口紧闭,故又名“脐风”及“锁口风”。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入侵引起的。
破伤风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在土壤中可以存活数年。长时间未使用的金属制品或有锈迹的金属制品上都附有破伤风杆菌。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剪刀、线绳结扎脐带或接生者的手未消毒,破伤风杆菌都会通过脐带侵入体内;如在已坏死的脐带上盖未消毒的棉花或包布,破伤风杆菌容易在坏死的脐带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外毒素毒力很强,对神经组织具有强大的亲和力,破伤风外毒素传至脊髓及脑干,与神经组织结合引起全身肌肉痉挛,亦可造成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是新生儿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因此,接生时所使用的剪刀、敷料等用具必须煮沸1小时或在高压蒸汽中蒸5分钟才能消灭破伤风杆菌。产妇应尽量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分娩,以防接生工具出现意外导致宝宝患病。
新生儿抽搐的原因有哪些 感染性疾病引发抽搐
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破伤风、小儿肺炎等疾病也常常可以引起抽搐,多发生在出生后的3-7天。这些疾病通常在新生儿期由于表现症状不典型,不易被人们所发现,小儿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往往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
怎样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胺风”“七日风”等,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脐带断端消毒不严,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侵入人体所致,或者是出生后在护理时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使细菌侵入。这种细菌侵入人体后,大多4 ~ 6天才发病,故称“四六风”。本病发病愈早,病情愈严重,死亡率也愈高。 但是此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大力推广新法接生。所用的接生器具、纱布等,事先需要进行严格消毒;脐带切断结扎后,应用碘酒、酒精严格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好;待脐带干枯后,应观察脐带有无感染以便及时处理。如发现新生儿患有破伤风,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婴儿高压氧治疗哪些疾病
(1)加压即用压缩气体输入高压氧舱内,以升高舱内压力达预定治疗压力。从开始加压到升至预定治疗压力所需时间称“加压时间”,如果中间暂停加压后再继续加压到规定压力,应将暂停加压时间也应计入加压时间内。
(2)当压力升至所需的治疗压力时,使之稳定不变,称为稳压,也即高压下停留。
(3)减压指稳压吸氧完毕后,使用适当方案,把舱内压力逐渐降至常压的过程。
高压氧对哪些新生儿及婴幼儿疾病有效?
(1)新生儿常见病: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2)新生儿预防性治疗:产程过长,脐带脱垂或绕颈,胎盘早破、难产、产钳助产。
(3)某些重病妇女的产儿:如中毒孕妇、糖尿病孕妇、严重贫血孕妇、肾病孕妇、严重感染孕妇等所产新生儿。
(4)新生儿手术后治疗:新生儿肠穿孔(腹膜炎)或肥厚性幽门狭窄等术后即行高压氧治疗,国外报道有良好疗效。
婴幼儿适应证:脑性瘫痪、颅脑外伤、病毒脑炎、脑水肿、药物及其他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国内均有报道。
新生儿不能自主呼吸的原因
(1)呼吸系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性肺炎及各种感染性肺炎所致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肺出血、各种原因窒息、心搏呼吸骤停、重症哮喘等。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产儿原发或继发性呼吸暂停,发作频繁,经药物、手触刺激不易恢复者;颅内感染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维持有效通气,并发颅压高时,可采用过度通气治疗;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药有呼吸抑制时;药物中毒所致呼吸抑制等。
(3)神经肌肉疾患: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及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肌麻痹时。
(4)循环系统:循环衰竭、新生儿持续胎儿循环需过度通气治疗时。
(5)呼吸肌疲劳: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所决定,在各种原因致呼吸肌做功增加,能量供应相对或绝对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呼吸肌疲劳,这种现象在小婴儿及早产儿更为突出,因此作为应用呼吸机的一项指标提出,有利于指导临床把握上机时机。呼吸肌疲劳,临床表现为呼吸变得浅、快,甚至出现矛盾呼吸,新生儿及小婴儿常可见到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
新生儿破伤风注意事项有哪些
1.大力推广新法接生:新生儿出生后,脐带必须严格处理。严格执行完全可预防本病。
2.接生消毒不严者,争取在24小时内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再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碘酒,同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或人免疫球蛋白。
3.对不能保证无菌接生的孕妇,目前已在开展的给孕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的方法,此法能有效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新生儿破伤风治疗
1.护理
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痉挛期应暂禁食,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供给营养,症状减轻后试用胃管喂养,脐部用3%过氧化氢清洗,涂抹碘酒、酒精。
2.抗病毒
只能中和游离破伤风病毒,对已与神经节苷脂结合的毒素无效。因此,越早用越好。
3.止痉药
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1)地西泮 安定,缓慢静脉注射,5分钟内即可达有效浓度。但半衰期短,不适合做维持治疗,4~8小时1次。
(2)苯巴比妥钠 静注,可与安定交替使用。
(3)10%水合氯醛 胃管注入或灌肠,作为发作时临时用药。
4.抗生素
青霉素或头孢菌素、钾硝唑、静脉滴注,可杀灭破伤风杆菌。
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
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一般为4-12天,平均7天,故民间有“锁口风”、“脐带风”、“七日风”、“四六风”之称,新生儿破伤风首发症状,常表现为不能吸乳( 咀嚼肌痉挛所致 )。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吃奶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有助于早期诊断。
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一般是指从出生到发病的时限。潜伏期短,说明细菌的毒力强,产生的毒素多,故病情重。潜伏期短于6天者,预后多较严重。有一组资料表明,潜伏期短于6天者,其病死率为44.4%(11/25),而潜伏期长于6天者,病死率仅为20%( 4/20 ),一般认为,潜伏期长于10天者,大多数能够治愈。
什么是新生儿破伤风
许妈妈听过“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这其实就是新生儿破伤风,它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接生时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所致。
曾经有医院接诊了一例新生儿破伤风,小宝宝是在家出生的,一把剪刀用开水烫了一下就算“消毒”,剪断脐带后脐部也没有进行消毒处理。小宝宝被送到医院时,整个身体肌肉痉挛,像一块僵硬的木板,牙关紧闭,面容痛苦,很少哭,很少动,全身皮肤发黄,脐部红肿、渗血。小宝宝的父母是青海人,为了省钱就在自己家中分娩。小宝宝从第八天开始发烧,体温曾高达40.5℃,拒绝吃奶,并出现四肢抽搐。
新生儿破伤风一般在出生4-6天时发生,宝宝最初常有烦躁不安、哭闹的症状,以后可出现吸奶不紧、牙关紧闭、抽搐、眼裂变小、面肌痉挛,及出现皱眉、举额、口角向外牵引、口唇皱缩、撅起成苦笑面容;颈部和躯干四肢肌肉痉挛,再现双手握拳、两臂强硬、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严重者呼吸肌痉挛,出现口唇青紫,甚至窒息;而且任何轻微刺激,如声音、光亮、震动都能引起痉挛发作;多数患儿有发热,但也可以无热或低热。
破伤风会传染吗
一、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后,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重型患者可因喉痉挛或继发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新生儿破伤风由脐带感染引起,病死率很高。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推行了全球免疫计划,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仍有近百万破伤风病例,数十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
二、新生儿破伤风是如何传播的?
新生儿破伤风,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四六风”,是由一种叫做“破伤风杆菌”的细菌由脐部侵入所引起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这种细菌属于厌氧菌,生存能力极强,在阳光照射的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能耐煮沸60分钟,干热150度1小时之久。它生存在氧气缺乏的环境中,可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此毒素一旦与神经组织结合,很难被中和,并由此产生一系列表现。
(一)传染源
带有破伤风杆菌的人和动物是本病传染源。在通常情况下不引起疾病,仅在发生创伤并受到破伤风杆菌侵入时才会引起疾病。潜伏期2小时到数月数年。
(二)传播途径
破伤风芽胞杆菌是土壤中常见菌群之一,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及家禽、家畜等肠道中,随粪便排出体外而污染土壤,并随土壤或尘埃经创伤或伤口进入人体。其感染方式主要有:
1、创伤感染:因外伤受带有破伤风杆菌的泥土或其他异物感染。
2、脐带感染:用不洁的器械切割脐带,或用不洁的敷料处理脐带,使脐带伤口被破伤风杆菌污染所致。
3、其它感染:产道、耳道、拔牙、鼠咬和手术后感染等。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不会造成人群传播,病人恢复后也不能产生病后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遍及全球,多呈散发;有显着的地区差异,且病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