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和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不同
茯苓和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不同
茯苓药性甘、淡、平。入心、脾、肾三条经脉,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宁之症;
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肝、脾、胃三条经脉,功效为清热下火、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治疗脚气、瘰疬、梅毒、关节屈森不利、小便淋漓涩痛等病症。
土茯苓煲汤的食用禁忌
土茯苓煲汤虽然对身体有莫大的好处,也适合经常食用。而且,在炎热潮湿的春夏季,食用土茯苓煲汤还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但是,食用土茯苓煲汤也是有禁忌的。
1、食用土茯苓煲汤不能与茶同饮,也不能用铁的容器浸泡土茯苓。
2、食用土茯苓煲汤时禁忌茶水,另外服用中药的时候,饮食上禁食油腻,辛辣,生冷,鱼腥制品。注意心情舒畅。
3、肝肾阴亏者慎服土茯苓煲汤。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茯苓和土茯苓一样吗 功效
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土茯苓: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土茯苓还有解毒、抗肿瘤的功效。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茯苓可以治疗湿疹吗 茯苓和土茯苓哪个治疗湿疹的效果更好
土茯苓。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常作为中药服用,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土茯苓和茯苓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功效上却有很大差别,茯苓主要用于宁心安神、利水渗湿,而土茯苓常用于治疗湿热淋浊,所以土茯苓治疗湿疹的效果更好。
茯苓和土茯苓一样吗 功效不同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
茯苓
茯苓是什么样的。晋代有一半《神仙传》,上面说“老松精气化为茯苓”,这说法过于神话,但是着重说出了茯苓有极大的药用价值。茯苓是一种生在松树根部下面的菌类生物。茯苓长得跟甘薯一样,里面是红色的或者白色的。《纲目》认为,越大,并且质地越是坚硬的茯苓是最好的茯苓。
茯苓的功效。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茯苓是“四时神药”。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茯苓这种东西到处都有,生长区域十分广泛,不管是什么季节,茯苓都会生长。茯苓单独服用药效不是很好,但可以和很多种中医药材搭配利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土茯苓
土茯苓的样子。土茯苓是一种常绿的灌木,多年生,它的叶子和柳条差不多,只是更大一点。一般要在夏天或者秋天的时候挖出来的土茯苓,才具更纯的药性。土茯苓有红土茯苓和白土茯苓两种,其中白土茯苓的根洗净以后是黄褐色的,有最好的药性;红土茯苓的根是紫红色的,也有较好的药理功效。
土茯苓的功效。土茯苓入药的是它的根部,可以单独使用。土茯苓有清热解毒、消疮去疥的功效。一般中医为皮疹、湿疹、恶疮类疾病开出的药方内,会用到土茯苓。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无毒。归肝、胃、肾脾经,开散降泄。土茯苓热祛湿的功效在医学中应用非常广泛。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土茯苓100克,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
2、治疗梅毒。土茯苓据早年临床观察报告,以土茯苓为主,配合银花、甘草,或配合苍耳子、白藓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马齿苋、甘草。煎服。治疗现症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
3、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土茯苓30克、槟榔10 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外洗阴部,或坐浴,早晚各1 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用5剂,阴痒即可消除。
4、清热止带。治疗妇人下焦湿热,阴道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兼有黄带,散发腥臭味。土茯苓、黄芪各30克,金银花、连翘、当归、败酱草、冬瓜皮、薏苡仁、黄柏、红藤、苍术、椿根皮、白术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临床上以后者多见。余常用燥湿止痒汤治之,多获立竿见影之效
方用:土茯苓30克、槟榔10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外洗阴部,或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用5剂,阴痒即可消除。
方中重用土茯苓,因其解毒利湿,善治疮毒也;用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白芍清热利湿,用当归、苦参、黄柏、苍术清热燥湿,用槟榔、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杀虫止痒,故收效颇速。
土茯苓有清热止带之功。治疗妇人下焦湿热,阴道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兼有黄带,散发腥臭味,余自拟一方,名曰土茯苓易黄汤,方用:土茯苓、黄芪各30克,金银花、连翘、当归、败酱草、冬瓜皮、薏苡仁、黄柏、红藤、苍术、椿根皮、白术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经多年临床验证,确有可靠疗效。
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在哪
生长环境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一般寄生于松树根部。
土茯苓,别称冷饭团、硬饭头、红土苓。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叶如大竹叶而更为厚滑。根连缀而生,大如鸡鸭蛋。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
口感
茯苓:味淡。
土茯苓:味偏苦。
功效
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土茯苓: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土茯苓还有解毒、抗肿瘤的功效。
功能主治
茯苓: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土茯苓: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用药配伍
茯苓
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
4.与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可治疗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
5.配半夏、枳壳同用,可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
土茯苓
1、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土茯苓与金银花、诃子、栀子、川楝子、黄连、瞿麦配伍
2、治梅毒,淋病:土茯苓与金银花、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配伍。
食疗方法
茯苓
1.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2.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3.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4.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土茯苓
1.土茯苓老鸽汤:土茯苓250克,老鸽1只,瘦肉100克,蜜枣2料,盐适量。将土茯苓切片洗净,老鸽一开四焯水,所以材料一起入锅加水烧开,文火煮两小时下盐调味就好了。有滋补身体之功效。
2.土茯苓赤豆鲫鱼汤:准备鲜土茯苓,赤小豆,鲫鱼,瘦肉,姜。瘦肉淖水,鲜土茯苓去皮剁大块,赤小豆洗净后浸泡一夜,鲫鱼煎至两面金黄,所有材料一次性放入汤煲内,加足水,大火煲开后转小火2小时。祛湿健脾。
食用禁忌
茯苓:阴虚津伤严重者慎用,食用时忌米醋,肾虚者不能食用。
土茯苓:食用时忌茶,肝肾阴亏者慎服。不能用铁器皿。
茯苓和土茯苓原来有这么多不同,您了解了吗,下次不要买错了哦。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土茯苓100克,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
2、治疗梅毒。土茯苓据早年临床观察报告,以土茯苓为主,配合银花、甘草,或配合苍耳子、白藓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马齿苋、甘草。煎服。治疗现症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
3、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土茯苓30克、槟榔10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外洗阴部,或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用5剂,阴痒即可消除。
4、清热止带。治疗妇人下焦湿热,阴道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兼有黄带,散发腥臭味。土茯苓、黄芪各30克,金银花、连翘、当归、败酱草、冬瓜皮、薏苡仁、黄柏、红藤、苍术、椿根皮、白术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