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土茯苓的相关配伍

土茯苓的相关配伍

1、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土茯苓与金银花、诃子、栀子、川楝子、黄连、瞿麦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七味土茯苓汤)

2、治梅毒,淋病:土茯苓与金银花、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十四味土茯苓汤)

金银花对湿疹有效果吗 金银花治疗湿疹处方

如果仅仅用金银花治疗湿疹,见效不会太快,所以我们可以将金银花和其它中药材配伍使用,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方药:苦参15g、土茯苓9g、金银花9g、蝉蜕6g

用法: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用无杂质的凡士林调成膏状,贴于患处,每次干后取下。

功效:苦参可以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土茯苓可以解毒,除湿,利关节;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此方配伍使用对于治疗湿疹有很好的疗效。

方药:生地黄、生石膏、白茅根各30g,玄参、知母、荆芥、防风、牛蒡子各9g,白芍12g,甘草6g,金银花15g,升麻3g

用法:将上药加水3000ml浸泡后煎煮30分钟,每天1剂,早晚分服,连服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此方有祛风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湿热浸渍型湿疹,主要表现为湿疹潮红灼热、瘙痒剧烈、渗液流滋者。

方药:土茯苓10g、白癣皮、地肤子各5g,金银花6g,生甘草4g、黄柏4g、省黄芩、焦山楂各6g

用法:先用干净的水浸泡30分钟,头次煎汁20分钟,煎成60ml,二次煎15分钟,煎成40ml,混成100ml,每日3次,每次33ml,空腹服用,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土茯苓可以土茯苓可以解毒,除湿,利关节;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此方适用于婴儿湿疹,胎毒湿热型的患者。

经期可以吃土茯苓吗

土茯苓营养分析

解毒散结,祛风通络,利湿泄浊。主治梅毒、喉痹,痈疽恶疮,瘰疠、癌瘤,筋骨挛痛,水肿,淋浊,泄泻脚气,湿疹疥癣,汞中毒。

土茯苓补充信息

炮制:取土茯苓的原药材,去除其中的杂质;未切片成片的,大小要分类,洗干净,浸泡,润透,切薄片,干燥。炮制好以后存在干燥容器里,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土茯苓适合人群

肝肾阴虚者慎服。

土茯苓食疗作用

味甘、淡,性平。有毒。归肝、胃、肾脾经。开散降泄。

用土茯苓可以治梅毒,可以配伍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材料。

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

土茯苓食物相克

服时忌茶。

因此女人在经期可以适量吃土茯零,适量吃不会对月经造成影响。

湿气重用土茯苓好还是茯苓好 土茯苓和茯苓能一起服用吗

可以。

土茯苓和茯苓并不在中医配伍禁忌的18反和19畏中,并且根据土茯苓和茯苓的功效来看,放在一起服用还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和辅助作用,使达到的功效更强,因此所以是可以放在一起服用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的中医配伍,是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配药的,要是自行配药使用,反而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

土茯苓与茯苓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它们完全是不同的,其功能与作用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介绍它们的区别之处和它们的功效与作用。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在功效上,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痒,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梅毒、湿疹有很好的疗效;而茯苓是健脾利湿的要,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在口感上,土茯苓偏于味苦,茯苓味淡,因此在选择上不用混淆。传统中医认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土茯苓,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食疗作用:味甘、淡,性平。无毒。归肝、胃、肾脾经。开散降泄。用该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此外,该品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但是服用时忌茶。

土茯苓的相关论述

1、《本草汇编》:“病杨梅毒疮,药用轻粉,愈而复发,久则肢体拘挛,变为痈漏,延绵岁月,竟致废笃。惟锉土萆薢三两,或加皂甙、牵牛各一钱,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数剂多瘥。盖此疾始由毒气干于阳明而发,加以轻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挟相火,来凌脾土,土属湿,主肌肉,湿热郁蓄于肌腠,故发为痈肿,甚则拘挛,《内经》所谓湿气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土萆薢甘淡而平,能去脾湿,湿去则营卫从而筋脉柔,肌肉实而拘挛痈漏愈矣。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湿未郁也。此药长于去湿,不能去热,病久则热衰气耗而湿郁为多故也。”

2、《本草纲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按《中山经》云,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1]

3、《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4、《本草拾遗》:“草禹余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调中止泄。”

5、《本草图经》:“敷疮毒。”

6、《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

7、《本草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1]

8、《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9、《本草再新》:“祛湿热,利筋骨。”

10、《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风湿性关节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月经能吃土伏岺吗

1、月经能吃土伏岺吗

从土茯苓的功效来看,并没有什么会影响到女性经期身体的效果,因此对于大部分的女性朋友来说,就算是在月经期间食用土茯苓的话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不过这边需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女性朋友本身肝肾功能不断的话,那最好还是不要在经期食用,不然的话可能会对整个身体的新陈代谢运转带来不小的影响,对于月经期间身体的保护也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月经能吃土伏岺吗

2、土伏岺相关配伍

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土茯苓与金银花、诃子、栀子、川楝子、黄连、瞿麦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七味土茯苓汤)。

治梅毒,淋病:土茯苓与金银花、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十四味土茯苓汤)。

3、土伏岺的功效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茯苓可以排尿酸吗 土茯苓排尿酸效果好吗

有一定效果。

土茯苓含有落新妇苷、异黄杞苷、黄铜、β-谷甾醇等皂苷等有效成分,有解毒、抗菌及表面抗原抑制作用,土茯苓可以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土茯苓配伍萆薢、薏苡仁,既能治疗湿毒导致的关节肿痛,又能降血尿酸,促进尿酸排泄,有治疗痛风的功效。

白术的功效和作用大全

白术的功效: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药效作用:

1.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胀可与枳壳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

2.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治寒饮可与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3.用于表虚自汗。本品与黄芪、浮小麦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此外,本品又可用于安胎,治妊娠足肿、胎气不安等症,有内热者,可与黄芩等配伍;腰酸者可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

炮制方法:

白术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土白术 取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有土色,筛去多余的土。

每100kg白术片 ,用伏龙肝细粉20kg。

炒白术 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

每 100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茯苓可以排尿酸吗

不可以。

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心神不安、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症状。茯苓没有排尿酸的功效,倒是与茯苓相似的土茯苓,却有排尿酸的效果。

茯苓的类型

茯苓的类型

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常与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配伍,即五皮散。

带皮苓:即将茯苓切碎,取用带有皮壳的赤茯苓,功效主治与茯苓皮相同,如无带皮茯苓,可用3/4的茯苓、1/4的茯苓皮混合取代之。

赤茯苓:即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停饮等证,常与猪苓、泽泻配伍。

白茯苓:即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适用于脾虚体倦、食少便溏之证,常与党参、白术、甘草配伍。

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贯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块,功擅宁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证。为了加强疗效,还常和朱砂拌用,称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

茯苓的食用方法

在医生的指导下,搭配其它药物,将茯苓煎汤或制成丸散服用。这是茯苓的正统吃法,因为茯苓并不是一味完全没有副作用的药物,这样使用能将它的副作用降至最低。这一类药剂多用来治疗小便不利或者失眠心悸等症状,效果很好。茯苓做药剂时根据每个人体质情况的差异,常与桂枝、白术、党参、黄芪、附子等药材搭配。

茯苓也可做成食物食用,它含有茯苓多糖、蛋白质、卵磷脂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物质,能利尿,能降血糖、能除湿气。常用的食用方法有做汤,做粥,做茶饮,做饼,做酒,和做茯苓膏等。当然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风味和效果。

吃茯苓虽然有许多好处,但也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一般来说体质阴虚没有湿热的人,有虚寒和滑精现象的人,肾虚的人,气虚的人,汗多的人都不宜食用,否则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同时吃茯苓也不宜吃过多,养生理论认为凡事过犹不及,吃茯苓吃太多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

有些人会有疑问,土茯苓和茯苓是不是同一种?其实不然,这不是同一种药物。土茯苓与茯苓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并不属于同一种药物,土茯苓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的部分只能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

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常用量10--30克。土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常用量15--60克。

在功效上,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痒,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梅毒、湿疹有很好的疗效;而茯苓是健脾利湿的药,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在口感上,土茯苓偏于味苦,茯苓味淡,因此在选择上不用混淆。

茯苓的相关配伍

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直指方》)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圣济总录》)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圣济总录》)

相关推荐

赤茯苓的适用人群

1. 适宜小便不利、脾虚食少、大便泄泻、水肿涨满、癌症、肝病、糖尿病患者。 2.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精滑、气虚下陷者慎服。 茯苓食疗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气微性和,可升可降。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效。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呕吐,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茯苓食物相克:茯苓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 茯苓做法指导: 1. 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2. 属于脾气虚者,可

猪心的相关配伍

1、治心虚多汗不睡:獖猪心一个,破开带血,用人参二两,当归二两,装入心中煮熟,去二味药,只吃猪心。(《证治要决》) 2、治风邪癫痫,忧恚虚悸,及产后中风痫恍惚:猪心一枚(细切),枸杞菜半斤(切),葱白五茎(切)。上以豉二合,用水二大盏半,煎取汁二盏,去豉,入猪心等并五味料物作羹食。(《圣惠方》猪心羹) 3、治痰火入心发狂:猪心一个(不下水,切片,焙脆,研末),甘遂二钱,石菖蒲一钱半。为末。用贝母三钱煎汤作丸。每早以生铁落二两,煎汤送下。虚人小儿须服少许。(《医门补要》猪心丸) 4、治五痫:用猪心一个,剖开

红曲米相关配伍

1、湿热泄痢:丹溪青六丸:用六一散,加炒红曲五钱,为末,蒸饼和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日三服。(《丹溪心法》)。 2、小儿吐逆频并,不进乳食,手足心热:用红曲(年久者)三钱半,白术(麸炒)一钱半,甘草(炙)一钱,为末。每服半钱,煎枣子、米汤下。(《经济》)。 3、小儿头疮:因伤湿入水成毒,浓汁不止:用红曲嚼罨之,甚效。(《百一选方》)。 4、心腹作痛:赤曲、香附、乳香等分为末,酒服。(《摘玄方》)

猪脑的相关配伍

1、治头被火久注,脑髓受伤,作痛不休,鼻流臭水不堪闻,恐成脑崩:香白芷四两(焙干),研细末,用牙猪脑髓四个,银簪拨去血筋,入磁碗盛之,放在饭甑内,蒸七日,露七夜,令脑髓蒸熟,同上药共捣烂,和匀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钱,一日三服,煮葱白十七根汤下。(《万氏家传点点经》秘传增补香芷丸) 2、治痈疽:公猪脑子一个,放锅内,好陈醋泡透,文武火煮成膏药样。取出,细布摊,随疮大小贴之。先将小米泔水洗净疮上,贴膏二三日,揭看,内生肉芽,再用小米泔煎洗,又贴三五日,肌肉长平。(《疡医大全》猪脑膏)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利尿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利尿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

茯苓分几种

《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药材,说它“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有开心益智、安魂养神、暖脾生津、渗湿利水之功。《用药心法》说:“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 茯苓是一味很常用的药。茯苓,又称茯灵,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称为白茯苓或者云苓。 茯苓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

乌梅的相关配伍

1、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御米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 2、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3、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

莲房的相关配伍

1、经血不止:瑞莲散:用陈莲蓬壳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热酒下。(《妇人经验方》) 2、血崩不止,不拘冷热:用莲蓬壳、荆芥穗各(烧存性) 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圣惠方》) 3、产后血崩:莲蓬壳五个,香附二两,各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日二。(《妇 人良方》) 4、漏胎下血:莲房烧研,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汤、酒任下,日二。(《朱氏集验方》) 5、小便血淋:莲房烧存性,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米饮调下,日二。(《经验方》)

柿饼的相关配伍

1、治痰嗽带血:青州大柿饼,饭上蒸熟,批开,每用一枚,掺真青黛一钱。卧时食之,薄荷汤下。(《丹溪纂要》) 2、治咳嗽吐痰:干柿烧灰存性,蜜丸,滚水下。(《滇南本草》) 3、治热淋涩痛:干柿、灯心等分。水煎,日饮。(《纲目》) 4、治小便血淋:白柿、乌豆盐花煎汤,入墨汁服之。(《经验方》) 5、治血淋:干柿,烧灰存性,为末。米饮调服。(《世医得效方》柿焚散) 6、治肠风下血:棉花核(炒黑,去壳)三两,侧柏叶(炒黑)四两,槐米(炒)一两。柿饼蒸烂捣丸,清晨滚汤下四、五钱。(《绛囊撮要》柿饼丸)

牛脑的相关配伍

1、治偏正头风,不拘远近,诸药不效者:白芷、芎䓖各三钱。为细末,以黄牛脑子搽末,在上瓷器内加酒顿熟,乘热食之,尽量一醉。醒则其病如失。(《纲目》引《保寿堂方》) 2、治男子妇人,腹痞满脾积:蒸饼(先用发酵者五六个,阴三宿,擘碎晒干,为细末),皮硝一斤(为细末),黄沙牛脑子一个(鲜者去了脑皮、红筋,捣细用滓滤过,入硝末和丸)。上一处和匀,酵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好酒送下,日进三服,忌食生冷物,鸡猪肉、酢、韭、豆、麦麸、青菜。 3、治气积:沉香、砂仁、轻粉各三两,牛脑子一个(用好酒浸一宿,去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