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早期症状?
胸腺瘤早期症状?
临床表现:20%~40%胸腺瘤在发现时没有症状,仅在查体时偶然发现。1/3的患者有瘤体侵犯或压迫邻近纵隔结构所引起的局部症状,包括咳嗽、胸痛、气短、吞咽困难、声嘶或呼吸道感染,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多见于恶性胸腺瘤。30%一50%的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但重症肌无力患者仅有15%-20%有胸腺的病变。重症肌无力在女性患者更常见,表现为复视、上睑下垂、肌肉无力和容易疲劳等症状。胸腺切除术后2/3患者重症肌无力症状能够减轻,但常需要数月时间。少数患者可发生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皮质醇增多症以及一些免疫异常如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等。
以往按胸腺瘤的细胞病理学结构将其分为三型:①上皮细胞型;②淋巴细胞型,淋巴细胞为主;⑨混合型,兼有以上两种细胞。为更好地反映胸腺瘤的性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胸腺瘤的新的分类标准,主要由髓质向皮质依次分为下述类型:
(1)A型:髓质上皮瘤,细胞呈棱形或圆形。
(2)AB型:肿瘤兼具A型及B型两方面特点,为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混合型细胞瘤。
(3)B型:上皮瘤,细胞核卵圆形,细胞质色淡,呈皮质样或树突状。根据上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及肿瘤细胞的异形性进一步分为:B1型,皮质为主型胸腺瘤;B2型,皮质型胸腺瘤;B3型,高分化型胸腺瘤。
(4)C型:来源于胸腺外组织的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瘤。
上述WHO分类方法能较好地反映肿瘤在胸腺内部所在的层次部位,同时提示肿瘤的性质(越向皮质越恶性)并提示预后,其中B型胸腺瘤容易伴发重症肌无力,尤其以B2型肿瘤浸润性强。预后差。无论是侵袭性还是非侵袭性胸腺瘤,约10%~45%合并重症肌无力症状和体征,为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也可因巨大的肿瘤瘤体而产生呼吸道压迫症状。
淋巴瘤早期症状
淋巴瘤早期症状
1.淋巴结肿大
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质硬,多可推动,早期彼此不粘连,晚期则可融合,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浅表淋巴结以颈部为多见,其次为腋下及腹胜沟。深部以纵隔、腹主动脉旁为多见。
2.淋巴结肿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
主要是指深部淋巴结,如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压迫气管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紫绀等。
3.发热
热型多不规则,多在38—39C之间,部分病人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多数病人还有夜间或入睡后出汗的现象。
淋巴瘤的检查方法
1、血液学
贫血多在晚期出现,白细胞一般无特异性改变,少数轻度或明显升高,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约1/5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骨髓被广泛侵润或发生脾亢时,可有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
骨髓受侵常伴骨髓纤维化,骨髓受侵润多是由血源播散而来,骨穿涂片阳性率仅占3%,骨髓活检则可提高阳性率达9~22%,并发现急性非淋巴白血病时可显示白血病骨髓象特点。其组织学特点是发现典型R-S细胞及单核变异性细胞。
3、其它检查
疾病活动期血沉加快,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活力增高,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与临床分期有关,从Ⅰ-Ⅳ期病人血清铁蛋白呈进行性递增。有症状者血清铁蛋白高于无症状者,活动期病人血清铁蛋白增高,缓解期血清铁蛋白下降,复发时又增高。
淋巴瘤早期症状
局部表现 包括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多为无痛性、表面光滑、活动,扪之质韧、饱满、均匀,早期活动,孤立或散在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晚期则互相融合,与皮肤粘连,不活动,或形成溃疡;咽淋巴环病变口咽、舌根、扁桃体和鼻咽部的黏膜和黏膜下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又称韦氏环,是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鼻腔病变原发鼻腔的淋巴瘤绝大多数为NHL,主要的病理类型包括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胸部病变纵隔淋巴结是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多见于HL和NHL中的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前体T细胞型淋巴瘤。胸部X线片上有圆形或类圆形或分叶状阴影,病变进展可压迫支气管致肺不张,有时肿瘤中央坏死形成空洞。有的肺部病变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此时临床症状明显,常有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继发感染可有发热;恶性淋巴瘤可侵犯心肌和心包,表现为心包积液,淋巴瘤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病变,可有心律不齐,心电图异常等表现;腹部表现脾是HL最常见的膈下受侵部位。胃肠道则是NHL最常见的结外病变部位。肠系膜、腹膜后及髂窝淋巴结等亦是淋巴瘤常见侵犯部位;皮肤表现恶性淋巴瘤可原发或继发皮肤侵犯,多见于NHL;骨髓恶性淋巴瘤的骨髓侵犯表现为骨髓受侵或合并白血病,多属疾病晚期表现之一,绝大多数为NHL;神经系统表现:如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感觉或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多发性肌病等其他表现。恶性淋巴瘤还可以原发或继发于脑、硬脊膜外、睾丸、卵巢、阴道、宫颈、乳腺、甲状腺、肾上腺、眼眶球后组织、喉、骨骼及肌肉软组织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注意鉴别。
黑素瘤早期症状
黑素瘤开始时是在正常皮肤出现一个很小的有色素沉着的新生物。黑素瘤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暴露于日光的部位,但近一半的病例是在原有的痣上发生。
黑素瘤入侵皮肤越浅,治愈的机会就越大。如果黑素瘤已侵入皮肤深处,很可能已扩散到淋巴和血管,常在数月或数年内死亡。病程的差异很大,取决于个体免疫功能。有的人尽管黑素瘤已扩散还能像健康人一样活很多年。
放疗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适合单纯放疗的肿瘤有早中期鼻咽癌、早中期颌窦癌、早期舌癌、早期喉癌、颈段和中段食管癌、早期宫颈癌、早期霍奇金病和早期前列腺癌等。
(2)适合放疗联合手术的肿瘤有早中期颅内肿瘤、中晚期头颈部肿瘤、早期甲状腺癌、食管下段癌、早中期胃癌、早中期肺癌、恶性胸腺瘤、中期宫颈癌、早中期直肠癌、早中期肛管癌、精原细胞瘤和一些软组织肿瘤等。
(3)适合放疗联合化疗的肿瘤有各期的小细胞肺癌、中晚期霍奇金病、各期恶性淋巴瘤和大部分晚期的恶性肿瘤。
(4)有些腺癌、恶性混合瘤不能首选放疗,如乳腺癌、甲状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及腮腺混合瘤等,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有时在术前或术后可配合放疗。
阴道黑色素瘤的发病特点
1、恶性雀斑样痣黑色素瘤表皮萎缩,基底层有较多不典型黑素细胞,并向下侵袭真皮,瘤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噬色素细胞含有相当多的黑素。这是黑色素瘤早期症状之一。
2、肢端雀斑样痣黑色素瘤表皮增厚,含大量色素的不典型黑素细胞巢位于表皮下部,黑色素瘤早期症状常见梭形黑素细胞。
3、浅表扩散性黑色素瘤表皮突向下不规则增生,真皮表皮交界处和真皮内可见不典型的痣细胞巢,除上皮细胞型与梭形细胞型的黑素细胞外。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的黑色素瘤早期症状。
4、结节性黑色素瘤不典型黑素细胞垂直向下增生侵入真皮,而不向表皮侵犯。这是黑色素瘤早期症状之一。上皮细胞型的黑色素细胞常排成腺泡状;梭形细胞型则类似成纤维细胞,有时作束状排列。
乳腺纤维腺瘤早期症状
常见的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等等,而乳腺纤维瘤的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的女性,一般认为与雌激素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乳腺纤维瘤的症状也是比较明显的,女性平时要学会乳腺自检,不要等到症状特别明显了才去检查,那个时候说明是比较严重了。
乳腺纤维瘤早期主要症状有:
1.乳腺纤维瘤的症状主要以肿块为主,好发于外上象限为多,且多数(约75%)为单发,部分为多发性的。乳腺纤维瘤肿块的特征是无痛性孤立肿块,病人多在无意中偶然发现,肿块呈园形或椭园形,直径多在1~5厘米之间,月经周期对肿瘤大小无影响,亦无异常乳头溢液。
2.乳腺纤维瘤的肿块生长速度比较缓慢。扪诊: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极易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早期甲状腺瘤症状
1、针对甲状腺瘤早期症状有哪些这个问题,专家指出甲状腺瘤在一开始发病的时候,其形状多为圆形,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肿块有完整包膜,且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大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腺瘤生长缓慢。但当乳头状囊性腺瘤因囊壁血管破裂发生囊内出血时,肿瘤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而甲状腺瘤早期则无任何症状,触诊则可见圆形结节。
2、甲状腺瘤一般是在患者的颈部发病,然后缓慢向外增大,所以有时候会和甲状腺肿大相类似,甲状腺瘤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随吞咽上下活动,与皮肤无黏连,有完整包膜。甲状腺良性肿瘤除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以外,多数见甲状腺孤立性结节,少数为多发性结节。
3、甲状腺瘤在发病的时候,有一部分患者的瘤会突然变大,可能是内部出血造成的,会有胀痛感,有些肿块会逐渐吸收而缩小;有些可发生囊性变。病史较长者,往往因钙化而使瘤体坚硬;有些可发展为功能自主性腺瘤,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形成。多为单发结节,发展慢,病程长。
甲状腺瘤的危害很大,可以对患者造成全面性的伤害,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和工作,因此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多了解甲状腺瘤早期症状有哪些,多注意自己以及家人的身体状况,这样就能在疾病发生的时候,及时发现病情,避免错过比较好的治疗时间。
输卵管肿瘤早期有什么症状
输卵管肿瘤早期没有症状吗?答案是这样的,早期的输卵管肿瘤是没有症状的,一般是做相关的检查时发现的。那么输卵管肿瘤早期症状还警示着什么呢?输卵管肿瘤病变的时候将发展成输卵管癌。下面就由专家给您介绍一下输卵管肿瘤早期症状。
输卵管肿瘤早期没有症状,只有在病变发展的时候会出现输卵管癌,继而出现阴道排液,腹痛,盆腔肿块。下面金华同刘为您逐一解答出现症状后会有什么具体表现。
输卵管肿瘤的早期症状其主要表现为阴道内流出液体,轻微腹痛,等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现腹部包块等。
1.阴道流液:是最为常见的输卵管肿瘤的早期症状之一,据临床观察,其发生率为63.3%~83.3%。病之初,阴道流液并不起眼,往往被患者忽略。因为流液有时为黄色水样液体,一般无臭味,量多少不一,阵发性,时有时无,更使一些人掉以轻心,甚至被不少患者误认为是妇科炎症。
2.阴道流血:这一输卵管肿瘤的早期症状多发生于月经中间期或绝经后,为不规则少量出血,常被误认为月经不调而忽视,但刮宫常呈阴性即可确诊。
重症肌无力是怎么回事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但是有关该病的研究还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关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且大量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数目减少,受体部位存在抗AchR抗体,且突触后膜上有IgG和C3复合物的沉积。并且证明,血清中的抗AchR 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胸腺是AchR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本病的发生一般与胸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调节人体AchR,使之数目增多,化解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2.遗传易感性 近年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研究显示,MG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根据MG发病年龄、性别、伴发胸腺瘤、AChR-Ab阳性、HLA相关性及治疗反应等综合评定,MG可分为两个亚型:具有HLA-A1、A8、B8、B12和DW3的MG病人多为女性,20~30岁起病,合并胸腺增生,AChR-Ab检出率较低,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疗效差,早期胸腺摘除效果较好;具有HLA-A2、A3的MG病人多为男性,40~50岁发病,多合并胸腺瘤,AChR-Ab检出率较高,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好;在国内许贤豪诊治的850例MG病人中,有双胞胎2对(均为姐妹)。
3.近年研究发现,MG与非MHC抗原基因,如T细胞受体(TCR)、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凋亡(apoptosis)等基因相关,TCR基因重排不仅与MG相关,且可能与胸腺瘤相关,确定MG病人TCR基因重排方式不仅可为胸腺瘤早期诊断提供帮助,也是MG特异性治疗基础。
4.MG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血浆皮质醇水平正常,动物实验提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易促发EAMG。
早期甲状腺瘤有什么症状
1、针对甲状腺瘤早期症状有哪些这个问题,专家指出甲状腺瘤在一开始发病的时候,其形状多为圆形,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肿块有完整包膜,且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大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腺瘤生长缓慢。但当乳头状囊性腺瘤因囊壁血管破裂发生囊内出血时,肿瘤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而甲状腺瘤早期则无任何症状,触诊则可见圆形结节。2、甲状腺瘤一般是在患者的颈部发病,然后缓慢向外增大,所以有时候会和甲状腺肿大相类似,甲状腺瘤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随吞咽上下活动,与皮肤无黏连,有完整包膜。甲状腺良性肿瘤除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以外,多数见甲状腺孤立性结节,少数为多发性结节。3、甲状腺瘤在发病的时候,有一部分患者的瘤会突然变大,可能是内部出血造成的,会有胀痛感,有些肿块会逐渐吸收而缩小;有些可发生囊性变。病史较长者,往往因钙化而使瘤体坚硬;有些可发展为功能自主性腺瘤,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形成。多为单发结节,发展慢,病程长。
肌无力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1.血、尿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均正常。部x线片可见15%的MG患者,尤其是年龄大于40岁者有胸腺瘤,胸部CT可发现除微腺瘤以外的所有胸腺瘤。
2.可疑MG可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
3.血清自身抗体谱检查
(1)血清AchR-Ab测定:MG患者AchR-Ab滴度明显增加,国外报道阳性率70%~95%,是一项高度敏感、特异的诊断试验。全身型MG的AChR—Ab阳性率为85%~90%。除了Lambert—Eaton综合征患者或是无临床症状的胸腺瘤患者,或是症状缓解者,一般无假阳性结果。而一些眼肌型思者、胸腺瘤切除后的缓解期患者,甚至有严重症状者,可能测不出抗体。抗体滴度与临床症状也不一致,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其抗体滴度可能很高。肌纤蛋白抗体(肌凝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抗体)也可见于85%胸腺瘤患者,也是某些胸腺瘤患者的最早表现。血清学异常也有一定意义。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甲状腺抗体患者比正常者多见。
(2)不建议将AchR结合抗体(AchR-bingingAb)作为筛选试验,该抗体或横纹肌自身抗体也见于13%的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病人。
(3)肌纤蛋白(如肌凝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抗体见于85%的胸腺瘤患者,是某些胸腺瘤早期表现。
1.肌疲劳试验(Jolly试验)受累随意肌快速重复收缩,如连续眨眼50次,可见眼裂逐渐变小;令病人仰卧位连续抬头30~40次,可见胸锁乳突肌收缩力逐渐减弱出现抬头无力;举臂动作或眼球向上凝视持续数分钟,若出现暂时性瘫痪或肌无力明显加重,休息后恢复者为阳性;如咀嚼肌力弱可令重复咀嚼动作30次以上,如肌无力加重以至不能咀嚼为疲劳试验阳性。
2.抗胆碱酯酶药(anticholinesterasedrugs)腾喜龙试验和新斯的明试验诊断价值相同,用于MG诊断和各类危象鉴别。
(1)腾喜龙(tensilon)试验:腾喜龙(乙基-2-甲基-3-羟基苯氨氯化物)也称依酚氯铵(edrophonium)。试验前应先对特定脑神经支配肌如提上睑肌和眼外肌进行肌力评估,对肢体肌力进行测量(用握力测定仪),重症患者应检查肺活量。
腾喜龙10mg稀释至1ml,先静脉注射2mg(0.2ml),若无不良反应且45s后肌力无提高,将剩余8mg(0.8ml)约1min缓慢注入。副反应包括轻度毒蕈碱样反应(muscariniceffect),如恶心、呕吐、肠蠕动增强、多汗及多涎等,可事先用阿托品0.8mg皮下注射对抗。结果判定:多数患者注入5mg后症状有所缓解,若为肌无力危象,呼吸肌无力在30~60s内好转,症状缓解仅持续4~5min;若为胆碱能危象会暂时性加重并伴肌束震颤;反拗性危象无反应。判定腾喜龙试验阳性应包括客观的肌收缩力增强、睑下垂和复视等明显减轻或消失。
(2)新斯的明(neostigmine)试验:甲基硫酸酯新斯的明(neostigminemethylsulfate)是人工合成化合物,化学结构与毒扁豆碱相似。该试验有时较腾喜龙试验更可取,因作用时间长,对结果可进行精确和重复的评定。1~1.5mg肌内注射,可提前数分钟或同时肌内注射硫酸阿托品(atropinesulfate)0.8mg(平均0.5~1.0mg),对抗毒蕈碱样副作用及心律不齐。结果判定:通常注射后10~15min症状改善,20min达高峰,持续2~3h,可仔细评估改善程度。注意事项参照腾喜龙试验。
3.肌电图检查低频(1~5Hz)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nervestimulation,RNS):是常用的神经肌肉传导生理检查,是检测NMJ疾病最常用方法。2~3Hz低频重复电刺激周围神经引起支配肌肉动作电位迅速降低,由于NMJs局部Ach消耗,导致EPPs降低。
4.病理学检查诊断困难的病人可作肌肉活检,电镜下观察NMJ,根据突触后膜皱褶减少、变平坦及AchR数目减少等可确诊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