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诱因有哪些
脂肪肝的诱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脂肪肝的病因学包括脂肪肝发生的条件(诱因)和导致脂肪肝的原因(致病因素)两个方面。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状态、营养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均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即为脂肪肝发病的条件因素。
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学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代谢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等。
1.化学性致病因素包括化学毒物(黄磷、砷、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药物(甲氨蝶呤、四环素、胺碘酮、糖皮质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欧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2.营养因素饮食过多、体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来引起脂肪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蛋白质及热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质和能量供给或摄入不足,长期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
(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见于儿童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以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这些致病因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近来研究发现部分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分别引起大泡性和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肺结核、败血症等一些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因营养不良、缺氧以及细胞毒素损害等因素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此外各型病毒性肝炎恢复期以及慢性病毒感染均可诱发肥胖性脂肪肝。
4.遗传因素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的畸变直接致病的。在肝脏,它们主要引起先天性代谢性肝病,其中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果糖耐受不良等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大泡性脂肪肝,而尿素循环酶先天性缺陷、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遗传缺陷等则可引起小泡性脂肪肝。此外某些家庭中的人具有某种疾病的素质,如肥胖、Ⅰ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等,此种现象称其为遗传易感性。
总得来说引起脂肪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又那么大,因此生活中对于那些易得脂肪肝的人群来说一定要做好预防脂肪肝的工作,这样才能减少脂肪肝对患者的危害,才能做一个更加健康的人。
脂肪肝跟血脂有关系吗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
目前来说引起的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酒精中毒、高脂血症等。此外,内分泌障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激素类药物、妊娠、小肠分流术后、长期胃肠外营养、肿瘤患者化学药物治疗后以及作放射治疗所致的放射性肝炎等均可引起脂肪肝。
脂肪肝有什么危害 诱发肝硬化
脂肪过度堆积在肝细胞内,促使其逐渐变性、肿大。若是长期如此会引起肝细胞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而酗酒所致的脂肪肝,对肝功能的损害更大,容易导致脂肪性肝硬化。而慢性肝炎伴有脂肪肝者,会加速肝硬化的形成,甚至提高肝癌的发病率。
脂肪肝的病因
常见引起脂肪肝的原因除酒精、肥胖(腹围/臀围比值)、糖尿病外,还包括化学因素、营养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等。
1.化学因素:包括化学毒物(黄磷、砷、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药物(甲氨蝶呤、四环素、胺碘酮、糖皮质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欧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2.营养因素:饮食过多、体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来引起脂肪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蛋白质及热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质和能量供给或摄入不足,长期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
(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见于儿童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以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这些致病因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近来研究发现部分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分别引起大泡性和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肺结核、败血症等一些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因营养不良、缺氧以及细胞毒素损害等因素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此外各型病毒性肝炎恢复期以及慢性病毒感染均可诱发肥胖性脂肪肝。
4.遗传因素: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的畸变直接致病的。在肝脏,它们主要引起先天性代谢性肝病,其中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果糖耐受不良等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大泡性脂肪肝,而尿素循环酶先天性缺陷、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遗传缺陷等则可引起小泡性脂肪肝。此外某些家庭中的人具有某种疾病的素质,如肥胖、Ⅰ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等,此种现象称其为遗传易感性。
要谨防脂肪肝的危害
1.脂肪肝导致肝硬化、肝癌
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硬化继发肝癌的几率较高,一旦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极易发生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那就离生命的终结不远了。
2.脂肪肝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
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并且常伴有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3.脂肪肝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会引发和加重糖代谢失调。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形成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高血脂、高氨基酸血症。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约50%,可见脂肪肝与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
4、脂肪肝增加肠癌风险
脂肪肝为什么会增加肠癌的风险呢?专家指出,严重的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而饮食因素与大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成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大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
高脂肪膳食能增加大肠中的胆酸,而脂肪肝最重要的成因便是过多摄取动物脂肪和红肉,不仅增加了脂肪的摄入量,这一情况也会增加致癌物质胆汁酸在肠道的蓄积,进而导致肠癌发生。
5.脂肪肝降低人体免疫与解毒功能
脂肪肝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坏死,使肝脏的免疫功能下降,脂肪肝患者常伴有肝脾肿大。脾脏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肿大会造成脾功能亢进,脾功能异常抑制了细胞免疫的功能,所以脂肪肝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差,更容易被感染。另外,肝细胞脂肪变性后,解毒功能降低,容易造成内毒素、外毒素在体内的潴留,对机体造成毒害。
脂肪肝适合做什么运动呢
有脂肪肝的人适合做那些运动,于主任指出,脂肪肝诱发的病因有很多,有的是由于过度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有的是由于贫血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也有因为酗酒引起的脂肪肝,以及糖尿病引起的脂肪肝,药物性及毒物性脂肪肝等等,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脂肪肝,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不一定脂肪肝就得运动减肥才能痊愈。
对于肥胖引起的脂肪肝,该如何运动好呢?可以在脂肪肝没有任何症状,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适当的选择一些运动项目,但是,一定要根据体力情况选择运动量。如在身体检查时发现肝大,但没有肝炎临床表现和其他症状,应在一个月内暂停剧烈运动,只作较轻的运动,如做广播操、打羽毛球、打太极拳等,同时密切观察健康情况和运动后的反应。
如果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并经复查,如果一切良好,其肝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运动量可稍增加。如果连小的运动量都不适应,有肝区疼痛、容易疲劳,就应该减少运动量,甚至暂停体育运动,进一步明确诊断。
脂肪肝病人适合做哪些健身运动?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脂肪肝患者可以进行的一些健身运动项目有所了解,同时 也希望对脂肪肝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内容。
脂肪瘤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一、过度饮酒,经常进食肥肉、动物内脏、无鳞鱼或蛋黄等人群。因为进食过多肥腻之品,高胆固醇食物,可造成脾胃湿热,痰湿内生,运化失调,即新生脂肪组织过多,使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异聚,变硬。治疗原则是:解热除湿,健脾和胃,软坚散结。
二、工作压力过大,心情烦躁,经常生气的人。因为肝气郁结,气血不畅,经脉不通,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组织和淤血交织在一起,长时间可形成结缔组织包裹脂肪细胞,形成脂肪瘤。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过治疗打通经脉,疏通经血,消散脂肪瘤。
三、经常熬夜,想问题过多的人。因为伤及脾胃,使脾失健运,阴阳失调,这样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原有的脂肪组织和新生的脂肪不能正常排列,形成异常的脂肪组织,即“脂肪瘤”,治疗原则:益气健脾,调理阴阳平衡,软坚散结。
脂肪肝病因
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单独或共同成为NAFLD的易感因素。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肝细胞内脂质特别是甘油三酯沉积是形成NAFLD的一个先决条件。导致脂质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几个环节有关:①脂质摄人异常:高脂饮食、高脂血症以及外周脂肪组织动员增多,促使游离脂肪酸(FFA)输送人肝脏增多;②线粒体功能障碍,FFA在肝细胞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和氧化减少,转化为甘油三酯增多;③肝细胞合成FFA和甘油三酯增多;④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不足或分泌减少,导致甘油三酯运出肝细胞减少。上述因素造成肝脏脂质代谢的合成、降解和分泌失衡,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异常沉积。
NAFLD形成的病理生理改变,目前提出“两次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引起良性的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第二次打击主要是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是疾病进展的关键。氧应激状态是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超过对其防御或去毒能力,即促氧化物和抗氧化物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调。各种不同病因引起氧游离基或ROS形成增多以及脂肪酸氧化障碍,导致肝细胞脂肪沉积。持久大量的ROS产生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形成脂质过氧化产物(1ipid peroxide,LPO),导致脂肪性肝病发生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有人认为本病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表现。代谢综合征是指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组疾病(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等)的聚集。NAFLD多伴有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等。因此,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导致肝脏脂质过度沉积的原发病因。
酒精性肝病
饮酒后乙醇主要在小肠吸收,其中90%以上在肝内代谢,乙醇经过乙醇脱氢酶(ADH)、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EOS)和过氧化氢酶氧化成乙醛。血中乙醇在低至中浓度时主要通过ADH作用脱氢转化为乙醛;血中乙醇在高浓度时,MEOs被诱导,在该系统催化下,辅酶Ⅱⅷ埃∟ADPH)与O2将乙醇氧化为乙醛。形成的乙醛进入微粒体内经乙醛脱氢酶(ALDH)作用脱氢转化为乙酸,后者在外周组织中降解为水和CO2。在乙醇脱氢转为乙醛、再进而脱氢转化为乙酸过程中,氧化型辅酶I(NAD)转变为还原型辅酶I(NADH)。
乙醇对肝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下列多种机制:①僖掖嫉闹屑浯谢物乙醛是高度反应活性分子,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蛋白加合物(acetaldehyde-protein adduets),后者不但对肝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而且可以作为新抗原诱导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受免疫反应的攻击;②谝掖即谢的耗氧过程导致小叶中央区缺氧;③垡掖荚贛EOS途径中产生活性氧对肝组织的损害;④芤掖即谢过程消耗NAD而使NADH增加,导致依赖NAD的生化反应减弱而依赖NADH的生化反应增高,这一肝内代谢的紊乱可能是导致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原因之一;⑤莞卧辔⒀环障碍和低氧血症,长期大量饮酒患者血液中酒精浓度过高,肝内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血流动力学紊乱、氧供减少,以及酒精代谢氧耗增加,进一步加重低氧血症,导致肝功能恶化。
增加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①僖酒量及时间:一般而言,平均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但短期反复大量饮酒可发生酒精性肝炎;②谝糯易感因素:被认为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具体的遗传标记尚未确定。日本人和中国人ALDH的同工酶有异于白种人,其活性较低,饮酒后血中乙醛浓度很快升高而产生各种酒后反应,对继续饮酒起到自限作用;③坌员穑和样乙醇摄入量女性比男性易患酒精性肝病,与女性体内ADH含量较低有关;④芷渌肝病(如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增加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危险性,并可使酒精性肝损害加重。
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脂肪肝诱发的常见病
脂肪肝初起时,大致是脂肪浸润到肝组织中,肝功能还正常,症状也不明显,但一旦脂肪侵入到肝细胞的细胞液里去,患者转氨酶就会增高,肝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并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形成很多常见病。
得上酒精肝诱因有哪些
专家表示,酒精肝的发生和饮酒量、饮酒年限、性别、遗传、营养、等都有一定的关系。酒精肝的发生主要是乙醇和乙醛的毒性作用造成的,酒精可以在肝细胞的乙醇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参与体内乙醇代谢,是人和动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酶。同时也是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一条主要途径。)作用下变成乙醛,乙醛为高活性化合物,可影响线粒体对ATP的产生,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排泌,损害微管,使蛋白、脂肪排泌障碍而在肝细胞内蓄积。
另外,当乙醇和乙醛被氧化后,大量的还原型辅酶I会产生,促进脂肪的合成也抑制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从而造成脂肪肝的形成。
少量喝酒,酒精经过肝脏解毒代谢后,变成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若长期大量饮酒、酗酒,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就非常大,酗酒能毒害肝脏,损害肝功能。过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细胞受损,最终导致肝硬变,医学上称之为“酒精肝”。正常人在24h体内可代谢120g酒精。但是,长期饮酒过量已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可导致酒精性肝病。
酒精肝形成的常见3大诱因:
1、熬夜过劳工作繁忙,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疲劳过度,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影响肝脏细胞的营养滋润,抵抗力下降,致使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于修复并加剧恶化。
2、饮酒过多长期或间断性大量饮酒可引起肝损伤。饮酒量大、持续饮用时间越长,其后果越严重。酒精会直接毒害肝细胞,影响其结构及功能。现实中,的确有不少人就是因为饮酒过度才患上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致使肝脏受损。
3、环境污染城市生活环境恶化严重,空气中充满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工作环境空气污浊,病菌孳生。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各种各样的化学毒物进入人体,难免会损伤肝脏。
虽然酗酒一定会引发酒精肝,但是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只要适量饮酒,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加以合理的保肝,同时积极做好定期检查,发现肝功能出现异常时,积极治疗避免肝脏损伤加剧,那么也就不会引发酒精肝了。
另外得了酒精肝后一定要严格戒酒,酒精可使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肝硬化。酒精肝若不及时治疗或继续喝酒,很容易发展成为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继而还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大出血等,重者有生命危险。
脂肪肝的六大危害
1.脂肪肝导致肝硬化、肝癌
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引起的脂肪堆积,常伴有肝细胞变性。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硬化继发肝癌的几率较高,一旦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极易发生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长危及生命。
2.脂肪肝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
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并且常伴有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3.脂肪肝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会引发和加重糖代谢失调。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形成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高血脂、高氨基酸血症。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约50%,可见脂肪肝与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
4.脂肪肝降低人体免疫与解毒功能
脂肪肝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坏死,使肝脏的免疫功能下降,脂肪肝患者常伴有肝脾肿大。脾脏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肿大会造成脾功能亢进,脾功能异常抑制了细胞免疫的功能,所以脂肪肝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差,更容易被感染。另外,肝细胞脂肪变性后,解毒功能降低,容易造成内毒素、外毒素在体内的潴留,对机体造成毒害。
5.脂肪肝常伴发胆囊炎等
脂肪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时间一长就会累及脾、胆、胃、肠。肝脏有病常影响胆囊的功能,脂肪肝患者中约20%~30%;伴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症。
6.妊娠性脂肪肝危及生命
妊娠急性脂肪肝在临床上罕见,病因尚不明确。常发生于妊娠36~40周,,多见于初产妇及妊高症患者。前驱症状为剧烈呕吐,上腹疼痛。本病的临床特点为病情急骤发展,迅速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如病情恶化,可并发肝、肾功能衰竭及DIC(播散性血管内凝血)。